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楊鵬解讀《大學》(為人為學,先讀“大學”;讀懂《大學》,提升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628-912
    【優惠價】
    393-570
    【作者】 楊鵬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儒家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3766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2037661
    作者:楊鵬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8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大學》是儒家核心經典之一,與《論語》《孟子》《中庸》並稱為“四書”,位居“四書”之首。是古代貴族子弟的啟蒙時期進入科舉考試,對中國人的精神形成巨大影響至今。宋代朱熹認為,應先讀《大學》,次讀《論語》。


    ★ 《大學》中藏著中華文化的密碼。為人、做事、處世,兩千年的古老思想與智慧,至今鮮活實用。“君子慎獨”“毋自欺”“物有本末,事有始終”“心不在焉”等耳熟能詳的名句都出自《大學》。


    ★《大學》中藏著解答當下現實問題的鑰匙。當代生活紛繁復雜,如何纔能內心篤定、不被裹挾,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周遭現實飛速更迭,如何纔能看得明白,明辨是非?我們所思考過的問題,無不為前賢思考過無數次。這些問題,在《大學》中能找到答案。


    ★哈佛學者楊鵬研究國學經典多年,他以現代的眼光,打通古今,東西比較,激活《大學》中為寶貴的思想資源,教我們將《大學》的思想應用於當下,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命狀態。


    ★《大學》原文不足3000字,簡明扼要,歷代學者注釋卻汗牛充棟。若隻讀原文,容易囫圇吞棗。楊鵬先逐字逐句解讀翻譯,梳理文意,再結合相關歷史與現實,提煉歸納思想脈絡,可以說一本書帶你讀透《大學》。


    ★本書不僅教我們讀透《大學》,更教我們一套進入傳統經典的方法。從宇宙觀、人生觀、人性觀、國家觀四個層面切入,把握古代傳統思想中的精華,為己所用。


     

     
    內容簡介

    《大學》是儒家核心經典之一,與《》《》《》並稱“四書”,位於“四書”之首。《大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社會地位,特別以後,成為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書,深刻塑造了中國讀書人的精神特征。


    《楊鵬解讀<大學>》是學者楊鵬對中華傳統經典進行現代闡釋的繫列作品之一。他認為,《大學》具有現代價值和未來價值。在紛繁復雜的當代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建立自己的人生秩序?怎樣纔能過有德性的生活?統治或管理的合理性應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通過對《大學》的深入解讀,他逐一回答了上述問題,帶領我們重回傳統經典,並以經典的目光洞察當下。學習《大學》,是打磨出我們內在的天理之光、明德之光、生命之光的過程。

    作者簡介

    楊鵬


    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繫,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學者(2014—2016年),北京掌上國學院創辦人。楊鵬從事中國國學與猶太教、基督教比較研究,既思辨深刻,又深入淺出。曾出版《成為上帝》《東亞新文化的興起》《老子詳解:老子執政學研究》《為公益而共和》《上帝在中國源流考》《楊鵬解讀〈道德經〉》《楊鵬解讀〈論語〉》、Dao De Jing(《道德經》英譯本,2016,美國Wapner & Brent Books出版)、《道德經(漢英對照)》等專著。 


     


    不論是個體還是族群,要提升自身的命運,必得相信人內在的天命:明德之光。


    ——楊鵬

    目錄

    前言 《大學》中四個秩序的統一


    講總綱 明德,親民,至善


    第三講修身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第五講知止 邦畿千裡,惟民所止


    第二講誠意 誠其意,毋自欺


    第四講日新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六講正心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第七講齊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


    第八講治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


    第九講得眾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第十講舉賢 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第十一講不聚斂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第十二講總結 大學之道是什麼?


    附錄  《禮記·大學》原文

    前言
    《大學》中四個秩序的統一 《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唐代韓愈、李翱發現《大學》的重要性。北宋時司馬光、程顥、程頤推崇《大學》。司馬光編撰《大學廣義》,這是《大學》獨立成書的開始。南宋思想家朱熹撰《大學章句》,將《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章句集注》,《大學》從此進入朱熹儒學新經典序列。
    《大學》的作者是誰,尚無定論。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禮記》自孔氏。”即《禮記》的內容來自孔門。班固《漢書》記前一百多年前,西漢魯恭王劉餘在拆除孔子故宅的一段牆壁時,發現了《禮記》《古文尚書》《論語》《孝經》等典籍。班固認為,這些典籍由孔子門生所撰,“七十子之徒所論”。朱熹在《大學章句集注》中,將《大學》文字分為“經”與“傳”兩部分,認為“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可惜朱熹沒有為自己的觀點提供出處證據。我們現在讀到的《禮記》,是西漢禮學家戴80年前後重新編注的版本。
    131仁宗恢復科舉,開科取士,指定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的考試教材,明清兩朝延續這一傳統。直到1905年廢除科舉考試,在近600年的時間中,《大學》作為官方科舉考試規定教材之一,深刻塑造了中國讀書人的精神特征。

