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像環寤記·易餘·一貫問答:方以智著作選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明)方以智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3398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0833984
    作者:(明)方以智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3月 

        
        
    "

    編輯推薦
    該書能充分展現方以智深邃的易學、哲學思想,是中國思想史、哲學史乃至易學史研究亟待開發的“金礦”。 
    內容簡介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易學大家,是像數、義理、先天三個易學傳統的集大成者。《像環寤記 易餘 一貫問答——方以智著作選》彙集了方以智*代表性的易學、哲學著作,與《東西均》合璧,將能充分展現方以智深邃的易學、哲學思想,是研究中國思想史、哲學史乃至易學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張昭煒,北京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已出站),主要從事明代思想研究,集中在陽明學、陽明後學以及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目錄
    引言
    像環寤記
    易餘
    易餘總目
    易餘小引
    三子記
    易餘目錄
    易餘卷之上
    知言發凡
    善巧
    三冒五衍
    資格
    中告
    如之何引言

    像環寤記

    易餘

    易餘總目

    易餘小引

    三子記

    易餘目錄

    易餘卷之上

    知言發凡

    善巧

    三冒五衍

    資格

    中告

    如之何

    太極不落有無說

    一有無

    生死故

    反對六像十錯綜

    時義

    必餘

    知由

    充類

    權衡經緯

    絕待併待貫待

    法能生道

    二虛一實

    體為用本用為體本

    繼善

    正身

    易餘卷之下

    薪火

    禮樂

    孝覺

    知人

    世出世

    約藥

    中正寂場勸

    曠洗

    通塞

    無心

    性命質

    大常

    非喻可喻

    附錄

    一貫問答

    後記
    前言
    引言(節選)


    引言(節選)



    方以智‘一分為三’思想的深度及學術地位引言方以智‘一分為三’思想的深度及學術地位

    本書收錄了方以智(1611-1671年)的像環寤記、易餘、一貫問答三種著作,即使是專門長期致力於中國思想史、哲學史研究的學者,閱讀理解這三種著作也是有難度的,更何況一般讀者?本應按照我在中華書局出版萬廷言集考證易原、易說那樣,在前言中考證文獻版本;或者像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胡直集那樣,為作者寫一篇著述及行實概要,但總感覺這兩種寫作模式的前言不適合本書。首先說版本流傳,萬廷言的易原自明末就失傳了,但尚能從同時代的章潢、許孚遠等學者的著作及後來的明儒學案中看到這本書的大概內容。但是,易餘除了在浮山文集後編中易餘引初露端倪之外,清初至民國的傳世著作中尚未發現引用過此書內容者,更不用說相關的論述了。如果沒有方鴻壽先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將世代秘藏的方以智著作獻給安徽博物館,恐怕這本書也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目前所知,所選三種著作僅此一版傳世,實無版本流傳考證之必要。與胡直、萬廷言著述不多、生活相對穩定的學者不同,目前傳世的方以智著述多達三百多萬字,前人既有功力深厚的方以智著述知見錄、方以智的生平與學術貢獻,又有行實通考方以智年譜及細節詳考方以智晚節考,因此亦無須贅論方以智的著述及行實。我對於方以智研究膚淺,未發表過一篇相關的論文,尚無法把握其學說,隻能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寫一個比較輕鬆的、學術性不強的前言,或許這樣能多留下幾位初學者,如若留下的讀者對方以智研究產生興趣,進而發心用功原著,那真是莫大的欣慰。當然,專業人士可跳過這篇入門級的引言,直入正文。

