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以賽亞·伯林書信集 卷1 飛揚年華:1928—1946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世界哲學
    【市場價】
    982-1424
    【優惠價】
    614-890
    【作者】 英國以賽亞·伯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世界哲學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259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4725965
    作者:(英國)以賽亞·伯林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8月 

        
        
    "

    編輯推薦

    本書為三卷本伯林書信集的**卷,時間跨度近二十年,涉及伯林求學、學術生涯早期及政治外交活動,全面展現伯林的早年生活,以及其傑出心靈的成長歷程,並為了解二戰時期西方政治外交提供了極富價值的史料。

     
    內容簡介

    以賽亞·伯林之所以享有崇高國際聲望,不僅因為他身為哲學家、知識分子、教授、作家和公眾人物所作出的赫赫成就,還因為他躋身眾多不同領域,與眾多同時代的傑出人物有交往,同時還參與了許多重大的政治與文化活動。對許多人而言,他是一位受人敬愛的朋友和導師。伯林交遊甚廣,終其一生都是一位無可比擬的多產書信作家,他存世的書信達數千封,時間跨度近八十年。這些書信既展示了他獨具魅力的人格風貌:傑出的自由思想家、牛津大學的一流學者、洞悉政治風雲的外交官、知交遍天下的人情練達者,也呈現出他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與家人的親密關繫、龐大的社交圈子、對政治事件的精闢見解,以及對文學、音樂和藝術的情有獨鐘。本書為三卷本伯林書信集的*卷,時間跨度近二十年,涉及伯林求學、學術生涯早期及政治外交活動,全面展現伯林的早年生活,以及其傑出心靈的成長歷程,並為了解二戰時期西方政治外交提供了極富價值的史料。

    作者簡介

    以賽亞·伯林(1909—1997),出生於裡加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六歲時舉家遷至俄國,目睹了俄國社會民主黨和布爾什維克革命。1921年隨父母前往英國,入讀倫敦聖保羅學校和牛津大學聖體學院。先後擔任全靈學院和新學院研究員、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沃爾夫森學院首任院長,曾任不列顛學會(英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院)主席。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主要著作有《卡爾?馬克思》、《俄國思想家》、《概念與範疇》、《反潮流》、《個人印像》、《扭曲的人性之材》、《現實感》、《浪漫主義的根源》、《觀念的力量》、《啟蒙的三個批評者》、《自由及其背叛》、《自由論》、《蘇聯的心靈》等。作為傑出的思想史研究者,先後被授予伊拉斯謨獎、利平科特獎和阿涅利獎。

    目錄
    征信啟事
    插圖目錄
    序言
    對以賽亞?伯林的個人印像
    縮略語
    家譜
    書信
    倫敦
    牛津
    紐約
    華盛頓
    莫斯科
    列寧格勒
    華盛頓(再訪)

    征信啟事
    插圖目錄
    序言
    對以賽亞?伯林的個人印像
    縮略語
    家譜
    書信
    倫敦
    牛津
    紐約
    華盛頓
    莫斯科
    列寧格勒
    華盛頓(再訪)
    附錄
    論自由
    為費伯出版社寫的報告
    華盛頓快訊
    戰時華盛頓的猶太復國主義政治
    補注
    年表
    重要人物生平
    索引

