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奇談怪論說名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知識讀物
    【市場價】
    123-179
    【優惠價】
    77-112
    【作者】 張曉芒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60638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6063883
    作者:張曉芒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1月 

        
        
    "

    編輯推薦
            說話算數,言詞謹嚴,抽像思辨,以理暇人。名學作為中國古代的邏輯學,亦以正名實以化天下為己任。此學於後世雖未能得到賡續發展以成形,“白馬非馬”等非常可怪之論,從今天的邏輯學角度看來,亦大有可觀之處、用武之地。惜此學淹沒,導致中國理論科學落後,此為大感。亡羊補牢,此正其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縱橫家……共同的歷史文化就是共同的生活情趣,追尋歷史文化的源頭就是祈福共同的願景。“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和風化俗,俟河之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思考求索的起點,也是我們終生的歸願。
     
    內容簡介
    按《漢書·藝文志》,先秦諸子百家實為“九流”,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其中的名家是本書的主角。
    “名家”翻譯成英文,有“Sophists(詭辯家)”、“Logicians(邏輯家)”、“Dialecticians(辯證家)”。從名家的論辯來看,的確與詭辯家、邏輯家、辯證家有相同之處,但在睿智與詭辯之間,名家之為“名家”,有其獨特之處。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為避免混淆,如要強行翻譯,還是按字面直譯為“The School of Names'’好。這樣可以提醒外國人注意中國哲學討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名實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中國古代邏輯思想所具有的求真、求善、求治的政治倫理特色。
        按《漢書·藝文志》,先秦諸子百家實為“九流”,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其中的名家是本書的主角。
        “名家”翻譯成英文,有“Sophists(詭辯家)”、“Logicians(邏輯家)”、“Dialecticians(辯證家)”。從名家的論辯來看,的確與詭辯家、邏輯家、辯證家有相同之處,但在睿智與詭辯之間,名家之為“名家”,有其獨特之處。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為避免混淆,如要強行翻譯,還是按字面直譯為“The School of Names'’好。這樣可以提醒外國人注意中國哲學討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名實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中國古代邏輯思想所具有的求真、求善、求治的政治倫理特色。
        這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同時也是思想為活躍的時代。興盛了數百年的周朝典章制度,在列國紛爭中,由於新的經濟關繫的誕生,已無法挽回,出現了“名實相淆”、“名實相怨”、刑罰不清的混亂局面。如何重新實現對中國社會的有效管理與控制,就成為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亟待解決的問題。出於“思以其道易天下”的政治抱負,產生了諸子百家。他們都在通過自己的談說論辯來播其聲(主張),揚其道(理想),釋其理(理由)。“百家爭鳴”產生在這樣的時代,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歷史、文化背景。其中,以辯論名實問題為中心,並且以善辯成名的一個學派,就是我們所說的名家,又稱“辯者”、“刑(形)名家”。
        按,“名”就是指稱事物的名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概念”;“實”就是“名”所指稱的事物。
        名家之所以被稱作“名家”,就是因為他們同樣是在“思以其道易天下”的過程中,為了播其聲,揚其道,釋其理,先圍繞“刑名”問題,以研究刑法概念著稱;以後逐漸從“刑名”研究,擴大為“形名”研究、“名實”研究。圍繞著“名”和“實”的關繫問題,展開論辯並提出自己的見解。但由於他們的研究方法奇特,按漢代司馬談所言,是“控名指實,參伍不失”,因此,雖然名家擅長論辯,但其論辯又流於“苛察繳繞”,疙疙瘩瘩,詭譎奇異,所以歷史上一直名聲不好。
        苟子就認為,名家不效法先王,不遵從禮義,喜好傳播奇談怪論,玩弄詭異的辭藻。雖然理論十分精細但又不合急需,善辯但又顯空談,沒有什麼實際效用。因此,不可以成為治理國家的原則綱紀。同時還認為名家之流,不顧是非,然不然、可不可地相互攻擊,相互羞辱,不像個君子。所以,盡管名家的論辯辦法有一定的效用,但也不能算作是仁人處事的方法。
        不過,這些都不影響我們借助名家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來看一看名家在中國邏輯思想史上究竟占有什麼樣的歷史地位。
    作者簡介
    張曉芒
    南開大學哲學繫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邏輯學、邏輯史、一中國古代論辯文化研究,出版有《邏輯——日常說理的工具》、《正確思維的基本要領》、《詭辯——思維的陷阱》、《邏輯思維訓練》、《點燃創造的太陽》、《創新思維方法概論》、《創新思維訓練》、《先秦辯學法則史論》、《從傳統走向現代》、《中國古代論辯藝術》、《惠施、公孫龍與三晉名家》等多部著作,合著有《墨子的平民學說》、《歷史與現實——世界化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百科全書》、《人類文明繫列叢書》等書,在內地、港臺發表學術文章達百篇。
    目錄
    敘名
    法家的側翼部隊
    不可不殺的“魔鬼律師”
    千古詭辯
    究竟誰洗澡——“兩可之論”的標準意識啟示
    OK,你是個同性戀——“兩可之論”的批判意識啟示
    一定中大獎——“兩可之論”的辯證意識啟示
    想得更深更遠
    科學主義者的悲哀
    智者的歡歌
    辯者的嚆矢
    因人施辯——“言之術”的開導
    我究竟是誰——“諭意通志”的啟示
    種下個龍種生了個跳蚤——“惡言不出口,苟語不留耳”的警示

