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聖嚴法師著作精品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905-1313
    【優惠價】
    566-821
    【作者】 聖嚴法師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佛教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13405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盒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1340530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

    編輯推薦
    聖嚴法師弟子:張國立、李連傑、朱德庸、林青霞、羅大佑等推薦。
    *經典權威的佛學入門書,領你進入佛學的殿堂,*平易親切的心靈指導書,讓你安心快樂得自在。
    聖嚴法師講心經、金剛經MP3,精美的彩色插圖,親切圓潤的講經說法。 
    內容簡介
    《福慧自由》:《金剛經》是佛教流傳廣、影響*的經典,旨在闡發實相無相、去除執著、解脫自在,獲得大智慧大福德的道理。
    聖嚴法師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從淨化心靈,提升自我;淨化人心,造福社會;福慧雙修,獲得圓滿人生的主題對《金剛經》的思想做了申發。
    聖嚴法師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的聲音依然親切圓潤,極富感染力。有如智慧的甘泉,滋潤我們的心田,洗滌我們的靈魂,澄淨我們的心靈。聽聖嚴法師講經是生命的享受,將會獲得心靈的升華。
    《心的經典》:《心經》是大乘佛法的核心,雖隻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是精要的佛法概論和*的修行實踐指南。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心經》是容易學習容易持頌的經典,通過它可以掌握佛法的根本義理,在生活中開顯出心的智慧,跨越有限的生命時空,開創無限的人生旅程。
    聖嚴法師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的聲音依然親切圓潤,極富感染力。有如智慧的甘泉,滋潤我們的心田,洗滌我們的靈魂,澄淨我們的心靈,獲得生命的享受和升華。
    本套還包括:《禪的體驗》、《智慧100——消除煩惱的方法》、《學佛群疑》、《正信的佛教》、《佛學入門》、《雪中足跡》。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圓寂。
    著名佛教道場法鼓山的創辦人,分支道場遍及歐、亞、美、澳等各洲,門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個博士學位獲得者,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美國
    目錄
    《福慧自由》
    緒言介紹《金剛經》
    一、《金剛經》的地位——諸經中之
    (一)從有我的煩惱,到無我的解脫
    (二)從現實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我無相,功德無量
    二、《金剛經》的目的——廣度一切眾生
    (一)不住於相而行布施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內以智慧為基礎,外以慈悲作表現,福慧圓滿,同成佛道
    講《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一、環保的層面
    (一)保護物質的自然環境
    (二)保護人間的社會環境《福慧自由》
    緒言介紹《金剛經》
    一、《金剛經》的地位——諸經中之
    (一)從有我的煩惱,到無我的解脫
    (二)從現實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我無相,功德無量
    二、《金剛經》的目的——廣度一切眾生
    (一)不住於相而行布施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內以智慧為基礎,外以慈悲作表現,福慧圓滿,同成佛道
    講《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一、環保的層面
    (一)保護物質的自然環境
    (二)保護人間的社會環境
    (三)保護自我的內在環境
    二、《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二)發菩提心
    (三)保護初發心
    (四)降伏煩惱心
    三、《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二)“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三)“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四、從有到無的心靈環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狀況——住於現在的活動
    (三)解脫者的智慧反映——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第二講《金剛經》與自我提升
    一、《金剛經》的自我觀
    (一)自我的層次
    (二)執著的自我
    (三)假名的自我
    二、《金剛經》的自我升華
