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西南聯大哲學通識課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772-1120
    【優惠價】
    483-700
    【作者】 馮友蘭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8859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軟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1188591
    作者:馮友蘭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937—2022,西南聯大建校85周年紀念
    ★大師大學時代知識遺產,中西激蕩輝煌思想成就
    ★馮友蘭、胡適、湯用肜,三巨頭哲學傳奇讀本
    ★講臺上是大師,講臺下是未來的大師
    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一的西南聯大,成立於民族存亡之關頭,與抗日戰爭相始終。雖存在僅8年多時間,卻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得主、5位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得主、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得主、170多位兩院院士以及數千精英,創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大師培養出大師,為中華之復興,打下堅實基礎。
    ★馮友蘭、胡適、湯用肜,三巨頭哲學傳奇讀本
    《西南聯大哲學通識課》由三位傳奇學者講授:思想巨匠、新文化運動旗手胡適先生主講“諸子哲學”,中國哲學代名詞馮友蘭先生主講“漢代儒學”“宋明理學”“清代經學”,“哈佛三傑”之一、國學大師湯用肜先生主講“魏晉玄學”“隋唐佛學”。整個課程繫統而脈絡清晰地展示了中國哲學思想的流變史,將屹立於世界之林的華夏民族深層智慧呈現於眼前。經西南聯大多位研究專家認證,嚴謹、扎實、繫統、權威。
    ★珍貴老照片,聯大歷史風貌猶在眼前
    ★燙金 起凸工藝,觸摸歷史中的璀璨年華

     
    內容簡介

    西南自由的學術、教學環境,為師生提供了成長和發揮的巨大空間;西南聯大開創的中國通識教育繫統,創造了教育神話,為中國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西南聯大哲學通識課》按歷史順序共分7個部分:胡適先生講“哲學概說”“諸子哲學”,馮友蘭先生講“漢代儒學”,湯用肜先生講“魏晉玄學”和“隋唐佛學”,馮友蘭先生講“宋明理學”和“清代經學”。三位大師各呈所長,互文成趣,多層次啟發讀者,構成一部完整的中國哲學史。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繫。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師從約翰·杜威。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繫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胡適(1891—1962),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西南聯合大學文學院院長等職。擁有36個博士學位(包括名譽博士),是世上擁有蕞多博士學位的人之一。他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領域都有較深研究並開風氣之先,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之一。


    湯用肜(1893—1964),哲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國學大師。1917年,清華學校畢業後留學美國,入漢姆林大學、哈佛大學深造,獲哲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國立東南大學(現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湯用肜是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少數幾位能會通中西、接通華梵、熔鑄古今的國學大師之一,與陳寅恪、吳宓並稱“哈佛三傑”。著有《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學史略》《魏晉玄學論稿》等。

    目錄

    西南聯大老照片
    序言  寫在“西南聯大通識課”叢書出版前——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 李紅英
    編者的話


    編  哲學概說  胡  適
    第二編  諸子哲學  胡  適
    第三編  漢代儒學  馮友蘭
    第四編  魏晉玄學  湯用肜
    第五編  隋唐佛學  湯用肜
    第六編  宋明理學  馮友蘭
    第七編  清代經學  馮友蘭

    前言
    寫在“西南聯大通識課”叢書出版前
    歷史雖然過去八十多年,但是西南聯大以其堅守、奮發、卓越,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在尋求民族獨立、民族解放、民族富強的道路上的決心。西南聯大以她的方式在教學、科研、育人、生活、服務社會等多維的方面,既為我們記錄了他們對古老中國深沉的愛,也以時間畫卷展現了他們在民族危亡中始終堅定勝利和孜孜尋求中國現代化的出路,並且拼命追趕著世界的步伐。為此,我始終對西南聯大抱有著崇高的敬意和仰望。
    我想這套書的出版,既是為歷史保存,也是為時代講述。從書中我們可以從細微處感知那一代人他們是那麼深沉地愛著她的國家,愛著她的人民。我們會發現,抗戰中的西南聯大從歷史走來,回歸到了百年的民族夢想和現代化的道路中來審視她的價值。我想,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歷史從未走遠。
    用朱光潛先生的話來做引:讀書不在多,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期待讀者在選讀中,我們一起可以慢慢從歷史、哲學、文學、美學的一個個側面品味西南聯大與現代中國是如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這便是我讀這套書的感受。是為序。
    李紅英

