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別太有心計,也別太沒心計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
    【市場價】
    139-201
    【優惠價】
    87-126
    【作者】 張超編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心理學  心理百科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ISBN】97875021902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2190293
    作者:張超編著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8月 

        
        
    "

    編輯推薦

    社會太殘酷,世界太險惡,做人需要有點心計!心計是做人的資本、說話辦事的策略,社交處世的利器,讓你在人際中無往不利。

     
    內容簡介

    當今社會,競爭太過激烈,職場、商場中的爾虞我詐隨處可見!如果有人還是要頑固地排斥“心計”的話,那隻能說明一點,他已經落伍了,做人做事沒有任何“心計”,像一杯白開水一樣,終將害人害己,而自己往往是受傷最深的那一個。
    懂心計的人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不斷開拓進取,樂觀面對生活中的波瀾;懂心計的人充滿自信,冷靜面對問題,堅持自己的主張;懂心計的人精於心計,懂得察言觀色,能夠在人際交往遊刃有餘……

    目錄

    第一章 識人的心計:讀懂身體語言,瞬間洞悉人心
    第二章 做人的心計:低調做人,得勢時學會持盈若虧
    第三章 說話的心計:語言講分寸,把話說得滴水不漏
    第四章 辦事的心計:靈活變通,運用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
    第五章 社交的心計:可以不奸詐,但不可不“世故”
    第六章 人脈的心計:善於“投資”,積累人脈就是積累財富
    第七章 婚戀的心計:熱戀中不等價交換,婚姻中雙方平攤
    第八章 職場的心計:大佛小佛都要拜,職場天條不可
    第九章 管理的心計:張弛有度,讓下屬各盡其纔
    第十章 攻心的心計:左右逢源,助你成為人際交往的高手
    第十一章 理財的心計:學會為明天的生活存儲今天的財富

    在線試讀
    看人先看眼,窺視對方深層心靈眼睛最能表達人心,無論是口若蓮花,百般掩藏,可內心的想法、衝突,總是會不自覺地從眼神中流露出來。所以,要想看透人心,辨別善惡、真偽,就要學會“觀其雙眼”,洞悉對方內心深層的秘密。
    我國偉大的哲人先輩—孟子,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其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為何眼睛能如此精確地反映人心呢?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眼睛與人體的各種變化是緊密相連的。中醫上有個說法,叫:“目為肝之竅,心之使,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就是說,人體五髒六腑的變化,都可以從眼睛上看出來,它受“心”的支配。所以,我們常見醫生在看病的時候,往往都會翻翻病人的眼皮,看看病人的眼睛。而從人體感知的角度來說,專家又認為,眼睛幾乎涵蓋了人體所有感覺的70%以上。人心的任何變化,也都能從眼睛裡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常見內心失落的人,雙眼總是暗淡無光、獃滯渙散;充滿自信和希望的人,眼睛總是炯炯有神、光彩奪目;緊張、急躁的人,雙眼又總是閃爍不止、恍惚不定等。
    那麼,我們要看透人心,辨別人的善惡、真偽,就要學會“觀其雙眼”。隻要看透了對方的眼睛,就能洞悉對方內心深層的秘密。我國歷史上,有很多人都是個中高手,他們憑借此術,總是能洞悉先機、趨吉避兇。漢朝的彭宣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是具有兩個代表性的人物。
    話說彭宣,他官拜司空大人,在當時也算是個不小的官,可他生不逢時,因為西漢王朝此時已經搖搖欲墜,皇親王莽把持著朝政。彭宣見到王莽之後,便對自己的兒子說:“王莽的神清氣足,但眼裡卻隱含著一股邪狹的味道,現在是專權,日後就可能亂政,我可不能依附他,這官不做也罷。”於是,他便告老還鄉了。王莽雖然不悅,可沒什麼理由阻止,隻能勉強同意。果然,數年之後,王莽就發動了政變,建立了新朝,史稱“王莽革新”。