    前言
    序 言餐前酒沒有序言的書向來令我失望。這就好比到某人家赴宴,進門便直接被帶到餐廳。序言是私人的,充滿個性特點,而書的正文卻往往相反。通過序言,我們可以了解作者對著作所傾注的情感,至少是部分情感。那些希望與作者保持距離的讀者盡可以跳過序言不看而沒有任何損失,但對有心近距離了解作者的人而言,我覺得,他們是應該得到這個權利的。——邁克爾?達米特我次向以賽亞?伯林提起出版其書信集的事,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當時,我們倆在牛津大學的全靈學院剛喫完午餐。兩人一邊喝咖啡,一邊交談,話題是我打算離開牛津大學出版社,專門來整理出版他的書信文集。談到書信時,我說要出版的話得經過精心挑選。主要出於幾點考慮,一是信件數量龐大,二是出版商對該書投放市場可能持有的想法,再就是一些書信比較乏味,或有重復,沒有必要收入面向普通讀者的集子。當時他的回答不假思索,令我頗感意外,因為這完全不像他慣有的作風。過去對待有關出版其學術著作的意見,他總是態度謙和,耐心聽取。而這次不同,他對我精挑細選後再予出版的建議完全置之不理,說此事要做就一定要做徹底。書信集“必須有大容量”,決不讓步。總體而言,此後我便根據他這一明確的態度開展工作,當然也不是輕率地盲目依從。以上提到的那些編選因素確實不得不加以考慮,但是具體貫徹起來卻可以靈活掌握,既可嚴苛死板也可委婉巧妙。死板的做法是按照一些出版商的要求,出一卷本的選集。但那樣不僅有悖伯林的願望,也有損原始素材的質量。即便是目前這樣的編選,也已經要求極大的自我克制了。目前的出版計劃暫定為三卷本。以1966年沃爾夫森學院成立,或者也可能以1975年伯林從學院院長一職退休為界,分為二、三卷。但這些計劃均未後確定。事實也確實如此。以此卷為例,初我打算以1940年伯林離開英國首次赴美作為結尾,但出版商的想法與我不同,他們都傾向於少出幾卷,把伯林戰時與戰前的書信一起收編進來,使讀者對伯林有更完整的印像。因此,我把收入年份延長至1946年。書信來往[伯林]之所以享有國際威望,不僅因為他身為哲學家、知識分子、教授、作家和公眾人物所作出的赫赫成就,還因為他躋身於眾多不同領域,與眾多同時代的傑出人物有接觸往來,同時還參加過許多意義重大的政治與文化活動。對許多人而言,他是一位受人敬愛的朋友和導師。毋庸贅言,伯林是20世紀引人矚目的思想家之一。作為一位他所在時代傑出的自由主義思想家,更確切地說是戰後時期著名的英國思想家之一,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普遍關注和探討的焦點,是各種會議以及許多用不同語言撰寫的書籍和出版物的主題—這不僅是因為他的重要思想以及記錄這些思想的別具一格的文章,還在於伯林其人的風範。這裡不是要講他的生平故事—稍後會有一篇小傳交代他的主要生平情況,此外,邁克爾?伊格納季耶夫得到普遍認可的傳記以其富有洞察力的筆觸,已經為我們奉上了一部經典之作—不過,這裡還是要談談伯林通信往來的情況。伯林終其一生,都是一位無人可比的多產書信作家。至今仍有數量浩大的書信幸存於世,使我們得以出版一套多卷書信選集,全面反映他視角紛呈的書信話題和多姿多彩的人格面貌。