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思想錄--像哲學家那樣思考,媲美《道德經》,帕斯卡爾文選**版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世界哲學
    【市場價】
    99-144
    【優惠價】
    62-90
    【作者】 (法)帕斯卡爾 著,張志強,李德謀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世界哲學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13233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1323304
    叢書名:西方三大經典哲理散文:精選典藏版

    作者:(法)帕斯卡爾著,張志強,李德謀譯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 


        
        
    "

    編輯推薦
    三百年來從未絕版,西方的《道德經》,科學家老子向你講述思考之道,你看的不是一本書,是讓生命開花的維生素,他是天纔科學家,他追尋真理與愛,他在科學與靈魂上同樣不朽。 
    內容簡介
    人的靈魂有兩個入口:一是理智、一是意志。
    人隻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作者簡介
    布萊茲·帕斯卡爾
    法國17世紀天纔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他在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兩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幾何學上的帕斯卡爾六邊形定理、帕斯卡爾三角形,物理學上的帕斯卡爾定理等均是他的貢獻:他還發明了世界上臺計算機,制作了水銀氣壓計。他同時是一位成
    目錄
    編譯者語
    章走向真理
    科學思維:以幾何學為例
    情感與語言:準則在於誠懇
    第二章穿透人性
    無限的世界有限的認識
    精神的兩面:理性與感性
    人性的背面:偽裝與謊言
    何以解憂,唯有娛樂
    第三章投進上帝的懷抱
    隱蔽的上帝
    腐化的心靈與永恆的人性
    消逝的精神
    一場信仰的賭博編譯者語
    章走向真理
    科學思維:以幾何學為例
    情感與語言:準則在於誠懇
    第二章穿透人性
    無限的世界有限的認識
    精神的兩面:理性與感性
    人性的背面:偽裝與謊言
    何以解憂,唯有娛樂
    第三章投進上帝的懷抱
    隱蔽的上帝
    腐化的心靈與永恆的人性
    消逝的精神
    一場信仰的賭博
    第四章把一切獻給主
    做有信仰的人
    理智對信仰的論證
    第五章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就是正義嗎
    瘋人院的章程
    第六章人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
    人的思想與理智
    事物相對的矛盾性
    人性的偉大與可悲
    第七章人性的優點
    沒有信仰就沒有幸福
    關於人性善惡的討論
    宗教信仰對人性的改變
    第八章上帝是存在的
    證明上帝的存在
    猶太民族對救世主的誤解
    第九章上帝與猶太民族
    基督教並不是的
    我對猶太民族的看法
    第十章宗教的意義和像征
    聖書的意義
    彌賽亞的降臨和預言
    像征的本質
    第十一章神聖的預言
    彌賽亞必定會到來
    把忠誠之心獻給主
    王國的興衰
    第十二章神性之光
    耶穌的守護者
    預言是人類的一大奇跡
    耶穌的降臨將拯救全世界
    耶穌對子民的考驗
    第十三章隻有上帝纔能夠拯救世界
    真假奇跡
    耶穌和他的敵人
    第十四章異端與真理
    事物的矛盾與統一
    教會的精神
    對異端裁判所的鬥爭
    在線試讀
    章走向真理
