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梁啟超:中國佛學研究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梁啟超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佛教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581192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8119293
    作者:梁啟超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7年02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代佛教史研究的開拓性著作。包含了梁啟超撰寫的一繫列佛教歷史和經典的學術研究論文,是中國近代學者研究佛教史的重要成果。在書中,梁啟超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觀點和研究方法,解答了中國佛教史的許多疑難問題。這些研究把中國佛學和佛教史的研究推進到了新的水平。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署飲冰室主人、哀時客、中國之新民等。廣東新會人。近代中國著名學者、思想家、政治活動家。 
    目錄
    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
    附錄佛教大事表
    佛教之初輸入
    附錄一漢明求法說辨偽
    附錄二《四十二章經》辨偽
    附錄三《牟子理惑論》辨偽
    印度佛教概觀
    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原題《印度之佛教》)
    附錄說無我
    佛教與西域
    又佛教與西域
    中國印度之交通(亦題為《千五百年前之中國留學生》)
    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
    翻譯文學與佛典
    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
    附錄佛教大事表
    佛教之初輸入
    附錄一漢明求法說辨偽
    附錄二《四十二章經》辨偽
    附錄三《牟子理惑論》辨偽
    印度佛教概觀
    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原題《印度之佛教》)
    附錄說無我
    佛教與西域
    又佛教與西域
    中國印度之交通(亦題為《千五百年前之中國留學生》)
    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
    翻譯文學與佛典
    佛典之翻譯
    附錄佛教典籍譜錄考
    讀《異部宗輪論述記》
    說四《阿含》
    說《六足》、《發智》
    說《大毗婆沙》
    讀《修行道地經》
    《那先比丘經》書
    佛家經錄在中國目錄學之位置
    見於《高僧傳》中之支那著述
    附錄一《大乘起信論考證》序
    附錄二佛教心理學淺測(從學理上解釋“五蘊皆空”義)
    附錄三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
    附錄四《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文六種合刻序

    在線試讀
    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

    佛法初入中國,相傳起於東漢明帝時。正史中紀載較詳者,為《魏書·釋老志》,其文如下:
    “漢武……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聞之,未之信了也。後孝明帝夜夢金人,頂有白光,飛行殿庭,乃訪群臣,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愔仍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東還洛陽。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明帝令畫工圖佛像置清涼臺及顯節陵上,經緘於蘭臺石室。愔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城雍關西。摩騰、法蘭咸卒於此寺。”
    此說所出,古者為漢牟融《理惑論》。文在梁僧祐《弘明集》中,真偽未敢斷。(《隋書·經籍志》有《牟子》二卷。注雲:漢太尉牟融撰,今佚。《弘明集》本篇篇目下注雲:一名蒼梧太守牟子博傳。然讀其內容,則融乃蒼梧一處士,流寓交趾,不惟未嘗為太尉,且未嘗為太守也。書凡三十七節,專務擁護佛法,文體不甚類漢人,故未敢置信。若其不偽,則此為論佛法古之書矣。)其後文飾附會,乃有永平十四年僧道角力、宗室妃嬪數千人同時出家種種誕說。又造為摩騰所譯《四十二章經》,編入藏中,流通迄今。殆皆不可信(此等誕說古者,出《漢顯宗開佛化法本內傳》,見唐道宣《廣弘明集》,注雲:未詳作者。據所說則道士褚善信、費叔纔奉敕集白馬寺前與摩騰等鬥法,道經盡毀雲雲)。大抵愔、景西使,騰、蘭東來,白馬馱經,雍西建寺,事皆非虛。然所謂提倡佛法者亦僅此。至於創譯經典,廣度沙門,則斷非彼時所能有事也(《四十二章經》真偽別詳第五章)。然誦習佛法者早已有人,蓋不容疑。《後漢書·光武十王傳》雲:
    “楚王英喜為浮屠齋戒,永平八年奉黃縑白紈三十匹詣國相贖愆罪。詔報曰:‘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因以班示諸國。”
    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

