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張其成國學經典全解叢書(全五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2473-3584
    【優惠價】
    1546-2240
    【作者】 張其成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ISBN】251213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25121303
    作者:張其成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8月 

        
        
    "

    編輯推薦

    張其成全解周易


    1. 本書的解讀忠實於原典,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與當下的現實人生相聯繫,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時代熠熠生輝。


     2. 本書在前一個版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修訂,增加了譯文和大量講解的內容,對《周易》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作了解讀,解得透徹,解得詳細,每一卦後,都對每一卦的內容作了總結,揭示每一卦中所蘊藏的智慧,以及給我們做人、做事的啟示。


    3. 以通俗流暢的現代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用歷史故事、現實事例闡發《周易》中的微言大義,說明《周易》講的是宇宙的大規律,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它告訴我們一種知變應變的大法則,一種趨吉避兇的方法。


        4.書中全面梳理《周易》的占卜之術,揭示《周易》占筮的原理,並配有大量的易圖與張其成教授專門為本書題寫的書法圖片,以增進對《周易》的理解與閱讀情趣。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學專家、易學專家張其成教授全方位解讀《周易》的通俗讀本,一本書學《周易》從入門到精通。


        本書在廣受讀者歡迎的前一版本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修訂,增加了較長篇幅,包括譯文和講解等內容,對《周易》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作了解讀,解得透徹,解得詳細。在每一卦後,都對卦像內容作了總結,揭示周易卦像中所蘊藏的古老智慧,幫我們解決當下的困惑,給我們做人做事的啟示。


    書中全面梳理《周易》的占卜之術,揭示《周易》占筮的原理,並配有大量的易圖與張其成教授專門為本書題寫的書法圖片,以增進對《周易》的理解與閱讀情趣。


    張其成全解道德經


    1. 學術性。本書的解讀忠實於原典,忠實於歷史,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與當下的時代相聯繫,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時代熠熠生輝。


    2.通俗性。以通俗流暢的現代語言,用歷史的故事、現實的事例闡發《道德經》中的微言大義,深入淺出地讓讀者能真正讀懂《道德經》,並學會運用《道德經》中的智慧,以幫助自己的人生旅途一帆風順。


    3.全面性。對《道德經》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作了解讀,解得透徹,解得詳細,揭示每一章中所蘊藏的智慧,以及給我們做人、做事的啟示。


    4.書中配有大量的古代山水人物圖與張教授專門為本書題寫的書法圖片,以增進對《道德經》的理解與閱讀情趣。


    張其成全解論語


    1. 本書是國學專家、易學專家張其成教授全方位解讀《論語》的書,凝聚了他十餘年研究《論語》、感悟《論語》的心得體會。

        2.本書立足於原典,以關懷當下的視角,逐字逐句、深入淺出地解讀《論語》,通過本書可以鮮活地感悟孔子博大精深的智慧,古為今用,從中找到自己心靈的家園和立身處世的智慧。

        3. 書中配有大量的古代山水人物圖與張教授專門為本書題寫的書法圖片,以增進對圖書內容的理解與閱讀情趣。


    張其成全解六祖壇經


    1.本書是國學專家張其成面向大眾,結合當下社會生活和核心價值主張,通俗化地“正”解《六祖壇經》的佳作。


    2.本書的解讀以“易道為魂,三教交融”為特色,認為這部經不僅是“佛教的革命”,更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典範,以《六祖壇經》為標志的禪宗將印度大乘佛教和中國“三玄”完美結合在一起。


    3.本書雙色印刷,配有古代山水人物圖與張教授專門為本書題寫的書法圖片,在閱讀的同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領悟禪宗的生命智慧。
    作者簡介
    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學院課程特邀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全國政協委員。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老子道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專委會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北京衛視等有關欄目主講人。
    出身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世醫家庭, 為我國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國家非遺傳承人張舜華之長子,先後師從文字訓詁大家錢超塵、易學哲學泰鬥朱伯崑、內經研究大家王洪圖。2016年其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並亮相2017年央視春晚;“張一帖”家族榮登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

    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學院課程特邀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全國政協委員。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老子道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專委會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北京衛視等有關欄目主講人。


    出身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世醫家庭, 為我國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國家非遺傳承人張舜華之長子,先後師從文字訓詁大家錢超塵、易學哲學泰鬥朱伯崑、內經研究大家王洪圖。2016年其家庭榮獲,並亮相2017年央視春晚;“”家族榮登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


    1997年首次提出“,三教合易”的觀點,主張“易魂佛心,儒風道骨,醫藝並用,”,以“易”融貫儒釋道、醫藝武,以內求實修打通生命覺悟之路。2003年早在北大為企業家講授國學;2004年建立個人國學網站,開設首屆企業家國學修心特訓營,2005年創建*國學五經書院,首次創立“國學管理”和“國學養生”的概念,首次建立“修心開智管理模式”“用人繫統”“三寶五心養生法”。 從2004年開始繫統講授“國學五經”,目前是全國獨一無二繫統講授“國學五經”的國學導師。2009年被搜狐網評選為“當代國學四大領軍人物”之一,被譽為“國學修心人”“當代*魅力的國學修心養生導師”。


