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寂靜之道
    該商品所屬分類: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172-251
    【優惠價】
    108-157
    【作者】 希阿榮博堪布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宗教知識讀物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佛教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442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0044229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著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3年08月 

        
        
    "

    編輯推薦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
    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
    我們是一群搭載時間之車的乘客
    疾駛在生命的單行線上
    無法減速,不能回頭
    悲喜,聚散,成敗
    像路邊的花草,一閃而過
    生活是一場沒有彩排的現場直播
    演成什麼樣都是自己擔當
    生命這出戲,短暫而無法重來
    我們的人生因而要過得有意義

     
    內容簡介

    在這個浮躁喧囂、競爭激烈的時代,科技的發展讓人們的視野更廣闊,然而內心的安寧和幸福感似乎反而變得遙不可及。《寂靜之道》這本書收錄了希阿榮博堪布對現代人的困惑和煩惱所作的開示,從一個佛法修行人的角度,解讀該如何對待寶貴而短暫的生命,如何面對煩惱重重的生活。
    本書不但涵蓋了“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樣的終極命題,也包括了對治負面情緒、處理人際關繫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對於有興趣了解佛教的讀者,這本書裡也完整地介紹了因果、緣起等基本理論以及修行的內容、方法,並解答了在學修佛法的過程中常見的疑問和誤區。
    修行就是修心,完善自我的同時也增長了幫助他人的能力。《寂靜之道》這本書可以說是開卷有益,任何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解決自己困惑的方法。本書采用語錄體的形式,便於閱讀,也符合當今快節奏生活的閱讀需求。

    作者簡介

    希阿榮博堪布,1963年生於四川甘孜德格縣,是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頗具影響力的弟子之一。二十餘年來,他不辭辛勞地赴海內外各地弘揚佛法,發起、組織規模宏大的放生和其他各類共修活動,以正式授課、現場開示、發表文章等多種形式接引、指導佛教弟子聞思修持佛法,深受海內外佛子的尊敬和喜愛。由部分發表文章結集出版的《次第花開》,自問世以來一直是佛教類書籍中的暢銷書。1995年,在德格玉隆闊建立扎西持林閉關中心,為藏族僧侶開設繫統完整的佛教課程,並為在家眾提供各種修行的便利條件。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四法印
    精神之道
    痛苦
    四聖諦
    諸受是苦
    六道輪回
    娑婆世界
    無常
    執著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空性
    緣起性空

    前言
    第一部四法印
    精神之道
    痛苦
    四聖諦
    諸受是苦
    六道輪回
    娑婆世界
    無常
    執著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空性
    緣起性空
    因果
    快樂
    涅槃
    第二部修行綱要
    皈依
    皈依
    戒殺茹素
    祈禱
    善良
    出離
    出離心
    放下
    死亡
    暇滿人身
    居士戒
    居士戒
    八關齋戒
    出家

    大乘小乘
    菩提心
    愛自己
    你我他
    願菩提心
    四無量心
    慈愛
    悲心
    喜樂
    平等舍
    如母有情
    行菩提心
    願與行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菩薩戒
    三殊勝
    三殊勝
    謹慎取舍
    因果不虛
    十善十惡
    煙酒過患
    僧財
    金剛乘
    金剛乘
    傳承
    灌頂
    密乘五戒
    會供
    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
    淨土法門
    法王的心願
    往生四因
    五無間罪
    謗法罪
    聞思修
    聞思
    恭敬求法
    道次第
    勤修行
    積資淨障
    本尊
    懺悔
    頂禮
    共修
    供養
    大圓滿
    大圓滿
    寧瑪之光
    龍欽寧提
    大圓滿前行
    普賢上師言教
    上師瑜伽
    喇嘛欽
    視師為佛
    上師瑜伽
    紀念法王
    無盡藏
    金剛舍利
    思念
    第三部六度萬行
    放生
    眾生平等
    護生放生
    普賢放生組
    公益
    慈善
    環境保護
    災難
    僧團
    和合僧團
    活佛
    扎西持林
    附錄
    一新年寄語
    二給聰達喇嘛的一封信
    三問與答
    四生命這出戲

    前言
    希阿榮博堪布是四川甘孜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授課堪布,並在自己的家鄉甘孜德格玉隆地區建立了扎西持林閉關中心。堪布從十三歲起開始接受繫統的佛法教育,二十四歲時由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授予堪布學位以來,便一直為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僧眾傳講顯密佛法的諸多課程,培養了大批僧纔。
    近兩三年來,堪布仁波切針對現代人的困惑和煩惱,撰寫了一繫列隨筆,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出發,按照現代人的生存環境和思維方式,走入人們的內心世界,深入淺出地講述如何通過佛教的修行, 在生活中獲得喜悅和自在。2011年,這些文章付梓發行,取書名為《次第花開》。“次第花開, 花開見佛”是希阿榮博堪布希望通過這些隨筆傳遞給讀者的美好祝願, 希望人們能在世俗生活的責任和壓力中,保持內心的優雅和喜悅。自問世以來,《次第花開》一直是佛教類書籍中的暢銷書。
    實際上,一位真正的心靈上師的言傳身教,甚至隻言片語,都能帶給弟子深遠的啟發。希阿榮博堪布教化眾生的足跡可以說是遍布四方,雪域西藏的一座帳篷,都市裡的一個茶館,隨時隨處都可以成為堪布為弟子答疑解惑的講堂。有感於此,我們整理了目前所能獲得的資料,搜集希阿榮博堪布在不同場合的開示,並盡量以繫統的方式編輯這些教言。其來源既有堪布在藏地各寺廟主持法會的記錄,也有日常與弟子們相處時的隨機開示,為了滿足本書的完整性,我們也從《次第花開》中選取了一些教言。另外,堪布仁波切正在撰寫《前行筆記》一書,內容陸續發布在菩提洲網站,本書對此也有摘錄。

    希阿榮博堪布是四川甘孜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授課堪布,並在自己的家鄉甘孜德格玉隆地區建立了扎西持林閉關中心。堪布從十三歲起開始接受繫統的佛法教育,二十四歲時由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授予堪布學位以來,便一直為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僧眾傳講顯密佛法的諸多課程,培養了大批僧纔。
    近兩三年來,堪布仁波切針對現代人的困惑和煩惱,撰寫了一繫列隨筆,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出發,按照現代人的生存環境和思維方式,走入人們的內心世界,深入淺出地講述如何通過佛教的修行, 在生活中獲得喜悅和自在。2011年,這些文章付梓發行,取書名為《次第花開》。“次第花開, 花開見佛”是希阿榮博堪布希望通過這些隨筆傳遞給讀者的美好祝願, 希望人們能在世俗生活的責任和壓力中,保持內心的優雅和喜悅。自問世以來,《次第花開》一直是佛教類書籍中的暢銷書。
    實際上,一位真正的心靈上師的言傳身教,甚至隻言片語,都能帶給弟子深遠的啟發。希阿榮博堪布教化眾生的足跡可以說是遍布四方,雪域西藏的一座帳篷,都市裡的一個茶館,隨時隨處都可以成為堪布為弟子答疑解惑的講堂。有感於此,我們整理了目前所能獲得的資料,搜集希阿榮博堪布在不同場合的開示,並盡量以繫統的方式編輯這些教言。其來源既有堪布在藏地各寺廟主持法會的記錄,也有日常與弟子們相處時的隨機開示,為了滿足本書的完整性,我們也從《次第花開》中選取了一些教言。另外,堪布仁波切正在撰寫《前行筆記》一書,內容陸續發布在菩提洲網站,本書對此也有摘錄。
    非常幸運的是,在本書即將編輯完成之時,堪布仁波切推出最新的開示《生命這出戲》,並對近期網友及佛子們提出的一些有關佛法的問題予以解答,我們將開示和問答錄收編在本書的附錄之中。《生命這出戲》以精闢、優美、極具啟發性的文字次第闡述了佛法見行的精華要點,可視為對本書內容所作的完美總結。
    佛法浩如煙海,很多人對佛教有興趣,但常常因為不得入門要領而望洋興嘆,更何況工作生活節奏緊張,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用來學習。這本語錄體的書,可以供讀者在茶餘飯後或者等人、乘車的零散時間翻閱,每天讀兩三條,日積月累,也許在不知不覺中便能對什麼是佛法、如何修行有了大致的概念。當然,真正要學佛、修行,必須深入學習,進行完整繫統的聞思修,有緣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根基意樂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當您信手翻開《寂靜之道》這本書,躍入您眼簾的那幾個字、那一段話,恰好能解答您的一個疑問,或者讓您的心靈感受到一縷陽光、一陣清風,這便是我們最大的歡喜。
    由於我們對佛學的了解還比較膚淺,編輯本書的過程中,錯漏在所難免,希望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編者
    2012年1月25日於北京

