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DK成人科普哲學百科(全彩)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412-2048
    【優惠價】
    883-1280
    【作者】 英國DK出版社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2154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16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21215490
    叢書名:“人類的思想”百科叢書

    作者:英國DK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1月 


        
        
    "

    編輯推薦

    全面解讀古今166位傑出的哲學家以及他們的思想和成就,靈動展現哲學這一古老的基礎學科的不朽魅力,講述人類文明史上的哲學智慧。


     
    內容簡介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究竟什麼纔是真理?我們該如何過上幸福的生活?人類從古至今都在不斷探討著生活和存在的本質,諸多偉大的思想家們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用他們的思想影響著整個世界。


    《哲學百科》一書語言平實,以短小精悍的分析打破專業術語的桎梏,通過一目了然的圖表梳理復雜的理論,借助經典的名人名言令哲學理論真正為我們所理解和記憶,采用詼諧的例證和圖解將哲學家們的思想逐一剖析。


    無論你是剛踏入哲學大門的新人、充滿求知欲的學生,還是已經具備一定哲學知識的業內人士,都會在本書中獲得豐富的精神食糧。

    作者簡介

    英國DK出版社是國際知名的出版社,全球視覺工具書的知名品牌,成立於1974年,其願景是創作既有視覺衝擊力又包含豐富信息的圖書,使讀者能夠理解每一個主題。DK圖書被認為是從生到老不斷學習的生活指南,其科普、百科、生活等圖書暢銷全球。

    目錄
    10引言

    古代哲前700年-250年)

    22水造萬物
    米利都的泰勒斯
    24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26數字是宇宙的統治者
    畢達哥拉斯
    30諸法無我
    悉達多·喬達摩
    34主忠信
    孔子

    10
    引言


     


    古代哲前700-250年) 


     


    22
    水造萬物


    米利都的泰勒斯


    24
    道可
    道,非常道


    老子


    26
    數字是宇宙的統治者


    畢達哥拉斯


    30
    諸法無我


    悉達多·喬達摩


    34
    主忠信


    孔子


    40
    萬物皆變化


    赫拉克利特


    41
    萬物歸一


    巴門尼德


    42
    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


    普羅塔哥拉


    44
    投桃報李


    墨子


    45
    世間唯有原子和虛空


    德謨克利特


    留基伯


    46
    未加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蘇格拉底


    50
    世俗知識不過是影子


    柏拉圖


    56
    真理存在於我們周圍


    亞裡士多德


    64
    死亡與我們無關


    伊壁鳩魯


    66
    知足常樂者富有


    西諾普的第歐根尼


    67
    生命的目標是與大自然一致


    基提翁的芝諾


     


    中世紀哲學(250年-1500年)


    72
    上帝並非罪惡之源


    聖奧古斯丁


    74
    上帝預測了人類自由的意志和行為


    波伊提烏


    76
    靈魂有別於肉體


    阿維森納


    80
    隻要想到上帝便可知其存在


    聖·安瑟倫


    82
    哲學與宗教不可調和


    阿維羅伊


    84
    上帝不具備任何屬性


    摩西·邁蒙尼德


    86
    別灰心,有失必有得


    賈拉魯丁·迪穆哈邁德·魯米


    88
    宇宙並非恆久存在


    托馬斯·阿奎那


    96
    上帝並非他者


    庫薩的尼古拉


    97
    無知的人生幸福


    德西德流斯·伊拉斯謨


     


    文藝復興及唯理主義時期(1500-1750年)


     


    102
    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尼古拉·馬基雅維利


    108
    名望與心靈的寧靜永遠無法共存


    米歇爾·蒙田


    110
    知識就是力量


    弗朗西斯·培根


    112
    人類是機器


    托馬斯·霍布斯


    116
    我思故我在


    勒內·笛卡兒


    124
    想像力決定一切


    布萊茲·帕斯卡


    126
    上帝是萬物產生的內在因


    貝內迪克特·斯賓諾莎


    130
    人類的知識無法超越經驗


    約翰·洛克


    134
    世間存在兩種真理:一種是推理之真,一種是事實之真


    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


    138
    存在就是被感知


    喬治·貝克萊


     


    法國大革命時期(1750-1900 


     


    146
    疑惑並不使人愉快,但確信則更為荒謬


    伏爾泰


    148
    習俗是人類生活的優秀指南


    大衛·休謨


    154
    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讓-雅克·盧梭


    160
    人是會交易的動物


    亞當·斯密


    164
    世上存在兩個世界:一個是我們的身體,一個是外在世界


    伊曼努爾·康德


    172
    社會確實是一份契約


    埃蒙德·伯克


    174
    為絕大多數人獲得的幸福


    傑裡米·邊沁


    175
    思維沒有性別之分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176
    選擇何種哲學類型取決於做選擇之人的類型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177
    缺乏主題比缺乏哲學觀更可怕


    弗裡德裡希·施萊格爾


    178
    現實是一個歷史過程


    格奧爾格·黑格爾


    186
    人類總將自身眼光的局限視作世界的局限


    亞瑟·叔本華


    189
    神學即人學


    路德維希·安德烈斯·費爾巴哈


    190
    人類是自身肉體和思維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約翰·斯圖爾特·米爾


    194
    焦慮是自由所導致的眩暈


    索倫·祁克果


    196
    迄今存在的全部社會歷史就是階級鬥爭史


    卡爾·馬克思


    204
    公民的道德心必須向立法者屈服嗎?


