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見識城邦·中信國學大典·顏氏家訓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李小傑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經部  小學類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07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40723
    叢書名:中信國學大典

    作者:李小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 


        
        
    "

    編輯推薦

    ★ 香港中華書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冊;跨越經典**、引領國學變革
    ★ 獨一無二的權威創作團隊,國學泰鬥饒宗頤名譽主編,集結兩岸三地空前陣容,全球漢學界的**學者傾力打造
    ★ 深具國際視野,展現中西文明的踫撞與交融,以現代眼光、世界眼光、未來眼光來撫慰人心的摩登新國學
    ★ 貼近當代社會的解讀,挖掘古代國學經典的當代意義,浮躁社會的醒世箴言,迷茫心靈的治愈良藥
    ★老少皆宜,修身、學習,導讀、原典、注釋、譯文、賞析與點評、名句索引、插圖等一應俱全,解讀全面專業權威。真正讀懂偉大思想、受益一生
    ★ 詩書傳家久,國學繼世長,雙色印刷,裝幀典雅,用紙考究,附全彩閱讀指南,饋贈佳品、傳世國學典藏

     
    內容簡介

    中信國學大典(50冊)是中信出版社引進自香港中華書局的一套深具國際視野、貼近當代社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藏書。中信國學大典延聘國學泰鬥饒宗頤為名譽主編,邀請海內外知名國學家擔任經典的選編、導讀及譯注。內容則力求通俗易懂,結合現實生活,挖掘古代經典的當代意義,拉近經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重視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早在周朝便出現了“家訓”。南北朝時,《顏氏家訓》問世,從此受到歷代人們的推崇。宋代晁公武稱《顏氏家訓》:“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一訓子孫。”明人傅太平在其刻印本序中說:“蓋〈序致〉至終篇,罔不折衷古今,會理道焉,是可範矣。”清人趙曦明在《抱經堂叢書?顏氏家訓?跋》中譽其為:“苟非大愚不靈,未有讀之而不知興起者。”根據這些評論,《顏氏家訓》無論是“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罔不折衷古今,會理道焉,是可範矣”,還是“讀之而不知興起者”,它都把家庭教育放在“修齊治平”這個至高的位置,這與當代家長以“消費意識”要求學校包辦學生順利升學、建立良好操行的觀念是迥然不同的。《顏氏家訓》在今日的意義,不僅僅是規範世人,振奮人心,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家庭對道德與教育的主動承擔。

    作者簡介

    李小傑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繫,後於復旦大學取得碩士、博士學位,主修中國現當代文學。任教於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現為香港《中西人文》季刊編委。譯有《誠實做學問》,合著有《古今大不同》。

    目錄
    《顏氏家訓》導讀
    卷?一
    序致?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
    卷?二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卷?三
    勉學第八?
    卷?四
    文章第九?

    《顏氏家訓》導讀
    卷?一
    序致?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後娶第四?
    治家第五?
    卷?二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卷?三
    勉學第八?
    卷?四
    文章第九?
    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卷?五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生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卷?六
    書證第十七?
    卷?七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名句索引?

    前言
    出版說明為什麼要閱讀經典?道理其實很簡單——經典正是人類智慧的源泉、心靈的故鄉。也正因如此,在社會快速發展、急劇轉型,也容易令人躁動不安的年代,人們也就更需要接近經典、閱讀經典、品味經典。邁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國際社會也越來越關注中國,並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踫撞、融合,也都會空前地引人注目,這其中,中國文化無疑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相應地,對於中國經典的閱讀自然也就擁有了不斷擴大的潛在市場,值得重視及開發。於是也就有了這套立足港臺、面向海內外的“中信國學大典”的出版。希望通過本套叢書的出版,繼續搭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的橋梁,引領讀者摩挲經典,感受經典的魅力,進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中信國學大典收錄中國歷代經典名著近六十種,涵蓋哲學、文學、歷史、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編寫原則大致如下:(一)精選原則。所選著作一定是相關領域有影響、代表性、值得閱讀的經典作品,包括中國典、被尊為“群經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論語》、《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莊子》,早、有代表性的兵書《孫子兵法》,早、繫統完整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大乘佛教和禪宗重要的經典《金剛經·心經·壇經》,中國部詩歌總集《詩經》,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鋻》,中國古老的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國古代著名的遊記《徐霞客遊記》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國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而對於篇幅較大、內容較多的作品,則會精選其中值得閱讀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適中的篇幅、適中的定價,讓大眾都能買得起、讀得起。(二)尤重導讀的功能。導讀包括對每一部經典的總體導讀、對所選篇章的分篇(節)導讀,以及對名段、金句的賞析與點評。導讀除介紹相關作品的作者、主要內容等基本情況外,尤其強調取用廣闊的國際視野和當代眼光,將這些經典放在全球範圍內、結合當下社會生活,深入挖掘其內容與思想的普世價值,及對現代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刻啟示與借鋻意義。通過這些富有新意的解讀與賞析,真正拉近古代經典與當代社會和當下生活的距離。(三)通俗易讀的原則。簡明的注釋,直白的譯文,加上深入淺出的導讀與賞析,希望幫助更多的普通讀者讀懂經典,讀懂古人的思想,並能引發更多的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及更多的生活啟示。(四)方便實用的原則。關注當下、貼近現實的導讀與賞析,相信有助於讀者“古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錄“名句索引”,更有助於讀者檢索、重溫及隨時引用。(五)立體互動,無限延伸。配合圖書的出版,開設專題網站,增加朗讀功能,將圖書進一步延展為有聲讀物,同時增強讀者、作者、出版者之間不受時空限制的自由隨性的交流互動,在使經典閱讀更具立體感、時代感之餘,亦能通過讀編互動,推動經典閱讀的深化與提升。這些原則可以說都是從讀者的角度考慮並努力貫徹的,希望這一良苦用心終亦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進而達到經典普及的目的。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慨然應允擔任本套叢書的名譽主編,除表明先生對出版工作的一貫支持外,更顯示出先生對倡導經典閱讀、關心文化傳承的一片至誠。在此,我們要向饒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誠摯的感謝。倡導經典閱讀,普及經典文化,永遠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覺。

