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梅洛-龐蒂文集 第8卷:眼與心·世界的散文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法梅洛龐蒂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7050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70505
    叢書名:梅洛-龐蒂文集

    作者:[法]梅洛-龐蒂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9年06月 


        
        
    "

    編輯推薦

    本書代表著梅洛-龐蒂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中的一般語言問題、表達問題、交流與對話問題,形式化問題等的思考。

     
    內容簡介

    《眼與心》原為梅洛·龐蒂生前發表過的一篇長文,終以單行本形式聞名於世。它典型地代表了他在《可見者與不可見者》時期關於哲學與藝術關繫的思考。在《眼與心》中,梅洛·龐蒂探討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的區別。他認為前者是一種超然的姿態,而後者是一種“介入”的姿態。
    《世界的散文》是梅洛·龐蒂中期的一部著作,尤其探討了文學、藝術和科學中的一般語言問題、表達問題、交流與對話問題,形式化問題,集中代表了他對於繪畫、文學、科學的評論與思考。作為現像學的語言學轉向的代表作,《世界的散文》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可以為探討現像學向結構後結構主義轉折的契機以及梅洛·龐蒂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個可以參照的重要文本。

    作者簡介

    梅洛-龐蒂,法國著名哲學家,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知覺現像學》、《行為的結構》、《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意義與無意義》等。 


    譯者簡介:


    楊大春,浙江大學教授,主要譯著:《行為的結構》、《世界的散文》等。

    目錄
    眼與心
    中譯者序言
    法文版前言 克勞德•勒福爾





    重要人名、術語中譯對照表
    中譯本初版後記
    中譯本修訂版後記

    世界的散文
    中譯者前言

    眼與心


    中譯者序言


    法文版前言  克勞德•勒福爾







    重要人名、術語中譯對照表


    中譯本初版後記


    中譯本修訂版後記


     


    世界的散文


    中譯者前言


    法文版“致讀者”  克勞德•勒福爾


    法文版出版說明  克勞德•勒福爾


    一、純粹語言的幻想


    二、科學與表達的經驗


    三、間接語言


    四、算法與語言的神秘


    五、他人知覺與對話


    六、表達與兒童畫


    重要人名、術語中譯對照表


    中譯本初版後記


    中譯本修訂版後記

    前言
    梅洛-龐蒂被稱為“哲學家的哲學家”。他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法國哲學主流傳統,其哲學內在地包含了笛卡爾主義和反笛卡爾主義之間、觀念主義與精神主義之間的張力;與此同時,他創造性地接受了現代德語哲學傳統的影響,含混地將3H(黑格爾、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和3M(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三位懷疑大師)的思想綜合在一起。這一哲學其實處於現代哲學與當代哲學轉折點上,並因此在西方哲學的主流傳統中占據著一個非常獨特的位置。梅洛-龐蒂對以笛卡爾哲學和康德哲學為代表的早期現代哲學的批判反思、對以身體哲學或實存哲學為核心的後期現代哲學的理論貢獻以及對以結構一後結構主義為理論支撐的當代哲學的重大啟示,已經毫無爭議地把他推入著名哲學家之列。
    梅洛一龐蒂哲學在漢語學術界的翻譯和研究起步比較晚,盡管在新千年以來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新生的研究力量也在不斷壯大,但從總體上看仍然難以讓人滿意。筆者於2014初提出的《梅洛一龐蒂著作集編譯與研究》選題有幸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資助,這裡陸續出版的梅洛一龐蒂主要著作就是該重大項目在翻譯方面的成果。收入本文集的譯作既包括新譯,也包括重譯和修訂。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努力,為梅洛-龐蒂哲學以及法國哲學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對可靠的文獻。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梅洛一龐蒂著作在風格上的含混性,由於一些作品是在他死後經他人整理而成的,翻譯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歡迎相關專家和廣大讀者提出建設性和批評性的意見和建議。此外,由於這些譯作是由10多位學者完成的,雖然課題組進行了一些溝通和協調,風格和術語選擇上仍然不可能實現一致,這是需要學界和讀者們諒解的。

