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周易》卦爻辭歷史敘事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683-990
    【優惠價】
    427-619
    【作者】 何益鑫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37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73767
    作者:何益鑫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

    編輯推薦

    每個人應當首先關心自己的靈魂,其次纔是公共和平,盡管幾乎不會有人把他們所見到的一片荒蕪視為和平。


     


     


    在我看來,如果有人真誠地希望拯救別人卻又認為把別人折磨致死是正當的,即便在一個非基督徒國家裡也會讓人感到非常怪異。可以肯定地說,誰都不會相信這種行為是出自仁慈、愛心和善良意願。


     


    公民政府的全部權力僅與人們的公民利益相關,且僅限於掌管此生之事,與來世毫不相干。


     


    我們已經證明,對靈魂的關切不屬於官長。我的意思是,官長的職責乃是被法律所規定的,並以刑罰作為強制手段。但仁愛之關切則包括教誨、勸導和訓誡,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因此,對靈魂的關切屬於自己,也隻能留給他自己。


    ——洛克

     
    內容簡介

    《周易》卦爻辭原是一部繫統性的歷史敘事,其敘事跨度從文王即位之初開始,經過文王、武王的時代,直到周公致政於成王結束,涵蓋了商周之變的主體過程。為此,本書詳細考察了卦爻辭關於“帝乙歸妹”“受命稱王”“晚年征伐”“武王克商”等重大歷史事件及太姒、周公等人物的敘事,並從敘事角度對六十四卦卦爻辭作了全面的注釋和解說。


    《周易》卦爻辭歷史敘事的研究,為文武周公的事跡與思想研究找到了新的依據,為商周之際的古史研究打開了新的視野,更為後世易學傳統之發生與演進的反思提供了一個基礎。從“文王易”到“孔子易”,再到“經傳合一”的傳統易學,《周易》逐漸奠定了它作為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的地位,成為了中國文化標識性的基因,不斷孕育著新的思想可能性。

    作者簡介

    何益鑫,復旦大學理學學士、哲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哲學、《周易》。著有《成之不已:孔子的成德之學》《竹簡<性自命出>章句講疏》等。

    目錄
    上部《周易》本事考
    緒論:《周易》本事3
    節《周易》的性質之爭4
    第二節《周易》是歷史敘事17
    第三節《周易》歷史敘事的史學意義39
    第四節《周易》即文王《易》51

    章《周易》文王初年事81
    節“周人伐商”82
    第二節《震》:極度戒懼86
    第三節《睽》:極度孤立93
    第四節《出車》:南仲的問題99
    第五節小結105

    上部《周易》本事考


    緒論:《周易》本事3


    節《周易》的性質之爭4


    第二節《周易》是歷史敘事17


    第三節《周易》歷史敘事的史學意義39


    第四節《周易》即文王《易》51


     


    章《周易》文王初年事81


    節“周人伐商”82


    第二節《震》:極度戒懼86


    第三節《睽》:極度孤立93


    第四節《出車》:南仲的問題99


    第五節小結105


     


    第二章《周易》帝乙歸妹事107


    節顧頡剛的考證108


    第二節《歸妹》:歸妹的過程111


    第三節《屯》:從求婚開始118


    第四節《小過》:危機的處理123


    第五節《小畜》與《中孚》128


    第六節《泰》與《否》135


    第七節敘事列表140


    第八節小結143


     


    第三章《周易》太姒事145


    節《賁》:迎娶太姒146


    第二節《漸》:太姒之羽儀151


    第三節《家人》:太姒之有家155


    第四節《思齊》:則百斯男159


    第五節小結164


     


    第四章《周易》伐鬼方事165


    節前人的研究166


    第二節《既濟》的敘事170


    第三節《未濟》及其他178


    第四節小結184


     


    第五章《周易》文王受命稱王事186


    節《升》:用見大人187


    第二節《觀》:虞芮來賓196


    第三節《損》:祭天稱王之一203


    第四節《益》:祭天稱王之二210


    第五節清華簡《程寤》及相關問題218


    第六節文王“受命”之說225


    第七節文王“稱王”之說228


    第八節小結230


     