    出版說明為什麼要閱讀經典?道理其實很簡單——經典正是人類智慧的源泉、心靈的故鄉。也正因如此,在社會快速發展、急劇轉型,也容易令人躁動不安的年代,人們也就更需要接近經典、閱讀經典、品味經典。邁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國際社會也越來越關注中國,並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踫撞、融合,也都會空前地引人注目,這其中,中國文化無疑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相應地,對於中國經典的閱讀自然也就擁有了不斷擴大的潛在市場,值得重視及開發。於是也就有了這套立足港臺、面向海內外的“中信國學大典”的出版。希望通過本套叢書的出版,繼續搭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的橋梁,引領讀者摩挲經典,感受經典的魅力,進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中信國學大典收錄中國歷代經典名著近六十種,涵蓋哲學、文學、歷史、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編寫原則大致如下:(一)精選原則。所選著作一定是相關領域有影響、代表性、值得閱讀的經典作品,包括中國典、被尊為“群經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論語》、《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莊子》,早、有代表性的兵書《孫子兵法》,早、繫統完整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大乘佛教和禪宗重要的經典《金剛經·心經·壇經》,中國部詩歌總集《詩經》,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鋻》,中國古老的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國古代著名的遊記《徐霞客遊記》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國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而對於篇幅較大、內容較多的作品,則會精選其中值得閱讀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適中的篇幅、適中的定價,讓大眾都能買得起、讀得起。(二)尤重導讀的功能。導讀包括對每一部經典的總體導讀、對所選篇章的分篇(節)導讀,以及對名段、金句的賞析與點評。導讀除介紹相關作品的作者、主要內容等基本情況外,尤其強調取用廣闊的國際視野和當代眼光,將這些經典放在全球範圍內、結合當下社會生活,深入挖掘其內容與思想的普世價值,及對現代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刻啟示與借鋻意義。通過這些富有新意的解讀與賞析,真正拉近古代經典與當代社會和當下生活的距離。(三)通俗易讀的原則。簡明的注釋,直白的譯文,加上深入淺出的導讀與賞析,希望幫助更多的普通讀者讀懂經典,讀懂古人的思想,並能引發更多的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及更多的生活啟示。(四)方便實用的原則。關注當下、貼近現實的導讀與賞析,相信有助於讀者“古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錄“名句索引”,更有助於讀者檢索、重溫及隨時引用。(五)立體互動,無限延伸。配合圖書的出版,開設專題網站,增加朗讀功能,將圖書進一步延展為有聲讀物,同時增強讀者、作者、出版者之間不受時空限制的自由隨性的交流互動,在使經典閱讀更具立體感、時代感之餘,亦能通過讀編互動,推動經典閱讀的深化與提升。這些原則可以說都是從讀者的角度考慮並努力貫徹的,希望這一良苦用心終亦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進而達到經典普及的目的。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慨然應允擔任本套叢書的名譽主編,除表明先生對出版工作的一貫支持外,更顯示出先生對倡導經典閱讀、關心文化傳承的一片至誠。在此,我們要向饒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誠摯的感謝。倡導經典閱讀,普及經典文化,永遠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覺。

    媒體評論

    《顏氏家訓》在今日的意義,不僅僅是規範世人,振奮人心,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家庭對道德與教育的主動承擔。 ——李小傑