    1992年主編我國部《》、1994年部《》、1999年主編套《易學文化叢書》,2001年主編部新世紀課程教材《醫古文》、2004年主編部*規劃教材《》、2009年主編部衛生部規劃教材《》、2017年主編部衛計委規劃教材《中醫文化學》,2017年主編部國家漢辦孔子學院教材《中醫文化讀本》。主要學術專著分四個繫列:《全解國學經典》繫列、《國學養生》繫列、《易學文化研究》繫列、《中醫思想文化研究》繫列。

     

    目錄
    導語 / 001
    關懷天下的學問 / 001
    半部《論語》治天下 /003
    我緣何發願全解《論語》 /006
    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007
    《論語》是什麼時候誰寫的/ 016
    關於《論語》的版本傳承 /017
    關於《論語》的歷代注疏 /019
    《論語》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 020
    《論語》的核心思想 /021
    《論語》與思想史背景 /021
    《論語》與倫理思想 /024
    《論語》與教育思想 /027
    《論語》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繫 / 028

    導語 / 001


    關懷天下的學問 / 001


    半部《論語》治天下 /
    003


    我緣何發願全解《論語》 /
    006


    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
    007


    《論語》是什麼時候誰寫的
    / 016


    關於《論語》的版本傳承 /
    017


    關於《論語》的歷代注疏 /
    019


    《論語》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
    / 020


    《論語》的核心思想 /
    021


    《論語》與思想史背景 /
    021


    《論語》與倫理思想 /
    024


    《論語》與教育思想 /
    027


    《論語》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繫 / 028


    《論語》的人生啟示 /
    030


    事業從“五倫”做起 /
    030


    為政以“德行”為先 /
    033


    處世以“中庸”為準 /
    035


    學而第1 / 038


    為政第二 / 059


    八佾第三 / 079


    裡仁第四 / 098


    公冶長第五 / 114


    雍也第六 / 133


    述而第七 / 151


    泰伯第八 / 173


    子罕第九 / 187


    鄉黨第十 / 210


    先進第十一 / 226


    顏淵第十二 / 246


    子路第十三 / 263


    憲問第十四 / 282


    衛靈公第十五 / 309


    季氏第十六 / 329


    陽貨第十七 / 339


    微子第十八 / 355


    子張第十九 / 365


    堯曰第二十 / 378


    後記 / 388


     


    張其成全解六祖壇經


    目錄


    導讀


    什麼是“禪”?


    “禪宗”是“禪”的源頭


    “禪宗”與“禪學”“禪文化”不同


    “禪宗”與“禪法”不同


    《六祖壇經》的文化影響


    《六祖壇經》的版本流傳


    禪宗公案:撚花微笑


    達摩東來及傳法:頓悟禪法初入中土


    六祖其人及革命:佛教的徹底中國化


    禪門的五家宗派: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五家七宗的形成


    各有特色的宗風


    為何叫棒喝門庭


    引言


    行由品


    般若品第二


    疑問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禪品第五


    懺悔品第六


    機緣品第七


    頓漸品第八


    護法品第九


    付囑品第十
    前言
    張其成全解周易
    在我拿起筆準備寫這篇序的時候,眼前立即浮現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面,揮之不去。這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飲酒》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麼超凡脫俗而又不失生趣的意境!對此很多人著眼於菊花,以此贊美陶淵明的品格就像菊花一樣貞秀、高潔。我則贊賞陶淵明的那一種心境,那種令人不勝向往的、至美至真的心境。

    張其成全解周易 


    在我拿起筆準備寫這篇序的時候,眼前立即浮現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面,揮之不去。這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飲酒》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麼超凡脫俗而又不失生趣的意境!對此很多人著眼於菊花,以此贊美陶淵明的品格就像菊花一樣貞秀、高潔。我則贊賞陶淵明的那一種心境,那種令人不勝向往的、至美至真的心境。


    讀《周易》正需要這種心境,“心遠地自偏”,心沉下來了,不急不躁,進入心靈的深處,就沒有外在的干擾,沒有車馬的喧鬧。如果把翻閱《周易》或者藣蓍玩占看成是“采菊東籬下”,是一種行動,是一種持守,那麼前提就是“心遠地自偏”,隻有心遠、神安,纔能“悠然見南山”,觀見、找到與你有所感應的卦像。實際上,“采菊東籬下”——翻閱《周易》已經不純粹是一種行為了,其中蘊含著一種恬淡虛靜的人生態度,到“悠然見南山”——觀見卦像則是進一步的提升,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悠然”是一份從容,一份自得,是不受限制的心靈自由。隻有到了“悠然見南山”的境界,纔能走入卦像模擬的場景,領悟卦爻符號和文字的真諦。


    我不敢說自己已經有了這一份心境。實際上這是人生的修煉過程,是在不斷修煉中纔能擁有的。仔細想一想,自己已經不像幾年前,更不像三十年前,那時讀《周易》,總不免有一份功利心、浮躁心。所以這本書一寫就是十幾年,寫寫停停,不急不躁,在這期間已經寫了好幾本有關《周易》的書了,這本書卻始終沒寫成,一直拖到今天。有時候也著急過,怎麼還沒寫完呢?可一想到“悠然見南山”,不禁汗顏,看來修為還不夠,心境還不到啊。


