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朱子《大學》經解--“為己之學”的詮釋與建構(平裝)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617-896
    【優惠價】
    386-560
    【作者】 周之翔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儒家 
    【出版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457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1145786
    作者:周之翔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

    編輯推薦

    ★細致梳理考證朱熹研習《大學》的思想發展與成熟過程,從理論到實踐,以身解經,不斷修訂《大學章句》《大學或問》,朱熹的《大學》學體繫日臻完善。


    ★選取朱熹詮解《大學》*有特色的篇章為例,分析其注解《大學》字詞的方法,揭示其對“明德”“新民”“格物致知”等關鍵概念的獨到闡釋。


    ★朱熹繫統而縝密地注解《大學》,將之視為儒家成己成物聖人之道的綱領與指南,實現儒家“平齊天下”的大同社會的鑰匙,《大學》的地位得到突顯,以集注形式為載體的《四書》學體繫成功建構。

     
    內容簡介

      朱熹繼承北宋理學家所高揚的“為己之學”的治學宗旨,窮盡畢生精力探索和建構“為己之學”的治學道路與經典體繫,終於完成了集宋代理學之大成的學術使命。朱熹“以身解經”,將《大學》從“探淵源而出治道,貫本末而立大中”的聖帝明王之學,轉化為普通學者修養身心的基本經典,《大學》的建設功能也從治世之君守天下之學與亂世豪傑得天下之學,轉為一個時代人們心靈建設的大綱。本書即是以“為己之學”為綱領,考察朱熹解釋《大學》的歷程、具體內容、原則與方法的傾力之作。

    作者簡介

    周之翔,原名周雄松,湖南新化人,歷史學博士,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貴陽孔學堂入駐學者。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思想史、湘黔地域文化與地方生態文明建設政策研究。

    目錄

    章 緒 論
    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問題提出、方法與內容
    第二章 朱子《大學》經解歷程
    節 早年的《大學》學習:“為己之學”宗旨的奠定
    第二節 中年的《大學》經解:“為己之學”的建構與實踐
    第三節 晚年的《大學》經解:“為己之學”道、學、術的綜合與
    融貫
    第四節 餘論
    第三章 朱子《大學》經解釋例(上)
    節 對《大學》音韻、名物制度的注解與詞的義訓
    第二節 釋“明明德”
    第二節 釋“新民”

     序
     章  緒  論
    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問題提出、方法與內容
    第二章  朱子《大學》經解歷程
    節  早年的《大學》學習:“為己之學”宗旨的奠定
    第二節  中年的《大學》經解:“為己之學”的建構與實踐
    第三節  晚年的《大學》經解:“為己之學”道、學、術的綜合與
    融貫
    第四節  餘論
    第三章 朱子《大學》經解釋例(上)
    節  對《大學》音韻、名物制度的注解與詞的義訓
    第二節  釋“明明德”
    第二節  釋“新民”
    第四章  朱子《大學》經解釋例(下)
    節  釋經一章
    第二節  釋“格物致知”補傳//176
    第五章  朱子《大學》經解原則與方法
    節  朱子《大學》經解原則
    第二節  朱子《大學》經解方法
    結論與展望
    附錄
    一、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中所見朱熹修訂《大學》情況一
    覽表
    二、 朱子所制《大學》圖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朱漢民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而《禮記》屬於《禮》經的傳記之學。在早期儒家經典體繫中,“經”是三代先王制作,地位;而“傳”“記”隻是儒家學者為承傳經典、闡發經義而作。漢代所謂的《禮》學,其實隻有《儀禮》纔是“經”,而《禮記》主要是闡發禮義的“記”,劉向《別錄》將《大學》等十六篇列為禮學的“通論”。


