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西方哲學家中的中國之友——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茨與伏爾泰思想研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文聘元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世界哲學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968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96840
    作者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04月 

        
        
    "

    編輯推薦

    中華文明是古老的文明,並且是*從遙遠的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文明。但由於地理相距遙遠,我們在思想上對西方文明的影響稀微,西方的哲學家們也甚少提及中華文明。本書正是以此為靈感,挑選了西方哲學家中對中國有著濃厚興趣的中國之友,從他們的生平、思想與著作入手,以獨特的視角觀察西方哲學史,並在中西文化的異同中看到中國特色的哲學思想。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部分分析了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茨與伏爾泰三位哲學家的思想。第二部分不但包含了19世紀黑格爾對中華文明與中國哲學的蔑視與攻擊之辭,更包含了對中國與西方思維模式的整體性分析,指出了共有三種思維模式,即聯覺思想、邏輯思維與實證思維。全書通過一條共同的線索——與中國的關繫——將三位哲學家串聯在一起,分析比較中國與西方哲學思想異同,更在此基礎上弘揚中華文化,是一部面向中國之未來的作品。

    作者簡介
    目錄
    馬勒伯朗士
    章馬勒伯朗士與中國
    節馬勒伯朗士與中國
    第二節簡單人生
    第二章上帝、心靈與可感之物
    節對萬物的分類
    第二節心靈如何認識萬物
    第三節認識與上帝
    第三章如何理解上帝
    節上帝:孤獨的存在
    第二節並不自由的上帝
    第三節幸福在於上帝
    第四章朱子與馬勒伯朗士
    節神與中國人

    馬勒伯朗士


    章馬勒伯朗士與中國


    節馬勒伯朗士與中國


    第二節簡單人生


    第二章上帝、心靈與可感之物


    節對萬物的分類


    第二節心靈如何認識萬物


    第三節認識與上帝


    第三章如何理解上帝


    節上帝:孤獨的存在


    第二節並不自由的上帝


    第三節幸福在於上帝


    第四章朱子與馬勒伯朗士


    節神與中國人


    第二節理與神之異同


    第三節運動、認識與快樂


    第四節奇異的契合


    萊布尼茨


    第五章萊布尼茨的人生與著作


    節宮廷裡的萬事通


    第二節挫折與慘淡


    第三節萊布尼茨與微積分


    第四節萊布尼茨的著作


    第六章萊布尼茨哲學的基礎理論


    節萬物源於充足理由


    第二節論自由意志


    第三節自由與必然


    第七章單子論


    節單子與原子


    第二節單子的八大屬性


    第八章前定和諧


    節究竟什麼是前定和諧


    第二節這是好的世界


    第三節應該如何認識前定和諧


    第九章靈肉與善惡


    節靈與肉


    第二節身與心


    第三節何為惡?


    第四節為什麼這世界應該有惡?


    第十章語言與邏輯


    節語言:人類古老的紀念碑


    第二節數理邏輯的先驅


    第十一章論天賦觀念


    節為什麼有天賦觀念?


    第二節天賦觀念的兩個重要特點


    第十二章空間和時間


    節對空間的理解


    第二節對時間的解釋


    第十三章對中華文明的崇敬與贊美


    節對中華文化的整體性認識


    第二節漢語


    第三節理學與二進制


    第四節萊布尼茨之繼承者沃爾夫與中國


    伏爾泰


    第十四章偉大的啟蒙者伏爾泰


    節伏爾泰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伏爾泰的人生


    第十五章伏爾泰對上帝的理解


    節如何理解上帝?


    第二節為什麼要有上帝?


