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批判的限度(文學研究還能關心世界嗎?世界那麼糟,你還關心文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範昀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2282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8228299
    作者:範昀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文學研究還能關心世界嗎?
    文學研究若繼續無視社會現實,淪為行話與扯淡的大本營,批評理論若繼續我行我素,回避對公眾閱讀經驗作出有效回應。
    文學學者們若不能對詩歌與小說有所感,卻隻對反叛與發表倍感興奮的話,那麼人文學科必將付出被社會不斷邊緣化的代價
     

     
    內容簡介

          傳統的文藝研究與當代的文化批評,往往滿足於哲學與理論話語的“高空作業”與“概念遊戲”,與現實中的倫理與公共生活缺乏有效聯繫與回應。基於這一令人沮喪的現狀,本書致力於在“後批判”的時代語境中,尋求文藝研究對現實生活的真正聯繫與介入,探索美學思想介入人類良好生活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本書由四個板塊構成。編集中探討當代文藝美學在回應個體生活與社會現實的面臨的困境。第二編重點發掘18世紀思想與文化所能提供的歷史啟示。在對沙夫茨伯裡、盧梭以及莫扎特的考察中,我們能夠看到在300年前,人類情感、藝術與那個時代的公共生活緊密聯繫。第三編著重呈現當代倫理學家在發掘文學的實踐智慧以及在當代意義上重建“詩與哲學聯盟”過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第四編則從自身實踐的角度來呈現我個人所致力的一種“公共寫作”,這種公共性不僅體現在主題意義上,而且也體現在文體意識中。在此我信任韋恩·布斯的判斷,修辭即倫理。


     

    作者簡介

          範昀


          寧波鎮海人,浙江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副教授。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2015—2017)。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18世紀美學史與思想史、現當代英美文論與審美思潮等。現已出版專著《追尋真誠:盧梭與審美現代性》《藝術與啟蒙:十八世紀歐洲啟蒙美學研究》,並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1編 理論的問題:超越批判話語 1
    1 “後批判”浮出水面 3
    2 反抗性話語與當代文論事業 9
    3 德國文化中的深度誘惑 34
    4 超越本真性迷思:論政治感 52
    5 走出烏托邦話語:藝術與現實感 62

    第二編 歷史的啟示:18 世紀的審美文化 85
    1 公共生活中的笑:沙夫茨伯裡的幽默論 87
    2 追尋真誠:論盧梭與現代自我認同 118
    3 啟蒙的眼淚:論18世紀的情感主義 138
    4 歌劇與啟蒙:論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 155
    5 名聲與文明:18世紀的景觀社會 178

    第1編 理論的問題:超越批判話語 1


    1 “後批判”浮出水面 3


    2 反抗性話語與當代文論事業 9


    3 德國文化中的深度誘惑 34


    4 超越本真性迷思:論政治感 52


    5 走出烏托邦話語:藝術與現實感 62


     


    第二編 歷史的啟示:18 世紀的審美文化 85


    1 公共生活中的笑:沙夫茨伯裡的幽默論 87


    2 追尋真誠:論盧梭與現代自我認同 118


    3 啟蒙的眼淚:論18世紀的情感主義 138


    4 歌劇與啟蒙:論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 155


    5 名聲與文明:18世紀的景觀社會 178


     


    第三編 當代的方案:20 世紀的倫理轉向 195


    1 人如何生活:當代英美文論的倫理定位 197


    2 萊昂內爾·特裡林:立場之間纔是誠實之所 220


    3 韋恩·布斯:文學共導中的友情 234


    4 瑪莎·努斯鮑姆:追尋美學的現實感 250


     


    第四編 批評的實踐:歷史與現實 277


    1 彼得·沃森:知識融通與人文判斷 279


    2 約翰·威廉斯:《奧古斯都》與歷史意識 286


    3 約翰·凱裡:文化精英的傲慢與偏見 307


    4 瑪莎·努斯鮑姆:用愛的力量贏得正義 318


    5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懷舊的未來 333

    在線試讀
    1 “後批判”浮出水面

    2015 年10 月,芝加哥大學英文繫教授麗莎·魯迪克(Lisa Ruddick) 發表了一篇題為《當沒有什麼是酷的》(“When Nothing is Cool”) 的文章。她在文中描繪了一幅當代英語文學研究的黯淡景像。文學界除了“酷玩”之外,別無追求。她舉了一篇在學界廣受追捧的文學批評的例子:小說《沉默的羔羊》中的負面形像變態殺人狂比爾,被評論作者塑造成“英雄”。因為在這位批評家看來,比爾通過殺害女性,剝去並穿上女性的皮膚挑戰了厭女癥所建構的人性從而拒絕了加在我們身上的兩性意識,性別的界限就此被打破,“性別正義”得以實現。此文出自當代著名批評家之手,並被列為跨性別批評的典範之作。這種讓圈外人喫驚的案例,圈內人恐怕早已司空見慣。當代文學批評不僅隔斷了與普通讀者的聯繫,而且變得日益是非不分,善惡不明。魯迪克援引法國人類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 的話指出,這種對待人類經驗的粗暴態度,體現了一種“批評的野蠻主義”。
    魯迪克教授對當下文學研究的批判,無疑給文學界投下了一枚不小的炸彈。雖說針對當代文學研究的類似批評並不鮮見,但絕大多數的批評來自學界之外或來自保守主義陣營。像魯迪克這樣一位來自“左翼”內部的女性主義者,對圈內之事提出這樣嚴厲的批評,此前並不多見。但近些年來,來自魯迪克這樣的“局
    內人”的批評越來越多,由弗吉尼亞大學教授、《新文學史》主編芮塔·菲爾斯基(Rita Felski) 編輯的文集《批判與後批判》(Critique and Postcritique, 2017) 的出版,更是體現了西方“左翼”內部集體性地對當前文學研究狀況的反思與批評。該文集收錄了10多位學者的論文,這些文章在聚焦於當下批評所處的困境之外,也對批評的未來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這也讓“後批判”(postcritique) 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正式浮出水面。
    這並非“後批判”次出現在讀者的視野之中,菲爾斯基在其2015 年出版的專著《批判的局限》(The Limits of Critique,2015) 中就提出這一概念。在那部作品中,菲爾斯基對批評的歷史與局限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探討。她特別用大寫的“Critique”來指代那種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批評實踐,指出這種批評理念不再受制於傳統批評(criticism) 所設定的對文學作品進行解釋與評價的任務,而是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好鬥性與反叛性;批評意味著一種對主流價值的抗拒與否定。這種理念主導了當代文學研究數十年之久。從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解構主義、結構主義到精神分析批評,都共享了一種“癥候式的解釋”模式。
    新一代的青年學者與批評家從這一模式中得到的教誨是:我們需要像對待