    (一)認識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
    第三講《金剛經》與淨化社會
    一、《金剛經》的社會環境
    (一)自然環境:中印度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
    (二)社會環境的接觸層面
    二、《金剛經》的社會建設
    (一)祗陀太子的事跡
    (二)給孤獨長者的事跡
    (三)人間社會的互動關繫
    (四)以布施行與忍辱行建設人間、關懷社會
    三、《金剛經》以法布施的心靈環保來淨化社會
    第四講《金剛經》與福慧自在
    一、福報與智慧是一體的兩面
    (一)福報的定義是:過去種福現在有福,現在種福未來有福
    (二)智慧的定義是:當做的事要恰到好處地去做,當說的話要適如其分地說
    二、《金剛經》的福慧雙修
    (一)修福當與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從修福中表現
    三、依智慧修福德纔能無礙自在
    (一)戒、定、慧三無漏學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
    附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及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注
    附錄金剛經書法欣賞門
    康熙御筆臨董
    《心的經典》
    篇 心經禪解
    一、前言
    二、智慧度苦阨
    三、觀諸法皆空
    四、因緣不思議
    五、解脫與自在
    六、生命的歸趣
    第二篇 心經講記
    一、前言
    二、《心經》的內容
    第三篇 心經實踐
    一、人生的意義
    二、生活的實踐
    三、生命的超越
    四、後記
    第四篇 心經異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鳩摩羅什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玄奘譯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法月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共利言等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智慧輪譯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施護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法成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習應品》的心經內容?鳩摩羅什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初分學觀品》的心經內容 玄奘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二第二分《觀照品》的心經內容 玄奘譯
    附錄 心經書畫欣賞
    心經·王羲之書
    心經·歐陽詢書
    心經·蘇試書
    心經·趙孟頫書
    心經·董其昌書
    心經·康熙書
    心經·弘一法師書
    心經·弘一法師書
    心經·趙樸初書
    觀音像
    《禪的體驗》
    《智慧100——消除煩惱的方法》
    《學佛群疑》
    《正信的佛教》
    《佛學入門》
    《雪中足跡》
    媒體評論
    我皈依聖嚴法師多年,受益匪淺。法師的心語,猶如智慧的明燈、清心的甘泉,點點滴滴滋潤著我的心靈。

    ——張國立

    曾經師父的幾句真言,在我生命力量不可承受的痛時,因為用了它而順利過渡,這幾句真言就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在線試讀
    《福慧自由》
    講《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一、環保的層面
    (一)保護物質的自然環境
    這包括生態資源的保護以及物質資源的保存。所謂生態保護,包括對於所有野生動物以及植物的保護。
    要將所有動、植物生存的環境,都看做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沒有這些動、植物,人類也無法單獨生存。這些共同生活的生物環境,相互之間都有它自動、自然的調整作用,如果人為地加以破壞,使自然生態環境失去平衡,也會為人類帶來災難。例如,撲殺麻雀,結果蝗蟲一來,即釀成蟲災。麻雀固然喫米谷,但也喫蟲,也幫人類避去了蟲害。麻雀喫了農夫辛勤耕種的谷物,把麻雀捕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對的,但卻因此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會為人類的生存帶來災難。又例如砍伐森林,目的在於增加耕地面積,擴大農業生產,不過一旦森林砍伐殆盡,一片童山濯濯,成為光禿禿的不毛之地,勢必引起旱災,亦引來水患。
    臺灣是個彈丸之地,如果任意破壞自然生態,我們很快便會受到報應。許多先進國家,例如美國、日本在國內講環保,卻到印尼、南美洲去砍伐原始森林,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們這個世界,現在已經是“地球村”,彼此息息相關,聲氣相通,樹木在本國和自己有關繫,在南美洲、印尼,又何嘗沒有關繫?
    除了生態資源的保護,物質資源的保存也很重要。現在我們對物質資源的浪費,很快就會帶來災難。譬如,對石油及水資源的浪費。石油及水,有如人體的血液,如果將油料燒盡,地下水抽光,會為人類帶來什麼情況?後果或許會可怕得不堪想像!