    寫在“西南聯大通識課”叢書出版前


    在艱苦的抗日戰爭時期,為賡續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輾轉南遷,在祖國的西南邊陲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在極度簡陋的環境中堅持辦學。近九年的弦歌不輟中,西南聯大以文化抗衡日本帝國主義的鐵騎,豎起了一座高等教育史的豐碑,為國家民族留下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的同時,亦為現代的中國在對話世界的過程中展示了中華民族在艱難歲月中堅韌不撥的精神氣質,贏得世界的認可。
    歷史雖然過去八十多年,但是西南聯大以其堅守、奮發、卓越,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在尋求民族獨立、民族解放、民族富強的道路上的決心。西南聯大以她的方式在教學、科研、育人、生活、服務社會等多維的方面,既為我們記錄了他們對古老中國深沉的愛,也以時間畫卷展現了他們在民族危亡中始終堅定勝利和孜孜尋求中國現代化的出路,並且拼命追趕著世界的步伐。為此,我始終對西南聯大抱有著崇高的敬意和仰望。
    我想這套書的出版,既是為歷史保存,也是為時代講述。從書中我們可以從細微處感知那一代人他們是那麼深沉地愛著她的國家,愛著她的人民。我們會發現,抗戰中的西南聯大從歷史走來,回歸到了百年的民族夢想和現代化的道路中來審視她的價值。我想,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歷史從未走遠。
    用朱光潛先生的話來做引:讀書不在多,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期待讀者在選讀中,我們一起可以慢慢從歷史、哲學、文學、美學的一個個側面品味西南聯大與現代中國是如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這便是我讀這套書的感受。是為序。


    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
    李紅英
    於西南聯大舊址
    2022年10月12日

    媒體評論
    西南聯合大學創造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先後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這所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高等學府,也在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新華社
    西南聯大隻有8年多歷史,卻成為教育史上的一座高峰。——《人民日報》
    在戰火中綿延了8年零8個月的西南聯大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光輝的一頁,這所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臨時組成的大學,為中國培養出了172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rdq勛。——央視新聞
    隻存在了8年零8個月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抗日戰爭炮火的洗禮中,書寫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人民網
    我想這套書(“西南聯大通識課”叢書)的出版,既是為歷史保存,也是為時代講述。從書中我們可以從細微處感知那一代人他們是那麼深沉地愛著她的國家,愛著她的人民。……期待讀者在選讀中,我們一起可以慢慢從歷史、哲學、文學、美學的一個個側面品味西南聯大與現代中國是如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李紅英(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

    西南聯合大學創造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先後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這所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高等學府,也在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新華社


    西南聯大隻有8年多歷史,卻成為教育史上的一座高峰。——《人民日報》


    在戰火中綿延了8年零8個月的西南聯大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光輝的一頁,這所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臨時組成的大學,為中國培養出了172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rdq勛。——央視新聞


    隻存在了8年零8個月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抗日戰爭炮火的洗禮中,書寫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人民網


    我想這套書(“西南聯大通識課”叢書)的出版,既是為歷史保存,也是為時代講述。從書中我們可以從細微處感知那一代人他們是那麼深沉地愛著她的國家,愛著她的人民。……期待讀者在選讀中,我們一起可以慢慢從歷史、哲學、文學、美學的一個個側面品味西南聯大與現代中國是如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李紅英(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


    我要不是讀了西南聯大,也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至少不會成為一個像現在這樣的作家。——汪曾祺


    西南聯大是中國蕞好的大學之一。我在那裡受到了良好的大學本科教育,也是在那裡受到了同樣良好的研究生教育,直至1944年取得碩士學位。……我在物理學裡的愛憎主要是在西南聯大度過的6年時間裡(1938—1944)培養起來的。——楊振寧


