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生命的真相:重建幸福人生劇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徐秋秋 
    【所屬類別】 圖書  心理學  心理百科 
    【出版社】成都時代出版社 
    【ISBN】97875464277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6427737
    作者:徐秋秋

    出版社:成都時代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推薦1 :探索生命真相,送給被生活辜負卻不甘於糟糕過一生的你!


    為什麼我比別人更不快樂?更不成功?更不和諧?更加不幸?當感到痛苦、不幸、不公、矛盾、孤獨的時候,並不是環境出了問題,而是我們在做自我攻擊的心靈工作。徐秋秋用本書告訴你活得不如意的根源,帶你從被辜負的困境中走出來:你的生活,本不該這樣!


     


    推薦2:著名心理專家、實踐派心靈導師徐秋秋傾心力作震撼上市!


    徐秋秋從事心理工作十餘年,其繫統培養出上千名心靈導師,幫助個案達20餘萬人次,其幸福心理學課程累計收聽達200多萬人次。這本書凝結了3800000個心靈受益的心理智慧,是200000個人生故事凝練的生命精華!


     


    推薦3:從心靈空間調整角色定位,教你扭轉人生,重新散發旺盛的生命力。


    創造者、拯救者、承擔者、受害者、心靈流浪者,你屬於哪一種心靈角色?通過10餘年咨詢工作,徐秋秋認為:你的心靈角色決定了你的生活模樣。她提出五大心靈角色,從心靈空間教會你轉變認知、重塑信念。


     


    推薦4:拆解人生三大維度八大議題,還世界一個幸福健康的自己。


    作為國內SHOU位提出闡述架構幸福心理學體繫者,徐秋秋融合精神分析、薩提亞家庭治療、催眠、完形法、人本主義及NLP、家庭繫統排列,形成自己的身心療愈理論。本書助你解決人生三大維度上的八大議題,幫助你學會去愛、去成就、去利他,讓自己走上成長的卓越之路。


     


    推薦5:精美彩圖生動詮釋心靈真相,附贈練習手冊助你重建人生劇本


     


    推薦6:願每個用盡全力生活的人,都能找到與世界幸福連接的方式。


     


    推薦7:1000多個案例中選出典型案例闡述做自己、經歷、父母、財富、親密關繫、情緒、界限的真相……讓你在幸福之路上更進一步!


     


    親愛的,請永遠保持心裡那束光,因為總有人會借它走出黑暗!  




     
    內容簡介
    生命的真相是什麼?


    所有的這些生活痛苦,在你找到生命的真相時,就會迎刃而解。
    著名心理專家徐秋秋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於自我關繫,當我們感受到痛苦、不幸、不公、矛盾、孤獨的時候,並不是環境出了問題,而是我們正在自我攻擊,卻沒有自我支持。當我們扮演不同的心靈角色(創造者、承擔者、受害者、拯救者、心靈流浪者)時,我們就會演繹不同的人生劇本。
    在這本書中,她結合自己10多年的團體治療經驗和個人咨詢經驗,以及對心理咨詢師的培養督導工作積累,用1000多個案例中選擇出各類典型案例來闡述如何重建原生家庭、親密關繫、親子關繫、自我關繫、職場關繫等方面的幸福感,這些案例囊括被性侵的愛無力女孩、愛情事業一團糟的男士、漸凍癥的第三者、攻擊性過強的被孤立職場人士、因父母關繫無奈輟學的男孩……這些故事仿佛發生在我們身邊,又仿佛是我們生活的某一面。

    生命的真相是什麼?


    生命的真相,就是找到屬於你生命本身的意義,並由內而外散發出旺盛的生命力。這條路,並不好走;這件事,並不好做,畢竟,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明白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你看不清自己生命的真相,那你就無法接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更不能統整地用過去的經歷為自己培育一個富足的未來。


    這時候,你會掉入到不幸福的黑洞裡,苦苦追問:


    為什麼我比別人更不快樂?


