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羅素看中國:羅素與中國新文化運動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劉檢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ISBN】97875202087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0208710
    作者:劉檢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1月 

        
        
    "

    編輯推薦

    2020年正值羅素訪華100周年、逝世50周年(2021年羅素回國)。本書可作為羅素訪華百年紀念,以此向這位*哲學泰鬥致敬!羅素訪華後在《中國問題》中預言:“中國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完全能一躍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強國。”哲學家梁漱溟先生撰文指出:“英國哲人羅素50年前預見到我國的光明前途。”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現代化建設成就都證明了羅素的偉大智慧和預見性。

     
    內容簡介

    為了釐清世界著名哲學家羅素與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和政治的復雜關繫,本書以一百年前羅素訪華期間(1920-1921年)發表的重要演講為線索,梳理了他引發的中西文化和社會主義兩大論戰,並將羅素的中國之行與中國當時的思想圖譜建立聯繫,結合其文化觀、工業文明觀、教育和社會政治思想,重點從“民族—國家”建構的視角,探討羅素對中國政治改革、經濟建設、教育發展和文化建設的影響。

    作者簡介

    劉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北京印刷學院講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一級翻譯。曾任中國外文局《中國與非洲》雜志英文編輯、記者。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中西美學、跨文化研究。

    目錄
    自序
    引論
    節羅素與中國之際遇:相逢何以不相識?
    第二節古德諾在中國的命運
    第三節杜威的中國之行
    第四節學術史回顧與現狀評述
    第五節結構與主要內容
    章東就是東,西就是西
    ——東西方歷史語境的錯位
    節昨日的世界:“西方中心主義”秩序的建立與修正
    第二節中國渴望西方:在激進與保守之間
    第二章尋求中國文化獨立
    ——羅素與中國知識界的中西文化論戰
    節羅素來華緣起

    自序


    引論


    節羅素與中國之際遇:相逢何以不相識?


    第二節古德諾在中國的命運


    第三節杜威的中國之行


    第四節學術史回顧與現狀評述


    第五節結構與主要內容


    章東就是東,西就是西


    ——東西方歷史語境的錯位


    節昨日的世界:“西方中心主義”秩序的建立與修正


    第二節中國渴望西方:在激進與保守之間


    第二章尋求中國文化獨立


    ——羅素與中國知識界的中西文化論戰


    節羅素來華緣起


    第二節“保存國粹”風波


    第三節羅素眼中的中國:“藝術家的國度”


    第四節解決中國問題之路:尋求文化獨立


    第五節羅素中西文化觀的影響和評價


    第三章推行國家社會主義


    ——羅素與中國知識界的社會主義論戰


    節社會主義爭論風波


    第二節羅素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與主張


    第三節羅素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評判


    第四節羅素開給中國的藥方:“推行國家社會主義”


