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藝術即經驗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507-736
    【優惠價】
    317-460
    【作者】 (美)約翰·杜威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美學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ISBN】97875166515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6651575
    作者:(美)約翰·杜威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1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約翰·杜威美學理論的代表著作之一,被現代諸多學者視為20世紀的美學經典著作。

     
    內容簡介

    本書是約翰·杜威美學理論的代表著作之一,根據1931年作者在哈佛大學紀念威廉·詹姆斯學術講演會上所作的關於藝術哲學的十次演講彙編修改而成,於1934年首次出版。書中以“經驗”為其藝術觀的出發點,提出“藝術即經驗”的美學觀,闡述了作為藝術的經驗與普通經驗的來源――“日常生活”之間的連續性。此美學思想較前人有新的創建,在今日也有深刻的影響,被現代諸多學者視為20世紀的美學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美]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國哲學家、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的柏林頓。1875年進入佛蒙特大學學習,1882年進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繼續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密歇根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任教。1896年他創辦杜威實驗學校,用以檢驗教與學和心理理論在實踐中的效果。1904年,他到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直至退休。


    杜威的思想涵蓋邏輯學、認識論、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哲學、美術和宗教。主要代表作有:《民主與教育》《哲學的改造》《人類本性及行為》《經驗與自然》《確定性的追求》《藝術即經驗》《人的問題》等。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國講學,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演講數十次,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胡適曾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

    目錄
    序 言 / 1
    章 活的生物 / 1
    第二章 活的生物和“以太物” / 22
    第三章 擁有經驗 / 40
    第四章 表現行為 / 66
    第五章 表現對像 / 93
    第六章 實質與形式 / 120
    第七章 形式的自然史 / 152
    第八章 能量的組織 / 185
    第九章 各門藝術的共同實質 / 214
    第十章 各門藝術的不同實質 / 248
    第十一章 人的貢獻 / 288
    第十二章 對哲學的挑戰 / 319
    第十三章 批評與感知 / 351

    序 言 / 1


    章 活的生物 / 1


    第二章 活的生物和“以太物” / 22


    第三章 擁有經驗 / 40


    第四章 表現行為 / 66


    第五章 表現對像 / 93


    第六章 實質與形式 / 120


    第七章 形式的自然史 / 152


    第八章 能量的組織 / 185


    第九章 各門藝術的共同實質 / 214


    第十章 各門藝術的不同實質 / 248


    第十一章 人的貢獻 / 288


    第十二章 對哲學的挑戰 / 319


    第十三章 批評與感知 / 351


    第十四章 藝術與文明 / 385

    媒體評論

    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代表作


    實用主義美學扛鼎之作


    20世紀美學經典

    在線試讀
    第十三章 批評與感知
    無論從理論上,還是詞源上來看,批評都是一種判斷。因此,關於批評性質的理論的首要條件是理解判斷。無論是對物理性質,還是就政治或傳記所做的判斷,感知均為其提供了素材。能對隨後的判斷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就是感知的題材。野蠻人與牛頓或愛因斯坦之所以會就同樣的自然事件做出截然
    不同的判斷,關鍵就在於他們能否控制感知的題材,確保為判斷提供恰當的材料。由於美學批評的質料是對審美對像的感知,自然批評和藝術批評的水平總是由親身感知的性質所決定。無論進行了多麼廣泛而大量的學習,或是掌握了多麼正確的抽像理論,都無法彌補感知上的遲鈍;也無法阻止人們將判斷排除
    在審美感知之外,或至少阻止其隨附於眼定性且未經分析的總體印像。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應當可以立即根據直接的審美體驗做出相應的判斷,判斷的線索一方面來自感知中藝術作品的成形質料,另一方面來自根據其自身結構的性質所做的判斷。然而,事實上,我們首先應該做的事情是摒棄雜念。在判斷的性質這一問題上所存在的不可調和的差異在各種批評理論中得到了體現,而藝術領域中的不同趨向也帶來了各種相悖的理論,其發展與主張皆是為了在證明某項運動正確性的同時譴責另一項運動。我們的確有理由認為,在與藝術領域某些特殊運動相關的爭論中,通常都能找到審美理論重要的問題,比如建築中的“功能主義”、文學中的“純”詩或自由詩、戲劇中的“表現主義”、小說中的“意識流”“無產階級藝術”以及藝術家與經濟環境和革命活動之間的關繫等。也許這些爭論帶著怒氣與偏見。但是,它們更有可能著眼於具體的藝術作品,而非研究審美理論的抽像專著。然而,外部的派別運動所形成的觀念與目標使批評理論變得更加復雜化。
    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想當然地假設,判斷是為了獲得更充分的感知而針對直接感知的問題做出的理智行為。因為,判斷也帶著墨守法規的意味與含義,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批評家,不,是守夜人”。根據法律實踐所提供的含義,法官或批評家是宣布權威判決的人。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批評家與歷史對藝術作品做出的判決。批評似乎被視作一種基於優缺點來宣布無罪或有罪的過程,而不是從實質和形式上就對像的內容做出的解釋。