    朱漢民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而《禮記》屬於《禮》經的傳記之學。在早期儒家經典體繫中,“經”是三代先王制作,地位;而“傳”“記”隻是儒家學者為承傳經典、闡發經義而作。漢代所謂的《禮》學,其實隻有《儀禮》纔是“經”,而《禮記》主要是闡發禮義的“記”,劉向《別錄》將《大學》等十六篇列為禮學的“通論”。
    到了北宋初,《大學》受到朝廷和儒家學者的關注,已經出現脫離《禮記》的單行本祐五年(1090)八月給事中兼侍講範祖禹上《帝學》八篇,在書中首次提出了“帝王之學謂之《大學》”,開始以《大學》為一種新的“帝學”。與此同時,張載、司馬光、二程對《大學》均特別推崇,《大學》成為宋代士大夫倡導的修己治人之學的重要典籍。特別是到了南宋時期,朱熹以畢生精力從事《四書》學研究,完成了《四書章句集注》,使得《大學》進一步成為獨立的核心經典。自從南宋確立了《四書》之學以後,中華經典體繫發生了一繫列重大變化。《四書》學成為與《五經》學並列的重要經學體繫。後來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經部》將訓釋《大學》《中庸》的典籍並入“四書類”,並且作了一個特別的說明:“訓釋《大學》《中庸》者,《千頃堂書目》仍入‘禮類’,今並移入《四書》,以所解者《四書》之《大學》《中庸》,非《禮記》之《大學》《中庸》。學問各有淵源,不必強合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一《經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過宋儒重新詮釋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思想體繫、學術內涵均發生了重大變化,成為理學思想的經典依據。隨著經學研究的逐漸興起,《四書》學也受到學界越來越多的密切關注。
    周之翔進入嶽麓書院攻讀博士學位以後,即立志於朱子的《四書》學研究,以期對這一新經典作出自己的解讀。由於朱子《四書》體繫龐大,他的博士論文選擇代表《四書》學思想框架的《大學》,終以《朱子的〈大學〉經解研究》為題而完成,並且順利通過了博士學位的評審和答辯。現在,他將原博士論文修改出版,並希望我為之作序。我很高興利用這樣一個作序的機會,將本書向學界作一推介。盡管《四書》學研究成果已經不少,但是這一本書仍然有其學術特點和出版的價值。
    其一,本書以“為己之學”為綱領考察朱子解釋《大學》的歷程、具體內容、原則與方法,抓住了以朱子為代表的宋儒解經的特點與關鍵。漢唐經學的宗旨大體上重在“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之學,對個體生命與身心安頓之學有所忽視,以致釋老之學興盛,儒家士人多染佛老之風。朱子繼承北宋理學家所高揚的“為己之學”的為學宗旨,窮盡畢生精力探索和建構“為己之學”的治學道路與經典體繫,終於完成集宋代理學之大成的學術使命。如本書第二章中,作者以詳實的資料揭示了朱子以《大學》為綱,以自己生命體驗為依據,在建構儒家“為己之學”的治學道路和學術體繫的過程中不斷深入揭示《大學》內涵的歷程,這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學界對於朱子學、朱子《四書》學的研究。本書以儒家“為己之學”為考察視角,從考證朱子解釋《大學》的經過,到揭示朱子“明德”“新民”“格物致知”等思想的內涵,以及總結朱子解釋《大學》的原則與方法,揭示出了朱子一以貫之的學術思想。
    其二,本書注重對朱子《大學》思想發展與成熟過程的歷史考證。如第二章即是從歷史出發,通過細致地考證,以釐清朱子以“為己之學”為綱揭示和深化《大學》內涵的歷程。又如第三章,作者通過細致地梳理一手資料,以時間為線索,詳實地考察了朱子解釋《大學》“明德”的經過,指出朱子先後以“良知良能”“至明不昧”“虛靈不昧”等解釋“明德”,並有過從“虛靈不昧”轉向“至明不昧”,終又回歸到“虛靈不昧”的曲折歷程。本書通過細致考證,揭示出朱子學風嚴謹踏實、一絲不苟,又勤於思考的特點,同時也揭示了朱子《大學》思想的前後變化與終定論所在。
    其三,本書注重挖掘朱子《大學》詮釋的思想內涵與哲學思辨。朱子經學是義理之學,他的《大學》詮釋十分注重義理闡發和哲學思辨。在詳實考證的基礎上,本書也細膩地分析和揭示了朱子《大學》學中“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格物致知”等重要概念的思想內涵。這些內涵的揭示,應該說既有新意也比較準確。如第二章作者揭示朱子對“止於至善”之“止”的解釋“必至於是而不遷”,分析了朱子對“止”的兩重涵義的揭示: 止於其所止之處與止於其所止之善,進而指出朱子在此深刻、全面地詮釋了儒家君子在變動不居的人生中修行的“止”與“遷”的辯證關繫。本書還注重運用西方解釋學理論,揭示以朱子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經典解釋學的特色所在。如本書提出的朱子“以身解經”原則,以朱子的語言來揭示其“以身解經”的內涵所在,顯然是在現代解釋學思想的關照下總結出來的。
    當然,本書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對朱子《大學》中“止於至善”“誠意”“慎獨”“絜矩”等重要思想未做深入分析,使本書對朱子《大學》的研究顯得不夠全面和完整。另外,也常有個人感慨之詞等非學術性話語見於某些篇章,顯得不夠嚴謹。其實,學術本來就是立志於為學者一輩子的追求,是不斷發揚長處、克服不足以求自己提升的過程,盼望之翔在艱辛的學術道路上不斷進步。
    2020年5月23日