    回憶昆明聯大時,清坐茶館日復日。設備簡陋學習勤,研究啟蒙發源地。——李政道


    聯大所以成為世界名校,我看一是因為有一批學貫中西的大師,二是因為培養了一批有創造力的學生,三是因為學術自由,領導民主,員工精干。——許淵衝


    聯大師生物質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林語堂


    聯合大學以其兼容並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馮友蘭


    西南聯大八年,設備條件那樣差,教授、學生那樣苦……出的人纔比北大、清華、南開三十年出的人纔都多。為什麼?因為自由。——瀋從文


    聯大教授重創新,都以講自己的教材為榮,講現成的教科書為不光彩。這也是其他大學稀見的。——任繼愈

    在線試讀
    哲學概說
    哲學的定義,從來沒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暫下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作哲學。”例如行為的善惡,乃是人生一個切要問題。平常人對著這問題,或勸人行善去惡,或實行賞善罰惡,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決。哲學家遇著這問題,便去研究什麼叫作善,什麼叫作惡;人的善惡是天生的呢,還是學得來的呢;我們何以能知道善惡的分別,是生來有這種觀念,還是從閱歷經驗上學得來的呢;善何以當為,惡何以不當為;還是因為善事有利所以當為,惡事有害所以不當為呢;還是隻論善惡,不論利害呢。這些都是善惡問題的根本方面。必須從這些方面著想,方可希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
    因為人生切要的問題不止一個,所以哲學的門類也有許多種。例如:
    (一)天地萬物怎樣來的。(宇宙論)
    (二)知識、思想的範圍、作用及方法。(名學及知識論)
    (三)人生在世應該如何行為。(人生哲學,舊稱“倫理學”)
    (四)怎樣纔可使人有知識,能思想,行善去惡呢。(教育哲學)
    (五)社會國家應該如何組織,如何管理。(政治哲學)
    (六)人生究竟有何歸宿。(宗教哲學)
    二、哲學史
    這種種人生切要問題,自古以來,經過了許多哲學家的研究。往往有一個問題發生以後,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各人有各人的解決方法,遂致互相辯論。有時一種問題過了幾千百年,還沒有一定的解決法。例如孟子說人性是善的,告子說性無善無不善,荀子說性是惡的。到了後世,又有人說性有上中下三品,又有人說性是無善無惡可善可惡的。若有人把種種哲學問題的種種研究法和種種解決方法,都依著年代的先後和學派的繫統,一一記敘下來,便成了哲學史。
    哲學史的種類也有許多:
    (一)通史
    例如《中國哲學史》《西洋哲學史》之類。

