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道德經精義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中國古代哲學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清)黃元吉 編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ISBN】97875117220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軟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22096
    作者:(吉編著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7月 

        
        
    "

    編輯推薦


    《道德經注釋》,又名《道德經講義》,或《道德經精義》吉真人於光緒十年(1884)應弟子請求,而精心注解《道德經》的著作。真人學際天人,丹還金玉,他以精深的學養,透徹闡發大道的全體妙用,將內聖外王之學和千古口口相傳的丹訣,融為一爐,盡宣洩於此書之中。其注解特點是: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學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賅,體用咸宜。尤以其融儒入道,而能鑿空無痕;因道弘儒,而能渾全一體。明道修德,可端天下之風尚;養心養氣,足正成世之人心。本人道以明仙道,字字金科玉律;體聖學以闡玄學,言言口訣心傳。深入淺出,親切平實。以之為用,可以明心見性,可以入聖登真,可以明哲處世,可以治國平天下。可藏可守,仕隱咸宜。衡情而論,確為《道德經》解本中不朽名著。無論道家儒家,皆可奉為無上聖經,視作修聖修仙之不二法門也。



     
    內容簡介

    本書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學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賅,體用咸宜。尤以融儒入道,而能鑿空無痕;因道弘儒,而能渾全一體。明道修德,可端天下之風尚;養心養氣,足正成世之人心。本人道以明仙道,字字金科玉律;體聖學以闡玄學,言言口訣心傳。深入淺出,親切平實。以之為用,可以明心見性,可以入聖登真,可以明哲處世,可以治國平天下。可藏可守,仕隱咸宜。衡情而論,確為《道德經》解本中不朽名著。無論道家儒家,皆可奉為經典。
    作者簡介

    又吉在清時曾在四川富順樂育堂傳授內丹訣法,由門下弟子筆錄並編成《道德經精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書。據傳尚有《玄宗口訣》《醒心經注》《求心經注》等書,惜已難以搜求。
    目錄
    道德經總旨
    章有無妙竅
    第二章美善之稱
    第三章虛心實腹
    第四章像帝之先
    第五章橐籥守中
    第六章谷神玄牝
    第七章外身無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成身退
    第十章專氣致柔
    第十一章有為利、無為用
    第十二章為腹不為目
    第十三章大患有身道德經總旨

    章有無妙竅

    第二章美善之稱

    第三章虛心實腹

    第四章像帝之先

    第五章橐籥守中

    第六章谷神玄牝

    第七章外身無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成身退

    第十章專氣致柔

    第十一章有為利、無為用

    第十二章為腹不為目

    第十三章大患有身

    第十四章大道綱紀

    第十五章善為士者

    第十六章致虛、守靜、觀復

    第十七章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

    第二十章求食於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餘食贅行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襲明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白守黑

    第二十九章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不以兵強天下

    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自勝者強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執大像

    第三十六章將欲微明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得一為本

    第四十章道之動用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第四十二章衝氣為和

    第四十三章無為之益

    第四十四章知足知止

    第四十五章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為道日損

    第四十九章聖人之心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尊道貴德

    第五十二章知子守母

    第五十三章惟施是畏

    第五十四章何以知天下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和光同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禍福互倚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如嗇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坐進此道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

    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

    第六十五章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善下不爭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

    第六十八章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病病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無以生為

