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夏甄陶文集·第三卷: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上卷)(共6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971-1408
    【優惠價】
    607-880
    【作者】 夏甄陶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3656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0136561
    作者:夏甄陶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6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夏甄陶教授數十年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實踐論與人學的成果結晶,將認識論、哲學本體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融為一體,受到了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和稱道。其成果將將我國哲學的認識論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階段,不僅對人們尚未關注的問題作了開拓性探索,也使我國哲學的認識論研究更加深入和廣泛了。
    本書為《夏甄陶文集(第3卷):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上卷)》。本書主要闡述了中國自春秋戰國至隋唐時期的主要哲學流派或哲學家的認識論思想。

     
    內容簡介


    1998年與下卷一起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夏甄陶文集(第3卷):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上卷)》闡述了中國自春秋戰國至隋唐時期的主要哲學流派或哲學家的認識論思想。作者夏甄陶一方面根據充分的資料,力圖闡明這些哲學流派或哲學家的認識論思想的本來意義;另一方面又注意結合現代認識論發展的特點,注意從這些哲學流派或哲學家的認識論思想中,探索對現代認識論研究具有啟迪意義的征兆、胚胎、萌芽。


       

    作者簡介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夏甄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1931年4月1日生於湖南安化。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馬列主義研究部,分配到北京地質學院從事教學工作。1975年調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辯證唯物主義研究室副主任,研究生院哲學繫主任,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984年被批準為博士生導師。1985年調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繫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及認識論分會會長,中國入學學會副會長。1988年獲*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認識論史、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人學。


    目錄
    引言
    篇 春秋戰國時期的認識論思想
    章 孔子論知、學、思、行的認識論思想
    第二章 孫子“知彼知己”的軍事認識論思想
    第三章 墨子“以眾之耳目之實”為基礎的經驗主義認識論
    第四章 《老子》“同於道”的直覺主義認識論
    第五章 孟子“不假外求”、“反求諸己”的內省認識論
    第六章 莊子學派“知之能登假於道”的神秘主義“真知”論
    第七章 以惠施、公孫龍為代表的名家的認識論觀點和方法論原則
    一、惠施“歷物十事”中整體性的認識論觀點和方法論原則
    二、公孫龍“正名實”思想中分析性的認識論觀點和方法論原則
    第八章 後期墨家“以其知遇物而能貌之”的認識論思想
    第九章 稷下道家學派“修之此”以“知彼”的認識論意義
    第十章 苟子以“解蔽”為任務的認識論體繫

    引言

    篇  春秋戰國時期的認識論思想

    章  孔子論知、學、思、行的認識論思想

    第二章  孫子“知彼知己”的軍事認識論思想

    第三章  墨子“以眾之耳目之實”為基礎的經驗主義認識論

    第四章  《老子》“同於道”的直覺主義認識論

    第五章  孟子“不假外求”、“反求諸己”的內省認識論

    第六章  莊子學派“知之能登假於道”的神秘主義“真知”論

    第七章  以惠施、公孫龍為代表的名家的認識論觀點和方法論原則

      一、惠施“歷物十事”中整體性的認識論觀點和方法論原則

      二、公孫龍“正名實”思想中分析性的認識論觀點和方法論原則

    第八章  後期墨家“以其知遇物而能貌之”的認識論思想

    第九章  稷下道家學派“修之此”以“知彼”的認識論意義

    第十章  苟子以“解蔽”為任務的認識論體繫

    第十一章  韓非“緣道理以從事”的認識論學說

    第十二章  《易傳》關於《易》的起源、意義和作用的認識論解釋

    第二篇  秦漢之際至隋唐時期的認識論思想

    章  《黃老帛書》“執道循理”的認識論觀點

    第二章  《淮南子》“求是”即“求道理”的認識論學說

    第三章  董仲舒“觀物”、“察身”以“求天意”的神秘主義認識論

    第四章  揚雄“多聞見而識乎正道”和“強學而力行”的認識論觀點

    第五章  王充“實知”、“知實”的認識論

    第六章  何晏、王弼玄學體繫中的認識論觀點

      一、何晏“道不可體,故志之而已”的信仰主義認識論觀點

      二、王弼“忘言”、“忘像”以“得意”的神秘主義認識論思想

    第七章  郭像“以不知為宗”的蒙昧主義認識論思想

    第八章  嵇康“求之自然之理”以“推類辨物”的認識論觀點

    第九章  楊泉對於擴大認識論研究的對像性基礎的貢獻

    第十章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認識論思想

      一、道安“明本無義”的性空學說

      二、慧遠“至極以不變為性,得性以體極為宗”的法性論

      三、僧肇“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的般若無知論

      四、竺道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頓悟成佛”的理論

    第十一章  範縝“形質神用”理論的認識論意義

    第十二章  隋唐時期的佛教認識論思想

      一、智〈豈頁〉天臺宗的“了了見於佛性”的止觀學說

      二、玄奘、窺基法相宗識體自我對置、自我結合的唯識學說

      三、法藏華嚴宗關於離妄覺真即是“如來境界”的“妄盡還源觀”

      四、慧能派禪宗“以無念為宗”、“證本心佛”的頓悟成佛論

    第十三章  韓愈、李翱道學思想中的認識論觀點

      一、韓愈“學所以為道”的認識論觀點

      二、李翱復性成聖的直覺主義認識論

    第十四章 、劉禹錫天人相分思想中的認識論觀點

      一“力足者取乎人”、“足乎道”的認識論觀點

      二、劉禹錫關於“人之能勝天之實”的認識論分析

    後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