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餘世存先生詳解這部被譽為“群經之首”的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餘世存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周易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18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8051820
    作者:餘世存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5年03月 

        
        
    "

    編輯推薦

    回到易經,迎接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性時代

     
    內容簡介

    回到易經,回到它本來的面目和狀態,並有效地使它加持現代人的生活——這是作者餘世存先生的願望:把易經還給大眾,讓大家拿回一個工具,用來理解自己跟世界、跟時空的關繫,從而能夠尋找到一個安身立命、讓內心寧靜的所在。

    作者簡介

    餘世存,詩人思想家、學者、自由作家。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國家官員、志願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居北京。當代重要的思想者,多次入選年度華人百名公共知識分子,被稱為“當代中國富有思想衝擊力、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著有《非常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老子傳》(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非常道Ⅱ》(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家世》(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年版)等。

    目錄
    《大時間》再版序 1
    本書出版說明 1
    自 序——為什麼要回到易經 1
    一、從鼕至到立春 1
    復卦·動而順:太陽回來了(西方聖誕節) 5
    山雷頤卦·動而止:從口福到旦) 14
    水雷屯卦·動而險:種子萌芽 22
    風雷益卦·動而入:行賄與受賄 30
    震卦·動而動:經受考驗的震動 38
    火雷噬嗑卦·動而明:從喫喝到刑罰(國際海關日) 48
    澤雷隨·動而悅:帶肉到高丘祭祀 55
    天雷無妄卦·動而健:當女人不在場時(世界濕地日,世界麻風病日) 63
    二、從立春到春分 71
    地火明夷·明而順:保存火種的艱難時刻(國際氣像節) 74