    在線試讀
    第一部 四法印
    精神之道
    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科技高速發展、物質豐富多樣,但這個時代的人看上去卻並不安樂。生活富足卻不快樂,不是幸福的生活。
    在我的家鄉德格,至今還保持著藏民族傳統的生活狀態,而且人們非常虔誠地信仰佛教,修持佛法是生活的主要內容。在那裡,物質條件與大都市相去甚遠,但人們的內心很安樂,常常能看到有人邊干活邊跳舞。走在夏季的草原上,更是隨處可以看見人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而站在擁擠的城市街頭,我很少看到人們發自內心地歡笑,隻有一個個匆忙的身影。
    科技和物質隻能滿足一些感官需求,無法滿足精神需求,解決精神層面的煩惱。人對物質很容易厭倦,沒得到時不甘心,千方百計去爭取,一旦滿足卻又立即生厭。一個人如果沒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這種不甘和厭倦的循環,導致內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空虛。真正的信仰能幫助排遣負面情緒,保持生活的平衡喜樂。
    也有人把煩惱增多、內心空虛歸咎於物質繁榮,其實不盡然。物質會對人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關鍵是人心在作怪。煩惱多,是因為物質條件改善後內心執著的東西更多了。內心空虛也是因為物質豐富後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選擇,人們可以更頻繁地變換安慰的方式,結果便更頻繁地感受到不滿足和挫敗。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為了追求富足而苦惱或者整日忙碌得忘記去生活的,大有人在。辛苦操勞一輩子,到頭來還是不快樂,而一生卻已經過去了。
    高樓大廈、飛機、網絡,這些先進的技術隻是為人類的活動提供了便利,對學佛人來說,並不意味著發達。在我們看來,社會沒有犯罪、眾生平等、人們安居樂業,沒有煩惱纔是發達。
    在這個幻化遊舞的世界當中,金錢和地位沒有什麼實質的利益,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人們的煩惱與痛苦。真正能對治這些煩惱與痛苦的隻有佛法。
    許多人沒有足夠的勇氣承認自己需要幫助,或者不能謙遜地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每個人的世界觀應由自己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觀點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閉內心、固守成見同樣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第一部 四法印
    精神之道
    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科技高速發展、物質豐富多樣,但這個時代的人看上去卻並不安樂。生活富足卻不快樂,不是幸福的生活。
    在我的家鄉德格,至今還保持著藏民族傳統的生活狀態,而且人們非常虔誠地信仰佛教,修持佛法是生活的主要內容。在那裡,物質條件與大都市相去甚遠,但人們的內心很安樂,常常能看到有人邊干活邊跳舞。走在夏季的草原上,更是隨處可以看見人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而站在擁擠的城市街頭,我很少看到人們發自內心地歡笑,隻有一個個匆忙的身影。
    科技和物質隻能滿足一些感官需求,無法滿足精神需求,解決精神層面的煩惱。人對物質很容易厭倦,沒得到時不甘心,千方百計去爭取,一旦滿足卻又立即生厭。一個人如果沒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這種不甘和厭倦的循環,導致內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空虛。真正的信仰能幫助排遣負面情緒,保持生活的平衡喜樂。
    也有人把煩惱增多、內心空虛歸咎於物質繁榮,其實不盡然。物質會對人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關鍵是人心在作怪。煩惱多,是因為物質條件改善後內心執著的東西更多了。內心空虛也是因為物質豐富後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選擇,人們可以更頻繁地變換安慰的方式,結果便更頻繁地感受到不滿足和挫敗。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為了追求富足而苦惱或者整日忙碌得忘記去生活的,大有人在。辛苦操勞一輩子,到頭來還是不快樂,而一生卻已經過去了。
    高樓大廈、飛機、網絡,這些先進的技術隻是為人類的活動提供了便利,對學佛人來說,並不意味著發達。在我們看來,社會沒有犯罪、眾生平等、人們安居樂業,沒有煩惱纔是發達。
    在這個幻化遊舞的世界當中,金錢和地位沒有什麼實質的利益,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人們的煩惱與痛苦。真正能對治這些煩惱與痛苦的隻有佛法。
    許多人沒有足夠的勇氣承認自己需要幫助,或者不能謙遜地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每個人的世界觀應由自己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觀點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閉內心、固守成見同樣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雖然在我幼年的時候,藏地的寺廟基本都被毀壞了,但我在十一歲那年聽說了札熙寺的哥寧活佛,就很想去拜見。阿媽一直沒答應,因為路遠,我年紀又太小。過了一兩年,經不住我反復乞求,阿媽借了一匹馬,拜托一位正好順路的老喇嘛帶我去札熙寺。那個時候,我就堅信自己這一生所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跟隨上師學習佛法,尋求終極的快樂和解脫。
    我並不排斥其他的價值觀和信仰體繫,也很願意增加對它們的了解,但我四十幾年的人生經歷和見聞讓我確信:尋遍整個世界,唯有釋迦牟尼佛宣講的妙法能幫助人們實現永久的安樂。
    幸福源自內心的安寧。許多人到了老年纔真正開始關注心靈和生命的價值,更多的人,哪怕死亡迫在眉睫,也不去思考自己的一生何去何從。然而,無常的腳步從來不會為誰而停止,生命中的痛苦也不會因為誰忽略和回避它而減少一些。
    希望過安定富足的生活,這一點藏族人與其他的民族並沒有區別。然而,佛陀關於無常和因果的開示給了我們無限的勇氣和希望,哪怕目不識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並無懼地接受無常,有著世俗教育難以造就的見地和胸襟。
    真正的佛教絕對不是迷信, 它一定能真真切切地給眾生帶來利益。釋迦牟尼佛也不鼓勵盲目相信, 他說:“就像金子被加熱、切割和打磨一樣,你們要好好檢視我說過的話,不要隻是出於對我的敬畏而接受。”
    很多不信佛的人,究其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認同佛陀的教法,而是他們沒有機會了解佛法,所以盡管對痛苦、無常有認識體會,卻也無可奈何,不知道人竟然還有可能從痛苦中完全解脫。
    為了讓自己的心獲得暫時與究竟的安樂,無論是否接受佛教作為自己的信仰,都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了解佛教。人生中各種各樣的痛苦和煩惱,產生的原因,止息的方法,佛法裡都有清晰的解釋。
    日常生活裡讓人不如意、不開心、痛苦、煩惱的因緣那樣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們總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認為談論苦是悲觀消極或不吉祥的。痛苦是輪回生命的常態, 如果對痛苦沒有正確、深入的認識,就不會有動力尋求解脫。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宣講了苦、集、滅、道四諦, 首先宣說的就是苦諦。苦,生命的一切經歷都不離痛苦的本質;集,痛苦的成因;滅,痛苦是可以止息的;道,止息痛苦的方法。四聖諦解釋了什麼是輪回、輪回的產生、是否能夠結束輪回(即解脫),以及如何解脫。
    為什麼大多數所謂學佛者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解脫?因為大家在心底不認為輪回真的那麼苦。解脫之道始於對苦的正確認識,不從正確認識痛苦著手,脫離輪回幾乎不可能。
    六道輪回中所有生命的生存狀態都具有苦的特質,這個“苦”不僅包括粗大劇烈的痛苦、傷害,也包括細微的不適、不如意等等。當你對苦的深度和廣度有了正確認識,遠離痛苦就成為一股強烈的意願,你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生命中無所不在的缺憾——苦。而隻有在你真正明白苦的成因後,纔會知道苦是有可能終結的。於是,你通過各種途徑遠離痛苦、趣向安樂。
    在四諦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但佛陀在宣講這兩對因果時,先講果再講因。因為在實際修行中,是按苦、集、滅、道的順序,而不是按因果的順序來修的。
    身處痛苦中,應該了知自己在痛苦中;痛苦就是痛苦,不要把它誤解成別的。
    佛經上把痛苦分為三大類:苦苦、變苦和行苦。苦苦,是顯而易見、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體和精神的創傷、病痛、恐懼、生離死別。對苦苦,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誰也不會認為它們是別的東西而想去追求、親近。
    通常被我們理解為快樂的種種體驗和現像是變苦,因其本質為苦,終將由快樂變成痛苦。相聚是快樂的,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樂裡隱含著分離的痛苦;戀愛是快樂的,而相愛容易相處難,戀愛的快樂裡隱含著爭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輕貌美是快樂的,隻是歲月無情催人老,年輕的快樂裡隱含著衰老的痛苦;為人父母是快樂的,可把嬌小脆弱的生命撫養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弔膽、不寢不食,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職加薪是快樂的,不過壓力和焦慮也隨之升級。仔細思量,生活裡每一項快樂都含帶著日後的痛苦。
    行苦是一種更深刻也更細微的痛苦,它指的是陷於輪回的眾生整個存在狀態的無奈和不圓滿,身心受到業力牽制,被種種煩惱束縛。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煩惱中來,到煩惱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轉、流轉。如果不是親身遭遇變故、痛苦,一般人很難體會“諸受是苦”的深義。對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們就越被激勵著去實踐離苦得樂的方法。在疾病以及其他的痛苦面前,我們完全有可能保持尊嚴和從容。
    現代人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假設,假如投資股票掙了錢, 假如退休了就去周遊世界……我有時覺得奇怪,為什麼人們不假設有來世, 這並不比假設有明天或有明年更荒謬。
    常常聽到質疑,說“如果有前世,為什麼我不記得了”。記憶裡沒印像的不一定就沒發生過,因為不記得就否認其存在,這沒有道理。看不到前世後世並不能證明輪回不存在。如果經過觀察和思考,沒有誰能真正否定佛教關於輪回、轉世的觀點。
    從古至今還沒有哪位聖賢否認過輪回的存在,你也沒有必要急於下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當你說“不相信輪回”時,你的意思其實是“不想相信有輪回”,因為輪回、轉世這些概念聽起來太陌生,讓你感到束手無策,你甚至連試圖了解它的興趣和勇氣都沒有。
    每次聽說有人自殺時我心裡都難過極了。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巨大的未知,而未知多大恐懼就有多大! 死亡的過程是極其劇烈的變化,活著的人根本無法想像四大分離的那種痛苦。這個世界上沒有真不怕死的人,以自殺的方式擺脫現世的痛苦,可以推知他們內心承受著多大的痛苦。第一次聽說抑郁癥時,漢族弟子們給我解釋了很長時間我纔明白。在藏地,我從來沒聽說過誰有抑郁癥,也沒聽說過自殺。
    也有很多人沒來由地相信輪回是件浪漫的事,想當然以為自己來生肯定還是重回人間,甚至能回到今生今世的種種因緣中,繼續一段段愛恨情仇, 這種想法實在是一廂情願。
    地獄的寒熱、餓鬼的饑渴、旁生的愚痴、非天的爭鬥、天人的墮落以及人道的生老病死,六道中的痛苦無量無邊,沒有任何地方能讓我們真正獲得安樂,輪回的本質就是痛苦。
    有人口氣大,說不怕下地獄,這是他忘了地獄的痛苦。人道世界最大的痛苦與地獄裡最小的痛苦都無法相提並論,誰也受不了地獄的痛苦,到時候再怎麼後悔也來不及。
    說不怕地獄的人不信佛,也不信因果。覺得自己很勇敢很堅強的人,在火旁邊多烤一會兒都受不了,還怎麼受得了地獄的痛苦? 不用說十八層地獄,最近的地獄與人間的痛苦都根本不一樣,比如無數次地被切開、再長好、再被切開。
    也許你覺得活命已經夠忙的了,哪裡還顧得上考慮死後的事。如果你因為忙於活而顧不上死,那麼可以等到活膩味了再思考輪回、生死。不過,看看周圍,多少人都是滿懷著對生活的熱情籌劃,突然間離開這個世界的,你沒有理由相信自己會更幸運。
    常有人向我訴說事業不順、婚姻不幸、失眠厭食,希望我給個方法解決這些麻煩,像看醫生那樣,得到一繫列建議,然後一二三四,按照步驟去做,就可以萬事如意。我大概常常讓他們失望,因為我總說:“對生活不要要求太高,好好修行!”我希望他們少受痛苦,但我更希望他們明白:輪回就是這樣充滿缺憾。煩惱無盡的糾纏,這就是生活。
    身在輪回中,卻追求圓滿,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迷惑。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人生中煩惱不斷,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如果很努力、很用心,事情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可是,不論我們多注重鍛煉保養,身體照樣會生病、衰老;不論我們多麼愛身邊的親人,他們早晚會與我們分離。事業、家庭,這一切,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不欲臨,無論貧富強弱,所有人都無可避免要經歷這八種痛苦。各種各樣粗大的、細微的、強烈的、溫和的痛苦伴隨著我們短暫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們稱為壓抑、孤獨、怨恨、哀愁、恐懼、貧窮……這些東西無論我們現在做得好或不好都會出現在生命中。
    佛經中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稱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痴心不改硬要在缺憾的世界裡追求完美,會有結果嗎?
    隻要有這個身體在,我們就必定經歷生老病死;隻要心裡還有貪執、嗔恨、困惑、傲慢,我們就必定感受痛苦。
    人們對痛苦通常持四種態度:有人希望痛苦盡快結束,以為眼下的痛苦結束了今後就會一直幸福;有人在痛苦的同時不忘享樂,痛苦並快樂著;有人雖然不再懼怕痛苦,但痛苦妨礙了他的修行;有人擁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像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麼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我們自以為經驗老到、廣聞博學,而絕大多數時候,不過是憑概念和聯想在理解世界;我們自以為明察秋毫,事實上往往隻看見想看的,聽到想聽的。佛陀教我們以開放的心去觀察和傾聽,纔能真正看到和聽到。可是用清新、開放的眼光認知內在和外部的世界,不僅需要勇氣,還很辛苦。
    有一些成見和誤解比較容易糾正,隻需要稍稍改變心的習慣,還有一些錯誤的假設從久遠以來流傳至今,已經成為“真理”和“常識”。我們如果想活得更真一點,有時不得不做個沒有“常識”的人甚至是叛逆者。
