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智慧瑜伽--商羯羅《自我知識》
    該商品所屬分類: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120-172
    【優惠價】
    75-108
    【作者】 (印)商羯羅大師 著,(印)斯瓦米·尼哈拉南達英 譯,王志成 漢譯並釋論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佛教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816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軟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0081606
    作者:(印)商羯羅大師著,(印)斯瓦米·尼哈拉南達英譯,王志成漢譯並釋論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9月 

        
        
    "

    編輯推薦
    《自我知識》(Atmabodha)是商羯羅的一部重要著作。全書隻有68節。一方面,作為智慧解脫的核心——自我知識,是整個商羯羅思想體繫中*為核心的內容,理解了自我知識,也就理解了印度智慧解脫實踐的主題核心。作者按照現代漢文的習慣翻譯成漢文,與讀者分享我對商羯羅思想的理解、特別是對以不二論為核心的智瑜伽的理解;另一方面,作者通過思考商羯羅的思想,結合當下世界的處境,對印度智慧瑜伽傳統做一些擴展性的思考和實踐上的應用。 
    內容簡介
    商羯羅(Shankara, 約788-820年),印度中世紀吠檀多哲學的集大成者、偉大的不二論哲學家、公認的實踐智慧解脫的瑜伽士。
    商羯羅出生於印度的喀拉拉。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他雲遊印度,致力於復興傳統的印度教(婆羅門教),駁斥當時在印度流行的佛教之“無我”學說,重新肯定關於個體靈魂的吠陀真理。
    鋻於該書的重要性,本書作者翻譯了這本小書並加以釋論。
    目錄
    序言
    經文與釋論
    中文參考文獻
    英文參考文獻
    附錄一 吠檀多哲學精華
    附錄二 《自我知識》經文
    後記
    在線試讀
    -3-
    行動不能摧毀無明,因為行動和無明並不抵觸。隻有知識纔能摧毀無明,正如(隻有)光明(纔能)驅趕黑暗。
    人們可能有疑問:我們可以通過行動獲得生命的解脫嗎?商羯羅作了否定的回答。在這一節,商羯羅傳達了兩個特別重要的概念:行動和無明。
    先說行動。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行動主體,隻要行動主體作為一個行動者,就會通過工具、身體器官等與行動的對像發生聯繫,並形成某種結果。這就是行動。
    本質上,行的——包括行動者和行動對像。行動一定會出現主體和客體,一定會與主體的意欲保持某種顯在的或潛在的聯繫。行動導致意欲的實現或者不實現。《分辨寶鬘》第7節、第11節講到:“財富之道不是不朽之道,因此工作(行動)不是解脫的原因。”“行動淨化心意,卻不能覺知(自我)實在。對真理的認識來自分辨,根本不是來自無數次的行動。”這是行動的限制性。
    無明在我們追求自由和解脫的進程中是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分辨寶鬘》對無明講得很透徹。《分辨寶鬘》第108-109節說:“無明,摩耶,也被稱作未分化者(the Undifferentiated),是主(the Lord,即至上自我)的力量。……正是她創造了這整個宇宙。她既不存在,也不非存在,也不具有不存在或存在這兩者的屬性;她既不同一,也不非不同,也不具有同一和不同這兩者的屬性;她既不由部分組成,也不由不可分的整體組成,也不具有部分和整體這兩者的屬性。她美妙,不可言說。”《瑜伽經》也說:“把無常、不淨、苦和非我當作常、淨、樂、我——這就是無明。”在早的典籍《梨俱吠陀》中,無明,即摩耶,是“毀滅性的變化或否定好的機制的變化,惡魔式的和騙人的變化,也代表著變化中的變化”。無明是“變化中的變化”,是幻想、虛妄、非存在的源起,也是宇宙秩序的來源。
