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讓你的心像大師一樣空靈:聽大師講心經(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158-230
    【優惠價】
    99-144
    【作者】 楊健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佛教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ISBN】978722907275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9072759
    作者:楊健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5月 

        
        
    "

    編輯推薦
    《心經》在佛教經典乃至整個佛法興衰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歷代高僧大德都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

    唐代高僧法藏大師說:“《般若心經》者,實謂曜昏衢之高炬,濟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為*。”

    清代永覺禪師說:“茲《般若心經》者,文約而義寔豐,詞顯而理殊奧。首開空色兩門,專破有無二執。有無盡而實相可顯,色空合而妙義方圓。”

    民國時的高僧弘一法師說:“心經雖僅二百餘字,攝全部佛法。”近現代的應慈法師、圓瑛法師、太虛法師、聖嚴法師、淨空法師、聖一法師、夢參法師、印順法師、濟群法師等海內外知名的高僧大德,都極力推重《心經》,並借各種機緣向廣大佛教信眾和善男信女們進行講解。

    如果把二百六十字的《心經》所包藏的義理充分展開,就是一部六百餘萬言的《大般若經》。如此深奧的義理,若沒有高僧大德的講解與引導,一個工作和生活都很繁忙的現代人顯然是很難鑽透的。有鋻於此,筆者編選了這部《讓你的心像大師一樣空靈》。

    為了貼近現代讀者的語言習慣,讓廣大讀者能輕松快速地悟解《心經》的甚深奧義,本書,將上述10位近現代高僧大德的《心經》講義、講記、講錄收羅一冊。這樣讀者朋友就能一卷在手,不必他求。並且能夠各家對比,前後參照,極有利於打開眼界,從不同的角度參悟《心經》的真諦,而不會因為囿於一家之言而失之偏頗。

    《心經》中說:“行深般若波羅蜜”能“度一切苦阨”,能“除一切苦”。自古以來,我們這個星球就經歷了難以數計的苦阨,人生也充滿著說不盡的苦痛。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讀誦《心經》,受持《心經》,解悟《心經》,為自己祈福,為親人好友祈福,為中華復興祈福,為世界和平祈福!願佛光普照宇宙萬物,願佛陀保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內容簡介
    《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都設於此經,故其言簡意賅,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本書彙集了近現代十位高僧大德的《心經》講義,全面、細致、透徹地對《心經》進行講解。

    本書不局限於一家之言,而是將十位高僧大德的真知灼見彙集一冊,各家對比,前後參照,便於讀者更為便捷、輕松地了解《心經》,領悟《心經》,達到工作、生活中的圓滿境界,並由此獲得人生解脫的真諦。
    作者簡介
    楊健 字照心,筆名丹心。佛門居士,法號照空空照。目前致力於國學經典的研究和中華民族精神及智慧的發掘。遊心於佛、儒、道之間,騁目於古、近、現之變。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睿智的思辨能力、矯健酣暢的文字功底,策劃和創作過多部暢銷作品。目前公開出版的各類著述達二百餘萬字。
    目錄
    引子 讓你的心像大師一樣空靈???????????????????1
    前言???????????????????????????????2
    《心經》的由來??????????????????????????4
    《心經》白話淺釋?????????????????????????5

    弘一大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 ????????? 1
    《心經》雖僅二百餘字,攝全部佛法。講非數日,一二月,至少須一年。僅說簡略大
    意,及用通俗的淺顯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進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業也。

    應慈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說?????????15
    這一部經,是以般若為智慧,以觀心無所得為法門,以到涅槃為究竟。 三世一切諸佛
    既依次而得成就,現在諸菩薩又依次而得入圓明,所以我們這班凡夫亦應該依次法門而後
    能離苦阨。
    引子 讓你的心像大師一樣空靈???????????????????1

    前言???????????????????????????????2

    《心經》的由來??????????????????????????4

    《心經》白話淺釋?????????????????????????5



    弘一大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 ????????? 1

    《心經》雖僅二百餘字,攝全部佛法。講非數日,一二月,至少須一年。僅說簡略大

    意,及用通俗的淺顯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進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業也。



    應慈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說?????????15

    這一部經,是以般若為智慧,以觀心無所得為法門,以到涅槃為究竟。 三世一切諸佛

    既依次而得成就,現在諸菩薩又依次而得入圓明,所以我們這班凡夫亦應該依次法門而後

    能離苦阨。



    圓瑛大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33

    有人說,佛教以出世為宗,消極與社會國家無益,他不知佛教有大乘故也。此經,指示眾生,依真心實相般若之體,起觀照般若之用。由觀照般若之用,契實相般若之體。照用功深,彼岸自到。實相真心,如鏡子;我法煩惱,如塵垢;觀照工夫,如磨鏡;般若妙智,如鏡光。眾生心中,本具大智慧光明,雖迷不失。即如鏡子本具光明,雖為塵垢障蔽,光明不失。若肯用功擦磨,自可垢盡明生。吾人若肯用功觀照,則靜極光通,自可契入真空實相妙理。



    太虛大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53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即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饒益有情”的精神去改進社會和人類,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他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圓佛即成”等觀點。



    聖嚴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71

    佛法的“空”絕不是教人消極、逃避和否定一切;相反,它從空性中教人正視生命的意義,不斷努力向上。唯有不顧自己,隻關心別人,隻度眾生,不為自利,纔是真正自在解脫的法門。《心經》是所有佛經中文字精簡、組織嚴密、內容豐富的一部經,我們既可以因它而理解佛法,深造自得,也可以把它當成修行的法門來用功,更可以為求感

    應而虔心持誦。



    淨空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 101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淨空法師總結數十年之學佛經驗,遵照經典,所提出的修行原則。



    聖一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 123

    背境觀心,眼自看,看自己,不是看人。看自己則知自己的過失,能夠反省,把自己的過失洗得干干淨淨,所以六祖雲:“若真修道人,常自見己過。”為什麼我們不能常自見己過?皆因我們的眼不是自看,而是看人,看人又如何見到自己過,一定要回光返照,然後纔見自己過。



    夢參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述 ???????? 145

    《心經》是一切智慧之心,它是大般若的心。就全經來說,這是一個總樞,開闊起來就可以開闊出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把它收攏了四句話就可以,開闊一點是二百六十個字,這就很多了。



    印順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 197

    各人的愛、見,互相影響,互相推動,造成了家庭、社會、國家行為的錯誤,招感著個人的苦痛,乃至家庭、社會、國家的苦痛。依佛法的觀點,不僅此人類共同的苦痛,根源於內心——愛、見與行為的錯誤。眾生流轉於生、老、病、死的苦痛中,也還是根源於此。



