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情感與意識——施萊爾馬赫教義哲學思想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424-2064
    【優惠價】
    890-1290
    【作者】 聞駿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07146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8071468
    叢書名:愛智學術文庫

    作者:聞駿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6月 


        
        
    "

    編輯推薦

    本書的考察和研究依托經典文本進行繫統、深入的研究與闡釋,采用逐章逐節精讀深解的研究方法,努力將施萊爾馬赫文本中所內含的思想意蘊充分闡發出來。一方面立足於施萊爾馬赫原始文本並依托大量二手研究資料,循序漸進地開展研究。另一方面大膽尋求突破,以現代性的視角和眼光來重新審視施萊爾馬赫的教義哲學思想。而在這一過程中,力圖把宏觀把握與微觀分析相結合、整體性理解與細節化考察相結合。因此,本書的研究既有微觀細節的處理,也有宏觀背景的考察;既有對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層次的分析與考察,也有對整體意義的精煉和提升。這在國內施萊爾馬赫哲學思想研究領域內尚不多見。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施萊爾馬赫教義哲學經典著作,試圖對其進行全面、繫統、深入的解讀、闡釋與研究,以期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深入考察施萊爾馬赫所構建的宏大的教義哲學思想體繫。本書緊緊抓住施萊爾馬赫教義哲學思想的核心概念——“情感”和“宗教自我意識”,以對施萊爾馬赫情感學說和自我意識理論的分析和考察為基本立足點,以點帶線、以線帶面,試圖從理論背景、思想前提、形成過程、發展脈絡、具體內涵、理論層次、具體體現以及理論意義等多個層面和緯度,進行較為全面的考察與梳理。

    作者簡介

    聞駿,男,湖北襄陽人,華中科技大學哲學院副教授。1998—2008年就讀於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獲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繫外國哲學與宗教學教研室主任、武漢大學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基督教思想史、西方近代宗教哲學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先後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現代哲學》、《自然辯證法研究》、《德國哲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譯著1部。

    目錄
    導言/1

    章施萊爾馬赫教義哲學思想體繫概覽/10

    節施萊爾馬赫與《基督教信仰》/11

    第二節教義哲學體繫的歷史地位與基本問題/20

    第三節《基督教信仰》一書的基本問題與主體

    結構/25

    第二章有關教義哲學的基本界定/31

    導言/1

    章施萊爾馬赫教義哲學思想體繫概覽/10

    節施萊爾馬赫與《基督教信仰》/11

    第二節教義哲學體繫的歷史地位與基本問題/20

    第三節《基督教信仰》一書的基本問題與主體

    結構/25

    第二章有關教義哲學的基本界定/31

    節導論部分的兩個基本任務/32

    第二節教義學的基本定義/45

    一、有關教會的概念:從倫理學中借取的命題/49

    二、有關一般宗教團契組織的多樣性:從宗教哲學中

    借取的命題/60

    三、基督教按其特有本質的呈現:從護教學中借取的

    命題/67

    四、有關教義學與基督教虔敬信仰之間的關聯/74

    第三節教義學體繫的基本方法和結構安排/79

    一、教義學內容的揀選/80

    二、教義學體繫的形式/85

    第三章一般宗教自我意識的邏輯進展/90

    節“依賴感”的一般內涵/91

    第二節創造與保全/104

    第三節與一般宗教自我意識相關聯的神聖屬性和

    世界的原初完滿性/111

    第四節一般宗教自我意識向特殊宗教自我意識的

    過渡/116

    第四章特殊宗教自我意識的邏輯進展(一)/123

    節罪的本質/124

    第二節罪的來源與種類/129

    第三節惡與神聖聖潔和公義/136

    第五章特殊宗教自我意識的邏輯進展(二)/143

    節基督的本性/146

    第二節基督的職事/156

    第三節與世界的構造相關聯的教會團契組織/166

    結語/190

    參考文獻/198

    附錄一施萊爾馬赫年譜/203

    附錄二《基督教信仰》章節結構及一百七十二個命題的詳細分布/207

    附錄三施萊爾馬赫著作德文版全集概況/211

    後記/214

    前言
    總序恩格斯曾說:“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必須緊緊把握自己時代的脈動,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斷創新自己的形式和內容。當今時代,從國際情勢來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復雜交織的矛盾處於劇烈爆發的歷史時期,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意識形態之間的對抗、民粹主義與精英主義的牴牾、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博弈、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的鬥爭……凡此種種,無不給原本就脆弱的世界秩序增添了諸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加速著世界格局的震蕩與重構。從國內情勢來看,中國已經順利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積累,正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國要想實現自身的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方面必須針對國內各領域的深層次矛盾進一步深化改革,抓住歷史機遇推動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必須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遏制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限度地為自身的和平發展爭取廣泛的國際合作空間。國際國內局勢不斷演變的實踐進程客觀上要求理論進程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畢竟實踐進程需要理論的反思和指導,脫離理論的實踐進程是盲目的,理論進程也需要實踐的檢驗和支撐,脫離實踐的理論進程是空洞的。此外,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正在不斷推動人類生產、生活和生存方式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中國必須抓住歷史機遇,集中力量攀登科學高峰和發展高新科技產業,躋身世界科技強國行列。但是,一如恩格斯所說:“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究竟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同樣地,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文明和社會發展的高峰,也終究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因此,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勇攀科學高峰的實踐進程迫切需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創造能夠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繫、學術體繫、話語體繫,推動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走向成熟,達到應有的高度和深度。

