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和南懷瑾一起讀國學(全四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中國古代哲學
    【市場價】
    673-976
    【優惠價】
    421-610
    【作者】 趙一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ISBN】240455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組合包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24045534
    作者:趙一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 

        
        
    "

    編輯推薦
        聆聽國學大師的妙語箴言,品讀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

        感悟古聖先賢的處世智慧,以先哲思想洗滌蒙塵心靈

        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了解國學。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存壓力與日劇增。我們應該學會用精神文明充實自我,建築抵御的城牆。學習國學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使我們骨子裡的那份美德得以永存。


        南懷瑾先生出身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於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本套叢書分別擷取南懷瑾先生對《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國學思想的點滴感悟,並結合古今中外的例證加以擴展,從而讓國學能更好地貼近大眾,讓更多人體會中國文化的神奇魅力和中華傳統思想的博大精深。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共4冊,包括《和南懷瑾一起讀<論語>》、《和南懷瑾一起讀<孟子>》、《和南懷瑾一起讀<老子>》、《和南懷瑾一起讀<莊子>》。 
        書中分別擷取南懷瑾先生對《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國學思想的點滴感悟,並結合古今中外的例證加以擴展。作者的講述既貫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又貼近生活實際,引導內心彷徨不安的現代人積極思考,提高生命智慧。相信讀者在這些道理的指引下,可以更加從容地面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
    作者簡介
    趙一,暢銷書作家、圖書策劃人。大學畢業後即進入圖書出版行業,至目前為止,已策劃出版圖書上百部,在社科勵志、青少年益智教育、大眾保健、女性美容等眾多領域均有暢銷代表作。
    目錄
    和南懷瑾一起讀《論語》
    章 學處世之方,習禮儀之道
    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為人處世重在內訟和自省
    堅持自己的信念與觀點
    看到自己該做的事情,勇敢去做
    行動勝於空談
    眼睛偶爾也會欺騙我們的心靈
    用善舉感化罪惡
    禮節是叩響成功之門的塊金磚
    正直與忠誠是一道絢爛的人性光環
    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盡心盡力,言而有信
    第二章 道德和智慧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和南懷瑾一起讀《論語》
    章 學處世之方,習禮儀之道
    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為人處世重在內訟和自省
    堅持自己的信念與觀點
    看到自己該做的事情,勇敢去做
    行動勝於空談
    眼睛偶爾也會欺騙我們的心靈
    用善舉感化罪惡
    禮節是叩響成功之門的塊金磚
    正直與忠誠是一道絢爛的人性光環
    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盡心盡力,言而有信
    第二章 道德和智慧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人生修養的三寶
    真正的善是無聲的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濟人須濟急時無
    成大事者不糾結
    錯誤在所難免,寬恕就是神聖
    忍耐與堅忍,讓你從容走過生命的坎坷
    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
    良性競爭的秘訣————禮讓
    用理性的韁繩去約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馬
    第三章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健康是人生的財富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當你足夠強大時,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你自己就是聖人
    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
    尊重自己纔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別讓個性成為你人生的羈絆
    不要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
    嫁接他人的優點
    寬容他人也是寬容自己
    擁有一顆同理心
    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
    不要因為他人一時的批評而迷失自己
    第四章 領悟“孝”的內涵
    孝是一切道德和愛心的根源
    做到由內而外的敬
    用感恩的心包容父母的過錯
    愛,需要用行動來表達
    空巢老人缺的絕不僅僅是錢