    第五節羅素社會主義思想的轉變及其影響


    第四章須有有決心之士萬人


    ——羅素指給中國的教育改革綱領


    節羅素對中國教育的觀察和思考


    第二節羅素的自由主義教育觀


    第三節羅素給中國教育改革的建議


    第五章工業化是根本出路


    ——羅素為中國設計的經濟發展藍圖


    節羅素對中國經濟狀況的考察


    第二節羅素的工業文明觀


    第三節羅素給中國工業發展的建議


    第六章建立有序強大的政府


    ——羅素給中國政治改革的建議


    節羅素眼中的中國政治與社會


    第二節羅素的社會政治思想


    第三節羅素給中國政治改革的建議


    第七章中國通往自由之路


    ——羅素為中國描繪的整體改革發展藍圖


    節政治改革綱領:建立穩固強大政府,統一國家


    第二節經濟建設綱領:實行“國家社會主義”,發達實業


    第三節教育發展綱領:普及教育


    第四節文化建設綱領:融合中西,文化獨立


    第八章繞梁餘音


    ——羅素與中國知識界的互動和相互影響


    節羅素訪華對中國知識界的影響


    第二節羅素思想在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知識界的回音


    第三節羅素訪華評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古德諾在華活動年譜及相關大事記


    附錄二羅素在華活動年譜及大事記


    後記

    前言
    伯特蘭·羅素(1872—1970)在中國學術界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曾於1920—1921年應邀來華講學,在九個月的時間裡,這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公共知識分子遊歷了大半個中國,發表了幾十場演講。
    對於羅素來說,接受來華邀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想要尋找解決西方問題的答案。彼時的羅素在目睹了次世界大戰的殘酷,飽嘗了工業文明之苦後對西方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產生了深刻的懷疑,並對西方文明產生了失望,於是他在1920年前往蘇俄深入觀察布爾什維克主義的發展。考察完蘇俄當時的現狀後,他認為列寧的革命專政道路並不是人類未來的出路。因此羅素懷著對西方和蘇俄的雙重失望來華,期待從中國找尋新的希望。
    1911年,清政府滅亡,終結了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次年建立了共和制,但輕易贏得的共和制度很快就名存實亡,國家陷入了無政府狀態。選擇什麼樣的制度重新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面臨的重要問題。1919年,中國的政治家和知識分子仍在艱難地為整個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尋找出路。結束外國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建立一個獨立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呼聲日益高漲。彼時的中國知識分子正在苦苦思考建立什麼樣的適合中國當時狀況的政治與經濟制度,應該建立什麼樣的與之適應的文化,從而實現國家統一、恢復秩序以確保國家的現代化。對此問題,中國知識界也產生了嚴重分歧。而羅素這位哲人正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來到中國,因此羅素來華後頗受知識界歡迎。

    伯特蘭·羅素(1872—1970)在中國學術界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曾於1920—1921年應邀來華講學,在九個月的時間裡,這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公共知識分子遊歷了大半個中國,發表了幾十場演講。


    對於羅素來說,接受來華邀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想要尋找解決西方問題的答案。彼時的羅素在目睹了次世界大戰的殘酷,飽嘗了工業文明之苦後對西方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產生了深刻的懷疑,並對西方文明產生了失望,於是他在1920年前往蘇俄深入觀察布爾什維克主義的發展。考察完蘇俄當時的現狀後,他認為列寧的革命專政道路並不是人類未來的出路。因此羅素懷著對西方和蘇俄的雙重失望來華,期待從中國找尋新的希望。


    1911年,清政府滅亡,終結了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次年建立了共和制,但輕易贏得的共和制度很快就名存實亡,國家陷入了無政府狀態。選擇什麼樣的制度重新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面臨的重要問題。1919年,中國的政治家和知識分子仍在艱難地為整個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尋找出路。結束外國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建立一個獨立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呼聲日益高漲。彼時的中國知識分子正在苦苦思考建立什麼樣的適合中國當時狀況的政治與經濟制度,應該建立什麼樣的與之適應的文化,從而實現國家統一、恢復秩序以確保國家的現代化。對此問題,中國知識界也產生了嚴重分歧。而羅素這位哲人正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來到中國,因此羅素來華後頗受知識界歡迎。


    正因為羅素被認為是“世界哲學泰鬥”,國人對他訪華的期待甚高。羅素來華不久便很快發現,國人想聽的不是技術哲學,而是他對社會問題的見解和對社會改造的實際建議。為此,他改變了講演重點,提出中國應大力發展教育,培養有智慧和科學知識的“少年中國”,並著力發展實業,振興經濟。同時,他也深知自己無法給出確切的、令各方都滿意的答案。他在1920年發表的文章中承認,鋻於“中國問題的復雜性和困難性”,要在不懂中文的情況下介入討論是非常困難的。在後續的講演中,他也反復強調了自己並不是中國問題專家。


    實際上,羅素的中國之行不是單向的“刺激—反應”模式,羅素是帶著他自己的問題進入一個業已形成的“知識—派繫”的動態結構中,他在其中表述和修正自己的觀點。羅素的思想變化也取決於中國社會內部的問題,這是一個互動的關繫,他介入的是中國當時的政治格局、派繫之爭、文化論戰、社會性質的論戰、中國向何處去的論戰等。不是一方影響了另一方,而是交互影響的關繫,這也是羅素到中國的初衷。本書的創新之處在於避開了傳統思想史的寫作方式,將羅素之行置於一個話語霸權的博弈場中,因此對羅素在華發表觀點的接受情況就顯得非常復雜。從文化和政治角度,在動態格局中研究羅素訪華是本書在前人成果上向前推進的部分。