    第十三章 批評與感知


    無論從理論上,還是詞源上來看,批評都是一種判斷。因此,關於批評性質的理論的首要條件是理解判斷。無論是對物理性質,還是就政治或傳記所做的判斷,感知均為其提供了素材。能對隨後的判斷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就是感知的題材。野蠻人與牛頓或愛因斯坦之所以會就同樣的自然事件做出截然


    不同的判斷,關鍵就在於他們能否控制感知的題材,確保為判斷提供恰當的材料。由於美學批評的質料是對審美對像的感知,自然批評和藝術批評的水平總是由親身感知的性質所決定。無論進行了多麼廣泛而大量的學習,或是掌握了多麼正確的抽像理論,都無法彌補感知上的遲鈍;也無法阻止人們將判斷排除


    在審美感知之外,或至少阻止其隨附於眼定性且未經分析的總體印像。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應當可以立即根據直接的審美體驗做出相應的判斷,判斷的線索一方面來自感知中藝術作品的成形質料,另一方面來自根據其自身結構的性質所做的判斷。然而,事實上,我們首先應該做的事情是摒棄雜念。在判斷的性質這一問題上所存在的不可調和的差異在各種批評理論中得到了體現,而藝術領域中的不同趨向也帶來了各種相悖的理論,其發展與主張皆是為了在證明某項運動正確性的同時譴責另一項運動。我們的確有理由認為,在與藝術領域某些特殊運動相關的爭論中,通常都能找到審美理論重要的問題,比如建築中的“功能主義”、文學中的“純”詩或自由詩、戲劇中的“表現主義”、小說中的“意識流”“無產階級藝術”以及藝術家與經濟環境和革命活動之間的關繫等。也許這些爭論帶著怒氣與偏見。但是,它們更有可能著眼於具體的藝術作品,而非研究審美理論的抽像專著。然而,外部的派別運動所形成的觀念與目標使批評理論變得更加復雜化。


    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想當然地假設,判斷是為了獲得更充分的感知而針對直接感知的問題做出的理智行為。因為,判斷也帶著墨守法規的意味與含義,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批評家,不,是守夜人”。根據法律實踐所提供的含義,法官或批評家是宣布權威判決的人。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批評家與歷史對藝術作品做出的判決。批評似乎被視作一種基於優缺點來宣布無罪或有罪的過程,而不是從實質和形式上就對像的內容做出的解釋。


    司法意義上的法官擁有社會權威。他的判決可以決定一個人或一項事業的命運;有時,他也可以決定未來行動方針的合法性。人們渴望獲得權威(並且受人敬仰),這種渴望賦予了人類生機與活力。我們在生命的大部分時光中都在適應贊揚和責備、辯解與否認的論調。因此,理論界出現了一種賦予批評“批判性”的傾向,這也是實踐中的普遍趨勢。如果你閱讀了大量該流派的公開評論就必然能夠發現,大部分評論都源於心理補償機制——人們因此嘲笑批評家,認為他們都是創作失敗的人。批判性批評大多源自潛意識中的自疑,以及隨之而來的希望獲得權威保護的訴求。記憶中頗具影響力的規則以及用先例和聲望代替直接體驗的做法,都會阻礙和切斷感知。對權威地位的渴望使得批評家說起話來就像是擁有毋庸置疑的權威的既定原則的代理人。


    不幸的是,這些活動已經污染了批評這一概念。判斷終是要解決問題的,更多的是與頑固不化的人類本性一致,而不僅作為一種發展過程反映人們真切意識到的感知。獲得充足的原初體驗並不容易,這是對於天生感受力以及因廣泛接觸而逐漸成熟的經驗的考驗。作為一種受控的探究行為,判斷需要豐富的背景與受過訓練的洞察力。“告訴”人們應該相信什麼要比辨別與統一容易得多。那些習慣聽從別人的意見,而非進行深度探究的觀眾喜歡直接接受他人提供的信息。


    隻有以適用於所有案件的一般規則為基礎,纔能做出批判性判決。具體而言,批判性判決的特例所造成的傷害,遠不如發展這一概念所帶來的終結果嚴重,而且人們還可以根據先前的權威標準和先例做出判斷。18 世紀所謂的古典主義聲稱,先人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從中推導出規則的範例。這一信念的影響從文學延伸到了其他藝術分支。雷諾茲推薦藝術專業的學生遵循翁布裡亞與羅馬畫家的藝術形式,警告他們不要向其他人學習,並且認為丁托列托的作品“狂野、反復無常、放肆且荒誕”。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