    亨利·大衛·梭羅


    205
    考慮事物產生的效應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斯


    206
    行動起來就可以讓事情有所改善


    威廉·詹姆斯


     


    現代哲學(1900-1950年) 


     


    214
    人類應該超越自身


    弗裡德裡希·尼采


    222
    自信的人們終將獲勝


    阿哈德·哈姆


    223
    信息由符號組成


    弗迪南·德·索緒爾


    224
    自成一體的經驗不是科學


    埃德蒙德·胡塞爾


    226
    直覺是生活的方向


    亨利·伯格森


    228
    隻有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纔思考


    約翰·杜威


    232
    不能銘記歷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


    喬治·桑塔亞那


    233
    苦難成人


    米格爾·德·烏納穆諾


    234
    相信生命


    威廉·杜波伊斯


    236
    通往幸福之路在於有計劃地減少工作


    伯特蘭·羅素


    240
    愛是豐富知識的橋梁


    馬克斯·舍勒


    241
    隻有以個體身份纔能成為哲學家


    卡爾·雅斯貝爾斯


    242
    生活是一繫列與未來的踫撞


    荷西·歐德加·依·加塞特


    244
    要哲學化,首先要懺悔


    田邊肇


    246
    我的語言的極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極限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252
    我們自身是需要被分析的實體


    馬丁·海德格爾


    256
    個人正確的道德選擇是為社會犧牲自我


    和辻·哲郎


    257
    邏輯是哲學的後一個科學成分


    魯道夫·卡爾納普


    258
    了解一個人的方式是絕望地愛他(她)


    沃爾特·本傑明


    259
    “這就是”不可能是正確的


    赫伯特·馬爾庫塞


    260
    歷史不屬於我們,我們屬於歷史


    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


    262
    關於現實的科學表述肯定是可證偽的


    卡爾·波普爾


    266
    智慧屬於道德的範疇


    西奧多·阿多諾


    268
    存在先於本質


    讓–保羅·薩特


    272
    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


    273
    原因存在於語言之中


    伊曼努爾·列維納斯


    274
    為了認識世界,我們必須打破對它的已有認知


    莫裡斯·梅洛-龐帝


    276
    男人被定義為人類,而女人隻是女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


    278
    語言是社交藝術


    威拉德·馮·奧曼·蒯因


    280
    自由的基本感覺就是解脫枷鎖


    以賽亞·伯林


    282
    像山一樣思考


    阿倫·奈斯


    284
    沒有任何意義的生活將會更好


    阿貝爾·加繆


     


    當代哲學(1950年至今)


     


    290
    語言就是肌膚


    羅蘭·巴特


    292
    我們怎麼會沒有文明管理?


    瑪麗·米奇利


    293
    一般科學並非旨在發現新事物或者進行理論創新


    托馬斯·庫恩


    294
    公正必須一視同仁


    約翰·羅爾斯


    296
    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


    理查德·沃爾海姆


    297
    萬物隨它去吧


    保羅·費耶阿本德


    298
    知識生來被售賣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


    300
    對於黑人來說,隻有一種宿命,那就是成為白人


    弗朗茲·法農


    302
    人是近代的產物


    米歇爾·福柯


    304
    如果願意,我們可以生活在舒適的幻覺中


    諾姆·喬姆斯基


    306
    社會是基於對其自身傳統的批判


    尤爾根·哈貝馬斯


    308
    文本之外別無他物


    雅克·德裡達


    314
    除了自己放置的東西,我們心底別無他物


    理查德·羅蒂


    320
    每個欲望都與瘋狂有關


    露絲·伊利格瑞


    321
    每個帝國都告訴自己和世界,它不同於其他所有帝國


    愛德華·薩義德


    322
    思想總是通過反對發揮作用


    埃萊娜·西蘇


    323
    當今的女權主義中誰是上帝


    茱莉亞·克裡斯蒂娃


    324
    哲學不隻是記錄的工作


    亨利·奧德拉·歐路卡


    325
    在苦難面前,人與動物是平等的


    彼得·辛格


    326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構築於對失敗的分析之上


    斯拉沃熱·齊澤克


     