    第六章《周易》文王征伐事232


    節《噬嗑》:喫喻233


    第二節《剝》:床喻240


    第三節《咸》:身喻之一245


    第四節《艮》:身喻之二252


    第五節《師》:行師257


    第六節《解》:解難261


    第七節敘事列表266


    第八節小結268


     


    第七章《周易》文王遷豐事272


    節《井》:始遷而治井273


    第二節《豐》:修葺宗廟宮室276


    第三節《靈臺》:經營臺池苑囿280


    第四節小結283


     


    第八章《周易》武王克商事286


    節歷史記載287


    第二節《同人》:雙關敘事之一293


    第三節《需》:雙關敘事之二304


    第四節《革》:革命敘事310


    第五節小結316第九章《周易》周公事320


    節武王的遺產321


    第二節《蠱》:周公踐祚329


    第三節小結340


     


    第十章文王年表初定342


     


    附錄一: 論現代《易經》研究的理念、方法及其局限


    ——以古史辨派及其影響下的研究為中心351


    節理念:經學的史料化及疑古的思潮353


    第二節契機:殷墟卜辭的發現和對比研究356


    第三節現代《易經》研究的方法及其局限359


    第四節歷史主義的解構主義及可能的出路367


     


    附錄二: 《明夷》的敘事本義與義理闡釋370


    節傳統詮釋及其困境371


    第二節“明夷”的新解374


    第三節《明夷》的史實377


    第四節《明夷》試解383


    第五節結束語:從敘事本義到義理闡釋385


    下部《周易》本事注


    周易略論389


    易注凡例395


    01.乾397


    02.坤401


    03.屯406


    04.蒙409


    05.需413


    06.訟417


    07.師421


    08.比425


    09.小畜429


    10.履432


    11.泰436


    12.否440


    13.同人443


    14.大有447


    15.謙450


    16.豫453


    17.隨456


    18.蠱459


    19.臨463


    20.觀466


    21.噬嗑470


    22.賁473


    23.剝476


    24.復479


    25.無妄482


    26.大畜485


    27.頤488


    28.大過491


    29.坎494


    30.離497


    31.咸500


    32.恆503


    33.遯506


    34.大壯509


    35.晉512


    36.明夷516


    37.家人520


    38.睽523


    39.蹇527


    40.解530


    41.損533


    42.益537


    43.夬541


    44.姤544


    45.萃547


    46.升551


    47.困554


    48.井558


    49.革561


    50.鼎565


    51.震568


    52.艮572


    53.漸575


    54.歸妹578


    55.豐582


    56.旅585


    57.巽588


    58.兌591


    59.渙594


    60.節597


    61.中孚600


    62.小過603


    63.既濟606


    64.未濟609


     


    參考文獻612


    後記623

    前言
    後記
    於我而言,這是一項真實而又奇幻的研究。
    2015年11月底,我到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次年2月下旬,春節返校,我參加了由合作導師干春松先生在人大國學院開設的《周易》讀書班。以研*孔、注疏為主,兼及古今各家易說。每周一次,每次一卦。我去的時候,已經讀了兩年。此後又讀了一年多,直到2017年6月,纔把卦爻辭的部分讀完。

    後記


    於我而言,這是一項真實而又奇幻的研究。


    2015年11月底,我到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次年2月下旬,春節返校,我參加了由合作導師干春松先生在人大國學院開設的《周易》讀書班。以研*孔、注疏為主,兼及古今各家易說。每周一次,每次一卦。我去的時候,已經讀了兩年。此後又讀了一年多,直到2017年6月,纔把卦爻辭的部分讀完。