    《大學》中四個秩序的統一


     《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唐代韓愈、李翱發現《大學》的重要性。北宋時司馬光、程顥、程頤推崇《大學》。司馬光編撰《大學廣義》,這是《大學》獨立成書的開始。南宋思想家朱熹撰《大學章句》,將《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章句集注》,《大學》從此進入朱熹儒學新經典序列。


    《大學》的作者是誰,尚無定論。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禮記》自孔氏。”即《禮記》的內容來自孔門。班固《漢書》記前一百多年前,西漢魯恭王劉餘在拆除孔子故宅的一段牆壁時,發現了《禮記》《古文尚書》《論語》《孝經》等典籍。班固認為,這些典籍由孔子門生所撰,“七十子之徒所論”。朱熹在《大學章句集注》中,將《大學》文字分為“經”與“傳”兩部分,認為“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可惜朱熹沒有為自己的觀點提供出處證據。我們現在讀到的《禮記》,是西漢禮學家戴80年前後重新編注的版本。


    131仁宗恢復科舉,開科取士,指定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的考試教材,明清兩朝延續這一傳統。直到1905年廢除科舉考試,在近600年的時間中,《大學》作為官方科舉考試規定教材之一,深刻塑造了中國讀書人的精神特征。


     


    《大學》是兩千多年前的儒家經典,它有現代價值嗎?如果有,是什麼?《大學》有未來的價值嗎?如果有,又是什麼?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大學》,我發現了貫穿《大學》始終的一個思維方法,我把這個思維方法概括“四個秩序的統一”。這種“四個秩序的統一”的思維方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價值。


    個秩序是“天理秩序”。《大學》中雖然沒有用到“天理”這個概念,但講的是天理的內容。《大學》用“道”“大道”“上帝”“天命”等終極的、的概念,來指稱支配萬物及人事的神聖力量和秩序,它的思想內涵就是宋明理學特別強調的“天理”的內涵。


    “天理”即上天之理,上天的神聖法則,這是中國先秦思想史的重要概念,與天道概念的內涵大體相同。“天理”概念起於道家《莊子》之中,《韓非子》中引用,以後西漢《禮記》及董仲舒《春秋繁露》更充分運用。北宋程顥、程頤和南宋朱熹等思想家進一步把“天理”提升和強化為儒家理學概念,逐漸用以取代傳統“天道”概念的位置。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說:“道者,天理之當然。”道乃天理的自然表現。


    《大學》認為,上天神聖的法則賦予天地萬物以秩序,這種秩序是神聖的、至善的秩序,有益於萬物維繫和生命生長。認識上天的神聖法則,洞悉天地萬物的自然秩序,以順應善的秩序為目標,去建立人生的秩序,將人生自我管理和國家社會管理置於善之秩序的基礎之上,實現順乎天理的人生,順乎天理的社會。


    第二個秩序是“格物秩序”。《大學》中強調“致知在格物”,認知來源於“格物”。朱熹把“格物”解釋為認識萬物之理,即認識萬物的自然法則。萬物有一定的自然法則,理解和順應這種自然法則,是德性標準得以建立的準則。天理在自然法中,天理的神聖秩序表現在客觀的自然秩序之中,這是人建立明德秩序的依據。


    第三個秩序是“明德秩序”。《大學》強調要“明明德”,人要認識和彰明自己內在的光明之德。這個光明之德並非人主觀意願的產物,而是人順應萬物自然秩序的產物。明德秩序來自萬物自然秩序,萬物自然秩序來自天理秩序,天理秩序是自然秩序之源,也是人的明德秩序之源。或者說,天理秩序在自然界之中,也在人性之中,是自然界和人性深層秩序的根源。


    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明確說明了“天理”與“德性”的源流關繫:“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的德性,就是要化天理法則為正義之行。天理閃耀在人性之中,“明德”即內在於人的“天理”。