    330
    人名錄


    340
    術語表


    344
    索引


    351
    致謝

    前言
    在大眾的眼中,哲學是一片唯有聰慧而又古怪的思想家方能開墾的土地。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當人類擺脫了日常瑣事的煩惱,獲得思索生活和宇宙真諦的契機時,我們實際上正漫步於哲學的天地。人類天生具有好奇心,總會不由自主地對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所處的位置產生好奇。與此同時,人類又是極其聰慧的,這使得人類能夠在產生興趣之餘還能做出辯證推理。而推理的實質其實就是哲學思考,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可能並未察覺到這一點。
    哲學的真諦不在於發現關鍵問題的答案,也不在於不假思索地接受普遍觀點或是傳統權威,而在於通過運用理性推理尋找答案的過程。由於不滿足於宗教和權威所給予的既定解釋,歷史上的批哲學家,即希臘和中國的先哲們開始試圖探索更為合理的答案。正如我們會跟朋友和同事交流看法一般,這些先哲們互相探討觀點,建立各種不同的“學派”以傳授其參透到的結論以及悟道的方式。這些先哲們鼓勵弟子反對和批判那些可能束縛思想的觀點,通過自己的思索尋求嶄新、不同的答案。很多人認為哲學家都是在與世隔絕的環境裡參悟出哲學思想的,這是極大的誤會,事實上這種情況鮮少發生。新思想是通過討論、檢驗、分析以及批判他人的思維產生的。
    辯論和交流

    在大眾的眼中,哲學是一片唯有聰慧而又古怪的思想家方能開墾的土地。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當人類擺脫了日常瑣事的煩惱,獲得思索生活和宇宙真諦的契機時,我們實際上正漫步於哲學的天地。人類天生具有好奇心,總會不由自主地對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所處的位置產生好奇。與此同時,人類又是極其聰慧的,這使得人類能夠在產生興趣之餘還能做出辯證推理。而推理的實質其實就是哲學思考,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可能並未察覺到這一點。


    哲學的真諦不在於發現關鍵問題的答案,也不在於不假思索地接受普遍觀點或是傳統權威,而在於通過運用理性推理尋找答案的過程。由於不滿足於宗教和權威所給予的既定解釋,歷史上的批哲學家,即希臘和中國的先哲們開始試圖探索更為合理的答案。正如我們會跟朋友和同事交流看法一般,這些先哲們互相探討觀點,建立各種不同的“學派”以傳授其參透到的結論以及悟道的方式。這些先哲們鼓勵弟子反對和批判那些可能束縛思想的觀點,通過自己的思索尋求嶄新、不同的答案。很多人認為哲學家都是在與世隔絕的環境裡參悟出哲學思想的,這是極大的誤會,事實上這種情況鮮少發生。新思想是通過討論、檢驗、分析以及批判他人的思維產生的。


    辯論和交流


    此派哲學家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沒有任何書面著作傳世,甚至沒有留下一條總結其偉大思想的觀點。蘇格拉底確實將自己視作有智慧的人類,因為他清楚地了解自己有多麼無知。蘇格拉底的學說扎根於他所建立的哲學辯論和交流實踐中,通過質疑他人的設想明確並擴大對基本真理的深層理解。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的著作也幾乎全部是以對話的形式組成的,蘇格拉底在這些對話中則扮演主要的角色。其後的許多哲學家同樣采用對話的形式,通過提出論點和反論點而非簡單的陳述其推理和結論的形式來呈現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任何將自己的看法公之於世的哲學家所遭遇的都絕不會是被大眾完全接受,而是受到“是的,但是……”或者“如果……”這樣的質疑。事實上,哲學家之間在哲學的每個領域內皆持有強烈的分歧意見。比如,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裡士多德,在哲學的基本問題上就持完全相悖的意見,從那時起二人的不同觀點成為了其他哲學家理論思想的分水嶺,激發了越來越多的討論,也催生了更多更新的思想。


    然而為什麼這些先哲的觀點在現今仍受到我們的探討和辯論呢?為什麼哲學家們還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呢?幾千年來以來困擾著哲學家們的“基本問題”究竟是什麼?


    存在與知識


    大約2500年前,古希臘出現了批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而世界則成了喚醒其哲學好奇的契機:他們關注地球以及所有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各種生存形態,他們關注太陽、月亮、恆星和行星,他們關注包括天氣、地震以及蝕相等在內的各種自然現像。他們為以上事物的存在尋找解釋——不是宗教學說中有關上帝創造世界這類的神話傳說,而是真正能滿足這些哲學家的好奇和智慧的解釋。先哲們關注的個問題就是“宇宙由什麼組成?”,這一問題隨即被擴展成“存在的本質為何?”