    第七十六章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天道猶張弓

    第七十八章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注後語
    在線試讀
    第五十二章知子守母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金丹一物,豈有他哉?隻是真氣,古人喻為真鉛、為金花、為白雪、為白虎初弦之氣,種種喻名,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後,乾失一陽而落於坤宮,坤得此乾陽真金之性,遂實而成坎。故丹曰金者,蓋自乾宮落下來的,在人身中謂之陽精,此精雖在水府,卻氣,可為煉丹之母。修士煉藥臨爐,必從水府逼出陽鉛以為丹母。故曰:“一身血液總皆陰,一物陽精人不識。”此個陽精,不在內、不在外,不入六根門頭,不在六塵隊裡,隱在形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又生生不息,是人身之真種子、大根本也。一己陰精,不得先天陽鉛以為之母,則陰精易散,無由凝結為丹。是以古仙知己之陰精難擒易失,不能為長生至寶,乃以真陰真陽二八初弦之氣、同類有情之物烹煉鼎爐,然後先天真一之氣、至陰之精,從虛極靜篤、恍惚杳冥時發生出來,此丹母也,亦母氣也。用陽火以迫之,飛騰而上至泥丸,與久積陰精混合融化,降於上齶,化為甘露,此陰精也,亦號子氣。由是下降重樓,傾在神房,餌而吞之,以溫溫神火調養此先天真一之氣與至陰之精,此即太上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始也母戀子而來,繼也子戀母而住,終則子母和偕而相育,陰陽反覆以同歸,雖沒身不殆也。從此恪守規中,一靈內蘊,務令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緘口不言,六門緊閉,綿綿密密,不貳不息,勿助勿忘,有作無作,若勤不勤,如此終身,金仙證矣。否則,有濟於外圖,先已自喪其內寶,所謂“口開神氣散,意亂火功寒”。重於外者輕於內,命寶已失,命根何存?故終身不救也。人能塞兌閉門,寶精裕氣,母氣子氣合化為丹。古雲:&ldq始天王懸一黍珠於空中,似有非有,似虛非虛,惟默識心融者乃能見之。”小莫小於此丹,能見者方為明哲之士。當其陽氣發生,周身蘇軟如綿,此至柔也。能守此至柔之氣,不參一意,不加一見,久之,自有浩氣騰騰,凌霄貫日,故“守柔曰強”。然下手之初,神光下照於氣海,繼則火蒸水沸,金精煥發,如潮如火,如霧如煙,我當收視返聽,護持其明,送歸土釜,仍還我先天一氣,小則卻病延年,大則成仙證聖,身有何殃可言哉?不然,老病死苦轉眼即來,能不痛耶?要皆人自為之,非天預為限之也。夫人既不愛道,獨不愛身乎?切勿自遺身殃,後悔無及。此為真常之道,惟至人能襲其常,不違其道,故日積月累而至於神妙無方,變化莫測。語雲:“有恆為作聖之基,虛心實載道之器”,人可不勉乎哉!第五十二章知子守母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金丹一物,豈有他哉?隻是真氣,古人喻為真鉛、為金花、為白雪、為白虎初弦之氣,種種喻名,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後,乾失一陽而落於坤宮,坤得此乾陽真金之性,遂實而成坎。故丹曰金者,蓋自乾宮落下來的,在人身中謂之陽精,此精雖在水府,卻氣,可為煉丹之母。修士煉藥臨爐,必從水府逼出陽鉛以為丹母。故曰:“一身血液總皆陰,一物陽精人不識。”此個陽精,不在內、不在外,不入六根門頭,不在六塵隊裡,隱在形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又生生不息,是人身之真種子、大根本也。一己陰精,不得先天陽鉛以為之母,則陰精易散,無由凝結為丹。是以古仙知己之陰精難擒易失,不能為長生至寶,乃以真陰真陽二八初弦之氣、同類有情之物烹煉鼎爐,然後先天真一之氣、至陰之精,從虛極靜篤、恍惚杳冥時發生出來,此丹母也,亦母氣也。用陽火以迫之,飛騰而上至泥丸,與久積陰精混合融化,降於上齶,化為甘露,此陰精也,亦號子氣。由是下降重樓,傾在神房,餌而吞之,以溫溫神火調養此先天真一之氣與至陰之精,此即太上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始也母戀子而來,繼也子戀母而住,終則子母和偕而相育,陰陽反覆以同歸,雖沒身不殆也。從此恪守規中,一靈內蘊,務令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緘口不言,六門緊閉,綿綿密密,不貳不息,勿助勿忘,有作無作,若勤不勤,如此終身,金仙證矣。否則,有濟於外圖,先已自喪其內寶,所謂“口開神氣散,意亂火功寒”。重於外者輕於內,命寶已失,命根何存?故終身不救也。人能塞兌閉門,寶精裕氣,母氣子氣合化為丹。古雲:&ldq始天王懸一黍珠於空中,似有非有,似虛非虛,惟默識心融者乃能見之。”小莫小於此丹,能見者方為明哲之士。當其陽氣發生,周身蘇軟如綿,此至柔也。能守此至柔之氣,不參一意,不加一見,久之,自有浩氣騰騰,凌霄貫日,故“守柔曰強”。然下手之初,神光下照於氣海,繼則火蒸水沸,金精煥發,如潮如火,如霧如煙,我當收視返聽,護持其明,送歸土釜,仍還我先天一氣,小則卻病延年,大則成仙證聖,身有何殃可言哉?不然,老病死苦轉眼即來,能不痛耶?要皆人自為之,非天預為限之也。夫人既不愛道,獨不愛身乎?切勿自遺身殃,後悔無及。此為真常之道,惟至人能襲其常,不違其道,故日積月累而至於神妙無方,變化莫測。語雲:“有恆為作聖之基,虛心實載道之器”,人可不勉乎哉!

    此言真陽一氣原從受氣生身之初而來。人之生生於氣,氣顧不重哉?試思未生以前,難道無有此氣?既死而後,未必遂滅此氣。所謂先天一氣懸於太空之中,有物則氣在物,無物則氣還太空。天地間舉凡一切有像者,皆有生滅可言,惟此氣則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至神而至妙者也,故為天下萬物生生不息之始氣。學道人知得此個始氣,則長生之道可得,而神仙之位可證焉。夫神仙亦無他妙,無非以此陽氣留戀陰精,久久烹煉,則陰精化為陽氣,陽氣復還陽神,所謂“此身不是凡人身,乃是大羅天上仙”。倘若獨修一物,焉得此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而極奇極變、至聖至靈者哉?故火候到時,金丹發像,自然口忘言,舌忘味,鼻忘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謂“丹田有寶”,自然“對境忘情”。此輕外者重內,守內者忘外,一定理也。然在未得丹前,又當塞兌閉門,為積精累氣之功。且知小丹者為明哲,守太和者自剛強。以神入氣,以氣存神,忽然一粒黍珠光通法界,此即金丹煥發,大道將成之候矣。始也以神降而候氣,繼則氣生,復用神迫之使上,驅之令歸,即長生之丹得,而身何殃之有哉?是在人常常操守,源源不息可也。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