    濟群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人生智慧 ????? 229

    人生的問題很多,但如果給予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們關心生活,然而,生活隻是生的一部分。哲學、宗教重視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生命的科學,人生的智慧,對於有情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還有解決的方法。
    前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阨。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深山古剎中,隨著晨鐘暮鼓的敲擊,這超越時空的誦經聲就會響起;
    在都市寺廟中,隨著朝雲晚霞的升騰,這空靈亙古的誦經聲就會傳來。
    無論是出家的僧眾,還是在家的居士;無論是修行高深的高僧大德,還是皈依佛陀的善男信女,都將這部經典作為每日早晚的必修功課。
    這部佛家經典也成為流行歌手詠唱的內容—王菲的歌聲讓這部經典成為傳遍華夏大地的優美旋律;黃慧音的玉音又使海內外多少人狂心頓息,歸於寧靜。
    即使在窮山僻壤,那目不識丁的老嫗,那天真蒙昧的孩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能隨口而出??
    古老的中華,數千載來是佛化廣泛的國度,而這部經典就如同陽光一樣,普照到這個國度的每一寸土地上!
    這部經典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人們一般簡稱它為《心經》,經文簡要,義理卻豐富,寥寥二百六十字,包羅了佛法的精華、般若的心要。
    《心經》在佛教經典乃至整個佛法興衰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歷代高僧大德都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阨。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深山古剎中,隨著晨鐘暮鼓的敲擊,這超越時空的誦經聲就會響起;

    在都市寺廟中,隨著朝雲晚霞的升騰,這空靈亙古的誦經聲就會傳來。

    無論是出家的僧眾,還是在家的居士;無論是修行高深的高僧大德,還是皈依佛陀的善男信女,都將這部經典作為每日早晚的必修功課。

    這部佛家經典也成為流行歌手詠唱的內容—王菲的歌聲讓這部經典成為傳遍華夏大地的優美旋律;黃慧音的玉音又使海內外多少人狂心頓息,歸於寧靜。

    即使在窮山僻壤,那目不識丁的老嫗,那天真蒙昧的孩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能隨口而出??

    古老的中華,數千載來是佛化廣泛的國度,而這部經典就如同陽光一樣,普照到這個國度的每一寸土地上!

    這部經典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人們一般簡稱它為《心經》,經文簡要,義理卻豐富,寥寥二百六十字,包羅了佛法的精華、般若的心要。

    《心經》在佛教經典乃至整個佛法興衰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歷代高僧大德都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

    唐代高僧法藏大師說:“《般若心經》者,實謂曜昏衢之高炬,濟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為。”

    清代永覺禪師說:“茲《般若心經》者,文約而義寔豐,詞顯而理殊奧。首開空色兩門,專破有無二執。有無盡而實相可顯,色空合而妙義方圓。”

    民國時的高僧弘一法師說:“心經雖僅二百餘字,攝全部佛法。”近現代的應慈法師、圓瑛法師、太虛法師、聖嚴法師、淨空法師、聖一法師、夢參法師、印順法師、濟群法師等海內外知名的高僧大德,都極力推重《心經》,並借各種機緣向廣大佛教信眾和善男信女們進行講解。

    如果把二百六十字的《心經》所包藏的義理充分展開,就是一部六百餘萬言的《大般若經》。如此深奧的義理,若沒有高僧大德的講解與引導,一個工作和生活都很繁忙的現代人顯然是很難鑽透的。有鋻於此,筆者編選了這部《讓你的心像大師一樣空靈》。

    為了貼近現代讀者的語言習慣,讓廣大讀者能輕松快速地悟解《心經》的甚深奧義,本書,將上述10位近現代高僧大德的《心經》講義、講記、講錄收羅一冊。這樣讀者朋友就能一卷在手,不必他求。並且能夠各家對比,前後參照,極有利於打開眼界,從不同的角度參悟《心經》的真諦,而不會因為囿於一家之言而失之偏頗。

    據佛典記載和民間傳說,從古至今,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功德和感應殊勝。

    相傳唐代高僧玄奘大師在西遊取經途中,在大沙漠中,偶遇一位老僧,給他傳授了梵本《心經》。玄奘大師在此後的取經途中,凡遇各種阨難,便專心念誦梵本《心經》,果然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玄奘大師取經回國後,將《心經》精心地翻譯成中文,勸人誦持。因此《心經》盛行中國,受持讀誦者甚眾,而歷代流傳廣的正是玄奘大師的《心經》譯本。

    《心經》中說:“行深般若波羅蜜”能“度一切苦阨”,能“除一切苦”。自古以來,我們這個星球就經歷了難以數計的苦阨,人生也充滿著說不盡的苦痛。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讀誦《心經》,受持《心經》,解悟《心經》,為自己祈福,為親人好友祈福,為中華復興祈福,為世界和平祈福!願佛光普照宇宙萬物,願佛陀保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楊健

    庚寅年初秋謹識於五臺山普壽寺
    媒體評論
    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雲水,不是景色,而是胸懷;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氣;風雨,不是氣像,而是錘煉;滄桑,不是自然,而是經歷;幸福,不是狀態,而是感受。
    ——星雲大師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 聖嚴法師

    在平常心中擁有安詳,在生活中實現法的力量,就能實現自我升華,得大智慧,得大自在。
    —— 耕耘先生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雲水,不是景色,而是胸懷;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氣;風雨,不是氣像,而是錘煉;滄桑,不是自然,而是經歷;幸福,不是狀態,而是感受。

    ——星雲大師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 聖嚴法師



    在平常心中擁有安詳,在生活中實現法的力量,就能實現自我升華,得大智慧,得大自在。

    —— 耕耘先生



    路邊有一個垃圾桶,被人扔進很多垃圾。時間久了,垃圾桶以為這些垃圾是自己本來就有的。佛大聲說:你錯了,這些垃圾不是你的,你本來干干淨淨,空空如也。

    —— 空了居士
    在線試讀
    超越生死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人生的問題很多,但如果給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們關心生活,然而,生活隻是生的一部分。哲學、宗教重視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生命的科學,人生的智慧,對於有情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還有解決的方法。

    《心經》中從無明至老死,這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十二個過程。其具體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下面一一解釋其含義,並說明關繫。

    無明:明是光明,佛教以光明代表智慧,因為有人生倘有智慧,前途纔是光明的;而愚痴的人,前景必然暗淡。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的大智慧,因而人生充滿著困惑,前文“人生的大智慧”那一部分中,我們列舉了人生種種認識上的困惑,那都是因為無明的關繫。無明,是人類煩惱痛苦產生的根源。

