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科普勒斯頓哲學史(第5卷)·英國哲學:從霍布斯到休謨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728-1056
    【優惠價】
    455-660
    【作者】 英弗雷德裡克·科普勒斯頓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世界哲學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719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1157191
    作者:[英]弗雷德裡克·科普勒斯頓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7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廣闊的思想史視野


    本書以其詳盡的內容在哲學史界占據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力圖破除哲學簡史類書籍對哲學家、哲學思想漫畫式的理解,不僅細致地描述了哲學史上耀眼的“明星”哲學家們及其哲學思想,還對那些通常被史書忽略的哲學家們給予一定關注。


    細致的哲學流派譜繫研究


    科普勒斯頓以深厚的學養勾勒出各哲學體繫的邏輯發展和內在聯繫,試圖以“永恆哲學”的原則完成歷史材料的挑選工作,提供連貫而有意義的哲學歷史解釋。


    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引用


    作為一本以“成為教科書”為目標的哲學史,其中廣泛吸納了各種古代、近代、現代學術研究的成果,鼓勵學生在學習哲學史之後去閱讀哲學原典,拿起書來讀。

     
    內容簡介

    《科普勒斯頓哲學史》是由科普勒斯頓所撰寫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學史,其內容涵蓋了從前蘇格拉底到存在主義各個時期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是現代英語學界*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詳盡而充滿熱情的敘述,不僅意圖幫助讀者獲取哲學史的知識,還希望開拓讀者的胸襟和視野,增進其對人類理智奮鬥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堅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學的原則。
    本書各卷為讀者研究特定時期的哲學提供觀念引導,其中第5卷涉及17—19世紀英國哲學,特別聚焦於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哲學相關思想,二者思想回應了英國內戰中的諸多問題,同樣也關注到休謨的經驗主義。

    作者簡介

    科普勒斯頓(Frederick Copleston,1907—1994),著名哲學史家,大英帝國勛章獲得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英國皇家哲學學會成員、亞裡士多德學會成員、倫敦大學海斯洛普學院教授、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榮譽院士。


    譯者簡介


    周曉亮(1949—),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室主任、西方哲學史研究室主任,《哲學動態》《世界哲學》主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16—18世紀西方哲學、現像學、心靈哲學。主要著作有:《休謨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版《西方哲學史》(第四卷,主編)等。主要論文有:《胡塞爾和休謨關於主體性問題的理論關繫》《西方近代認識論論綱: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直覺與演繹:笛卡爾的方法論選擇及其困境》等。主要譯著:《人類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等。

    目錄

    簡  目


    出版總序


    前 言


    章 霍布斯(一)
    第二章 霍布斯(二)


    第三章 劍橋柏拉圖主義者


    第四章 洛克(一)


    第五章 洛克(二)
    第六章 洛克(三)
    第七章 洛克(四)
    第八章 牛頓


    第九章 宗教問題


    第十章 倫理學問題


    第十一章 貝克萊(一)


    第十二章 貝克萊(二)


    第十三章 貝克萊(三)


    第十四章 休謨(一)
    第十五章 休謨(二)


    第十六章 休謨(三)


    第十七章 休謨(四)


    第十八章 對休謨的支持和反對


    參考文獻


    索 引 

    前言

    如我在這部著作第四卷的前言中所提到,我原打算將17、18世紀哲學,包括康德的體繫,都在一本書中論述。但後來證明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將這些內容分別放在三本書中,每本書都作為單獨的一卷。不過,我原來的計劃也有某種程度的保留,即為第四、五、六卷提供了一章作為共同的導言,還提供了一個共同的結語。前者當然是放在第四卷《理性主義:從笛卡爾到萊布尼茨》的卷首。在結語中,我打算不僅從歷史的觀點,而且更從哲學的觀點來討論17、18世紀各種哲學思考的性質、重要性和價值。這個結語將成為第六卷《啟蒙運動:從伏爾泰到康德》的後一章。第六卷是由法國啟蒙運動、德國啟蒙運動、歷史哲學的興起、康德的體繫等部分組成的。本卷《英國哲學:從霍布斯到休謨》專門討論自霍布斯開始到包括蘇格蘭常識哲學在內的英國哲學思想,它相當於原計劃第四卷《從笛卡爾到康德》中的第二部分。因此,它既沒有導言一章,也沒有結語。由於在這方面本卷的安排與前三卷不同,所以,我想,在此重復一下我在第四卷前言中已經做過的說明是可取的。

