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佛門故事·唱誦篇
    該商品所屬分類: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99-144
    【優惠價】
    62-90
    【作者】 劉繼之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佛教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099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2009972
    作者:劉繼之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9月 

        
        
    "

    內容簡介
    在佛教歷史上,起源於佛陀時代的諷詠和唄贊,與中華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唱誦文化。唱誦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傳播佛法、化導世俗、修行實踐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本書從大量佛教文獻中選取了一百四十篇唱誦故事,分五個篇章,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中國歷史上高僧們生動的弘法事跡。
    作者簡介
    劉繼之,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繫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及宗教學方面的研究。
    目錄


    篇 魚山感梵



    魚山感梵/初傳梵唄/感應開喉/天神授聲/夢曉梵音/暗中彈指/深得師傳/獨撥新意/築臺諷詠/感悟前修/經聲提神/鴻鶴停飛/鳥馬駐足/讀經悅帝/喉嚨發聲/經聲遍城/聲傳四方/兄弟平等/書史不遺/夢中傳授/撰述音書/繞臺誦經/唱誦大會/經聲感帝/晚唐詩囊/三歲能誦/五會念佛/哀松梵唄



    第二篇 聲文並茂



    唱導祖師/出口成章/聲文並茂/臨機智辯/隨時征引/鐘情唱誦/皇帝施財/京都維那/為帝開導/王公敬仰/齋會解占/以身作則/天下楷模/皇帝心服/錢塘真觀/江南宗猷/天授英纔/講經生荷 /陸地生蓮/誦經度僧/雪地聽經/講導遇難/千頁經藏/以詩相送/二十講經/念佛得錢/教化日本/詩畫教導



    第三篇 菩薩現身



    誦經見佛/普賢開示/菩薩現身/勢至來迎/金臺來迎/天神侍衛 /護師誦經/天宮誦經/鬼神護衛/持咒驅鬼/及時悔悟/助鬼改生/誦經助脫/誦經度友/過午不食/地獄奇聞(/添齡三十/免下地獄/延壽十年/感生李樹/三萬蓮經/虎聽法華/唾液療瘡/誦經驅虎(/齋會伏虎/度鴿轉生/蛇虎侍衛/山獸為伴



    第四篇 臨危獲濟



    鴆而無傷/遇險免難/臨危獲濟/有驚無險/誓誦法華/懺誦治病/念咒救人/持咒救疾/誦經治蠱/誦經救童/妖狐現形/諷詠生香/誦經放光/夜睹虹光/念誦靈驗/誦經護佑/三刀法師/誦經奇僧/華嚴因緣/蜀地僧寶/死不虧節/不忍經溺/不行禮拜/感應石像/隻會一卷/口放金光/神鼎供養/夢感金文



    第五篇 持誦得道


    兩日一遍/口出青蓮 /誦經萬遍/持誦法華/持誦得道/念佛萬遍/老僧誦經/棲隱山峰/石室誦經/倒背如流/足不出山/獨居樓閣/刺血寫經/誦經開悟/金光照野 /十年不腐/舌頭不壞/舌頭舍利/百日不腐/各舒一指/死留舍利/端坐而逝/舍利千顆/建塔預備/朔方無跡/作詩自送/自備木龕/誦經坐化
    前言
    序言
    每當人們走進或者路過寺院,都能夠聽到不同於世俗的音樂和誦經聲,那便是佛教獨有的唱誦文化。佛教的唱誦歷史久遠,流傳至今,深刻的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和民間社會的生活世界。對於佛教徒而言,唱誦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夠培養宗教情感,淨化身心,促進對佛法的理解,啟迪智慧。
    一般來說,佛教的唱誦主要包含了唱導和諷誦兩方面內容。歷史上,中國佛教的唱導,自道安法師制作僧團三時禮儀始,慧遠大師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儀式,開講經唱導之先河。而諷誦則與佛教的梵唄密切相關,中國佛教有“魚山梵唄”之說,現如今“魚山梵唄”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佛教的各種梵唄唱誦得到整理和保護。
    從形式上看,唱導是一種亦講亦唱的弘法方式。在法會的時候,高僧升座,講解經文、闡述義理、開示佛法,中間還諷誦若干經文和贊偈,氣氛熱烈和諧。唱導對法師的要求很高,能講就必須精通佛理,還須擅長闡發辯解,會唱則要求音調動人,掌握一定的聲樂技巧。相比較而言,諷誦主要側重是音聲方面的功夫,突出技術方面的因素。但是好的諷誦,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特別是聲調和韻律的把握,非多年之功不可。