    《大時間》再版序 1


    本書出版說明 1


    自 序——為什麼要回到易經 1


    一、從鼕至到立春 1


    復卦·動而順:太陽回來了(西方聖誕節)  5


    山雷頤卦·動而止:從口福到旦) 14


    水雷屯卦·動而險:種子萌芽 22


    風雷益卦·動而入:行賄與受賄 30


    震卦·動而動:經受考驗的震動 38


    火雷噬嗑卦·動而明:從喫喝到刑罰(國際海關日) 48


    澤雷隨·動而悅:帶肉到高丘祭祀 55


    天雷無妄卦·動而健:當女人不在場時(世界濕地日,世界麻風病日) 63


    二、從立春到春分 71


    地火明夷·明而順:保存火種的艱難時刻(國際氣像節) 74


    山火賁卦·明而止:山南花開和男歡女愛(西方情人節) 81


    水火既濟卦·明而險:渡船靠岸了(國際母語日) 88


    風火家人·明而入:看見風火,自家的方向升起(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 96


    雷火豐·明而動:豆莢長得真肥茂(中國愛耳日、雷鋒紀念日) 102


    離卦·明而明:善待黃牛(國際婦女節,中國保護母親河日) 110


    澤火革·明而悅:煮毛皮制革(世界消費者權益日,中國植樹節) 117


    天火同人卦·明而健:家家請人春耕忙(世界消除種族歧視日,世界森林日、水日、氣像日) 124


    三、從春分到立夏 131


    地澤臨卦·悅而順:封山育林(世界戲劇節) 134


    山澤損卦·悅而止:青黃不接手剝筍(西方愚人節) 142


    水澤節·悅而險:節制(世界衛生日,中國清明節) 150


    風澤中孚·悅而入:孵化小雞 157


    雷澤歸妹·悅而動:哪個妙齡女子不懷春163


    火澤睽卦·悅而明:左顧右盼測水平(世界法律日,世界讀書日、圖書和版權日、知識產權日) 170


    兌卦·悅而悅:民忘其勞的歡樂(國際勞動節) 179


    天澤履卦·悅而健:發明鞋子,腳踏實地(中國青年節) 186


    四、從立夏到夏至 193


    地天泰卦·健而順:天地交通(西方母親節,世界紅十字日、國際護士節) 196


    山天大畜·健而止:六畜興旺(國際家庭日,國際博物館日) 205


    水天需卦·健而險:等待雨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212


    風天小畜·健而入:風助農事(世界無煙日 218


    雷天大壯·健而動:嬰兒的聲啼哭(國際兒童節,世界環境日) 224


    火天大有·健而明:夏天仍有肉喫(世界海洋日,中國愛眼日) 230


    澤天夬·健而悅:麥熟搶收決戰時(世界防治荒漠和干旱日) 236


    乾卦·健而健:六龍天行(西方父親節) 242


    五、從夏至到立秋 253


    天風姤卦·入而健:藏污納垢(國際奧林匹克日、禁毒日,聯合國憲章日,中國土地日) 256


    澤風大過·入而悅:夏日渡河與建造房屋(國際建築日) 263


    火風鼎卦·入而明:夏日炎炎如鼎爐(國際合作社日) 269


    雷風恆·入而動:永恆的漩渦(世界人口日)277


    巽風卦·入而入:秋風的命令 284


    水風井·入而險:農耕時代的公共財產 290


    山風蠱·入而止:生蟲了 296


    地風升·入而順:攀登與收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303


    六、從立秋到秋分 309


    天水訟·險而健:有了收成起糾紛(國際土著人日) 312


    澤水困·險而悅:旱情出現了 319


    火水未濟·險而明:船在水上漂 326


    雷水解·險而動:雷雨交加 332


    風水渙卦·險而入:洪水肆虐 338


    坎水卦·險而險:溝壑縱橫(國際掃盲日) 344


    山水蒙卦·險而止:中國山水(國際民主日,中國教師節) 350


    地水師·險而順:秋高馬肥,作戰消遣(國際和平日) 357


    七、從秋分到立鼕 363


    天山遁卦·止而健:尋找新家園(世界無車日,世界旅遊日) 367


    澤山咸卦·止而悅:感受秋天(國際音樂節、老年人日,中國國慶節) 375


    火山旅·止而明:觀光(國際動物日,中國旅遊黃金周) 382


    雷山小過:山上的雷聲(世界鎮痛日、關節炎日) 388


    風山漸·止而入:樹的年輪(西方藍色情人節,世界洗手日、糧食日、消除貧困日) 394


    水山蹇·止而險:喫寒而不良於行的腿腳(世界骨質疏松日) 403


    艮山卦·止而止:凝重的秋山(國際裁軍與發展周) 409


    地山謙·止而順:山藏於地的美德(西方萬聖節,世界勤儉日) 416


    八、從立鼕到鼕至  421


    天地否卦·順而健:天地不交(西方“光棍節”) 425


    澤地萃·順而悅:叢生抱團(世界大學生節) 432


    火地晉卦·順而明:火盆取暖(世界問候日) 438


    雷地豫·順而動:防火防盜的舞蹈(美國和加拿大的感恩節) 444


      風地觀卦·順而入:風行大地、觀禮像舞(國際殘疾人日)  452


    水地比·順而險:團結、平等、博愛(世界人權日 459


    山地剝·順而止:刻薄與碩果僅存(世界強化免疫日) 465


    坤卦·順而順: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淨 472


    附錄本書相關名人索引 479

    媒體評論
    易經告訴我們的是一個變化的原則,宇宙間沒有不變的事,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東西。學了易經就知道變化的道理,以及變化的必然性。——著名已故學者南懷瑾

    本書以易經闡釋全球時間節點,揭示了易作為世界時間模型的卓越意義,是易學開放性的一次重要證明。——著名文化學者和批評家朱大可

    展讀您的作品,感覺到您和自然貼得比較密切,把四季、觀念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易經的方位、質數都聯繫了起來,對人啟發很大。文筆優美,可讀性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北京市考古學會副會長宋大川

    全書行文落筆接地氣、近人心,淺白曉暢、自然通達,如同是在滿天星辰下的農家小院裡跟你拉家常,讀起來沒有任何阻隔感和喫力感——豆瓣讀者魯德

    易經告訴我們的是一個變化的原則,宇宙間沒有不變的事,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東西。學了易經就知道變化的道理,以及變化的必然性。——著名已故學者南懷瑾


     


    本書以易經闡釋全球時間節點,揭示了易作為世界時間模型的卓越意義,是易學開放性的一次重要證明。——著名文化學者和批評家朱大可


     


    展讀您的作品,感覺到您和自然貼得比較密切,把四季、觀念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易經的方位、質數都聯繫了起來,對人啟發很大。文筆優美,可讀性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北京市考古學會副會長宋大川