    我本科聽過謝金良教授的課,研究生又上過劉康德教授的課,對《周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還沒有老老實實地讀過注疏。與卦爻辭的正式照面,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困惑。傳統易學的根本邏輯是王夫之所謂的“像辭相應之理”,即“有什麼樣的卦爻像就要什麼樣的卦爻辭與之相呼應”(朱伯崑)。由於卦爻辭是確定的,於是這個問題又轉化為如何從卦爻像推出卦爻辭的問題。為此,傳統易學提供了很多解經體例,大處講是“取像”“取義”和“爻位”。爻位又包含“當位說”“中位說”“應位說”“承乘說”“往來說”等。漢代以後,易學家又先後提出了“互體說”(鄭玄)、“卦變說”(虞翻)、“一爻為主說”(王弼)、“錯綜說”(來知德)等等。這些體例並非出於一個自洽的邏輯繫統,在具體運用中,可能是互補的(用不了A的時候,可以用B,且兩者不矛盾),也可能是矛盾的(同一個像,從A看是吉,從B看是兇)。體例的發明,本來是為了解釋卦爻像與卦爻辭的一致性。但事實上,體例的運用很多情況下是遷就卦爻辭的。采用哪一種體例,不是出於體例之間的優先級考慮,而是出於卦爻辭解釋的實際需求。用哪種體例可以導出這個卦爻辭,就用哪一種。並且,新體例的提出,也是為了更好解決既有體例無法解決的情況。然而,倘若體例的選用隻是根據解釋的需要,而不是出於某種秩序或必然性;且在既有體例解釋不好的情況下,又可以發明新的體例以適應具體的需求(推到,甚至可以設想為每一句卦爻辭分別訂制一種解釋方案),果如此,解釋的標準與意義何在?從同情的角度,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周易》“不可為典要”,故“不可一例求之”(孔穎達)。但從文本解釋的角度看,解釋原則不具有一貫的解釋力這是不大好接受的。其結果,就是對文本本身的繫統性的一種否定。不但我有這方面的困惑,讀書班的師友也多有這個困惑。它刺激了我尋找新的解釋可能性。


    我加入的時候,剛好讀到了《明夷》卦。這一卦很特殊,六五爻有“箕子之明夷”,《彖傳》又提到了箕子和文王。歷史上還有人討論,初九爻是誰的故事,九三爻是誰的故事。這讓我很是好奇,六爻會不會都有歷史人物的故事呢?於是,我花了兩周時間詳細考察了《明夷》卦。借助現代學者對“明夷”的重新發現,疏通了卦爻辭的字面意思;又通過辨析過往學者關於各爻故事的指認,依托《史記》和孔子“殷有三仁焉”的提法,考證了各爻背後的歷史敘事,寫成了篇文章《〈明夷〉的主旨與歷史敘事》(後以《〈明夷〉的敘事本義與義理闡釋》為題發表)。其間,我還發現六爻的敘事並不是孤立的,從初爻到上爻還滿足了歷史發生的順序。這個發現非常重要,它成為了我後續研究的一個基本抓手。不但可以為卦爻辭的解讀提供時間線索,也為諸說的判定給出了一個一致性的標準。考察《明夷》的時候,我發現《同人》卦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深挖。故又花了一兩周時間寫了《〈同人〉的主旨與歷史敘事》(後並入《〈周易〉武王克商事》)。以上大約是2月底、3月份的事。這時的寫作完全是試驗性的,但結果讓人興奮。


    隨著考察的深入,我發現卦爻辭的敘事是相互關聯的。於是,我不再一一考察每一卦的歷史敘事,轉而以事件為中心,整合諸卦作綜合性的考察。4月,我完成了《〈周易〉帝乙歸妹考》。它的完成對我觸動很大。自此以後,我堅信《周易》卦爻辭大部分都是歷史敘事。隨後,又寫了《〈周易〉文王初年境遇考》《〈周易〉伐鬼方考》《〈周易〉太姒考》《〈周易〉文王受命稱王考》等。至6月上旬,完成了約15萬字的稿子。初次結集之後,次呈交部分師友請教。後又進一步寫了《〈周易〉文王征伐考》《〈周易〉武王克商考》《〈周易〉周公考》三篇,以及《文王年表初定》,形成了“九考一表”的基本規模。


    我從一開始以為有一些卦爻辭是歷史敘事,到學期中認為大部分卦爻辭是歷史敘事,到學期末確信所有卦爻辭都是歷史敘事,這一解釋觀念是在不斷的自我懷疑中逐步強化的。此前的考察是圍繞歷史事件來安排的,沒有涉及所有卦爻辭。但作為一種完備的解釋原則,它需要有能力對所有卦爻辭作出類似的解說。並且,這一解釋思路下的卦爻辭與傳統易學的認識如此格格不入。作為一種可能的解說,就必須站在它的基礎上對易學史的演進作出可理解的說明。為此,我提出了一個三部計劃:一《考》,二《注》,三《論》。《考》是為了保證它的具體性和可靠性,《注》是為了保證它的普遍的解釋效力,《論》是為了與傳統易學作出歷史的銜接(涉及文本性質的轉變、易傳繫統的生成、易學傳統的演進等問題)。