    一個真實而深邃的思想巨擘

    桐城派的鼻祖方苞為截斷紅塵圖題跋,盛贊先叔祖方以智:‘江長子先生嘗稱為『四真子』雲,蓋謂真孝子、真忠臣、真纔子、真佛祖。’任道斌方以智年譜,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88頁。惟其真,其感人也深。茲略引如下:首先說真孝子。據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儒家傳統重視真情,真性與真情相互交融,乃至道始於情。在我研究方以智之前,曾讀到方以智的復社盟友劉同升至孝之事。從陽明學師承關係而言,標的得意弟子標師承胡直、萬廷言。劉同升少有至性,居父應秋標來弔,見其哀毀。語人曰:‘吾儕講學,不如劉孝子之一哭也。’劉同升傳,東林列傳卷二十四。劉同升的嶽父湯顯祖也看重真情:‘道心之人,必具智骨;具智骨者,必有深情。’睡庵文集序,湯顯祖集卷二十九,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74頁。真孝子方以智則感人更深:方孔炤與黃道周以及劉宗周門人葉挺秀等蒙冤下詔獄後,方以智悲切悽楚,膝行宮前,為父伸冤:



    纔向毬場一舉頭,浮雲竟蔽古幽州。

    狐援哭後難逃斮,獨漉歌成敢道讐。

    有弟改裝隨白髮,棄家揮袖散蒼頭。

    酸心自囑三更淚,若到人前汝莫流。庚辰聞老父被逮,方密之詩鈔。



    致身三世奉淵源,總是君恩敢道冤。

    年倍吉翂徒控疏,悲同虞顗獨揚旙。

    冀開羅網憐窮鳥,忍聽銀鐺泣夜猿。

    功罪不明疆事僨,勞臣萬死又何言?控疏請代父罪,方密之詩鈔。



    非真情至性之真孝子何能作此詩?如魏藻德激楚序言方以智:‘父冤如此,子何以生!於是食不肉、衣不帛。卻讌飲聲歌之樂,出入圜扉,省親靡倦,蕭然寒邸,絕無新貴容。午夜露禱拜,疏辭廷對,願以身代。猿腸鵑血,哀動長安。’方以智年譜,第99頁。終,感動朝廷,‘聞以智懷有血疏,日日於朝門外候百官過,叩頭呼號,求為上達。’崇禎言訖,又歎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方孔炤由此得生。長幹寺遇舊中官述往事記,田間文集卷二六,方以智年譜,第105頁。正如崇禎所預言的那樣,不僅方孔炤為真忠臣,而方以智更是忠臣。明亡後,方以智誓盟:



    天下岌岌,無所逃命。

    善用其死,衆志咸正。

    嚙臂茹肝,干將為證。與子一介子等盟詞,方密之詩鈔。



    正如侯外廬先生評價方以智:‘他是明末復社領袖之一,政治活動家,自負要提三尺劍,糾集志士,改造黑暗世界。’序言,東西均,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頁。作為復社‘四公子’之一,他所到之處:音韻、訓詁、醫學、理學、易學,處處是大家,真纔子自不必多言。當修齊治平理想不能伸時,王夫之選擇了退隱,而方以智不得已披緇。王夫之‘抱劉越石之孤憤’,傾心著述,將孤憤轉化成六經責我開生面的動力。雖然我家鄉的前賢劉越石在歷史上的名氣稍遜於聞雞起舞的祖逖,但是在屢戰屢敗後,他仍能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其精神令人敬重。方以智雖然沒有抱劉越石之孤憤的話語,但他這把神武不殺之劍在疊逢患難淬火後,更加的堅韌,更加的鋒利。明亡已成定局,他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將孤憤轉化成禪林中的‘鼕煉三時傳舊火’。鼕灰盡時,仍能日日精進,成為沉寂鼕灰中那顆霹靂一聲響的爆豆,將自己的理想、抱負通過禪學表達出來,青原山的禪宗祖庭成為明末遺民的精神家園,由此,不妨稱其為儒家真佛祖。