    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行為,如舉心動念想干好事或壞事。一是語言的行為,指日常生活中各種語言,有善的:如愛語、真實語、利他語;不善的:如兩舌、惡口、妄語。一是身體的行為,有殺、盜、淫的惡行,或禮佛、懺悔、布施的善行。

    人類由於我見的關繫,對自己的行為,總是很自信,以為我想的、我行的都是很合理,可你何曾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在什麼狀態下產生的嗎?《經》曰“無明緣行”,是說無明是我們行為產生的心理基礎。那麼,我們的行為有多少準確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超越生死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人生的問題很多,但如果給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們關心生活,然而,生活隻是生的一部分。哲學、宗教重視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生命的科學,人生的智慧,對於有情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還有解決的方法。



    《心經》中從無明至老死,這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十二個過程。其具體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下面一一解釋其含義,並說明關繫。



    無明:明是光明,佛教以光明代表智慧,因為有人生倘有智慧,前途纔是光明的;而愚痴的人,前景必然暗淡。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的大智慧,因而人生充滿著困惑,前文“人生的大智慧”那一部分中,我們列舉了人生種種認識上的困惑,那都是因為無明的關繫。無明,是人類煩惱痛苦產生的根源。



    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行為,如舉心動念想干好事或壞事。一是語言的行為,指日常生活中各種語言,有善的:如愛語、真實語、利他語;不善的:如兩舌、惡口、妄語。一是身體的行為,有殺、盜、淫的惡行,或禮佛、懺悔、布施的善行。



    人類由於我見的關繫,對自己的行為,總是很自信,以為我想的、我行的都是很合理,可你何曾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在什麼狀態下產生的嗎?《經》曰“無明緣行”,是說無明是我們行為產生的心理基礎。那麼,我們的行為有多少準確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人的行為,通常我們以為一件善行或惡行,隨著行動的結束也就完,這又不然,一種行為雖然發生過了,並不意味著影響就此消失。比如我們干一件好事,捐款二十萬給希望工程,在客觀上來說,有社會效益;從自身而言,心靈上得到一種快慰,並且會牢記在心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在行善或行惡時這種善行或惡行它會變成一種潛能,蓄藏到我們生命主體中,成為我們未來生命延續的一種推動力量。



    識:《經》上說:有情生命的存在,要依靠三種力量:即壽、暖、識。壽,一期生死的期限;暖,是健康身體具有的暖命延續的主體。生命的延續三者不可缺一,一個人壽命期限到了,識會離開,身體馬上變冷;識離開身體,壽命就會結束,色身立即敗壞。那麼識是有情生命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人們認為,人死如燈滅,這是因為隻看到肉體,而看不到識的存在的關繫。色身作為生命存在形式,是有形的;而識是生命的主體,是無形的。平常我們隻看到有形的色身,然而色身隻是暫時存在,而識纔是永久的延續因此,所謂人死,僅僅是一期生命形式的結束,識還在繼續,它將以另外一種生命形式出現。



    行緣識,是說識在下一期生命的接生相續時,需賴“行”,這裡“行”是指過去善惡行遺留下的種子,或稱業力,由此業力推動著識去投生,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一樣。《瑜伽師地論》卷一對這個過程做過深刻的描述。《論》曰:“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見父母行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已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貪愛,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速,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人類投生,雖然是業力推力下,但卻由淫欲心的驅使,足見淫欲在有情生命中的地位。



    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中,有戀母、戀父情結的說法,從《瑜伽師地論》來看,弗氏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有情者投生,就是基於求愛的心去受胎,男子於母親起貪愛,女子於父親起貪愛。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傾向,就是女孩子對爸爸特別有感情,而男孩子對媽媽特別有感情,看來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乃是人類本性使然也。



    那麼,有情在受生時,當時看到什麼樣的情景呢?大家想必都已忘記,《瑜伽師地論》對此也有說明。《論》卷一曰:“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葦、蘆荻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升宮殿等可意相現。”投胎者的福報不同,在受胎時妄見的境像也不一樣。



    生命的構成,唯物者以為物質派生意識,意識是在物質的基礎上產生的。《瑜伽師地論》認為意識也有它的精神根源。《論》卷一曰:“爾時父母貪愛俱極,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托,雲何和合依托,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父母的精卵,精神基礎則是阿賴耶識。此期生命形式初的形成,是由父母精卵與阿賴耶識和合一處,纔完成了生命的初狀態。

    那阿賴耶識與父母精卵是什麼關繫呢?同《論》卷一說:“又此揭羅藍色與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托,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揭羅藍識初依托,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初托,即從此處後舍。”阿賴耶識與父母精卵相互依賴,安危與共。並且是後離開色身,宣告一期生命的結束。



    名色:名指受、想、行、識四蘊,色即色蘊。現有的生命體不外乎是五蘊的和合,名色就是五蘊。問題來了,前面專談“識”義,此地五蘊中又有“識蘊”,二者豈非重復?不,前面“識”義,是指生命的根本識。《經》中稱曰“阿賴耶識”或“第八識”;而這裡的“識蘊”,是由根本識派生出來的前六識,《解深密經》卷一說:“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處阿陀那識是阿賴耶識異名。由阿賴耶識為根本依止,前六識纔能生起活動。



    阿賴耶識住胎之後,在它的執持下,生命的初結構發生了變化。《瑜伽師地論》卷一說:“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揭羅藍位。”由根本識投胎已,進入住胎狀態;又由根本識的執持,生命形式開始完成。



    六入:即六根,是有情生命接收外部資訊的六個視窗,因而又稱六入。六入,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名色緣六入,即六入是在名色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前面講到有情住胎,生命在初住胎階段,身心都處於混沌狀態。生理上,根身尚未形成,心理上,六識的活動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色逐漸形成了六入。



    這個過程《瑜伽師地論》卷一也有描述。《論》中說:“此揭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身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諸根大種,是地、水、火、風四大,四大為所依止,生起眼等六入,這是色身的形成情況;精神方面:根本識種子為依止,根身為緣,六識隨緣生起。



    觸:是一種心理狀態。在《百法明門論》所說的人類五十一種心所中,是五種普遍活動的心理之一。《成唯識論》卷三說:“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十二因緣中,以六入生觸,但《成唯識論》將六入隻列為生起觸的因緣之一,提出三和生觸。三和:是根、境、識三種相應,如眼根、色塵、眼識三種和合,始能生起眼觸,那麼,六根、六塵、六識的和合,便能生起六觸。可知六入緣觸,是以六入為觸生起的重要因緣,但並不代表一切。