    那些舍棄今生的修行人,他們隻是拒絕繼續生活在謬誤裡,也不想躲在別人的經驗裡混日子。他們覺得受夠了捉弄,於是堅決遠離這些騙人的把戲,開始真心誠意地去認識和感受萬事萬物。
    佛陀說,一切痛苦的根源在於人們對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誤解,執幻為實,沒有認識到事物皆依賴各種內在和外在的條件剎那生滅,不是固有和恆常不變的,佛教裡稱之為“無我”和“無常”。
    無常並非佛陀的發明,他隻是指出了一個總被忽視的真相。佛法不向你承諾安全感或確定性,事實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對安全的幻想。
    無常粉碎了我們對安全感、確定性的幻想,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腳下隨時可能踩空時,便本能地想抓住什麼,這就是執著的由來。而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卻是抓不住、靠不住的,痛苦便由此而生。
    如果你把痛苦純粹當作一種負面經歷,想方設法要避免它;或者認為痛苦意味著失敗,要是自己能力足夠,一切都擺得平,就不會有痛苦,如果你這樣想,毫無疑問,當遇到挫折時,你會分外感到壓抑、焦慮和不公平。
    “我”是一種錯覺, 我們的整個生活卻建立在這個錯覺的基礎上。
    一切痛苦都來自於自己的執著,如果有人讓我們痛苦,我們首先應該檢視的是自己。
    無始以來,我們所追求的都是過得更好更快樂,更有安全感,然而,這種追求至今仍沒有結果……是時候停下來重新思考了。如果不糾正兩個錯誤,我們很難得到真正持久的安樂,一個是在缺憾中尋求完美,另一個是隻想自己快樂。
    要真正止息痛苦,隻能從破除我執入手。無我是佛教最獨特也是最深奧的見解,能聽聞到無我法門是值得慶幸的。對真正尋求解脫的人來說,僅在理論上理解無我還不夠,要徹底解脫痛苦必須證悟無我。
    有些事實顯而易見,人們卻總也認不清,比如說無常。常聽人感嘆人生失意,這種挫敗感很多時候正是對無常的體驗。
    看看這世界,人們整天忙忙碌碌,無非為逃避無常;苦惱、掙扎那麼多, 也無非源自對無常的恐懼。然而這世上沒有一件事物是恆久不變的,所以我們擁有的一切都必然同時給我們帶來不安全感。
    多數的人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時候,比如遭受突如其來的變故, 纔會意識到無常的存在,所以總誤以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要知道,造成痛苦感受的不是無常,而是自己對無常的恐懼。克服這種恐懼有兩個辦法,一是熟悉無常,二是了解恐懼的原因。
    無常的意思是變化。除了變化,生活中還有什麼呢?隻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謝,身體、情緒、思想,無一不在變化之中。
    無常像一個面貌丑陋、內心溫柔的怪人。不熟悉的人,害怕看見他的臉;了解他的人,能與他愉快相處。
    無常不好也不壞,開心還是傷心,全看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與無常沒有必然關繫。佛陀希望我們明了:一切都會耗盡,一切都是無常,毫無例外。即使是佛陀本人也示現了疾病、衰老和圓寂。
    如果我們認為某些無常是好的、溫和的,可以接受的,某些無常則無法接受,這說明我們並沒有真正領會諸行無常的深意。說到底,我們還是不夠謙卑,不肯徹底放下心中的傲慢和成見去認識無常。
    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變化起伏,有得有失,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假使你坦然接受無常是生命的規律,你會放松下來。
    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因此不存在注定不變的命運。我們甚至要感謝無常,因為它意味著凡事都有改變的可能。因為無常,我們永遠有希望。
    倘若沒有無常,黑夜永遠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遠盼不到陽光燦爛,得病的身體永遠不能恢復健康,離別的人永遠不能再相聚,這樣的世界想想都很糟糕,不是嗎?
    人的一生中有順境也有逆境,然而無論何種際遇,如果能轉為道用,透過它認識生命的本質,就都是一生的財富,得失起伏無不是覺悟的契機。
    有生就有滅,有聚就有散,這不過是事物的平常狀態。堅強或者脆弱,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會繼續。
    我們不喜歡無常,因為它總在試圖傳達另一個讓人深感威脅的信息:萬事萬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是“無我”的,沒有永恆、固有、實存的性質。
    這個世界上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我們似乎從來沒有機會安靜下來好好了解自己。每天早晨在鏡子裡看到的那個人是“我”嗎?
    人們相信有一個絕對存在的“我”,我的身體、我的想法、我的房子、我的家……這隻是由於不了解自己而形成的誤解。
    再美妙的身體也是由三十六種不淨物組成,人的肉眼隻能看到皮膚這個表層,皮膚的下面是血和肉,如果沒有皮膚,你還會貪戀這樣的身體嗎?
    一個人的身體,作為處於連續不斷、無窮無盡的逐漸變化中的聚合體,會存在幾年、幾十年或者上百年,而思想、情緒、感受等心識卻是念念生滅,更不具有常一性。如果身體不是“我”,剎那變化的心就更不可能是我了。
    雖然迄今為止的科學發展還沒有最終印證佛法中所說的“空性”,但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量子力學,已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使人們相信沒有實存、常一的我。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微子……將某種物質現像如此分解下去,就算分解到最後不是虛空,而是某種終極微小的單位,這個單位也不可能是“我”。
    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自我”的感受執著為真實。對自己太執著的話,沒法獲得解脫。
    具備無我的見地之後,經過反復觀修、體認,我執會逐漸弱化。佛教中分析和修行的方法都是用來幫助破除執著。隻有當證悟無我時,困擾我們無量劫的痛苦纔會當下消失。
    空性
    緣起性空
    事物之所以無我,是因為它隨緣生滅。因緣具足現像產生,因緣缺乏現像就不會產生,因緣變化則現像變化,因緣消失則現像消失,這就是緣起。
    無我不是虛無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緣起都同時具有兩層含義:空性和因果。講無我是講空性,講無我也是講因果。
    “萬法皆空”這個空是緣起性空,無而顯、顯而空,不是不存在。你我的究竟本質是空性,卻仍有你我的顯現;事物的究竟本質是空性,仍有因果的顯現。
    在生活中修無我需要雙管齊下,既要體認事物的無自性,通過有意識地削弱對自身和外物的貪執減輕痛苦,又要重視因果。無我、空性等觀點雖然殊勝,但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如果陷入斷滅的觀念,見解和行為反而會與正法背道而馳,覺悟、解脫更加遙遙無期。初學者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最易於實行同時也最深奧的因果入手會比較穩妥、有效。
    佛說因果就像種子在條件具足時一定會結果。行住坐臥、言談舉止無不是因果,無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帶來改變。
    行為的後果主要取決於它的動機,也就是發心。有些行為的後果很快顯現,有些要很久以後纔能看到。如果一個行為的果報今生沒有成熟而你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阻止其成熟的話,它一定會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時間成熟。
    世上沒有無因無緣的事,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眾多因果關繫共同作用的結果。
    居住在同一個地方,生活環境也相同,有的人幸福安樂,有的人卻痛苦不堪,這也是因果的不可思議。
    由於認知能力有限,我們隻能看到無限因果相續中的某個片段。當事情的來龍去脈在空間或時間的跨度上超越了當前的認知範圍時,我們會習慣性地懷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有果。可是要知道,想細說從頭,就連神通廣大的阿羅漢也不能完全知曉,隻有成就了佛果纔有遍知的能力。
    死亡隻是當前生命的結束,這段生命所承載的因果仍將繼續,新的生命在繼承舊因果的同時又將造作新的因果。連接前世、今生、來世的,不是一個具體的“靈魂”,而是未斷的因果關繫, 因果的傳遞不會因為死亡而終止。
    由於行為的後果在性質和程度上不同,轉世便有了不同的屬性,這就是六道輪回,轉生到哪一道完全由自己需要感受的業報決定。
    從煩惱痛苦中獲得解脫,關鍵在於謹慎取舍因果。
    如果想快樂,就創造條件讓他人快樂; 如果想免於痛苦,就不要傷害他人。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對自己負責。
    人們習慣把因果和報應相提並論,我卻不喜歡“報應”這個詞,因為它讓人感覺冷漠、疏離,帶著懲罰的意味。
    一般人面對巨大的痛苦,往往怨天尤人、焦躁恐慌,或心灰意冷,好的學佛人因為懂得因果,懂得承擔和化解,所以能以一顆堅強而平淡的心去面對。必須承受的,就勇敢地承受;能夠轉化的,就努力轉化。
    我們遭遇的困苦隻是過去行為的一個結果,沒有理由責怪他人,也沒有必要自責。如果能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它,那麼正在經歷的痛苦不僅完結了一段舊的因果,還會成為新的善因,開啟一連串正面的反應。
    否定因果,人們就會身不由己地迷失在無常的洪流之中,而如果懂得自己無論做什麼,哪怕是最微小、最隱秘的念頭也必定產生後果,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生起責任感,不再隻顧眼前、為所欲為。
    快樂
    什麼是快樂?痛苦消失就是快樂。
    快樂就在身邊,可是我們要麼因為心不夠靜,察覺不到,要麼因為它轉瞬即逝,我們來不及感受。
    快樂其實很簡單,並不需要很多條件。再平凡的日子也充滿快樂。口渴的時候,喝口水會快樂;肚子餓了喫碗面條會快樂;下班高峰的時候在地鐵裡意外得到一個座位會快樂。
    如果不把快樂一味寄托於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帶來的刺激,那麼快樂的感受是可以延長、擴大的。
    有時候,人們並非不快樂,隻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試著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我們會發現情緒就像天空的浮雲,變化多端又隨時消散。遠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走近纔發現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不要被情緒推著到處亂跑,轉過身正視它們,看它們從何而來,往哪裡去。事實上,你就是想不間斷地生一輩子氣、發一輩子愁,也是辦不到的。
    《阿含經》中講述了四念處的修行法門,就是從身、受、心、法著手,如實而又綿密地覺察自己的身心。在這種了了分明的覺察中,很多煩惱消失無蹤了。
    每天讓自己的心安靜片刻,隻為單純地去聽、去看、去感受。
    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太煩惱、太生氣。生活原本就是變化無常,喜憂參半,甚至帶點混亂的。
    很多事情都不可強求,自己盡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善加考慮,從善意出發也盡心盡力了,即使結果仍不盡人意,這份善心依然會積累福報。
    想得太多所以不開心,心思單純,生活簡單就很好。
    無論生活際遇如何,我們都要發願活得快樂。快樂的人生從接受缺憾開始,接受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學會對自己說:“我不再需要什麼,我很滿意。”
    涅槃
    幸福源自內心的安寧。
    輪回不是指一個地方,而是心的狀態。心裡有貪婪、嗔恨、愚痴、傲慢、懷疑、邪見就是輪回。心的不平垢染外現為山河大地、溝坎荊礫,種種悅意和不悅意的外境。心有局限導致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以及生活際遇的百般痛苦缺憾。生老病死、苦難、分離、仇恨是輪回,相聚愛戀及一切會消逝會演變成痛苦的都是輪回。此心煩惱不歇,輪回不止。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並在隨後的四十九年裡,傳講八萬四千法門引導眾生證悟實相。《華嚴經》中記載了佛陀這樣一句教言: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很多習慣,尤其是心的習慣,讓我們看上去像個傻瓜,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困窘的境地。修行便是以溫和的方式改變這些習慣,使自己逐漸走出窘境,這就是出離。
    所有眾生都有一顆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不論我們曾經多麼貪婪、殘暴、奸詐、愚昧,都從未令它有絲毫減損。它一直在那裡,從未離開我們,所以修行不為再去成就什麼、證明什麼,而隻是引導我們放松下來,慢慢去貼近本心。
    附錄四
    生命這出戲
    序言
    2012年的農歷新年,也是個龍年,很多家庭想要生個屬龍的孩子,好像覺得這樣有個“龍子龍孫”的寓意應該很吉祥,而人生為何生,為何死,在新年狂歡的假期裡,似乎不適宜去提起,或討論。我們常常習慣了在膚淺而表面的愛裡表達對他人的感情,而佛教的修行者恰恰在他們眼裡顯得那麼另類,在新年的第一天,當人們還沉浸在鞭炮的喧鬧,家人的聚餐,親友的往來祝福,和對故鄉的眷戀裡,慈悲的希阿榮博堪布就通過菩提洲網站刊登了第一篇新年教言,充滿了清醒的提問。
    佛教的修行者隨時保持覺察,看護自己的身心活動,反省自己言行背後的動機,珍惜與他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種種緣起,是因為我們知道,生命這出戲,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短暫而無法重來,我們的人生因而要過得有意義。
    ——希阿榮博堪布
    以我們傳統過年的習俗,抽煙、喝酒、喫肉、打牌等各種娛樂活動是不會少的,就算自己原本不喝酒,在聚餐和回家的氛圍裡,也大都難卻其情,而堪布恰恰選擇在這樣的氛圍裡開示人生的意義和因果、輪回、戒律的含義,就像選擇在飯館旁邊放生,在魔的身邊傳授佛法一樣,沒有大智慧,大慈悲,我們不會有機會蒙此教言。這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契機,也是我們常常忽略的緣起。而大圓滿的修行人對緣起的觀察也是超乎我們的認識的。
    見過堪布的人,都會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不僅散發著喜樂、安詳、自在,而且常常在玩笑和幽默間點醒他人的迷惑,不管每天見多少信眾,開多長時間的法會,堪布從未讓身邊的任何一個人感覺到他的疲勞和忽略,相反,每一個見到他,靠近過他,甚至走過他身邊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全部的關心,他似乎有著源源不斷的正面能量,讓接觸他的人很難生起分別念,這就是大圓滿修行者的示現,更進一步說,他就是大圓滿的教法本身!
    所以,從新年第一天起,每天一篇文章依次登出,直到第八篇結語,每一篇宛若人生珍寶,值得反復琢磨,每一篇都帶給人們如同皓曠夜空裡明月般的清涼,堪布自己則說,這是他獻給這個世界眾生的八吉祥!這纔是他說的:新年禮物!
    願所有讀者、聽聞者,以此因緣,踏上人生真正的解脫之路。
    願有緣者獲得光明、自在、安樂!
    菩提洲網站
    2012年 2月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頂禮大恩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