    哲學概說


    一、哲學的定義
    哲學的定義,從來沒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暫下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作哲學。”例如行為的善惡,乃是人生一個切要問題。平常人對著這問題,或勸人行善去惡,或實行賞善罰惡,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決。哲學家遇著這問題,便去研究什麼叫作善,什麼叫作惡;人的善惡是天生的呢,還是學得來的呢;我們何以能知道善惡的分別,是生來有這種觀念,還是從閱歷經驗上學得來的呢;善何以當為,惡何以不當為;還是因為善事有利所以當為,惡事有害所以不當為呢;還是隻論善惡,不論利害呢。這些都是善惡問題的根本方面。必須從這些方面著想,方可希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
    因為人生切要的問題不止一個,所以哲學的門類也有許多種。例如:
    (一)天地萬物怎樣來的。(宇宙論)
    (二)知識、思想的範圍、作用及方法。(名學及知識論)
    (三)人生在世應該如何行為。(人生哲學,舊稱“倫理學”)
    (四)怎樣纔可使人有知識,能思想,行善去惡呢。(教育哲學)
    (五)社會國家應該如何組織,如何管理。(政治哲學)
    (六)人生究竟有何歸宿。(宗教哲學)
    二、哲學史
    這種種人生切要問題,自古以來,經過了許多哲學家的研究。往往有一個問題發生以後,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各人有各人的解決方法,遂致互相辯論。有時一種問題過了幾千百年,還沒有一定的解決法。例如孟子說人性是善的,告子說性無善無不善,荀子說性是惡的。到了後世,又有人說性有上中下三品,又有人說性是無善無惡可善可惡的。若有人把種種哲學問題的種種研究法和種種解決方法,都依著年代的先後和學派的繫統,一一記敘下來,便成了哲學史。
    哲學史的種類也有許多:
    (一)通史
    例如《中國哲學史》《西洋哲學史》之類。
    (二)專史
    1.專治一個時代的,例如《希臘哲學史》《明儒學案》。
    2.專治一個學派的,例如《禪學史》《斯多亞派哲學史》。
    3.專講一人的學說的,例如《王陽明的哲學》《康德的哲學》。
    4.專講哲學的一部分的歷史,例如《名學史》《人生哲學史》《心
    理學史》。
    哲學史有三個目的:
    (一)明變
    哲學史要務,在於使學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變遷的線索。例如孟子、荀子同是儒家,但是孟子、荀子的學說和孔子不同,孟子又和荀子不同。又如宋儒、明儒也都自稱孔氏,但是宋明的儒學,並不是孔子的儒學,也不是孟子、荀子的儒學。但是這個不同之中,卻也有個相同的所在,又有個一線相承的所在。這種同異沿革的線索,非有哲學史,不能明白寫出來。
    (二)求因
    哲學史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學思想沿革變遷的線索,還須要尋出這些沿革變遷的原因。例如程子、朱子的哲學,何以不同於孔子、孟子的哲學?陸像山、王陽明的哲學,又何以不同於程子、朱子呢?這些原因,約有三種:
    1.個人纔性不同。
    2.所處的時勢不同。
    3.所受的思想學術不同。
    (三)評判
    既知思想的變遷和所以變遷的原因了,哲學史的責任還沒有完,還須要使學者知道各家學說的價值,這便叫作評判。但是我說的評判,並不是把做哲學史的人自己的眼光,來批評古人的是非得失。那種“主觀的”評判,沒有什麼大用處。如今所說,乃是“客觀的”評判。這種評判法,要把每一家學說所發生的效果表示出來。這些效果的價值,便是那種學說的價值。這些效果,大概可分為三種:
    1.要看一家學說在同時的思想和後來的思想上,發生何種影響。
    2.要看一家學說在風俗政治上,發生何種影響。
    3.要看一家學說的結果可造出什麼樣的人格來。
    例如古代的“命定主義”,說得痛切的,莫如莊子。莊子把天道看作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故說“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因此他有“乘化以待盡”的學說。這種學說,在當時遇著荀子,便發生一種反動力。荀子說“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所以荀子的《天論》極力主張征服天行,以利人事。但是後來莊子這種學說的影響,養成一種樂天安命的思想,牢不可破。在社會上,好的效果,便是一種達觀主義;不好的效果,便是懶惰不肯進取的心理。造成的人纔,好的便是陶淵明、蘇東坡;不好的便是劉伶一類達觀的廢物了。