    梅洛-龐蒂被稱為“哲學家的哲學家”。他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法國哲學主流傳統,其哲學內在地包含了笛卡爾主義和反笛卡爾主義之間、觀念主義與精神主義之間的張力;與此同時,他創造性地接受了現代德語哲學傳統的影響,含混地將3H(黑格爾、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和3M(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三位懷疑大師)的思想綜合在一起。這一哲學其實處於現代哲學與當代哲學轉折點上,並因此在西方哲學的主流傳統中占據著一個非常獨特的位置。梅洛-龐蒂對以笛卡爾哲學和康德哲學為代表的早期現代哲學的批判反思、對以身體哲學或實存哲學為核心的後期現代哲學的理論貢獻以及對以結構一後結構主義為理論支撐的當代哲學的重大啟示,已經毫無爭議地把他推入著名哲學家之列。
    梅洛一龐蒂哲學在漢語學術界的翻譯和研究起步比較晚,盡管在新千年以來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新生的研究力量也在不斷壯大,但從總體上看仍然難以讓人滿意。筆者於2014初提出的《梅洛一龐蒂著作集編譯與研究》選題有幸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資助,這裡陸續出版的梅洛一龐蒂主要著作就是該重大項目在翻譯方面的成果。收入本文集的譯作既包括新譯,也包括重譯和修訂。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努力,為梅洛-龐蒂哲學以及法國哲學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對可靠的文獻。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梅洛一龐蒂著作在風格上的含混性,由於一些作品是在他死後經他人整理而成的,翻譯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歡迎相關專家和廣大讀者提出建設性和批評性的意見和建議。此外,由於這些譯作是由10多位學者完成的,雖然課題組進行了一些溝通和協調,風格和術語選擇上仍然不可能實現一致,這是需要學界和讀者們諒解的。
    德國學術界在胡塞爾著作、海德格爾著作的整理和出版方面有序推進,成果顯著。法國學術界對梅-龐蒂著作的整理和出版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還沒有形成統一規劃,至少沒有出版全集之類計劃。因此,我們在推出《梅洛-龐蒂文集》中文版時不可能參照統一的法文版。《文集》中文版將陸續出版梅洛一龐蒂生前已經出版或死後經整理出版的著述18種,它們基本上反映了這位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全貌。梅洛一龐蒂於1961年突然英年早逝,留下了多達4000多頁的手稿,它們大多是為他自己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而作的準備,不是為讀者寫的,所以整理出版的難度非常大,從而進展緩慢。正因為如此,《文集》始終保持開放,在前述計劃之外,未來將視情況翻譯出版一些新整理出版的作品。

    在線試讀
    《梅洛-龐蒂文集 第8卷:眼與心•世界的散文》:
    總之,我們已經發現的是,那些一個接一個的符號、詞素和言語並不意指任何東西,它們隻有通過它們的組合纔能夠承載含義,交流終由說出的語言之全體過渡到了聽到的語言之全體。說話就是在每一時刻詳細地展開其原則已經被設定的一種交流。有人或許會問如何會是這樣。因為終說來,如果人們告訴我們的關於地球史的一切都是有根據的,那麼言語就應該開始過了,而且它會和每個兒童一道重新開始。兒童在語言方面從整體進展到部分(雖然為了開始,他自己隻不過使用了它的各種可能性中的某一些),這並不讓人覺得驚奇,因為成年人的言語功能作為模式被提供給他。他首先把成人的言語領會成模糊的整體,通過一場往復運動,出現在這一整體中的每一表達工具都引起了對全體的一些改動。人類的句話說的是什麼呢?它不可能依賴於已經確立起來的某一種語言。有人會說,它一定是由於它自己纔有所意指的。但這就忘記了,交流的原則已經在此之前由一個人知覺到在世界中作為場景之~部分的其他人這一事實所給定。這樣,他人所做的一切和我所做的一切已經具有了同樣的意義,因為他的行動(就我是其觀眾而言)指向的是我要指向的相同的一些對像。句話並不建立在沒有交流之中,因為它從那些已經是公共的行為中呈現出來並且扎根於已經不再是私人世界的一個感性世界中。當然,句話提供給原始而沉默的交流的相當於或多於它從中獲得的。就像所有的制度一樣,它將同類轉變成人。它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對於我們這些處於其中並且知道它對什麼樣的哥白尼式倒轉負責的人來說,拒絕把制度的世界和語言的世界描述為相對於自然世界是第二位的、派生的那些觀點,並且生活在某種關於人的宗教信仰之中,乃是正當的。可是,就像所有的宗教信仰一樣,這一宗教信仰隻是靠了某些外借之物纔得以維持。如果它封閉在自身之內,它就喪失了對它自己的意識,如果它沒有認識到前人類的(pre-humain)沉默,它就不再尊崇人。句話在那些已經常見的行為的背景中獲得其意義,就像個制度在超越一種自發的歷史的同時延續之一樣。既然我們無法在既有語言的運作中省去聽者或讀者借以超越那些語言姿態而走向它們的意義的這一運動,句話的神秘就不會大於任何成功表達的神秘。在兩種情形下,都存在著一種靈活的意義對一個私人場景的侵犯,這一意義對於它要寓居於其中的個體的晦暗毫不在意。但是,隻要被感覺到的東西被凝結成了各種事物,意義的這種空虛就已經在個人生活的充實中準備好了,就像沸騰是在一團水裡準備好的一樣。言語在某種意義上修正和克服了感性確定性,但在某種意義上又保留和延續之,它從來都不會完全穿透私人主體性的“永恆沉默”。還有,這種沉默在各種言語下面延續著,它不停地掩蓋它們,隻要聲音稍微有些遠或者不清楚,或者那種語言與我們的語言很不相同,我們就會在沉默面前驚愕地見證句話。

