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道學二十講:老子的人生智慧(人文大講堂)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中國古代哲學
    【市場價】
    419-608
    【優惠價】
    262-380
    【作者】 葛榮晉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95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0219516
    叢書名:人文大講堂

    作者:葛榮晉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內容簡介
    道學是人類古老的、繫統的“大成智慧學”。道學以“ 自然無為”為核心價值,以“逍遙遊”的人生境界為目標。本書作者中國管理哲學人葛榮晉教授通過該書分二十講講解了道家哲學的精妙,揭秘了老子、莊子、張良 、葛洪的人生智慧,解釋了大型現代企業的管理秘密,化解人類衝突困境。
    作者簡介
    葛榮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中國管理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哲學研究五十餘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著有《中國管理哲學導論》、《老子的商道》等28部著作。曾多次為高層管理者作中國管理哲學報告,被學術界和企業界譽為“中國管理哲學人”。
    目錄
    目錄
    講回歸《道德經》(上)
    ——外國人眼中的《道德經》
    一時代呼喚《道德經》回歸
    二《道德經》與治國之道
    三《道德經》與經濟發展
    四《道德經》與“道商”文化
    五《道德經》與科學技術
    六《道德經》與世界哲學
    七《道德經》與人生真諦
    第二講回歸《道德經》(下)
    ——中國人眼中的《道德經》
    一《道德經》與和諧社會
    二《道德經》與現代“道商”目錄 

    講回歸《道德經》(上) 

    ——外國人眼中的《道德經》 

    一時代呼喚《道德經》回歸 

    二《道德經》與治國之道 

    三《道德經》與經濟發展 

    四《道德經》與“道商”文化 

    五《道德經》與科學技術 

    六《道德經》與世界哲學 

    七《道德經》與人生真諦 

    第二講回歸《道德經》(下) 

    ——中國人眼中的《道德經》 

    一《道德經》與和諧社會 

    二《道德經》與現代“道商” 

    三《道德經》與瀟灑人生 

    第三講“上善若水”與理想人格 

    一“善利社會”而不“爭私利” 

    二以“居下流”為“善地” 

    三心境如淵的清靜心態 

    四做“仁商”而不做“狼商” 

    五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六“治大國若烹小鮮” 

    七做事要遵循“因勢隨形”原則 

    八做人應做到“動靜有時” 

    第四講“逍遙遊”與人生境界 

    一“遊方之內”的有限自由 

    二“遊方之外”的自由 

    三通往“逍遙遊”的“坐忘”之路 

    第五講“上德若谷”與和諧人生 

    一“無棄人,無棄物” 

    二敗莫敗於不自知 

    三寬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四“寵辱不驚” 

    第六講“光而不耀”與低調做人 

    一“光而不耀” 

    二低調做人 

    三高調做事 

    第七講“人生三關”與瀟灑人生 

    一“身重於物”的生命觀 

    二“少私寡欲”的情欲觀 

    三“以死為樂”的生死觀 

    第八講道家智慧與成功人生 

    一解讀張良“忍之術”的秘訣 

    二道家的“不言之教” 

    第九講道學智慧與快樂人生 

    ——葛洪的心靈養生論 

    一養生是一種人生價值選擇 

    二“養身”是一種“減法哲學” 

    三“養心”是一種“加法哲學” 

    第十講“為而不爭”與“舍得之道” 

    一“為而不爭” 

    二“舍得”是一種人生價值選擇 

    三“舍得”是一種成功之道 

    四“舍得”也是一種老板哲學 

    第十一講“柔弱勝剛強”與人生謀略 

    一“柔弱勝剛強”是一種人生智慧 

    二“柔弱勝剛強”也是一種人生謀略 

    三弱勢企業如何變成強勢企業 

    第十二講“方而不割”與“方圓之道” 

    一做人要圓,做事要方 

    二“內方外圓”的圓通境界 

    三胡雪岩的“方圓人生” 