    在線試讀
    《顏氏家訓》導讀淪為冷血路人,抑或育成通識專纔?李小傑近年,頻聞善向教師提無理要求的“怪獸家長”出招,令備感壓力的教師更加惶恐。這些家長過分保護子女,化身為“直升機父母”垂直監視子女,比如二○一一年英國發生大風雪,部分港人父母要求政府包機護送子女回港,如此“貼身服務”,使自理能力甚低的學生更是形同“寶貝”。在各家庭自擁心肝寶貝的同時,又驚聞社會上出現了各種食物安全、社會心態及道德問題,譬如內地的冷血“佛山十八路人”事件。社會上種種光怪陸離的現像,令人不禁發出疑問:這個社會怎麼了?塑造社會各色人等素質的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重視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早在周朝便出現了“家訓”。南北朝時,《顏氏家訓》問世,受到歷代推崇。宋代晁公武稱《顏氏家訓》:“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一訓子孫。”明人傅太平在其刻印本《序》中說:“蓋《序致》至終篇,罔不折衷古今,會理道焉,是可範矣。”清人趙曦明在《抱經堂叢書?顏氏家訓?跋》中譽其為:“苟非大愚不靈,未有讀之而不知興起者。”無論是宋人“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的評論,還是明人“罔不折衷古今,會理道焉,是可範矣”的贊譽,抑或是清人“未有讀之而不知興起者”的肯定,都把《顏氏家訓》的家庭教育意義放在“修齊治平”這個至高的位置,這與當代家長以“消費意識”要求學校包辦學生順利升學、建立良好操行的觀念迥然不同。《顏氏家訓》在今日的意義,不僅僅是規範世人,振奮人心,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家庭對道德與教育的主動承擔。一、道德的荒原:以無恥對抗無恥“這是好的時代,這是壞的時代。”近年,中國崛起,處處可見大國蹤跡。不過與此同時,中國卻發生了不少顛覆國人傳統道德倫理的現像,如倒地老人無人攙扶,官二代、富二代囂張跋扈,部分人炫耀財富等。有人說這是道德敗壞的時代,於是,不少人選擇以無恥對抗無恥,他們認為隻有更無恥纔能符合這個“過把癮就死”的時代。人們開始把責任歸咎於群體,越來越多人淪為“烏合之眾”,他們采取“以無恥對抗無恥”這種軟弱的態度來對抗冷漠和釋放欲望。或許,我們應該先對比一下顏之推所處的那個歷混亂的時代,再反省自身有沒有理由將道德的荒原完全歸咎於時代,纔更合理吧。顏之推身處於一個狼煙四起、兵連禍結的戰爭年代。南北朝兩百年間共出現了九個王朝,分別是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朝的宋、齊、梁、陳。臣廢君,子弒父,朝代更迭,社會動蕩不安,人民流離失所。顏之推雖然身為官二代,歷經四朝,但他不但沒有以門第自居,反而勘破了時代的重重迷霧,以傳統儒學的忠、孝、仁、義和中庸之道來“提撕”子孫,教化家庭成員修身齊家。顏之推,字介,瑯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出生於書香門第。西晉末年,顏之推的九世祖顏含隨瑯琊王司馬睿南渡,是“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之一。至其祖父顏見遠,因隨南齊的南康王蕭寶融出鎮荊州,舉家從金陵遷居江陵。《梁書?文學傳》稱顏見遠“博學有志行”,而且在梁武帝蕭衍代齊之後,“乃不食,發憤數日而卒”。顏之推的父親顏協,曾任湘東王蕭繹的王國常侍等職,亦有“博涉群書,工於草隸”之譽。由此可見,顏之推的家族不但世代為官,且屬僑姓高門之列。顏之推自幼好學,博覽群書,辭采華茂,深為梁湘東王賞識,十九歲任湘東王國左常侍。後來梁亡,顏之推仕於北齊,歷二十年,累官至黃門侍五七七年,北齊為北周所滅,他被征為御史上五八一年,隋滅北周,他又於隋文帝開皇年間,獲召為學士。顏之推自嘆“三為亡國之人”,身仕四朝,可謂屢經世變。但他在晚年回首過去,撰寫《顏氏家訓》之時,不但沒有傳授厚黑術,反而著重以儒家的倫理道德規範教育子孫。綜觀《顏氏家訓》全書,除了《序致》篇外,作者從《教子第二》至《終制第二十》篇都論及以家庭為依托的人的一生,包括倫常關繫、風操品格、學習文章、實際應務、養生歸心、音辭雜藝等諸多方面,而儒學的“修齊治平”的理想始終貫徹在具體的日常生活道德實踐中。有人說中國人的傳統道德價值是建立在熟人社會下的“恥感文化”中。恥感文化,顧名思義就是注重廉恥的一種文化心態。這種文化的特征是非常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怎麼議論,因此人們的行為被諸多的外在社會因素和標準規範所制約和支配。儒家孔孟的思想蘊含了恥感形成的倫理道德體繫,如《論語?憲問》中說:“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為政》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不論是孔子提倡以道德來引導,以禮法來約束人們,還是孟子以“羞惡之心”作為人與生俱來的特性,兩者都是儒家倫理道德體繫對人所形成的約束。然而,現代社會打破了以往由大家族組成的規範社會,逐漸演變為以小家庭為單位的個人主義社會。