    觸,是感覺。由根、境、識和合的情況下,所產生感覺心理。觸心所作為人類精神領域的基本心理之一,它又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動產生的基礎,五遍行中的受、想、思三種重要心理都是在觸的前提下生起的。十二因緣中的“觸緣受”也是基於這種情況說的。



    受:是一種心理狀態。《成唯識論》卷三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受,是領納義。領納什麼?領納順適的境界,領納違損的境界,領納非順非違的境界。當我們面對逆境,會生起苦受、憂受;面對順境,會生起樂受、喜受;對非順非逆的中庸境,會起舍受,由於感受上的不同,於是自然出現愛與非愛的兩種不同態度。十二因緣中但講受緣愛,因為愛是有情生死延續的主要因緣。



    愛:是一種心理狀態。愛,依戀義。當我們在接觸順境時,內心感到快樂,感到歡喜,於是我們對所緣境生起依戀之情。通常我們所說的“依依不舍”、“流連忘返”都是愛的表現,由於人類貪著的天性,在生活中處處都表現出愛戀的情結。比如朋友的友誼,優越的物質條件,舒適的居住環境,和諧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可口的飯菜,支配一切的政治地位,乃至鼕天早晨的眠床,當然在這些愛戀中,男女之間的愛,力量是的。



    愛,是一種占有。我們愛一件東西,或者愛一個人,我們對它產生了依戀,就希望得到它,好比上街看上了一件衣服,就會想方設法把它買下。男女之間兩情相悅為什麼會從戀愛發展到結婚,這個問題我曾經請教過一位女士,她說兩人相愛到了一定程度,依戀越來越深到了不忍分離,可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又不能不分離,為了能夠兩個人長期在一起,於是就結婚了,結婚是雙方的占有。十二因緣中“愛緣取”就是反映了人類情感從戀愛到獲得占有的這一過程。



    愛,是一種束縛。愛像膠水,能把兩件不同的東西粘在一起,分不開;愛像兩塊磁鐵,彼此互相吸引;愛像一條繩索,一旦被捆住誰也別想逃脫。我們對物質環境的愛,我們想占有它,那是因為我們喜歡和它在一起,覺得生活中有了它,就感到舒適,如果沒有它,就難過,那麼你的心豈非被外物束縛了。又如男女之間的戀愛稱為掉進情網,因為戀愛中人誰也不願意離開誰。這就被感情束縛了。



    愛,是一種牽掛。你假如愛你的家鄉,不論走到天涯海角,總會關心家鄉的變化;你愛你的事業,時時都會在為你的事業操心;你愛你的兒女,你就會時常擔心兒女的安全、就業及其發展前途;你愛你的情人,你會經常想她,關心她的身體,她的心情,她的人際關繫,她的工作,她的安全,乃至她的一切,都會讓你去掛念。

    取:是獲得、占有。《經》上說:取,有欲取、見取、我語取。欲取,是對五欲境界即財、色、名、食、睡的獲得和占有;見取,是對自己的見解觀念執以為是,執以為真,於是要強加於他人;我語取,就是在五蘊法中執我,以為老子天下。愛緣取,是說我們對自己所有看上的東西都想占有它,並執著它。



    有:是業有。我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想得到它,於是采取行動,這行動也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但不論是通過什麼方式,這種行動都會遺留下痕跡,即業種子,蓄存到阿賴耶識中,作為推動未來生命發展的動力。



    生:是受生。生命的延續要通過四個不同的時期。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投生注胎的那一剎那;本有,是從投生後的一剎那起到死亡的前一剎那止,這中間的一期生命發展過程;死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中有,是死亡的那一剎那後,一直到投生的前一剎那。一般總以為人死,生命就算徹底結束了,其實不然,當我們這一期生命形式正當死亡時,另一種生命形式“中有身”,以化身馬上形式出現,《經》中形容:如秤兩頭,高低同時。中有身的出現與本有色身的敗壞是同一時間的。



    有緣生:是說因為業力決定我們的投生。經中說:業有兩種:一曰引業,二曰滿業。引業是總業,它將有情引向了六道中任何一趣;滿業,是別業,它決定有情在那一趣的生存狀態,諸如男女、胖瘦、貧富、美丑都是滿業決定的。《唯識三十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業習氣,是業種,由於業種的力量,招感有情生死果報,前期業果完了,其他業因隨即成熟,如是業力無盡,眾生生死無窮,沒完沒了。



    老死:老是衰老,死是死亡。有情受生了,必然就會走向衰老、死亡。



    有情生命的延續,就是由這樣的十二個步驟構成,這十二支在佛法中稱為十二因緣。因緣:是條件,相互依賴的。佛經中給它下了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四句話可以簡單歸結為三個字:此故彼。彼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此的存在,結合十二因緣看:無明的存在,故有行的存在;行的存在,故有識的存在。乃至生的存在,故有老死的存在。十二因緣中前支都是作為後支生起的條件。十二因緣,在佛教中有的學者將它分為三世二重來說明:以無明行為過去因,以識、名、色、六入、觸、受為現在果;以愛、取、有為現在因,以生、老、死為未來果。當然,在這裡我們不可以做機械的理解,比如無明,它雖然是過去因,但在眾生生死過程中,無明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是存在的。



    十二因緣,佛教中又將它歸納為惑、業、苦三法。其中無明、愛、取三法為惑。惑是困惑,代表著有情生命現在所處的狀態;行、有為業,業是業行;識、名、色、六入、處、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就是由惑造業,由業感果,有情在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業,業感苦果,眾生生死就在這樣情況下,盡未來際,無有窮盡的輪回著。



    在所處的狀態;行、有為業,業是業行;識、名、色、六入、處、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就是由惑造業,由業感果,有情在生死苦果中又起惑,依惑又造業,業感苦果,眾生生死就在這樣情況下,盡未來際,無有窮盡的輪回著。



    經曰:“無明盡到老死盡。”這是佛陀教導聲聞弟子修行的方法。十二因緣的相續,是因為眾生隨順著十二因緣的發展,由此有故彼有,導致了有情生死輪回的繼續。那麼,如何纔能從這十二因緣中解脫出來呢?這就需要在認識十二因緣發展的規律下,從還滅門來觀察十二緣起,前面說過十二因緣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比如說老死,老死誰都討厭,我們怎麼會有老死呢?那是因為有生,當時為什麼會受生,而且又是選擇了那樣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家庭,這是誰安排的,那是因為你自己過去造下的業力決定的,在業力面前人人平等,誰也沒有辦法;為什麼會去造業,因為當時隻想占有,今朝有酒今朝醉,並不知道人生還存在因果,以為干完就罷了,為什麼要占有,因為愛上了。這樣一一地從果推到因,是十二因緣還滅門的觀法。