    後 記


    自孔子指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歷代均有儒學思想家探討“為己之學”的為學宗旨。對這個宗旨的理解、解釋與實踐,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中國古代儒學的發展與流變。從孔子開始,孔門後學乃至漢唐儒明清的儒家學者,都從各自的時代境遇出發,自覺地繼承和建構著他們所理解的儒家“為己之學”,顯示出各自的理論和實踐特色。
    宋儒的“為己之學”是傳統儒學在經歷漢唐時期由發展轉趨停滯與衰落之後的內在突破。宋儒特別是其中的道學群體重新發掘和繼承孔門思孟學派的思想學說,重新審視作為自我的“己身”在宇宙中間的位置,認識到自我在宇宙天地、國家、社會、家庭乃至與其他萬物之間共同構成的連續體之中的地位,從而自覺自願地承擔起“位天地、育萬物”的責任,建構了自我的倫理道德主體,並以此展開其社會生活,建構出他們的政治主體和審美主體等等。故而,宋儒在政治上一方面要求君主“為與士大夫治天下”,另一方面則以為君主及其王朝赴難死節為榮耀。在文化上,宋儒希望彰顯和實現自身做為“萬物之靈”的人的價值,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要承續往聖絕學,而開萬世太平,希望突破自身所處的短暫、有限的時空,而在宏大悠久的宇宙時空裡留下影響。顯然,這基於對“己”的深邃思考,並通過對人的內在力量的認識與發掘而建構起來的主體性,極大地突破了漢唐儒學的學術形態,使中國思想文化的面貌在個人、國家以及與個人和國家相關的領域都顯示出另一番風貌,從而在教育思想體繫、人生哲學、生活方式、乃至政治文化、文學藝術創作等方面都開拓出新的氣像。
    這是近些年我對儒家“為己之學”的部分思考與認知。我認為“為己之學”彰顯了儒家的實踐品格或行動性,是圍繞“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建構起來的,《大學》是綱領性文本,而朱子是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正是為了建構“為己之學”的完整體繫而建構了《大學》學與《四書》學,並重整了儒家經典體繫。李弘祺教授或許會同意我的看法,在他的名著《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一書中指出: 能代表中國教育傳統精神的一句話是“為己之學”。他指出:“毫無疑問,‘為己之學’成為常常被引述的理想,乃是源自朱熹。”
    我對“為己之學”的認知起點則是2004年,有幸求學於朱張會講之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師從朱漢民教授,攻讀思想史博士學位。更為幸運的是那時朱老師和肖永明教授合作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宋代理學與〈四書〉學》初稿已經完成,我得以提前拜讀。讀後,我一方面嘆服於朱子等民族先賢們思想之深邃與行動之有力,另一方面則自愧於對傳統文化之無知。此後,我決心以朱子為研究對像,從零開始研習宋代理學。其中種種機緣和眾多師友之助,已記述在博士論文的致謝詞中,感恩之心未變,感謝之情尤深,此處不再重復。
    本書是在原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倏忽間離完成博士論文的那個鼕日清晨已近十年。此次,本書之所以能修訂出版,首先得感謝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吳大華研究員、歷史研究所所長麻勇斌研究員和其他院領導以及科研處、財務處領導與同事們的全方位支持。其次,感謝中華書局胡正娟編輯的不斷鞭策與認真細致地審稿,大大減少了書中的錯漏。後,感謝我的老師朱漢民教授,對這個一再偏離學術軌道的弟子始終沒有放棄,並於百忙之中,欣然撥冗作序,護犢之情,溢於言表。


    2020年4月30日記於貴陽孔學堂唯存悔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