群體社會規範湮滅,個人主義興起,都標志著儒家文化所形成的恥感文化的坍塌。世俗的道德觀念受到衝擊,更讓“以無恥對抗無恥”這種去恥感化的文化有了生長的土壤。顏之推處於政權更迭頻繁的時代,不過他沒有抱怨環境,入仕北齊後,他對自己的行為時感愧怍,於是在作品中有“未獲殉陵墓,獨生良足恥”、“小臣恥其獨死,實有愧於胡顏”等句子,表露出內心的愧疚與沉痛。不過,顏之推沒有從此沉淪不起,反而“知恥而後勇”,在晚年把自己的經歷及思想沉澱成一本有益於子孫後代的書,成為後世榜樣。二、錯位的教育:拼爹還是拼實力?門閥制度自東漢開始發展,至顏之推的時期已臻,不少家族如清河崔氏、範陽盧氏等不知已經傳到富幾代、官幾代。東晉南朝的門閥世族為了控制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獨霸社會往上流動的資源,於是竭力保持士庶之間的距離。大多數的世族子弟傲視一切,處處標榜自己門第的高貴與優越,不屑俗務,甚至對朝代更替也不甚留意,唯獨對自己家族的門第和利益百般維護。南北朝講究出身,現代人依靠父蔭,兩者同樣是拼爹的時代。顏之推家是“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之一,屬於僑姓高門之列。不過顏之推與今天中國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父母並不一樣,現在的父母會為兒女攢下偌大的身家,希望子孫可以一世無憂,富貴傳家;而顏之推卻反其道而行之,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特別重視對子孫後代的教育。當代中國教育家,言必稱歐美。甚少人知道,中國歷史上,其實並非沒有本土的教育思想,隻是中國的教育思想缺乏繫統的闡述,且往往散見於不同的典籍,故容易被人忽略。在《顏氏家訓》之前,雖有王僧虔的《誡子書》、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等,但它們均以規範道德言行為主,除了散見儒家經典的片言隻語外,真正觸及教育理論的。至於《顏氏家訓》則是相對較繫統化的著作,它釐定及肯定了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責任,並進行了較完整的闡述。中國古代的典籍,很早已開始討論胎教的重要性。《大戴禮記》:“胎教之道,書之玉板,藏之金匱,置之宗廟,以為後世戒。”胎教,顧名思義就是對未出世的胎兒實施教育。當婦女確知自己懷孕之後,中國古代胎教之法會要求婦女別處靜室,閉門而居,據說這樣纔能產下聰慧、秉性正直、長相端正的嬰兒。雖然這種古代的胎教有點故弄玄虛,甚至近乎巫術,不過,近年科學研究卻證實了胎教確實有獨特的功效。現代醫學、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認為,所謂對胎兒實施教育,其實是刺激胎兒的感覺器官,促使其迅速發育成熟,增進對事物反應的敏感度。胎兒在三個月時,人形已基本“塑造”成功,各器官包括大腦和神經繫統已分別形成,胎兒對母親的情緒變動和外界的刺激已有反應。《大戴禮記?保傅》中曾這樣闡述胎教的出發點:“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裡。”《顏氏家訓?教子第二》說:“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作者提出具體的胎教方法,可見他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平民百姓假如不能實施嚴格的胎教,亦應在孩子出生後盡早教育,因此作者又提出“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認為家長必須在嬰孩年少時便加以教誨。孩子出生後,該用什麼方法教導呢?顏之推提出與後世西方教育家十分相似的教育理論——“寓慈於嚴”。寓慈於嚴即寓慈愛於嚴格的教育之中,父母教子不失愛心,愛子不忘嚴教,如《顏氏家訓?教子第二》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他這種寓慈於嚴的教育方法暗合現代兒童教育思想中的“恩威型”。現代育兒風格可大致分為四個類型:恩威型、專制型、縱容型和疏忽型。大量研究指出育兒風格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業成績有重要的影響。優秀的學生有高度溫暖、嚴格管理、允許兒童心理自主、積極介入學校教育的父母,這類父母多為恩威型父母。教育學家認為恩威型是對孩子有利的一種教養方式,故建議父母采用,恩威並重,“寓慈於嚴”,慈嚴並重,既嚴格教導,又慈愛呵護。假如父母過度放縱孩子或過度專制,可能會把子女養成不知進退,難於適應人類叢林法則的怪獸,貽害子孫。與守一:打造通識專纔西方的柏拉圖在兩千多年前提倡“七藝”: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及音樂,而中國的孔子大約在同一時期提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近年,各大學、中學、小學都設立通識科,原來這種教育理念源於十九世紀,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讓學生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能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終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格。