[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線裝經典·白話明史·清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ʷ
    【市場價】
    276-400
    【優惠價】
    173-250
    【作者】 《線裝經典》編委會 編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史類  雜史類圖書  歷史  中國史  明清史 
    【出版社】雲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15414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1541438
    叢書名:線裝經典

    作者:《線裝經典》編委會編
    出版社:雲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

    編輯推薦
    唐太宗說,“以銅為鋻可以正冠,以史為鋻可以知興衰”;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由此可知,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的確具有十分重要且現實的意義。
    本書節選了《明史》、《清史稿》的重要篇章,慎重選擇了對歷史進程有較大影響的人物和事件,將晦澀難懂的古代文言文精心翻譯成淺顯易懂的現代白話文,並對其進行了合理的組織和剪裁,力圖將明清五百餘年的歷史展現給讀者。讓您在輕松閱讀的同時,能夠將如煙史事盡納胸中。 
    內容簡介
    明朝和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建立的兩個朝代,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清各統治中國近三百年,長達五個半世紀之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可謂意義非凡。明朝在鼎盛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工業總產值占全世界的2/3以上,無論是造船、建築等重工業,還是絲綢、制瓷等輕工業,都在世界上遙遙領先。至於清朝,在1800年以前,與歐洲各國間茶葉、瓷器、絲綢等貿易十分頻繁,一直有巨額的貿易順差。當時,大量白銀流入中國,甚至導致白銀貶值,實際購買力下降。然而,這兩個朝代最終未能逃脫“興起—鼎盛—衰落”的宿命。這其中的原因,非三言兩語能解釋得清楚,值得後人長久地思考和揣摩。
    本書節選了《明史》、《清史稿》的重要篇章,慎重選擇了對歷史進程有較大影響的人物和事件,將晦澀難懂的古代文言文精心翻譯成淺顯易懂的現代白話文。
    目錄
    明史
    明史概述
    本紀第一~本紀 第三璋本紀
    本紀第五~本紀 第七成祖朱棣本紀
    本紀第二十三~本紀 第二十四思宗朱由檢(崇禎)本紀
    列傳第一 馬皇後傳
    列傳第十 郭子興傳
    列傳第十三 徐達傳
    列傳第十三 常遇春傳
    列傳第十五 李善長傳
    列傳第十六 劉基傳
    列傳第十六 宋濂傳
    列傳第二十 藍玉傳
    列傳第二十九 方孝儒傳明史
    明史概述
    本紀第一~本紀 第三璋本紀
    本紀第五~本紀 第七成祖朱棣本紀
    本紀第二十三~本紀 第二十四思宗朱由檢(崇禎)本紀
    列傳第一 馬皇後傳
    列傳第十 郭子興傳
    列傳第十三 徐達傳
    列傳第十三 常遇春傳
    列傳第十五 李善長傳
    列傳第十六 劉基傳
    列傳第十六 宋濂傳
    列傳第二十 藍玉傳
    列傳第二十九 方孝儒傳
    列傳第三十 鐵鉉傳
    列傳第三十三 姚廣孝傳
    列傳第三十五 解縉傳
    列傳第四十一 周忱傳
    列傳第四十九 況鐘傳
    列傳第五十一 李時勉傳
    列傳第五十八 於謙傳
    列傳第六十九 李東陽傳
    列傳第六十九 王鏊傳
    列傳第七十五 馬中錫傳
    列傳第八十 楊慎傳
    列傳第八十三 王守仁傳
    列傳第一百 戚繼光傳
    列傳第一百一 張居正傳
    列傳第一百一 高拱傳
    列傳第一百十四 海瑞傳
    列傳第一百十八 湯顯祖傳
    列傳第一百十九 顧憲成傳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高攀龍傳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左光鬥傳
    列傳第一百三十 兒徐光啟傳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袁崇煥傳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史可法傳