    佛法初入中國,相傳起於東漢明帝時。正史中紀載較詳者,為《魏書·釋老志》,其文如下:
    “漢武……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聞之,未之信了也。後孝明帝夜夢金人,頂有白光,飛行殿庭,乃訪群臣,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愔仍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東還洛陽。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明帝令畫工圖佛像置清涼臺及顯節陵上,經緘於蘭臺石室。愔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城雍關西。摩騰、法蘭咸卒於此寺。”
    此說所出,古者為漢牟融《理惑論》。文在梁僧祐《弘明集》中,真偽未敢斷。(《隋書·經籍志》有《牟子》二卷。注雲:漢太尉牟融撰,今佚。《弘明集》本篇篇目下注雲:一名蒼梧太守牟子博傳。然讀其內容,則融乃蒼梧一處士,流寓交趾,不惟未嘗為太尉,且未嘗為太守也。書凡三十七節,專務擁護佛法,文體不甚類漢人,故未敢置信。若其不偽,則此為論佛法古之書矣。)其後文飾附會,乃有永平十四年僧道角力、宗室妃嬪數千人同時出家種種誕說。又造為摩騰所譯《四十二章經》,編入藏中,流通迄今。殆皆不可信(此等誕說古者,出《漢顯宗開佛化法本內傳》,見唐道宣《廣弘明集》,注雲:未詳作者。據所說則道士褚善信、費叔纔奉敕集白馬寺前與摩騰等鬥法,道經盡毀雲雲)。大抵愔、景西使,騰、蘭東來,白馬馱經,雍西建寺,事皆非虛。然所謂提倡佛法者亦僅此。至於創譯經典,廣度沙門,則斷非彼時所能有事也(《四十二章經》真偽別詳第五章)。然誦習佛法者早已有人,蓋不容疑。《後漢書·光武十王傳》雲:
    “楚王英喜為浮屠齋戒,永平八年奉黃縑白紈三十匹詣國相贖愆罪。詔報曰:‘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因以班示諸國。”
    漢明遣使事,相傳在永平十年(《釋老志》、《弘明集》、《高僧傳》皆無年歲。其指為永平十年,自隋費長房之《歷代三寶記》始)。然報楚王英詔在永平八年。浮屠(佛陀)、伊蒲塞(優婆塞)、桑門(沙門)諸名詞,已形諸公牘,則其名稱久為社會所已有可知。有名稱必先有事實,然則佛法輸入,蓋在永平前矣。《釋老志》稱:“漢世沙門,皆衣赤布。”則當時沙門,應已不少。然據晉石虎時著作郎王度所奏,謂:“漢明感夢,初傳其道。唯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漢制,亦循前軌。”(《高僧傳》卷十《佛圖澄傳》引)此述漢魏制度,為明確。蓋我國自古以來,的聽任“信教自由”,其待遠人,皆順其教不易其俗。漢時之有佛寺,正如唐時之有景教寺,不過所流寓外人自崇其教,非含有獎勵之意也。然桓帝延熹九年,襄楷上書,有“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一語(《後漢書》本傳)。據此,則其信仰已輸入宮廷矣。桓、靈間,安息國僧安世高,月支國僧支婁迦讖,先後至洛陽,譯佛經數十部。佛教之興,當以。
    三國時劉蜀佛教無聞,曹魏稍翻有經典。而潁川朱士行以甘露二年出家,實為漢地沙門之始(據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三)。士行亦即中國西行求法之人也。吳孫權因感康僧會之靈異(參觀《高僧傳·會傳》),在建業設建初寺,是為佛教輸入江南之始。而支謙亦在吳譯《維摩》、《泥洹》、《法句》諸經,故後此佛學特盛於江南,謙之功也(詳第五章)。
    至西晉時,洛下既有寺四十二所(見《釋老志》),而竺法護遠遊西域,齎經以歸,大興譯事(詳第五章),河北佛教漸以光大。及石勒僭號,而佛圖澄常現神通力以裁抑其兇暴(參觀《高僧傳·澄傳》),其於佛教之弘布,極有力焉。
    計自一世紀之初至四世紀之初約三百年間,佛教漸漸輸入中國且分布於各地。然其在社會上勢力極微薄,士大夫殆不知有此事。王充著《論衡》,對於當時學術、信仰、風俗,皆痛下批評,然無一語及佛教,則其不為社會注目可知。沙門以外,治此學者,僅一牟融。然所著書猶真偽難斷,具如前說。
    此期之佛教,其借助於咒法神通之力者不少。摩騰角力,雖屬誕詞,然康會在吳,佛澄在趙,皆藉此為弘教之一手段,無庸為諱。質言之,則此期之佛法隻有宗教的意味,絕無學術的意味。即以宗教論亦隻有小乘絕無大乘。神通小術,本非佛法所尚,為喻俗計,偶一假塗。然二千年來之愚夫愚婦,大率緣此起信。其於佛法之興替,功罪正參半耳。

    佛法確立,實自東晉。吾於敘述以前,先提出兩問題:,佛法何故能行於中國,且至東晉而始盛耶?第二,中國何故獨尊大乘,且能創立“中國的佛教”耶?此第二題,當於第六章別解答之,今先答題。
    我國思想界,在戰國本極光明。自秦始皇焚書,繼以漢武帝之“表章六藝罷黜百家”,於是其機始窒。兩漢學術,號稱極盛,攬其內容,不越二途:一則儒生之注釋經傳,二則方士之鑿談術數。及其末流,二者又往往糅合。術數之支離誕妄,篤學者固所鄙棄,即碎義逃難之經學,又豈能久饜人心者?凡屬文化發展之國民,“其學問欲”曾無止息,破碎之學既為社會所厭倦,則其反動必趨於高玄。我國民根本思想,本酷信宇宙間有一種必然之大法則,可以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孔子之《易》,老子之五千言,無非欲發明此法則而已。魏晉間學者,亦欲向此方面以事追求,故所謂“易老”之學,入此時代而忽大昌。王弼、何晏輩,其著也。正在縹緲彷徨,若無歸宿之時,而此智德巍巍之佛法,忽於此時輸入,則群趨之,若水歸壑,固其所也。
    季漢之亂,民瘵已甚,喘息未定,繼以五胡,百年之中,九宇鼎沸。有史以來,人類慘遇,未有過於彼時者也。一般小民,汲汲顧影,旦不保夕,呼天呼父母,一無足怙恃。聞有佛如來能救苦難,誰不願托以自庇?其稔惡之帝王將相,處此翻雲覆雨之局,亦未嘗不自怵禍害。佛徒悚以果報,自易動聽,故信從亦漸眾。帝王既信,則對於同信者必加保護。在亂世而得保護,安得不趨之若鹜?此一般愚民奉之之原因也。其在“有識階級”之士大夫,聞“萬行無常,諸法無我”之教,還證以己身所處之環境,感受深刻,而愈覺親切有味。其大根器者,則發悲憫心,誓弘法以圖拯撥;其小根器者,則有托而逃焉,欲覓他界之慰安,以償此世之苦痛。夫佛教本非厭世教也,然信仰佛教者,什九皆以厭世為動機,此實無庸為諱,故世愈亂而逃入之者愈眾。此士大夫奉佛之原因也。
    前所論者為思想之伏流,此所論者為時代之背景。在此等時代背景之上,而乘之以彼種之思想伏流,又值佛法輸入經數百年,醞釀漸臻成熟,此所以一二大德起而振之,其興也,沛乎莫之能御也。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