    媒體評論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一部意義深遠的史書……博大精深、清晰易懂且面面俱到。”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我們隻能對每一幕報以掌聲,並期待落幕時掌聲再次響起。”


    《思想》(Thought):“視野廣闊且客觀,全面且學術,統一且均衡,力薦。”

    在線試讀


    霍布斯(一)
    生平與著作——哲學的目的和性質,哲學排除一切神學——哲學的劃分——哲學的方法——霍布斯的唯名論——因果性與機械論——空間與時間——物體與偶性——運動與變化——生命運動與動物運動——善與惡——激情——意志——理智的德——原子個人主義


    1.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一部政治論著的作者,這部著作是歐洲文獻中著名的政治論著之一。1588年,霍布斯出生於馬姆斯伯利鎮(Malmesbury)附近的韋斯特波特(Westport)。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1608年,霍布斯從牛津大學畢業,既而效力於卡文迪什(Cavendish)家族。1608年至1610年間,他作為卡文迪什勛爵之子、後來的德文郡伯爵的家庭教師,遊歷了法國和意大利。他一回到英格蘭,就沉浸在文學研究中,並將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著作譯成英文,其譯本於1628年發表。雖然他與弗蘭西斯·培根(卒於1626年)、切爾伯裡
    的赫伯特勛爵都有聯繫,但這時他尚未投身哲學。


    從1629年至1631年,霍布斯又一次來到法國,這次是作為傑維斯·克利夫頓爵士(Sir Gervase Clifton)之子的家庭教師。在一次訪問巴黎期間,他熟知了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一些歷史學家指出,盡管付出了很大努力,霍布斯所獲得的數學知識和洞見,仍未能達到笛卡爾很年輕時所達到的水平。雖然霍布斯不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但正是他與幾何學的這次接觸,為他提供了一個科學方法的永恆理想。在訪問巴黎期間,他的注意力還被感官知覺問題、感覺對於物體運動和第二性質狀態的關繫問題所吸引。


    一回到英格蘭,霍布斯又效力於卡文迪什一家,並於1634年至1637年,再次來到歐洲大陸。在佛羅倫薩,他見到了伽利略;在巴黎,他經梅森(Mersenne)介紹,加入哲學和科學的團體中。他因而了解了笛卡爾哲學, 並在梅森的邀請下,寫了對笛卡爾的《哲學沉思集》的反駁,交給了笛卡爾。這一時期對於霍布斯的思想發展和哲學興趣的確定,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他將注意力轉向哲學的時候,已經是中年人了,但他獨自提出了關於哲學體繫的想法,並計劃分三部分來闡述它。實際上,他的思想首先關注的是社會政治問題,1640年,他寫了《自然法和政治法要義》(The Elements of LawNatural and Politic)一書,1650年,該書中的兩個部分分別以《人性或政治的基本原理》(Human Nature or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Policy) 和《論國家》(De corpore politico) 為名出版。直到1889年,該書的全文纔得以面世,是由滕尼斯(F. Tönnies)
    編輯出版的。