    如今這本書終於寫成了,隻能算是讀《易》的一份感悟吧,對個人來說算是自己讀《易》的一份總結,也可以說是個人的代表作。當然以後還會有新的感悟,那就不斷修正吧。


    回想讀《易》的過程,我得感謝家父母。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家還藏有一些古書,其中就有《周易》,當時看到這些線裝書,覺得特神秘,很好奇,雖然看不懂但很喜歡翻。後來,一位遠房親戚是一位道士,他看我喜歡翻古書,就教我演卦,教我很多易術。直到我上研究生時,有幸師從訓詁大家錢超塵先生,當時做的碩士論文是《黃帝內經》訓詁研究,發現《黃帝內經》中有不少像數內容,於是開始研究《易經》,由於有幼時的基礎,加上有了文字訓詁的訓練,我很快走進並迷上了這兩部經典。將這兩部經典參照閱讀,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秘密。


    20世紀80年代,研究生畢業後我來到南京,即開始編撰《易學大辭典》,那個時候查閱了大量解釋《周易》的書籍,古今中外,著名的和不太著名的,都收集並粗粗閱讀了,然後選取了有代表性的解釋彙編在《易學大辭典》中。1992年華夏出版社出版了這本《易學大辭典》,作為一部“易學”大型工具書,它很快得到了讀者的認可,頗受歡迎。現在回想起來,整個編撰過程十分艱辛,心力交瘁,不堪回首。不過這為我全解《周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自知學養不足,所以又決定報考北京大學易學泰鬥朱伯崑先生的博士生,原本朱先生已經不招生,我給先生寫信表達了這一願望。朱先生曾在我編撰《易學大辭典》時給我指點,看我沒有半途而廢,或許覺得這個後生還有毅力,還可再造吧,於是特地允許我報考。這樣我有幸成為朱先生的入室弟子,在先生身邊苦讀三年,受到先生的耳提面命,獲益良多,終生受用。


    在我編《易學大辭典》時,我就想自己注解《周易》,想吸取各家解《易》的精華,寫一個標準文本。後來發現這一想法有問題,因為對《周易》的解釋歷來是見仁見智的,本來就沒有統一的標準。易學也恰恰就是在不斷地被解釋中豐富發展起來的。但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萬變不離其宗,再怎麼解釋,原義是不能搞錯的。而現在不少解《易》的書由於原義就搞錯了,所以差之毫釐謬以千裡,令人無法卒讀。


    我想要解《易》,首先要選擇一個好的、通用的版本。我這次解讀選的是《周易正義》本,這個版本收入《十三經注疏》中,魏王弼和東晉韓康伯作注,唐孔穎達正義,是歷史影響較大的版本,同時參照了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北宋程頤的《伊川易傳》、南宋朱熹的《周易本義》等版本,尤其注意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本、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戰國楚簡本,這兩個本子和通行本差別很大,必要時做了引用和對比。


    然後就是解釋,盡量用形訓法,就是從文字出發,解釋出它的本義;對其中的假借字則采用聲訓的方法。隻有把握了文字的意思,纔能理解原意。如果字面意思搞錯了,那麼越解釋離本義反而越遠了。


    這本書中,我重點介紹了自己數十年來對《周易》實踐運用的體會,我不求讀者完全同意我的觀點,如果能通過這種解讀法給您以啟發,並引出您更高明的見解,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同時您對易學也做出了貢獻,《周易》正是在不同的解讀中纔展現出它的魅力的。


    學《易》三十餘年,感慨良多。近幾年數度率北京中易國學院諸位同修,心懷敬仰之情,拜謁伏羲、文王、孔子。同修們不遠千裡,相聚於先聖畫卦、作傳的聖地。每次祭拜時,鳴鐘擊鼓,進香獻花,誦讀祭文,齊唱頌歌,無不眼噙熱淚,心靈震撼。


    特將恭擬的《祭伏羲文》附後,以表心志。


    祭伏羲文


    卦臺悠悠,渭水流長。華胥履足,生我羲皇。


    結網漁獵,六畜是養。制瑟作樂,嫁娶禮當。


    刻造書契,研制九針。造福百姓,萬世景仰。


    河圖垂範,龍馬呈祥。仰觀天文,俯察地像。


    中取人事,旁通萬方。一畫開天,八卦始創。


    肇始太極,判列陰陽。文王演易,孔聖作傳。


    中華文明,從此輝煌。當今盛世,國富民強。


    尋根問祖,上溯羲皇。易貫古今,道配天地。


    易道主干,德合無疆。三教融合,四海歸向。


    中華復興,易道弘揚。追思先皇,伏惟尚饗。


     