    第十三講“大智若愚”與糊塗哲學 

    一“君子盛德, 容貌若愚” 

    二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三難得糊塗 

    四“大智若愚”是一種高明的處世之道 

    第十四講“道法自然”與環境保護 

    一“道法自然”的生態價值 

    二“道法自然”的兩層含義 

    第十五講“治人事天莫若嗇”與崇尚簡單生活 

    一“治人事天莫若嗇”是一種生態環保思想 

    二“崇尚簡單生活”是一種幸福快樂的美德 

    三“崇尚簡單生活”是一種綠色生活 

    第十六講道家哲學智慧與科學技術發展(上) 

    一“道”的智慧與當代物理學發展 

    二“崇尚自然”與“有機建築”理論 

    第十七講道家哲學智慧與科學技術發展(下) 

    一“道法自然”與“自然農法” 

    二道家哲學與現代醫學模式的轉型 

    第十八講“自勝者強”與管理者的“無為” 

    品格 

    一“四不”美德 

    二“三寶”之說 

    第十九講“無為而治”與現代企業管理 

    一“無為而治”的含義 

    二“無為而治”管理的三層意義 

    三“有為”與“無為” 

    第二十講“無為而治”是管理的境界 

    一“侮之”管理境界 

    二“畏之”管理境界 

    三“親而譽之”管理境界 

    四“不知有之”管理境界 

    附錄《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引論
    在線試讀
    第二十講“無為而治”是管理的境界
    “無為而治”不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或方法,而且也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管理境界。
    管理境界有主觀成分,亦有客觀成分。所謂管理境界,主要是指管理主體通過不同的管理手段所要達到的理想管理狀態。根據被管理者對管理者的感受、評價與對策,老子把管理境界分為四種類型,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道德經》十七章)。在這裡,老子簡明扼要地揭示了人類依次遞進的四種管理境界。根據現代社會的管理理論與實踐,可以自下而上依次對老子的“管理四境界”說,作出現代詮釋,說明“無為而治”是人類所追求的管理境界。它對於構建現代管理思想體繫,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侮之”管理境界
    所謂“侮之”,是說管理者主要依靠權勢隨意羞侮被管理者,從而激怒被管理者對管理者亦施之以輕侮,彼此之間處於嚴重的對立狀態之中。處於這一境界中的管理者,我們將他們稱之為“草商”,一般既非出身於經商世家,也未受到繫統的管理學教育。他們或因某種世襲特權,或因某種社會機遇,處於管理者地位。他們在道德修養上既無能又腐敗,既淺薄又自負;在管理機制上既不懂“以法治人”,亦不懂“以德感人”;在使用人纔上既不懂“任人唯賢”,也不懂科學決策。他們錯誤地把“管理學”簡單地視為“修理之學”。所以,他們不僅以高壓管理法、囚徒式管理法“修理”他人,而且還以詭詐手段蒙騙被管理者,使被管理者不僅在經濟上得不到任何實惠,在人格上還經常遭受迫害(例如私設公堂、打罵員工等)。他們儼然是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的獨裁主義者。
    老子認為,在這一管理境界中,不但是“其政察察(嚴苛),其民缺缺(縮手縮腳)”(《道德經》五十八章),而且“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者,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道德經》七十五章),甚至會發展到“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強盜頭子)。非道也哉!”(《道德經》五十三章)。這種管理完全違背了老子所說的“無狎(排擠)其所居(居處),無厭(厭棄)其所生(生活)”(《道德經》七十二章)的諄諄告誡。
    所以,在這種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道德經》七十二章),被管理者對管理者恨之入骨,民怨沸騰,紛紛起來反抗,任意地輕侮他,甚至以暴力驅之而後快。正如嚴復所說:“將亡之民,無不侮其政府者。”蔣錫昌亦說:“為君者見刑罰不足以立威,則以巧詐為事,故下侮之也。”在這裡,老子從“無為而治”的理念出發,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了歷史上由昏君、貪官的貪婪無能而造成的這種“侮之”的對立管理狀態。第二十講“無為而治”是管理的境界 