    為什麼我的事業總是不成功?


    為什麼我的關繫總是不和諧?


    為什麼懷運氣總發生在我身上?


    為什麼我遇不到一個愛我的人?


    為什麼我有如此不幸的家庭?


    所有的這些生活痛苦,在你找到生命的真相時,就會迎刃而解。


    著名心理專家徐秋秋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於自我關繫,當我們感受到痛苦、不幸、不公、矛盾、孤獨的時候,並不是環境出了問題,而是我們正在自我攻擊,卻沒有自我支持。當我們扮演不同的心靈角色(創造者、承擔者、受害者、拯救者、心靈流浪者)時,我們就會演繹不同的人生劇本。


    在這本書中,她結合自己10多年的團體治療經驗和個人咨詢經驗,以及對心理咨詢師的培養督導工作積累,用1000多個案例中選擇出各類典型案例來闡述如何重建原生家庭、親密關繫、親子關繫、自我關繫、職場關繫等方面的幸福感,這些案例囊括被性侵的愛無力女孩、愛情事業一團糟的男士、漸凍癥的第三者、攻擊性過強的被孤立職場人士、因父母關繫無奈輟學的男孩……這些故事仿佛發生在我們身邊,又仿佛是我們生活的某一面。   


    通過徐秋秋專業的心理解析,我們可以發現每個生命體不幸福的根源,也借由其給出的心理指導,看到自身生活和關繫所存在的問題,進而學習到如何重建幸福人生劇本,活出屬於自己獨有的生命真相。

    作者簡介

    徐秋秋,山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教育學博士;全民幸福社(心理學讀書平臺,粉絲累積近400萬)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事心理工作10餘年;國內首位提出、闡述、架構幸福心理學體繫者;幸福心理學、家庭教育與親子親密關繫繫列課程研發導師。


     


    徐秋秋自2008年開始鑽研心理學,其吸納精神分析心理學、薩提亞家庭治療、催眠、完形法、人本主義及NLP、家庭繫統排列,形成了自己關於心理咨詢和身心療愈的繫統架構,研發整合出獨立於西方積極心理學,根植於中國文化的心理學體繫——幸福心理學。其繫統的幸福心理學體繫落地課程已經培養出來上千名心靈導師,直接或間接幫助個案達20餘萬人次,其幸福心理學方面的課程累計收聽達200多萬次。

    目錄
    第YI章摒棄人生舊劇本,重建人生新劇本
    原始的三種需要
    個案1:財富與愛的關繫
    一切關繫的根源,都是自我關繫
    心靈的傷,身體知道
    直面心靈的傷痛,釋放身體的癥狀

    第YI節健康的人生劇本:自愛
    追愛行為背後的原因:內在小孩在作怪
    從期待被愛的孩子成長為自我關愛的成人
    第二節幸福的人生劇本:去愛
    愛本質上是給予,而不是獲取
    付出愛和接受愛之間需要平衡
    從自愛到去愛:愛滿自溢,擁有去愛的能力

    第YI章摒棄人生舊劇本,重建人生新劇本


    第YI節送給世界一個幸福健康的自己


      “不被愛”的故事和真相


      “不愛自己”的故事和真相


      “不去愛”的故事和真相


    第二節你清楚自己的人生坐標嗎?


      四大像限,四種人生劇本


      造就人生像限的因素:原生家庭


      造就人生像限的因素:家族創傷


      造就人生像限的因素:自我催眠方式


      造就人生像限的因素:親歷創傷


    第三節在心靈空間上,你扮演怎樣的角色?