    有真情者,必有智骨,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在哲學著作未公佈前,方以智在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中排在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之後,甚至還有將方以智換作李贄,排除在四大思想家之外。但是,隨著方以智東西均等著作的刊印,方以智的思想逐漸被認知,而這種排名正在被顛覆。無論是從思想史總體發展的進路,還是學者的造詣及理論的深度,這種排名對於方以智極不公平。首先說李贄,李贄屬陽明後學的左派,可以說是一名文化解構者,他那一己之任情、焚書之癲狂的學風,不可能成為文化的主流,甚至成為那些苦心衛道者眼中的異端。如方以智所言:‘卓吾一身無所不罵,而獨不敢罵佛,晚年佞佛,拜藥師懺,是何為乎?怕死修福,委靡昧癡極矣,可雲開眼人乎?’東西均注釋,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257頁。我有時常去西海子公園走一走,正如李贄墓旁的燃燈佛塔一樣,平地上一座髙塔,孤零零地矗立在運河畔。雖然張揚,極富個性,但又那麼的孤傲淒涼。與佛塔相伴,或許是他好的歸宿。黃宗羲師承劉宗周,劉宗周被稱作宋明理學的殿軍,但總感覺人譜太過於刻苦,是一種儒家精英的修養進路,是門風甚髙的君子品格。劉宗周介如石的操守其釋節所言:‘節極則苦矣,雖貞亦兇,況不可貞乎!然而與其失之甘也,寧失之苦。甘易流,苦乃堅也。’‘然則風節之在天地間,蓋亦有相感而成者乎?東漢之末可覩已。滂母之言曰:『汝今與李、杜齊名,雖死何恨!』’劉宗周絕食二十三日而亡,期間所受的肉體、精神之煎熬、之折磨,真可謂極苦,這種無法想像的毅力提前透露在劉宗周對節的詮釋中,風節在天地間,與李、杜、範齊名,雖死何恨?節,周易古文鈔,劉宗周全集第1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99—200頁,見周易古文鈔中的‘慎獨’功夫論,周易研究,2013年第3期。‘一代完人’,實有所歸。黃宗羲的巨著明儒學案對於陽明後學未必能收攝住,而事實上,至少從姚江學案來看,黃宗羲對於陽明的繼承僅停留在傳信錄,封堵左派王學,並不能深刻理解整部傳習錄。顧炎武‘往來曲折二三萬裡,所覽書又得萬餘卷’,將文化復興的信念埋藏在訓詁考據中,從經典上整理國故,奠基清代樸學學風,是一種不直接的、偏離生生精神內核的儒家傳統。僅從方以智的通雅音韻學及其所傳次子方中通的數度衍來看,方以智在考據學、像數學的成就遠髙於顧炎武。如若王夫之的著作未被曾國藩刊刻,恐怕後人很難理解他的孤憤,好在有同鄉的慧眼,由此一躍而居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首。方以智的學術視野極為開闊,他不僅深刻領會並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儒家的核心精神,打通儒學各家,同時將莊子、禪宗中的精華收攝到儒學中;他不僅是一個真情至性、人格完美的真孝子,而且更能組織有規模、有影響的抗清鬭爭,對於政府的構建有著宏大的抱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方以智與王夫之雙峰並出,代表了那個時代哲學思想發展的巔峰。比較方以智與王夫之,如同論辯青原行思與南嶽懷讓哪個禪法更髙明。二者各有所長,難分上下。在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中,方以智與王夫之應該位居前兩名。

    在對於陽明後學的收攝中,王夫之繼承的是東林學派的傳統,以易知簡能收攝良知良能。船山批評陽明學的三個層次及檢討,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方以智對於陽明學傳統紮根很深,既有方學漸泰州學派傳統,又有方大鎮受首善書院的影響首善書院的學術領袖是傾向悟門轉標與重視至善的馮從吾,二人相為鹽梅。方大鎮收攝保聚如羅洪先,致良知如陽明。,又有髙攀龍等東林學風之浸潤,方以智以至善統無善無惡,將姚江諸流融會貫通,真正能繼承陽明學的核心精神,死節易,立孤難,真正將孤憤貫徹到底。