    送給父母好的生日禮物
    隻要盡心盡力,便是孝
    不要讓牽掛成為父母對兒女的單相思
    第五章 拋去印像的枷鎖
    用心去深思
    避開巧言令色的陷阱
    拋去印像的枷鎖
    在交往中和對方保持合適的距離
    過分拘謹便是小氣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與時俱進——思路決定出路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感恩是一種快樂的生活哲學
    欲速則不達
    “色厲內荏”的痛苦
    第六章 為官的哲學
    領導者的天賦
    如何取得下屬的信任?
    親如手足的上下關繫
    不攬功,不諉過
    用自己的修養和思想影響身邊的人
    以身作則纔能約束他人
    知人善任是一門學問
    如何知人看人?
    把握用人的時間與機遇
    近君子,遠小人
    做人做事須謹言慎行
    好話好說方見真心
    第七章 知識經濟時代的生存方式
    人生處處皆學問
    彌補教育的缺陷
    授之以漁
    如何纔能學到真知?
    接近真理的“無知”
    廣納百川之細流,不拒山泉之涓滴
    學習需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謙虛是深的學問
    學無止境,持之以恆
    永遠年輕的為學精神
    第八章 學會交友之道
    什麼樣的朋友值得交?
    誰都不是超人
    患難見真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朋友未必一路同行
    如何讓友誼長存?
    規過勸善,也有一定的限度
    四海之內皆兄弟
    第九章 人生需要自我琢磨
    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
    保留原有的本性與真誠
    別讓思想步入歧途
    經驗的積澱是人生的沉香
    幸福的生活取決於自己內心的簡約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心境坦蕩人自在
    富貴如浮雲
    讓刻苦成為習慣,用汗水澆灌未來
    沉住氣,成大器
    苦中不改其樂
    中庸的生活哲學
    厚積薄發的人生旅程
    萬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讓每一剎那都是新的人生
    第十章 看清生命的真相,悟懂人生的真諦
    保持一顆平常心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平庸是人生的悲劇,而導演是你自己
    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深藏不露的人生哲學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以直報怨——寬容不是縱容
    和睦相處但不盲目苟同
    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
    看清生命的真相,悟懂人生的真諦
    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和南懷瑾一起讀《孟子》
    章聖人就是脫俗的凡人
    聖人之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人生立身的三寶:正義、尊嚴、人格
    孟子的人格魅力在選擇中彰顯
    君子三樂:事親、做人、育人
    聖人就是脫俗的凡人
    第二章義與利的千古辯論
    人生就是圍繞著利進行的圓周運動
    舍私利求大義,活出人生極致
    君子爭義,小人爭利
    偽君子的暗箭難防,真小人的明槍不易躲
    人性的弱點:難以掙脫的蠅頭小利
    的自私是無私
    第三章自古至今的追求:天下定於一
    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女人為何要背負紅顏禍水的罪名?
    孟子王道政治路線中的社會福利觀
    孟子心中的“桃花源”
    自立自強纔是生存之道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第四章冷眼觀盛世,居安常思危
    現代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品質:承擔意識與批判精神
    民族氣節鑄就民族之魂
    冷眼觀盛世,居安常思危
    平民為什麼要為戰爭埋單?
    一方青山,萬代共享
    第五章人欲是險惡的東西
    心淡如水,無欲則剛
    追求仁慈之心,講究與人為善
    “遠庖廚”隱含的是惻隱之心
    方正做人,圓滑處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名利錢財是外形,心纔是快樂的根
    第六章眼睛看到之處就是能夠達到的地方
    從“士無恆產有恆心”到“有恆產者有恆心”
    成功者需要具備的兩種特征:溫潤如玉和錚錚鐵骨
    成功的兩個要素: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
    寧做搏擊長空的蒼鷹,不做坐井觀天的青蛙
    扼住命運的咽喉,舞出精彩的人生
    成功的短路徑是曲線
    第七章人情練達的學問
    投其所好與交際之道
    尊重他人始於尊重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說服他人的方法:循循善誘,潤物無聲
    顧左右而言他,化尷尬於無形
    孔子的識人方法:聽其言而觀其行
    以大事小是仁者風範,以小事大是明智之舉
    人生需要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第八章用人之道與領導哲學
    取纔之道:不拘一格選人纔
    用人之道:知人善任,人盡其纔
    領導者的標準:在其位,謀其政
    領導者的大忌:聽信讒言,不辨是非
    上行下效的力量
    “情”字蘊含的領導哲學
    第九章氣度決定人生
    養浩然正氣,做上品聖人
    世本無先覺之驗,人貴有自知之明
    堅持君子之勇,拒絕匹夫之勇
    胸懷決定人生格局
    持物我兩忘之心,處紅塵悠閑自在
    第十章人生如夢,且行且珍惜
    得意失意,皆以平常心處之
    福兮禍所優,禍兮福所倚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另類解讀
    善惡到頭終有報
    人生短暫,把握當下