    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方克勤傳
    列傳第一百七十四 唐寅傳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王世貞傳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文征明傳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歸有光傳
    列傳第一百七十六 張溥傳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鄭濂傳
    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李時珍傳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鄭和傳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劉瑾傳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 魏忠賢傳
    列傳第一百九十六 嚴嵩傳
    列傳第一百九十六 胡惟庸傳
    列傳第一百九十七 李白成傳
    清史
    清史概述
    本紀一 太祖努爾哈赤本紀
    本紀二~本紀三 太宗皇太極本紀
    本紀四~本紀五 世祖順治帝本紀
    本紀六一本紀八 聖祖康熙帝本紀
    本紀九 世宗雍正帝本紀
    本紀十~本紀十五 高宗乾隆帝本紀
    本紀十六 仁宗嘉慶帝本紀
    本紀十七~本紀十九 宣宗道光帝本紀
    本紀二十 文宗咸豐帝本紀
    本紀二十一~本紀二十二 穆宗同治帝本紀
    本紀二十三~本紀二十四 德宗光緒帝本紀
    本紀二十五 宣統皇帝本紀
    列傳一 孝欽顯皇後(慈禧)傳
    列傳五 多爾袞傳
    列傳十一 鄭成功傳
    列傳八十二 年羹堯傳
    列傳一百六 和坤傳
    列傳一百五十六 林則徐傳
    列傳一百九十二 曾國藩傳
    列傳二百二十四 張之洞傳
    列傳二百六十 康有為傳
    列傳二百六十二 洪秀全傳
    列傳二百六十七 黃宗羲傳
    在線試讀
    明史
    列傳第二十九 方孝儒傳
    方孝儒(1357~1402),為明朝的大儒,建文帝朱允文之師。燕王朱棣起兵篡取帝位,建文帝自焚而死,方孝儒日日夜夜大哭不已。朱棣命方孝儒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儒身穿孝服而至,奮筆疾書“燕賊篡位”四個字,然後把筆扔到地上,邊哭邊罵道:“要殺就殺,詔書卻不能撰擬。”朱棣處死了方孝儒,並誅滅其十族,即在九族的基礎上再加上其學生,共873人,被打入監獄和充軍發配者多達數千。
    【原文】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人。孝孺幼警敏,雙眸炯炯,讀書日盈寸。長從宋濂學,濂門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洪武十五年,以吳沉、揭樞薦,召見。太祖喜其舉止端整,謂皇太子曰:“此莊士,當老其纔。”禮遣還。二十五年,又以薦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時。”
    及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明年遷侍講學士,國家大政事輒咨之。帝好讀書,每有疑,即召使講解。臨朝奏事,臣僚面議可否,或命孝孺就康前批答。燕兵起,廷議討之,詔檄皆出其手。
    【譯文】
    方孝孺,字為希直,別字希古,寧海人氏。方孝孺幼時聰敏、機警,雙目非常有神,每日看的書超過一寸厚。他長大成人後跟隨宋濂學習,同門中的有名人士都比不上他。方孝孺一直將闡述王道、使天下得到太平視為自己的使命。洪武十五年(1382),由於吳沉、揭樞的舉薦,方孝孺被太祖召見。太祖稱贊他舉止端正嚴肅,對皇太子說:“這是一位品行端正的人纔,你應該一直任用他到老。”隨後,太祖命人按照禮節把他送回家。洪武二十五年(1392),方孝孺又由於他人的舉薦而被召進宮廷。太祖說道:“如今還不是任用孝孺之時。”
    到建文帝繼承皇位時,方孝孺被征召進宮,擔任翰林侍講。翌年,他又被升任為侍講學士,國家重要的政事建文帝都會向其咨詢。惠帝喜好讀書,每當有疑問或踫見難解之處,就召來他為自己解說。官員們在朝中討論某事是否可行的時候,建文帝有時會叫方孝孺在自己的座位前撰擬批復。燕王發動叛亂,朝廷商議征討他們,詔書及檄文都是由方孝孺撰寫的。
    【原文】明史
    列傳第二十九 方孝儒傳
    方孝儒(1357~1402),為明朝的大儒,建文帝朱允文之師。燕王朱棣起兵篡取帝位,建文帝自焚而死,方孝儒日日夜夜大哭不已。朱棣命方孝儒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儒身穿孝服而至,奮筆疾書“燕賊篡位”四個字,然後把筆扔到地上,邊哭邊罵道:“要殺就殺,詔書卻不能撰擬。”朱棣處死了方孝儒,並誅滅其十族,即在九族的基礎上再加上其學生,共873人,被打入監獄和充軍發配者多達數千。