    科學思維:以幾何學為例
    一個人要發現人類所獨有的創造性,就必須要有偉大的精神。在平庸的人看來,人與人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在幾何學上,具有抽像思維能力的人與生性敏感的人,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區別。從幾何學的角度看,這種本質上的區別似乎脫離日常生活。這是因為人們缺乏良好的思維習慣,很少思考這些問題。其實隻要稍加思索,就能理解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常識性原則,否則,就一定是思維方式出了問題。
    從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人們並不需要刻意鍛煉,隻要稍加用心,就可獲得這種能力。獲得這些能力的前提是必須有良好的洞察力,因為,很多現像非常微妙,不仔細觀察,很容易遺漏,錯誤也會隨之產生。因此必須用異常深刻的洞察力觀察這些日常現像,然後用正確的思維方式進行推理,這纔是判斷事物的正確方法。缺少良好的觀察力,或是沒有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後得到的結論就往往是錯誤的。
    幾何學家都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因為他們不會由已知的原則作出錯誤的推理。感覺敏銳的人,如果能把觀察力運用到自己不熟悉的幾何學原則上去,也能成為幾何學家。
    某些生性敏感的人成不了幾何學家,在於他們沒能從幾何學原則的角度來看問題。某些幾何學家之所以不敏銳,是因為他們習慣了用幾何學簡潔的原則來看待一切事物,隻有在掌握了幾何學原則之後,他們纔能進行推論。所以他們在面對新鮮事物時不知所措。這些新鮮事物的原則不是這樣得來的,這些幾何原則是不可見的,它強調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沒有親身感受的人,要讓別人對他們的推斷有所共鳴,是難如登天的。這類事物紛繁復雜,必須有良好的洞察力纔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根據這種感受,作出正確合理的判斷。但這種感受卻無法用幾何學的原理證明,因為獲得這些原則的方式和幾何學是不同的。假如這樣做的話,理論就會陷入一場永無止境的論證。我們有時不是根據推理,而是依靠印像來判斷事物。所以很少有幾何學家是敏銳的。幾何學家常用幾何學的思方法來判斷事物,通常先從定義出發,然後以推理論證,而這根本就不是探求這類知識的方法,所以常常弄出一些荒唐的笑話來。如阻擊戰鬥中的薩賓婦女在潛意識裡推論。隻有少數人具備這種良好的直觀感覺,所以這種推論方式是超乎想像的。
    直觀感覺習慣於憑印像下結論。當人們要對費解的現像作出判斷,並要求解答時,他們就舉步維艱了。因為研究這些現像,要用到許多枯燥乏味的定義和原理,而錯誤的直觀感覺,永遠不能使他們成為觀察力敏銳的人,終也不能成為幾何學家。那些幾何學家雖然具有正確的直觀感覺,在遇到新鮮事物時,卻需要我們用定義和原理向他們解釋,否則他們就會認為荒唐至極。他們認為,隻有依據原理說得清楚的事物纔是正確的。章走向真理
    科學思維:以幾何學為例
    一個人要發現人類所獨有的創造性,就必須要有偉大的精神。在平庸的人看來,人與人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在幾何學上,具有抽像思維能力的人與生性敏感的人,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區別。從幾何學的角度看,這種本質上的區別似乎脫離日常生活。這是因為人們缺乏良好的思維習慣,很少思考這些問題。其實隻要稍加思索,就能理解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常識性原則,否則,就一定是思維方式出了問題。
    從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人們並不需要刻意鍛煉,隻要稍加用心,就可獲得這種能力。獲得這些能力的前提是必須有良好的洞察力,因為,很多現像非常微妙,不仔細觀察,很容易遺漏,錯誤也會隨之產生。因此必須用異常深刻的洞察力觀察這些日常現像,然後用正確的思維方式進行推理,這纔是判斷事物的正確方法。缺少良好的觀察力,或是沒有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後得到的結論就往往是錯誤的。