    聲聞的解脫,就是從還滅門下手的。依還滅門的觀法中,發現老死是因為生,生是因為有,乃至行是因為無明。“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乃至沒有無明,就不會有行,於是聲聞人從聞思經教中,樹立正見;從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行中,開發無漏智慧,徹底打破生命的無明狀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從而獲得人生的大解脫。



    經曰:“無無明,亦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菩薩境界。有無明,有老死,隨無明到老死而流轉,這是凡夫;認識到無明至老死延續的過患,滅盡無明乃至滅盡老死,這是聲聞;以般若慧觀照無明乃至老死,照見無明乃至老死皆空,認識到:無明不異空,空不異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這是菩薩。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句話譯為白話是: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的消失;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消失。從邏輯上來說當然是這樣,在聲聞人的智慧中:因為他們覺得有實在的無明,這纔有了無明的滅除;因為有老死,纔有老死的滅除。而菩薩境界觀照無明乃至老死都是無自性空,無明乃至老死的存在隻不過是一種假相,夢幻泡影,因此菩薩不滅除生死,也不必厭離生死,在生死中通達生死了不可得。在生死中超越生死。







    解脫自在的人生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以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有時因為對生命的認識不足,因而總是在有所得的心態下生活,對於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們生起執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執著財富、執著地位、執著情感、執著信仰、執著生存的環境、執著家庭、執著人際關繫、執著擁有的知識、執著自身的見解、執著事業、執著技能所長等。由於執著的關繫,我們對人生的一切都產生了強烈的占有、戀戀不舍的心態,執著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種種煩惱。



    《心經》從照見五蘊皆空,到無苦、集、滅、道,都是針對我們對“有”的錯誤認識及執著,揭示存在現像是無自性空,是假有的存在,其目的就是要我們放棄錯誤的認識,同時也放棄對它的執著。像《金剛經》所說的“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去生活。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是說認識到所緣境空之後,放棄了對境界的執著,那這顆能認識的心是否實在呢?不然,心也是緣起的。比如說眼識認識活動的產生,它要依賴九個條件,即眼睛、色塵、光線、空間、種子、俱有依、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其他一切精神活動都一樣,也都是緣起性的。當我們認識到所緣境空,不對“有”生起實在的執著,是無得;此時妄心自然息滅不起,是無智。《大般若經》說:“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一切法不現則般若現。”在妄心、妄境、妄執息滅的情況下,此時顯現的清淨心、平常心便是般若的功用。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菩提薩埵是菩薩的全稱。梵語菩薩唐譯“覺有情”,具有覺悟有情、或令他有情覺悟的意思。又“覺有情”是相對有情說的。有情,以情愛為中心,對世間的一切都想占有它,主宰它,想使與自我有關的一切,從屬於我,要在我所的無限擴大中,實現自我的自由,然而不知我所關涉的愈多,自我所受的牽制愈甚。覺者則不然,以般若觀照人生,無我,無我所,超越了世間的名利,因而心無牽掛。





    在唐朝有位叫懶殘的禪者,由於他修行上的造詣遠近聞名。有一天,皇上派了使者來請他,此時禪師正在山洞中烤芋頭喫,使者宣讀了皇上的聖旨,禪師睬也不睬。時值鼕天天氣很冷,禪師凍得流著鼻涕,使者見狀,勸禪師擦去鼻涕,禪師說:我沒有工夫給俗人揩鼻涕。禪師有首寫照自己生活的詩,可見他的瀟灑自在。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流。

    山雲當幕,夜月為鉤。

    臥籐蘿下,塊石枕頭。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隻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禪者隱居山林之中,面對青山綠水,一瓶一缽,了無牽掛,對於他們來說,生死都已不成問題了,還有什麼可以值得他們操心呢?



    佛陀時代,有一位跋提王子,和兩個同參法友在山林裡參禪打坐,不知不覺中三人喊出了:“快樂啊!快樂啊!”佛陀聽到了就問他們:“什麼事讓你們這麼快樂呢?”跋提王子說:“想我當時在王宮中時,日夜為行政事務操勞,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繫,時常又要擔心自身的性命安全,雖住在高牆深院的王宮裡,喫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錦緞,多少衛兵日夜保護著我,但我總是感到恐懼不安,喫不香,睡不好,現在出家參禪了,心情沒有任何的負擔,每天都在法喜中度過,無論走到哪裡都覺得自在。”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有情因為有執著、有牽掛,對擁有的一切都足以產生恐怖,比如一個人擁有了財富,他會害怕財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擁有地位,害怕別人窺視他的權位;擁有嬌妻,害怕被別人拐去或跟誰跑了;擁有色身,害怕死亡的到來;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怕弄髒了;在大眾場合說話,害怕說錯了丟面子;黑夜走路,害怕別人暗算;談戀愛,害怕失戀。總之,對擁有的執著牽掛,使得我們終日生活在恐怖之中。



    覺者看破了世間的是非、得失、榮辱,無牽無掛,自然不會有任何恐怖。就像死亡這樣大的事,在世人看來是為可怕的,而禪者卻也一樣自在灑脫:比如唐朝的德普禪師在他死亡之前,把所有的門徒全召齊了,問大家:我死了以後你們準備怎樣對待我啊?弟子們立刻表示:我們會以豐盛的果物來祭拜,開追悼會,寫挽聯。禪師說:我死了,你們祭我、拜我,我又看不到,不如趁我現在活著,舉行這些儀式,讓我開心以後再死,好不好?弟子們聽了面面相覷,但又不敢違師命,於是布置靈堂,準備了珍饈美味,寫祭文,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禪師喫飽看足了,很高興,對弟子們嘉獎一番,悠悠坐化。