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文轉趨單一。唯魏晉南北朝恰好是王綱解紐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思想自由的時期。東漢末年以來,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社會秩序急劇動蕩,上層的統治者已無暇鉗制人們的思想。一度在意識形態上具有支配地位的儒學,此時失去了統治地位,於是知識分子借機跨越儒學的藩籬,在思想理論上別有發展,社會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葛洪在《抱樸子》中稱當時士人“皆背叛禮教而從肆邪僻”;而《顏氏家訓》也沒有專於一時一事,反能容納三教九流,描寫南北差素歷來被人看重。與當時一般的士大夫不同,顏之推既有纔華,又注重實際,其勤奮嚴謹的治學精神非常值得後世學習。他善於觀察社會萬像,勤於積累數據,對於建康、江陵,或是邺下、關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南北各朝朝野士庶中的各類人物、各地風物俗尚,都能加以筆錄整理,並且結合文獻做出準確的考證。《顏氏家訓》全書共二十篇,內容廣泛,知識豐富。除首篇《序致》說明全書宗旨、末篇《終制第二十》叮囑後事、《歸心第十六》篇崇佛外,其餘十七篇,可分為“家庭倫理”、“品德智能”、“思想方法”、“養生處世”和“其他知識”幾個方面,題材多樣。當中《雜藝第十九》篇分論書法、繪畫、射箭、卜筮、算術、醫藥、音樂、投壺、博弈、遊藝等諸多方面。作者指出當時的知識分子對琴棋書畫、醫卜星相,都必須略知一二,因為“尺牘書疏,千裡面目也”,書法代表了人的臉面。身為文人雅士,必善一門樂器,以陶冶性情,“猶足以暢神情也”。此外,醫學是實用知識,可用於救急,如能微解藥性,“居家得以救急,亦為勝事”。另一方面,顏之推歷經刀光劍影,故唾棄那些裝飾性的“弱弓長箭”,反而講究實用性,“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觀德擇賢,亦濟身之急務也”。不過,對於這些技藝的熟練程度,顏之推另有獨特的見解,他在《雜藝第十九》說:“真草書跡,微須留意。”又言:“談棋亦近世雅戲,消愁釋憒,時可為之。”他認為一個合格的文人必須懂得這些技藝,但不應花太多時間,隻可偶而為之,因為人的精力有限,應該學有專精。顏之推對實務非常重視,在《涉務第十一》中將國家大事分為六種,而一般人隻能做好一種:“能守一職,便無愧耳。”範文瀾稱顏之推為“當時南北兩朝通博有思想的學者,經歷南北兩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學北學的短長,當時所有大小知識,他幾乎都鑽研過,提出自己的見解。”作為一本家訓,論及如此龐雜的內容,既論雜藝,又論風操和實務。顯然作者不是為了炫耀知識,而是希望提撕子孫,教導他們既要掌握知識,也要擁有相稱的節操;既要家庭和睦,也要教育好後代。他認為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以此為起點,便是對人對己負責了。王利器先生高度肯定了《顏氏家訓》一書的歷史文獻價值,指出該書對研究南北諸史、《漢書》、《經典釋文》、《文心雕龍》等專門學問,有重要參考價值。他又專門指出《音辭第十八》一篇,“尤為治音韻學者多當措意”。顏氏輾轉多地,學風嚴謹,的確為後世留下不少珍貴資料。不過,此書寫於一千多年前,難以避免有一些對今人來說不合時宜的消極內容。比如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歧視婦女的觀念,或是宣揚迷信、明哲保身的思想等。顏氏後裔顏嗣慎在明萬歷刻本的跋中說:“觀者誠能擇其善者,而各教於家,則訓之為義,不特曰顏氏而已。”故此,閱讀《顏氏家訓》應擇善而從之。宋人陳振孫在《直齋書錄題解》定音:“古今家訓,以此為主。”故此,中國和日本都對此書做了不少研究。王利器於一九五八年出版的《顏氏家訓集解》,進行了詳細的校勘、考證、辨偽、增補,彙聚了近世諸家成果,為近代的《顏氏家訓》研究奠下較好基礎。《顏氏家訓》的研究一般可分為教育思想、倫理道德、版本和文論研究四種。中國內地方面以研究教育及家庭倫理為主,自八十年代起至今有四十多篇,大多對顏之推的教育方法持認同意見,認為《顏氏家訓》對現代教育具有參考價值。而中國臺灣研究者除了關注《顏氏家訓》的家庭倫理,還對其版本及資料爬梳做出貢獻,如周法高在一九六○年出版了《顏氏家訓彙注》,尤雅姿在九十年代發表了版本和思想方面的研究,交通大學的呂棋昌又根據不同版本做出顏氏家族的世繫表,為後人研究提供不少方便。至於日本對六朝文學素有傳統,日本漢學界比較注重《顏氏家訓》中的文學論。林木虎雄早在一九二七年在《中國詩論史》就有所論述,另有林田慎之助的《顏之推的生活與文學論》,興膳宏《六朝文學論稿》中的《顏之推的文學論》。而近年各大高校的碩士、博士論文也有相關的研究,不過並未脫離以上三種套路。