    張其成全解論語


    孔子,名丘,字仲尼,為儒家創始人。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魯源村),享年73歲。自稱“丘也,殷人也”,乃殷商後裔。父叔梁紇,母顏徵在。幼年喪父,少貧賤。時逢亂世,孔子信而好古,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致力於復興周代文化,周遊列國,遊說諸侯,廢寢忘食,樂而忘憂,志在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首開私家講學之風,主張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相傳孔子刪定《詩》《書》《禮》《樂》《易》《春秋》,整理古代文獻,其功甚偉。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對話體著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完整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代表性經典。《漢書·藝文志》雲:“《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論語》書成於眾手,乃由孔子弟子甚至再傳弟子整理而成。《論語》傳至漢代,有三種版本:魯論語、齊論語和古文論語。歷代注《論語》者甚眾。


    《論語》主言仁,倡導忠恕之道,主張孝悌忠義、克己復禮。或曰,“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言不虛。孔子的智慧不僅指引我們獨善其身,而且指引我們兼濟天下。讀《論語》,領略孔子的胸懷與志向;讀《論語》,參悟“一以貫之”的天人之道;讀《論語》,探求內聖外王的至高境界。


    書序至此,想起2007年11月,餘攜諸位易道同修,聚集在孔子故裡曲阜,肅立於大成殿前,謹以鮮花雅樂,恭祭至聖先師。氣氛之肅穆,場面之莊嚴,儀式之隆重,猶歷歷在目。特將所擬祭文附上:


    洙泗長長,尼山蒙蒙。沃野千裡,綠樹千重。


    天佑中華,生我聖孔。大成先師,萬世尊崇。


    十五志學,六藝並宏。三十而立,杏壇授眾。


    有教無類,私學先鋒。四十不惑,覺悟人生。


    五十研易,韋編三絕。彬彬無過,終知天命。


    六十耳順,刪定六經。七十從心,感嘆道窮。


    緬懷先聖,追遠慎終。仁者愛人,以義為重。


    以和為貴,執兩用中。忠孝首善,恕道寬容。


    誠信為本,禮法為用。志道據德,遊藝其中。


    誠意正心,修齊治平。修己安人,身正令行。


    論語易傳,先聖兩經。彖像繫辭,十翼七種。


    文言說卦,易道貫通。陰陽謂道,繼善成性。


    乾坤氤氳,萬物化生。天地合德,日月運行。


    易知易從,有親有功。天下理得,成位乎中。


    觀像玩辭,知變在動。樂天知命,原始反終。


    洗心研慮,趨吉避兇。自強不息,乾陽資始。


    厚德載物,坤陰資生。保合太和,乾坤變通。


    知往察來,神化無窮。易道廣大,嘉惠後生。


    我輩弘毅,道遠任重。中華復興,騰飛巨龍。


    寶島盼歸,華夏一統。世界和平,祈願大同。


    告慰先聖,文脈昌隆。
    在線試讀
    《張其成全解周易》
    初九,潛龍勿用。
    像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語譯】
    初九,潛隱的龍無所施行。
    《像傳》說,潛隱的龍無所施行,是因為這個陽爻處在全卦的底部。

    【解讀】
    初九,“潛龍勿用”,這裡怎麼突然跑出一條“龍”來?而且是一條“潛龍”。潛伏在哪裡?潛是水字偏旁,龍潛伏在水裡。我們先要了解,中國文化是龍的文化。我們今天說的“龍馬精神”,就是乾卦精神,因為乾為龍,乾為馬。龍馬精神是一種剛健的精神。龍代表了宇宙生命原始的偉大功能。自黃帝時候開始,政治制度上分官,以龍為官名,如龍師、龍帝,都以龍為代表。龍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符號。龍到底是什麼?老實說沒人見過 ,無法固定其具體形像。實際上中國文化的龍,就是一種意像。它由駝頭、兔眼、鹿角、蛇頸、蜃腹、魚鱗、鷹爪、虎掌、牛耳、馬尾組成,反映了中華文化是的、和諧統一的文化。你看這麼多動物組合在一起,卻是如此和諧,太美了 !其次,“神龍見首不見尾”,龍從來沒有給人顯現過全身,這就是“變化無常,隱現不測”的意思。我們懂了龍的精神,纔知道自己文化的精神在哪裡,這是大政治家的大原則,也是哲學的大原則,文化的大原則。我們懂了“變化無常,隱現不測”八個字,也就懂了《易經》的整個原理。《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事 ,沒有不變的物。下一秒鐘自己想的是什麼,無法知道。

    《張其成全解周易》


    初九,潛龍勿用。


    像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語譯】


    初九,潛隱的龍無所施行。


    《像傳》說,潛隱的龍無所施行,是因為這個陽爻處在全卦的底部。


     