    【原文】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人。孝孺幼警敏,雙眸炯炯,讀書日盈寸。長從宋濂學,濂門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洪武十五年,以吳沉、揭樞薦,召見。太祖喜其舉止端整,謂皇太子曰:“此莊士,當老其纔。”禮遣還。二十五年,又以薦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時。”
    及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明年遷侍講學士,國家大政事輒咨之。帝好讀書,每有疑,即召使講解。臨朝奏事,臣僚面議可否,或命孝孺就康前批答。燕兵起,廷議討之,詔檄皆出其手。
    【譯文】
    方孝孺,字為希直,別字希古,寧海人氏。方孝孺幼時聰敏、機警,雙目非常有神,每日看的書超過一寸厚。他長大成人後跟隨宋濂學習,同門中的有名人士都比不上他。方孝孺一直將闡述王道、使天下得到太平視為自己的使命。洪武十五年(1382),由於吳沉、揭樞的舉薦,方孝孺被太祖召見。太祖稱贊他舉止端正嚴肅,對皇太子說:“這是一位品行端正的人纔,你應該一直任用他到老。”隨後,太祖命人按照禮節把他送回家。洪武二十五年(1392),方孝孺又由於他人的舉薦而被召進宮廷。太祖說道:“如今還不是任用孝孺之時。”
    到建文帝繼承皇位時,方孝孺被征召進宮,擔任翰林侍講。翌年,他又被升任為侍講學士,國家重要的政事建文帝都會向其咨詢。惠帝喜好讀書,每當有疑問或踫見難解之處,就召來他為自己解說。官員們在朝中討論某事是否可行的時候,建文帝有時會叫方孝孺在自己的座位前撰擬批復。燕王發動叛亂,朝廷商議征討他們,詔書及檄文都是由方孝孺撰寫的。
    【原文】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詔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許以割地,稽延數日,東南募兵漸集。北軍不長舟楫,決戰江上,勝負未可知也。”帝命諸將集舟師江上,而陳碹以戰艦降燕,燕兵遂渡江。時六月乙卯也。帝憂懼,或勸帝他幸,圖興復。孝孺力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執下獄。
    【譯文】
    建文三年(1401),燕兵侵犯並占領大名府。翌年五月,燕兵抵達江北,建文帝頒布詔書召集四方軍隊。方孝孺說:“事情已經十分緊急。請立即派人告訴燕王,答應割讓土地給燕王,拖延幾日,等候東南方向招募的軍隊集合。北方軍隊不擅長用船隻作戰,在長江上交戰,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建文帝下令讓眾將領把戰艦集結到長江上,然而陳碹率戰艦歸降了燕兵,燕兵於是渡過了長江。當時是六月乙卯這一天。建文帝十分擔憂和畏懼,有人勸說他去別的地方避難,日後再謀求復興。方孝孺全力請求皇帝留守京城以等候救援的軍隊,假若失敗,便應當為社稷死去。乙丑這一天,燕兵攻進城中,建文帝自焚而死。同一天,方孝孺被抓起來關進獄中。
    【原文】
    先是,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成祖頷之。至是欲使草詔。召至,悲慟聲徹殿陛。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乎?”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河;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者市。孝孺慨然就死,時年四十有六。
    【譯文】
    在此以前,成祖在北平起兵,姚廣孝對成祖說道:“攻下城池這一天,方孝孺必定不會歸降,希望你別殺他。殺死了方孝孺,天下讀書的風氣便會絕滅。”成祖點頭答應了。到此時,成祖想讓他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被召進宮裡後,悲傷的痛哭,聲音響徹宮殿內外。成祖從坐塌上走下來,勸慰他說:“先生您別折磨自己了,我隻不過是想效仿周公輔助成王而已。”方孝孺說道:“成王在何處?”成祖說:“他已經自焚而死。”方孝孺說:“為什麼不將建文帝之子立為君主?”成祖說:“治國需要年長的國君。”方孝孺又說道:“為什麼不將建文帝之弟立為君主?”成祖則說道:“這是朕的家事。”他回過頭叫手下的人遞給方孝孺筆和紙,說:“向天下頒布詔書,非先生您草擬不可!”方孝孺將筆扔到地下,邊哭邊罵道:“要殺就殺,詔書卻不能撰擬。”成祖震怒,下令在鬧市砍下方孝孺的頭。方孝孺英勇赴死,當時年僅四十六歲。
    列傳第三十 鐵鉉傳
    鐵鉉(1366~1402),是建文帝時期的著名將領,性情剛決,靖難之役時,他堅守濟南,屢破燕兵,燕王長時間攻城不下,被迫繞道南進。後來,燕王朱棣終於渡江攻下南京,趕走朱允文,自立為帝,並用計擒了鐵鉉,將37歲的鐵鉉殘酷殺害。