    這一問題構成了哲學的一個分支,我們現在稱其為形而上學,又稱玄學。雖然早期的哲學問題現在大都得到了現代科學上的解釋,然而相關的形而上學問題,如“世界為什麼不是虛無縹緲,而是客觀存在”卻一直無法得到解答。


    由於人類同樣生存在宇宙之中,因此,形而上學同樣研究人類存在的本質,以及何為“有意識的存在”。如何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物質是否是獨立於人類思維的客觀存在?大腦和肉體的關繫為何?不朽的靈魂是否存在?形而上學中關注存在、本體的領域龐大而寬泛,是大多數西方哲學流派的理論基礎。


    一旦哲學家們將收獲的知識放諸理智的檢驗之下,另一個基礎性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我們如何得知?”而對本質以及知識局限性的研究則成為了哲學的第二種主要分支——認識論。


    認識論的核心在於了解人類如何獲得知識、理解知識的途徑。人類是否生而具備部分(乃至全部)知識,還是說經驗纔是學習的途徑?人類能通過單純的推理理解事物嗎?這些問題對哲學思考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人類需要依靠自身的知識來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也需要決定知識的範圍和界限。否則,我們將會對之前所了解的一切產生懷疑,認為已知的一切不過是由於受到了感官的欺騙而盲目跟從而已。


    邏輯和語言


    推理建立在論述的真實性之上,一旦建立,人類就能夠運用理性推理構建一繫列思想,終得出結論。這一點對所有人而言似乎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然而也正是“建立一種合理論述”這一想法將哲學與批哲學家出現前的迷信和宗教學說區分開來。先哲們必須找到一條證實其思想合理性的途徑。他們想到了邏輯學,一種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打磨精致的推理技巧。起初,邏輯不過是用於判斷某一觀點是否站得住腳的得力工具,然而在運用的過程中,這一工具使得規則和習俗不斷向前發展演變,邏輯學終成為哲學衍生學科中的又一分支。


    如同哲學的大多數分支一樣,邏輯學與科學,尤其是數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邏輯學論證的基本結構——提出假設,然後通過一繫列步驟得出結論——與數學證明的過程完全一致。因此,哲學家們經常借助數學為那些顯而易見的、無可爭議的真理進行證明;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從畢達哥拉斯到勒內·笛卡兒,再到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也是成就斐然的數學家,這絲毫不令人驚訝。


    雖然邏輯學看上去似乎是哲學所有分支中為精確、也是為“科學”的一支。在邏輯學的領域裡隻存在對與錯,然而倘若我們深入研究哲學,就會發現事實遠非如此簡單。19世紀數學領域的發展使人們開始質疑亞裡士多德所建立的邏輯學規則,即便是在遠古時期,埃利亞的芝諾著名的悖論也是從很多明顯錯誤的論點中得出荒謬的結論的。


    問題的主要癥結在於哲學上的邏輯,它不同於數學,是用語言而非數字或符號表達的,因而需要經受語言所固有的含糊與精妙的考驗。建立一條經得起推敲的論點需要精確嚴謹地運用語言核查言論和觀點,以確保該論點如實傳達出我們的想法;而在研究他人觀點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分析他人觀點的邏輯思維過程,還需要分析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以判斷其結論是否站得住腳。在這一過程中又產生了在20世紀中繁榮發展的又一哲學分支——語言哲學,旨在檢驗哲學言論中的詞彙及其含義。


    道德、藝術和政治


    由於語言具有不準確性,因此哲學家們嘗試在解答哲學問題時通過詳細闡明的方式克服這一弊端。蘇格拉底對雅典民眾的提問就試圖直擊其傳統觀念的根本。他提出了一些看上去簡單明了的問題,如“公平是什麼?”、“何為美麗?”,目的不隻為引出問題的答案,更在於引導民眾自己探索答案。在討論此類問題時,蘇格拉底勇敢地向我們固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傳統價值觀發起挑戰。


    過上“好”日子是什麼意思,公平和幸福究竟意味著什麼、如何收獲、我們要怎麼做纔能獲得幸福,這些問題組成了倫理學(或道德哲學)這一哲學分支的根本;而由“美和藝術由什麼組成”這一問題衍生的相關分支則發展為現在的美學。


    對個人道德品質問題的思考會自然而然地引導我們進一步探索社會——如何治理社會、公民權利與責任等。政治哲學作為哲學的後一條主要分支,研究的便是上述問題。從柏拉圖的共和式到卡爾·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制度,政治哲學家們已然找到了他們認定的社會形態模式。


    東方宗教與西方宗教


    哲學諸多分支間不僅相互關聯,還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疊,有時甚至很難界定某一理論究竟歸屬於哪一分支。與此同時,哲學的觸角還深入到了包括科學、歷史以及藝術在內的諸多截然不同的領域中。由於起源於對宗教和神學教條的質疑,哲學也會檢視宗教領域,尤其會對如下問題產生質疑,如“上帝真的存在麼?”、“不朽的靈魂是否存在?”上述問題根植於形而上學領域,又與倫理學有所牽扯。比如,有些哲學家曾問過這樣的問題:人類的道德感是由上帝賦予的,還是生而具有的?——這一問題隨後引起了人類是否具備自由的意志這一問題的大過論。