    時間飛逝。
    我們是一群搭載時間之車的乘客,疾駛在生命的單行線上。無法減速,不能回頭。
    悲喜,聚散,成敗,像路邊的花草,一閃而過。
    一切的經歷和感受,都徑自往身後狂奔而去;我們卻是徑自前行。很奇妙,人們以為自己是與生活同行,而原來隻是擦肩而過。
    生活是一場沒有彩排的現場直播。演成什麼樣都是自己擔當。演好了,皆大歡喜。演壞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來,換個場景,換副扮相,甚至換一個角色,換一個劇組,接著前面的線索,還得往下演。
    可這是怎樣的一個舞臺呢?不同的劇組,不同的故事,同臺獻藝,全是直播。彼此影響,相互客串,又各行其是,各自連續,以致無窮。
    演員們說話、做事、演繹與其他人物的關繫,都需很小心,要演好自己的戲,又不妨礙他人演戲。
    佛教的修行者隨時保持覺察,看護自己的身心活動,反省自己言行背後的動機,珍惜與他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種種緣起,是因為我們知道,生命這出戲,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短暫而無法重來,我們的人生因而要過得有意義。

    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行為背後的動力是什麼?為利?為名?為感情?為物質?為精神?
    仔細看看這些動機的背後,還有一個根本的共同的動機,那就是為了安樂。
    安樂還有許多名字,代表它不同的側面和程度,比如:快樂、幸福、享受、樂趣、舒適、喜悅、寧靜、滿足、安全……
    安樂主要是內心的感受,它在心裡,不在身外,所以內心如果不快樂、不滿足,外境再美妙再豐富,也很難感到愉悅、富足;而一顆寧靜柔和的心,在貧乏艱難的環境中,也能生出喜悅、自在。
    倒不是說物資越貧乏,內心就必定越安樂,物質生活豐富就必定讓人痛苦。這其實還是認為安樂與否完全由外在的物質決定,隻不過與常人的思維相反,認為物資越少越快樂。
    多數人卻是走入另一個極端,認為安樂就在於物質的積累、財富的增加,占有、享用的資源越多,就必定越幸福快樂。現代社會的人們毫無顧忌地競爭、攫取物質以及各種資源,忙於追逐名利,他們認為這些東西本身帶有快樂的屬性,能自然給人帶來安全感、幸福感。有些人過分投入地競爭、追逐,以至於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是追求幸福安樂,慢慢地,把手段當成了目的,相信自己活著就是為了與人競爭、囤積名利。如果有一天,沒有比較,也無須搶奪了,便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個人的價值往往取決於他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然而,人之為人的價值和意義,遠比創造財富寬廣、深刻。人活著,除了積累和占有外,還有很多事值得去做。
    那麼,安樂與物質無關嗎?不是的,至少對一般人而言,完全摒棄物質而講安樂,是不可能的。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裡講到,大乘佛教六度波羅蜜首先是布施,其中包括財物布施,原因就是物質基礎對安樂來說是重要的,布施無疑能給對方帶來安適快樂,同時布施也讓自己感到快樂滿足,並給自己積累福報。
    物質的確能解決不少問題,隻是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僅靠物質手段是難以解決的。
    人,除了物質生活外,還需要有精神生活,去抒發情緒、陶冶性情,通過精神的修養和升華,獲得內心持久的喜悅寧靜。
    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後,我們僅再需要一顆受過訓練的心,就能得到安樂。

