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儒學的時代擔當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860-1248
    【優惠價】
    538-780
    【作者】 朱貽庭、施炎平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儒家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ISBN】97875476164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616475
    作者:朱貽庭、施炎平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9年9月舉辦的“第九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論文集的精編本,共收錄論文18篇,分為三個部分:“擔當”論、“誠信”探、“傳承”篇,另有附篇一篇。所收論文質量上乘,基本從哲學、倫理學的角度,探討了儒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擔當和使命,體現了上海儒學界緊密聯繫實際的研究特色和學術風格。作者們帶著學術雄心,試圖在中西文化交彙、儒學式微的今天,樹立儒學的時代擔當,重構中國話語。總體來看,本書較有現代儒學研究的學術價值和發揚傳統儒學精神的社會價值。

    作者簡介

    朱貽庭,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繫教授。1960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繫本科畢業,1963年於復旦大學哲學繫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上海市倫理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委員,國家職業技能鋻定專家委員會職業道德指導委員會委員。著作主要有《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主編)、《中國傳統道德·名言卷》(主編),《當代中國道德價值導向》等。另有論文《評韓非的非道德主義思想》、《老子道德觀略論》、《莊子人生論辨析》、《道家倫理文化及其現代價值》、《傳統儒家倫理與社會主義道德》、《當代中國的義利之辨與道德價值導向》、《企業倫理論綱》、《儒商和儒商精神》、《關於中國傳統倫理現代價值研究的方法論思考》等近百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施炎平,華東師大哲學繫教授,華東師大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現任華東師範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傳統管理思想承擔並完成國家*及上海市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各一項。有多部專著出版,近百篇論文發表。

    目錄
    導言 朱貽庭 施炎平/001
    上篇 “擔當”論
    儒家論擔當 朱義祿/015
    擔當意識與儒學精神 朱義祿/019
    儒家擔當精神的思想基礎 施忠連/028
    從“儒墨糾纏”看儒家仁愛精神的演進及其價值 施炎平/044
    儒學自得精神探析
    ———以孟子、陽明心學為例 朱義祿/069
    儒學擔當精神的近代命運
    ———以魏源、陳天華、梁漱溟為例 朱義祿/103
    中篇 “誠信”探
    擔當必講誠信 胡守鈞/129
    誠:儒家道德哲學之核心建構 施炎平/134
    傳統家訓與儒學誠信精神 餘玉花 宣 璐/157