      外部空間和心靈空間


      真實自我和角色自我


      心靈空間的三個維度


      你的心靈角色


      重塑心靈空間


    第四節做自己的人生教練,創造生命的歡慶之旅


      虧欠你的是自己,不是他人


      教練與真相:愛帶來幸福感


      教練與真相:事業帶來成就感


      教練與真相:自我帶來愉悅感


     


    第二章重獲愛的能力


    第YI節良知與原愛


      良知:個人良知、繫統良知、超越的良知
      原始的三種需要


      原愛:生命深處流動的能量


    第二節親密關繫:需要愛的滋養


      親密關繫中的歸屬感


      親密關繫中的平衡感


      親密關繫中的秩序感


    第三節親子關繫:孩子與世界的關繫原型


      親子關繫的三大法則


      親子關繫的歸屬感和平衡感


      親子關繫的秩序感


    第四節家族:我們的根部繫統


      家族的歸屬感和平衡感


      家族的秩序感


      家族的繫統牽連


     


    第三章重建事業


    第YI節工作、職業與事業


      需求層次理論解釋工作、職業和事業


      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


    第二節如何發現你的事業


      事業的源泉:熱情


      事業的根基:共贏利他


      事業的本質:意義感


    第三節你的財富問題出在哪裡?
      個案1:財富與愛的關繫


      個案2:財富與祖蔭的關繫


      個案3:財富與自我升級的關繫


    第四節與母親的關繫決定你的財富


      臣服於母親,是獲得財富的關鍵


      你值得你想要的財富


      覺察關繫對財富的影響


     


    第四章重塑自我


    第YI節從無自我到成熟的自我


      自我意識發展的目的


      自我意識發展的7個階段


    第二節你的內心就是一個團隊
      一切關繫的根源,都是自我關繫


      自我關繫:攻擊型和支持型


    第三節你的情緒來自哪裡、面向哪裡?


      情感和情緒


      唯有情感能化解情緒


      如何表達真實的情緒?


     建立情感化人生,轉化情緒化人生


    第四節身體不會說謊:身心療愈的秘密
      心靈的傷,身體知道


      “出軌後,我的左半邊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直面心靈的傷痛,釋放身體的癥狀


     


    第五章活出幸福的人生劇本


    第YI節健康的人生劇本:自愛


      追愛行為背後的原因:內在小孩在作怪


      從期待被愛的孩子成長為自我關愛的成人


    第二節幸福的人生劇本:去愛


      愛本質上是給予,而不是獲取


      付出愛和接受愛之間需要平衡


      從自愛到去愛:愛滿自溢,擁有去愛的能力


    第三節卓越的人生劇本:去創造


      從自我實現到自我超越


      對別人發生興趣,讓生命有意義


      書寫卓越人生劇本


    第四節人生,沒有好,隻有更好


      第YI步,轉念:新信念


      第二步,行為:新自我


      第三步,規劃:新行動


      第四步,拓展:新像限


      第五步,描繪:新未來

    前言
    生命就是一場傳奇

    每一個生命的出生,獲得的各種智能,經歷的每種人生體驗,無論成功還是挫敗,滋養抑或是創傷,與生命有關的一切都是奇跡。我自然也是如此,從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到參與先生創業,從事公司銷售和管理,又偶遇心理學,毫無計劃但冥冥中也一定是感受到了生命的召喚成為一名心理工作者,“幸福心理學”的概念也好像從天而降,歷經十餘年直到現在,創作了有關幸福心理學的本書,就是此刻你手頭上的這一本,一切都似一場傳奇。你呢?回望人生,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傳奇!

    我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從開始幸福心理學的研發和分享,就在自己的人生以及生活中持續踐行,用了有用,不用無用,這既是對自己實踐的領悟,也是希望幸福心理學能達到真正有用的效果。從對內在創傷和局限的清理到實踐創造幸福的方法,到現在,不糾結於過去,不執著於未來,生命中竟然都是驚喜,對生命的體驗越來越好奇,亦越來越奇妙,更極其感恩生命所賦予自己的豐盛。

    生命就是一場傳奇


     


    每一個生命的出生,獲得的各種智能,經歷的每種人生體驗,無論成功還是挫敗,滋養抑或是創傷,與生命有關的一切都是奇跡。我自然也是如此,從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到參與先生創業,從事公司銷售和管理,又偶遇心理學,毫無計劃但冥冥中也一定是感受到了生命的召喚成為一名心理工作者,“幸福心理學”的概念也好像從天而降,歷經十餘年直到現在,創作了有關幸福心理學的本書,就是此刻你手頭上的這一本,一切都似一場傳奇。你呢?回望人生,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傳奇!