    性空禪師的死也很有趣:禪師在死前留下一首詩曰:“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開礦。撒手便行,不妨快暢;誰是知音,船子和尚。”禪師的死采用水葬。禪師在死前宣布了水葬的想法,令門人弟子們給他造個木盆,扛到江邊,禪師在弟子們歡送之下,坐上木盆隨波而流,他坐在木盆中,盆底留下一個洞,口中吹著橫笛,在悠悠的笛聲中,隨波逐流而水化。禪師覺得水葬既方便又經濟:一省柴火,二省開礦。與性空禪師采取同樣水葬方式的還有船子和尚,所以禪師說:誰是知音,船子和尚。因此性空禪師特又賦詩一首:“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跡處莫商量,真風遍寄知音者,鐵笛橫喫作教坊。”面對死亡,禪師們都如此自在,世間就沒有什麼能讓他們感到不自在了。對於榮辱,禪者更不會介意。日本有位白隱禪師,德行很高。他有一個開布店的信徒,這人家有個女兒,和一位青年發生了性關繫,還沒出嫁重點就一天天地突出了,做父親的很生氣,逼問女兒到底是誰造的孽。女兒怕說出男朋友會被父親打死,她想到了父親平常尊敬白隱禪師,於是就說是白隱禪師干的,做父親的一聽氣得要命,就拿了木棒,不分青紅皂白把禪師痛打了一頓。禪師莫明其妙地認了,後來此女生了孩子,扔給禪師。禪師又像保姆一樣,四處乞求奶汁喂養小孩,到處遭受辱罵與恥笑,禪師一點都不在意,隻希望把小孩帶大。在此之前,小姐的男朋友早已嚇跑到他鄉外地去了,過了好幾年纔回到家鄉,知道了這裡發生的一切,就找到了小姐,說:我們怎麼可以這樣讓禪師受辱呢?真是罪過無邊。於是向小姐的父母說明真相。全家去向禪師道歉,禪師一點也不感到委屈,隻簡單地說:小孩是你們的,那你們就抱回去吧。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顛倒夢想,是錯誤的想法,是與事實不符合的想法。用一句簡單的語言表達,便是妄想。須知妄想一詞,即淵源於佛教,但在世俗生活中也被廣泛應用,比如有時我們對他人的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想法,會斥之妄想;或者對某種不太可能成為事實的願望,也稱為妄想。從佛教意義上看,這些固然是妄想,而切合實際可能實現的願望,但假如與真理不相應,都是妄想。



    “妄想”一詞,它的內涵很廣泛,以佛教智慧來看,人類幾乎都生活在妄想中。妄想的產生:無明是根源,欲望是動力,對擁有的執著是助緣。十二因緣中無明緣行,就說明了人類行為的思想基礎是無明,無明是生命的迷惑狀態,在這狀態下出現的一切想法,都稱為妄想。



    欲望是妄想的動力。人生存在世界上總有許許多多的想法,這些想法大多基於個人欲望的需要:當我們感到冷的時候,就想找衣服穿;肚子餓的時候,就想找飯喫;覺得喫的太單調了,就想換口味;覺得走路太累,纔有汽車的發明;覺得活的不夠風光,纔有權力的要求;覺得一個人太孤單,纔有談情成家的願望;覺得精神生活貧乏,於是纔有藝術宗教的信仰;閑得無以消遣,於是纔有麻將、電視等各種娛樂用品的出現。總之,人類有什麼欲望,就會有什麼妄想;有什麼妄想,這世界就會出現什麼現像。



    對擁有的執著是妄想的助緣:妄想的產生,執著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比如一個無知的小孩,在一堆干柴上點火,燒著了房子,這時正好又刮起了風,火借風勢熊熊燃燒。小孩點火喻無明,干柴房子如欲望,大風比執著。欲望的火是因為小孩的無明而生起,隨著大風而增大。因此,在欲望推動下纔產生的妄想,是隨執著而不斷增強,執著有多深,妄想就有多大。



    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有執著,因為執著不同,那麼各人妄想的傾向也不一樣。比如女孩執著於服飾,她會關心社會上各種流行的服裝款式;她會時常想著自己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纔漂亮;她會去注意每個人穿的衣服是否合身;她會想法賺錢搞到自己喜歡的衣服。當她穿上衣服的時候,會在鏡子前晃上好長時間;當她還沒有穿上衣服時,面對衣櫃中琳瑯滿目的時裝;會不停地挑選上好一陣。因為對衣服的執著,以至於讓衣服占據她思維的大部分空間。過於執著服飾的人,有時就會忽略了生命的內在美。



    執著家庭的人:他們終日都在為家庭操心。尤其作為一家之長,她要解決家庭的經濟來源;要準備每天的生活用品;要關心每個兒女的成長過程:讀書、就業、結婚、生兒育女;要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繫;要調和家庭成員的意見分歧;要想法子如何改善生活的物質條件。難怪有許多信徒來找我說,打坐念佛無法專心,試想她要為這許多事操勞而又很執著,有無窮無盡的妄想,怎麼能靜下來呢?



    那麼執著藝術的人,會有藝術的妄想;執著於權力的人,會有權力的妄想;執著愛情的人,會有愛情的妄想;執著於文學的人,會有文學的妄想;執著於科學的人,會有科學的妄想;執著於宗教信仰的人,會有宗教信仰的妄想。所以農民有農民的妄想,工人有工人的妄想,哲學家有哲學家的妄想,文學家有文學家的妄想,政客有政客的妄想,商人有商人的妄想,學生有學生的妄想。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妄想,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妄想的天地中。



    妄想,使得我們生活在自己意識構造的世界中,無法正確地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佛教中的唯識宗,把世界分為三個不同層次:一曰遍計執性,是我們意識構造的主觀錯覺世界;二曰依他起性,是客觀的現像世界;三曰圓成實性,是客觀的本質世界。通常由於我們生活在遍計執性中,因而無法認清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因此,人類不能夠正確地認識世界,原因是在人類的認識自身。西方18世紀哲學注意認識論是有道理的,人類以妄想心去認識世界,所認識的自然是妄境,就像我們帶著變色眼鏡去看世界,看到的自然不會是世界的真實。



    妄想使我們在人生旅途上疲於奔命:雞在為一把米而奮鬥,老鼠為蓄藏過夜糧而奮鬥,鳥兒為過鼕而奮鬥,學生為升學而奮鬥,知識分子為職慧稱而奮鬥,工人為月薪而奮鬥,商人為經營而奮鬥,政客為權力桂冠而奮鬥。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為實現自己的妄想而奮鬥。妄想大,奮鬥也大;妄想小,奮鬥也小;妄想使得人生的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天久地久有盡時,妄想綿綿無絕期”。