    目前,我們雖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物質環境中,但是人類的健康狀況卻愈來愈壞,科學文明愈昌盛,人類的苦難並沒有因此而減少,我們的快樂和幸福未必超越五千年前的老祖宗。
    以佛教來說,佛教主張愛護一切眾生。因為愛護所有動物,所以不殺生;因為愛護所有物質,所以要惜福。對所有一切物質,都應該好好愛惜、好好運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為止,這樣纔能把我們的環境保護好。
    佛法說,我們的身體是“正報”,生存的環境是“依報”,因為我們必須依靠環境而生存,所以叫做“依報”。如果我們繼續不知節制地破壞、浪費而不加以愛惜,不僅我們的子孫無法享有這樣的福報,我們自己的來生,也因此而無法往生淨土了。《福慧自由》
    講《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一、環保的層面
    (一)保護物質的自然環境
    這包括生態資源的保護以及物質資源的保存。所謂生態保護,包括對於所有野生動物以及植物的保護。
    要將所有動、植物生存的環境,都看做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沒有這些動、植物,人類也無法單獨生存。這些共同生活的生物環境,相互之間都有它自動、自然的調整作用,如果人為地加以破壞,使自然生態環境失去平衡,也會為人類帶來災難。例如,撲殺麻雀,結果蝗蟲一來,即釀成蟲災。麻雀固然喫米谷,但也喫蟲,也幫人類避去了蟲害。麻雀喫了農夫辛勤耕種的谷物,把麻雀捕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對的,但卻因此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會為人類的生存帶來災難。又例如砍伐森林,目的在於增加耕地面積,擴大農業生產,不過一旦森林砍伐殆盡,一片童山濯濯,成為光禿禿的不毛之地,勢必引起旱災,亦引來水患。
    臺灣是個彈丸之地,如果任意破壞自然生態,我們很快便會受到報應。許多先進國家,例如美國、日本在國內講環保,卻到印尼、南美洲去砍伐原始森林,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們這個世界,現在已經是“地球村”,彼此息息相關,聲氣相通,樹木在本國和自己有關繫,在南美洲、印尼,又何嘗沒有關繫?
    除了生態資源的保護,物質資源的保存也很重要。現在我們對物質資源的浪費,很快就會帶來災難。譬如,對石油及水資源的浪費。石油及水,有如人體的血液,如果將油料燒盡,地下水抽光,會為人類帶來什麼情況?後果或許會可怕得不堪想像!
    目前,我們雖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物質環境中,但是人類的健康狀況卻愈來愈壞,科學文明愈昌盛,人類的苦難並沒有因此而減少,我們的快樂和幸福未必超越五千年前的老祖宗。
    以佛教來說,佛教主張愛護一切眾生。因為愛護所有動物,所以不殺生;因為愛護所有物質,所以要惜福。對所有一切物質,都應該好好愛惜、好好運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為止,這樣纔能把我們的環境保護好。
    佛法說,我們的身體是“正報”,生存的環境是“依報”,因為我們必須依靠環境而生存,所以叫做“依報”。如果我們繼續不知節制地破壞、浪費而不加以愛惜,不僅我們的子孫無法享有這樣的福報,我們自己的來生,也因此而無法往生淨土了。
    (二)保護人間的社會環境
    保護社會環境包括對家族倫理、社會倫理,乃至於對職業及政治倫理的保障與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繫,必須有倫理。倫理的意思,就是尊卑、高下、長幼和先後有一定的次第。例如,我們今天聽講的座位,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位置,進入會場的時候,一定井然有序,不會你爭我搶;如果會場的座位安排沒有對號,一旦很多人同時進來,就可能產生你占我奪、爭先恐後的狀況。所以,人與人之間,必須有倫理的規範;如果不遵守倫理,或許一時間仿佛自己占了上風,他人遭殃,事實上,自己就在其中,根本難以豁免,到頭來還是反受其害。
    有一個故事是說,有一個惡媳婦虐待她的婆婆,每天用同一隻破碗盛飯給婆婆喫,喫完了也不洗,第二餐再用同樣的碗盛飯給婆婆喫。終於有一天,這個惡媳婦自己也娶了媳婦,但是她對婆婆依然故我,仍是老樣子。一次,這位惡媳婦拿了這隻破碗隨手一扣幾乎打碎,她的媳婦馬上把這隻破碗搶過去說:“婆婆,不能打破啊!”
    這位惡媳婦問:“打破有什麼關繫?”
    她的媳婦答:“不行啊,我還準備將來留給你用呢!”