    和南懷瑾一起讀《老子》
    章道,妙不可言
    難易的相對論
    “高下相傾”中的真理
    有無的相生相滅
    無為之中的大有所為
    不可言說的道
    成有因,敗也有因
    道的真諦: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第二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不盈不滿,雅量容天下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觀水學做人
    矢上無須再加尖
    老子傳給後人的“三件寶”
    第三章出世心境入世行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拋棄“勞生”,追求“徐生”
    若有若無的把握,不必太執著
    眼見不一定為實
    “曲線救國”的處世藝術
    “四不”的領導哲學
    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四章心中有道,走好自己的路
    天縱睿知,大智若愚
    “愚者”的真智慧
    極私就是至公
    人生如局棋,輸贏無定論
    心中有道,走好自己的路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人生像一場旅行,用心欣賞沿途風光
    人生準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第五章毋用亂世換取賢德的假面
    老子:被誤解的“陰謀家”
    “尚賢”偏方的後遺癥
    人乃萬物之盜
    浮於表面的仁義道德
    成者王侯敗者寇,因果循環是天道
    賢德的代價
    第六章聲色貨利多陷阱
    不在名利上爭先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聲色貨利多陷阱
    聰明反被聰明誤
    欲望猶如無底洞,知足纔能常樂
    “唯”和“阿”的深層含義:真誠不佞和虛偽造作
    智慧與奸詐之間的一線之隔
    第七章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順應天道,無須執著
    言傳不如身教
    無用之材有大用
    理所當然,何必居功
    順其自然是的善舉
    老子的長生秘訣:營魄抱一
    第八章心如空谷,返璞歸真
    保持初心,堅守本性
    善惡沒有的標準
    打破虛空乃真靜
    保持纖塵不染的心
    直心是道場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
    第九章人生的境界
    人生難以擺脫的四種宿病:自見、自是、自伐、自矜
    老子認為的人生價值:參贊天地之化育
    前世劫灰與後世資源,保護環境與珍愛生命
    人生的境界:見素抱樸
    大地講授的一堂課
    重是輕的根源,靜是躁的主宰
    道在寂寥人世間

    附錄:《道德經》

    上篇道經
    下篇德經

    和南懷瑾一起讀《莊子》
    章抓住當下,珍惜現在

    人生中的追之不及
    珍惜生命,活在當下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人生難把握,何必太執著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時光如流水,萬年一念間
    人生如夢,大夢先覺
    第二章為人處世的藝術

    流言止於智者,不辯纔是真智慧
    重視隱藏的危險,暗箭傷人
    正人君子的“戒”與“慎”
    外圓內方,深淺有度
    為人處世的藝術
    意有所至,愛有所亡
    人生需要避免的兩個錯誤:遷令和勸成
    硬邦邦的話,軟綿綿地說
    隻說三分話的智慧
    像外交官一樣說話
    自作聰明是為人處世的大忌
    第三章人生的重要原則

    專注於心
    銘記幫助,遺忘傷害
    莊子心中的“四寶”
    在關鍵地方下功夫,不要舍本逐末
    為自己的選擇埋單
    以問答問的教育方式
    “聖人之道”與“聖人之纔”,兩者不可兼得
    “無所不知”與“一無所知”
    “三不”的人生境界
    打破固有枷鎖,突破定式思維
    第四章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欲望和幸福是反比關繫
    世路難行仍要行
    入世容易出世難
    看似無用有大用
    第五章人生境界大不同

    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心如大海,厚德載物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人生境界大不同
    人與現實的博弈
    等待時機不如創造時機
    成功的起點是確定目標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第六章至善無痕,至仁無私

    善的至境:百善孝為先
    仁的境界:沒有私心
    抵住外界誘惑,堅定心中信念
    反古之道的災難
    規規矩矩的做人之道
    至善無痕
    成功的人是老實人
    纔道兼備的“大宗師” 
    “至人”就是能夠把握自己生命的人
    第七章返璞歸真,永葆初心

    永遠保持一顆“初心”
    拒絕刻意的雕琢,保持人性的本質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心齋,即內心空靈的境界
    返璞歸真,不要迷失自己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以心境超越技巧,纔能真正遊刃有餘
    心如止水,超凡脫俗之境
    第八章人生恍如夢,何必太執著

    順其自然不執著,若有若無地把握
    自然:生命的一種方式
    福禍相伴相隨,學會坦然對待
    放下纔會快樂
    拋棄心中的妄念,保持清明的心境
    生死輪回是天理,無須執著
    萬事萬物都處於變化中
    真正的人生是不圓滿的
    有生就有死,看透生死的超然
    第九章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天地萬物本一體,眾生平等是根基
    “道”是悟出來的
    人生如同有計劃的旅行
    學問的境界:入乎其內,出乎其外
    莊子提倡的“人生快樂禪”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無價的自由
    生命如蓮,次第綻放