    【解讀】


    初九,“潛龍勿用”,這裡怎麼突然跑出一條“龍”來?而且是一條“潛龍”。潛伏在哪裡?潛是水字偏旁,龍潛伏在水裡。我們先要了解,中國文化是龍的文化。我們今天說的“龍馬精神”,就是乾卦精神,因為乾為龍,乾為馬。龍馬精神是一種剛健的精神。龍代表了宇宙生命原始的偉大功能。自黃帝時候開始,政治制度上分官,以龍為官名,如龍師、龍帝,都以龍為代表。龍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符號。龍到底是什麼?老實說沒人見過 ,無法固定其具體形像。實際上中國文化的龍,就是一種意像。它由駝頭、兔眼、鹿角、蛇頸、蜃腹、魚鱗、鷹爪、虎掌、牛耳、馬尾組成,反映了中華文化是的、和諧統一的文化。你看這麼多動物組合在一起,卻是如此和諧,太美了 !其次,“神龍見首不見尾”,龍從來沒有給人顯現過全身,這就是“變化無常,隱現不測”的意思。我們懂了龍的精神,纔知道自己文化的精神在哪裡,這是大政治家的大原則,也是哲學的大原則,文化的大原則。我們懂了“變化無常,隱現不測”八個字,也就懂了《易經》的整個原理。《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事 ,沒有不變的物。下一秒鐘自己想的是什麼,無法知道。


    乾卦實際上描述的是龍的六個狀態,個狀態是潛伏在深淵裡,這個時候不要去妄動,“勿用”就是不要動。“潛龍勿用”,很簡單,潛伏的龍不要去亂動,比如說冥想入靜停留在根爻上是“潛龍”。你也可以用蓍草進行演算,乾是九,你看到的根爻就是“潛龍”。“勿用”並不是說沒有用,而是說還有很大的潛能。龍還是潛伏著的,有無比的功能,無比的價值,隻是還沒有用到。這裡說的就是準備時期的狀態。此時還不能輕易發動,需要開發潛能,苦練內功。這纔是潛伏期和準備期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所謂“潛龍”,顧名思義,雖然已經具備了龍的潛質,但還不到你一飛衝天的時機,這個時機需要等待、需要創造,需要在等待過程中尋找、創造。有一句話是我們必須牢記的:機會隻垂青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如果你在這時候辦企業,好還是潛下心來,先搞清楚周圍的“水”——人脈、錢脈資源,社會關繫,不要急著開業。


    《像傳》解釋說,為什麼說這個時候要“潛龍勿用”?是因為“陽在下也”。初九是起始時位,在乾卦的下位,陽氣初生,力量很弱,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孩,不可能有能力去做什麼事,所以要潛伏下來,積蓄能量。同樣,這時候的龍也隻能是“潛龍”,巨龍要潛伏在水中,暫不能施展纔能,不要妄動,這既是在等待時機,又是在創造時機,一個“潛”字說明巨龍在尋找和創造適合自己生存與施展纔能的環境。


    初爻是《周易》人生六步曲的步。我對它的總結是“初多潛”,正像乾卦初九爻的爻辭是“潛龍勿用”一樣。為什麼?因為初爻所處就是剛剛開始的一個時位。一切都剛剛開始,奮發的時機尚不成熟,我們的羽翼也還不夠豐滿,鷹擊長空的理想可以有,但是好不要期待有太大的成就,遇事也應該以謹慎為上,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就像乾卦初九爻的潛龍一樣,它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乖乖潛在水底,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總之它的結局就是“勿用”,因為還不到它拋頭露面打天下的時候。《紅樓夢》中的賈雨村,一肚子學問卻窮困潦倒,不得已寓居在姑蘇城的葫蘆廟,饒是如此,他的“一朝成名天下知”之夢始終未滅,還常常吟詠“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中待時飛”。他的“善價”和“時飛”其實就是一個機會,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他在葫蘆廟落魄無著時,也就是乾卦初九爻的“潛龍”所面臨的時位。


    如果想要單純謀個差事的話,對諸葛亮而言易如反掌。他原本就不是無名之輩,親朋好友中亦不乏有頭有臉的人,所以他就比賈雨村顯得從容許多。諸葛亮耗得起時間,後終於等到了生命中的貴人,他的等待也就沒有白費,隆中的一段潛伏也是諸葛亮的“潛龍勿用”期。不過他的“勿用”是主動求來的。不像賈雨村,立等著揚名立萬、飛黃騰達,偏偏命途多舛、時運不濟,白白蹉跎了如許的大好時光。


    諸葛和老賈兩位都是滿腹珠璣,求個一官半職的足夠了,還有富餘。我們這裡所說的主要還是第三種情況,就是這條龍的實力還有所欠缺。因為是處於人生的步,要緊的事還是要虛心學習,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唯其如此,機會來臨時你纔能牢牢抓住,不讓它悄悄溜走。俗話說:喫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上掉餡餅的事也許會有,但那樣的概率太小。就算有也未必能被你恰巧趕上。大多數人的成功來得都非常不易。


    所以,在潛伏期間,就應該抓住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好好地完善自我,提升能力,擦亮眼睛,蓄勢待發。


     


    《張其成全解道德經》


     


    第三章不尚賢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語譯】


    不要崇尚那些有纔干的人,使人民不去爭功奪利;不看重那些稀有的東西,使人民不去偷盜;不去顯耀那些能誘發人欲望的東西,使人民不被擾亂。所以聖人治理天下要淨化人民的心靈,要充實人民的肚子;要削弱人民的意志,要增強人民的體魄;要常使人民沒有機心、沒有欲望,使那些所謂的智者不敢去妄為。要用無為的態度去對待事物,那麼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治理的。