    產生自中國和印度的東方哲學體繫(尤其是中國的道教以及印度的佛教)中,哲學和宗教的界限比較含混,至少與西方思維方式比較起來是這樣。這也成為了區分中西方哲學體繫的主要特征之一。雖然東方哲學並非完全是神示或宗教教條的產物,但這些東方哲學理念卻經常與我們所認定的宗教信仰錯綜交織。即使哲學推理經常被用於為猶太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信仰辯護,信仰與信念仍然成為東方哲學體繫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這種現像在西方哲學中是不存在的。此外,東西方哲學還在起源問題上有所區別。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哲學家的形而上學問題,而批中國先哲們則認為這些問題已在宗教信仰中得到充分解決,轉而關注更多道德和政治方面的哲學問題。


    追隨理性推理


    哲學在歷史上為人類提供了很多重要且影響深遠的觀念。本書為各位讀者呈現的便是諸多知名哲學家觀點和理念的集合,同時附上他們的名言及其哲學理念的精髓總結。其中著名的便是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這句話位列哲學歷史中重要的理念之一,被大多數人視為哲學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正是這句話帶領著人類走向現。然而,這句話本身所攜帶的意義卻並沒有這麼厚重,不過是對一繫列有關必然性本質論點的總結,隻有當我們審視其思維推理產生過程時纔能夠言之成理。隻有在我們關注笛卡兒運用這一觀念的領域,即這一結論會產生什麼影響時,我們纔會發現這句話的重要性。


    本書中的許多觀點初看來可能會令您迷惑不解。其中有些看起來不言而喻,而有些則相互矛盾,甚至向人類常識發起挑戰。有些觀點看起來甚至像是在為伯特蘭·羅素對哲學的無禮評論“哲學的意義在於把某些不值一提的簡單事物變成沒有人會相信的復雜難辨的東西”提供依據。那麼,這些觀點的重要性在哪?


    思想體繫


    本書會為您呈現思想史上某些流派的始祖理論。雖然這些理論現在在我們看來是不言而喻、平淡無奇的,可回想起來,它們的出現對當時的年代而言是既新奇,又令人震驚的。盡管簡單,這些思想卻很可能會引導我們重新審視那些看上去理所當然的東西。本書所記錄的各種哲學理論看上去或許復雜、與一般語感相悖,卻能真正令我們開始質疑和思考各種對自身和世界的設想,同時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書中的某些思想會引出許多哲學家至今還在思索的問題;某些觀點可能與同一哲學家背道而馳的思想理論相關聯,或是源自對另一哲學家理論成果的分析或批判。這幾種觀念組成了推理流派的一部分,其影響力橫跨幾代甚至是幾世紀,或稱為某一特定哲學“學派”的核心思想。


    許多偉大的哲學家以其相互關聯的哲學理念組成了完整的哲學“體繫”。比如,人類如何獲得知識的觀點激發了有關宇宙以及人類靈魂的特定形而上學觀。這一形而上學觀隨即向我們展示了哲學家心中的人類生活模式,以及理想的社會形勢。然後,這一整套思想體繫又成為了哲學後輩們的哲思之始。


    我們需謹記,這些哲學思想永遠都不會過時。即使這些哲思的結論已由哲學後輩或是科學家們證實為錯誤的,也仍可對現如今的我們有所啟迪。事實上,許多幾百年來都為人所誤解的思想終卻被後人證實是極具先見之明的,如古希臘的原子論。更重要的是,這些思想家建立起了哲學、思考方式以及如何將各種想法組織起來的實踐過程。我們必須謹記,這些思想不過是某位哲學家龐大思想體繫的冰山一角而已,它們通常是其冗長推理過程的結論。


    科學和社會


    哲學的影響已超越了哲學領域本身,根植到主流科學界、政界以及藝術運動等領域之中。科學和哲學之間的關繫往往是循環往復的,一種領域內的思想會觸動另一領域的思想。已經存在一個固定的研究科學方法以及科學實踐背後哲思的哲學分支。邏輯思考的發展影響了數學的發展,並成為依靠對世界的繫統觀察以解釋世界的科學方法的思想基礎。有關本我和意識實質的思想發展成了哲學的科學分支。


    哲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繫也是如此。所有倫理道德觀都能在歷史上的政治領袖身上找到縮影,它們塑造了我們如今生存的社會,甚至能促進社會變革。所有職業領域所做的決定都有其受偉大哲學家思想所影響的道德標準。