    於是,在7、 8月間,我對六十四卦卦爻辭一一作了考察。至8月中旬,完成了《注》的初稿。9月至10月初,恰好在我30歲生日之前,完成了“緒論”的初稿(不是那部《論》)。至此,前兩部的初稿完成了。至於第三部《論》,自覺學力與思考皆有不足,就暫且擱置了。那個學期剩下的時間,我又看了一些書,反復驗證這一解釋的可行性,並對《注》作了兩次修改;17年2—3月間,對《考》作了一次修改;5月,對這一研究作了較為繫統的反思,寫了《現代〈易經〉研究的理念、方法及其局限》《論〈周易〉本事》《〈周易〉歷史敘事的史學意義》三篇文章(後兩篇已並入本書的“緒論”)。至此,這一工作告一段落,我又轉向了孔門後學的研究。


    《周易》卦爻辭的研究,真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探索經歷。我對著卦爻辭,就像看一部偵探小說,一步步尋找線索,一點點拼接碎片,一層層揭開謎底。此間不時迸出的新奇想法,一次次引發思想上的興奮點,讓我的探索不能自已。文王史事的考察和心境的體貼,使我對聖人之為聖人的憂患而素樸的生命有了真切的感受。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從古老而隱晦的文字間走了出來,我能感受他呼吸間的憂患,感受他抉擇時的艱難。由此,我更能理解,文王之所以能夠成為周代文明的精神像征;也更能理解,孔子在向擊磬襄學琴的時候,何以能夠通過琴曲的研習,體認到作者的生命情態,終指認出文王的名字!這恐不是虛構的想像,而是以文本遺存為中介、以誠敬之心為擔保的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自然感契。當然,這對我而言乃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我所能做的,隻是懷有盡可能的真誠,去勉力追尋文字間的蛛絲馬跡,作出嘗試性的探索。在此期間,我一直處於半隱居的狀態。這段經歷,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心潮澎湃。把它記錄下來,也是為了一種紀念。


    此後數年,我帶著研究成果參加了幾次會議,2016年8月下旬,在中華孔子學會的年會(貴陽孔學堂)上,發表了《〈周易〉帝乙歸妹考》。12月中旬,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訪學期間,參見了一次國際會議,發表了《〈周易〉周公考》,引起了不小反響。主持人黃敏浩教授提到,若我的解釋可以成立,整個易學史都要重寫;鄭宗義教授興致很高,結合新儒家的思想,作了很長時間的評論。本場討論一結束,曾誦詩女士就向我約走了稿件,後來發表在中心學刊上,2017年9月,在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首屆年會上,我發表了《“〈周易〉本事”之發現及其方法》(即《論〈周易〉本事》),次對我的研究作了比較繫統的介紹,反響非常強烈,與會學者多有溢美之詞。2020年11月底,承李尚信教授邀請,我參加了山東大學易學中心舉辦的“《周易》古經本義及其解讀方法”研討會。此次會上,我的研究成了重點討論的對像,被安排在個環節。學者輪流發言,從方法到結論,對我的研究提出了全面的質疑和尖銳的批評。我很榮幸,有這麼多專家開始關注並反思我的研究。但遺憾的是,我在會上沒有好的機會對學者的批評作繫統的回應。閉幕式上,我跟各位師長開玩笑說,等小書出版之後,再來請大家批評。


    一直以來,我的研究得到了很多師友的幫助和鼓勵。首先當然是來自干老師和《周易》讀書班。我的想法經常拿到讀書班上討論。大家一開始以質疑為主,漸漸了解我的思路之後,也就樂於聽我的解法。以至於後來,我去香港訪學缺席了兩周,群裡就有人催我回去,說卦爻辭太難理解,都在等我回去聽我的解法呢!這當然是玩笑話,但這種被掛念的感覺,很好。2017年6月,我的研究告一段落,讀書班也剛好結束了。那天,師友們在群裡炸開了,認為我的解法可以成為一家之言,還起了個名字叫“《周易》何氏學”(此前有人提過,但這次更嚴肅)。在朝夕相處的師友之間,此說能夠作為一種可能的解釋而被接受,對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勵。實際上,我的想法初來自讀書班的啟發,沒有它就不會有這個研究。工作以後,我還時常想起這個讀書班。