    序言



     每當人們走進或者路過寺院,都能夠聽到不同於世俗的音樂和誦經聲,那便是佛教獨有的唱誦文化。佛教的唱誦歷史久遠,流傳至今,深刻的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和民間社會的生活世界。對於佛教徒而言,唱誦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夠培養宗教情感,淨化身心,促進對佛法的理解,啟迪智慧。



    一般來說,佛教的唱誦主要包含了唱導和諷誦兩方面內容。歷史上,中國佛教的唱導,自道安法師制作僧團三時禮儀始,慧遠大師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儀式,開講經唱導之先河。而諷誦則與佛教的梵唄密切相關,中國佛教有“魚山梵唄”之說,現如今“魚山梵唄”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佛教的各種梵唄唱誦得到整理和保護。



    從形式上看,唱導是一種亦講亦唱的弘法方式。在法會的時候,高僧升座,講解經文、闡述義理、開示佛法,中間還諷誦若干經文和贊偈,氣氛熱烈和諧。唱導對法師的要求很高,能講就必須精通佛理,還須擅長闡發辯解,會唱則要求音調動人,掌握一定的聲樂技巧。相比較而言,諷誦主要側重是音聲方面的功夫,突出技術方面的因素。但是好的諷誦,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特別是聲調和韻律的把握,非多年之功不可。



    從效果來看,自漢代初傳至今,在來華胡僧和漢地高僧的努力之下,融合古今中外的音聲特質,創造出多樣的唱誦形式,積累了豐富的唱誦經驗,對傳播佛法、化導世俗、修行實踐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無論是勸導凡夫俗子、王公貴族,引導世俗向善,還是收攝身心、開悟佛法,唱誦都不必不可少的功課,受到歷代僧俗的重視。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身心忙碌而又緊張,常常疲憊不堪,偶爾的放松恐怕也是難得的奢侈。倘若有幸走進寺院,聆聽一下清靜和雅的佛教梵樂,念誦一卷文字優美的經文,諷詠一偈贊唄,再與高僧聊聊天、品品茶,談談人生,莫不是一段難忘的幸福時光!在僧傳中記載了大量唱誦的事跡,這本小冊子選取其中主要的內容,分為五個篇章,從這些故事中,我們一起分享、感受高僧們的唱誦風采!
    在線試讀
    魚山感梵
    東阿縣城南魚山,形似臥龜,蜿蜒直入黃河北岸。山雖無高峰,然錯落起伏,岩岫奇石,風景秀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三十九歲的曹植登上此山遠眺,層巒疊嶂,河水東流,心情感到難以形容的寧靜。
    一年之前,他剛剛結束人生重要的一次遷徙,受封東阿王從雍丘(今河南杞縣)至此。十幾年間,受盡至親的排擠和打壓,種種不自由和苦悶湧上心頭,想起來不禁一陣酸楚。這個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曾被南朝文學家謝靈運譽為“天下纔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此時的心情是多年以來為舒暢的時刻!魚山秀美的風光和純淨的環境,讓他有在此“終焉之心”,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兩年之後他將遭到再次遷徙,命終異鄉!
    還是好好地享受當下吧!他閑步山間,風林松竹之聲,沙沙作響,登上西麓的養茂臺,這是一處石崖上的平臺,開闊平坦。從這裡可以看見遠處連綿的山巒,還有東去的黃河,他決意在此結廬而居。一年多來,他無意詩文,潛心研讀佛經,吟誦《太子瑞應本起經》,以聊心志。
    一日,讀經之餘,出廬散步,舒展放松之際,忽然聽見天空中傳來陣陣聲音,似音樂又非音樂,似吟誦又非吟誦,曲調優美,前所未聞。本來,曹植就精通音律,工於曲賦。他心中默默記下空中梵音之調,回到草廬,依據《太子瑞應本起經》的經文,編撰了唱詞,填寫曲調。史書記載他因感梵音“創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自此漢地有了用漢語吟誦的梵唄,是謂“魚山梵唄”。
    在魚山度過兩年多,他遷徙陳地為王,病逝於陳地,年僅四十一歲。兒子曹志遵照曹植遺囑,將其葬於魚山西麓,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紛至沓來,題寫碑刻,紀念這位曾經的纔子。
    初傳梵唄
    自兩漢起,來自印度和西域的僧人,逐漸地在漢地扎根,或是得到王公貴族的支持,或是受到普通老百姓的信仰。在傳播佛教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傳達佛教的教義,一些先行者就采用梵唄的方式弘法,達到傳播的藝術效果。這一時期,有兩個人不得不提,那便是居士支謙和梵僧康僧會。
    支謙祖先是月支族,後遷居洛陽,漢獻帝末年,避亂南渡到東吳,從事佛經翻譯。他曾得到孫權的信任,輔導太子登,後隱居穹隆山,年六十歲卒於山中。據歷史考證,支謙一共翻譯了二十九部佛經,並且作了很多佛經的合譯和譯注的工作,首創會譯的體裁。而且,支謙深諳音律,對經文中贊頌多有留意,他曾依據《無量壽經》《中本起經》創作了《贊菩薩連句梵唄》三契。雖然其梵唄在梁代以前就失傳,但這一創作對佛教贊唄的發展影響巨大。