    【解讀】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一個不尚,一個不貴,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不要崇尚那些有纔干的人,使人民不去爭功奪利,不看重那些稀有的東西,使人民不去偷盜。孔子和老子出發點完全一致,孔子從正面說,老子從反面說,一正一反,一陰一陽。孔子發現當時的社會禮崩樂壞,人民相爭,有盜賊,所以孔子崇尚仁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講禮儀,要遵循法則,要建立社會倫理綱常,他是從正面在說。老子恰好相反,從反面說,你不要去宣揚賢德的人。大家發現沒有?如果企業裡把誰立為標兵、楷模,其餘的人就嫉妒得不行了,就要爭了,否則就不好好干了,要評比干嗎?不要評了嘛。所以你崇尚有賢德的人干嗎?


    再比如說現在的收藏熱,那些書法作品,那些藝術品,當然了不起,但一幅畫能賣到幾百萬,那不是捧起來的嗎?這源於大家的一種喜好、一種推崇。試想,如果沒有這種推崇,大家就覺得一幅畫、一件藝術品、一件難得的東西是平平常常的,那麼它的價格就不會被炒上去,也不會有弄虛作假的贗品了,更不會有人為得到它鋌而走險、觸犯刑律。我家裡收集了那麼多藝術品,全捐出去了,就沒有人記掛去偷了,那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我講一個故事,香港有一個老板,他和大陸另外一個人說,我有一件稀世珍寶,大陸這個人說能不能欣賞一下,香港人說可以,然後就去銀行保險櫃裡,經過多重防線,打開給他看。大陸人學“佛”,說你這個一點也不值錢,你這個東西,連你自己來看都要經過重重關卡,所以它是毫無價值的。越保存起來,越毫無價值,如果把它展示出來,給大家欣賞,它的價值纔能體現出來,至少大家都很愉悅。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去顯耀那些能誘發人欲望的東西,這樣人民就不被擾亂。“見”就是“現”。亂的原因,就是欲望太多,欲望不僅藏在心裡,而且還表現出來。這必定造成世事的混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在“文革”的時候被批判得一塌糊塗,說老子這是愚民政策。所以聖人——這裡是指得道的人,而不是儒家的聖人,治理天下要“虛其心,實其腹”,離卦中間不是空的嗎?要虛,不要有那麼多欲望,要充實人民的肚子,“虛”和“實”都是使動詞,“其”就是指老百姓,因為是給帝王講的嘛,帝王要治理天下,一定要使老百姓的心虛空,放清淨,但要使老百姓的肚子填滿,也就是說,要“大腦簡單,四肢發達”,管子不是說“倉廩實而知禮節”嗎?倉庫裡要有東西能讓人民喫得飽,不要讓人民思想太復雜了。“弱其志,強其骨”,要削弱人民的意志,要增強人民的體魄。這是讓老百姓無欲無求,頭腦簡單,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這纔符合大道!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要常使人民沒有機心、沒有欲望,使那些所謂的智者不敢去妄為。要用無為的態度去對待事物,那麼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治理的。他說是要走到處,實際上達到了境界,他說什麼也不要做,別把老百姓的心弄亂了,實際上越是不做,就什麼也做了,符合大道——自然無為而無不為。


    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個世界上人們為什麼要去爭功奪權、爭名奪利?為什麼會有偷盜?這是因為有了分別,也就是說有了那些對名利之人的推崇,有了那些對珍寶的貪愛,所以使得人民去爭名奪利,甚至有人去偷盜。


    為什麼現在要提出和諧世界?就是因為現在的世界太不和諧了,有太多的戰


    爭了。大家看一看,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還有耶路撒冷戰爭,說到底都是一種權勢之爭,地域之爭,甚至於是對人心的一種爭奪。如果說這些都沒有了,沒有這種價值判斷,沒有欲望的追求,那麼還會有戰爭嗎?還會有這些紛亂嗎?還會有盜賊嗎?當然就不會有了。


    為什麼儒家要講仁義,那是因為禮崩樂壞了。為什麼在古印度產生了講平等慈悲的佛教?那是因為當時的印度太不平等了,有非常嚴格的四種姓制度。


    現在倒過來看,如果不是禮崩樂壞,那麼就沒有儒家的仁義;如果沒有那四種姓制度,那麼也就沒有佛教了。


    從根本上說,我們要消除這種對立,從根子上就不要去崇尚那些財富,不要去崇尚那些有纔干的人,不要去崇尚那些稀有的東西。所以老子提出“虛其心”,


    “弱其志”。很多人認為老子這是在愚弄老百姓,要簡化人民的頭腦,削弱人民的意志。其實不然,老子在這裡所說的,實際上是讓人們不要有那些貪婪的私欲,不要有更多的欲望。如果沒有欲望了,天下就不會亂了。這樣那些所謂的智者也就沒有了市場,也就不敢妄為了。“智者”,這裡指那些自作聰明的人。所以老子說的“虛其心”、“弱其志”都是“無為”的體現,不要按照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意志來做,而要符合自然,順應自然,符合人的本性來做,天下就太平,人心就沒有混亂了。在這一點上,應該說老子比孔子站得更高,看得更徹底一些。


     


    《張其成全解論語》


    學而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語譯】


    孔子說:“學了然後及時去實踐它,不也喜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怨恨,不也稱得上是君子嗎?”