我知道的封現存書信寫於1928年3月,當時的伯林是聖保羅學校的一名十八歲男生,信是寫給作家G.K.切斯特頓的,請他為新創辦的校刊投稿。後一封信則寫於1997年10月底,離伯林去世前不到一個星期,收信人為詩人阿納托利?奈曼。在兩者之間大約七十年的跨度中,共有數千封其他信件,貫穿伯林充滿活力、著述豐碩的漫長一生,涉及其中各個階段和方方面面:牛津大學的本科生、研究員、教師、講師、教授,直至沃爾夫森學院成立時的任院長;對北美、歐洲、巴勒斯坦/以色列及其他地區進行過的多次訪問;二戰期間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從事的工作;作為行政管理人員、作家、批評家和廣播員開展的各種活動。貫穿於信件中的主題有些是反復出現的,包括父母在世時伯林與他們的關繫,特別是與母親的關繫;1950年代起與妻子艾琳的關繫;龐雜而廣泛的社交圈子;評頭論足、講述趣聞逸事的愛好;以及後來越來越多就他的作品與學生和批評者展開的交流討論。這些信件遠遠超越了牛津大學和學術問題,進入許多國家的許多其他領域,尤其是藝術和政治領域。他的通訊錄中包括眾多傑出人士,這些人不僅活躍在學術界,而且活躍在政治、新聞、社會、文學、音樂和藝術等領域:這中間包括美國著名記者約瑟夫?艾爾索普、作家諾埃爾?安南、英國語言哲學家艾耶爾、美國著名女演員勞倫?巴考爾、英國攝影大師塞西爾?比頓、美國思想家馬克斯?貝洛夫、社會活動家維奧拉?伯納姆?卡特、英國小說家伊麗莎白?鮑恩、牛津大學教授兼校長莫裡斯?鮑拉、奧地利鋼琴家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英國蘇俄史專家E.H.卡爾、美國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英國家裝業潮流領先人物西比爾?科爾法克斯夫人、美國女富豪愛默拉?卡那夫人、歷史學家阿巴?埃班、美國詩人T.S.艾略特、英國女芭蕾演員瑪格?方廷、美國法院大法官菲利克斯及其遺孀瑪麗安?法蘭克福特、英國哲學家漢普希爾爵士、美國夫人傑奎琳?肯尼迪、導演泰迪?科萊克、英國前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小提琴大師耶胡迪?梅紐因、作曲家尼古拉斯?納博科夫、英國史學家L.B.納米爾、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英國小說家安東尼?鮑威爾、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歷史學家小阿瑟?施萊辛格、牛津大學全靈學院院長約翰?斯帕洛、英國詩人兼批評家斯蒂芬?斯彭德、美籍俄羅斯作曲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著名英國歷史學家A.J.P.泰勒、威爾士親王、作家艾娃?維文麗、以色列任總統哈伊姆?魏茨曼博士、英國哲學家伯納德?威廉斯、美國文學和社會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等許多人。