    1  “後批判”浮出水面


     


          2015 年10 月,芝加哥大學英文繫教授麗莎·魯迪克(Lisa Ruddick) 發表了一篇題為《當沒有什麼是酷的》(“When Nothing is Cool”) 的文章。她在文中描繪了一幅當代英語文學研究的黯淡景像。文學界除了“酷玩”之外,別無追求。她舉了一篇在學界廣受追捧的文學批評的例子:小說《沉默的羔羊》中的負面形像變態殺人狂比爾,被評論作者塑造成“英雄”。因為在這位批評家看來,比爾通過殺害女性,剝去並穿上女性的皮膚挑戰了厭女癥所建構的人性從而拒絕了加在我們身上的兩性意識,性別的界限就此被打破,“性別正義”得以實現。此文出自當代著名批評家之手,並被列為跨性別批評的典範之作。這種讓圈外人喫驚的案例,圈內人恐怕早已司空見慣。當代文學批評不僅隔斷了與普通讀者的聯繫,而且變得日益是非不分,善惡不明。魯迪克援引法國人類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 的話指出,這種對待人類經驗的粗暴態度,體現了一種“批評的野蠻主義”。


          魯迪克教授對當下文學研究的批判,無疑給文學界投下了一枚不小的炸彈。雖說針對當代文學研究的類似批評並不鮮見,但絕大多數的批評來自學界之外或來自保守主義陣營。像魯迪克這樣一位來自“左翼”內部的女性主義者,對圈內之事提出這樣嚴厲的批評,此前並不多見。但近些年來,來自魯迪克這樣的“局


          內人”的批評越來越多,由弗吉尼亞大學教授、《新文學史》主編芮塔·菲爾斯基(Rita Felski) 編輯的文集《批判與後批判》(Critique and Postcritique, 2017) 的出版,更是體現了西方“左翼”內部集體性地對當前文學研究狀況的反思與批評。該文集收錄了10多位學者的論文,這些文章在聚焦於當下批評所處的困境之外,也對批評的未來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這也讓“後批判”(postcritique) 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正式浮出水面。


         這並非“後批判”次出現在讀者的視野之中,菲爾斯基在其2015 年出版的專著《批判的局限》(The Limits of Critique,2015) 中就提出這一概念。在那部作品中,菲爾斯基對批評的歷史與局限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探討。她特別用大寫的“Critique”來指代那種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批評實踐,指出這種批評理念不再受制於傳統批評(criticism) 所設定的對文學作品進行解釋與評價的任務,而是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好鬥性與反叛性;批評意味著一種對主流價值的抗拒與否定。這種理念主導了當代文學研究數十年之久。從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解構主義、結構主義到精神分析批評,都共享了一種“癥候式的解釋”模式。


          新一代的青年學者與批評家從這一模式中得到的教誨是:我們需要像對待


          病人或罪犯那樣對待文學作品,從中發現病情或敵情。為此他們普遍采取了一種冷漠的態度來對待文本,以“深入挖掘”(digging down) 和“置身事外”(standing  back) 的方式來探索文本中可能潛藏的意識形態和權力話語。同時作為批評的實踐者與觀察者,菲爾斯基與她的不少同行逐漸意識到,這種模式產生的問題越來越多,並日益趨於僵化。


          首先,這種懷疑模式日益遠離日常文學閱讀經驗,無法或拒絕回答“人們為何閱讀文學”或“人們為何走進劇院”。其次,這種批評模式讓文學研究日益成為一種霸權,“分析的那種吹毛求疵的文體像野葛籐那樣繁衍,排擠了智識生活的其他形式”。這種批評模式不再具有“批評”或“顛覆”原本所體現的激進性,而是一種徹底被“規範化”了的激進,是在學術圈生存必須掌握的遊戲規則。再者,這種充滿敵意與反叛的批評模式,拒絕了批評家面對文本時所應具有的接納性與開放性。早在2003年,伊芙·塞奇威克(Eve Sedgwick) 就尖銳指出,理論在文學領域釀成了“一種妄想癥的心態”。後,原本屬於“左翼”的這種批評模式,卻意外地淪為其對手保守主義的思想武器,比如後者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恰恰使用了這種政治陰謀論的邏輯。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