    研究羅素“中國之行”的中外論著甚多,但大多數文章僅僅將羅素的來華講學視為一個孤立的文化交往事件。而本書則建構了一個更大的歷史語境去呈現羅素思考問題的來源、對中國社會的觀察、羅素演講觀點在中國的接受,以及中國之行對他本人思想的影響,試圖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角度探討羅素對中國各方面問題的觀察和思考,並從譜繫的角度,將羅素的“開明專制”方案置於美國法學家古德諾(他先羅素數年來華並擔任當時的中國政府顧問)的“強化中央權力”理論與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國知識界關於“開明專制”和“建國”問題的討論之間,進行研究和探討。“民族—國家”這個核心問題在本書中起到了“敘述線索”的作用。


    羅素的“中國之行”涉及“中國問題”的方方面面,然而在這一切問題後面存在兩方面基礎問題:一方面,由於清末以來中央權威的衰微和地方勢力的增大,中國處在四分五裂的割據狀態;另一方面,由於晚清以來的西學運動以及後來的新文化運動在“全盤西化”名義下對中國本土倫理和文學的撻伐,造成離心力增強,國家認同發生困難。本書將羅素論中國教育、交通、工業等問題全部都納入“現代民族—國家建設”的敘事框架之中,使這些看似彼此獨立的方面在“民族—國家建設”的意義上獲得了一種深刻的關聯性,而這一揭示對我們今天理解各個領域的建設與民族—國家的建設和鞏固之間的關繫頗有啟示性。


    1922年,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就曾預言:“中國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完全能一躍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強國。”50年後,我國哲學家梁漱溟先生撰文寫道:“英國哲人羅素50年前預見到我國的光明前途。”近100年後進入新世紀,中國成功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的經驗猶如一座燈塔,昭告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任何一個國家、一種文明,隻要找到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終究可以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同時,迎來民族發展的廣闊前景。這再次體現了羅素中國觀的智慧和預見性。


    近百年前,親歷了一戰的羅素對西方文明喪失了信心,對人類的未來憂心忡忡。於是他來到中國,期待東方文明能夠挽救病人膏肓的西方文明。彼時的羅素是以一種深刻的歷史感與全球意識來看待中國問題的。他看到了當年這個閉關鎖國的文明古國在西方文明衝擊下的困境,但又指出,中國文明如果完全屈從於西方文明將是人類文明史的悲哀。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各有優劣,相互取長補短對雙方都有裨益,西方文明要借鋻東方智慧纔能免於毀滅的命運。他寄希望於中國能夠實現中西文明長處的結合,鼓勵中國人要敢於創造一種新的文明。盡管由於地域、時代及所處文化背景的不同,羅素對中國種種問題的論述仍有許多可取之處。重溫羅素當年給中國的建議和他具有超前性的深刻見解,對今天的中國依然有借鋻意義。


    本書研究內容涉及文史哲,以及其他學科的一些基本問題,雖經反復斟酌修改,錯誤疏漏仍在所難免,懇請各界專家批評指正。另外,羅素的中國之行對其後來思想的發展和影響,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值得後續深入研究。


    羅素對我國的態度一直十分友好,其自幼便從父輩的藏書中了解並向往中華文明,他曾於1922年表示“願為中國竭盡微誠”,也曾不斷撰文“為中國請願”。百年來,羅素的重要著作在我國已有多個譯本,深受我國讀者喜愛。2020年正值羅素訪華100周年、逝世50周年,謹以此書紀念百年前羅素的中國之行這段豐富的歷史,並向這位哲學泰鬥致敬!


     


    劉檢2020年10月15日於北京

    媒體評論

    20世紀20年代,英國著名哲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素訪華,成為中國知識界的導師。中國知識界、文化界都期待這位哲人,為中國開出一劑藥方,改變中國的現狀。羅素是怎樣看待中國及中國文化的?本書詳盡論述了羅素與中國知識界的互動和相互影響以及羅素訪華對中國知識界的影響。


    說不盡的羅素!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