    第三節對宗教迷信與狂熱的批判


    第十六章論知識


    節知識源於經驗


    第二節反對天賦觀念


    第十七章自由、平等與氣候決定論


    節平等與自由


    第二節氣候決定論


    第十八章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贊美


    節對中國歷史的理解


    第二節中華文化的優越性


    第三節中華文化的局限性


    前言
    西方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思想繁榮、哲學昌盛的世界,古希臘以降,傑出的哲學家可謂群星璀璨。
    這些哲學家的思想也各有所長,既有共同之點,也各具特色。而正是那些共同之點的存在使得我們可以對這些哲學家們進行相應的分類,如分成經驗主義的或者理性主義的、有神論的或者無神論的,如此等等,甚至於可以進行更加的細分,如對“存在”這個詞的不同理解就可以構成一部貫通整個西方哲學史的著作。
    簡言之,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理解西方哲學史,從而進行具有特色的歸納並且寫出相應的獨具特色的作品來。
    本書正是從一個獨特視角去看西方哲學史。
    這個獨特的視角是與中國相關的。
    中華文明是古老的文明,向來被認為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並且是從遙遠的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文明。但由於地理相距遙遠,我們在思想上對西方文明的影響稀微,西方的哲學家們也甚少提及中華文明。據我的了解,早提及中國的西方哲學大家是誕生於1561年,中世紀晚期的培根,他在其著作之中有幾次提到了中國。例如他在《新工具》中說,中國人不了解音樂學中關於諧音學的知識,中國的文字中也沒有字母,意指中國的文字是原始而簡陋的。

    西方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思想繁榮、哲學昌盛的世界,古希臘以降,傑出的哲學家可謂群星璀璨。
    這些哲學家的思想也各有所長,既有共同之點,也各具特色。而正是那些共同之點的存在使得我們可以對這些哲學家們進行相應的分類,如分成經驗主義的或者理性主義的、有神論的或者無神論的,如此等等,甚至於可以進行更加的細分,如對“存在”這個詞的不同理解就可以構成一部貫通整個西方哲學史的著作。
    簡言之,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理解西方哲學史,從而進行具有特色的歸納並且寫出相應的獨具特色的作品來。
    本書正是從一個獨特視角去看西方哲學史。
    這個獨特的視角是與中國相關的。
    中華文明是古老的文明,向來被認為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並且是從遙遠的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文明。但由於地理相距遙遠,我們在思想上對西方文明的影響稀微,西方的哲學家們也甚少提及中華文明。據我的了解,早提及中國的西方哲學大家是誕生於1561年,中世紀晚期的培根,他在其著作之中有幾次提到了中國。例如他在《新工具》中說,中國人不了解音樂學中關於諧音學的知識,中國的文字中也沒有字母,意指中國的文字是原始而簡陋的。
    特別是在《新大西島》中,他對中國的批評可以說是毫不客氣。他說中國一直有一種古老的法律,就是不準外邦人人境,他認為這是一種“很壞的法律”,因為它“使中國人民成為古怪、愚昧、怯懦和蠢笨的民族”。
    他還說,中國雖然限制外國人進入,但中國人自己卻可以隨意航行到各處, “這就說明他們限制外邦人人境的法律是一種怯懦和恐懼的表現”。
    他甚至還說,在大西島上也像中國人埋藏陶器一樣在許多洞穴裡埋藏各種各樣的陶器,不過大西島上的種類“比中國的陶器更多,形式更美”。
    我們知道,中國的瓷器(我認為培根在這裡實際上指的不是陶器而是瓷器)之精美舉世無雙,培根由於對中國懷有偏見,即使在編造出來的小說式的《新大西島》中也要說中國不行,就連中國人擅長的瓷器都不行。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來,當時西人對於中華文化是相當缺少了解的,正因為缺少了解而對之抱著一種負面的甚至輕蔑的看法。抱持這種看法的西方哲學大家並不止培根一個,生於1770年的黑格爾同樣如此。例如他認為中國人是沒有自己的歷法的,而對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與基礎的孔夫子的思想,他在《哲學史講演錄》中是這樣說的:
    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孔子隻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隻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我們根據他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顯然,黑格爾對中華文化是持著批判甚至蔑視的態度的。西方人對中華文明的這種蔑視與不了解從十六世紀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此後當然更是如此。因為黑格爾之後,中國更加落後於西方了,到十九世紀甚至淪為了西方人的半殖民地。
    然而,並非所有的西方哲學家對中國都抱持著這樣的態度,縱觀整個西方哲學史,可以說有三個“中國之友”,他們有一個共同之點,就是對古老的中華文明懷著相當大的好奇心,也進行了相應的論述,並且整體而言都抱持著正面的態度,這三個人就是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茨與伏爾泰。
    這三人可以說各有特點。
    馬勒伯朗士對中華文明的整體並不理解,他隻是基於朋友的請求,經朋友轉述朱子理學之後,認為其與傳統的基督教思想並不相符,甚至整體來說是屬於無神論的,因此要加以批判。目的也是要中國人接受這種批判,好轉而跟從基督教的來華傳教士們信仰基督教的上帝。雖然如此,馬勒伯朗士對於理學的分析卻是所有西方大家中對中國哲學為深刻而繫統的比較性分析,是中西比較哲學的典範,直至今天都是好的樣本之一。原因無他,因為馬勒伯朗士是對中國哲學尤其是朱子理學作出過深入了解的西方哲學大家,雖然有不妥之處,但整體而言卻是正確的,指明了中國傳統哲學是無神的,是以道德而不是以神為基礎的。
    萊布尼茨和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卻不是如此。首先他們針對的並非如馬勒伯朗士一樣隻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理學,而是整體的中華文化,並且對這種文化有著崇高的敬意,例如萊布尼茨在《人類理智新論》中甚至稱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