     


    我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從開始幸福心理學的研發和分享,就在自己的人生以及生活中持續踐行,用了有用,不用無用,這既是對自己實踐的領悟,也是希望幸福心理學能達到真正有用的效果。從對內在創傷和局限的清理到實踐創造幸福的方法,到現在,不糾結於過去,不執著於未來,生命中竟然都是驚喜,對生命的體驗越來越好奇,亦越來越奇妙,更極其感恩生命所賦予自己的豐盛。


     


    在踐行幸福心理學的過程中,我有三點深刻的體悟與朋友們分享。點,療愈創傷與實踐幸福的方法是完全兩回事,就像身體的疾病康復和身體強健是兩回事一樣。工作過程中,我見到太多把人生幸福寄托在不斷療愈心靈創傷的人,一直重復著情感釋放和療愈的循環,卻不知道該如何幸福。


     


    因此,向幸福學習幸福纔是心理學的重中之重,總結出幸福的策略,讓大家懂得將幸福的模型植入自己的心智、生活和生命體驗中,將會是幸福心理學持久的任務。如果用二八原則來衡量一下,那麼,請把20%的精力用在療愈創傷情感,或者說看到它、感悟它,這是必要的,但是請務必把80%的精力用在學習和領悟幸福人生上,培育自己成為充滿熱情和貢獻的生命。


     


    第二點,“我是一切的源頭!”幸福不在他人之手,幸福就在身邊,你能否體驗到並且去創造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你呢?基於此,自我發展及自我關繫的重建是幸福心理學的核心理念,因為“自我”是人生一切的根源!早年自我形成有賴於外部的客體關繫和環境因素,如果一個人一直這樣生活下去,那終其一生都將是一個孩童。


     


    成年後,我們的首要任務並不應該是忙於賺錢、結婚、生孩子等,這些都是活在生存層面的心智,而應是了解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因為世界對於孩子和對於成年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孩子是依附者,而成年人與世界是交互作用的創造者。


     


    因此,成年人需要脫離原來的客體關繫模型,重新建構一個自我關繫模型,比如自知、自省、自愛、自尊、自我療愈、自我鼓勵、自我培育等,繼而透過這樣的自我客體與世界互動。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就會如何對待世界,這個世界也會如此待你。


     


    第三點,我稱之為“相信一切可能性!”你永遠不知道生命會發生什麼,能創造什麼奇跡,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就好像10年前的我們,完全不會想到10年後的今天這個世界竟然如此驚人。十餘年的時間,我活出了意料之外的人生,那麼你也一樣,隻要你願意!


     


    人生的一切都不是自己事先設計好的,發現這一點,我便從原來極其想掌控自己的人生甚至他人的人生中解脫出來,徹底放下執念。然後,有一天我突然感悟到頭腦對未來的想像似乎也局限著未來的可能性,於是連想像都放下了。人生,一切皆有可能,你永遠不知道,你比自己想像的要卓越多少倍,你竟然是個奇跡!


     


    特別希望看到這本書的朋友們能獲得生命的各種豐富體驗,並且從各種體驗中領悟到幸福是深情而幽默、愉悅而有意義地活著的美好感覺。祝福朋友們活在生命之流的祝福中,體會到幸福與他人無關,與欲望無關,完全是與你自己在神奇的生命中持續生長有關!


     


    衷心感謝:


    感謝過去經歷過的一切


    感謝曾經認真引導過我的每位導師


    感謝未曾謀面卻令我受益匪淺的心理學前輩們


    感謝未來的一切可能性!


     

    媒體評論

    每個人都需要懂點心理學,就像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幸福!雖然你不一定需要心理咨詢師,但你一定要擁有這本書!