但往往還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富有真知灼見的信件的收信人隻是一些無名之輩,這表明,伯林是一位不問來頭、有信必回的慷慨之人,待人誠懇,細致認真。當然,對摯友近交他更是不惜筆墨。貫穿所有信件(和幾百張明信片)的是一種頗似社會喜劇的基調,真實反映出伯林奔放樂觀的性格:他是一個好伙伴,一個傑出的談話高手,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一個熱愛多彩生活的人。他常常自嘲:“我總是喜歡以豐富多彩的筆調描寫普通平淡的事件。”他的信很少干巴巴地探討學問。比起思想和事件,他更多時候是在寫人—人是他感興趣的對像。這一點在本卷書信集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像閑聊一樣寫道:“人隻有做到可以在好朋友面前肆無忌憚地說話,活著纔有意義。”2他常常下令說“把這封信撕掉”,幸運的是,這種命令往往被置若罔聞。在初的這段時期裡,伯林從坐落在倫敦海默史密斯鎮的聖保羅學校畢業,來到牛津大學的聖體學院。在那裡,他分別於1931年和1932年獲古典學課程和PPE綜合課程一等學位。1932年10月,伯林在新學院得到了哲學講師的職位,後來,很快又在全靈學院舉行的績優獎學金考試中獲獎—他是首位獲選進入該學院的猶太人。1938年,在完成了《卡爾?馬克思》的寫作後(這是他在全靈學院從事的主要工作),他成為新學院的研究員。1940年7月初,伯林與朋友蓋伊?伯吉斯前往美國,打算從那裡前往莫斯科,但終留在了美國,直至1946年4月初。本卷也就是在這個時間告一段落。中間他回過幾次國,並在1945—1946年完成了著名的訪蘇之行。戰前的書信均為伯林親筆書寫,不過在美國,他學會了使用秘書。而他的秘書也必須學會如何為他工作。以下這些文字可以為證,它們摘自一位叫蕾麗亞?布洛德森的秘書給朋友的信件,信寫於1952年:他說話帶牛津口音,口齒不清,不會發r音,delivery(發信)一詞說得飛快,除了急口歌,在其他場合我還從未聽到有誰說得這麼快。[……]星期二,我手裡提著打字機,滿心絕望地來到他所在的院長辦公室。[……]我直接在打字機上敲入他口述的信件內容,這樣可以讓他不得不稍加停頓,因為打字機的聲響本身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他很高興看到內容寫上去,或者畫掉,幾乎所有信件他都親自簽名。他的書信妙語連珠,偶爾哀婉動人。他害羞無助,文質彬彬,總是主動認錯。星期四,我再次去他辦公室,正好他出去接電話,於是我拿起他放在書桌上的《列夫?托爾斯泰的歷史懷疑論》重印本翻看。立刻被書中內容吸引。他回屋後,我問他是否可以借閱幾天。“盡管拿去,拿去,”他滿口答應著,一邊手忙腳亂地翻找文件,“我拿來就是送人的,拿去吧,留著。”於是我拿走了書。讀完之後,我徹底被折服。此人即便不是真正的偉人,但至少與偉人相差無幾,這一印像從此銘刻在我心中。[……]我越來越喜歡他,這種感覺頗為奇特。結束秘書工作我不會感到遺憾,但他的離開卻令我依依不舍。在他身上,有一種與常人不同的溫文爾雅和非同尋常的魅力,讓人在幾乎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喜歡他。那的確是一種十分獨特的經歷。……