    思想理論的背後


    本書所傳遞的思想來自於各種社會和文化之中的人們,並受到各種社會和文化的影響與塑造。我們在審視這些觀念時會對特定的民族或是宗教特色以及這些哲學家們所生活的時代風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書中所記載的各位哲學家都有其鮮明的個性特質——有些天性樂觀,有些悲觀;有些謹慎勤勉,有些思想深遠;有些會用清晰、精準的語言闡述思想,有些則詩意無限,更多的則是使用稠密而又抽像的語言,令人不得不花時間理解其真正內涵。如果能閱讀並記載這些思想的原文,那你將不隻會肯定或否定這些思想,追隨這些哲學家們的邏輯推理過程,更會對這些思想背後所體現出來的哲學家、本性特質有所了解。比如,你可能會喜歡詼諧而又極富魅力的休謨,欣賞其清晰美麗的散文式語言,卻不會對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完全贊同;你可能一方面認為叔本華的語言富於雄辯性,令人樂於閱讀,另一方面卻又清楚地感覺到他應該不是個討人喜歡的人。


    上面提到的思想家是非常詼諧,非常具有啟發性的(時至今日也仍然如此)。偉大的思想家同時也是偉大的作家,閱讀他們的著作能夠像閱讀文學作品一樣讓人收獲良多;我們不僅能欣賞其文學風格,更能品評其哲學風格,及其呈現論點的方式。哲學不僅激發思考,也像偉大的藝術一樣令人振奮,像數學推導一樣優雅高貴,像餐後演講者一樣詼諧幽默。


    哲學所關注的不僅是思想——哲學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哲學領域中的答案沒有對和錯之分,哲學家們對問題的探索往往會走向完全不同的解答,這些問題是科學以及宗教所無法解釋的。


    享受哲學


    如果好奇是人類的天性,那麼由探索發現帶來的樂趣以及戰栗也隻屬於人類。人類可以從哲學中獲得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快感,以及欣賞藝術作品時的快樂。畢竟,我們從實現信仰中所獲得的滿足感並非來自社會、教師、宗教甚至是哲學家們,而是來自於我們個人的判斷推理。

    媒體評論
    《“人類的思想”百科叢書》通過詼諧靈動的插圖和簡潔平實的語言,對高深的思想和傑出的智慧予以精準的詮釋,讓你在閱讀與學習中體驗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
    ——美國觀察者網站(Examiner.com)

    本從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將專業深奧的知識和理論化為形像易懂的語言傳遞給讀者,同時配有思想導圖、示意圖和插圖,以易看易讀易理解的方式,完美呈現了人類偉大智慧的結晶。
    ——美國《Booklist》雜志

    每本書都展現了超過100個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思想以及它們的締造者為人類所做的貢獻。本叢書內容簡潔有力,形式多樣,可讀性很強,超越了普通教科書的平鋪直敘、枯燥乏味,能讓青少年在輕松閱讀的同時,享受一場人類智慧的饕餮盛宴。

    《“人類的思想”百科叢書》通過詼諧靈動的插圖和簡潔平實的語言,對高深的思想和傑出的智慧予以精準的詮釋,讓你在閱讀與學習中體驗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


    ——美國觀察者網站(Examiner.com)


     


    本從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將專業深奧的知識和理論化為形像易懂的語言傳遞給讀者,同時配有思想導圖、示意圖和插圖,以易看易讀易理解的方式,完美呈現了人類偉大智慧的結晶。


    ——美國《Booklist》雜志


     


    每本書都展現了超過100個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思想以及它們的締造者為人類所做的貢獻。本叢書內容簡潔有力,形式多樣,可讀性很強,超越了普通教科書的平鋪直敘、枯燥乏味,能讓青少年在輕松閱讀的同時,享受一場人類智慧的饕餮盛宴。


    ——美國《青年之聲》雜志


     


    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文明與現代化的是那些走在我們認知水平前列的先知先覺的思想家。他們的智慧和思想或者產生於千百年以前,或者正指導著當代的思想運動。相信,這套叢書會帶給我們一抹抹人類*耀眼的智慧之光。


    ——羅先勇,中國報道雜志社副總編輯 


     