    在線試讀
    和南懷瑾一起讀《論語》

    第三章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健康是人生的財富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南懷瑾先生對這兩句話的理解與以往的儒學觀點相差甚遠,但卻見解獨到。他認為,孔子當時的真實意思是,這根木頭的內部本來就已經腐壞了,你再去在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沒有用的;經螞蟻等昆蟲爬松了的泥巴牆,本身便是不牢固的,岌岌可危,這種裡面不牢靠的牆,外表粉刷得再漂亮也毫無用處。
    這裡刻畫了孔子寬容、人性化的形像,他是說宰予的身體不好,隻好讓他多休息一會兒,你們對他不要有太過的要求。健康是一切之本,身體垮了,學問、修養都無所依存,又有什麼用呢?
    利奧·羅斯頓是胖的好萊塢影星,1936 年在英國演出時,他因心力衰竭被送進湯普森急救中心。搶救人員用了好的藥,動用了的設備,仍沒能挽回他的生命。臨終前,羅斯頓曾絕望地喃喃自語:“你的身軀很龐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髒 !”羅斯頓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在場的哈登院長,作為胸外科專家,他流下了淚。為了表達對羅斯頓的敬意,同時也為了提醒體重超常的人,他讓人把羅斯頓的遺言刻在了醫院的大樓上。
    1983 年,一位叫默爾的美國人也因心力衰竭住進了湯普森醫院。他是位石油大亨,兩伊戰爭使他在美洲的十家公司陷入危機。為了擺脫困境,他不停地往來於歐亞美之間,後舊病復發,不得不住進醫院。他在湯普森醫院包了一層樓,增設了五部電話和兩部傳真機。當時的《泰晤士報》是這樣渲染的:湯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和南懷瑾一起讀《論語》

    第三章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健康是人生的財富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南懷瑾先生對這兩句話的理解與以往的儒學觀點相差甚遠,但卻見解獨到。他認為,孔子當時的真實意思是,這根木頭的內部本來就已經腐壞了,你再去在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沒有用的;經螞蟻等昆蟲爬松了的泥巴牆,本身便是不牢固的,岌岌可危,這種裡面不牢靠的牆,外表粉刷得再漂亮也毫無用處。
        這裡刻畫了孔子寬容、人性化的形像,他是說宰予的身體不好,隻好讓他多休息一會兒,你們對他不要有太過的要求。健康是一切之本,身體垮了,學問、修養都無所依存,又有什麼用呢?
        利奧·羅斯頓是胖的好萊塢影星,1936 年在英國演出時,他因心力衰竭被送進湯普森急救中心。搶救人員用了好的藥,動用了的設備,仍沒能挽回他的生命。臨終前,羅斯頓曾絕望地喃喃自語:“你的身軀很龐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髒 !”羅斯頓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在場的哈登院長,作為胸外科專家,他流下了淚。為了表達對羅斯頓的敬意,同時也為了提醒體重超常的人,他讓人把羅斯頓的遺言刻在了醫院的大樓上。
        1983 年,一位叫默爾的美國人也因心力衰竭住進了湯普森醫院。他是位石油大亨,兩伊戰爭使他在美洲的十家公司陷入危機。為了擺脫困境,他不停地往來於歐亞美之間,後舊病復發,不得不住進醫院。他在湯普森醫院包了一層樓,增設了五部電話和兩部傳真機。當時的《泰晤士報》是這樣渲染的:湯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
        默爾的心髒手術很成功,他在這兒住了一個月就出院了。但是他沒回美國,而是在其十年前購買的一棟蘇格蘭鄉下別墅裡悠閑地生活。1998 年,湯普森醫院百年慶典,邀請他參加。記者問他為什麼賣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醫院大樓上的那一行金字。後來有人在默爾的一本傳記中發現這麼一句話:“富裕和肥胖沒什麼兩樣,也不過是獲得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罷了。”
        健康是人生的財富,是成功的載體,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做保證,理想、事業、幸福、成功都將不復存在。忽視健康,單純追逐金錢的生活是不明智的。一心追逐金錢,為自己的生命套上沉重的枷鎖,終日辛勞,不但絲毫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還會以自己的健康作為代價。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在這裡,孔子是說天地之神不會把有用的纔具,平白地投閑置散的。南先生說,孔子是在告誡仲弓,你心裡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隻要自己有真纔實學,別人不用你,天地鬼神都不會答應的。
        在一次演講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手裡高舉著一張 1的鈔票,講了一句開場白。面對大廳內的聽眾,他問:“誰想要這 1?”一隻隻手舉了起來。“我打算把這 1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接著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蹍它。當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的時候,他纔撿起來:“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演說家笑了笑:“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 1。在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踫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我們會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是永遠不會喪失價值的。無論肮髒或潔淨,衣著齊整或不齊整,每一個人依然是無價之寶。”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我們的價值並非取決於別人對我們的態度,我們也不會因為遭受挫敗而貶值。無論別人怎麼侮辱你、詆毀你、踐踏你,你的價值依然存在。因此,正視自己的價值,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和態度而改變對自己的看法,無論別人怎麼說,你的價值都不會因之而改變。