    兩本天書

    惟其真,其思想也深,而經過生死關後,方以智練身歸法海,融鐵作金城,呈現出一種豁然飛躍的境界,語言運用爐火純青,思想深度更是登峰造極。此處所言兩本天書,是指東西均與易餘,二者篇幅相當。除此之外,還有兩本小天書,像環寤記與一貫問答。這兩大兩小均非常難懂,堪稱天書,總體構建出方以智‘一分為三’的思想體係。正如龐樸先生所言:在1962年東西均出版前,無人說過方以智是思想家和哲學家。‘東西均和易餘,是兩朵哲學姊妹花。談論方以智為方以智立傳而不提他的哲學成就者,毫無疑問,一定未能讀到這兩部書;凡讀過的人,也毫無疑問,一定會為它的深邃博辯所折服,驚信方以智是近代啟蒙時期的偉大哲學家。’序言,東西均注釋,第2-5頁。在進入易餘成書年代考證之前,先略述旨趣:東西均、易餘、像環寤記、一貫問答的主旨可概括為:



    轉瓦罐,分兩半。

    一個環,一根線。

    首吞尾,龍鳳環。

    吞進去,吐出來。

    蜣螂轉,閒弄丸。



    這四種著作從不同角度全方位闡釋‘一分為三’。‘轉瓦罐’即指東西均核心是一個‘均’,即制陶器時旋轉的陶均,統一兩端而旋轉。與陶均類似,易餘中以播鼗說明‘一分為三’:‘大一分為大二,而一以參之,如弄丸然,如播鼗然。’(三冒五衍。)播鼗即撥浪鼓,撥浪鼓的兩個彈丸,又形像比喻成兩個耳朵,轉動鼓柄,鼓面發聲。兩個耳朵是二,中間轉動的鼓柄即為統攝兩個二的一,總共是三,三又是一。由此,句‘轉瓦罐’又可換作‘轉播鼗’。分兩半指易餘,易餘核心是‘餘’,通過對立面來滋養豐富正面,對立面與正面又密不可分,互為體用;像環寤記核心是一個‘環’,一分為三不是孤立的,而是組成一個舉一明三的環,這個環是陰陽沖和的龍鳳環,陰陽相互交融,你吞我,我吞你;‘首吞其尾,致用者用無首之首。無首之首,首尾之際也。’(易餘通塞。)一根線指一貫問答,‘一分為三’一以貫之,一貫問答強調一貫,儒釋道一以貫之,統和諸子百家,歸根儒學。‘吞進去,吐出來’,這是從陽羨鵝籠的故事而來的形像比喻,吞進去,一人全部包容另一人,被吞進去的那個人隱而不見,在一分為三中,可以表現出一,這個一是吞掉另外兩個一後的一,另外兩個一不見了,隻見一個一;但同時,這個一又隨時能夠吐出那兩個一。‘蜣螂轉,閒弄丸’,這是從立體上說一分為三,這涉及到太極丸春、邵雍的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天根月窟即首尾,月窟涉及到亥子之間,這在書中有詳細的注釋,此處不再多言。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從立體層次講一分為三,那個轉軸將化作球心,即為中五,以中五為核心,衍生出河圖、洛書乃至像數易學。方以智將一分為三講得既形像生動,又深邃艱澀,四種著作各有側重,總體一貫。