    敘名
    法家的側翼部隊
    不可不殺的“魔鬼律師”
    千古詭辯
    究竟誰洗澡——“兩可之論”的標準意識啟示
    OK,你是個同性戀——“兩可之論”的批判意識啟示
    一定中大獎——“兩可之論”的辯證意識啟示
    想得更深更遠
    科學主義者的悲哀
    智者的歡歌
    辯者的嚆矢
    因人施辯——“言之術”的開導
    我究竟是誰——“諭意通志”的啟示
    種下個龍種生了個跳蚤——“惡言不出口,苟語不留耳”的警示
    始作俑者的遲來慰藉
    學富五車的智者
    無“譬”不能言的大師
    “譬”式“板斧”的威力
    頭不是頭,腳不是腳——對“譬”的恰當性評價
    大家都說你不是個好東西——對“譬”的相關性評價
    齷齪對齷齪,腌臜遇腌臜——對“譬”的合理性評價
    是耶?非耶?一對奇特的辯友
    有用?無用?就看怎麼用
    你的性生活是否滿意——預設的困惑
    無是無非的千古奇辯
    迂闊的“歷物十意”
    艱澀的“辯者二十一事”
    不抽死也得被嚇死——論辯的目的是什麼
    科學主義的巨匠
    雞鳴狗盜之徒
    揭露矛盾的好手
    名於詭辯的思想家
    死於詭辯的思想家
    “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論
    定金與訂金的官司——“正名”理論的確定性提示
    怎樣判定死亡——“正名”理論的靈活性提示
    人是什麼——“正名”理論的人倫性提示
    千古奇談的“白馬非馬”
    靈魂出竅的“堅白石二”
    混凝土式的“二無一”
    讓人頭疼的“指物論”
    飄飄揚揚的旗幟
    悲壯的歷史宿命
    新名學如何可能