    1640年,霍布斯認為他所持有的保皇主義信念使他在英國的安全受到威脅,於是跑到法國避難。1642年,他在巴黎發表了他的著作《論公民》(De cive)。這部著作是他所設計的哲學體繫的第三部分。正是在巴黎,他寫了著名的《利維坦,或教會國家與市民國家的實質、形式和權力》(Leviathan or the MatterForm and Power of a CommonwealthEcclesiastical and Civil),該書於1651年在倫敦出版。1649年,查理一世被斬首,人們也許料想霍布斯會繼續留在巴黎,尤其因為他曾經當過正在法國流亡的威爾士親王查理(Charles)的數學教師。然而,1652年,霍布斯與英吉利共和國達成和解,並在德文郡伯爵家定居下來。他在《利維坦》中所闡發的某些為人所知的思想,未能被巴黎的保王黨集團所接受,而且無論如何,內戰這個造成霍布斯滯留國外的主要理由,已經不存在了。如我們後面所見,他的政治信念使他能夠接受任何能有效控制國家的事實政府。1660年復闢後,霍布斯受到查理二世的優待,並獲得一筆年金。


    1655年至1658年間,霍布斯發表了他的哲學體繫的部分和第二部分:《論物體》(De corpore)和《論人》(De homine)。直至生命終結,霍布斯一直從事文學方面的工作,他將荷馬史詩全部譯成英文,寫了一本關於長期國會的書。他還卷入了許多爭論。譬如,他就自由與必然問題與德裡主教布拉姆霍爾(Bramhall)進行筆戰,在爭論中他堅持決定論的觀點。他還與數學家沃利斯(Wallis)爭論,後者發表了《駁霍布斯的幾何學》(Elenchus geometriae hobbinae),尖銳批評了霍布斯數學方面的錯誤。霍布斯還尤其受到教士們的抨擊,罪名是他主張異端邪說和無神論。無論怎樣,他成功地經受住了英吉利共和國和復闢時期的風風雨雨,沒有被文字之爭所毀滅,他一直活到1679年鼕天,在91歲時去世。


    2.霍布斯同培根一樣,都強調哲學的實踐目的。“哲學的目的或意圖,就在於我們可以利用先前所知的結果來謀取我們的利益,或者可以通過對各種物體的相互應用,在物質、力量和工業所允許的範圍內,產生出與我們心中所構想的相似的結果來,以有利於人的生活……知識的目的
    是力量……全部思辨的目標是從事某種活動,或完成某件事情。”自然哲學給人以明顯利益,而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同樣有很大用處。因為人類生活遭受各種災難帶來的痛苦,其中主要的就是內戰,內戰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人們沒有充分了解行為的規則和政治生活的規則。“而關於這些規則的知識就是道德哲學。” c 不論在科學中還是在政治活動中,知識就是力量。


    哲學知識的作用是促進人的物質繁榮和社會的和平與安全,在此意義上,雖然哲學知識就是力量,但我們不能由此推出一切知識都是哲學知識。就哲學知識的遙遠基礎而言,霍布斯是一位經驗論者。這位哲學家首先從經驗的所與(given)開始,從外界物體在我們身上造成的感覺印像開始,從我們對這些印像的記憶開始。他以經驗材料(the empirical data)為起點,這些材料來自他所謂的“結果”(effects)或“現像”(appearances)。盡管我們對現像的直接意識和對現像的記憶構成了知識,盡管它們形成了哲學的遙遠基礎,但它們不是哲學知識。“對事物的感覺和記憶是人和一切生物都有的,雖然它們是知識,但由於它們是自然直接給予我們的,不是通過推理得到的,所以它們不是哲學。” a 人人都知道太陽升起,這是就他們具有我們稱之為“看到太陽”的經驗而言的,可是,沒有人會說,這個知識是科學的天文學知識。同樣,所有人都知道人類活動發生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具有關於人類活動的科學知識或哲學知識。哲學是關於因果關繫的。“哲學是關於結果或現像的知識,這種知識是我們根據我們首先具有的關於它們的原因或產生的知識,加以真實的推理而獲得的。另一方面,哲學也是關於這些原因或產生的知識,這種知識可以從我們首先認識它們的結果而獲得。”這位哲學家從已知的原因發現結果,從已知的結果發現原因。他做到這一點是通過“推理”(ratiocination)。他關心的不是簡單地陳述經驗事實,說這個或那個是事實,或曾經是事實,而是關心命題的結果,這些結果是通過推理而不是通過觀察發現出來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