    妄想也給人生帶來種種煩惱:一個老年人回憶過去美好的往事,使他無法面對現實;一個學者因為把自己想得太高了,總覺得人家不夠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一個企業家整天想著如何搞好經營,喫不香,睡不好;一個小伙子看上一位美貌的姑娘,而對方又注意不到或不領情,飽嘗相思的痛苦;一個小姑娘因為羨慕人家的豪華生活,想有朝一日也能過上這種日子,可經濟條件又不允許,痛苦不堪……妄想使人精神渙散,心神不寧,無所事事,思想不集中,干事效率低,打坐心靜不來。



    妄想導致人生的各種過患,因此,《經》中告訴我們要遠離顛倒夢想,如何遠離呢?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人打坐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妄想總是不絕如縷的。你越是克制,似乎它越來勁,心很難靜下來,因而為此苦惱不已。怎麼辦呢?《心經》有對付妄想的絕招,那就是:從照見五蘊皆空認識到一切都如夢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相,無智無得,心無牽掛,妄想自然就不會有了。



    這裡我想起了禪師的一首禪詩:“南臺靜坐一爐香,竟日凝然萬慮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隻緣無事可商量。”平常人打坐妄想很多,總要通過修觀、念佛或誦咒來對治,而禪者的修行根本不要除妄想,他們已經把這個世界看透了,煩惱也就降伏了,世間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他們特別感興趣,自然也就妄想不生了。

    究竟涅槃:梵語涅槃,意譯作滅,寂滅,滅度。滅是滅除對擁有的執著,滅除煩惱,滅除牽掛,滅除恐怖,滅除顛倒妄想,超越生死,證得涅槃。涅槃是宇宙人生真實相。涅槃沒有離開世間,《中論? 觀涅槃品》說:“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從世間與涅槃二者的幻相邊,雖似有生滅與寂滅之分;然世間生死的當下就是畢竟空性,寂滅涅槃,涅槃沒有離開世間,涅槃當於世間生死相中證得。



    那涅槃也同世間相生滅有無嗎?不,涅槃離生滅有無的。《中論? 觀涅槃品》說:“有尚非涅槃,何況於無耶?涅槃無有有,何處當有無。”涅槃不可以用我們世間相對的有無去認識,涅槃非有非無。同《中論? 觀涅槃品》中說,“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這裡又進一步說:涅槃是不常、不斷、不生、不滅,是行者遠離了迷惑煩惱,以般若慧親證的諸法真實相,當證得涅槃時,是境智一如,能所雙亡,有無俱寂,自他不二,超越了一切言思差別。所以在《金剛經》中,“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阿羅漢不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就是這個道理。





    成佛的徑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學佛是為了成佛,成佛在一般人看來是很虛玄的。有人可能不禁會問:自古以來究竟有哪些人成佛的呢?經曰“三世諸佛。”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諸佛,諸,是眾多義。現在我們熟悉的有釋迦牟尼佛,彌陀佛,藥師佛等,但已經成就的佛陀遠不隻是這些。大乘經論中,說有恆河沙數諸佛。可知過去已經出現過眾多的佛陀,現在十方世界中,同時也有許多佛陀正在說法,未來世還會出現無數的佛陀。因此,其他經論又有十方諸佛的說法。



    佛教徒常念的一部經典《彌陀經》,就有關於十方佛的記載,經中說:“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於食時,還到本處,飯食經行。”《彌陀經》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況,西方極樂世界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以西,中間距離十萬億個世界,那個世界的眾生每天清早拿著香花去供養十方世界的諸佛。經中又舉六方佛稱贊彌陀淨土,足見成佛的眾生之多。



    如何成佛呢?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說三世十方諸佛都是依般若成佛的。這又告訴我們般若在成佛中的重要性。然而,般若是聖賢的智慧,對於凡人如何纔能認識它,把握它呢?基於這個前提,經中說有三種般若:一曰文字般若,二曰觀照般若,三曰實相般若。三種般若中,唯有實相般若是般若的實質,文字般若及觀照般若是由能生般若故,稱為般若。



    學佛要從文字般若下手,經曰“從聞、思、修入解脫門”。或曰:“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又修學佛法的八正道,以正見,正思維為首。文字般若並非以文字為般若。世間的文字很多,在許多情況下,文字構成的知識不但不能引發般若,恰恰是障礙般若產生的力量,因此,經中特別指出文字般若,是在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的情況下產生的。



    親近善知識使我們纔有機會接觸文字般若,因為隻有親近善知識纔能聽聞正法,正法能引發般若,所以正法是文字般若。世尊在《阿含經》中強調了親近善知識的重要,經曰:“我由善知識故,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親近善知識能起到“近朱者赤”的效果。佛陀這樣的大智之人,都要因為親近善士而成就,何況我輩呢?



    聽聞正法,正法是如來教法。世間無明,不能正確認識宇宙人生,顛倒黑白,使得有情處在無窮無盡的煩惱、妄想、執著狀態中,覆蓋了般若慧。聽聞正法是為正見宇宙人生,如實了知世間的緣起性、因果性、無常性、苦性、空性,改變以往的錯誤認識及執著,便能息滅妄心,妄心息滅了,般若智自然顯現,這在三種般若中,是從文字般若中產生觀照般若,觀照般若是以般若正觀去觀照一切,如經中:“照見五蘊皆空”或“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觀照般若的表現,由觀照般若正見諸法實相,從而引發實相般若。



    聲聞乘的五分法身以慧為核心。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戒,是邁向解脫的行為規範,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戒能調伏六根、三業。通常,我們的六根是隨著我們的情緒支配下行動,由於我們有強烈自我,又心存貪嗔痴,於是不免產生殺盜淫妄的行為,戒能約束我們的行為;又戒能生定,是因為戒在約束三業的同時,也限制了妄想的泛濫,持戒的人念頭不會很雜亂,修習禪定自然容易成就;定能發慧,平常的人因為妄想執著的關繫,使得般若慧光被障覆,現在以禪定力量平息了妄想及執著,無漏慧自然顯現;由慧成就解脫,無漏慧使我們的心靈從煩惱中解脫出來,無漏慧使我們證得寂靜的涅槃;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盡智與無生智,盡智:乃斷盡一切煩惱得入無學位的智慧,無生智:乃證得無生法之智慧。這二種智慧都在成就解脫之後產生的。



    五分法身以慧為核心者,因為持戒修定都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比如:持戒,像世間各各宗教都有自己的戒律,而一個國家也有類似於戒律的法律;修定,佛教中所說的四禪八定乃是世間禪,印度的瑜伽派外道有瑜伽法門的修習,中國道家的吐納法也是修定的一種。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者,是佛教不以持戒為究竟,六根本煩惱中視外道以持戒求解脫為戒禁取;佛教也不以修定為究竟,菩薩戒中以貪著禪味為犯戒。佛教的持戒修定乃是為了開發無漏慧,由有慧故始能解脫煩惱,證得涅槃。