    2016年6月,個結集本,我曾發郵件給丁耘教授,請他指正。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不到一小時就得到了回復,他說這個研究非常重要,並向我約稿,希望可以在他主編的叢書中出版。這個肯定讓我很受用。2017年春,我把稿子給王中江教授看,他認真地建議我在方法論上作一個總結,以便可以推廣到其他經典的研究上。我後來的三篇總結性文章,一定程度上是受此啟發而作的。當然,也有很關心我的師友對我的研究表達了困惑和批評。不被自己在意的人所理解,這種感覺很不好,但想一想似乎也很自然:一來,解釋思路實在過於離奇;二來,似乎對作為哲學經典的《周易》有很大的破壞性(其實,所謂的“破壞”在古史辨易學那裡已經完成了,在此之後,無視各種挑戰而直接返回傳統意見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在揚棄基礎上的重建)。讓人感到寬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東西在慢慢改變。從一開始的詫異,到漸漸的熟悉,甚至開始同情,是需要時間的。


    子曰:“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帛書《要》)我不是一個情緒化的人,但每次讀到這一句,不免有所感慨。孔子在他的時代,想要從一本卜筮之書去探尋文王之道,他的做法甚至不被身邊的弟子所理解。現在,我又把《周易》作一部史書看,逐字逐句還原它的史實,看上去好像是要自絕於整個易學史傳統。但這並非是我有意為之,而是這一研究帶著它內在的某種必然邏輯,把我引向了這樣一個讓我深感窘困的境地。我對它的接受前景,是比較悲觀的。2016年,我曾預言這一研究五年之內無人問津。現在,五年之期已至,情況比預想中的要好一些。近年來,已經有學者開始關注它。這是它的幸運。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論文形式在刊物上發表:《〈明夷〉的敘事本義與義理闡釋》,《周易研究》,2017年第6期;《〈周易〉周公考》,《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周易〉所見太姒的事跡——兼論〈大雅·思齊〉的史實與宗旨》,《雲南大學學報》2019年第1期;《〈周易〉所見文王征伐的歷史敘事》,《思想與文化》2019年第1期;《〈周易〉所見“伐鬼方”的歷史敘事》,《人文雜志》2019年第4期;《〈周易〉所見“帝乙歸妹”的歷史敘事》,《東方哲學》第14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論〈周易〉歷史敘事的史學意義(附文王年表初定)》,《現代儒學》第8輯(商務印書館,2021年);《〈周易〉所見文王受命稱王的歷史敘事》,《新經學》第7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這些文章能夠發表,得益於編輯部和學界同仁的開明和寬宥,在此謹致謝忱。


    今年6、 7月間,我對書稿作了一次修訂,改變了個別卦爻辭的解讀,表述上也作了一些潤色。若與已發表的論文有所不同,請以本書為準。定稿之後,郭永秉兄審讀了全書清樣,糾正了不少訓詁的疏誤,並指出了一些問題。高瑞傑兄通讀了全書,糾正了不少文字和文獻問題。兩位的深情厚誼,我銘記於心。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的資助。孫向晨院長和我的導師張汝倫先生雖然不認同這一研究思路,但都很關心本書的出版。林暉教授在申請出版資助方面提供了很多幫助。謹向學院各位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謝!


     


    2021年7月23日


     


    在我的意識中,《周易》卦爻辭已經與文王的生命融為一體了。但若抽身出來,這一解法,究竟是恢復了卦爻辭的本來面目,抑或隻是出於我對商周之際的典範意義和典範生命的一再確認,而在無意之間釋放了它在另一維度上的可能的解釋空間?主觀上,我傾向於前者;但客觀上,又何可確證?直如莊生之與蝴蝶,是莊生夢為蝴蝶歟,抑蝴蝶夢為莊生歟?欲辨而不可得矣!或許,對於經典解釋而言,一種充分自信的解釋,當它置身於連綿不絕的解釋史的時候,能夠作為一種可能性而存在,不至於因內部的缺陷而自我否定,已是極大的幸運了。


     


    2021年10月23日補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