    再說曹操與劉備幾番較量之後見明的整不死劉備,便想玩陰的,他派了個刺客去刺殺劉備。該刺客采取了“循序漸進,步步靠近”的策略,他先和劉備談論削弱魏國的策略,以圖攻其不備,提高刺殺成功的概率。可不巧的是,兩人正談時,諸葛亮進來了,刺客心裡發虛,便托詞去了廁所。劉備見到軍師,就向他報喜,說得了一個良纔。可諸葛亮卻打斷其話,說道:“這個人纔恐怕是心懷不軌之人,我見他面露畏懼之色,雙眼低垂,隱含忤逆之意,不是個好東西,可能是敵人派來的刺客。”劉備一聽,甚覺有理,連忙叫人來拿,可那人早已洞察危險而跑得不見蹤影了。

    看人先看眼,窺視對方深層心靈眼睛最能表達人心,無論是口若蓮花,百般掩藏,可內心的想法、衝突,總是會不自覺地從眼神中流露出來。所以,要想看透人心,辨別善惡、真偽,就要學會“觀其雙眼”,洞悉對方內心深層的秘密。
    我國偉大的哲人先輩—孟子,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其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為何眼睛能如此精確地反映人心呢?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眼睛與人體的各種變化是緊密相連的。中醫上有個說法,叫:“目為肝之竅,心之使,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就是說,人體五髒六腑的變化,都可以從眼睛上看出來,它受“心”的支配。所以,我們常見醫生在看病的時候,往往都會翻翻病人的眼皮,看看病人的眼睛。而從人體感知的角度來說,專家又認為,眼睛幾乎涵蓋了人體所有感覺的70%以上。人心的任何變化,也都能從眼睛裡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常見內心失落的人,雙眼總是暗淡無光、獃滯渙散;充滿自信和希望的人,眼睛總是炯炯有神、光彩奪目;緊張、急躁的人,雙眼又總是閃爍不止、恍惚不定等。
    那麼,我們要看透人心,辨別人的善惡、真偽,就要學會“觀其雙眼”。隻要看透了對方的眼睛,就能洞悉對方內心深層的秘密。我國歷史上,有很多人都是個中高手,他們憑借此術,總是能洞悉先機、趨吉避兇。漢朝的彭宣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是具有兩個代表性的人物。
    話說彭宣,他官拜司空大人,在當時也算是個不小的官,可他生不逢時,因為西漢王朝此時已經搖搖欲墜,皇親王莽把持著朝政。彭宣見到王莽之後,便對自己的兒子說:“王莽的神清氣足,但眼裡卻隱含著一股邪狹的味道,現在是專權,日後就可能亂政,我可不能依附他,這官不做也罷。”於是,他便告老還鄉了。王莽雖然不悅,可沒什麼理由阻止,隻能勉強同意。果然,數年之後,王莽就發動了政變,建立了新朝,史稱“王莽革新”。
    再說曹操與劉備幾番較量之後見明的整不死劉備,便想玩陰的,他派了個刺客去刺殺劉備。該刺客采取了“循序漸進,步步靠近”的策略,他先和劉備談論削弱魏國的策略,以圖攻其不備,提高刺殺成功的概率。可不巧的是,兩人正談時,諸葛亮進來了,刺客心裡發虛,便托詞去了廁所。劉備見到軍師,就向他報喜,說得了一個良纔。可諸葛亮卻打斷其話,說道:“這個人纔恐怕是心懷不軌之人,我見他面露畏懼之色,雙眼低垂,隱含忤逆之意,不是個好東西,可能是敵人派來的刺客。”劉備一聽,甚覺有理,連忙叫人來拿,可那人早已洞察危險而跑得不見蹤影了。
    由此可見,這等“觀眼”之術,我們不得不學。那到底如何去觀人眼睛呢?先哲孟子又給我們想出了辦法,他說:“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焉。”意思是說: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閃閃。這是前人的經驗,當然值得我們學習。但光從“明亮”和“昏暗、閃爍”角度來看眼睛,還顯得稍有不足。一般情況下,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注意對方眼睛盯在哪裡。也就是說,要注意對方的眼睛是否在看著你,怎麼看?是正視還是斜視?這些足以反映對方的心態。一般情況下,除了面帶微笑的正視,其他的注視方式都是不友善的,或是不夠誠心的。
    其次,對方給予你的注視夠不夠?視線集中,還是不夠注意?如果視線集中,說明對方很重視你們的談話,對你的談話比較感興趣;如果對方目光渙散,或者眼神一經接觸便旋即離開,說明對方的心理狀態是值得揣測的,需要留心。