    ——NLP教練之道創始人  李文超

    在線試讀
    送給世界一個幸福健康的自己

    生命是這個世界送給我們的好禮物,而我們能為世界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把這個禮物經營好,然後還給世界一個幸福健康的自己。在這一生中,我們會接受無數場專屬自己的訓練,這些訓練仿佛是老天為我們量身定制的,所以我們的人生經歷也是任何人都無法復制的。我們也許會不被愛、不愛自己、不去愛,我們也許會感到不公平、不應該、不幸福,但這些從來不是為了讓我們沉淪,而是為了喚醒我們。如果我們能把人生看成學習的過程,那麼即使面對再多的挑戰和苦難,都會迎難而上,破解一道道人生難題,這時我們會覺察到人生中有使人幸福的資源和能量。這場人生訓練的意義就在於培養我們擁有成熟的心智,撥開生活的表像,呈現內核真相,活出真我。

    但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這個真相,或者與真相脫離的話,我們就會活在由各種負面的信念和想法編織的虛幻故事裡:我是個受傷的孩子,我要去鬥爭,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如果當初不這樣做就好了……一旦有了這些想法,相信了這些自我評判,我們的內心就會有一種空洞的感覺,使我們感到消極、無力、沒有價值感,希望通過外在的認可來填滿這個坑洞。因此,我們拼命地去索取愛,去追求財富,想要受到重視,想要得到贊譽……這些欲望和需求讓我們的內心更加無法安定,使我們浮躁地生活著,並用這些假像來定義自己,這樣我們便無法與真正幸福健康的人生產生聯結。

    “不被愛”的故事和真相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會對他未來的認知、思維、性格、情緒和行為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並非完全是負面的,有些幸運的孩子能從家庭中獲得足夠多的愛和關注,在成長過程中也能把人生經營得比較美好;有些不幸的孩子則在家庭中受到傷害或冷落,而沒有被及時療愈,他們未來的人生可能就比較混亂、迷茫。很多心理學家的經典觀點也反復驗證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送給世界一個幸福健康的自己


     


    生命是這個世界送給我們的好禮物,而我們能為世界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把這個禮物經營好,然後還給世界一個幸福健康的自己。在這一生中,我們會接受無數場專屬自己的訓練,這些訓練仿佛是老天為我們量身定制的,所以我們的人生經歷也是任何人都無法復制的。我們也許會不被愛、不愛自己、不去愛,我們也許會感到不公平、不應該、不幸福,但這些從來不是為了讓我們沉淪,而是為了喚醒我們。如果我們能把人生看成學習的過程,那麼即使面對再多的挑戰和苦難,都會迎難而上,破解一道道人生難題,這時我們會覺察到人生中有使人幸福的資源和能量。這場人生訓練的意義就在於培養我們擁有成熟的心智,撥開生活的表像,呈現內核真相,活出真我。


     


    但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這個真相,或者與真相脫離的話,我們就會活在由各種負面的信念和想法編織的虛幻故事裡:我是個受傷的孩子,我要去鬥爭,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如果當初不這樣做就好了……一旦有了這些想法,相信了這些自我評判,我們的內心就會有一種空洞的感覺,使我們感到消極、無力、沒有價值感,希望通過外在的認可來填滿這個坑洞。因此,我們拼命地去索取愛,去追求財富,想要受到重視,想要得到贊譽……這些欲望和需求讓我們的內心更加無法安定,使我們浮躁地生活著,並用這些假像來定義自己,這樣我們便無法與真正幸福健康的人生產生聯結。


     