    序 言餐前酒沒有序言的書向來令我失望。這就好比到某人家赴宴,進門便直接被帶到餐廳。序言是私人的,充滿個性特點,而書的正文卻往往相反。通過序言,我們可以了解作者對著作所傾注的情感,至少是部分情感。那些希望與作者保持距離的讀者盡可以跳過序言不看而沒有任何損失,但對有心近距離了解作者的人而言,我覺得,他們是應該得到這個權利的。——邁克爾?達米特我次向以賽亞?伯林提起出版其書信集的事,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當時,我們倆在牛津大學的全靈學院剛喫完午餐。兩人一邊喝咖啡,一邊交談,話題是我打算離開牛津大學出版社,專門來整理出版他的書信文集。談到書信時,我說要出版的話得經過精心挑選。主要出於幾點考慮,一是信件數量龐大,二是出版商對該書投放市場可能持有的想法,再就是一些書信比較乏味,或有重復,沒有必要收入面向普通讀者的集子。當時他的回答不假思索,令我頗感意外,因為這完全不像他慣有的作風。過去對待有關出版其學術著作的意見,他總是態度謙和,耐心聽取。而這次不同,他對我精挑細選後再予出版的建議完全置之不理,說此事要做就一定要做徹底。書信集“必須有大容量”,決不讓步。總體而言,此後我便根據他這一明確的態度開展工作,當然也不是輕率地盲目依從。以上提到的那些編選因素確實不得不加以考慮,但是具體貫徹起來卻可以靈活掌握,既可嚴苛死板也可委婉巧妙。死板的做法是按照一些出版商的要求,出一卷本的選集。但那樣不僅有悖伯林的願望,也有損原始素材的質量。即便是目前這樣的編選,也已經要求極大的自我克制了。目前的出版計劃暫定為三卷本。以1966年沃爾夫森學院成立,或者也可能以1975年伯林從學院院長一職退休為界,分為二、三卷。但這些計劃均未後確定。事實也確實如此。以此卷為例,初我打算以1940年伯林離開英國首次赴美作為結尾,但出版商的想法與我不同,他們都傾向於少出幾卷,把伯林戰時與戰前的書信一起收編進來,使讀者對伯林有更完整的印像。因此,我把收入年份延長至1946年。書信來往[伯林]之所以享有國際威望,不僅因為他身為哲學家、知識分子、教授、作家和公眾人物所作出的赫赫成就,還因為他躋身於眾多不同領域,與眾多同時代的傑出人物有接觸往來,同時還參加過許多意義重大的政治與文化活動。對許多人而言,他是一位受人敬愛的朋友和導師。毋庸贅言,伯林是20世紀引人矚目的思想家之一。作為一位他所在時代傑出的自由主義思想家,更確切地說是戰後時期著名的英國思想家之一,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普遍關注和探討的焦點,是各種會議以及許多用不同語言撰寫的書籍和出版物的主題—這不僅是因為他的重要思想以及記錄這些思想的別具一格的文章,還在於伯林其人的風範。這裡不是要講他的生平故事—稍後會有一篇小傳交代他的主要生平情況,此外,邁克爾?伊格納季耶夫得到普遍認可的傳記以其富有洞察力的筆觸,已經為我們奉上了一部經典之作—不過,這裡還是要談談伯林通信往來的情況。伯林終其一生,都是一位無人可比的多產書信作家。至今仍有數量浩大的書信幸存於世,使我們得以出版一套多卷書信選集,全面反映他視角紛呈的書信話題和多姿多彩的人格面貌。我知道的封現存書信寫於1928年3月,當時的伯林是聖保羅學校的一名十八歲男生,信是寫給作家G.K.切斯特頓的,請他為新創辦的校刊投稿。後一封信則寫於1997年10月底,離伯林去世前不到一個星期,收信人為詩人阿納托利?奈曼。在兩者之間大約七十年的跨度中,共有數千封其他信件,貫穿伯林充滿活力、著述豐碩的漫長一生,涉及其中各個階段和方方面面:牛津大學的本科生、研究員、教師、講師、教授,直至沃爾夫森學院成立時的任院長;對北美、歐洲、巴勒斯坦/以色列及其他地區進行過的多次訪問;二戰期間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從事的工作;作為行政管理人員、作家、批評家和廣播員開展的各種活動。貫穿於信件中的主題有些是反復出現的,包括父母在世時伯林與他們的關繫,特別是與母親的關繫;1950年代起與妻子艾琳的關繫;龐雜而廣泛的社交圈子;評頭論足、講述趣聞逸事的愛好;以及後來越來越多就他的作品與學生和批評者展開的交流討論。這些信件遠遠超越了牛津大學和學術問題,進入許多國家的許多其他領域,尤其是藝術和政治領域。他的通訊錄中包括眾多傑出人士,這些人不僅活躍在學術界,而且活躍在政治、新聞、社會、文學、音樂和藝術等領域:這中間包括美國著名記者約瑟夫?艾爾索普、作家諾埃爾?安南、英國語言哲學家艾耶爾、美國著名女演員勞倫?巴考爾、英國攝影大師塞西爾?比頓、美國思想家馬克斯?貝洛夫、社會活動家維奧拉?伯納姆?卡特、英國小說家伊麗莎白?鮑恩、牛津大學教授兼校長莫裡斯?鮑拉、奧地利鋼琴家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英國蘇俄史專家E.H.