    心理學家珍登布列還提出了一些非常細致的建議,他說:“如果對方眼睛朝下,且將臉轉向一旁,表示你被拒絕了;如果對方的嘴是放松的,沒有機械式的笑容,下顎向前,這說明可能會采取你的建議,你還有努力的必要;如果對方注視你的眼睛幾秒鐘,嘴角牽動鼻子都帶有笑意,並且顯得輕松熱情,那麼恭喜你,對方可能已經接受了你的建議。”這些都是真知灼見,很有必要注意和學習。
    人生在世,最大的痛苦不是被拒絕,而是被欺騙。在一幕人生“悲劇”裡,被欺騙的主角總是這樣痛苦地抱怨:“我真是瞎了眼睛!”其實,這一方面歸罪於對方的奸詐,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誤信他人。所以,我們要睜大眼睛,“以眼還眼”,透過現像看清本質。這樣,世界上纔不會有那麼多“睜眼瞎”的“悲劇”發生。
    一刻不離他的臉,捕捉神情折射出的“驚變”人心的變化,往往會本能地引起臉色的變化,盡管有時非人們所願,或刻意掩藏,但卻是情不自禁、欲罷不能,是一種思想很難控制的行為。那麼,要想洞悉人心,不妨仔細觀察人臉,從而捕捉人們內心世界的種種驚變。
    有心計的人,多是察言觀色的高手,因為他們知道,一個人臉部的神情,往往能暴露人的很多秘密。確實是這樣嗎?經驗告訴我們:人心裡的驚變,往往會不自覺地引起臉色的變化。比如:在我們聽到好消息的時候,總是一臉得意;在遭遇不幸的時候,總是會滿臉的沮喪。盡管我們有時不想表現出來,但卻是情不自禁、欲罷不能。
    這是因為,臉部的反應總顯得比較“遲鈍”,是一種思想很難控制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人的一種本能。比如:當心愛的人向你告白的時候,你的臉上總是難免露出緊張、擔心的表情,盡管你想掩藏,但你的臉偏偏不聽話,好像故意要給你難堪。所以,清朝的識人高手曾國藩,在自己的著作《冰鋻》裡曾這樣說:“一身骨相,具乎面部。”意思是說,一個人的骨骼、風采,全都在臉上體現出來了。
    春秋時期,齊國國勢強大,準備攻打較為弱小的衛國,齊桓公和管仲商量好了攻占對策之後,便回到寢宮休息。可是齊桓公還沒有躺下,他的妻子便跪了下來,請求桓公不要攻打衛國。原來,桓公的妻子是衛國人。桓公愛妻心切,無奈之下,隻有好言安撫。可事後,他又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攻打衛國的計劃剛纔擬定,並無外人知道消息,怎麼這麼快就傳到衛姬的耳中呢?衛姬看出他的疑惑,坦然說道:“我看您回來的時候,意氣風發,趾高氣揚,想必是有出兵他國、爭霸天下的想法,可您看到我之後,卻面露愧色,這就是說,您要進攻的,應該是我的祖國—衛國。”齊桓公心中大驚,想不到自己的愛妻竟有這等觀人本領。
    第二天,管仲一見桓公,便開口問道:“大王昨夜是在衛姬處安歇的吧?”桓公又是一驚:“你怎地知道?”管仲說:“大王臉色頹喪,全無昨日之慷慨激昂之色,見到我之後,又面帶愧色,所以我猜出事情的緣由。”桓公聞言,不由得長嘆一聲:“什麼都能瞞得了,唯有臉色無法掩藏啊!”
    的確,人的臉色總是能暴露很多無聲的秘密,有時勝過千言萬語。就拿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來說,他一出場便“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我們便知道他是一個下層的知識分子;“漲紅了臉”說:“竊書不能算偷”,是為了“讀書人”的面子;當有人揭短“連半個秀纔也撈不到”時,孔乙己的臉上又“籠上了一層灰色”,我們又知道了他內心的種種隱痛,以及頹唐的狀態和悲涼的情緒。那麼,下面我們就不妨抓住人的“臉色”,來分析一下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一般而言,臉紅是最常見的臉部變化,隻不過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我們還要結合不同的情況具體解讀。具體是:第一,在不熟悉或比較重要的場合的“臉紅”,一般都是由於緊張、激動或內向性格的原因所造成的,在交往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安慰和鼓勵;第二,尷尬、害羞時的“臉紅”,這是一種伴隨著羞澀感產生的自然反應,如:面如桃花;第三,擔心、害怕時的“臉紅”,這時,往往還伴隨鼻尖和額頭細細的汗珠;第四,憤怒時的“臉紅”,這種情況往往是滿臉通紅,顏色很深,就是我們常說的“臉紅脖子粗”。
    除了“臉紅”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臉色”需要我們注意。具體是:面帶“灰色”,這時的人往往和孔乙己差不多,除了痛苦,我們還需要注意到的是,對方已經很不愉快了;面帶“青色”,這時的人大多是憤怒到極點,就是青筋暴起的那種,而且還會紅一陣、青一陣,有時轉為蒼白;面色蒼白,大多是驚嚇過度,或是聽到了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此時的言談,需要注意有所避諱。