    三、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史上的位置
    世界上的哲學大概可分為東西兩支。東支又分印度、中國兩繫,西支也分希臘、猶太兩繫。初起的時候,這四繫都可算作獨立發生的。到了漢以後,猶太繫加入希臘繫,成了歐洲中古的哲學;印度繫加入中國繫,成了中國中古的哲學。到了近代,印度繫的勢力漸衰,儒家復起,遂產生了中國近世的哲學明清,直到於今。歐洲的思想,漸漸脫離了猶太繫的勢力,遂產生歐洲的近世哲學。到了今日,這兩大支的哲學互相接觸,互相影響。五十年後,一百年後,或竟能發生一種世界的哲學,也未可知。
    四、中國哲學史的區分
    中國哲學史可分為三個時代:
    (一)古代哲學
    自老子至韓非,為古代哲學。這個時代,又名“諸子哲學”。
    (二)中世哲學
    自漢至北宋,為中世哲學。這個時代,大略又可分作兩個時期:
    1.中世時期。自漢至晉,為中世時期。這一時期的學派,無論如何不同,都還是以古代諸子的哲學作起點的。例如《淮南子》是折中古代各家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支;王充的天論得力於道家,性論折中於各家;魏晉的老莊之學,更不用說了。
    2.中世第二時期。自東晉以後,直到北宋,這幾百年中間,是印度哲學在中國盛的時代。印度的經典,次第輸入中國。印度的宇宙論、人生觀、知識論、名學、宗教哲學,都能於諸子哲學之外,別開生面,別放光彩。此時凡是流的中國思想家,如智、玄奘、宗密、窺基,多用全副精力,發揮印度哲學。那時的中國繫的學者,如王通、韓愈、李翱諸人,全是第二流以下的人物。他們所有的學說,浮泛淺陋,全無精闢獨到的見解。故這個時期的哲學,完全以印度繫為主體。
    (三)近世哲學
    唐以後,印度哲學已漸漸成為中國思想文明的一部分。譬如喫美味,中古第二時期是仔細咀嚼的時候,唐以後便是胃裡消化的時候了。喫的東西消化時,與人身本有的種種質料結合,別成一些新質料。印度哲學在中國,到了消化的時代,與中國固有的思想結合,所發生的新質料,便是中國近世的哲學。我這話初聽了好像近於武斷。平心而論,宋明的哲學,或是程朱,或是陸王,表面上雖都不承認和佛家禪宗有何關繫,其實沒有一派不曾受印度學說的影響的。這種影響,約有兩個方面:一面是直接的,如由佛家的觀心,回到孔子的“操心”,到孟子的“盡心”“養心”,到《大學》的“正心”,是直接的影響;一面是反動的,佛家見解盡管玄妙,終究是出世的,是“非倫理的”。宋明的儒家,攻擊佛家的出世主義,故極力提倡“倫理的”入世主義。明心見性,以成佛果,終是自私自利;正心誠意,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倫理的人生哲學了。這是反動的影響。
    明代以後,中國近世哲學完全成立。佛家已衰,儒家成為一尊,於是又生反動力,遂有漢學、宋學之分。清初的漢學家,嫌宋儒用主觀的見解,來解古代經典,有“望文生義”“增字解經”種種流弊。故漢學的方法,隻是用古訓、古音、古本等等客觀的根據,來求經典的原意。故嘉慶以前的漢學、宋學之爭,還隻是儒家的內訌。但是漢學家既重古訓古義,不得不研究與古代儒家同時的子書,用來做參考互證的材料。故清初的諸子學,不過是經學的一種附屬品,一種參考書。不料後來的學者,越研究子書,越覺得子書有價值。故孫星衍、王念孫、王引之、顧廣圻、俞樾諸人,對於經書與子書,簡直沒有上下輕重和正道異端的分別了。到了近世,如孫詒讓、章炳麟諸君,竟都用全副精力,發明諸子學。於是從前作經學附屬品的諸子學,到此時代,竟成專門學。一般普通學者,崇拜子書,也往往過於儒書。豈但是“附庸蔚為大觀”,簡直是“婢作夫人”了。
    綜觀清代學術變遷的大勢,可稱為古學昌明的時代。自從有了那些漢學家考據、校勘、訓詁的工夫,那些經書子書,方纔勉強可以讀得。這個時代,有點像歐洲的“再生時代”(再生時代西名Renaissance,舊譯文藝復興時代)。歐洲到了“再生時代”,昌明古希臘的文學哲學,故能推翻中古“經院哲學”(舊譯煩瑣哲學,極不通。原文為Scholasticism,今譯原文)的勢力,產出近世的歐洲文化。我們中國到了這個古學昌明的時代,不但有古書可讀,又恰當西洋學術思想輸入的時代,有西洋的新舊學說可供我們的參考研究。我們今日的學術思想,有這兩大源頭:一方面是漢學家傳給我們的古書;一方面是西洋的新舊學說。這兩大潮流彙合以後,中國若不能產生一種中國的新哲學,那就真是辜負了這個好機會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