    在線試讀
    法家的側翼部隊
    名家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當時,以經濟關繫的變化為中介,社會關繫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詩經》所說的“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表明新生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以血緣氏族關繫為紐帶的氏族社會日益崩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盛世,在諸侯爭雄的衝擊下已名存實亡。與此相應,代表舊事物的“名”與大量湧現的新事物之“實”日益產生矛盾,即管子所說的“名實之相怨,久矣”。其結果就是如何有效治理國家的“禮法之爭”。
    此時處於中原腹地的晉國,同樣在這場歷史拼搏中,尋求著如何稱霸的道路。
    晉國作為中國古代法治文化的搖籃,早在叔虞封唐的立國之初,周公便為其制定了“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法規)”的治國方針。這是因為當時的唐國,既在夏人的故墟,又在多山的戎狄地區,其治國方針就既要發揚華夏民族的文化傳統,又要尊重戎狄民族的風俗法規。“夏政”與“戎索”自然要兼施並舉。
    因此,較早進行社會變革的晉國,便以此為治國方針,開始輕視天命,重視法治。作為其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晉國的法治理論和實踐,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表現出晉國文化強烈的反宗法制的叛逆性格或異端色彩。
    作為其武器的批判,影響為深遠的是全面否定嫡長繼承制,以小宗取代大宗的“曲沃代翼”和晉獻公的“誅滅公族”。
    翼為晉國早期都城,曲沃則是當時晉國的城邑。年(前745年),晉昭侯封其叔父成師於曲沃,史稱曲沃桓叔。但當時曲沃的地盤比翼還大,犯了大忌諱,破壞了等級制度,為‘不亂何待”埋下禍根。
    晉昭侯七年,晉國大臣潘殺了昭侯,桓叔想趁亂奪權,未果。晉孝侯十五年(前724年),桓叔之子莊伯派人到翼殺了孝侯,由於晉人反抗,奪權又未果。晉鄂侯六年(前718年),莊伯又起兵伐翼,在周王室出兵干涉下再次失敗。晉哀侯九年(前709年),莊伯之子武公殺了晉哀公,但在各方聯合抵抗下仍然不能取代翼。晉侯緡二十八年(前679年),武公又起兵伐翼,殺了晉侯緡。為了防止周王室再次出兵干涉,便用搶掠來的珍寶器物賄賂周王,讓其承認既成事實。結果如願,被周王任命為晉君,列為諸侯。祖孫三代,長達幾十年的“曲沃代翼”終於在血淋淋的殘酷拼爭中成功了。
    晉獻公的“誅滅公族”,更是繼“曲沃代翼”後對宗法制度的沉重打擊。