    總序恩格斯曾說:“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必須緊緊把握自己時代的脈動,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斷創新自己的形式和內容。當今時代,從國際情勢來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復雜交織的矛盾處於劇烈爆發的歷史時期,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意識形態之間的對抗、民粹主義與精英主義的牴牾、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博弈、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的鬥爭……凡此種種,無不給原本就脆弱的世界秩序增添了諸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加速著世界格局的震蕩與重構。從國內情勢來看,中國已經順利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積累,正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國要想實現自身的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方面必須針對國內各領域的深層次矛盾進一步深化改革,抓住歷史機遇推動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必須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遏制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限度地為自身的和平發展爭取廣泛的國際合作空間。國際國內局勢不斷演變的實踐進程客觀上要求理論進程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畢竟實踐進程需要理論的反思和指導,脫離理論的實踐進程是盲目的,理論進程也需要實踐的檢驗和支撐,脫離實踐的理論進程是空洞的。此外,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正在不斷推動人類生產、生活和生存方式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中國必須抓住歷史機遇,集中力量攀登科學高峰和發展高新科技產業,躋身世界科技強國行列。但是,一如恩格斯所說:“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究竟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同樣地,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文明和社會發展的高峰,也終究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因此,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勇攀科學高峰的實踐進程迫切需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創造能夠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繫、學術體繫、話語體繫,推動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走向成熟,達到應有的高度和深度。

    在這一因變促新的時代背景下,哲學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對於肩負“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國高等學校而言顯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國高等學校越來越充分地認識哲學教育對於人纔培養的重要性,普遍把哲學導論、邏輯與批判性思維等哲學通識教育課程作為所有學生的必修課來開設。哲學作為一門基礎性人文學科,致力於人所特有的自身生存根基、生命意義的反思和探索,不斷提升人的自我意識和生存自覺,哲學教育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形塑和發展,乃至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具有根本意義。《易經》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以“化成天下”為主要功能和根本目的的人文科學中,哲學相較於文學和歷史學而言,無疑是一門具有更強人文性的學科。從根本上講,哲學完全可稱得上是人之為人賴以安身立命的“為己之學”“成人之學”,抑或是一門努力使人變得高貴或者高尚的人學。在比較學哲學與學其他科學的目的之不同時,馮友蘭先生說:“每個人都要學哲學,正像西方人都要進教堂。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不是學哲學)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即有一定職業的人。”馮友蘭先生的這一說法不僅表明人文性是哲學本質的屬性,而且道出了哲學的根本使命在於使人學以成人。哲學的根本使命和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它對人的教化或者教育上,即教人學會反思自己、涵養自己,學會覺悟人生意義,陶冶人生情趣、提升人生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講,哲學與教化或者教育是相通的。康德在論述教育時說:“人唯有通過教育纔能成為人。除了教育從他身上所造就的東西,他什麼也不是。”教育既是完成哲學的根本使命所要達到的終極目的,又是實現哲學的社會功能的必要手段。歸根結底,哲學的終極目的在於以教化或者教育的方式使人成為人,即把人的動物性改造成人性。眾所周知,人之為人本乎人性,人文素養是人之為人的基本素質。沒有人文底蘊的教育無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我國高等學校的辦學性質決定了它肩負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是完成我國高等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理應以哲學教育為天職和本分。《大學》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哲學教育本質上是一項培養人學會以概念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終達到按照真善美的價值理念塑造世界和人自身,提升人的內在精神生活品質、情操和境界的事業,它不僅致力於培養人的理性認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而且致力於陶冶人的愛智情趣、求真態度、向善意志、致美境界等精神品格。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之形塑與哲學教育須臾不可離。若強以離之,則謂舍本逐末,蔽於道也,蓋因“道之顯者謂之文”。