    在線試讀
    資格 可名可像.皆資格也。即資格中有未始資格者.皆神明也。切己篤論.所以培基。超劫談天.易於牖豁。相反相濟.出楔善因。不無方便.涉於權巧。以此核之.毫非強設。尺生於黍.還以尺正黍。凖之彌綸.道自為之.相資而相格也。故可以範世圍天.即所以揀邪辨異。開眼之人偏此虛空.無非像數.無非表法.無非義理.無非鳶魚.即無非綱宗矣。建考質俟.風力心光.於此乎徵焉。世累擾擾中有委化者.果然高矣.可以作清涼之藥矣。然君子病其廢世而梗教也。曾知全有即全無乎。時義之條條理理.皆自本自根之天然也。可但糞土學問.掃事掃理.以鷂過新羅荒忽之哉。既悟自己.須明大法。好勝護痛.畫少自矜.匿此荒忽高竿.終身口強不反矣。浪死虛生.一人身牛.而反以牛身咲人.悲夫。
    中告 不及者戀情慾.庸而不中。過者立意見.中而不庸。立意見以縱情慾.則巧消忌憚以媚萬世之小人.秘張魯之符.煉北宮黝之狠者也。君子以毋自欺而好學為鐸.則一不住一.以學問操履為見地之茶飯者也。明無過不及之正中.以享無中邊之圓中.而時中適得而幾矣。但中影事.雙掃猶非.況執總殺即總赦之空拳.竊穿佛魔之杖.而橫口本空.不受教魔率獸者哉。反不如糟魄者.死浸者之不壞治教矣。果是本空不受之人.必不如此橫口也。除病不除法.豈以知方圓而廢規矩乎。一際平等.舍存無冺.貴賤親疏.乃本不待冺者也。謂之曰非內非外非中而合外內之中.猶不爽然乎。謂之曰非費非隱非無費隱而即費即隱之中.猶不爽然乎。寕有刻意悍悖即費即隱之法.而自名其即費即隱之中以獨尊駴食者乎。
    如之何 言格物.踐形也.交格無格.交踐無踐矣。真疑真悟.志礪初剛。專直入深.用師十倍。兩不得中.逼衝絕待。虛空座側.三墮縱橫。根本豁然.窮盡差別。依然舊時薪水.豈有厭乎。罔殆兩免.憤卓叅衡。攻木繼聲.自有孫業。要且問寢食俱捐之無益.一回曾歷過否。
    太極不落有無說 河洛中五為證.則太極不落四邊.四邊無非太極.明矣。不能一口道破.總別無礙.猶屬曉煙樓閣也。
    一有無 執有無者.執不落有無者.皆執一也。知大一貞一之故.立宰用餘.餘忘其宰.如手足之於頭目.則有無之見謝矣。然不能縷折交蘆.格踐必不親切.豈會古人言先之旨。程子以陰陽為道.截上下也。朱子亦言時固未始有一.觀物以一具六.六用五.五藏一.一役二以生三.又役三.而三役二也。此據邵雍觀物外篇上之中:‘一役二以生三,三去其一則二也。三生九,九去其一則八也,去其三則六也。故一役三,三復役二也。三役九,九復役八與六也。’(邵雍集,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86頁。)底本‘又役三.而’之‘又’原作‘義’,可能是‘又’字跡模糊所致。據三冒五衍正文:‘一非數也,一無體也,一役二以生三,又役三,而三役二也。’無體之一即大一也.有無之極也.以其不落有無.在有無中也。曰大一者.非數也.千聖不傳.千聖不然然哉。資格 可名可像.皆資格也。即資格中有未始資格者.皆神明也。切己篤論.所以培基。超劫談天.易於牖豁。相反相濟.出楔善因。不無方便.涉於權巧。以此核之.毫非強設。尺生於黍.還以尺正黍。凖之彌綸.道自為之.相資而相格也。故可以範世圍天.即所以揀邪辨異。開眼之人偏此虛空.無非像數.無非表法.無非義理.無非鳶魚.即無非綱宗矣。建考質俟.風力心光.於此乎徵焉。世累擾擾中有委化者.果然高矣.可以作清涼之藥矣。然君子病其廢世而梗教也。曾知全有即全無乎。時義之條條理理.皆自本自根之天然也。可但糞土學問.掃事掃理.以鷂過新羅荒忽之哉。既悟自己.須明大法。好勝護痛.畫少自矜.匿此荒忽高竿.終身口強不反矣。浪死虛生.一人身牛.而反以牛身咲人.悲夫。