    如果閱讀是一種風景,那麼,《“人類的思想”百科叢書》就是浩瀚海洋。如果閱讀是一種習慣,那麼就請不要遺忘這套書。它以獨特視角,詮釋了人類的崇高尺度。


    ——張小強,《商務財經網》執行主編,資深平面媒體人 

    在線試讀
    古代哲學
    人類自出現以來已對世界以及自身所處的位置提出了無數問題。早期社會的大多數基礎問題的答案都是由宗教予以解答的:用上帝的行為解釋宇宙萬物的運轉,並為人類文明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然而,有些人卻從中看到了傳統宗教解答的不足之處,開始根據理性推論而非傳統或宗教尋找答案。這一轉變標志著哲學的誕生,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位為人所知的偉大思想家,古希臘哲學家米利都(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的泰勒斯。泰勒斯運用理性推理來調查宇宙的本質,並鼓勵他人參與進來。他為後繼者們所留下的不隻是對許多問題的解答,更重要的是一整套理性思考的程序,以及判斷何為令人滿意的解釋的標準。出於這一原因,泰勒斯被大部分人視為哲學的先祖。
    早期哲學家們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泰勒斯提出的一個基礎問題上:“宇宙由什麼組成?”而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解答組成了科學思考的基本,並將科學與哲學聯繫起來,並延續至今。畢達哥拉斯試圖從原始物質以及數學兩個領域分析世界,因此其研究成果也成為了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和他的繼任者用數字、比率以及幾何描繪宇宙的結構,雖然這些由數字串聯起來的關繫在畢達哥拉斯及其後繼者看來具有莫測的神秘性,他們對宇宙的數值化解讀對科學觀的興起有著深遠的影響。
    希臘古典哲學
    隨著古希臘城邦的不斷擴張,哲學在希臘的影響從羅尼不斷蔓延至全國,尤其是雅典城,更是迅速發展成為希臘的文化中心。雅典的哲學家們拓寬了哲學的範圍,將各種新問題,如“我們是如何獲取知識的?”,以及“我們如何生活”納入研究範圍。雅典人蘇格拉底開闢了短暫卻又影響深遠的希臘古典哲學時代。雖然沒有留下任何傳世著作,蘇格拉底思想的重要性卻毋庸置疑,他引導了未來哲學的發展方向,以至於人們將所有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統統劃歸為前蘇格拉底一派。他的學生柏拉圖在雅典創立了一所名為“學院”(Academy)的哲學學校(其名源於“學術的academic”一詞)。柏拉圖在這所學校中教授並發展了老師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將這些思想傳遞給了像亞裡士多德這樣的學生們,而亞裡士多德畢業後也成了該校的教師,在那裡度過了20年的歲月。上述三位偉大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亞裡士多德——特色鮮明的理念以及思考方式組成了現今為我們所知的西方哲學流派的根基,三人理念中的差異仍繼續成為哲學流派的劃分標準。

    古代哲學 


    <前700-250 


     


    人類自出現以來已對世界以及自身所處的位置提出了無數問題。早期社會的大多數基礎問題的答案都是由宗教予以解答的:用上帝的行為解釋宇宙萬物的運轉,並為人類文明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然而,有些人卻從中看到了傳統宗教解答的不足之處,開始根據理性推論而非傳統或宗教尋找答案。這一轉變標志著哲學的誕生,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位為人所知的偉大思想家,古希臘哲學家米利都(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的泰勒斯。泰勒斯運用理性推理來調查宇宙的本質,並鼓勵他人參與進來。他為後繼者們所留下的不隻是對許多問題的解答,更重要的是一整套理性思考的程序,以及判斷何為令人滿意的解釋的標準。出於這一原因,泰勒斯被大部分人視為哲學的先祖。


    早期哲學家們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泰勒斯提出的一個基礎問題上:“宇宙由什麼組成?”而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解答組成了科學思考的基本,並將科學與哲學聯繫起來,並延續至今。畢達哥拉斯試圖從原始物質以及數學兩個領域分析世界,因此其研究成果也成為了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和他的繼任者用數字、比率以及幾何描繪宇宙的結構,雖然這些由數字串聯起來的關繫在畢達哥拉斯及其後繼者看來具有莫測的神秘性,他們對宇宙的數值化解讀對科學觀的興起有著深遠的影響。


    希臘古典哲學


    隨著古希臘城邦的不斷擴張,哲學在希臘的影響從羅尼不斷蔓延至全國,尤其是雅典城,更是迅速發展成為希臘的文化中心。雅典的哲學家們拓寬了哲學的範圍,將各種新問題,如“我們是如何獲取知識的?”,以及“我們如何生活”納入研究範圍。雅典人蘇格拉底開闢了短暫卻又影響深遠的希臘古典哲學時代。雖然沒有留下任何傳世著作,蘇格拉底思想的重要性卻毋庸置疑,他引導了未來哲學的發展方向,以至於人們將所有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統統劃歸為前蘇格拉底一派。他的學生柏拉圖在雅典創立了一所名為“學院”(Academy)的哲學學校(其名源於“學術的academic”一詞)。柏拉圖在這所學校中教授並發展了老師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將這些思想傳遞給了像亞裡士多德這樣的學生們,而亞裡士多德畢業後也成了該校的教師,在那裡度過了20年的歲月。上述三位偉大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亞裡士多德——特色鮮明的理念以及思考方式組成了現今為我們所知的西方哲學流派的根基,三人理念中的差異仍繼續成為哲學流派的劃分標準。


    古希臘經典哲學時期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的逝世而終結。這位偉大的君主統一了古希臘,並收復了曾經團結起來與之為敵的希臘各城前322年,哲學家亞裡士多德去世,哲學也隨之分為了許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包括犬儒學派、懷疑派、伊壁鳩魯派