    行動屬於無明的範疇。從現像角度看,這是很難接受的。但作為靈性解脫自由的探索,這是在對現像反思、智慧分辨之後得出的。它蘊涵著生命的方向。從靈修的角度看,你不能朝下掉,你必須朝上進;你必須朝內走,你不能朝外去。達到了某個高度之後,你纔能超越上下和內外。但嚴格的吠檀多哲學家說,除非你放棄了身體,否則完全沒有行動是不可能的。換言之,限制性的行動不可能完全消除,也就是無明不能完全被消除。我們擁有一個肉身,這就決定了我們的受限性。《薄伽梵歌》說,(如果)我們不行動,那我們連生命都不能維繫。所以,行動是必須的。
    在物質三界中,即在所謂的冥界、天界和人界,一切行動都因無明而起,行動是無明的某種呈現,是一種無明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商羯羅告訴我們,行動和無明並不相抵觸,也就是在本質上它們沒有分別。-3-
    行動不能摧毀無明,因為行動和無明並不抵觸。隻有知識纔能摧毀無明,正如(隻有)光明(纔能)驅趕黑暗。
    人們可能有疑問:我們可以通過行動獲得生命的解脫嗎?商羯羅作了否定的回答。在這一節,商羯羅傳達了兩個特別重要的概念:行動和無明。
    先說行動。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行動主體,隻要行動主體作為一個行動者,就會通過工具、身體器官等與行動的對像發生聯繫,並形成某種結果。這就是行動。
    本質上,行的——包括行動者和行動對像。行動一定會出現主體和客體,一定會與主體的意欲保持某種顯在的或潛在的聯繫。行動導致意欲的實現或者不實現。《分辨寶鬘》第7節、第11節講到:“財富之道不是不朽之道,因此工作(行動)不是解脫的原因。”“行動淨化心意,卻不能覺知(自我)實在。對真理的認識來自分辨,根本不是來自無數次的行動。”這是行動的限制性。
    無明在我們追求自由和解脫的進程中是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分辨寶鬘》對無明講得很透徹。《分辨寶鬘》第108-109節說:“無明,摩耶,也被稱作未分化者(the Undifferentiated),是主(the Lord,即至上自我)的力量。……正是她創造了這整個宇宙。她既不存在,也不非存在,也不具有不存在或存在這兩者的屬性;她既不同一,也不非不同,也不具有同一和不同這兩者的屬性;她既不由部分組成,也不由不可分的整體組成,也不具有部分和整體這兩者的屬性。她美妙,不可言說。”《瑜伽經》也說:“把無常、不淨、苦和非我當作常、淨、樂、我——這就是無明。”在早的典籍《梨俱吠陀》中,無明,即摩耶,是“毀滅性的變化或否定好的機制的變化,惡魔式的和騙人的變化,也代表著變化中的變化”。無明是“變化中的變化”,是幻想、虛妄、非存在的源起,也是宇宙秩序的來源。
    行動屬於無明的範疇。從現像角度看,這是很難接受的。但作為靈性解脫自由的探索,這是在對現像反思、智慧分辨之後得出的。它蘊涵著生命的方向。從靈修的角度看,你不能朝下掉,你必須朝上進;你必須朝內走,你不能朝外去。達到了某個高度之後,你纔能超越上下和內外。但嚴格的吠檀多哲學家說,除非你放棄了身體,否則完全沒有行動是不可能的。換言之,限制性的行動不可能完全消除,也就是無明不能完全被消除。我們擁有一個肉身,這就決定了我們的受限性。《薄伽梵歌》說,(如果)我們不行動,那我們連生命都不能維繫。所以,行動是必須的。
    在物質三界中,即在所謂的冥界、天界和人界,一切行動都因無明而起,行動是無明的某種呈現,是一種無明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商羯羅告訴我們,行動和無明並不相抵觸,也就是在本質上它們沒有分別。
    在印度神毗濕奴的化身克裡希那看來,正確的行動是沒有業(karma)的。換言之,正確的行動不會作業,也就是說,要從事沒有業的行動。這也算是特別的生活了。在這個世界上,能做到沒有業的行動實在太難了。無論在哪裡,我們看到的行動都是無邊的業報,善的、惡的和無善無惡的業。不要輕易地認為,根據某個所謂的原則去行動就會沒有業了。這樣的看法是簡單的。真正沒有業的依據不在三界對像中,不在於行動本身而在於自我知識。這是根本性的。
    由於行動與無明不相抵觸,所以商羯羅提出,隻有知識(當然是自我知識)纔能摧毀無明。吠檀多哲學認為,除的自我知識之外,其他知識,都是關於三界中的對像的認知,這些認知性的,它們都是無明。真正的知識,是自我知識,也就是梵知,隻有梵知超性,與無明完全不同。商羯羅說,隻有這樣的梵知纔能消除無明,就如同隻有光明纔能驅除黑暗。
    問題是,為什麼是知識,也就是自我知識、梵知,纔能消除無明?