    魚山感梵



    東阿縣城南魚山,形似臥龜,蜿蜒直入黃河北岸。山雖無高峰,然錯落起伏,岩岫奇石,風景秀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三十九歲的曹植登上此山遠眺,層巒疊嶂,河水東流,心情感到難以形容的寧靜。



    一年之前,他剛剛結束人生重要的一次遷徙,受封東阿王從雍丘(今河南杞縣)至此。十幾年間,受盡至親的排擠和打壓,種種不自由和苦悶湧上心頭,想起來不禁一陣酸楚。這個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曾被南朝文學家謝靈運譽為“天下纔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此時的心情是多年以來為舒暢的時刻!魚山秀美的風光和純淨的環境,讓他有在此“終焉之心”,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兩年之後他將遭到再次遷徙,命終異鄉!



    還是好好地享受當下吧!他閑步山間,風林松竹之聲,沙沙作響,登上西麓的養茂臺,這是一處石崖上的平臺,開闊平坦。從這裡可以看見遠處連綿的山巒,還有東去的黃河,他決意在此結廬而居。一年多來,他無意詩文,潛心研讀佛經,吟誦《太子瑞應本起經》,以聊心志。



    一日,讀經之餘,出廬散步,舒展放松之際,忽然聽見天空中傳來陣陣聲音,似音樂又非音樂,似吟誦又非吟誦,曲調優美,前所未聞。本來,曹植就精通音律,工於曲賦。他心中默默記下空中梵音之調,回到草廬,依據《太子瑞應本起經》的經文,編撰了唱詞,填寫曲調。史書記載他因感梵音“創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自此漢地有了用漢語吟誦的梵唄,是謂“魚山梵唄”。



    在魚山度過兩年多,他遷徙陳地為王,病逝於陳地,年僅四十一歲。兒子曹志遵照曹植遺囑,將其葬於魚山西麓,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紛至沓來,題寫碑刻,紀念這位曾經的纔子。



    初傳梵唄



    自兩漢起,來自印度和西域的僧人,逐漸地在漢地扎根,或是得到王公貴族的支持,或是受到普通老百姓的信仰。在傳播佛教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傳達佛教的教義,一些先行者就采用梵唄的方式弘法,達到傳播的藝術效果。這一時期,有兩個人不得不提,那便是居士支謙和梵僧康僧會。