    既然大家都目標明確,為了安樂,何以還是有很多人成心要受苦一樣,眼睜睜直奔一個個痛苦而去呢?
    佛陀初轉法輪主要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因為人們誤把痛苦當成快樂,跟在痛苦後面追,還以為是在追快樂。其次,人們不知道怎樣纔能真正遠離痛苦憂惱,獲得安樂,現用的那一套方法適得其反,用制造痛苦的辦法去追求快樂,當然不會有結果。
    佛教所講的“苦”不僅包括劇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災難、傷害,還泛指一切的憂惱、缺憾、局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經歷似乎都包含在苦的範疇之內了。自有生命便有憂患。老病別離、冤家相見、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樂,也沒有不最終變成憂惱、惋惜或惆悵的。
    輪回中任何的生命形態都不離苦的本質。快樂不是沒有,卻短暫而趨於表面,就像在一碗湯藥裡加入一小片包著糖衣的藥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衝淡不了整碗藥的苦澀。
    我們經歷的苦源自於煩惱和業。
    這裡所說的煩惱主要是指貪婪、嗔恨、嫉妒等會給自他身心帶來傷害的情緒。
    業是指過去的行為。從長遠來說會帶來快樂的行為,稱為善業;長遠來看會帶來痛苦的行為,稱為惡業。行為的後果不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長遠的影響。比如貪婪會讓人暫時感到滿足,但長期來看,貪婪帶來的是永無止境的不滿足感和不安全感,內心難得安寧。再比如,修行過程中我們毫無疑問是要喫苦、受委屈的,但這長遠來說有助於解脫輪回的痛苦。
    想像一下,每天從早到晚,我們會有多少念頭,多少身體的行為。由此類推,我們一生以及過往的生生世世,又會有多少身心的行為。這些行為,每一個,真真切切是每一個,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後果又成為因,因再結果。因因果果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不同的生命形態,不同的生活際遇。
    業(即行為)的力量有強有弱。強大的業決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征,比如投生在輪回六道中的哪一道,壽命長短等等。力量不是那麼強大的業,則繪制出生命的各種細節,比如美丑、纔藝、貧富、健康、疾病等等。
    通常來說,具足四項條件的業力量會比較強大,也就是說一個行為有明確的意圖、明確的對像、采取了實質的行動並實現預期的結果。以殺生為例,如果有殺生的意圖,有明確的殺害對像,采取了殺的行動並確實殺死了對方,那麼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殺業,需要完整感受殺生的果報。
    即使四項條件具足,意圖、對像的差異,也會極大地影響業的力量。意圖、對像,在佛教中稱為發心和對境。同樣的行為,發心不同或對境不同,其果報會很不相同。
    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阿難尊者向佛陀供養了一碗粥,佛陀隨即撥了半碗粥給過來乞食的狗喫。過後,佛陀問阿難:是你供養佛的功德大,還是我布施狗兒的功德大?阿難尊者說:是您布施狗兒的功德大。佛說:如是如是。
    從對境的角度說,佛陀是無上殊勝的對境,供養佛陀的功德遠勝布施狗兒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議。而從發心的角度看,阿難尊者供養佛陀,發心自然是純正殊勝的,但與佛陀的清淨發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議的差距,所以供養佛陀的功德纔會不及布施狗兒。
    由此可知,凡做事,發心是何等關鍵。
    根據力量的不同,業的果報會在今生、來世或者更晚的時間應現。果報的顯現需要因緣具足。業,每一個行為,會在阿賴耶識裡留下印記,不會自行消褪,直到所有引生果報的條件齊備,也就是因緣具足了,果報完全顯現,業因纔會消失。就像一粒種子留在土裡,鼕天沒有動靜,春天來了它纔破土發芽,在陽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長,長出枝葉,開出花朵,等到結果的時候,結果。有春天結果的,有秋天結果的,不一樣。
    業又分為共業和個業。共業指一群眾生共同的業因果,個業指個體生命各自的業因果。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群人,往往有著共同的命運,雖然個人具體的生命軌跡會有不同,但很難逃脫大的趨勢和框架。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負荷者。這份負重感,這股無形的牽引力、推動力、壓力,就是共業的表現。時代會變,社會在變,因為業處於動態變化中。
    遷徙的鳥,洄遊的魚,高峰時段的城市,都能讓人直觀地見到業的力量。
    個體彙入群體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樣執著,不知疲倦,耗盡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為到達某個地方,然後,離開那裡,原路返回,然後再去,再回,不盡往復。
    我們的生命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局限性。每個人都自以為獨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實際上我們的每個念頭、一言一行,都被無數條件、無數因素限制、影響、塑造著。無一不是條件的產物。
    輪回中的生命,沒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前文中講到自有生命便有苦,這個生命指的是處於條件局限中的生命,以憂患為本質,與苦不分離。然而要知道,心的本然狀態是超越痛苦的,隻因為我們錯誤的見地、錯誤的行為讓生命顯現出種種局限性,纔感受到憂苦缺憾。
    我們被善業牽引走向暫時和究竟的安樂,惡業則將我們引向痛苦,一再的痛苦。惡業即身口意的錯誤行為,它們源於對人和事物的錯誤認識。錯誤的認識可以糾正過來,因而錯誤的行為是有可能改變和停止的。既然改變了錯誤的行為,痛苦就有可能結束,不僅是單個的痛苦,還包括輪回中所有粗大、微細、各式各樣的苦。輪回的苦消失了,限制不再,這種狀態稱為解脫、寂滅或涅槃。
    痛苦由惡業而來,惡業由煩惱來。
    什麼是煩惱?人常說“煩惱眾生”,可見輪回眾生起心動念、言談舉止無不是煩惱。煩惱中有十個叫作根本煩惱,即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和戒禁取見。
    貪、嗔、痴、慢的意思,大家應該基本了解,這裡不多解釋。
    疑指對佛陀開示的真理心存猜疑。
    身見指執著這個身體為“我”。
    邊見指斷見和常見。斷見是認為“我”死後歸於斷滅,人死如燈滅,什麼也沒有了。常見是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有一個不變的靈魂或主宰。
    邪見指撥無因果。
    見取見指堅持認為身見、邊見、邪見這幾種“見”是絕對正確,不容懷疑的。
    戒禁取見指外道認為違反事物的客觀規律,不當做的偏去做,凡事都反著來,這樣纔能獲得解脫。比如認為殺生、自殺、不停地洗澡、極端的苦行等等可以證得涅槃解脫。
    無量無邊的煩惱由無明而來。
    無明指對人和事物錯誤的認識。就人而言,認為有一個獨立、固有存在的“我”,繼而對這個“我”生起執著,然後對“我的”生起執著。就事物而言,認為有獨立、絕對、不依認識而客觀存在的事物。
    這樣的見地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它與人和事物的真實狀態相反。無明不是單純的無知,不知道,無明是指錯誤的認知。
    比如一個蘋果,它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對它的存在是無知的;它若就在你眼前,你看見了,卻以為是一個橘子,則是錯誤的認知。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正是這樣。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在別處,真實就在眼前,隻是我們的認識出了問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我們的見聞覺知造成假像,當體轉過來,就是實相。離此另向他處求實相,猶如離波求水。
    “認識”不僅是智力層面的理解,懂得道理而已,還要把這道理拿到身心上實實在在去驗證,真正見到,纔算數。
    “你見與不見,我都在那裡。”見到了,纔知道一直在那裡,從未離開;沒見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識。
    佛教中講“無我”,這個“我”是指獨立、固有、恆常的存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件、現像。“無我”是說人、物等等沒有獨立、固有、恆常的存在,因為任何現像都是緣起的,隨條件的聚合、變化而生成、變化、壞失。
    我們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我”的觀念。什麼是我?你會說這個身體是我。身體由地、火、水、風這“四大”組成。地指肌肉、骨骼、器官、毛發等;火指熱量;水指水分、血液、體液等;風指呼吸、氣脈等。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單個來看,我們很難說肌肉、骨骼、器官或熱量、體液、呼吸是“我”。當切除器官、截肢,或者吐唾沫、理發、呼吸時,我們不會認為自己被切除了,或者被吐到了地上,被呼出去又吸進來。沒人會這麼想。當然,思想、意識也不是“我”,因為思想意識隻是一個個念頭,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我在哪裡?
    可見,“我”不存在於各別的四大和念頭中,也不存在於四大和念頭之外,而是指身心的組合體。既然是組合體,就是相對、依賴其組成部分而存在,沒有獨立、固有的自體。因為由不同部分組成,各部分又都是變化運動的,所以整體形成的同時自然處於解構的狀態,不具恆常性。
    四大和合而成的這個“我”隻是一個概念,並沒有任何獨立自在之物可指認為“我”。然而,人們的常識與之相反,堅信有實存的“我”,並由此生出對“我的”的執著,認為這是我的手、我的頭發、我的財產等等,想方設法地呵護保全。
    事物也是一樣,沒有獨立、固有的自體。比如一個蘋果,它當體可析分為果皮、果肉、果核、果仁,這些又可各個析分,無限析分下去,蘋果消失了,果肉果仁消失了,微粒微塵也消失了。把世界放到顯微鏡下,隨著顯微倍數的增加,整體紛紛消失,宏觀化成微觀,微觀到最後,了不可得。
    這個蘋果不是生來就這樣擺在我們面前的。它最初是一粒種子,種在土裡,遇到適當的條件,土壤、溫度、陽光、雨水等等都具足了,在適當的時機,它發芽,慢慢長成小樹,開花結果,然後由工人摘下來,由司機運到城市,由商販賣,我們買回來,洗干淨,放到桌上,纔有了面前這個蘋果。而最初的那粒種子也是由另一個蘋果那裡來,那個蘋果也經歷了一番奇妙的由種子到果實的旅行。如此不斷往前推,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蘋果,來歷也可無窮追溯,或遠或近地與整個宇宙相關。缺失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會有此刻面前這個蘋果。
    世間萬物萬像,皆相依相待而存在。任何一法,都或遠或近地以一切法為緣而生住;一切法,也或遠或近地以任何一法為其生住之緣。
    佛經雲:“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諸法互為緣起,這是佛教一個最基本的原理。