    以及斯多葛學派在內的各大學派相繼出現。


    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希臘文化隨著羅馬帝國的崛起而漸漸衰落。除斯多葛學派外,羅馬人對希臘哲學沒有過多的研究。然而希臘哲學思想之所以得以保存,其主要原因在於這些思想被妥善記錄在了書稿之中,並被翻譯成了阿拉伯語,隨著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的興起在中世紀時期再次出現。


    東方哲學


    同時期的亞洲思想家們也在質疑著傳統觀點和世俗認前771年&mdas前481年間的政治動亂引發了一種哲學觀念的興起,它們不再熱衷於探討宇宙的本質,轉而研究如何組建一個完善而又公平的社會,並試圖為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公民樹立道德標準,並在這一過程中觀察究竟是哪些因素構成了世人眼中的“美好”生活。這便是所謂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期,其中富影響力的是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二者對中國哲學的影響與統治一直持續到20世紀。


    中國以南的國家也出現了具有同等影響力的哲學家——悉達多·喬達摩,即釋迦牟尼前500年左右在印度北部興起以來,其哲學教義已傳遍印度次大陸以及南亞的大部分地區,至今仍廣為流傳。


     


    水造萬物


    米利都的泰勒斯(約前624–546


     


    背景介紹


    哲學分支:形而上學


    聚論


    此前:


    <前2500&ndas前900年,克裡特文明及隨後的希臘邁錫尼文明借助於宗教傳說來解釋各種物理現像。




    此後:


    <前5世紀初,古希臘哲學家恩佩多克勒提出,宇宙由土地、水、空氣和素構成。



     


    古風時前8世紀中葉&mdas前6世紀),希臘半島的居民逐漸適應了城邦制的社會結構。他們開發出了一套用於書寫的字母序列,更開創了如今的西方哲學體繫之始。早期的各種文明依靠宗教來解釋世間萬像;而古風時期湧現出了一批新式思想家,開始嘗試為這些現像找尋更為本質、更為合理的答案。


    這些新興科學思想家中先為人所知的是米利都的泰勒斯。他沒有任何著作存世,我們所了解的是他精通幾何與天文學,並因成功地預前585年發生的所有日食而名聲大噪。思維方式向實踐領域的轉變令泰勒斯開始相信世間萬物絕不是由神話傳說塑造而成的,而是擁有自然成因以及理由的,這是他通過認真觀察發現的。


    基礎物質


    泰勒斯需要先建立起條哲學準則作為研究的基礎。於是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宇宙的基本構成材料是什麼?”論的解釋,世間萬物終都可劃歸為某種單一物質,這一理論在西方哲學內正是由泰勒斯及其追隨者率先提出的。泰勒斯論證道:構成宇宙的原材料應該能夠組合構成世間萬物,可以運動,可以發生變化。他觀察到水對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水不停流動,發生改變,組成各種不同的形態,從液態水變為固態冰再化為氣態的蒸汽。因此,泰勒斯總結出,世間萬物,無論采取何種形態,一定都是水在某種階段上的變化形態。


    泰勒斯還注意到,每個大陸都被水所環繞,進而推斷出地球也一定是始於水中,並漂浮在水面之上。當某物使水面產生漣漪或震顫時,就會引發地震。


    雖然上述理論細節非常有趣,卻並不是令泰勒斯成為哲學史上的重要形像的關鍵原因。泰勒斯對哲學重要的貢獻在於他是位為諸多基本問題探求合乎自然與理性的解答、而非一時興起地將萬事萬物的成因歸功於莫測神明的思想家。泰勒斯以及隨後的米利都學派的哲學家們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為西方世界建立起未來科學及哲學的思想基礎。


    米利都的泰勒斯 


    關於泰勒斯,我們隻知其生於並居住在米利都,也就是現在土耳其的海岸旁。其他有關其生平事跡幾乎無人知曉。泰勒斯沒留下任何著作——前提是如果他真的曾經寫過的話。盡管如此,他還是經得起希臘早期重要思想家之一這一身份的。亞裡士多三世紀專為古希臘哲學家撰寫傳記的作者第歐根尼•拉爾修也經常在其著作中詳細引用泰勒斯的哲學思想。


    根據民間流傳,泰勒斯不僅是一位哲學家,還積極參與政事,更是一位極其成功的商人。據稱他曾廣泛遊歷於地中海東部,在遊覽埃及的過程中學會了應用幾何學,這一知識隨後成為了他演繹推導研究法的基礎。


    然而,泰勒斯重要的身份是教師,他是位米利都學派哲學家的導師。他的學生阿納克西曼德將其理論發展擴大,又成為阿那克西米尼的老師。據稱,阿那克西米尼曾為年輕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授課。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