    幾何學家都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因為他們不會由已知的原則作出錯誤的推理。感覺敏銳的人,如果能把觀察力運用到自己不熟悉的幾何學原則上去,也能成為幾何學家。
    某些生性敏感的人成不了幾何學家,在於他們沒能從幾何學原則的角度來看問題。某些幾何學家之所以不敏銳,是因為他們習慣了用幾何學簡潔的原則來看待一切事物,隻有在掌握了幾何學原則之後,他們纔能進行推論。所以他們在面對新鮮事物時不知所措。這些新鮮事物的原則不是這樣得來的,這些幾何原則是不可見的,它強調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沒有親身感受的人,要讓別人對他們的推斷有所共鳴,是難如登天的。這類事物紛繁復雜,必須有良好的洞察力纔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根據這種感受,作出正確合理的判斷。但這種感受卻無法用幾何學的原理證明,因為獲得這些原則的方式和幾何學是不同的。假如這樣做的話,理論就會陷入一場永無止境的論證。我們有時不是根據推理,而是依靠印像來判斷事物。所以很少有幾何學家是敏銳的。幾何學家常用幾何學的思方法來判斷事物,通常先從定義出發,然後以推理論證,而這根本就不是探求這類知識的方法,所以常常弄出一些荒唐的笑話來。如阻擊戰鬥中的薩賓婦女在潛意識裡推論。隻有少數人具備這種良好的直觀感覺,所以這種推論方式是超乎想像的。
    直觀感覺習慣於憑印像下結論。當人們要對費解的現像作出判斷,並要求解答時,他們就舉步維艱了。因為研究這些現像,要用到許多枯燥乏味的定義和原理,而錯誤的直觀感覺,永遠不能使他們成為觀察力敏銳的人,終也不能成為幾何學家。那些幾何學家雖然具有正確的直觀感覺,在遇到新鮮事物時,卻需要我們用定義和原理向他們解釋,否則他們就會認為荒唐至極。他們認為,隻有依據原理說得清楚的事物纔是正確的。
    有些神經質的人,無法自由地思考,也不認真考慮辯證思維的本質,所以對這種辯證的思想一無所知。要獲得正確的結論,有多種方法。有的人能依據很少的原則得出結論,這是正確運用意識的一種表現。還有一些人能通過許多事物的表像得出結論。例如,人們對水的作用認識很深,而對於水的性質卻知之甚少。不經過縝密的探索是認識不到事物本質的。
    幾何學包含了大量原則,而思維的一種可能是這樣:對符合普遍規律的事物熟視無睹,卻一心一意地鑽進牛角尖。因此形成了兩種思維:一種是縝密的思維,它能夠敏銳、深刻地鑽研很多原理;另一種是幾何學式的思維,它能夠思路清晰地理解大量原則。前者體現的是思維的深刻性,後者體現的則是思維的廣博性。俗話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的思維方式隻能偏重其中一種,要麼是嚴密的,要麼是廣博的,二者不可能兼得。
    習慣了憑感覺進行判斷的人,常常不在乎推理。他們不習慣理性思維,想一眼就看透事物。反之,習慣了依據原理進行推論的人,對感性的東西也毫不理解,他們總是埋頭思考卻少有發現。那些在毫無標準的情況下就作判斷的人,就同沒有戴表的人一樣,缺少判斷的準則。
    感覺屬於判斷和科學屬於精神意識是一樣的。敏感性是構成判斷能力的一部分,幾何學則是構成意識的一部分。
    我們由相互的交往形成感情,也常在交往中破壞著感情。正確的交往有利於感情的培養,不良的交往則使之破壞,因此重要的是善於培養。假如我們對感情麻木不仁,我們也就沒有必要作選擇了。這就構成了一個循環,能擺脫這個循環的人就是幸福的。
    一個人要發現人類所獨有的創造性,就必須要有偉大的精神。在平庸的人看來,人與人是沒有差別的。
    當我們想指出別人所犯的錯誤時,我們就必須弄清他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必須承認他在某些方面是正確的,同時也要指出他在其他方面所犯的錯誤,隻有分清了是非功過,對他的評價纔是公正合理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們不會自責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況且也沒人會故意犯錯誤。感官知覺總是正確的。人們通常相信親身見聞,這也許是人的天性吧!