    偉大的天主教思想家默頓(Thomas Merton)說,我的東西經歷多了纔知道那是不真實的。那麼,一個人經性之後,為什麼他會知道他經歷的是不真實的?理由在哪裡?默頓一定會從他的普世信仰去理解。但是,在默頓評論印度近代聖人室利·羅摩克裡希那(辨喜的師傅)的時候,他居然說他自己是印度教徒!吠檀多哲學認為,真正的原因在於你自己,因為你不是化了的你,你不是你的這個身體。身體的內外感官以及與之相關的一切造成的,都屬於無明世界。然而,我們感受了很性經歷之後,我們內在的器官會反思,會引導我們探求我們的真性和真知,促使我們走向真我——在基督徒那裡,就是走向基督;在佛教徒那裡,就是走向佛;在印度教徒那裡,就是走向梵(或者神,如毗濕奴)。讓我們的是我們的真我智慧,是基督,是佛,是梵,是克裡希那。在有神論的意義上,我們也可以插入恩典的概念,或者啟示的觀念、天啟的概念。而對非有神論者而言,我們一定要談到直觀和分辨、覺悟的觀念。
    進一步說,知識本身不是無明,就如光明本身不是黑暗。之所以談論知識和光明,無明和黑暗,這是相對我們人來說的。離開談論者,這樣談論是非法的,也無法談。換言之,任何知識可能都是人學原則的。斷言與人無關的真理是難以理解的。對我們人來說,我們完全可以說,知識消除無明,光明驅散黑暗。特別是對一個求道者,尤其如此。
    一個人的覺悟一定是針對不覺悟而說的。菩薩救人是針對有人還在苦海中需要拯救而言的。但在佛經中我們也會讀到,後並沒有需要拯救的人。菩薩的願望是沒有意義的。從本體上說,不是嗎?難道有需要拯救的人嗎?沒有!一個也沒有啊。從理智和實踐上我們都能體驗到:宇宙終極不存在拯救,也不需要拯救。吠檀多哲學說,一切都是夢。不管你做不做夢,都談不上拯救,都談不上有一個終極的目標。所以,隻有知識摧毀無明,是相對我們有限的生命來說的,是相對於我們處於個體身心限制(烏帕蒂)的生命來說的。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的這個限制(烏帕蒂)會存在?類似的問題,就如同你向唯物主義者詢問為什麼會存在物質;或者,你向基督徒詢問為什麼會存在上帝;或者,你向印度教徒詢問為什麼存在梵;或者為什麼存在阿特曼(內在靈魂);或者,你向一個懷疑論哲學家詢問他為什麼懷疑。這是無法回答的。上帝也無法回答,他隻能說他是自有永有的。但為什麼要自有永有?懷疑思維本身能取消嗎?取消了意味著什麼?這樣的問題是非法的。
    吠檀多哲學家則公開承認,他們也有不能回答的問題,因為那些問題是非法的。商羯羅如是說。基於此,我們把重點限於生命上升之路的思考、分辨和瑜伽實踐上。有人說,佛是全能的,也就是無所不能的。我早就說過,全能的觀念是一個偽觀念,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根本無法設想這樣的觀念。我們所能設想的都是有限的。無限作為觀念隻能存在於我們的思辨中。我們不可能通過現像來把握理解無限之類的觀念。當你看到海洋,可能你會說海洋無限大。其實,你在使用你的思辨,你作了一個推理,而這根本不是你親身體驗到的。
    總結一下,對我們受限的人來說,行動不能消除我們的無明,隻有知識,也就是梵知,纔能消除我們的無明。生活在梵知中是否可能?這個問題和生活在涅檗中是否可能是一樣的。隻要有身體在,我們就無法完全生活在梵知之中。但我們可以限度地生活在梵知中,就如我們可以限度地生活在涅槃中。而生活在梵知中的根本秘訣和實踐在於自我分辨的智慧瑜伽。
    如果沒有獲得自我知識,我們會如何看待自我?如果獲得了自我知識,我們又會如何看待自我?P13-20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