    我們不僅誤解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認為它們是獨立、固有存在著,而且還一廂情願地賦予它們種種特征和定義。
    我們說天空是藍色的,實際並非如此。科學研究發現,太陽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它們的波長各不相同。波長最短的藍紫光最容易被空氣中的微粒散射,天空中便布滿了被散射的藍紫光,而人眼對紫光不如對藍光敏感,因此我們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但這隻是我們覺知的天空,並非天空的原貌。再說天空僅是個概念,找不到一個實在的“天空”,它是虛空經光線、微塵、人的感官、意識等共同作用,得出的一個印像。
    同樣的水,如果盛在杯子裡,我們認為它可飲用;如果是在澡盆裡,就認為它是用來洗澡洗衣服的,不會想到要去喝它;如果是在馬桶裡,哪怕是一隻很干淨的馬桶,你也不會想用那水來解渴或洗澡。在這裡,水的用途和屬性完全是我們的心理和感受的投射。
    兩個人在一旁竊竊私語。
    你懷疑他們在說你的壞話。這兩個人不僅立刻成為你的敵人,而且你認為他們從來就人格低下、肥胖臃腫、丑陋不堪。
    兩分鐘後你經過他們身旁,發現他們談的完全是與你不相關的另一件事。幾乎就在瞬間,他們變得不那麼難看了,人格也急劇提升。
    後來他們走過來,與你親切交談,對你的學識和纔華由衷贊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現在變成了兩個可愛的人,誠實,謙虛,有品味,而且長得富態大方、透著喜氣。
    再來說說關於杯子的定義。如果說能用來盛水的容器是杯子,那麼澡盆和馬桶也能盛水,為何不算杯子?要說小點的纔算杯子,碗小也能盛水,但那不是杯子呀。要說杯子是玻璃的,魚缸也是玻璃的,可那也不是杯子。杯子也有瓷的、不鏽鋼的、塑料的,有大有小。杯子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牛奶和沙子,還可以用來打人。但是,能裝牛奶、沙子,能當武器打人的都是杯子嗎?當然不是。
    以此為例,對其他事物也都可以這樣試著去尋找其決定性的特征,我們會發現,事實上根本無法絕對地界定事物。
    《楞嚴經》、《俱舍論》等諸多經論,對認識都有詳盡、深刻的闡述。其內容極其深奧,非輕易能理解、領悟。我想借用大家比較熟悉的現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詞彙,作一個最初級、最簡單的引述。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參閱相關佛教經論中對認識真正全面、精確的闡述。
    人的認識過程首先是感覺,對事物的個別接觸;然後是知覺,根據感覺所了知的個別情況,得出一個整體印像。在知覺的基礎上,再進行深一步的認識,不僅得到事物的表像,而且了解到事物的規律,從而掌握事物的作用。
    眼耳鼻舌身這些感官與神經相連。外境刺激由傳入神經傳到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對傳遞來的信息進行加工,之後由傳出神經傳遞出應作的反應,又立即傳入,再加工又傳出,如此循環往復,反饋更新。
    傳入中樞神經的信息經過加工,外境不是被原樣不變地反映出來。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的,都是經過中樞神經加工後的東西,不完全是外界境像的原狀。
    認識的過程也是眼耳鼻舌身與意識持續互動的過程。思維需要借助概念,根據概念組織判斷和推理活動。概念、判斷、推理是思維的三種形式。
    概念的成立是經過取舍的。也就是說,經過中樞神經加工後的東西,還要經過二次加工,經過抽像加以概括,把不需要的部分舍去,需要的部分集中起來。比如“燈”這個概念。有各式各樣的燈,五花八門。若根據不同點,則無法概括,成立不了燈的概念。隻有把不共同的舍掉,取共性,纔能成立概念。
    概念是我們思想的符號,並非事物本身。問題是,天長日久的,我們逐漸忘記了它是符號,以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認識,即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是對世界進行加工,那麼在人的認識之外,是否有一個獨立的、客觀存在的世界呢?
    現代社會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知道看似堅實的物體實際是一堆分子、原子、乃至更微小的各種粒子在那兒運動,我們卻能把一堆堆相互獨立、彼此間有縫隙、間隔的微粒,看成鐵板一塊、堅實存在的物體。
    如果物理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那麼同樣的基本粒子為什麼會構成五花八門、形態不同的物質?原子的不同特性從何而來?
    “色”包括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波、場等,色分析到最後是虛空。正如我們能把一堆零散的微粒看成堅實的物體,在同樣的分別念的作用下,我們也能從無中妄見各式各樣的顯現。就像眼睛疲勞時,能無由地在虛空中看見花紋。
    這空花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依妄心而顯現。所謂緣起,在更深刻的層面上,是指萬法以妄心而起現。
    妄心生起必然同時有見分和相分。見分指了別、能認識,相分指相狀、所認識。相分包括:一、人們通常認為的客觀存在的世界,這個“客觀世界”實際是無始以來反復薰習而成的堅固妄想。有共業的眾生會有共同的妄想。二、在此堅固妄想之上,由個業造就的眼耳鼻舌身意對之進行加工,得出個業的境像。
    由此可知,一方面並沒有離開“能認識”而獨立客觀存在的“所認識”,另一方面,也沒有離開“所認識”而單獨存在的“能認識”。能與所是一體的,互為緣起,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是截然分開的兩回事。