    “無為而治”不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或方法,而且也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管理境界。 

    管理境界有主觀成分,亦有客觀成分。所謂管理境界,主要是指管理主體通過不同的管理手段所要達到的理想管理狀態。根據被管理者對管理者的感受、評價與對策,老子把管理境界分為四種類型,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道德經》十七章)。在這裡,老子簡明扼要地揭示了人類依次遞進的四種管理境界。根據現代社會的管理理論與實踐,可以自下而上依次對老子的“管理四境界”說,作出現代詮釋,說明“無為而治”是人類所追求的管理境界。它對於構建現代管理思想體繫,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侮之”管理境界 

    所謂“侮之”,是說管理者主要依靠權勢隨意羞侮被管理者,從而激怒被管理者對管理者亦施之以輕侮,彼此之間處於嚴重的對立狀態之中。處於這一境界中的管理者,我們將他們稱之為“草商”,一般既非出身於經商世家,也未受到繫統的管理學教育。他們或因某種世襲特權,或因某種社會機遇,處於管理者地位。他們在道德修養上既無能又腐敗,既淺薄又自負;在管理機制上既不懂“以法治人”,亦不懂“以德感人”;在使用人纔上既不懂“任人唯賢”,也不懂科學決策。他們錯誤地把“管理學”簡單地視為“修理之學”。所以,他們不僅以高壓管理法、囚徒式管理法“修理”他人,而且還以詭詐手段蒙騙被管理者,使被管理者不僅在經濟上得不到任何實惠,在人格上還經常遭受迫害(例如私設公堂、打罵員工等)。他們儼然是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的獨裁主義者。 

    老子認為,在這一管理境界中,不但是“其政察察(嚴苛),其民缺缺(縮手縮腳)”(《道德經》五十八章),而且“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者,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道德經》七十五章),甚至會發展到“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強盜頭子)。非道也哉!”(《道德經》五十三章)。這種管理完全違背了老子所說的“無狎(排擠)其所居(居處),無厭(厭棄)其所生(生活)”(《道德經》七十二章)的諄諄告誡。 

    所以,在這種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道德經》七十二章),被管理者對管理者恨之入骨,民怨沸騰,紛紛起來反抗,任意地輕侮他,甚至以暴力驅之而後快。正如嚴復所說:“將亡之民,無不侮其政府者。”蔣錫昌亦說:“為君者見刑罰不足以立威,則以巧詐為事,故下侮之也。”在這裡,老子從“無為而治”的理念出發,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了歷史上由昏君、貪官的貪婪無能而造成的這種“侮之”的對立管理狀態。 

    這種層次的糟糕的管理模式,不但存在於古代社會,而且也存在於資本主義發展初期,也就是馬克思所描繪的“每一個銅板都滴著無產階級鮮血”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所具有的一種野蠻的管理現像。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中,在某些簡單粗糙的密集型群體勞動的企業中,這種毫無人性的管理現像也時有發生。 

    這一境界中的“草商”,對於企業管理缺少起碼的理性認識,主要是依靠個人權勢和主觀主義實施管理。一旦管理者出了問題,整個企業馬上就陷入盲目的無序之中。所以,有待於進一步從盲目的、無序的實踐層面向理性的、有序的法治層面超越與升華。 

    二“畏之”管理境界 

    法家針對“草商”的盲目而無序的混亂管理,從制度層面提出了“循法而治”的剛性管理,進入了“管理科學”的境界。 

    在這一“管理科學”境界中,管理者不再停留在盲目而無序的實踐層面,已從理論上懂得了“循法而治”的科學道理。他們根據“自為”的人性假定,憑借權勢,不但“以術治吏”,而且“以法治民”,全面地實施“法、術、勢”相結合的剛性管理,造成了“明君無為於上,群臣竦(通悚)懼乎下”(《韓非子主道》)的管理態勢,使臣民皆敢怒而不敢言,從而達到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揚權》)的君主高度統一控制的理想境界。政事雖分散在地方,由臣民去做,而大權卻集中於中央。君主緊握“賞”與“罰”的權柄,使四方臣民不得不忠心於他,盡力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這是法家以“循法而治”手段造成的“畏之”的社會效果,具有一定的科學管理意義,較之盲目無序的管理狀態,是一種社會進步。 