    菩薩道的六度法門中以般若為導,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大智度論》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六度法門的前五度,世間人也修習,然而為何不能成為菩提資糧呢?因為沒有般若,同樣修習五度具足般若以否,效果截然不同。



    布施:《攝大乘論》卷二說:“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曰施。”布施,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施舍。有財富的施舍,財施;知識技術的施舍,法施;以及給人勇氣膽量的施舍,無畏施。布施雖然是為了別人,但自己卻能得大利益。一能破除自己的慳吝:我們因為對財富的貪著,當需要對別人給予施舍時往往會表現出慳吝、舍不得,就像生活中我們有時覺得很多東西都是多餘了,可一旦要送給人家時,纔發現什麼都很重要,這就是慳吝的表現,施舍能破除慳吝;二能破除貪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有人一生貧窮為什麼?是因為不肯布施,佛教稱布施是種福田,種了福田,人生始有福德,因此布施能破除貧窮,能使我們人生擁有福德。



    布施法門世間人在修習時,總存在一些不正當的因素:有人布施是為博得良好名聲,讓別人覺得他是慈善家;有人布施因為有愧於人,布施了始得心安;有人布施是帶著強烈的功利色彩,布施是為希望得到更多的回報;有人布施是帶著輕視的態度,以顯示他的富有;有人布施是為逃避不好的運氣,所謂破財以保平安;有人布施是為引起別人對他的好感、擁護,以成就自己野心;有人布施是基於好勝心,說明自己的富有超過別人。這些布施在佛教看來,都是不如法,它雖然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利益,但也夾雜著缺陷。



    在般若引導下的布施則不然,《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說:“菩薩摩訶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舍法,應具足檀波羅密,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如法的布施是從慈悲心出發,以智慧觀照世間的需要而修布施,布施的時候,要不住施相,不能認為我是能施者,對方是受惠者,及施給他多少財物。就是你對自己的布施行為,要像沒有那麼回事一樣。《金剛經》說:“菩薩不應住色布施,不應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是這個道理。不住相布施功德如廣大虛空,不可窮盡。



    持戒:《攝論》卷二說:“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善趣等持故名為戒。”菩薩戒的內容稱為三聚禁戒:一曰攝律儀戒,是止息一切惡行的戒律;二曰攝善法戒,奉行一切善行的戒律;三曰饒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眾生的戒律。持戒的意義:一能息滅惡戒,持菩薩戒必然不會去持民間宗教規定的惡戒;二能關閉惡趣門,持戒止息一切惡行了,就不會墮三惡趣;三能生善趣,持戒利益能令我們生人天道中;四能獲得等持。等持是定,即由戒生定。



    戒律是行為軌範,因為它注重儀軌形式,使得人們很容易著相,終日總在分辨應作不應作,犯罪不犯罪之中,因此持戒往往為戒律所縛,“別別解脫”變成別想解脫了。般若引導下的持戒則能避免斯過,《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說:“罪不罪不可得故,名具足尸羅波羅蜜。”從緣起上看,顯然有罪不罪的差別,但深入性空中,以慧眼觀照,罪與不罪差別都無,本性空寂。因而,罪與不罪都不過是種假相,這樣就能從犯罪不犯罪的著相中解脫出來。



    忍辱:《攝論》卷二說:“又能滅盡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忍辱是體現了菩薩的涵養。它包括:耐怨害忍,是對於怨家仇人的種種無理非難,能夠忍受;安受苦忍,是個人修行及度化過程所存在的種種惡劣條件,如身體病弱,天氣冷熱,衣食不具等,都能泰然處之;諦察法忍,是對與我們認識懸殊的真理,能認同接受。忍能使我們消除憤怒,一個人倘若充滿憎恨心,缺乏忍的涵養,纔會產生憤怒;具備忍的涵養,就不會有憤怒了,對於別人的傷害你能心平氣和,和顏相向,就很難樹立怨仇,因而忍的涵養又能使彼此和諧,內心安詳。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說:“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平常人不能修忍辱,是因為心為境所動,怎麼能做到心不動呢?那還得用般若慧觀照,了知我法相了不可得。《金剛經》說:“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佛陀回憶當初他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之所以能夠忍辱,是因為無我相,因此要能以般若觀照,通達性空,了知諸法如幻如化,無我無人,自然心不為境所動,成就忍辱法門。



    精進:《攝論》卷二說:“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精進有:披甲精進,披甲是勇士上陣殺敵,勇往直前,喻菩薩在止惡斷煩惱時勇猛不懈;修善法精進,是精進修習一切善法;饒益有情精進,是精進不息的饒益一切有情。精進能止息惡法,對治懈怠,成就善法,乃至令善法日益增長。精進要在般若引導下。世間缺乏般若,世人一生中也在為財富、家庭、地位努力奮鬥,有時甚至精進的殺人、殺動物,精進的偷盜、搶劫,精進的邪淫,精進的妄語。雖然得到一些眼前虛幻不實的利益,但卻造下了無窮無盡的罪過。在般若引導下的精進是以止惡行善為準則,不僅現生使您活得心安理得,未來世也利益無窮。



    禪定:《攝論》卷二說:“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禪定與散亂是對立的,如同水火,有散亂就不得禪定,成就禪定就能消除散亂。禪定又能使心境處於寂靜狀態中。《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說:“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般若引導禪定,照見諸法如幻如化,心不隨境轉,則不亂。世間修禪往往容易住禪定中,貪著禪悅,依般若觀照則能遠離禪味的貪著,不味。



    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佛,梵語佛陀,漢譯覺者,智者。成佛,稱為成就無上菩提。發心趣向佛道的人,叫做發菩提心;菩薩具稱菩提薩埵,菩提是智義、覺義,成佛,是成就無上的智慧,無上的覺悟;發菩提心,是發心追求無上智慧,無上覺悟;菩薩,是趣向無上智慧的實踐者。聲聞解脫道中,將成就涅槃的法門稱為三十七菩提分。即四正斷、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菩提分,即菩提因,這三十七種法門為成就菩提之因。



    成佛乃智慧的成就,因而在佛經中又以智慧為出生諸佛的父母,如《維摩經? 佛道品》說:“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以智慧為諸佛的父母,一切諸佛都以智慧成就。《大智度論》卷十八說:“諸佛及菩薩,能利益一切,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般若能養育諸佛,如果佛為眾生慈父的話,那麼,般若便是眾生的祖父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