    中告 不及者戀情慾.庸而不中。過者立意見.中而不庸。立意見以縱情慾.則巧消忌憚以媚萬世之小人.秘張魯之符.煉北宮黝之狠者也。君子以毋自欺而好學為鐸.則一不住一.以學問操履為見地之茶飯者也。明無過不及之正中.以享無中邊之圓中.而時中適得而幾矣。但中影事.雙掃猶非.況執總殺即總赦之空拳.竊穿佛魔之杖.而橫口本空.不受教魔率獸者哉。反不如糟魄者.死浸者之不壞治教矣。果是本空不受之人.必不如此橫口也。除病不除法.豈以知方圓而廢規矩乎。一際平等.舍存無冺.貴賤親疏.乃本不待冺者也。謂之曰非內非外非中而合外內之中.猶不爽然乎。謂之曰非費非隱非無費隱而即費即隱之中.猶不爽然乎。寕有刻意悍悖即費即隱之法.而自名其即費即隱之中以獨尊駴食者乎。

    如之何 言格物.踐形也.交格無格.交踐無踐矣。真疑真悟.志礪初剛。專直入深.用師十倍。兩不得中.逼衝絕待。虛空座側.三墮縱橫。根本豁然.窮盡差別。依然舊時薪水.豈有厭乎。罔殆兩免.憤卓叅衡。攻木繼聲.自有孫業。要且問寢食俱捐之無益.一回曾歷過否。

    太極不落有無說 河洛中五為證.則太極不落四邊.四邊無非太極.明矣。不能一口道破.總別無礙.猶屬曉煙樓閣也。

    一有無 執有無者.執不落有無者.皆執一也。知大一貞一之故.立宰用餘.餘忘其宰.如手足之於頭目.則有無之見謝矣。然不能縷折交蘆.格踐必不親切.豈會古人言先之旨。程子以陰陽為道.截上下也。朱子亦言時固未始有一.觀物以一具六.六用五.五藏一.一役二以生三.又役三.而三役二也。此據邵雍觀物外篇上之中:‘一役二以生三,三去其一則二也。三生九,九去其一則八也,去其三則六也。故一役三,三復役二也。三役九,九復役八與六也。’(邵雍集,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86頁。)底本‘又役三.而’之‘又’原作‘義’,可能是‘又’字跡模糊所致。據三冒五衍正文:‘一非數也,一無體也,一役二以生三,又役三,而三役二也。’無體之一即大一也.有無之極也.以其不落有無.在有無中也。曰大一者.非數也.千聖不傳.千聖不然然哉。

    生死故 所以者何。則故而已矣。知所以生.知所以死.隨其生死.有何生死。正謂有不負天地者.方不虛生浪死耳。不忘溝壑.生於憂患.習坎困亨.惟日切切礪此齋戒神武之劍可也。新建曰.戒慎恐懼是本體.不覩不聞是工夫。王陽明為新建伯,新建當指王陽明。此說據傳習錄下:問:不覩不聞是說本體,戒慎恐懼是說功夫否?先生曰:此處須信得本體原是不覩不聞的,亦原是戒慎恐懼的。戒慎恐懼不曾在不覩不聞上加得些子。見得真時,便謂戒慎恐懼是本體,不覩不聞是功夫亦得。(王陽明全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頁。‘是說本體’之‘體’字,排版錯作‘禮’。1992年版正確,見第105頁。)情封倍錮.難徹本源。不服麻黃.何能出汗。

    反對 一在二中.皆相反相因者也。此明易之五種反對.因立六像同時之說.十錯十綜之說.而萬法甚深.皆可冪積鉤鈲矣。

    時義 道不外於時宜.知其宜而善理之.此無適無莫之與比也。此據論語裡仁: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超出二途.棲心無寄.尚曰暗痴.況執空劫而拂令時之義乎。是莊子所謂別墨死人也。‘別墨’與‘死人’據莊子天下:‘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相裡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己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豪傑相與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 ’

    必餘 計報之.人情即天道也。易以吉兇與民同患.而不測之神在其中矣。因果猶形影也.體用也.往來也.魂魄也.卦變也.一也。權歸見在.善生即善死.不計福.亦不避福也。不落因果.為因果依.豈矯誣之比。

    知由 不知分合而雲知至者.紗縠也。何故使由不使知乎。何故不使知而又使知之乎。忌賒談極則.鬼語撩天。作得主宰.不被物轉。知生於畏.畏生於知.故以知恥責志為門。果然死心嚗天.一切收放自由.則飛躍即戒慎也。妙門禍門.豈容我慢。聽以斷截知解.作大黃湯.何非望梅止渴耶。偏枯之物亦有偏枯之用.古人不盡說壞.留以為藥也。