    導言 朱貽庭 施炎平/001 


    上篇 “擔當”論 


    儒家論擔當 朱義祿/015 


    擔當意識與儒學精神 朱義祿/019 


    儒家擔當精神的思想基礎 施忠連/028 


    從“儒墨糾纏”看儒家仁愛精神的演進及其價值 施炎平/044 


    儒學自得精神探析 


    ———以孟子、陽明心學為例 朱義祿/069 


    儒學擔當精神的近代命運 


    ———以魏源、陳天華、梁漱溟為例 朱義祿/103 


    中篇 “誠信”探 


    擔當必講誠信 胡守鈞/129 


    誠:儒家道德哲學之核心建構 施炎平/134 


    傳統家訓與儒學誠信精神 餘玉花 宣 璐/157 


    義利之辨與儒家為政之道 陳喬見/171 


    德治主義:儒家仁政的價值導向 


    華商精神與儒商人格 施炎平/209 


    下篇 “傳承”篇 


    中華民族復興與儒學精神傳承 施忠連/225 


    潘光旦:儒家自由人格何以可能 蔡志棟/246 


    形神之辨:朱貽庭對儒家倫理的重構 陳澤環/260 


    儒家生生倫理學:一種新的理論形態 楊澤波/277 


    儒學思想資源與當代學校德育 張鳳池/295 


    附 篇 


    “海派儒學”踐行四十年記 


    ———上海學者對儒家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夏乃儒

    前言
    一、“上海文廟儒學研究”之緣起 奉獻於讀者、供大家閱品之«與孔子對話(第9集):儒學的時代 擔當»一書,以專題結集的形式出版,實際上是我們在2019年9月舉 辦的“第九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論文集的精編和重構. 很有意思,中國數字文化中的“九”,常寓有尊、極、多等含義,又 與“久”諧音.借此吉詞,我們在醞釀和籌備上海文廟第九屆儒學研 討會時,就考慮以“儒學精神與時代擔當”為主題,希望在前八屆研討 會的基礎上,突出儒家擔當精神的論旨,把上海學者關於儒家思想與 儒學精神的探討引向深入. 有鋻於此,我們在編撰論集時,對提交的論文著力加以選擇、精 編和重構,以求全書能主旨突出、論題明確、整體結構和邏輯思路清 晰,既總結上海學者群體儒學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又力圖體現這 個研究群體的思想特色和學問風格,也可作推動儒學研究進一步拓 展、深化的契機. 近二十年來,借助全面深化的改革開放形勢,上海學術界的一批 有志於儒家思想研究、總結和傳承發展的學者,在文廟管理處的支持 推動下,聯合上海市倫理學會、上海市中西哲學比較研究會,於每年的孔子誕辰紀念活動期間,都會集聚一起,圍繞一兩個事先確定的主 題,舉辦題名“與孔子對話”的儒學研討會,現已連續舉辦了九屆. 首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在1997年11月舉辦.其時,隨著對 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弘揚,以及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開展歷史文 化遺產、遺址保護的需要,上海文廟的修繕取得積極進展:逐步恢復 了明清時期的基本面貌,重建了尊經閣,結構布局和建築規制更為規 範、合理,又輔以江南園林式的環境設置,整體風貌顯得十分莊重、大 氣和優雅,烘托了上海文廟歷史傳統厚實、儒家文化味濃郁的氛圍. 所以,在重修後的上海文廟舉辦儒學研討會,尤覺意義非凡,故很快 得到當時南市區(現並入黃浦區)區長和文彙報社領導的贊同和重 視,又邀請到汪道涵、夏征農、陳化等老前輩為顧問,並獲上 海學術界眾多專家學者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真開成了“世紀之交 的儒學盛會”.會後留下了非正式出版的«上海首屆儒學研討會學術 論文集»,所涵內容廣泛而豐富,涉及儒家的“禮儀與倫理”“思想與人 格”“儒學資源的價值與功能”“儒家思想的歷史演變”等方面論題的 考察和探討. 接續首屆而舉辦的“第二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在2004年10 月舉行.雖間隔了六年多,但經再次重修的文廟,大成殿內增設由著 名書法家書寫、刻於青石碑的«論語»全文,與殿前臺基上所立孔子塑 像、兩廊碑刻歷代進士名錄相向輝映,更凸顯了上海文廟集孔子祭 廟、傳統學宮及文化名勝古跡於一體的“淨土”與“聖地”氣像.與此 相應,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學者,都倍加愛護和珍惜這方“淨土”和“聖 地”,表示認同以“與孔子對話”為標識,遵循“紀念孔子、研究儒學、弘 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宗旨和研究思路,致力於體現上海兼容中西的文化特性,將儒學研究納入現代都市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的軌道,同 時也明確提出了上海文廟的儒學研究要形成自己的團隊和力量,建 構相對穩定的研究機制和平臺,塑造上海學者儒學研究的理論特色 和學問風格.這些觀點和見解,均歸納入會後出版的本«與孔子 對話»論文集,並在“序”“綜述”“後記”中作了初步的概括和論述. 此後的第三屆至第九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我們就有意識地 遵循並力求體現“上海文廟儒學研究”的思想指導和研究風格,注意 從傳統與現代、學理性與時代性的結合上,選擇與確定研討會的主旨 和論題,安排研討、交流的重點及具體內容.而每屆研討會的成果, 均編成論文集正式出版.迄今共編輯出版了八本論文集,聯繫起來 看,很有點繫列論叢的意味.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上海文廟自然成 為上海學者對儒學“切聞近思”的研究基地和交流平臺,每次聚會研 討,大家都很有歸屬感和凝聚度.