卡爾、美國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英國家裝業潮流領先人物西比爾?科爾法克斯夫人、美國女富豪愛默拉?卡那夫人、歷史學家阿巴?埃班、美國詩人T.S.艾略特、英國女芭蕾演員瑪格?方廷、美國法院大法官菲利克斯及其遺孀瑪麗安?法蘭克福特、英國哲學家漢普希爾爵士、美國夫人傑奎琳?肯尼迪、導演泰迪?科萊克、英國前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小提琴大師耶胡迪?梅紐因、作曲家尼古拉斯?納博科夫、英國史學家L.B.納米爾、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英國小說家安東尼?鮑威爾、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歷史學家小阿瑟?施萊辛格、牛津大學全靈學院院長約翰?斯帕洛、英國詩人兼批評家斯蒂芬?斯彭德、美籍俄羅斯作曲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著名英國歷史學家A.J.P.泰勒、威爾士親王、作家艾娃?維文麗、以色列任總統哈伊姆?魏茨曼博士、英國哲學家伯納德?威廉斯、美國文學和社會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等許多人。但往往還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富有真知灼見的信件的收信人隻是一些無名之輩,這表明,伯林是一位不問來頭、有信必回的慷慨之人,待人誠懇,細致認真。當然,對摯友近交他更是不惜筆墨。貫穿所有信件(和幾百張明信片)的是一種頗似社會喜劇的基調,真實反映出伯林奔放樂觀的性格:他是一個好伙伴,一個傑出的談話高手,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一個熱愛多彩生活的人。他常常自嘲:“我總是喜歡以豐富多彩的筆調描寫普通平淡的事件。”他的信很少干巴巴地探討學問。比起思想和事件,他更多時候是在寫人—人是他感興趣的對像。這一點在本卷書信集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像閑聊一樣寫道:“人隻有做到可以在好朋友面前肆無忌憚地說話,活著纔有意義。”2他常常下令說“把這封信撕掉”,幸運的是,這種命令往往被置若罔聞。在初的這段時期裡,伯林從坐落在倫敦海默史密斯鎮的聖保羅學校畢業,來到牛津大學的聖體學院。在那裡,他分別於1931年和1932年獲古典學課程和PPE綜合課程一等學位。1932年10月,伯林在新學院得到了哲學講師的職位,後來,很快又在全靈學院舉行的績優獎學金考試中獲獎—他是首位獲選進入該學院的猶太人。1938年,在完成了《卡爾?馬克思》的寫作後(這是他在全靈學院從事的主要工作),他成為新學院的研究員。1940年7月初,伯林與朋友蓋伊?伯吉斯前往美國,打算從那裡前往莫斯科,但終留在了美國,直至1946年4月初。本卷也就是在這個時間告一段落。中間他回過幾次國,並在1945—1946年完成了著名的訪蘇之行。戰前的書信均為伯林親筆書寫,不過在美國,他學會了使用秘書。而他的秘書也必須學會如何為他工作。以下這些文字可以為證,它們摘自一位叫蕾麗亞?布洛德森的秘書給朋友的信件,信寫於1952年:他說話帶牛津口音,口齒不清,不會發r音,delivery(發信)一詞說得飛快,除了急口歌,在其他場合我還從未聽到有誰說得這麼快。[……]星期二,我手裡提著打字機,滿心絕望地來到他所在的院長辦公室。[……]我直接在打字機上敲入他口述的信件內容,這樣可以讓他不得不稍加停頓,因為打字機的聲響本身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他很高興看到內容寫上去,或者畫掉,幾乎所有信件他都親自簽名。他的書信妙語連珠,偶爾哀婉動人。他害羞無助,文質彬彬,總是主動認錯。星期四,我再次去他辦公室,正好他出去接電話,於是我拿起他放在書桌上的《列夫?托爾斯泰的歷史懷疑論》重印本翻看。立刻被書中內容吸引。他回屋後,我問他是否可以借閱幾天。“盡管拿去,拿去,”他滿口答應著,一邊手忙腳亂地翻找文件,“我拿來就是送人的,拿去吧,留著。”於是我拿走了書。讀完之後,我徹底被折服。此人即便不是真正的偉人,但至少與偉人相差無幾,這一印像從此銘刻在我心中。[……]我越來越喜歡他,這種感覺頗為奇特。結束秘書工作我不會感到遺憾,但他的離開卻令我依依不舍。在他身上,有一種與常人不同的溫文爾雅和非同尋常的魅力,讓人在幾乎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喜歡他。那的確是一種十分獨特的經歷。……