    支謙祖先是月支族,後遷居洛陽,漢獻帝末年,避亂南渡到東吳,從事佛經翻譯。他曾得到孫權的信任,輔導太子登,後隱居穹隆山,年六十歲卒於山中。據歷史考證,支謙一共翻譯了二十九部佛經,並且作了很多佛經的合譯和譯注的工作,首創會譯的體裁。而且,支謙深諳音律,對經文中贊頌多有留意,他曾依據《無量壽經》《中本起經》創作了《贊菩薩連句梵唄》三契。雖然其梵唄在梁代以前就失傳,但這一創作對佛教贊唄的發展影響巨大。



    康僧會也是西域人,後移居交趾。赤烏十年(248年)來到建業,傳播佛教,因感舍利受到孫權的信奉,住在建初寺。他翻譯了許多佛經,譯文準確美妙,雅俗共賞。在弘法的時候,康僧會曾給弟子傳授梵音歌詠,音調清靡哀亮,流傳信眾當中,影響一時。



    感應開喉



    帛法橋,中山人(今河北唐縣、定縣一帶)。年少的時候,法橋喜歡學習用優美的音調讀誦佛經,但是他的喉嚨聲音很小,讀誦的時候一點都不響亮,每次與同學交流讀誦經驗的時候,都因為聲音太小而感到懊惱。



    法橋認為自己念誦的水平和效果不佳,是因為學習佛法不夠刻苦,受到多生以來的業障的阻礙,於是,他決定以七日為期,行懺悔法,禮拜諸佛菩薩,以求減少自己修學的阻力。他發願七日七夜不喫不喝,在房間裡禮拜觀世音菩薩,袒露自己心中的雜念,懺悔自己的過失。幾天過去,寺院的同學都勸他休息,不要損害了身體,但是法橋志願不得菩薩感應誓不罷休,還是堅持每日禮拜懺悔。



    到了第七天,他感到喉嚨像突然裂開了一樣,但是絲毫不覺得疼痛,而讀誦的聲音頓時比以前大了很多。法橋整肅衣冠,在菩薩像面前誠心讀誦佛經,果然與以前讀誦的音調不同,不僅聲音響亮,而且音調動聽。這以後,法橋常常在寺院諷誦經典,遠近一裡多路的人都能夠聽見他的誦經聲,因而來聽他讀誦佛經。大家通過聽聞法橋誦經學習佛法,而法橋日夜吟誦,聲音婉轉優美,打動了很多人,使他們都歸信佛教。



    直到九十歲的時候,法橋還在寺院為大眾誦經,聲音依舊洪亮,弟子僧扶繼承他的方法,跟從他學習。晉穆帝永和年間,法橋在寺院去世。



    天神授聲



    祖籍月支國的支曇籥,隨父輩遷居建業,年少出家為僧,住在蘇州的虎丘山,素食粗衣,過著簡樸清苦的生活。晉朝孝武皇帝初年,皇帝下詔請他在建業住持建初寺,武帝親自跟從他受在家菩薩戒,並跟隨他學習佛法。



    曇籥常常在皇宮裡為王公貴族誦經,他誦經的聲音抑揚頓挫,十分美妙,深深地吸引著皇帝和貴族們。在支曇籥之前,佛教流行的梵唄源自東阿,是魏陳思王曹植因在魚山感梵音而作,西域高僧康僧會曾將這個發聲方法發揚光大,傳遍大江南北,曇籥起初也是學習的這種方法。但是有一次,曇籥在夢中見到天神,天神傳授了一種新的發聲方法。他醒來以後,按照夢中天神的指示,創造了一種新的轉讀方法,即六字梵唄。經過他的實驗和改造,用他的方法來讀誦經文,聲音清純,響徹四方,音調起伏有致,韻律感強。