    哈佛大學著名的中國哲學教授普鳴(Michael Puett),開了一門名為“中國古代倫理與政治理論”的課程,是哈佛大學學生人數多的三門大課之一。我曾問過他一個問題:“對比西方文化傳統,中國傳統文化中你重視的特征是什麼?”他回答:“修身。”我再問:“你如何理解修身?”他說:“人是一個有待完美的對像。人不完美,但可以通過修身不斷完善自己,從而提升自己的命運。”


    不同文明的眼光,容易迅速識別出對方文明的特征。普鳴教授所關注的“修身”這個特征,在《大學》中有為充分的表現。“修身”的目的,就是建立內在的“明德秩序”。


    以上三個秩序,天理、格物、明德,可以簡化為,德性在自然法中,自然法在天理中。


    第四個秩序是“人事秩序”。人事秩序,指人與人的關繫,包括家庭關繫、社會關繫和政治關繫。《大學》認為,人與人的外在秩序,由人內在的明德秩序所決定。有什麼樣德性的人,就會形成什麼樣的人事秩序。人事秩序是人的明德秩序在社會關繫上的表現。


    人事秩序與明德秩序相統一,明德秩序與格物秩序相統一,天理秩序則是所有秩序的源頭,也是所有秩序的統一點。這四個秩序的位序不同。人事秩序從屬於明德秩序,明德秩序從屬於格物秩序,格物秩序從屬於天理秩序。同一個天理,運行在萬物中,運行在人性中,運行在人事關繫中。


    這四組關繫可簡化為:人事在德性中,德性在自然法中,自然法在天理中。


    《大學》的論述以明德秩序和人事秩序為主,但強調明德秩序和人事秩序必須與格物秩序統一,一切秩序都必須與天理秩序統一。《大學》認為四個秩序的內在統一,是人生成功的條件,是國家成功的前提,是天下繁榮太平的基礎。


    《大學》是一部實現生命天人合一的教程。《大學》教導人們通過認識天理,化天理為德性,與天理合一,成為天理在人間的人格化存在。


    《大學》是一部人與自然合一的教程。《大學》看到了人的德性方面的格物秩序基礎,將人的德性堅守置於自然法則之上。


    《大學》是一部個人修身的教程。《大學》看到了德性與成功之間的內在統一性,提出了打磨自己天理之性的具體辦法,展示了修煉自己光明之德的具體路徑。


    《大學》是一部社會治理學的教程。《大學》認為,社會由人組成,有美好的人纔會有美好的社會。美好的社會關繫,建立在社會各階層成員共有的美好德性上。《大學》要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不分階層,人人皆有修身之義務,人人不斷自我完善,這是構建美好社會的前提。


     


    本書用的是《大學》在《禮記》中的版本,沒有采用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大學》版本。這是因為朱熹對《禮記·大學》版本的順序重新進行了編排,自己還增添了一百三十四個字,這種在古代文本上增補自己經文的做法不妥當。


    從分章看,《大學》原本不分章,朱熹分為十一章。之後不同的學者還有一些不同的分章法。我這裡用的是《禮記·大學》版本,共分為十二課,前面十一課是對《大學》內容的逐章講解,後一課是總結課。


    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人”指貴族,“大人之學也”即大人的學問,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貴族領導力學。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還說,8歲入小學,15歲入大學。《大學》是大學生學習的內容,是治理國家的學問。按照我前面對《大學》思想的總結,所謂大人之學,內容就是“四個秩序統一的思想結構”。


    我們一起逐章逐句學習,從字裡行間把“四個秩序統一”的思維細致梳理出來。通過十二講的研學,喚醒“四個秩序統一”的思維習慣,掌握《大學》“大人之學”的思考。


    研學《大學》還有一個益處。《大學》文字簡潔優美,許多段落值得背誦,這對提升我們的中文表達能力十分有益。


    《尚書》上說:“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上天並不按血親偏愛誰,隻輔助有德之人。修德以配天,敬天以愛人,這是周人戰勝商朝的經驗總結,也是周王朝的立國原則,背後有深層的天人關繫的洞見。


    《大學》引《詩經》詩句如下:“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性中的天理,如同珍貴的像牙、玉石等原材料,經過人用心地打磨,纔能釋放出璀璨的光澤,成就光明的生命,成就光明的業績,成就光明美好的社會。


    《大學》的學習,就是我們共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過程,我們共同打磨自己光明之本性,共同打磨出我們內在天理之光,明德之光,生命之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