    《梅洛-龐蒂文集 第8卷:眼與心•世界的散文》:
    總之,我們已經發現的是,那些一個接一個的符號、詞素和言語並不意指任何東西,它們隻有通過它們的組合纔能夠承載含義,交流終由說出的語言之全體過渡到了聽到的語言之全體。說話就是在每一時刻詳細地展開其原則已經被設定的一種交流。有人或許會問如何會是這樣。因為終說來,如果人們告訴我們的關於地球史的一切都是有根據的,那麼言語就應該開始過了,而且它會和每個兒童一道重新開始。兒童在語言方面從整體進展到部分(雖然為了開始,他自己隻不過使用了它的各種可能性中的某一些),這並不讓人覺得驚奇,因為成年人的言語功能作為模式被提供給他。他首先把成人的言語領會成模糊的整體,通過一場往復運動,出現在這一整體中的每一表達工具都引起了對全體的一些改動。人類的句話說的是什麼呢?它不可能依賴於已經確立起來的某一種語言。有人會說,它一定是由於它自己纔有所意指的。但這就忘記了,交流的原則已經在此之前由一個人知覺到在世界中作為場景之~部分的其他人這一事實所給定。這樣,他人所做的一切和我所做的一切已經具有了同樣的意義,因為他的行動(就我是其觀眾而言)指向的是我要指向的相同的一些對像。句話並不建立在沒有交流之中,因為它從那些已經是公共的行為中呈現出來並且扎根於已經不再是私人世界的一個感性世界中。當然,句話提供給原始而沉默的交流的相當於或多於它從中獲得的。就像所有的制度一樣,它將同類轉變成人。它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對於我們這些處於其中並且知道它對什麼樣的哥白尼式倒轉負責的人來說,拒絕把制度的世界和語言的世界描述為相對於自然世界是第二位的、派生的那些觀點,並且生活在某種關於人的宗教信仰之中,乃是正當的。可是,就像所有的宗教信仰一樣,這一宗教信仰隻是靠了某些外借之物纔得以維持。如果它封閉在自身之內,它就喪失了對它自己的意識,如果它沒有認識到前人類的(pre-humain)沉默,它就不再尊崇人。句話在那些已經常見的行為的背景中獲得其意義,就像個制度在超越一種自發的歷史的同時延續之一樣。既然我們無法在既有語言的運作中省去聽者或讀者借以超越那些語言姿態而走向它們的意義的這一運動,句話的神秘就不會大於任何成功表達的神秘。在兩種情形下,都存在著一種靈活的意義對一個私人場景的侵犯,這一意義對於它要寓居於其中的個體的晦暗毫不在意。但是,隻要被感覺到的東西被凝結成了各種事物,意義的這種空虛就已經在個人生活的充實中準備好了,就像沸騰是在一團水裡準備好的一樣。言語在某種意義上修正和克服了感性確定性,但在某種意義上又保留和延續之,它從來都不會完全穿透私人主體性的“永恆沉默”。還有,這種沉默在各種言語下面延續著,它不停地掩蓋它們,隻要聲音稍微有些遠或者不清楚,或者那種語言與我們的語言很不相同,我們就會在沉默面前驚愕地見證句話。
    我們甚至隻有以此為代價纔能夠理解語言。說任何孤立的符號都不意指,說語言總是訴諸語言——因為每一時刻隻有幾個符號被接受,這也就是說語言同等地借助於字裡行間和字詞本身進行表達,同等地借助於它未說出的和它所說出的進行表達,這就像畫家同等地借助於他畫出的線條和他精心設置的空白,或者借助於他沒有落下的那些筆觸作畫一樣。繪畫行為有兩個方面:一是畫家置於畫布或紙張上的顏料和木炭的點子;一是點子對於整體的效果(這一效果和點子沒有共同的尺度,因為點子差不多什麼都不是,但卻足以改變一幅畫或者一道風景)。某個非常臨近地觀察畫家、把鼻孔貼著畫家的畫筆的人,能夠看到的隻是畫家的工作的反面。反面是一纖細的黑線條,正面是該線條要畫出的太陽的大點子。有人已經做過這種試驗:以攝影機慢鏡頭記錄了馬蒂斯的工作。這產生的是令人驚奇的印像,以至他告訴我們,馬蒂斯本人也為之激動。用肉眼看從一個動作跳到另一動作的同一隻畫筆,我們看到它在既擴張又凝固的一段時間裡、在世界開端的來臨之際醞釀著,開始了十種可能的行動,在畫布面前就像表演了一場贖罪舞,多次輕微地掠過畫布直至觸及畫布,並且終就像閃電一樣捕捉住必需的線條。當然啦,在這一分析中有某種做作的東西,如果馬蒂斯出於對膠片的信任,相信那一天他確實在所有可能的線條之間進行了選擇,並且像萊布尼茲的神一樣解決了極小值和極大值這一巨大難題,那麼他就是在自我欺騙:他畢竟不是一個造物主而是一個人。他在他的精神之眼中並不擁有全部可能的姿勢,為了使他的選擇合理,他隻需消除其中一種而不是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