    但是,在這種管理境界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繫,猶如貓與鼠的關繫一樣,彼此既缺乏相互關愛,亦無信任可言。他們之間隻是一種“恃勢而不恃信”、“恃術而不恃信”(《韓非子外儲說下》)的冷酷的利害關繫。管理者傲視群小,虎視眈眈,被管理者畏首畏尾,唯命是從。管理者的虛榮心和成就感雖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被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卻受到了極大的壓抑。管理者整天疲於奔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之中,組織一旦離開管理者,被管理者便手足無措,整個管理繫統就有可能停止運轉。組織的成績和榮譽歸功於管理者,一旦出現失敗和錯誤,則歸罪於員工,毫無共享管理成果之可言。由於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缺乏起碼的仁愛與信任,從而造成了人際關繫的疏離和對抗,使被管理者“身在曹營心在漢”,一旦有機會便立刻跳槽。“循法而治”的剛性管理,隻能管住員工的“身”而管不住他們的“心”,得不到他們發自內心的真正擁護。正如孟子所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這是法家“循法而治”剛性管理的一個致命的弱點。 

    所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立足於他們的“無為而治”的理念,對法家的“循法而治”的剛性管理,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指出:“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道德經》五十七章) 

    所謂“多忌諱,而民彌貧”,宋常星釋曰:“一多忌諱,令煩則奸出,禁多則民困,必有妨民之事,使民不得盡力於生產,安得不貧乎?”所謂“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成玄英釋曰:“利器,干戈也。滋,甚也。昏亂之世,不崇文德,唯事干戈,傷害既多,荒亂日甚。”所謂“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王弼釋曰:“民多智慧,則巧偽生;巧偽生,則邪事起。”故“以智治國,國之賊”(《道德經》六十五章)。所謂“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成玄英釋曰:“刑名彰著,法令滋繁……不堪苛虐,逃竄者多,因生濫竊,盜賊斯起。”不管是“多忌諱,而民彌貧”,還是由它而引發的“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或“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人多伎巧,奇物滋起”,都是由於“有為而治”造成的。治國者雖然竭力以各種法令設防,非但無濟其事,反而“盜賊多有”。在老子看來,“多忌諱”、“多利器”,“盜賊多有”,這些都是外在於人性的異己力量所引起的,都是違背“自然無為”法則的。 

    老子又指出:“民不畏(畏懼)死,奈何以死懼(恐嚇)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行為詭奇亂世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削)。夫代大匠,希有不傷其手者矣。”(《道德經》七十四章) 

    據明代哲學家薛蕙在《老子集解》中所釋,刑名法度不僅是“殺人之無益”,而且是“殺人之有禍”。既然“民不畏死”,企圖以刑法殺人,使民屈服,非但“無益”,反而“有禍”。這裡所謂“司殺者”,是指“天”(自然)。老子認為人的生死是順應自然的,生死是由天主宰的。如果人不自量力地欲代天殺人,猶代大匠斲木一樣,必將“傷其手矣”。 

    莊子及其後學從根本上也反對“循法而治”的剛性管理。《莊子天道》篇指出:“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形名比詳,治之末也。”又指出:“刑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這裡,所謂“教之末”、“治之末”、“治之具”,是指刑名賞罰或禮法度數隻是治國的一種輔助手段,不可能真正達到治國的目的。所謂“治之道”,亦即“教之本”,是要求統治者順乎人之性命之情,實行“無為而治”,方可達到真正治國的目的。 