    俗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在家要看家人的臉色,在公司要看同事、上司的臉色……所以,知道一些“觀色”之道是很有必要的,這不是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敢於正視現實的態度,為的是讓自己更加冷靜、清醒,避免冒失、衝動,而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惡果而已。
    笑裡可“藏針”,越笑越值得你留神笑,能在無聲中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能迷惑人心。所以,面對“笑”,先當了解各類“笑”的含義,探查到人心背後的“動機”!這樣,纔能避免被“假像”所迷惑。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微笑,能給人帶來好心情,也可以在無聲中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笑,也是一種迷惑人心的手段。所以,面對“笑”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其實,我們要做的,便是辨別各類“笑”的含義,探查人心背後的“動機”!具體可歸為以下類別:
    第一,不笑則已,一笑驚人。發出這種笑聲的人平時比較木訥,可一旦笑起來,卻又讓人不可思議,甚至笑得人都站不穩。這樣的人是最適合做朋友的。盡管,他們有時候顯得不那麼熱情,甚至是忽冷忽熱的,但隻要你們成了朋友,他就會對你坦誠相待,而且十分重視這種友誼。
    第二,捧嘴而笑,猶抱琵琶半遮面。這樣的笑,是用雙手遮住嘴巴的,這說明笑的人是個很害羞的人,性格大多比較內向、溫柔。但遺憾的是,他們太過謹慎,一般不會向人吐露自己真實的想法,是一類比較難以接近的人。
    第三,開懷大笑,笑聲爽朗。這樣的笑,是他們性格的代言,他們大多坦率、真誠而又熱情,是一類比較主動的人,一件事情決定要做,就會馬上付諸行動,絕對不會拖泥帶水。但是,這樣的人,看起來好像很強悍,其實,內心卻非常的脆弱。
    第四,捧腹大笑。這也是一種比較誇張的笑,雖然笑得誇張,但他們人卻很真誠、正直,比如:在別人取得成就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會真心祝願,而不會產生嫉妒心理;在別人犯錯的時候,他們也會給予最大限度的寬容。在能力範圍之內的,他們也會毫不吝嗇地提供幫助。另外,這一類人比較有幽默感,他們總是會適時地調節氣氛,讓身邊的人感到輕松和愉快。
    第五,“靜悄悄”的笑,猶如“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這樣的人,除了性格內向之外,更多的一點是心思縝密、頭腦清醒。一般比較善於掩藏,不會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這樣的人,也是比較冷血的一類,與之交往,必須多留一個心眼。
    第六,斷斷續續的笑。這樣的笑聲,讓人聽起來很不順耳,容易給人一種陰晴不定的感覺。而事實上,這一類人的性情,也是比較冷漠的,他們大多比較客觀、實際。往往不願意輕易地就有所付出,而且比較冷靜、狡猾,可以隨機應變。所以,遇到這種笑,要多留一個心眼,不可輕易地全拋一片心。
    第七,小心翼翼,背後“偷笑”。這樣的笑,是比較謹慎的,這樣的人,大多也是內向型的人。他們的性格一般比較傳統、保守,有時,顯得有些固執,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又顯得有些不合情理,一般對人的要求都比較高,如果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以及對別人有看法。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類人,但卻是可以共患難的人。
    第八,笑出眼淚的笑。這樣的笑,當然是比較誇張的一種,但這也是性格所致,這一類人大多感情豐富,而且樂觀向上,一般都具有很高的進取心。在別人遇到困苦的時候,他們也會積極主動地付出,而且不求回報,甚至於犧牲自己的利益。所以,遇到這樣的笑,那是一種幸運。
    第九,見笑就笑。這樣的笑,是很隨意的,隻要看到別人笑,他就能跟著笑。所以,這樣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樂觀、隨和的,生活態度也比較積極,如果遇到朋友有困難,他們也會很樂意地伸出援手。所以說,這也是一種比較善意的笑。