        當你足夠強大時,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和南懷瑾一起讀《孟子》

    第五章 人欲是險惡的東西

        “遠庖廚”隱含的是惻隱之心

        孟子一句“君子遠庖廚”,使後世“君子”們如獲至寶,從此將狹小的廚房扔給了女人,而他們隻一味地在飯桌上享受! 
        “君子遠庖廚”真的承載了讓女人掌管人間煙火的內涵嗎?南懷瑾先生說,這句話其實被後人曲解了。為何如此說,又怎樣被曲解?這得回到歷史現場來尋找答案。
        孟子在齊國時,一次,他看見齊宣王用一隻羊代替牛來做祭品。於是說了這句流傳千古的話:“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意思是說君子對於飛禽走獸:看見它們活著,便不忍心看它們死;聽到它們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喫它們的肉。所以君子要離廚房遠遠的。南懷瑾先生認為,這種心理正是一種惻隱之心,跟君子把廚房留給女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因此,不得不佩服後世君子們曲解經典以“為我所用”的功力,真是登峰造極。
        遠庖廚,是惻隱之心的表現,君子就入佛喫齋不殺生了嗎?非也,酒肉穿腸並不是君子所不為。再說,植物也是生命啊,是否就不進食了呢?當然不是,因此孟子的“君子遠庖廚”闡述的是如何面對人生的一些不得已。人為了自己的生存,喫素食也好,喫肉食也罷,總是一種不得已。認識到這種不得已,從而產生惻隱之心、遠庖廚,這是一種自我反省,自我約束,並非是要做給誰看。
        在社會中,在人生中,我們也有很多不得已,首先我們要明確那是不得已,是要盡量避免的,奴隸的身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了奴隸的人竟然撫摸著傷口體會出做奴隸的美來。喫牛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西班牙人把虐殺公牛當成一種娛樂;喫驢肉也不見得如何可恨,可恨的是有的國人想出活剝驢皮這種殘暴的行為。遠庖廚就在於一種勇於自責的清醒和試圖擺脫的渴望。
        因此,面對人生的不得已,要常懷惻隱之心。凡人之所以為人者,唯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惻隱之心”就是仁民愛物之心。見到一切動物有苦難,自然會產生同情心,這就是“惻隱之心”。
        從前有位比丘,修行已經證得了六神通,跟一位小沙彌住在一起。
        一次,比丘在禪定中,見到小沙彌隻剩7天壽命了,心中不忍,於是叫小沙彌返家看望父母。結果7 天過後,小沙彌竟然又回來了。比丘感到很奇怪,就再入定觀察,發現小沙彌壽命得以延長,於是比丘問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做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小沙彌想了很長時間,後終於說了一件他自認為很普通的事情。原來,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河邊的一個蟻穴,水快要流進螞蟻洞了,小沙彌急忙脫下袈裟,拿泥土把水擋住。小沙彌就是因為救護蟻命的因緣,而延長了12 年的壽命,後來他更加認真修行,證得了四果羅漢。
        小沙彌護住蟻洞一事,看似舉手之勞,卻因其懷有一顆惻隱之心,自得善報。
        惻隱之心乃是在人的心靈中汨汨流淌的善良情感的甘泉,它滋潤著人的心靈,使人不至於變得冷酷,它使人具有仁愛之心和悲憫情懷,它構成無數善良而又高尚的動機。
        但是不是任何惻隱之心都會得到回報,在大發你的同情心時,也要分清狀況,認清對像,並想到後果,否則,就會陷入東郭先生的境地。
    明代馬中錫的《中山狼傳》中記載了一個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說的是一位書生東郭先生背著一口袋書,在去中山國謀官的途中,遇到一隻受傷的狼,狼懇求他幫忙,以便逃過獵人的追捕。東郭先生看到這隻受傷的狼很可憐,便把狼藏在了自己的書袋裡。
        不一會兒,獵人追了上來,發現狼不見了,就向東郭先生詢問狼的去向,結果東郭先生騙過了獵人。等獵人走遠後,他又把狼放了出來。不料,狼卻嗥叫著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徒手同狼搏鬥,嘴裡不斷對狼喊著“忘恩負義”。幸好一位農夫走過來,將狼重新騙入口袋中,並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你對狼仁慈,簡直太糊塗了。”說罷,掄起鋤頭,把狼打死了。
        《紅樓夢》中有雲:子繫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其本來喻指人忘恩負義,其實狼的本性如此,一切都是由於東郭先生亂動惻隱之心導致的。所以凡事要辯證對待,不可一味地偏執於理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纔能在生活中遊刃有餘。
        總之,君子遠庖廚,呼喚的就是一顆惻隱之心。對萬物常懷惻隱之心,願意珍重一切生命,這樣也就找到了做人的快樂。