    【原文】
    鐵鉉,鄧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都督府斷事。嘗讞疑獄,立白。太祖喜,字之日“鼎石”。建文初,為山東參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鉉督餉無乏。景隆兵敗白溝河,單騎走德州,城戍皆望風潰。鉉與參軍高巍感奮涕泣,自臨邑趨濟南,偕盛庸、宋參軍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鉉。德州陷,燕兵收其儲蓄百餘萬,勢益張。遂攻濟南,景隆復大敗,南奔。鉉與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築長圍,晝夜攻擊。鉉以計焚其攻具,間出兵奮擊。又遣千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皆歡呼。鉉伏壯士城上,候王入,下鐵板擊之。別設伏、斷橋。既而失約,王未人城板驟下。王驚走,伏發,橋倉卒不可斷,王鞭馬馳去。憤甚,百計進攻。凡三閱月,卒固守不能下。當是時,平安統兵二十萬,將復德州,以絕燕餉道。燕王懼,解圍北歸。
    【譯文】
    鐵鉉,為鄧州人氏。洪武年間,他由國子生被進授為禮部給事中,後來被調為都督府斷事。他曾審理疑難案件,案情立刻就清清楚楚。太祖非常喜愛他,賜其字為“鼎石”。建文之初,鐵鉉擔任山東參政。李景隆北伐的時候,他負責監督運送糧餉,從來沒有缺糧少錢之時。李景隆在白溝河戰敗,獨自一人逃至德州,守衛城池的部隊都望風潰逃。鐵鉉和參軍高巍感動振奮,不禁落淚,由臨邑奔往濟南,與盛庸、宋參軍等人拼死守衛城池。燕兵進攻德州,李景隆逃亡來依附鐵鉉。德州被攻克後,燕軍繳獲了城中儲藏的百餘萬財物,勢力愈加強盛。於是燕軍進攻濟南,李景隆又被擊敗,朝南奔逃。鐵鉉和盛庸等人登上城牆抵御燕軍。燕兵掘開黃河大堤,引黃河水灌濟南城,又設下很大的包圍圈,日夜不停地進攻。鐵鉉用計燒毀了燕兵進攻城池的器具,並不時地派兵出擊,又派一千人出城假裝投降。燕王非常欣喜,軍中兵士都高興地大聲呼喊。鐵鉉讓精銳將士埋伏在城牆上,等到燕王入城後。放下鐵閘進攻他。此外,鐵鉉還安排了伏兵及斷橋。不久卻出現了意外,燕王還沒入城鐵閘就驟然落了下來。燕王大驚奔逃,伏兵發起攻擊,而橋在倉促中也沒有斷裂,燕王驅馬飛奔而逃。燕王非常氣憤,千方百計攻打濟南,歷時三個月,最終由於鐵鉉牢固的防守而未能攻克。正當這時候,平安將軍率領二十萬大軍,將要收回德州,以切斷燕軍運軍糧的道路。燕王害怕了,於是解除包圍返回北方。
    【原文】
    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盡力以攻,期於必撥,而竟為鉉等所挫。帝聞大悅,遣官慰勞,賜金幣,封其三世。鉉入謝,賜宴。凡所建白皆采納。擢山東l布政使。尋進兵部尚書。以盛庸代景隆為平燕將軍,命鉉參其軍務。是年鼕,庸大敗燕王於東昌,斬其大將張玉。燕王奔還北平。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
    【譯文】
    燕王自從發兵以來,兩天沒有攻下真定,便立刻舍棄離開。唯獨認為攻占濟南,就能切斷南北相通之路,確定版圖,金陵也就容易謀取了。因此燕軍趁著大敗李景隆的銳氣,全力進攻,希望一舉攻克濟南,卻沒想到被鐵鉉等人擊敗。建文帝聽說後非常歡喜,派遣官員犒賞慰勞,賜予鐵鉉金幣,分封了其三代後人。鐵鉉進京叩謝皇恩,建文帝賜其御宴。隻要是鐵鉉所建議闡述的,建文帝都會接納。後來鐵鉉又被提升為山東布政使,沒過多久又被晉升為兵部尚書。建文帝命盛庸代替李景隆擔任平燕將軍,讓鐵鉉參與軍中事務。這一年鼕天,盛庸在東昌大敗燕王,殺死了燕王的大將張玉。燕王奔逃,返回北平。自從燕兵叛亂,中原南北每天都會發生戰事,然而王師獲得的勝利,沒有像東昌之戰這樣重大的。從此燕兵改由徐州、沛縣向南挺進,不敢再經過山東。
    【原文】
    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後。文師至直沽,為燕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四年四月,燕軍南綴王師於小河,鉉與諸將時有斬獲。連戰至靈璧,平安等師潰被擒。既而庸亦敗績。燕兵渡江,鉉屯淮上,兵亦潰。
    燕王即皇帝位,執之至。反背坐廷中嫂罵,令其一回顧,終不可,遂磔於市。年三十七。
    【譯文】
    待到燕兵逐漸逼近時,建文帝下令讓遼東總兵官楊文率其十萬部眾同鐵鉉彙合,切斷燕軍後路。楊文的軍隊到達直沽後,被燕軍將領宋貴等人擊敗,沒有一支隊伍到達濟南。建文四年(1402)四月,燕軍向南跟隨王師來到小河,鐵鉉和眾將不時獲得勝利。接連交戰到靈璧,平安將軍的軍隊被打垮,平安將軍被俘獲。沒過多久,盛庸的軍隊也被打垮。燕軍渡過了長江,鐵鉉把軍隊駐扎在淮河邊上,最終鐵鉉的軍隊也被擊潰。
    燕王登上皇帝位之後,把鐵鉉抓到京城。鐵鉉背對燕王坐於朝堂之上,罵不絕口。燕王想讓他向北回一下頭,卻始終未能做到,於是將他在街市上凌遲處死。當時,鐵鉉僅三十七歲。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