    在當今中國社會,雖然人們因受功利主義、效用主義等社會思潮影響而熱衷於追求外在的物質生活和工具理性,傾向於重視科技教育而忽視人文教育,進而對自己精神生活品質的關切暫時讓位於對物質生活改善的欲求,但是歸根結底人總是不可避免地要返回認識自己、反思自己、涵養自己、改造自己的精神追求上來,以便達到使自己變得高貴或者高尚的目的。當前我國教育主管部門特別強調高等學校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治校的根本任務來抓,這無疑為改善我國一段時間以來人文教育式微的處境、回歸高等教育的本位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當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賴於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其中強化科研育人也是重要抓手之一。創新和精進人文學術研究並使之轉化為育人資源,不僅是彰顯人文價值和人文情懷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是敦化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從這個意義上講,充分發揮哲學研究的育人作用對落實我國高校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顯得尤其重要。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它注定會以一場突如其來、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影響被濃墨重彩地載入世界歷史。這場可怕的瘟疫持續的時間之長、在全球蔓延的範圍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給全球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造成的嚴重衝擊和阻礙不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難以估量的,對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的巨大影響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後疫情時代逐漸凸顯出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抗疫防疫上本著以人民為中心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及時果斷地動員和組織全國力量,科學有效地打贏了一場抗疫的人民戰爭,並迅速引導全國生產和生活秩序回歸正常,不斷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使我國成為全球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提交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優秀答卷。中國抗疫防疫的偉大實踐為世界各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提供了非常寶貴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強大領導力、凝聚力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優勢和制度優勢。華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華中大)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是全國抗疫戰場投入力量多的高校,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乃至取得全國疫情防控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和與祖國人民同舟共濟的使命擔當。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具有強大理、工、醫科背景的高校在取得抗疫鬥爭勝利後迅速調整了學科布局,毅然決然地成立了哲學學院。這是華中大哲學學科發展史上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它不僅為華中大哲學學科躋身國內一流學科方陣提供了一個具有獨立建制的專業平臺,而且彰顯出華中大黨政領導班子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技術理性、工具理性泛濫於世的大環境下仍然恪守“求真高於求用”的精神品格和追求“厚德愛智”的人文情懷。

    為了通過科研育人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升建設一流學科和培養一流人纔的整體實力和水平,華中大哲學學院決定推出一套高質量的學術叢書。由於哲學就其本義而言是對智慧的熱愛和追求,即“愛智之學”,因此我們將這套學術叢書命名為“愛智學術文庫”。本文庫收錄的是華中大哲學學院部分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其選題涉及哲學門類的不同二級學科。這部分教師不僅是長期耕耘在哲學教育線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且是能夠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毅力潛心問道的哲學研究者,他們既有造詣精深的哲學素養,又有弘毅致遠的人文志向和大愛仁慈的人文情懷,更有學術創新的使命擔當。雖然他們的哲學研究成果明顯地折射出他們因各自的學術涵養和興趣偏好之差異而具有的不同理論關切、思考和表達,但是一如梁啟超先生所言,“學術乃天下之公器也”,體現他們個性化的哲學思考和言說隻有受到廣大學界同仁的認真審視和嚴格批評,纔能成為“化成天下”的學術公器。因此,一方面我們提倡學術研究自由,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熱忱歡迎廣大哲學學人不吝賜教,對本文庫的每一部作品都盡可能客觀公允地提出寶貴批評意見,畢竟學術真理隻有在學術爭鳴中纔能不斷去蔽;另一方面我們強調學術研究的使命擔當,堅守學術規範,講求學術誠信,注重文責自負,衷心希望每一位作者都能在獨立自主地表達自己的理論觀點時盡量虛懷若谷地悅納學術同仁的批評指教,畢竟每一位作者的問題視角、理論視域、觀點闡釋、思想深度、研究方法、論證過程乃至語言表達等都難免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局限性,其理論創新隻有在不斷修正錯誤中纔能從不完善走向完善、從稚嫩走向成熟。

    我們相信,本文庫的出版對於弘揚人文精神、提升哲學素養、繁榮我國哲學事業,乃至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發展都會做出應有的貢獻。衷心祝願本文庫能夠提供更多更好的、令廣大哲學愛好者滿意的學術精品!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1年1月1日托馬斯哲學專題研究前言托馬斯哲學專題研究 

    媒體評論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勇攀科學高峰的實踐進程迫切需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創造能夠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繫、學術體繫、話語體繫,推動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走向成熟,達到應有的高度和深度。

    在線試讀

    從根本上講,哲學完全可稱得上是人之為人賴以安身立命的“為己之學”“成人之學”,抑或是一門努力使人變得高貴或者高尚的人學。在比較學哲學與學其他科學的目的之不同時,馮友蘭先生說:“每個人都要學哲學,正像西方人都要進教堂。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不是學哲學)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即有一定職業的人。”馮友蘭先生的這一說法不僅表明人文性是哲學本質的屬性,而且道出了哲學的根本使命在於使人學以成人。哲學的根本使命和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它對人的教化或者教育上,即教人學會反思自己、涵養自己,學會覺悟人生意義,陶冶人生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