    和南懷瑾一起讀《老子》

    第五章 毋用亂世換取賢德的假面

        老子:被誤解的“陰謀家”

       《老子》,五千文,包羅萬像,絕妙精微,有人將其視作“權術”之源,實乃以偏概全,斷章取義。
        正如魯迅先生解讀《紅樓夢》時所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纔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不同的人從《老子》中讀出的是不同的東西,沒有人能夠窮盡老子的本意,所謂權謀家從中讀出的陰謀之術不過是老子道學中層次為低下的“微明”境界而已。
        南懷瑾先生調侃說老子是替後人背了黑鍋,隻因其本意被後世曲解。老子處世講求用陰柔,不用剛強,凡事順其自然,順勢而行,不勉強而為。世間所有的事物——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皆由陰陽組成,相互依存,互不分離。陰與陽,是陰柔陽剛的辯證統一,一體兩面,相輔相成。老子看到了發展著的事物之間的矛盾性,也看到了矛盾事物兩個方面的相互轉化,以否定達到肯定。
        古人常以“陰”字來表達“順道”,後人因此常常誤解老子的陰柔之學,《漢書·藝文志》中說,所謂道家之人,大部分都出現在歷代史官的筆下,史官借此來記述成敗存亡之道、趨福避禍之法,談古論今,終告誡世人,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是處世的方略。後世許多人以一己之見將老子歸入謀略學的主流, 認為老子的謀略學是玩弄陰謀之術,實在有失偏頗。對此,可以從一個歷史人物身上找到答案。
        陳平,西漢初陽武人,一生足智多謀,善於擺脫各種困境, 常能立於不敗之地。陳平與張良共同輔佐劉邦,為其出謀劃策,雖然在劉邦後評論之所以取得天下之時,僅提到張良、蕭何和韓信三人,未對陳平有何評論,但陳平的確是一位深謀遠慮的國相。在劉邦大殺功臣,飛鳥盡,良弓藏,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之時,在呂後當政,宮廷矛盾極其尖銳之時,陳平都能安然立於潮頭浪尖,躲過險灘暗礁,其立身處世之高明,令人佩服不已。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漢丞相陳平年輕時,酷愛鑽研黃老之術,當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之時,曾感慨:“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如果讓我來分配天下,我也能像分肉一樣讓眾人信服。陳平彷徨於楚魏之間,終歸附劉邦,胸中多妙計,數次解決紛繁的危難,消除國家的禍患。呂後執政時期,諸事多有變故,但陳平竟能自免於禍,安定漢室,保持榮耀的名望終身,被稱為賢相,難道不是善始善終嗎?假若沒有纔智和謀略, 誰能做到這一步呢?然而,陳平曾說:“我經常使用詭秘的計謀,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後代如果被廢黜,也就止住了,終歸不能再興起,因為我暗中積下了很多禍因。”果然,此後陳平的曾孫陳掌靠著衛家親戚的關繫,希望能夠接續陳家原來的封號,但終究未能實現。陳平的話可以為道家老子明證,道家絕不崇尚陰謀權術。
        千百年來,世人對老子道學的理解多半停留在較低的層次,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消極避讓、不思進取的隱士哲學和明哲保身、與世無爭的處世哲學,其實這僅僅是流於表面的誤讀而已。
        老子往往將道的本體與作用,混合在一起討論,想要把《老子》的內涵完全表達出來,是十分困難的,尤其在入世應用之道方面,常常牽涉到許多歷史哲學上的問題。所謂的老莊之“道”,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相互摻雜,隻有利用史實,加以選擇,透過事實的表層,纔能抓住本質,接近形而上道。因此,讀老莊如讀《孫子兵法》一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應用無方,妙用無窮。與其說老子是一位工於權術的陰謀家,倒不如說他是一位效法天道來謀求人道的思想家。