    充類 以充類致知.不以充類病法.此乃充類致盡之盡而又盡者也。燈下弄影.示小兒乎。伸在縮中.運之掌矣。嚴鐯剭誅.則暗痴死浸.解脫放禁.則潢泆瀑流。然後知窮盡而返.因事適節.思患預防者.乃合萬古善享現成範圍之福者也。然又如皮厚而庸何。君子知其不免.而又知其利弊之分數.故不以彼易此。

    經緯權衡 權因於衡.經妙於緯。權者.因物作則而無我者也。經者.貫餘成用而錯綜者也。不知中五之無中無邊.豈能縱橫自在乎。不知無中無邊之皇極帝則.又豈能使萬世自在乎。

    絕待 掩對待之二.所以巧於逼見至體之一也。究竟絕待在對待中.即用是體.豈有離二之一乎。所謂絕者.因世俗之相待而進一層耳。絕之與待也.亦相對也。中統邊.邊皆中.即曰無中邊而已矣。故以貫待併待醒之.不須棄足下之土石.乘千裡馬.尋遠山之青又青也。

    法能生道 法非道.而法即道也。知主用宰.則於穆即在暗天明日之中矣。天性二句.歸責末句.以全賴教也。天豈憂增損乎。

    二虛一實 至理本然.妙用因之.究歸資生治世之合相一乘而已。

    然不如此專綴.形容不出。

    體用 體為用之本.用又為體之本。枝葉與根柢並生.全樹與核仁變化。邵子曰.體用之間.有變存焉.昊天生萬物之謂也。心跡之間.有權存焉.聖人生萬民之物也。‘道德功力者,存乎體者也。化教勸率者,存乎用者也。體用之間有變存焉者,聖人之業也。夫變也者,昊天生萬物之謂也。權也者,聖人生萬民之謂也。非生物非生民,而得謂之權變乎?’ (觀物內篇,邵雍集,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6頁。)可以知本無體用之故矣。盡古今是用.盡古今是體.更何分合。何妨分合。

    繼善 善與惡相錯.而以無善惡之名像者綜而冺之.善之至矣。又以有善惡與無善惡相錯.而以一善綜而統之。強以無體謂之至體.而至體實在大用中。此無子午而必明子午之夜氣.無卯酉而必用卯酉之平旦也。層樓而一屋也。故曰.無者冺善惡.善者統有無。冺以化執.統以貫用。善統惡之無善惡.猶首統足之無首足也。希夷曰.惡者善之餘。惡豈敢對善哉。天無此名.聖人不得不名之以示民.稱本體而善.猶稱本色為素也。稱天性之德.不以人間之純美稱之.而何稱乎。是錮天矣。天地之政在日.君民之綱賴法.此纔三之主宰.即不二之本也。以至善.一善.擇善為成德成法之定宗.則民志畫一.萬古相續.而治心治世不作首鼠矣。二老以坎離之中繼易.聖人以君子之學繼天。文字道理.無廻避處。寕讓專科之激呵而語.必不離此規矩。規矩適中乎民用.而所以為規矩者與善用之無窮者.皆洋洋優優於其中.而豈必擂鼓單提哉。恕也.誠也.皆皆備也。脩也.率也.無非天也。繼善成性.所以一其陰陽之道也.三不須臾離也。君子曰.方生於圓.而規生於矩.用半即全圍矣.明主則化餘矣。天而無地.是死天也。故知方即是圓.廢方以求圓者.盲圓耳。果是造造化化之人.不妨隨其立論。