    《顏氏家訓》導讀淪為冷血路人,抑或育成通識專纔?李小傑近年,頻聞善向教師提無理要求的“怪獸家長”出招,令備感壓力的教師更加惶恐。這些家長過分保護子女,化身為“直升機父母”垂直監視子女,比如二○一一年英國發生大風雪,部分港人父母要求政府包機護送子女回港,如此“貼身服務”,使自理能力甚低的學生更是形同“寶貝”。在各家庭自擁心肝寶貝的同時,又驚聞社會上出現了各種食物安全、社會心態及道德問題,譬如內地的冷血“佛山十八路人”事件。社會上種種光怪陸離的現像,令人不禁發出疑問:這個社會怎麼了?塑造社會各色人等素質的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重視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早在周朝便出現了“家訓”。南北朝時,《顏氏家訓》問世,受到歷代推崇。宋代晁公武稱《顏氏家訓》:“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一訓子孫。”明人傅太平在其刻印本《序》中說:“蓋《序致》至終篇,罔不折衷古今,會理道焉,是可範矣。”清人趙曦明在《抱經堂叢書?顏氏家訓?跋》中譽其為:“苟非大愚不靈,未有讀之而不知興起者。”無論是宋人“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的評論,還是明人“罔不折衷古今,會理道焉,是可範矣”的贊譽,抑或是清人“未有讀之而不知興起者”的肯定,都把《顏氏家訓》的家庭教育意義放在“修齊治平”這個至高的位置,這與當代家長以“消費意識”要求學校包辦學生順利升學、建立良好操行的觀念迥然不同。《顏氏家訓》在今日的意義,不僅僅是規範世人,振奮人心,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家庭對道德與教育的主動承擔。一、道德的荒原:以無恥對抗無恥“這是好的時代,這是壞的時代。”近年,中國崛起,處處可見大國蹤跡。不過與此同時,中國卻發生了不少顛覆國人傳統道德倫理的現像,如倒地老人無人攙扶,官二代、富二代囂張跋扈,部分人炫耀財富等。有人說這是道德敗壞的時代,於是,不少人選擇以無恥對抗無恥,他們認為隻有更無恥纔能符合這個“過把癮就死”的時代。人們開始把責任歸咎於群體,越來越多人淪為“烏合之眾”,他們采取“以無恥對抗無恥”這種軟弱的態度來對抗冷漠和釋放欲望。或許,我們應該先對比一下顏之推所處的那個歷混亂的時代,再反省自身有沒有理由將道德的荒原完全歸咎於時代,纔更合理吧。顏之推身處於一個狼煙四起、兵連禍結的戰爭年代。南北朝兩百年間共出現了九個王朝,分別是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朝的宋、齊、梁、陳。臣廢君,子弒父,朝代更迭,社會動蕩不安,人民流離失所。顏之推雖然身為官二代,歷經四朝,但他不但沒有以門第自居,反而勘破了時代的重重迷霧,以傳統儒學的忠、孝、仁、義和中庸之道來“提撕”子孫,教化家庭成員修身齊家。顏之推,字介,瑯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出生於書香門第。西晉末年,顏之推的九世祖顏含隨瑯琊王司馬睿南渡,是“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之一。至其祖父顏見遠,因隨南齊的南康王蕭寶融出鎮荊州,舉家從金陵遷居江陵。《梁書?文學傳》稱顏見遠“博學有志行”,而且在梁武帝蕭衍代齊之後,“乃不食,發憤數日而卒”。顏之推的父親顏協,曾任湘東王蕭繹的王國常侍等職,亦有“博涉群書,工於草隸”之譽。由此可見,顏之推的家族不但世代為官,且屬僑姓高門之列。顏之推自幼好學,博覽群書,辭采華茂,深為梁湘東王賞識,十九歲任湘東王國左常侍。後來梁亡,顏之推仕於北齊,歷二十年,累官至黃門侍五七七年,北齊為北周所滅,他被征為御史上五八一年,隋滅北周,他又於隋文帝開皇年間,獲召為學士。顏之推自嘆“三為亡國之人”,身仕四朝,可謂屢經世變。但他在晚年回首過去,撰寫《顏氏家訓》之時,不但沒有傳授厚黑術,反而著重以儒家的倫理道德規範教育子孫。綜觀《顏氏家訓》全書,除了《序致》篇外,作者從《教子第二》至《終制第二十》篇都論及以家庭為依托的人的一生,包括倫常關繫、風操品格、學習文章、實際應務、養生歸心、音辭雜藝等諸多方面,而儒學的“修齊治平”的理想始終貫徹在具體的日常生活道德實踐中。有人說中國人的傳統道德價值是建立在熟人社會下的“恥感文化”中。恥感文化,顧名思義就是注重廉恥的一種文化心態。這種文化的特征是非常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怎麼議論,因此人們的行為被諸多的外在社會因素和標準規範所制約和支配。儒家孔孟的思想蘊含了恥感形成的倫理道德體繫,如《論語?憲問》中說:“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為政》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不論是孔子提倡以道德來引導,以禮法來約束人們,還是孟子以“羞惡之心”作為人與生俱來的特性,兩者都是儒家倫理道德體繫對人所形成的約束。然而,現代社會打破了以往由大家族組成的規範社會,逐漸演變為以小家庭為單位的個人主義社會。群體社會規範湮滅,個人主義興起,都標志著儒家文化所形成的恥感文化的坍塌。