    “尚賢”偏方的後遺癥

        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南懷瑾先生在這裡強調古書上的“民”,即現代語中的“人們”或“人類”,並非指臣民,老子的口吻並非居高臨下,而是循循善誘。簡單說來,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專門標榜賢德的人,人民就不會你爭我奪發生紛爭。許多人不理解老子為何讓人“不尚賢”,其實其中另有深意。
        老子身處的春秋時代,正是分崩離析、動亂衰敗的初始,亂像已蔚,人為之過。因此,他更進一步深刻地指出,當時治療“亂世之爭”的“尚賢”偏方,其後果是有莫大後遺癥的。唐代羅隱曾詩雲:“逼臉橫頤咽復勻,也曾讒毀也傷神。自從魯國潸然後,不是奸人即婦人。”歷代史實告訴我們,所有破壞社會安定,導致歷史文化一再變亂的,大概都是“不是奸人即婦人”。賢能的標準,千古難下定論,但推崇賢者的結果,卻會導致許多虛偽不一的言行。“天下人纔,賢士固然難得。賢而且能的人纔,又具有高明曉事的智慧,不炫耀自己的所長,不標奇立異,針對危難的弊端,因勢利導而致治平的大賢”,更是難得。
        當時各國諸侯,為了爭地稱霸,不惜任何代價網羅天下纔能智士。凡是纔智之士,便統稱為“賢者”。殊不知,這一類的賢者愈多,則天下的亂源也就愈難消彌。所以老子提出不要一味提倡賢德之士,以免產生許多虛偽狡詐的言行。
        在此,我們可以讀讀莊子曾講過的一個故事,體驗其中的異曲同工之理。
        孔子的徒弟子貢前往南方的楚國遊歷,返回晉國,經過漢陰時,看見一位老人在菜園中勞動。這位老人鑿通一條地道到井邊,抱著甕裝水過來灌溉,費了很大的勁兒,效果卻很差。子貢說:“現在有一種機械,每天可以澆灌一百塊菜園,用力很少但效果很好,老人家不想要嗎?”種菜老人抬起頭來看著子貢說:“怎麼做呢?”子貢說:“削鑿木頭做成機器,後面重前面輕,提水就像抽引一樣,快得像沸水流溢。這種機械叫作桔槔。” 
        種菜老人面帶怒容,譏笑子貢說:“我聽我的老師說,‘使用機械的人,一定會進行機巧之事;進行機巧之事的人,一定會生出機巧之心。機巧之心存在於心中,就無法保持純淨狀態;無法保持純淨狀態,心神就會不安寧;心神不安寧,是無法體驗大道的。’所以,我不是不懂得使用機械,而是因為覺得羞愧纔不用的。”子貢滿臉羞愧,低著頭不說話。
        莊子的這個故事並非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在反對科學,他其實是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若在機巧之路上迷途不返,就隻會在機巧之路上越走越遠。就像一個追趕自己影子的人那樣,自己跑得越快,影子也跑得越快,永遠沒有追到的一天。
        摒棄“機心”,其實與老子的“不尚賢”類似,即與其讓人們追求一個“賢德”的標準,不如保持內在樸實的本性,以免“畫虎類狗”,背離自然之道。
        南懷瑾先生解釋,“尚賢”“不尚賢”究竟孰對孰錯,都不是關鍵所在,重點在於居上位的為政之人,對待任何事,如果都不特別標榜某一個標準、某一個典型,那麼有纔智的人,會依照自然的趨勢發展;纔能不足的人,也會安守本分。倘若標榜怎樣纔是好人,那麼人們為了達到目標,便會不擇手段去達到標準的模式。在爭的過程中,利用手段權術,反而使人事紊亂。