    情感與語言:準則在於誠懇
    如果一位漂亮的姑娘身上堆砌的珠寶多得讓她走路都氣喘,我們會覺得好笑,但有不少村民會把她當成女王。我們鋻賞詩歌時也不比這些村民高明多少。
    對基督徒的修行而言,娛樂活動都是危險的。在一切娛樂活動中,教徒認為戲劇為可怕。它表現出來的感情是那麼自然、微妙,在我們內心激起共鳴並得以融合升華。特別是愛情,人們將它表現得越純潔越真摯,這種共鳴就越強烈。它的激情迎合了我們的自愛之心,讓我們產生了移情入境的體驗。我們根據自己在戲裡所受的感染,來塑造自己的心靈,以期擁有那種純潔的靈魂。
    走出劇院,愛情的美麗和甜蜜充盈著內心,我們就更是深信自己的純潔和高尚,並且幻想在生活中也會踫到那樣美好的快樂時光,情願為此作出犧牲。另一方面人們也愛看悲劇,尤其愛看克萊奧布林的愛情劇。她並不了解自己的愛情,如果她的愛情與感覺之間沒有矛盾衝突,那就沒有悲劇的趣味了。
    雄辯不是靠權威而是靠極富感染力的語言說服人。
    要使別人相信我們所說的,就要盡力在聽眾和我們之間尋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一方面要了解聽眾的知識層次和心理,另一方面則要求我們具備清晰的思路與恰當的表達方式。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人的心理,以便掌握好演講的分寸。我們還要從聽眾的角度出發,根據自己的內心感受來檢驗講稿表達的含義是否準確,看看二者之間是否協調,能否打動聽眾。在具體事例的引用上,我們要盡可能地列舉恰當的、常見的事例。聽眾很反感誇誇其談,隻有實事求是,恰到好處地緊扣題目纔能感動聽眾。
    雄辯必須使人心悅誠服,而使人心悅誠服的說法,本身又必須真實。雄辯是對思想的圖解,那些畫完之後又添幾筆的人,就是隨意而不是認真了。
    河流能把人帶到他們想去的地方,它是自身在運動著的道路。當人們不理解事物的真相時,好能有一種共同的錯誤觀念把人們的意識統一起來。例如,過去的人們把季節的變化、疾病的流行都歸罪於月亮。人的缺點就是對無法解釋的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
    艾比克泰德、蒙田和圖爾吉的薩羅門的寫作方式,是平易近人、富哲理性的,而且書中的思想都產生於日常生活,所以令人回味。正像我們談到錯誤時常說:“圖爾吉的薩羅門說過,當我們不理解事物的真相時,哪怕是共同的錯誤看法也比胡亂猜測好。”
    我們寫作時要注意的後一件事,就是要安排好主次關繫,文章中到處是重點也就等於沒有重點,人們看了就會不知所雲。所以說,要寫好文章就必須在概括與詳略這兩方面下工夫。誠然如此,若不加以區別,再好的方法也是無益的。
    若不是為了工作,我們不會輕易休息。我們隻在必要的時候纔休息,因為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更好地工作。並不是所有疲倦的人都能得到適時的休息,因為他們並不是在工作中疲憊的。邪惡總與人們的期望背道而馳,我們時常因此痛苦不堪。
    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包含著一個真理,它們各不相同,我們卻要人為地使它們彼此包容,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因為每一件事物的真理都有自己的獨特地位,相互之間是不可代替的。
    但願人們不要這樣認為:由於我換了一種更全面的方式看事物,事物的本質就變成新的了。這就像我們打網球,雙方打的隻是同一個球,但總有一個人打得更好些。
    同樣的思想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意義始終是一樣的。我用前人創造的文字,以另一種寫法可以構成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字組合成不同的句子,不同的句子組合起來便產生了不同的意義。雕琢字句講求對仗的人,他們的目的並不是要正確講述一個問題,而隻是在玩一種形式上的花樣。這是經不起推敲的。
    有些作家一談到自己的著作,就誇誇其談。其情形就如同小市民在街頭買了個亭子間,然後就總是滿口“在我家裡”一樣。鋻於他們的書中別人的東西比他們自己的還多,他們好還是應該公正地說“我們的書”!
    當我們試圖修改文章中重復的字時,卻發現字字珠璣,也隻能作罷。在這一點上,我們由於無知而不了解用字重復這種獨特的修辭手法,即使這沒有什麼普遍規律可循。同一個詞,意義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詞語從語境中升華而獲得它的價值,而不是詞義本身的價值。我們一眼就看清的東西,它是渾然天成的,沒有人工雕鑿的痕跡。由此可見,我們要求句子的對仗隻是在廣度方面努力,而不是在深度方面。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