    “不被愛”的故事和真相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會對他未來的認知、思維、性格、情緒和行為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並非完全是負面的,有些幸運的孩子能從家庭中獲得足夠多的愛和關注,在成長過程中也能把人生經營得比較美好;有些不幸的孩子則在家庭中受到傷害或冷落,而沒有被及時療愈,他們未來的人生可能就比較混亂、迷茫。很多心理學家的經典觀點也反復驗證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比如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弗蘭克·卡德勒曾說:“生命不幸的事實在於,我們遭受過的重大磨難大多數都來自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且這種磨難是有可能遺傳的,這很可怕,但是很真實。”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通過大量臨床心理治療得出結論:“深受原生家庭之痛的成年人一般來自三種有毒的父母:虐待型父母、缺位型父母和操控型父母。”而人本主義哲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中道出:“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其實,原生家庭論本來是心理咨詢師對來訪者的問題進行解讀的方向之一,也就是說,原生家庭論確實能部分地解釋不幸人生的來源,不過也隻是相關關繫,而不是的因果關繫。可惜的是,這種觀點慢慢演化成心理咨詢和教育的普世理論,它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被很多人死死抓住,他們仿佛終於找到了悲慘人生的蓄意加害者和宣洩憤怒的出口,繼而不斷回憶甚至捏造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傷害,將“忽視”“創傷”“貶低”“控制”等言論對號入座。現如今,有些七八歲的孩子甚至都會指責,“所有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父母常常以愛的名義操縱我,我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原生家庭裡”。他們滿腹對原生家庭的抱怨和委屈,甚至偏激到認定“父母皆禍害”,然後獨自舔舐傷口,深陷“不被愛”的人生劇本中。


     


    但真相是,能認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傷害的人,其實已經不會再被原生家庭傷害到了。就像一個人隻有在裝醉的時候纔會說“我醉了”,而在真醉的時候卻說“我沒醉”。能看見原生家庭傷害的存在,他就已經邁出了療愈的步,而要不要去行動纔是決定人生走向的關鍵環節。有些人認定自己已經被原生家庭限制住,總是不可避免地復制父母的行為模式,比如父母常常吵架,所以他明明不想和自己的伴侶吵,但莫名有種力量推動著去做出這種行為;比如父母貶低自己不能成就大事,所以他明明很渴望成功,卻總在關鍵時刻放棄。


     


    其實,我們人類都有自由選擇行為的意志,如果我們放棄這種自主性,就一定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就是:甩鍋。我們都有對未知和失敗的恐懼,所以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我們常常給自己設定很多假像:我沒有得到過愛,我沒有幸福的童年,我的父母不愛我,我不夠好,我隻配不幸的人生……如果我們失敗了,這些設定可以讓我們有一個用來歸因的借口:隻是因為自己有一個不可逆轉的不幸童年。受害是受害者好使的借口,這種借口可以讓受害者自我逃避,為自己沒有努力爭取、沒有積極上進、沒有勇氣挑戰開脫,以尋得自己心裡舒坦,更能維持虛幻的自我價值感。總之,原生家庭沒有問題,對原生家庭的認知纔是問題。


     


    “不愛自己”的故事和真相


    讓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閉上眼睛,在10秒鐘內說出3個你愛的人。我很好奇你的答案是什麼,更好奇有多少人能記得說自己。Papi醬曾在一檔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對人生中重要的人進行排序,並引發觀眾的熱議和反思。她認為人生重要的人首先是自己——這個陪伴自己長時間的人;然後是伴侶——今後要共度餘生的人;後纔是孩子和父母——隻能陪自己走一小段路程的人。當天這個排序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名,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不敢苟同,認為把自己排在位太自私,把父母排在後太不孝,把伴侶排在中間太無情。


     


    有很多人可能會把伴侶放在位,但也恰恰是這一部分人的親密關繫問題多,他們常常控訴“我為了愛他,放棄了自我,放棄了美好的前途,他怎麼一點都不知道珍惜我”“我為他做了那麼多,他為什麼永遠都無動於衷”。其實,所有的感覺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所有的選擇也都是自己做的。我們之所以甘願去做那個付出更多的人,是因為我們害怕如果不把對方放在更高的位置,他就看不到我們,也不會喜歡我們。我們需要通過更多地給予,來換取在意的人對我們的肯定和接納。隻有重要的人確認我們足夠好,我們纔能真正相信自己真的很好。