    第十,尖銳刺耳的笑。這一類人,除了嗓子有特殊情況外,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冒險精神,而且精力充沛。他們的情感,也是相當的豐富、細膩。所以,他們不像電視或小說中描寫的那樣,是奸邪之人。相反,他們也是比較值得交往的人。
    第十一,隻見其笑,不聞其聲。這樣的笑聲大多是靦腆的,這樣的人也大多是內向而感性的。在很多時候,這一類人的情緒化都很嚴重,是一種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他們會主動地制造一些浪漫的環境,甚至有所犧牲。但不樂觀的是,這樣的人卻很情緒化,雖然他們的性情溫和,但是,要想真正地走進他們的心裡,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十二,柔和、平淡的笑。這樣的笑,大部分都來自比較沉著和穩重的人,在很多時候,這一類人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且也比較明事理,善於化解紛爭,是一類具有大將風範的人物,和小說中的大俠之流有些相似。所以,這樣的笑,一般是比較善意的,但有時,也真假難分。
    第十三,“喫喫”之笑,顧名思義,就是笑起來的時候,總是發出“喫喫”之聲,這樣的人,大多能嚴格要求自己,而且想像力比較豐富,創造性也很強,常常會出現驚人之舉。但驚人,卻不怪異,很多時候,他們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幽默和風度,所謂志同道合者,自然“同流合污”。而事實上,他們對於所有人,一般都能夠一視同仁,沒有任何的歧視和偏見。
    最後一種,就是隨機應“笑”,在不同的場合,他們的笑聲也是不同的。這一類人,無疑是心計較重的一種,他們大多現實、老練,應變能力極強。對於這樣的笑,須當小心。
    一般來說,凡“笑”者,大抵不過以上種種。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的“笑”何止千百種。不過,萬變不離其宗,隻要能透過笑聲看人心,便能輕而易舉地靈活應對萬事。做到這樣,便能真正的“笑傲江湖,唯我不敗”了。
    言由心生,細聽人言觀其心,人們為了避免衝突、玩轉表達,說話的時候總是拐彎抹角、含沙射影,然而,越是刻意,便越是有跡可循。作為聽者,一定要將聽到的話,當成喝紅酒一樣細細品嘗,這樣纔能得到另一番見解,從而準確地把握人心。
    說話是人們溝通、交流的最主要途徑,可有的人說話直截了當,有的人說話拐彎抹角,有的人說話含沙射影,還有的人說話言不由衷……五花八門,猶如《口技》所言:應有盡有,無所不有。
    小玲是某校音樂繫的一位大學生,一次她從超市回家的時候,正巧踫見了鄰居張阿姨。張阿姨見了小玲,先是誇了小玲兩句,末了,又說:“小玲,你也太努力了,晚上我們都睡覺了,你還在練琴呢,要注意休息啊。”原來,小玲為了應付考試,每晚都練琴到深夜。小玲聽了這番話,滿心歡喜,謙虛了幾句,轉身回家了。晚間,更是勤奮地練琴。
    第二天喫晚飯的時候,媽媽對她說:“晚上別練得那麼晚了,以免打擾鄰居張阿姨休息。”小玲聽了媽媽的話,回想到昨天的情景,纔明白張阿姨話中有話,不禁暗罵自己太笨了。
    為什麼張阿姨沒有直抒胸臆呢?道理很簡單,直言容易引起衝突,誰都不願意干得罪人的事兒。所以,有經驗的人,都喜歡用一些友好委婉的方法來表達心意,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意圖。比如:對方說錯了話,人們一般不會直接說:“你錯了,應該這麼這麼說”,而是拐彎抹角,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錯處。這樣,既保存了對方的顏面,又避免了矛盾的產生。面對別人難以滿足的要求的時候,人們也不會直接拒絕,而是會講很多道理,目的就是讓你明白:不是不幫你,而是自己實在幫不了你。這種委婉的方式既達到了拒絕的目的,而又不得罪人,可謂兩全其美。就算是有深仇大恨的人,往往也不會直接在語言上進行挑釁,而喜歡“玩陰的”,除非他盛怒難當,或是個沒有心計的人。因為明槍易躲避,暗箭纔難防!
    除此以外,不直抒胸臆還有兩種情況,一是怕洩露秘密,刻意隱藏本意。舉個簡單的例子,少男少女戀愛的時候,總習慣於“偷偷摸摸”,被別人問及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對心上人故意嗤之以鼻,裝作漠不關心,有時甚至是“惡言相向”,表示自己“怎麼可能會看上他(她)”。與之相應的另一種情況,則是探聽秘密,“套別人的話”。比如,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表面上是誇贊劉備,其實是話中有話,試探對方是否有稱霸一方的野心!