世俗的道德觀念受到衝擊,更讓“以無恥對抗無恥”這種去恥感化的文化有了生長的土壤。顏之推處於政權更迭頻繁的時代,不過他沒有抱怨環境,入仕北齊後,他對自己的行為時感愧怍,於是在作品中有“未獲殉陵墓,獨生良足恥”、“小臣恥其獨死,實有愧於胡顏”等句子,表露出內心的愧疚與沉痛。不過,顏之推沒有從此沉淪不起,反而“知恥而後勇”,在晚年把自己的經歷及思想沉澱成一本有益於子孫後代的書,成為後世榜樣。二、錯位的教育:拼爹還是拼實力?門閥制度自東漢開始發展,至顏之推的時期已臻,不少家族如清河崔氏、範陽盧氏等不知已經傳到富幾代、官幾代。東晉南朝的門閥世族為了控制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獨霸社會往上流動的資源,於是竭力保持士庶之間的距離。大多數的世族子弟傲視一切,處處標榜自己門第的高貴與優越,不屑俗務,甚至對朝代更替也不甚留意,唯獨對自己家族的門第和利益百般維護。南北朝講究出身,現代人依靠父蔭,兩者同樣是拼爹的時代。顏之推家是“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之一,屬於僑姓高門之列。不過顏之推與今天中國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父母並不一樣,現在的父母會為兒女攢下偌大的身家,希望子孫可以一世無憂,富貴傳家;而顏之推卻反其道而行之,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特別重視對子孫後代的教育。當代中國教育家,言必稱歐美。甚少人知道,中國歷史上,其實並非沒有本土的教育思想,隻是中國的教育思想缺乏繫統的闡述,且往往散見於不同的典籍,故容易被人忽略。在《顏氏家訓》之前,雖有王僧虔的《誡子書》、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等,但它們均以規範道德言行為主,除了散見儒家經典的片言隻語外,真正觸及教育理論的。至於《顏氏家訓》則是相對較繫統化的著作,它釐定及肯定了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責任,並進行了較完整的闡述。中國古代的典籍,很早已開始討論胎教的重要性。《大戴禮記》:“胎教之道,書之玉板,藏之金匱,置之宗廟,以為後世戒。”胎教,顧名思義就是對未出世的胎兒實施教育。當婦女確知自己懷孕之後,中國古代胎教之法會要求婦女別處靜室,閉門而居,據說這樣纔能產下聰慧、秉性正直、長相端正的嬰兒。雖然這種古代的胎教有點故弄玄虛,甚至近乎巫術,不過,近年科學研究卻證實了胎教確實有獨特的功效。現代醫學、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認為,所謂對胎兒實施教育,其實是刺激胎兒的感覺器官,促使其迅速發育成熟,增進對事物反應的敏感度。胎兒在三個月時,人形已基本“塑造”成功,各器官包括大腦和神經繫統已分別形成,胎兒對母親的情緒變動和外界的刺激已有反應。《大戴禮記?保傅》中曾這樣闡述胎教的出發點:“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裡。”《顏氏家訓?教子第二》說:“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作者提出具體的胎教方法,可見他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平民百姓假如不能實施嚴格的胎教,亦應在孩子出生後盡早教育,因此作者又提出“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認為家長必須在嬰孩年少時便加以教誨。孩子出生後,該用什麼方法教導呢?顏之推提出與後世西方教育家十分相似的教育理論——“寓慈於嚴”。寓慈於嚴即寓慈愛於嚴格的教育之中,父母教子不失愛心,愛子不忘嚴教,如《顏氏家訓?教子第二》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他這種寓慈於嚴的教育方法暗合現代兒童教育思想中的“恩威型”。現代育兒風格可大致分為四個類型:恩威型、專制型、縱容型和疏忽型。大量研究指出育兒風格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業成績有重要的影響。優秀的學生有高度溫暖、嚴格管理、允許兒童心理自主、積極介入學校教育的父母,這類父母多為恩威型父母。教育學家認為恩威型是對孩子有利的一種教養方式,故建議父母采用,恩威並重,“寓慈於嚴”,慈嚴並重,既嚴格教導,又慈愛呵護。假如父母過度放縱孩子或過度專制,可能會把子女養成不知進退,難於適應人類叢林法則的怪獸,貽害子孫。與守一:打造通識專纔西方的柏拉圖在兩千多年前提倡“七藝”: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及音樂,而中國的孔子大約在同一時期提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近年,各大學、中學、小學都設立通識科,原來這種教育理念源於十九世紀,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讓學生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能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終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格。