     


    但這隻會讓我們把自我價值的衡量標準拱手交付給他人,我們也越來越對自己的價值不夠確定,逐漸喪失力量感,自然就更容易向外尋求認可。我們自以為深愛一個人,對方身上的一些特質吸引我們,其實我們愛的是自己的投射。他身上的光環是我們替他貼上去的,他身上有我們所沒有的部分、渴望擁有的部分,甚至是壓抑的部分。但時間久了,我們發現對方並不完全是我們所期待的,他身上有我們不喜歡的部分,其實這正是我們自己擁有的、不能接納的部分,所以我們纔會試圖改變他、否定他。


     


    但真相是,沒有一個生命能為另一個生命負責。“主動要求為別人的人生負責”和“要求別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都是一種注定會失望的期待。因為這兩種關繫中都充斥著對愛和關注的匱乏感,都希望通過對方來填補自己內心缺失的部分,都在對方身上投射了自己未被滿足的需要。所謂的一拍即合,其實就是雙方都能填補彼此的缺失,讓彼此有種完整的錯覺。一段不始於愛的關繫,注定無法結出愛的果實。


     


    真正的愛,是始於愛自己的,就像一棵大樹想要為人類奉獻甘甜的果實,首先需要充分給予自己能量,去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結果。如果我們沒有優先地給予自己、愛自己,就無法完整地去愛別人,我們愛的就隻是我們認為好的一面,對方能夠填補我們缺失的一面,也就是自己的投射和幻想。隻有當我們真正地在意自己、看到自己、愛自己的好與不好時,纔會有能力、有底氣給自己好的一切,不再害怕失去,更不必向外尋求滿足。就像我們小時候喝可樂,總是盯著瓶裡還剩多少,但成年後就不會了,因為我們有能力想喝多少就買多少,也不用求著別人為我們買。愛的能力也是一樣的,隻有懂得愛自己的人,纔能感受到這個世界溫暖的愛。當我們的愛變得充滿而富足時,就可以限度地愛自己和接受自己,也可以完整地、不加評判地接受對方的好與不好了。


     


    “不去愛”的故事和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會把“我不會再愛了”掛在嘴邊,他們也時常覺得孤單,期待相濡以沫的愛情,但卻總是害怕真的步入戀情,害怕跟異性親密接觸。即使能夠談戀愛,也無法切實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甜蜜,無法跟對方建立深度的聯結,甚至會抵觸擁抱、親吻和性行為等親密行為。他們擔心在愛情中暴露真實而不完美的自己,擔心自己會把這段關繫搞砸,所以會提前給自己的心壘起厚厚的一堵牆,偽裝出不真實的自己。熱戀過後,他們擔心對方會拋棄自己,常常表現得過度黏人、敏感多疑、患得患失。親密關繫中一旦發生衝突,他們也常常慣性地逃避、疏遠,不會直面問題。這些都是愛無能的表現。他們或許真實經歷過或看見過某些不好的關繫的相處模式,導致他們對愛情產生一種恐懼感,不再信任和憧憬親密關繫。他們堅信自己不值得被愛,也堅信對方不能給自己想要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或者說,他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真愛存在,但卻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一個深陷“不去愛”人生劇本的人常常這樣為自己辯解:我們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無條件的愛,媽媽常用“我不要你了”來讓我們放棄哭泣,爸爸常用“我不喜歡你了”來讓我們放棄買玩具,他們還可能會用“你怎麼就是沒有別人聽話”來讓我們放棄任性。總之,父母總是用收回對我們的愛作為威脅,總是把我們的順從當作好孩子的衡量標準。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離開父母的愛,我們就沒法生存,所以我們隻能掩飾不夠好的自己,聽話順從,以迎合父母,照顧父母的感受,努力扮演值得被愛的孩子。長大後,即使有人愛我們,我們也不敢輕易接受,因為我們深知所有的愛是有條件的、明碼標價的,不如早早拒絕;或者我們認定他們愛上的不是真實的自己,所以無法切實地感受到被愛的喜悅,還會在這段關繫中一直用吵、鬧等手段來試探對方的底線,隻為證明他們是否真能接納真正的我們。我們會把愛當作一種資源,或者一種能力。我們不會輕易付出愛,而是會盡可能地索取愛;我們沒有愛人的能力,因為從沒有被無條件地愛過。