    所以說,大多數情況下,人們說話,總是“言不由衷”的。作為聽者而言,光是聽力好明顯是不夠的,更需要的是聽出對方的話中話、弦外音。那麼,我們又該怎麼做呢?任何一個人說話,都不外乎兩個要點,其一是話題的內容,其二是說話的語氣、語調。那麼,我們隻要把握住這兩點,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以此“不變”,可應“萬變”。
    首先,就話題而言,這是反映人心最直接的方面。要明白對方的性格、氣質、想法,最容易著手的步驟,就是要觀察話題與說話者本身的聯繫。比如:中年婦女的話題往往都是自己,盡管她們也說丈夫和孩子,但這也不過是從側面來說明自己的境遇,希望別人承認她們是賢惠的妻子、偉大的母親。從不同人的措辭上,也能反映一個人的內心。比如:喜歡使用第一人稱單數的人,表示獨立性和自主性強,常用復數的人,則多見於缺乏個性、隨聲附和型的人;喜歡用一些讓人難懂、困惑詞彙的人,往往有自我膨脹的痕跡,如:《圍城》中張先生在方鴻漸面前賣弄洋文,其實就是一種自卑的掩飾行為。
    其次,說話的方式,這是一種反映人心的重要體現。一句同樣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意義往往也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關於這點,我們可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說話的速度。除了個人特征以外,一般而言,“快言快語”無非是有愧於心或是說謊,這時,人們說話的速度就會不自覺地加快,以達到掩蓋事實真相的目的。比如:一個每天按時回家的男人,某天突然很晚回家,妻子問了句:“怎麼這麼晚?”他立馬就會說是加班,而且還說了一大堆抱怨的話。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就意味著這個男人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了。而在心懷不滿、持有敵意之時,人們的說話速度又會變得遲緩,且稍有夢遊的感覺。這就是告訴你,他並不在意,或是根本沒興趣聽,常見於生活中的很多情況,如面對“長舌婦”的喋喋不休、老婆的抱怨等。
    第二,說話的音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語氣,這是反映人們態度的一個重要方面。人們常說,你說話咋這態度?說的就是語調。不同的語調,也就表明了不同的態度。把握好對方的語調,也就把握了對方的心理。
    美國發生過這樣一起案件,一名男子因為車禍而被送進了醫院,由於醫生誤讀了藥品標簽,而用錯藥導致其死亡。男子的家人認為是藥廠的藥品標簽模糊所致,因而向法院起訴,並雇了陪審團來決定誰是誰非。
    在選擇陪審員的時候,原告的律師問一位候選人員,願不願意為死者的家屬索賠一筆錢?該人的回答是:親人的生命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律師聽了之後,覺得他是為人公正的人,於是將他列入陪審團的一員。可是律師沒讀懂該人言語中的諷刺,該人的本意應該是:不該用錢來衡量人的生命。
    結果,該人和其他陪審員討論將近半小時之後,一致投票:藥廠無罪,無需為那名男子的死負責。
    因此,把握好“音調”,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常見到兩個人意見相左時,一方或是雙方總是刻意提高說話的音調,這就是表示想壓倒對方。而心懷企圖的人,他說話時就一定會有意地抑揚頓挫,制造一種引人注意的感覺。此時,自我顯示的欲望,便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來了。
    有些人抱著“逢人不說真心話”的心理,所以作為聽者,千萬不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地“聽話”,一定要像喝紅酒、品新茶一樣,在腦中細細地“回味”一下。這樣,纔能體會到話語其中的另一番味道,得到更加精確的見解。
    一舉手、一投足,足以暴露他“不能說的秘密”
    人的心境、態度、修養、品行,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從舉止上透露出來。所以,隻要眼光毒辣、細心觀察,我們便能在別人舉手投足間,洞察人心。
    多年以前的電影,不像現在這樣有聲有色,而是單調的黑白色,且沒有聲音,即所謂的無聲電影。然而,就是這樣的電影,卻也能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如卓別林的一些代表作品《流浪者》《摩登時代》等—那個穿著不倫不類、步伐滑稽的形像總能引人發笑;卡通片《貓和老鼠》,也是沒有對白的,一般都是一隻貓和一隻老鼠不停地追逐打鬧,可就是這樣的幼稚玩意兒,不僅博得了兒童的喜愛,也能讓成年人開懷大笑,以解憂愁。在此,我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何無聲作品能將角色刻畫得如此貼切呢?