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文轉趨單一。唯魏晉南北朝恰好是王綱解紐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思想自由的時期。東漢末年以來,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社會秩序急劇動蕩,上層的統治者已無暇鉗制人們的思想。一度在意識形態上具有支配地位的儒學,此時失去了統治地位,於是知識分子借機跨越儒學的藩籬,在思想理論上別有發展,社會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葛洪在《抱樸子》中稱當時士人“皆背叛禮教而從肆邪僻”;而《顏氏家訓》也沒有專於一時一事,反能容納三教九流,描寫南北差素歷來被人看重。與當時一般的士大夫不同,顏之推既有纔華,又注重實際,其勤奮嚴謹的治學精神非常值得後世學習。他善於觀察社會萬像,勤於積累數據,對於建康、江陵,或是邺下、關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南北各朝朝野士庶中的各類人物、各地風物俗尚,都能加以筆錄整理,並且結合文獻做出準確的考證。《顏氏家訓》全書共二十篇,內容廣泛,知識豐富。除首篇《序致》說明全書宗旨、末篇《終制第二十》叮囑後事、《歸心第十六》篇崇佛外,其餘十七篇,可分為“家庭倫理”、“品德智能”、“思想方法”、“養生處世”和“其他知識”幾個方面,題材多樣。當中《雜藝第十九》篇分論書法、繪畫、射箭、卜筮、算術、醫藥、音樂、投壺、博弈、遊藝等諸多方面。作者指出當時的知識分子對琴棋書畫、醫卜星相,都必須略知一二,因為“尺牘書疏,千裡面目也”,書法代表了人的臉面。身為文人雅士,必善一門樂器,以陶冶性情,“猶足以暢神情也”。此外,醫學是實用知識,可用於救急,如能微解藥性,“居家得以救急,亦為勝事”。另一方面,顏之推歷經刀光劍影,故唾棄那些裝飾性的“弱弓長箭”,反而講究實用性,“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觀德擇賢,亦濟身之急務也”。不過,對於這些技藝的熟練程度,顏之推另有獨特的見解,他在《雜藝第十九》說:“真草書跡,微須留意。”又言:“談棋亦近世雅戲,消愁釋憒,時可為之。”他認為一個合格的文人必須懂得這些技藝,但不應花太多時間,隻可偶而為之,因為人的精力有限,應該學有專精。顏之推對實務非常重視,在《涉務第十一》中將國家大事分為六種,而一般人隻能做好一種:“能守一職,便無愧耳。”範文瀾稱顏之推為“當時南北兩朝通博有思想的學者,經歷南北兩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學北學的短長,當時所有大小知識,他幾乎都鑽研過,提出自己的見解。”作為一本家訓,論及如此龐雜的內容,既論雜藝,又論風操和實務。顯然作者不是為了炫耀知識,而是希望提撕子孫,教導他們既要掌握知識,也要擁有相稱的節操;既要家庭和睦,也要教育好後代。他認為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以此為起點,便是對人對己負責了。王利器先生高度肯定了《顏氏家訓》一書的歷史文獻價值,指出該書對研究南北諸史、《漢書》、《經典釋文》、《文心雕龍》等專門學問,有重要參考價值。他又專門指出《音辭第十八》一篇,“尤為治音韻學者多當措意”。顏氏輾轉多地,學風嚴謹,的確為後世留下不少珍貴資料。不過,此書寫於一千多年前,難以避免有一些對今人來說不合時宜的消極內容。比如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歧視婦女的觀念,或是宣揚迷信、明哲保身的思想等。顏氏後裔顏嗣慎在明萬歷刻本的跋中說:“觀者誠能擇其善者,而各教於家,則訓之為義,不特曰顏氏而已。”故此,閱讀《顏氏家訓》應擇善而從之。宋人陳振孫在《直齋書錄題解》定音:“古今家訓,以此為主。”故此,中國和日本都對此書做了不少研究。王利器於一九五八年出版的《顏氏家訓集解》,進行了詳細的校勘、考證、辨偽、增補,彙聚了近世諸家成果,為近代的《顏氏家訓》研究奠下較好基礎。《顏氏家訓》的研究一般可分為教育思想、倫理道德、版本和文論研究四種。中國內地方面以研究教育及家庭倫理為主,自八十年代起至今有四十多篇,大多對顏之推的教育方法持認同意見,認為《顏氏家訓》對現代教育具有參考價值。而中國臺灣研究者除了關注《顏氏家訓》的家庭倫理,還對其版本及資料爬梳做出貢獻,如周法高在一九六○年出版了《顏氏家訓彙注》,尤雅姿在九十年代發表了版本和思想方面的研究,交通大學的呂棋昌又根據不同版本做出顏氏家族的世繫表,為後人研究提供不少方便。至於日本對六朝文學素有傳統,日本漢學界比較注重《顏氏家訓》中的文學論。林木虎雄早在一九二七年在《中國詩論史》就有所論述,另有林田慎之助的《顏之推的生活與文學論》,興膳宏《六朝文學論稿》中的《顏之推的文學論》。而近年各大高校的碩士、博士論文也有相關的研究,不過並未脫離以上三種套路。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