    在線試讀

    講到伏爾泰對中國的了解,直觀的就是他一個有名的劇作《中國孤兒》了,1755 年上演,直到現在還算得上是名劇。它的副標題是“五幕孔子倫理學”,所宣揚的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其情節是朝劇作家紀君劇《趙氏孤兒大報仇》為藍本寫就的,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將軍屠岸賈殘殺了本來權傾趙國的趙盾一家,隻有其子趙武漏網,屠岸賈想要斬草除根,於是全力搜捕,但其門客程嬰與公孫杵臼犧牲自己、歷盡艱難,後設計救出了趙家遺孤,由程嬰撫養成人,後終於報仇雪恨。


        這個故事在中國看上去有些老土,但在西方人眼裡就不一樣了,它其中展現的為了他人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忠誠與俠肝義膽都是西方人所缺少的,對他們自然有相當的衝擊力。這個劇本也說明了伏爾泰是肯定中國文明的,當然,他不止是肯定而已,而是大加贊美,並且猛烈地批判了一切否定中國文明之偉大與悠久的謬見。伏爾泰對中國的項肯定是認同中國歷史的悠久,反駁懷疑論調。


        伏爾泰對中國文明的悠久歷史是堅信不疑的,在《風俗論》中,他簡潔有力地說:“不容置疑,中華帝國是在4000 多年前建立的。”這裡的四千多年與中國人一向自謂的五千年也差不多了,比中國考古學上面從甲骨文開始算起的三千多年要早了千年之久。這是伏爾泰對中國文明悠久歷史的基本看法。


        但是,即使在伏爾泰所處的那個時代,就已經有很多的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歷史沒有那麼久,他們提出來的主要的根據當然是沒有考古學的發現,沒有實物的證據證明中國文明有四千多年或者五千年那麼久,甚至說中國文明是源自埃及或者腓尼基之類,伏爾泰對此可以說極為反感,在《哲學辭典》的《論中國》條目裡,他對這種觀點進行了諷刺性的批判:


        在西方的一個省份,過去叫做克爾特的那裡,人們的奇談怪論竟然發展到說中國人僅僅是埃及的殖民地人,或者說是腓尼基的殖民地人。人們竟還認為,就像證實許多事物一樣,證實了一位埃及國王被希臘人稱做米那的就是中國國王大禹,亞托埃斯就是中國國王啟,不過是更換了幾個字母罷了。而且人們更進一步竟然這樣推論:


        埃及人有時候在夜間點燃火炬,中國人也點燈籠,所以中國顯然是埃及的一塊殖民地。耶穌會教士帕爾南曾在中國生活過二十五載,又精通中國語言和學術,他既不失禮而又蔑視地駁斥了這一切想像之談。所有到過中國的傳教士和中國人,凡是聽到有人對他們說西方人們改變了中國這個帝國,盡都付之一笑。帕爾南神甫回答得還較認真一點。他說,你們說的那些埃及人到中國去勢必要路經印度。當時的印度是否有人?要是有的話,又怎麼能讓一支外國軍隊過境呢?要是印度當時還沒有人的話,埃及人豈不就會留在印度了嗎?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