    媒體評論

    貫穿所有信件的是一種頗似社會喜劇的基調,真實反映出伯林奔放樂觀的性格:他是一個好伙伴,一個傑出的談話高手,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一個熱愛多彩生活的人。他常常自嘲:“我總是喜歡以豐富多彩的筆調描寫普通平淡的事件。”他的信很少干巴巴地探討學問。比起思想和事件,他更多時候是在寫人——人是他*感興趣的對像。……他甚至熱衷於飛短流長。在一封信中他寫道:“人隻有做到可以在好朋友面前肆無忌憚地說話,活著纔有意義。”——亨利?哈代以賽亞?伯林是20世紀*偉大的書信作者之一,他機敏、坦誠、熱情、睿智、無拘無束。他親身經歷了這個世紀歷史中的一些特殊時刻,並記錄在其書信中。——邁克爾?伊格納季耶夫 [伯林]對一切人一切事充滿了洞見,他是一位*的閑談者,天纔式的,與他的交談充實而富有智慧,你絕不想結束。——邁克爾?派

    在線試讀

    致瑪麗和門德爾?伯林 2月某日,可能為27日[1941年]紐約西55街70號,德文酒店 我親愛的父母親:我一切均好,沒有任何問題。見了許許多多人。這是一個奇怪的國度。生活呈現出光怪陸離的時尚一面,一切都靠人工提供—燈光、暖氣、音樂、藝術、愛情,就像提供用水。盡管如此,這裡的人頭腦單純、不精世故、反應遲鈍、沒有教養,仿佛鄉野農夫,粗魯多疑,同時又多愁善感、慷慨大方。不過你們肯定想了解我的生活。我住的客房寬敞暖和,空氣通暢。9:30起床穿衣,在屋裡喝完咖啡後去上班,途中喫早餐。工作到中午,之後通常出於工作原因約見某人,共進午餐。猶太人的生活充滿嫉妒猜疑,和他們打交道必須小心翼翼。前天我見到了萊曼州長,溫和善良,讓人感覺十分舒服。他看上去就像一隻小棕熊,坐在椅子上晃蕩著兩條腿。真誠、勇敢、慢條斯理、個性鮮明。我還見到了哈大沙領袖德?索拉?普爾夫人,為人極其和善,邀請我喫飯。這裡有許多奇奇怪怪的倫敦人。其中,在一家酒店裡上來搭訕的伊斯特裡克似乎是個不錯的人,精明伶俐,講了不少有關他幾個上司的趣事。我還參加了一個公開宴會,見到了吉爾德斯格姆,伊斯特裡克說他曾經在法庭上擊敗過他。此人倒是很平易近人,但不太友善。利伯曼人挺好,托人向我問好,並希望能和他的朋友一道為同盟國做些事。我和他喫過一次午飯,覺得此人可以作為朋友。施內爾森拉比希望通過他的女婿拉沙格與我取得聯繫,並向我致意。阿普特一家已經抵達這裡。不急著去看他們。別擔心他們會在經濟上或其他方面剝削我。阿倫森找不到工作,情緒低落,每天聽25個小時收音機。豪斯廷夫婦非常友好。前些天我還拜訪了布蘭代斯,印像極為深刻:典型的清教徒,信仰狂熱,令人望而生畏。八十四歲的高齡,在宗教界人人對他肅然起敬,特別是受到譴責的猶太富人。他說話和長相都像是一位反對派聖人。沃伯格家族的愛德華?沃伯格是一位迷人、頹廢的年輕人,整日陷於沉思默想,因作為猶太人的責任感備受折磨,自我做繭。迷茫的猶太富家子弟。言歸正傳,回到我的每日生活上。我工作到7點,喫飯,通常找人一塊兒喫(仍是跟猶太社會名流一起)。有時喫完飯後繼續工作。我的辦公室漂亮安靜,從44層望下去的景色美輪美奂,妙不可言。希望我此刻在倫敦。沙耶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