    後來的法師誦念佛經,大多學習他的方法,傳誦至今。曇籥一直住在建初寺,直到八十一歲的時候纔去世。



    夢曉梵音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簡稱《大孔雀明王經》,為唐代密宗大師不空所譯。經中敘說佛陀住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比丘莎底為大黑蛇所傷,毒氣傳遍全身,幾近死亡,阿難求佛陀慈悲救護。佛陀教阿難諷誦“摩訶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羅尼”,使比丘莎底轉危為安,而且佛陀還宣說了此陀羅尼的功德。在密教中,依據此經的孔雀明王經法,是密教四大法之一,多用於息災、祈雨、安產等事。後傳至日本,為東密所重視。



    道賢法師,不知是何地人,以誦讀《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為日課。後接受瑜伽灌頂法,誦咒之功力更上一層樓,有許多征兆。曾經有一次,夜裡夢見佛帶著自己行走在濃雲之間,雖置身天際,猶如踏在陸地上。他們一邊在天上飛馳,一邊佛指著天空下,告訴道賢陸地上的情形。從摩竭陀國到占波國,從南印度到西印度,等等,道賢跟著佛,邊看邊記,歡喜不已。等到從夢中醒來的時候,道賢居然可以通曉天竺的五種梵文語言。



    當時,西域的僧人或者蔥嶺以北的胡僧,來到岐下,往往偽稱自己是印度人。道賢與他們對話,就知道他們的破綻,指出他們真正的國籍,所以北戎南梵的僧人,雖說言語各異互不相通,但沒有一個人能夠瞞過道賢。隴坻一代的僧俗都跟從他學習密教經典,尊稱他為“阿阇梨”。



    後唐長興末年,明宗逝世,立李從厚為帝,即閔帝。鳳翔節度使潞王李從珂不服帝命。閔帝派遣王思同率領軍隊討伐,李從珂堅城自守。當時,道賢正好在城中,潞王前去咨詢,問道:“現今圍困城中,危險至極,敢問大師,如何是好?”道賢說:“召請竇八郎,可知戰事勝負。”李從珂不知道竇八郎是何人,道賢告訴他無須多慮,竇八郎會不請自來。



    在李從珂登上圍城巡視軍隊的時候,忽然一個身披盔甲,手持兵戈的人,來到他的面前。護衛嚇了一跳,以為要謀害潞王,趕緊防備。沒想到那個人先是像要戰鬥的樣子,跳躍了一番,然後扔掉兵戈,脫掉盔甲,就跑走了。後來詢問纔知道,那個人就叫竇八。這個竇八郎,是岐州人,家境富裕,但是行為怪異,常常披衣散發,在市鎮賣水。有時遇見馬車驢車,常常立定拍掌,大笑不止。死後化作金色蝴蝶,為一時傳奇。



    潞王將此事告訴道賢,道賢笑著回答說:“這是敵軍投降的征兆。”後來,潞王迎戰王思同,果然交兵不久,敵軍潰敗,紛紛投降。潞王乘勝追擊,向東征討,後攻占洛陽,登基稱帝,即末帝。潞王稱帝之後,改年號為清泰,道賢聽了,上奏說年號取得不好。末帝問緣由,道賢說:“水清則石現。”到了第二年,末帝調動並州石敬瑭的部隊,石敬瑭擁兵不動,還暗中聯絡契丹,合力攻入洛陽,末帝自焚而亡,應驗了道賢“石現”的預言。在石敬瑭還沒有攻入洛陽城的時候,道賢已經圓寂,後來大宋兩京的高僧,多為道賢的弟子和再傳弟子。



    暗中彈指



    道慧,俗姓張,潯陽柴桑縣人。二十四歲出家為僧,住在廬山寺。道慧品行清淨高雅,在寺中刻苦研習佛教經典。他偏愛誦經,聲音獨特美妙。他沒有學習過梵唄,隻是根據經文的實際內容,結合自己的領悟,自然誦讀,加上他天然有一副好嗓子,所以道慧誦讀佛經的時候,常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後來,道慧來到京師安樂寺,由於他讀經頗有特色,沒過多久就名震京城。


    晚年的時候,他避居竹林寺,仍然以誦經為業。每天晚上念經的時候,人們都能聽見暗地裡有神人彈指相配合,還能夠聽到有天神歌頌贊嘆的聲音。大明二年,道慧年僅五十一歲,就去世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