    這雖然是個笑話,卻是值得警惕的。一代看一代,你如何對待上一代,你的下一代也會如何對待你;就算你的下一代不如此待你,以佛法的眼光來看,你仍然得承擔因果。所謂“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若有不報,時辰未到”,這一生不報,來生也會報。佛法中有“花報”與“果報”,“現生報”也叫“現世報”,現世報僅像是開花一般,並不是全部,來世的報纔是更厲害的結果。
    此外,既得遵守家族的倫理,也須遵守社會的倫理。社會的倫理是什麼?每一個社團都有它的倫理關繫,譬如,組織法中規定負責人和成員,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運作方式,否則,這個團體就變成一群烏合之眾。而宗教更是重視倫理,師徒關繫、信徒與出家人的關繫,都是倫理;有職務的倫理、職位的倫理,甚至還講戒臘的倫理,誰先受戒,便應受到尊敬。
    “倫理”如果用佛教的語言來講,稱之為“法住法位”,也就是說,每一個現像,都有它一定的位置。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環境中,都有他不同的位置;每一樁事物,在不同的時間、情況下,都有不同的立場和位置,我們要加以尊重,這就是倫理。
    例如,有時候我是老師,有時候我做學生。做老師的時候就要像老師,做學生的時候就要像學生。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各有其軌跡、地位;違者相互衝突,順者彼此輔助。
    雖然說要隨順因緣,但佛法也鼓勵人要積極促成因緣。因緣沒有成熟,要促成它。如果怎麼樣也做不出來,那就暫時擱下。譬如說,我計劃到國父紀念館演講,但是場地怎麼也租不到,那到底還要不要講呢?如果怎麼也租不到,便放棄演講計劃。因為我知道“諸法因緣生”,別人也需要用場地,並不是隻有我纔能用,所以不需強求,隻要等待以後有因緣就好了。
    (三)保護自我的內在環境
    自我的內在環境,包括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
    佛教指出,心有“染”和“淨”,“真”和“妄”之分。“染”是煩惱,“淨”是智慧;受幻境的迷亂,就是“妄”,證得諸法的實相無相,就是“真”。
    一般人的心理活動,‘無非是虛妄的煩惱相,無我、無相的精神活動纔是解脫自在的智慧功能。
    前面我們已經大致解釋過有我、執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意思,那便是染的、妄的、煩惱的;相對地,無我的、無住的、不以自我為中心,便是淨的、真的、智慧的。
    二、《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共有四個層次: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化,推展到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的淨化,始能落實、普遍、持久。
    所謂“心靈環保”,是一個現代的名詞。其實,佛教很早就主張,要使我們的心清淨,必須將煩惱心淨化,成為智慧心,這就是心靈的環保。
    心靈的世界包括心理的活動和精神的活動。如果我們的心理環境或精神環境常常困擾我們,心靈就不健康了。為了保護我們的心靈環境,變得有智慧、清淨、自在,就必須從人心的淨化做起。
    (二)發菩提心
    人心的淨化,必須放下自私自利,確信利人便是利己,故當如《金剛經》所鼓勵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什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這是《金剛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
    要發成佛的心,必須先學菩薩的精神,菩薩的精神就是“以利他為利己”,菩薩發願並不是急著想要自己先成佛,而是希望先度眾生。諸位一定聽過地藏菩薩發的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精神,是以利益眾生來利益自己,也就是不為自私自利,隻為利他。這種觀念正是我們現在的社會,以及永遠的人間社會所需要的。如果人人都能不為私利,而致力於利他,這世界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紛爭了。
    利他行,並不等於做濫好人,必須智慧與慈悲兼顧,方能使我們的世界真正地淨化。
    (三)保護初發心
    發了無上菩提心,應當知道如何時時保護此一“初發心”,是故《金剛經》說:“雲何應住?”
    這個“住”和前面的“住”不同。前面提過的“住”是“在乎”,這裡的“住”是不要離開、不要退心、不要忘掉。要住於無上菩提心,不要忘記自己初所發成佛的願心。要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忘記自己是一個發願成佛的人,如果能夠這樣,便能時時以利他為利己。
    (四)降伏煩惱心
    住於無上菩提心者,必須知道如何處理心猿意馬的虛妄煩惱心。《金剛經》說:“雲何降伏其心”,如何使我們心猿意馬的煩惱心、妄想心、自我執著心平服下來、化解開來呢?這就是《金剛經》的內容,也是重要的主旨。
    三、《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
    (二)“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