     


    但真相是,不是父母沒有愛,而是在於一個人如何理解愛,接收愛。即使父母沒有愛,不代表家族裡沒有愛。如果一個人沒有愛,他不會存活到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愛在活,關鍵在於我們能活出多少愛。同樣是喫百家飯長大的孤兒,有些人的人生劇本關鍵詞就是可憐的、沒人疼的,但有些人的人生劇本卻是雖然沒有爸媽,可村裡所有的家都是自己的家。當一個人能活出自己的愛時,父母也能感受到愛的力量。所以,與其試圖改變父母,改變外界,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修復自己接收愛的能力。隻有我們改變了,家裡的愛纔能開始流動。


     


    如何讓沉睡的、不再流動的愛蘇醒,這是我們的終身功課,關鍵就在於我們把自己當作誰的孩子。是父母的孩子、家族的孩子、社會的孩子,還是世界的孩子?我們把自己定位到哪個層次,就能得到哪部分的愛。如果我們把自己定位為父母的孩子,活在家庭的小繫統裡,而父母沒有給我們足夠的愛,我們就容易變得卑微、可憐。如果我們把自己定位為家族的孩子、社會的孩子、世界的孩子,那麼我們就會活在更大的繫統裡,感受到家族的愛、社會的愛、世界的愛,並且能用感受到的愛的力量來打通自己的愛的河流,並以自己為源頭來滋養所在的小繫統。


     


    我的爸爸和爺爺關繫一直不好,因為爺爺是家族裡在他那一代11個孩子中存活下來的男孩,從小就被嬌生慣養,任性自私,對家人不管不問,隻顧自己喝酒,從來沒有給孩子做過一頓飯,因此爸爸很恨爺爺。學習心理學後,我告訴爸爸:“我很感謝爺爺,因為他這輩子隻做好一件事就已經很偉大了,這件事就是活下來,有了你,這樣纔有了我。”當我把自己看作是家族的孩子,而不隻是爸爸的孩子時,我纔能看到家族送給我的禮物。我這裡的愛流動了,也能反過來滋養我的爸爸,爸爸也開始通過更有愛的方式去看待爺爺。所以,我們不需要教父母怎麼去愛,也不用擔心父母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愛,我們隻需要從大愛的視角去提取家族的愛、社會的愛、世界的愛,就足夠活好自己了。這種愛就像雲盤,家族中的後代裡的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去“雲盤”下載愛。這是一種資源取向的視角,也是一種學習愛的能力。


     


    總之,無論我們的人生劇本中是否有不被愛、不愛自己還是不去愛,這些都不是生命的真相。這一切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沒有力量,沒有抗爭,沒有爭取,沒有選擇與真實的自己站在一起,以至於我們選擇認同別人的評價、尋求別人的認可、違背自己的內心,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我們總是通過抱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來宣洩負面情緒,通過尋求別人的愛和關注來填補內心的缺失,通過更多付出和委曲求全來確定自我價值感,卻從未有意識地去覺知、去面對、去挖掘人生的真相。


     


    其實所有人都會遇到困難、不如意,甚至不幸,這也是生命禮物的一部分,我們不要用任何標簽來定義自己,繼而維持一個受害者的身份,而要以成年人的智者心態來為自己負責。每一種經歷都是財富,每一種困難都是資源,苦難不是歡樂的例外,而是歡樂的一部分,這就是生命的真相。羅曼·羅蘭說過:“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願我們都有勇氣撥開人生故事的表像,呈現內核真相,活出真我。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