    《中論》頌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即中道義。”
    事物依因緣而生住,其概念、定義、各種特性,隻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纔說明它原本是空的,事物成住的時候就是空。
    佛說“空”,並不是說一切斷滅,並不否定世間萬像多姿多彩。譬如水中月影,我們的確能看見月亮,而水中的確沒有月亮。水月的顯現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
    萬花筒裡的圖案若實實在在、一開始就在那兒,則隻能有一幅圖案,不會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恆常,那麼任何變化都不可能發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為事物不是那樣,纔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態。
    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質,事物是空性的表達。
    沒有不是空性的事物,也沒有離開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空性,正如沒有離開水而獨立存在的“濕”,沒有離開糖而獨立存在的“甜”。
    進一步說,不僅事物的究竟本質是空,事物顯現的當體即是空,如夢中的山水人物。
    感受、思想、意識也是這樣,本質為空,沒有獨立恆常的自體,隨因緣而有千變萬化的顯現,雖有顯現,當體即空。
    空性的見解有力地幫助我們削弱實執,從而減少煩惱,同時也讓我們對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說,對空性的了解越深,對因果的信心就越大,取舍因果就越謹慎。《大般若經》雲:“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乃畏業及業相成熟之見,方是正法也。”
    沒有既定不變的命運,沒有恆常存在的狀態,當下身心活動的每一個取舍,都是因是緣,都參與塑造著自與他、現在未來、今生來世。沒有理由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我們的概念、判斷、推理乃至感覺、知覺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緒和成見的影響,像貪婪、嗔恨、傲慢這樣的負面情緒,不僅傷害身心,而且使我們的認識遠遠地偏離事物的真相。
    止息了煩惱,纔能清除認識上的粗大障礙,所以僅僅靠閱讀或聽聞,很難真正了解、體驗空性,一定要有實際的修行,切實對治煩惱,見地纔能日益清晰穩固。
    佛在《圓覺經》中說:“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進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
    現在很多人學佛,隻想“開悟”,不想斷煩惱;或者未證謂證,一身煩惱,而作出高深自在的樣子,好像沒有煩惱。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誡,末法時期的人,福報智慧淺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謂的“開悟”,那樣隻是增加了知識和傲慢,對自我的執著反倒更強烈了。應該精進地降伏貪嗔痴慢等煩惱,相續調柔了,修行纔能有所進益,纔能樹立堅定的正確的見地。
    善知識指點提攜,也隻是幫助廓清我們錯誤的知見,修行還是要靠自己親歷親為,煩惱還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煩惱不伏,妄念顛倒,“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開發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內心的干擾、雜念。沒有定作為基礎,一顆心恆時處於散亂攀緣當中,即便生起一點點智慧,也是力量極其微弱,猶如風中之燭,無法驅除愚痴黑暗。
    定分為止和觀。止,偏向於不起分別,專注一境;觀,是通過邏輯思維和形像思維,以分別止分別。止觀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如果單修止,不修觀,容易墮入無想定,空心靜坐,一坐千年也還是在痴心裡打轉。
    得定需要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身心都要寧靜、專注、敏銳,不緊不松,恰到好處。做到這樣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過持續、清醒的覺察規範自己的言行。如果連身體也管不住,如何去調伏比身體更難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話,定就無從談起。所以,定的基礎是戒。
    戒並非像有些人認為的是佛陀根據自己的好惡,硬性制定的律法,沒多少理由地規定必須這樣、不準那樣。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當年佛陀通過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為會造成惡性後果,使人遠離安樂並障礙解脫。出於悲心,佛陀為大家開示了行為取舍的道理。這就是戒律的由來。制定戒律是為了幫助眾生斷除煩惱、滅諸過失。
    受戒是自願宣誓,表示自己決心要做什麼、不做什麼,沒有人強迫和命令你必須這樣那樣。一旦你自己發下了誓言,就該恪守之。沒做到的話要懺悔,並不是因為不懺悔你就會觸犯某個主宰者的權威而受其懲罰,而是因為不當行為會帶來惡性後果,傷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過懺悔,通過心的改變去改變緣起,並最終改變結果。
    眾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強有弱,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使眾生得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能力,有選擇地受持,可以受一條、受多條,也可以受一天、受一生。
    戒、定、慧在佛教中稱為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斷煩惱,出生死。理論上說,戒、定、慧有個先後順序,這是便於解釋其內在關繫,而實踐中並沒有截然分開的三個階段,先戒,再定,再慧。
    在較深刻的層面上,戒定慧一體無二。清淨持戒,便是定,便是慧。定,便在戒中,在慧中。無漏智慧顯發出來,便無時無地不在戒、定。
    認為隨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約束自己、不用放棄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領受佛陀教法的真諦,這是對佛法修行莫大的誤解。然而這種誤解現在很流行。
    初學者尤其應該牢記,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華嚴經》雲:“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大乘佛子須守持菩薩戒,菩薩戒總分為三類:一、攝律儀戒,即諸惡莫作;二、攝善法戒,即眾善奉行;三、攝眾生戒,又稱饒益有情戒。發四無量心,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行,引導眾生趣向解脫,不舍棄六道輪回任何一個有情。
    大乘戒律以小乘戒為基礎,小乘戒律總為別解脫戒,其核心可概括為不傷害,或說不侵犯,這實在是所有佛教徒都該努力去做到的。發心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究竟成佛而上求菩提、圓滿覺悟,是大乘的發心。以此發心攝持身口意的,可稱為大乘佛教徒。若不能停止傷害,何談慈悲利益眾生?自己尚不能解脫煩惱,何談度化眾生離苦得樂?
    莫以為大乘佛子就不需要求解脫。
    菩薩是智不住輪回,悲不入涅槃。他們有能力出輪回,卻因為慈悲而不離輪回,繼續在輪回裡度化眾生。他們入輪回,是因為慈悲願力,來去自在,遊舞世間。這完全不同於凡夫因業力牽引,身不由己在六道中輪轉。
    認為發菩提心就是發願流轉輪回幫助眾生,這是對菩提心的誤讀。
    願菩提心有三種:你可以發願自己先覺悟,之後再引導眾生離苦得樂,這稱為國王般的發心,像是一位從寶洲歸來的國王,領著他的子民去那珍寶所成的樂土;
    也可以發願與其他眾生一起到達究竟解脫的彼岸,這稱為船夫般的發心,像是一位船夫,與他渡船上的乘客一起登岸;
    或者發願除非所有眾生都解脫,否則誓不成覺,這稱為牧童般的發心,像是一位盡職盡責的牧童,暮色降臨之時,把看護的牛羊全部帶回圈裡安頓好之後,他纔回家。
    以上三種發心,無論哪一種都包括了發願自己要圓滿覺悟,不是隻求自己成佛,而是為了所有眾生都成佛。
    破除了對“人我”的執著,以及大部分對“人我”之外的事物、現像的執著,就能解脫輪回的束縛。進一步把所有微細的執著都無遺破除,就是圓滿覺悟,即成就佛果。可見發願證得菩提、圓滿佛果,自然包含了發願解脫輪回。如果說我們現在所處被煩惱束縛不得自由的狀態,是在一樓,解脫輪回是在二樓,圓滿覺悟成就佛果是在三樓,那麼從一樓到三樓,不論你在二樓停不停,都會經過二樓。
    有些佛子發願要在輪回中救度眾生,這很好,但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能力解脫煩惱,“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
    守持小乘別解脫戒,正如戒名所指示的,不犯則能解脫。
    別解脫戒條目繁多,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受持。總的來說,別解脫戒可幫助我們遠離惡業,端正言行,少欲知足,並訓練敏銳的覺察力,培養耐心和忍辱的精神。即使被攻擊、被侵擾,也不失不忘“不傷害”的誓願。
    修行意味著改變態度,對自己、對其他眾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態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變在內心。
    修行是一個漸進、漫長的過程。你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多麼重大的變化,也都是從當下、小小的改變開始的。學佛要有耐心,尤其是初學者,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那樣很容易失望,退失道心;也不要急於求成,那樣會很危險,而且難有實質的效果。
    不管是不是能夠理解深奧的佛法,此時此刻,要做一個好人。善良,正直,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其他眾生。