    正身 以心治身.即以身治心。為身累而言舍身.即所以重其載道表化之身者也。聖人不狥身.亦不惡身.人情偏溺.故用雪上加霜之漚泡語耳。

    薪火 火附於薪.道遊於藝。即博是約.一多相貫。知起為侶.識崇無災。轉得文字.豈為文字轉乎。稗‘稗’,原作‘碑’,據文意改。販詭隨.要為糊口而已。聖人各予以盌灶.自然食力安生。纔能道德.總見薪火.各費其智.以隱其智。圖書經傳.乃格古今之風輪寂器也。聖人之文字道理.即未有天地前之文字道理也。安心為天地聖人之葛籐所障.是真無障。棘手鴂舌.畏落數家.故作鄙俚.藏其狡獪.以希聞道之聲.其於杜撰粉蒨一也。因何如纔人之襟懷灑落.學者之攷究古今耶。況開全眼.續慧命者乎。要非懸崖鳥道.擊石燒空.自難知鏡肖谷應.雲行雨施之妙。

    禮樂 無處非天地之表法.無處非大一之洋溢。禮樂明備.天地官矣。此乾離顯仁之君臣道合也。生死鬼神.聖人皆以禮樂藏之。知其故.玉帛鐘鼓皆本也。不知其故.則忠信莊慤皆末也。

    孝覺 肢官奉心.草木反根.孝之為教學也.以天覺也。天其親者.孝其心即孝其天矣。故曰孝無終始.通於鬼神。

    知人 情識之世.讒.嫉.蔽.護而已。許有巧讒.巧嫉.巧蔽.巧護以自命知人者.而知人之衡愈亂矣。聖人因民之好惡以明天之是非.所謂奉三無私以勞天下者.即神一於二者也。志在春秋.行在孝經。知此者.可許無我無無我。

    世出世 入世重在立一切法.以通德類情.正用二中之一也.而日用不知者多矣。出世重在冺一切法.以隳埽古今.乃離二之一也.所謂偏真但空者也。超越世出世間.止有世即出世之一真法界.而餘皆呼碌瓦為古鏡者矣。不知藏正因於了因緣因者.執向上一位.乃死法身也。或藉鬼旙以羶愚.而潤無上之戲耳。歸大成薪水者.乃乘時主法也。珉玉並出.而天不能賤玉。萬古一日.而不能廢日之午。天下一家.而不能使家為中堂也。幬覆代錯.原自不相壞矣。沸鑊恩深.逼衝六氣之表.碎空灑血.別寓冥權.袴祝掖燼.塞乎天地.並不望青蠅而解胡蝶也.豈世出世人之所知哉。

    約藥 全能用偏.惟此尊親洋溢邪嚴.似是說法必歸正人。道同法異.各別溪山。理學宗教.激揚攻玉。闕裡職分.自有宰天鼓舞之權.何必刻葉引啼.自荒經義.以泥附淖.共鑿狂泉.將守於穆而廢日星耶。耕鑿受享.黎明子夜.何勞升殿。黃屋存其廓落.要在政府用人。君師之責.安頓三根。芻狗青黃.無非神化。當前碧落.一鄉約所也。講各安生理之生即無生.則佛魔掩泥砥屬矣.貴圖天下太平。

    中正寂場勸 廉纖之病.有藥可調。莽蕩之病.禍不可捄。偏炫峻峭.惡水擅場.訿學訶脩.必至恣情滅理。黠者竊逞以惑亂天下.不盡變蟲鳥為貐不止矣。古德雲.大事已明.如喪考妣。識法者懼.須盡今時。將聽禍世之寂場耶。當安善世之寂場耶。

    曠洗 華荏鉤鎖.煩賣酤.故當洗之.此急流之受用直門也。果是吹光割水之人.則莫慎於曠.莫曠於慎。如或未爾.聽其比較髑髏。

    通塞 消息變化.一通塞之間耳。搃此實無而成之蘊蒸.專氣專柔.何志而不就乎。蜣生蝡白.葮管飛灰.聖人以此洗精神.不以此畫鬼魅也。邵子曰.彌理天地.出入造化.進退古今.表理時事.‘表理’當作‘表裏’,此據邵雍觀物內篇:‘又謂其能以彌綸天地,出入造化,進退古今,表裏人物者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