    一、“上海文廟儒學研究”之緣起 奉獻於讀者、供大家閱品之«與孔子對話(第9集):儒學的時代 擔當»一書,以專題結集的形式出版,實際上是我們在2019年9月舉 辦的“第九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論文集的精編和重構. 很有意思,中國數字文化中的“九”,常寓有尊、極、多等含義,又 與“久”諧音.借此吉詞,我們在醞釀和籌備上海文廟第九屆儒學研 討會時,就考慮以“儒學精神與時代擔當”為主題,希望在前八屆研討 會的基礎上,突出儒家擔當精神的論旨,把上海學者關於儒家思想與 儒學精神的探討引向深入. 有鋻於此,我們在編撰論集時,對提交的論文著力加以選擇、精 編和重構,以求全書能主旨突出、論題明確、整體結構和邏輯思路清 晰,既總結上海學者群體儒學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又力圖體現這 個研究群體的思想特色和學問風格,也可作推動儒學研究進一步拓 展、深化的契機. 近二十年來,借助全面深化的改革開放形勢,上海學術界的一批 有志於儒家思想研究、總結和傳承發展的學者,在文廟管理處的支持 推動下,聯合上海市倫理學會、上海市中西哲學比較研究會,於每年的孔子誕辰紀念活動期間,都會集聚一起,圍繞一兩個事先確定的主 題,舉辦題名“與孔子對話”的儒學研討會,現已連續舉辦了九屆. 首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在1997年11月舉辦.其時,隨著對 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弘揚,以及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開展歷史文 化遺產、遺址保護的需要,上海文廟的修繕取得積極進展:逐步恢復 了明清時期的基本面貌,重建了尊經閣,結構布局和建築規制更為規 範、合理,又輔以江南園林式的環境設置,整體風貌顯得十分莊重、大 氣和優雅,烘托了上海文廟歷史傳統厚實、儒家文化味濃郁的氛圍. 所以,在重修後的上海文廟舉辦儒學研討會,尤覺意義非凡,故很快 得到當時南市區(現並入黃浦區)區長和文彙報社領導的贊同和重 視,又邀請到汪道涵、夏征農、陳化等老前輩為顧問,並獲上 海學術界眾多專家學者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真開成了“世紀之交 的儒學盛會”.會後留下了非正式出版的«上海首屆儒學研討會學術 論文集»,所涵內容廣泛而豐富,涉及儒家的“禮儀與倫理”“思想與人 格”“儒學資源的價值與功能”“儒家思想的歷史演變”等方面論題的 考察和探討. 接續首屆而舉辦的“第二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在2004年10 月舉行.雖間隔了六年多,但經再次重修的文廟,大成殿內增設由著 名書法家書寫、刻於青石碑的«論語»全文,與殿前臺基上所立孔子塑 像、兩廊碑刻歷代進士名錄相向輝映,更凸顯了上海文廟集孔子祭 廟、傳統學宮及文化名勝古跡於一體的“淨土”與“聖地”氣像.與此 相應,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學者,都倍加愛護和珍惜這方“淨土”和“聖 地”,表示認同以“與孔子對話”為標識,遵循“紀念孔子、研究儒學、弘 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宗旨和研究思路,致力於體現上海兼容中西的文化特性,將儒學研究納入現代都市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的軌道,同 時也明確提出了上海文廟的儒學研究要形成自己的團隊和力量,建 構相對穩定的研究機制和平臺,塑造上海學者儒學研究的理論特色 和學問風格.這些觀點和見解,均歸納入會後出版的本«與孔子 對話»論文集,並在“序”“綜述”“後記”中作了初步的概括和論述. 此後的第三屆至第九屆上海文廟儒學研討會,我們就有意識地 遵循並力求體現“上海文廟儒學研究”的思想指導和研究風格,注意 從傳統與現代、學理性與時代性的結合上,選擇與確定研討會的主旨 和論題,安排研討、交流的重點及具體內容.而每屆研討會的成果, 均編成論文集正式出版.迄今共編輯出版了八本論文集,聯繫起來 看,很有點繫列論叢的意味.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上海文廟自然成 為上海學者對儒學“切聞近思”的研究基地和交流平臺,每次聚會研 討,大家都很有歸屬感和凝聚度.