        法家的側翼部隊
        名家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當時,以經濟關繫的變化為中介,社會關繫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詩經》所說的“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表明新生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以血緣氏族關繫為紐帶的氏族社會日益崩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盛世,在諸侯爭雄的衝擊下已名存實亡。與此相應,代表舊事物的“名”與大量湧現的新事物之“實”日益產生矛盾,即管子所說的“名實之相怨,久矣”。其結果就是如何有效治理國家的“禮法之爭”。
        此時處於中原腹地的晉國,同樣在這場歷史拼搏中,尋求著如何稱霸的道路。
        晉國作為中國古代法治文化的搖籃,早在叔虞封唐的立國之初,周公便為其制定了“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法規)”的治國方針。這是因為當時的唐國,既在夏人的故墟,又在多山的戎狄地區,其治國方針就既要發揚華夏民族的文化傳統,又要尊重戎狄民族的風俗法規。“夏政”與“戎索”自然要兼施並舉。
        因此,較早進行社會變革的晉國,便以此為治國方針,開始輕視天命,重視法治。作為其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晉國的法治理論和實踐,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表現出晉國文化強烈的反宗法制的叛逆性格或異端色彩。
        作為其武器的批判,影響為深遠的是全面否定嫡長繼承制,以小宗取代大宗的“曲沃代翼”和晉獻公的“誅滅公族”。
        翼為晉國早期都城,曲沃則是當時晉國的城邑。年(前745年),晉昭侯封其叔父成師於曲沃,史稱曲沃桓叔。但當時曲沃的地盤比翼還大,犯了大忌諱,破壞了等級制度,為‘不亂何待”埋下禍根。
        晉昭侯七年,晉國大臣潘殺了昭侯,桓叔想趁亂奪權,未果。晉孝侯十五年(前724年),桓叔之子莊伯派人到翼殺了孝侯,由於晉人反抗,奪權又未果。晉鄂侯六年(前718年),莊伯又起兵伐翼,在周王室出兵干涉下再次失敗。晉哀侯九年(前709年),莊伯之子武公殺了晉哀公,但在各方聯合抵抗下仍然不能取代翼。晉侯緡二十八年(前679年),武公又起兵伐翼,殺了晉侯緡。為了防止周王室再次出兵干涉,便用搶掠來的珍寶器物賄賂周王,讓其承認既成事實。結果如願,被周王任命為晉君,列為諸侯。祖孫三代,長達幾十年的“曲沃代翼”終於在血淋淋的殘酷拼爭中成功了。
        晉獻公的“誅滅公族”,更是繼“曲沃代翼”後對宗法制度的沉重打擊。
        晉武公之子晉獻公繼位後,公族勢力強盛,晉獻公采納大夫的建議,“盡殺群公子”,從此“晉無公族”。至之後的“驪姬之亂”,嫡長繼承權遭到毀滅性打擊,以血緣親情為紐帶的公族宗法體制被衝毀了,代之為政治上的利害關繫。
        作為其批判的武器,晉國在其立國之初即“唐叔之所受法度”,此後有晉文公四年(前633年)作“被廬之法”,晉襄公七年(前621年)作“夷蒐之法”,晉景公七年(前593年)作“範武子之法”,年(前573年)又修“範武子之法”,晉平公八年(前550年)制定“範宣子刑書”,晉頃公十三年(前513年)趙鞅“鑄刑鼎,著範宣子所為《刑書》”等。至“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期後,晉國的封建法典又成為三晉法家繼續變法圖強的經典依據。魏國的《魏憲》、李悝編撰並使“商鞅受之以相秦”的我國古代部比較完整繫統的封建法典《法經》、趙國的《趙律》,無一不是繼承了“晉之故法”。在此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法家代表人物,如魏國李悝、韓國申不害、趙國慎到等。法家集大成者——韓國的韓非所言“晉之故法未息,韓之新法又生”,表明法家思想在三晉大地獲得充分發展,三晉大地因此成為我國古代法治文化的搖籃。
        西周時期,已經在程序和內容上把刑事訴訟(獄)和民事訴訟(訟)區別開來。兩者一般以自訴為主,重大案件要以書面形式起訴,輕微案件隻用口頭形式起訴就可以了。兩者的書面文訴的稱呼不同,刑事的叫“劑”,民事的叫“傅別”,傅別可能是引起爭議的契約。雙方當事人交納訴訟費是官府受理案件的前提條件。民事訴訟費叫“束矢”(一百支箭),刑事訴訟費叫“鈞金”(青銅三十斤)。如果不交納訴訟費則被認為是“不直自服”,要承擔敗訴的後果,官府也不會保護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官府在收到訴訟費三天後就開始審理。要求當事人均要到庭,即“兩造俱備,師聽五辭”。按《尚書·呂刑》記載,審判的官員對雙方當事人不可偏聽偏信,要仔細分析雙方的訴訟理由,細察之間的差別。
        當其時,“刑名”也作“形名”,原指形體或實際的名稱。先秦法家把“刑名”和“法術”聯繫起來,把“名”引申為法令、名分、言論等,主張循名責實,賞罰分明。
        因此,在這場變法圖強的社會大變革中,從晉國末年至戰國中期,當三晉法家以他們的法治理論和變法實踐為新興的封建秩序開拓道路的時候,如何使“法”作為賞功罰罪的公認標準和裁決人們行為的強制手段,同時要求既具備事實的準確性,又具備邏輯的嚴密性,這就不僅是一個純粹的理論問題,同時還是一個技術問題了。
        此時,雖然學派不同,但學說在理論上相通、在實踐上相輔的一些人,為了從語言的語義學與語用學角度,解釋法律條文以使之嚴密化和邏輯化,以“好刑名”的角色,研究法律刑政方面的設施和條文,分析“名”與“實”如何相符、如何一致,從技術層面探討“刑名”關繫,開始走向一條與儒家孑L子以舊名匡正新實的不同道路,以新名釐定新實,劃時代地開始從邏輯思維角度討論如何使“名”、“實”相符,“名”和“實”究竟具有什麼樣的關繫,“名”的法則以及思維形式、方法有哪些等等,肩負起了全新的歷史使命,成為三晉法家的側翼部隊。
        這些順應法治建設的需要和名辯思潮的需要,以“形名之學”或“刑名法術之學”的身份適時登上了歷史舞臺的人物,就是揚名中國古代邏輯思想史的名家。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活躍在三晉大地的鄧析、惠施、公孫龍等。我們將其稱之為三晉名家。
        P3-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