    用一句話來表達,即:舉手投足間刻畫出了角色的獨特個性。舉手投足,從字面上來看,不過是一些動作而已,貌似簡單。但往往越是不起眼的東西,越是不能忽視。我們常說,某某人舉止優雅,某某人舉止粗俗,某某人舉止滑稽,進而就會聯想到這個人的修養、品行、性格等方面。而在某某人不自覺地抓頭,或不停地走動時,我們又會想到“此人可能是遇到了什麼棘手的事情而煩躁不安”。於是,舉手投足又表明了這個人的心態。所以說,這貌似簡單的四個字,又帶著一層延伸的含義,即在有意或無意之間,通過動作來表達了人心。
    我們不一定要別人告訴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在想些什麼?我們隻要觀察其舉手投足,就能明白我們想要明白的東西。這一點,看似玄乎,其實也非常簡單。古時候,一位普通的老婦人便能做得到。
    漢武帝時期,有一對農人夫妻,大半生窮困潦倒,卻不想大器晚成,在晚年發達,當上了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他們遇到了做夢都想不到的一位貴人—漢武帝。
    漢武帝喜歡打獵,有時是群臣俱往,場面浩大,而有時是輕服便裝,隻帶小隊人馬。一次輕服便裝打獵晚歸,便在這對農人家借宿。開門的老頭見來者不善,帶著弓馬刀劍的,以為是盜匪。驚恐之下,不敢怠慢。等到漢武帝一行人歇下後,便找老太婆商量說,這伙人可能是強盜,要麼趕緊逃命,要麼召集村民來攻打他們。老太婆急忙阻止:“我看那領頭的人氣度不凡,舉止高雅,可能是達官貴人,我們不要驚擾,否則是福是禍還難以預料呢。”老頭聽了,覺得有理,便不再提心弔膽。
    二老這番話雖然說得隱秘,可卻讓武帝的侍衛聽見了,報告給武帝之後,武帝大驚,想不到民間竟然有這般好眼力的婦人。於是,辭行數日之後,降下一道聖旨便將二老封了官。原來漢武帝驚奇於老太婆的眼力,故有心照顧二老。
    我們通過一些舉止的細節,便能輕松考察人心。
    首先,我們可以從“頭”觀察。一般而言,低頭的姿態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對對方不滿,有著否定甚至批評的態度;一種是心中有愧,不敢直視對方;最後一種是心懷畏懼、敬畏,潛意識裡面表現出的低姿態。
    偏著頭的可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頭向前傾的話,則表明對對方感興趣,若是頭向後偏的話,則顯得漫不經心,有敷衍的含義在裡面。
    而抬頭直視的含義比較多,一般還要結合多方面的情況,如抬頭直視,面帶微笑,則表示感興趣;而眼睛朝上,則帶有一種輕視、不滿、不屑的含義,凡此種種都比較直觀。
    其次,軀干是人體的主要部分,它的活動所反映的人的內心世界也是比較明顯的,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聳肩或聳肩加搖頭,前者反映人的內心不安、恐懼或者自我誇耀,後者反映對方不知道、不理解或無可奈何。
    第二,從整體的姿態來看,如果坐著的時候,向後或左右微傾,表示心理比較放松,但傾斜較大的話,則表示出厭惡、反感。若腰身板直,面部肌肉僵硬,或上身緊緊靠住椅背,則說明此人處於緊張狀態。
    最後,手足間的動作最值得注意。
    一個人雙手托在腦後,常被認為是很得志的做法;抓頭,則視為緊張、煩躁、困惑、害羞等心態的表現;手掌支撐頭部,則說明此人需要精神上的安定,他正處在一種茫然、迷惑、無聊的狀態。若是此人順手拿過或摸出一張紙來,在紙上亂塗亂畫,之後還會欣賞或凝視自己的“作品”,這就是告訴你:他對你缺乏興趣,或是沒有心情。
    就一個人的步伐而言,如果他雙手閑置,或環抱或插兜,且邁著八字步緩慢而行,這說明他的心境閑適、幽靜。但如果此人的身體前傾,並且步伐很大的話,則說明他很可能正著急趕時間,內心煩躁,腳步不會輕易地停下來。
    如果一個人有抽煙的習慣,那麼我們還能從他抽煙的姿態上來觀察:如果他突然熄掉煙,或是將煙擱在煙缸上,甚至是放在了煙缸以外的地方,這就說明他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這樣的情況有多種可能,如緊張、心情煩躁,或是正在想著另一件事情而感到苦惱等,總之想的不是一件好事情,這個時候,你和他說什麼,都不會有好結果。若是遇到他大口大口的吸煙,或是一支接著一支的時候,則是一種比較明確的狀況,那便是憤怒。他的潛意識裡,正是想通過抽煙,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總而言之,一個人的心境、態度,總會時不時地從舉止上透露出來,盡管隻是那麼一個稍縱即逝的細節,但隻要我們平時善於捕捉它,便能在無聲中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關注對方的“小興趣”,也能讓你有大收獲任何一種習慣、興趣,都是受到家庭、性格、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式”。每當受到相應的外界刺激時,這些習慣、興趣就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隻要細心留意這些,就能探查到一個人的所思、所想,以及性格特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興趣,是不是這些都能暴露出一個人的所思、所想,以及性格特征呢?