    【解讀】


    《論語》章開宗明義,一連用了三個反問句,這究竟是講什麼的?我琢磨了幾十年,小時候看這三句話覺得很簡單,不就是講學習、交友、待人三件事嗎?有一年我在新西蘭靜靜地待了一個多月,反復讀這本書,一面讀一面思考,突然有一個發現:這三句話講的正是我們人生的三種處世之道、三重快樂的境界啊!想想我們的一生,首先是要學習,當然學習重要的是自主學習,所以這是講人在獨處時的行為和境界;然後要交友,這是講人在相處時的行為和境界;後是處世,這是講在待人接物、與世人相處交往時不被別人理解甚至誤解、冤枉的時候的行為和境界。這三個方面其實是在說一個方面,講人一生的學問修養要達到的境界。


    孔子所講的學問,並不僅僅指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人處世和智慧層面的學問。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今天講“學習”是一個詞,連在一起來說,而古人的“學”和“習”是兩個層面。《說文解字》說:覺悟也。


    “學,”荀子《勸學篇》這樣解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不聞先生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可見“學”的終目的是覺悟,成為聖賢,做一個達者。這與我們今天理解的學知識是不一樣的。“而”是表示遞進的連詞,這裡是而後、然後的意思,學了然後要“時習之”,按時、及時地去練習、去實踐。有人把“時”解釋為“時時、常常”,也是可以的。“習”不少人解釋為復習、溫習,《說文解字》說:數飛也。”鳥多次地練習飛翔,是不全面的。“習,所以引申出練習、實踐的意思。如果隻是理解為對知識的溫習,就不全面了。學了之後隻有按時、及時地去練習、去實踐,纔能獲得內心的喜悅。孔子當年所教的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六門功課學了之後必須練習,必須實踐。


    在孔子看來,層“樂”就是學和習,我們人的一生可以分成不同的階段:嬰兒、童年、少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從人生階段的時間進程上來看,好像首先面對的就是學習,現在說學習,想起的就是青少年階段,這實際上是不對的,學習應該是終生的過程。《論語》十分重視學習,開篇個字就是“學”。“學”字在《論語》中出現了65 次。《論語》的主題思想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仁”,而“學”正是實現“仁”的前提和條件。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古人說的朋友和我們今天講的朋友意思是不一樣的。在古代同門為朋,同志為友。所謂“同門”,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同學。“友”是同志,有同樣的志向、同樣價值觀的人稱為“友”。當然這裡講的“朋”也包含了“友”。這句話字面意思是說,我的同學、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是很快樂的。經過學習之樂以後,隨之進入第二層的“樂”,有了共同學習之後成為同學的“朋”,雖然已經天各一方卻能從遠方而來,相聚坐擁一杯清茶,何等人生快事!同門不一定能成為同志,但能在久遠分別後跋山涉水、遠道而來的同門一定是同志,先“朋”後“友”《中庸》雲:。“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學而時習”是成己,即自己學問修養的提高,而“有朋自遠方來”是成就別人的,同時又可以切磋琢磨、共同長進的事情,怎麼能不快樂呢?


    “人不知而不慍(yùn ),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我,甚至誤解我,我也不惱怒,這是君子的境界。君子坦蕩蕩,不怨天,不尤人。如果用儒家君子的標準衡量我們,可能大部分人都是小人,所以你不要總是說別人是小人了。遇到事情,“君子求諸己”,君子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慍”意思是怨恨、惱怒。你可能會說,這後一句沒有說“樂”啊。其實“君子”的人生態度就是“不憂”。


    “君子”必須具有三達德,那就是智、仁、勇,也就是說一個君子必須是一個智者、仁者、勇者,“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君子”是儒家裡面人人都能達到的理想的人格,儒家裡面的人格是聖人,作為一個普通人,你不一定非要成為聖人,但你應該成為君子。君子是人人都能夠也必須達到的。這個階段,已處在一種更廣泛的社交當中,涉及人與人之間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繫,處於一個更大的群體之中,這就是天下。


    這三句話也代表了三種環境、三種時空,從自我到社會到天下,由己及人、由近及遠,這就是儒家為道的階梯。儒家的意識終是一種天下的意識,《大學》概括為八個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充分體現了這種逐步放大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按照佛家的說法,人一生下來就是受苦的,所以,我們這一生應該“離苦得樂”。儒家、道家、佛家都是講人生哲學的,都講了這麼一種道理。而“樂”是有層次、有境界的。,


    “學而時習之”這種快樂叫“悅”“學習”主要是一種自我行為,這種喜悅基本上是自我的,相當於佛家“三覺”中的“自覺”境界。“有朋自遠方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繫,同門的關繫,不單純是說來了一個朋友用好酒好菜招待,更在於朋友間志向的溝通、價值觀的溝通,這種溝通就是同道,一同悟道的