    二、“與孔子對話”為標識 “與孔子對話”,是上海文廟儒學研究的一個特色,體現了我們開 展儒學研究與交流、推進儒學資源傳承發展的一個宗旨和思想指導. 首先,“與孔子對話”,作為一項兼有學術研究和文化建設意義的 事業,因為處在上海這樣的文明發展、文化生態開放的環境中,必然 要與現代大都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相適應.所以突出中西文化的 論爭和交流,注重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的創造性轉化,對上海學界的 儒學研究者來講,是頗為自然又必然的事,更要自覺去做. 為此,我們開展儒學研究,不僅會關注儒家思想曾在中華文化的 演進中具有根源性、基因性的意義與價值,而且也關注儒家思想能提供多少現代文明需要的資源因素和價值功能. 在“與孔子對話”的標識下,我們明確提出:要從資源性和根源性 的結合上研究、探討和思考、總結儒家思想的基本內涵和價值.故歷 屆儒學研討會,都會有不少學者撰文闡述儒學對於中華民族精神生 命的根源意義,揭示其基因因素,視之為歷史文化演變中能“一以貫 之”的“神聖鏈條”(借黑格爾語),讓人們清晰看到儒學遺產也是中國 現代化的一項寶貴的文化資源. 其次,我們意識到,“與孔子對話”不僅是一種超越時空的、與孔 子思想所作的對話,更是通過孔子的思考,進一步展開與儒家思想的 對話.這樣一種在文化思想層面上的古今對話,是歷史性與現實性 相結合的對話,也是學理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溝通與交流. 在歷史的長河中,孔子已經成為了儒家或儒學的名牌及代名詞. 與孔子對話,也意味著在儒家傳統文化和現代人的認知理解之間,要 建立起平等的、互動開放的交流平臺與溝通途徑,以正確對待今人與 古人、現實與傳統的辯證關繫. 重要的是,孔子不僅是儒家學派的開創者、儒家文化思想體繫的 建構者,而且以其作為傑出思想家和偉大教育家的雙重身份功效,已 對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深遠的影響和制約,還成為中 華文化的一個精神價值載體和風格特征像征. 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認為:與孔子對話,勢必涉及與儒家 文化甚至整個中華文化展開對話,十分需要對話的全面性、繫統性和 整合性.這至少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方面,在看待歷史形成的儒家思想體繫的建構上,要突破長期以來對儒家思想作學科性切割、過度分門別類研究導致的弊端,不局 限於“儒家哲學”“儒家倫理”以及諸如“儒家心性學”“儒家管理學”那 樣的分科歸類,更強調儒家思想作為一個整體的、內在建構性的繫 統,至少要考慮到有深層結構的思想學理、精神價值的內容,有包括 制度安排、知識體繫在內的中層結構,以及依據學理和制度要求規定 的行為規範、禮節儀式等表層結構部分. 另一方面,相對於一批現代新儒家學者執著於宋儒的“道統”觀 念、習慣於以“孔孟一繫”的“小統”來理解和把握儒家思想這樣的偏 狹眼界,我們主張更多地看到儒家思想發展中的開放性、兼容性品 格.不僅注意儒家內部的學派分演進,而且意識到儒家的 發展離不開與其他學派的相爭相融、互動影響,關注到儒學史上諸如 外儒內法、儒道互補、三教合流、九派交會等現像的存在,進一步推進 和擴展儒學研究的範圍和內容. 再次,與孔子對話,還要加強對儒家文化在學理的、精神價值層 面的深度理解和有效把握,注意儒學研究的深刻性和評價的合理度. 我們主張,展開與孔子的對話,不停留於史料、話語及思想觀念 的表面性意義,而是注重於選擇一個儒家思想古今演變中保持“一以 貫之”主題,力圖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或層面,契入儒家思想的深層結 構,揭示和把握儒學精神的基本面. 所以,在上海文廟的基地和平臺上,實際發生的的研究和交流進 程,往往內在地包括三個基本環節:一是對儒家經典文獻作認真、扎 實、深入的考察、梳理和解讀,弄清儒家思想的本來典意義; 二是對儒家文化的理論研究和思想發掘,即在儒學古今沿革的歷史 進展中,理解和把握儒家文化的內涵特質和精神價值;三是對儒家的思想文化做現代詮釋,揭示並發掘儒家傳統文化的資源價值和現代 意義.就已經舉辦的八次儒學研討會、出版的八本論文集來看,基本上 都體現了上海儒學研究群體,能抓住此三項遞進深化的研究環節來 展開探討交流. 在此,我們列舉八屆研討會、八本論文集的主旨題名作點補充 說明:«與孔子對話»第1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題為“新 世紀全球文明中的儒學”; «與孔子對話»第2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題為“儒 家文化與和諧社會”.此為崇明區人民政府支持、上海文廟與崇明學 宮合作舉辦的儒學研討會論文結集); «與孔子對話»第3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出版,主題為“論 儒學的現代生命力”; «與孔子對話»第4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出版,主題為“儒 家文化與現代生活”; «與孔子對話»第5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題為“儒 家文化與現代人的精神生活”; «與孔子對話»第6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 年出版,主題為“儒 家的公正與民生思想”; «與孔子對話»第7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出版,主題為“儒 家文化與現代文明”; «與孔子對話»第8集,上海文彙出版社2016年出版,主題為“反 思儒學在近代的命運”.

    媒體評論

    1. 弘揚儒學傳統文化,貼近融入時代精神。文采飛揚,引證充分。


    2. 開本設計很舒服,方便翻頁,紙張也不刺眼。很喜歡。


    3. 一直對儒家學說很感興趣,這本書收錄了許多高質量的論文,讀來很受啟發,打開了看待儒學的新視角。


    4. 不僅有對儒學中一些概念的梳理,更有對儒學在當今時代意義的闡發。非常好。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