    回答是肯定的!這看似神奇,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任何一種習慣、興趣,都是受到家庭、性格、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日久天長的熏陶下,而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式”。每當受到相應的外界刺激時,這種思維定勢就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幾年前的熱播大戲《奮鬥》,就有過這樣一幕:楊曉芸經過婚紗店的時候,出於一種新婚女性的心理,想進去試婚紗。可向南卻不願意花這“冤枉錢”,二人爭執了半天之後,雙方各讓了一步:隻看不試。可進了婚紗店之後,楊曉芸軟磨硬泡,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向南“審時度勢”,看來“木已成舟”,無奈之下,便說了句:你先試著,我出去抽支煙。這時,楊曉芸脫口而出一句經典的臺詞:怎麼我一花錢的時候,你就抽煙啊?
    向南的抽煙,正如楊曉芸所言:他對楊曉芸花錢感到不滿了!所以說,一個人的興趣、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就暴露了很多秘密。那麼,我們又該怎樣把握呢?盡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但在這些性格上,或多或少都是有些共性的,也就是所謂的“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針對這些共性的興趣和習慣,我們做了如下的分類與總結:
    其一,說話的時候,喜歡手口並用者。有些人在說話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手部動作與之相呼應,比如擺手、攤開雙手等。這種人做事果斷、雷厲風行、自信心強,習慣於把自己塑造成領袖人物,性格大都屬於外向型,很有一種男子漢的氣派。手上的動作,往往是為了強調其說話的內容。
    其二,喜歡搖頭或點頭者。這樣的人,在社交場合很會表現自己。他們時常遭到別人的厭惡,引起別人的不愉快。但是這些人的自我意識比較強烈,態度也比較積極,一般認定了一件事情,就會全力去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而這種搖頭或點頭的表現,就是為了突出其主觀性,以示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
    其三,喜歡拍打頭部者。這種情況可分為兩種,一是拍打前額,一是拍打後腦。如果是前者的話,一般表示他是個直腸子的人,有什麼說什麼,不怕得罪人。如果是後者的話,這樣的人一般比較敬業。他這個動作,多數時候是表示對整件事情突然有了新的認識,如果說剛纔還陷入迷惘,現在則走出迷霧,找到了處理事情的辦法。
    其四,喜歡抖動腿者。這種人很能自我欣賞,性格較保守,很少考慮別人。然而,當朋友有困難時,他會經常給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建議。
    其五,喜歡敞開紐扣者。這種類型的人,一般內心真誠友善、豪爽。如果是在商業談判會議上,他們脫掉外套,便表示雙方正在談論的某種協定有達成的可能。但如果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或尚未達成協議,他是不會脫掉外套的。而那些一會兒解開紐扣,一會兒又繫上紐扣的人,則一般比較優柔寡斷,意志不夠堅定。
    其六,喜歡“打拍子”者。這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在談話時,一個人用手在桌上拍打,或者用筆杆敲打桌面,而且節奏均勻,不會停止,這樣的人,大多比較高傲。這種行為,也是在表明,他對別人所講的話感到厭煩。另一種情形是,一個人在讀報、看電視時,時不時地打拍子,這表明他對所觀看的內容感到欣賞。這種人性格樂觀,對煩惱從不記掛在心上。
    其七,喜歡雙手叉腰者。這種人比較自信、固執,有時稍顯得有些不講道理,他們習慣擺出這樣的姿勢,在潛意識裡,就像勝利的符號一樣。有種“舍我其誰”的意思。
    其八,喜歡手插褲兜,卻又時不時伸出來又插進去者。這種人的性格比較謹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後行。在工作中他們最缺乏靈活性,往往用笨辦法來解決很多問題。他們對突如其來的失敗或打擊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逆境中更多的是垂頭喪氣,怨天尤人。
    其九,喜歡雙手後背者。這種人大多在情感上比較急躁,但他與人交往時,關繫處得比較融洽,其中可能較大的原因是他們很少對別人說“不”。
    當然了,還有些人會有一些特殊的習慣、興趣,但這是不多見的。遇到這樣的情況,事先最好就要打聽一下了,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嘛。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