    “樂”,大體相當於“覺他”境界。而一層是“人不知而不慍”,人家誤解我,我也不惱怒,這是一種超然的“君子”之樂,無憂無慮,恬淡虛無,好比到了“圓覺”境界。在佛家看來,三覺具足就成了“佛”;在儒家看來,達到這三重境界就成了“君子”,君子進一步提升,就是“聖人”了。


     


     


    《張其成全解六祖壇經》


    【原文】


    目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語譯】


    目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解讀】


    “目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自己如果無道心,那麼便是在黑暗中行走而不能得見道。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對於世間的是非是不做分別的。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非”在這裡是“過錯”的意思。不論是別人還是自己有過錯,其實都是過錯,因為還有是非分別心,這就還沒有得道。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不要有別人不對或者我不對的是非心,沒有“非”也就沒有“是”,這樣煩惱就自然消除了。


    當然,我們現在這個階段還是要常思己過的。沒有煩惱了,也就不會在意愛與不愛,也就自然不再有恨,愛恨情仇都不再去關心,心就清淨了,人就自在了。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寫了一首詩《十誡詩》,前面兩句是這樣的:“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這就是講“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要有正確的認知和行動,這些我們後面會講到。


    好不要相見,如果相見了,就會相識;相識了之後,就要相戀;相戀之後,就要相愛;相愛之後,就相依了;相依之後,就會面臨分離;分離之後,就會痛苦。所以不生不滅,有生必有滅,這就是法門。不要求永恆的東西,萬法都在變,永恆不變的就是自性。


    這一點在莊子的《齊物論》中也講過:“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是一回事,沒有是非。


    如果是這樣來看待事物,學佛就學成了。所有的成敗,如今天掙錢、昨天沒掙錢,都很正常,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讓你消極處世。弘一法師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是要抗日的,要精進,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所以該做什麼還得做,這是一個過程,必須完成,要隨緣,還要任性。


     


    【原文】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其理,非我祖師有過。”


    【語譯】


    大師又說:“能認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礙,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的真實妙用,這就叫作功德。內心謙虛卑下即是功,外面依禮而行即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即是功,心體遠離一切妄念即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即是功,應用萬端而不染著即是德。如果要尋求功德法身,隻要這樣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是修功德的人,心裡不會輕慢他人,對一切眾生都能平等尊敬。如果心中總是輕慢他人,我執沒有斷除,自然沒有功;自性虛妄不實,自然沒有德。這是因為我執未除貢高我慢,常常輕視一切。善知識!念念不間斷即是功,心行平直即是德。自修心性即是功,自修身行即是德。善知識!功德必須向內見到自性,而不是憑借布施供養所能求到的,所以福德與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懂得這個道理,並不是我們的祖師有過錯。”


    【解讀】


    這一段裡面將“功德”作了六次解釋。什麼是“功”?什麼是“德”?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見到了自己的清淨本性,這就是的功。“平等”,我們剛纔提到“三身”,另外還有“四智”,後面都會講到。四智中有一智就是平等性智,萬事萬物沒有差別,沒有是非,沒有善惡,這就是德。


    第二次解釋:“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功,是內心的,謙虛居下,這是有功;而外在的行為很守禮儀,懂禮,這就是德。功是內在的,德是外在的。如果按照《易經》的說法,就是陰和陽,是一回事,陰陽不離。


    第三次解釋:“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自性清淨了,然後能顯示萬法,也就是對外事外物都能按照自性來做,比如遇到堵車的狀況也能內心很平靜地面對,這就叫功。然後心這個體能離開萬念,保持清淨,就是德。


    第四次解釋:“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任何時候不離自性就是功,應用自性的時候,在所有的事情、所有的念頭上,都沒有雜染,沒有塵埃,沒有受到外面世界的牽絆束縛,這就叫作德。如果按照這個來修行,這纔叫真的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這是說,我們心中常常容易輕慢別人,看不起別人,我執太重,這樣即便做多少好事還是無功。這樣一來,自性虛妄不真實,就是無德。


    第五次解釋:“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中間沒有間隙,相續不斷,也就是要放下所有的念頭,不將任何一個念頭停留在心中,這就是功。這樣一來,我們內心是平靜的,在行為上是正直的,這就是德。


    《道德經》中對“道德”的解釋是,道是大規律、大法則、大本體,道是隱的,好比是陰;道的外在表現就是德。德這個字是什麼意思?怎樣寫?有人說是十四人一條心,這是錯的,德不是這個意思。德的右半部分,其實早是上面一個直,下面一個心,直心;左邊的“彳”是小路,走在路上,就是從外在行為表達出來。所以德是會意字,就是“直心的外在行為表現”的意思。所以道一般是內在的,德一般是外在的;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德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道是陰,德是陽。慧能大師講的“功”就好比“道”,“德”就好比《道德經》的“德”,是一回事。


    第六次解釋:“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就是說不要求外在的東西,一定要在內心修煉。


    梁武帝他不知道這個道理,這並非我們祖師的過錯。


    這是回答了個疑問:功德。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