    和南懷瑾一起讀《莊子》

    第四章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

        南先生對我們講,莊子借孔子的嘴說出了一句人生的名言:“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人為了求名,不擇手段,人類自己的知識技巧,成了鬥爭的工具,終被名所困。千百年來,讀書人為了金榜題名而發奮苦讀,並非為了真正的學問,這就是爭鬥心理的開始。人類的歷史,尤其是中國的歷史,數千年來每個朝代,在皇帝面前黨派意見的紛爭,都是因“名、知”而引發的。
        人的道德,應該把“名心”抹平,這個境界是很難達到的。莊子下面提到,“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馬,也好,人把虛榮心去掉了,一任時人牛馬呼。
        “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所以為了求名成功,為了好勝而求知識,這兩樣都是殺生的武器,殺人不見血,破壞自己的生命。爭名逐利,不是道德的行為,不是真正地懂得人生。
        “德蕩乎名”,為了求名,不擇手段,超過了道德的範圍,破壞了人生行為的標準。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守本份呢?隻是因為名心的趨使。
    一隻蘆花雞總是丟蛋,女主人每天都要四下尋找。後來,鄰居告訴她一個方法:這雞丟蛋丟野了,放個“引蛋”,它就不會亂跑了。於是,主人把蘆花雞放進草筐的時候,在雞的肚子下放了一個雞蛋,果然,蘆花不再到處亂跑了。後來,主人再放進去的,隻是兩半對接的蛋殼,蘆花雞下蛋的時候徑自就奔著那草筐去了。有一次,另一隻雞提前占了它的窩,蘆花雞安靜地在旁邊等了一會兒,直到那隻雞把蛋下出來,它纔探頭探腦地跳了上去。再後來,主 人干脆放進去一個半圓的土豆,那雞也照樣上去。那個土豆在草筐裡整整待了一個夏天。秋天的時候,已經干癟得又黑又蔫,但蘆花雞因為這個土豆,沒有再丟過一個蛋。
        人們或許無法理解,挺野的雞,怎麼會乖乖地聽命於一個土豆呢?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許多人都習慣性地奔赴一個既定的目標,在生活中重復著蘆花雞和土豆的故事,而這個土豆就是讓人無法輕易描繪出的“名心”。
        “知出乎爭,”“爭”就是好勝。智慧越高,知識越高的人,意見越有害。走進歷史,結合人生來看,不要看讀書人教育受得多,其實學問越高,意見越多,有時候越難辦。越是知識分子,越要爭名爭意見,頑固不化。所以古人說,普通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常常為欲望而吵架,欲望滿足了,就不吵了;知識分子則不單單是為欲望,欲望滿足了也要吵,意見之爭,故生“黨禍”。人們難免犯“德蕩乎名,知出乎爭”的毛病,這就是“名心”在作祟,“名心”含義極豐,知名、成就、名理、觀念均包含在內。
        從前,衛國有一群演戲的藝人,因為遇上年歲饑荒,便到他鄉賣藝求生。他們在路上經過一座山,據說這座山裡有許多惡鬼,還有喫人的羅剎。夜裡山中風大天冷,大家燃起火,在火旁邊睡覺。半夜裡,有一個人實在感覺寒冷,就起來穿上演戲用的羅剎服,對著火坐著。同伴中一個人從睡夢中醒來,突然看見火旁邊坐著一個羅剎,顧不上仔細看清楚,爬起來就跑。這一下驚動了所有的伙伴,大家一起拼命奔逃起來。那位穿著羅剎服的人一驚,也跟著大家狂奔,前面逃跑的人以為羅剎要來害人,更加恐懼驚慌。大伙不顧一切地奔跑逃生,有的跳進河溝裡,有的摔傷胳膊跌傷腿,疲憊至極。等到天亮,大伙纔看清楚後面追的原來是同伴。
        有時候,擾亂我們心神的往往不是現實中的東西,而是藏於心中的“羅剎”——名心。
        名心產生容易,擺脫難。兩隻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裡的水被炎陽曬干,鳥擇林而棲,蛙擇水而居。“哈!水井!我們跳進去吧,這裡可供我們居住和喫食呢!”“哼!現在住進去當然很好,問題是將來怎麼出來?”
        是啊,隻身困在名利場,跳入容易抽身難。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