    佛陀教導我們:如果有條件,就去幫助眾生;如果沒有條件,至少不要造成傷害。
    懂得緣起的道理,有助於淡化分別念,淡化人我的界線、區別。我們認識到萬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眾生的歡笑、痛苦原本是相通的,互為緣起。
    這份領悟,是悲心的基礎。
    如前所述,緣起直指空性。對空性的認識,佛教中稱為智慧。
    在這裡,我們看到悲與智的統一。
    真正的慈悲是平等的,針對所有眾生,每一個眾生。這要求我們先修好忍辱。忍辱,簡單地說,就是在困境、窘迫之境、危險之境,仍然保持內心的開放與柔和,對其他眾生懷著善意。
    如果忍辱波羅蜜深入內心,我們便會開始把敵人,傷害我們、侵擾我們的人,看作給我們巨大幫助的朋友。敵人為我們創造了修習忍辱和慈悲的最好機會。
    寂天菩薩曾說:沒有磨難,你就無法修忍辱;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沒有堅實的基礎,所以受人欺侮、傷害、干擾時,應視其為訓練慈悲心的可貴助緣。
    他還說:敵人是修忍辱的因,忍辱是敵人造成的果。在這樣的因果關繫中,若此由彼而生,則彼為此助緣,非違緣。
    牢記並反復思維寂天菩薩的教言,能增強我們忍辱的能力和決心,進而深化慈悲心。由此可見,真正的慈悲心建立在理性基礎上,而非基於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