    這一境界中的管理者,我們將他們稱之為“法商”。他們雖比“草商”管理有所進步,但還隻是處於重“技藝”而忽“道德”的“管理科學”境界。所以,在“管理科學”境界基礎上,還必須進一步實施以道德感化為主、制裁為輔的管理方略,由法家的“循法而治”的剛性管理轉變為儒家的“為政以德”的柔性管理。 

    三“親而譽之”管理境界 

    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同拱,環繞)之。”這裡所謂“為政以德”,有兩層含義:一是從管理主體上要求以德“修身”,將管理者培養成“智、仁、勇”三位一體的管理者,使之達到“三忘”的道德境界,構建“義以為上”的道德人生;二是從管理手段上,要求管理者實施“為政以德”的柔性管理。隻有如此,方可使管理者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安居在其位置上而“眾星共之”,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是一種“同心多圓式”的管理境界。 

    儒家的“為政以德”管理,強調的是管理者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這一人文管理思想是建立在管理者的道德感化基礎之上的,認為管理者的道德越高尚,對於被管理者的感應性也就越大。它強調主動引導式的感應性,強調內在控制,而不是被動的、強制式的外在管理。隻是“我有是德而彼自服,不待去用力教他來服耳”,隻是“不生事擾民,但為德而民自歸之”,隻是“聖人行德於上,而民自歸之,非有心欲民之服也”(《朱子語類》卷二十三),這完全是一種以道德為導向的、內在的形像管理。 

    在這種道德境界中的管理者,通過“正己正人”的感化效應,善於以德化民、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他們既不以權謀私,亦不生活腐化,勤政廉潔,克勤克儉,事必躬親,兢兢業業,講誠信,求和諧。他們在人格上尊重員工,在經濟上能給員工以實惠,在工作上能為員工搭建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從而受到員工的真心擁護、愛戴、親近和贊揚。老子所謂“親而譽之”,是儒家通過“為政以德”而達到的社會管理境界,從而形成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良性對應關繫。 

    日本著名企業家土光敏夫將孔子的“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管理境界,形像地比喻成一個同心多圓實體。他認為企業的領導人(董事長、廠長、總經理)就是這個同心多圓的核心。他說:“組織的真正機能,好用圓周關繫來表示:居於中心的,是首腦;他的周圍,是主要負責人……小圓都向著大圓,形成一種向心關繫……都圍繞著中心相互依存,沿著軌道永不休止地運動著。”(《經營管理之道》)企業組織的這種圓周關繫,能夠保證企業經營決策由核心內圈出發,再由裡圈向外圈傳達、輻射、擴散;執行的情況和結果,迅速地從外向裡,將信息反饋到核心層,形成永不停息的雙向對流循環,使企業充滿生氣和活力。 

    儒家從“為政以德”的基本理念出發,通過“循法而治”與“為政以德”兩種管理模式的對比,認為“為政以德”勝於“循法而治”。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指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裡所謂“道”即“導”,“政”即法制禁令。意思是說,如果以法令引導而民違之,則以刑罰齊之,這種外在控制手段,其社會效果是“民免而無恥”,即以外在暴力手段,隻能使民苟免刑罰,而民心無所羞愧。“禮”即制度品節,大至國家典章制度,小至社會鄉約家規,既含有道德意義,也含有法律意義,是介於法律與道德之間的一種控制手段。如果奉行以道德價值為導向的內在控制,再加上以禮義為本質的教化型的外在控制,那麼人們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心悅誠服。這也正是孟子所說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的意思。在這裡,儒家並不一般地反對“外在控制”,使用刑罰,而是主張把內在控制的道德導向與外在控制的法律約束結合起來。但是,從管理效果看,在“道之以政”與“道之以德”的對比中,儒家更為強調以“德治”為核心的內在控制。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立足於他們的“自然無為”的核心價值觀,猛烈地批評了儒家的“為政以德”的治國之道(管理之道)。他們認為: 

    (1)仁義道德是“大道廢”後纔出現的一種文化倒退現像。老子指出:“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道德經》十八章)正如老子所言:“失道而後德,失德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