     


    全書行文落筆接地氣、近人心,淺白曉暢、自然通達,如同是在滿天星辰下的農家小院裡跟你拉家常,讀起來沒有任何阻隔感和喫力感——豆瓣讀者魯德


     


    讀懂易經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自處更好地跟他人共處。人人可讀已經,人人可能讀出心得、讀出自我。重要的是把物流千年的文明融入個體生命感受,這樣纔有底氣,纔有自信。——《城市快報》

    在線試讀
    文摘之一——《大時間》再版序/餘世存
    《大時間》一書出版後,我個人有過一些奇遇。來自易學研究、IT、音樂和服裝等領域的讀者,不斷傾訴他們讀易經和《大時間》的感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陰和陽衝氣以合的宇宙大千世界,應該比 0 和 1 組成的互聯網更豐富精彩。
    對易經時空的研讀不亞於現代科學給予人的清明理性,易經時空既是一個使人有所敬畏、有所歸屬的所在,又是一個創造之源。近年來的國學熱,也使我接觸到不少研讀經典的朋友。一個印像是,無論是研讀《論語》,王陽明、錢穆的作品,還是研讀《道德經》《金剛經》的讀者,其心態多有閉合狀態,他們沉浸在經典教誨中、舍此之外無他的陶然情境令人感動,而研讀易經的朋友,多保持著學習的、開放的心態,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也都有一定的收獲。
    這裡涉及現代人關心的一大問題,即所謂現代人知識易得、智慧難求。智慧乃是認知世界的能力。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在人的不同階段反應不同,有些網友就感慨,他們在青少年階段反感魯迅,但中年之後又深深理解了魯迅。這就是認知力的問題。不解決自身的認知力問題,中年後對魯迅的認知仍難稱後或之“覺悟”。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千差萬別,在網絡時代,我們享有共時性、同步性的信息,但我們的認知有時卻彼此對立甚至懷有敵意。很多人以為,這是因為人們獲得的信息不夠全面所致,或是因為人們各自的立場有
    所不同,但認知力的不夠其實更是一大原因。
    為解決人的認知力問題,現代社會興起了覆蓋極全的“知識付費”運動,反對者則嘲笑為收“智商稅”行為,影響所及,青年學子、工商巨子都參與到這一交“智商稅”的遊學、聽課、培訓活動中來,甚至連中小學生背誦的詩文都有了思維導圖。但事實上,這類向外尋找的人生隻是顯現了人的性命而已,如古人所謂,但使魚龍知性命,何妨平地起波瀾。認識力屬於人的慧命範疇,它需要反求諸己,需要讓自己安靜下來並止於至善狀態。對認知力的提高,東西方的聖賢們都有過相似的答案,東方的儒釋道固不必說,它們都闡述過戒定而慧、知止知定而生慧的道理,而古希伯來人的“認識你自己”則是另一種話語的明心見性。
    在這方面,我們中國的易經不僅提出了原則,還提供了方法。“潔淨精微,易之教也。”易經就是讓人安靜生慧的,“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但易經還對世界或說天下進行了嚴密的數理研判,陰陽二儀生成的時空有著精準的陰陽組合代碼,這些代碼跟 0 和 1 組成的代碼相比更生動、更不確定。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些代碼,並在時空中跟其他代碼互動,因此就有了悲歡離合。善易者不占,真正研讀易經有得的人不去計算自己的未來或跟他人互動的結果,因為他知道洗心退藏而後虛室生白,如此,世界報償他的已經足夠。

    文摘之一——《大時間》再版序/餘世存


    《大時間》一書出版後,我個人有過一些奇遇。來自易學研究、IT、音樂和服裝等領域的讀者,不斷傾訴他們讀易經和《大時間》的感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陰和陽衝氣以合的宇宙大千世界,應該比 0 和 1 組成的互聯網更豐富精彩。


    對易經時空的研讀不亞於現代科學給予人的清明理性,易經時空既是一個使人有所敬畏、有所歸屬的所在,又是一個創造之源。近年來的國學熱,也使我接觸到不少研讀經典的朋友。一個印像是,無論是研讀《論語》,王陽明、錢穆的作品,還是研讀《道德經》《金剛經》的讀者,其心態多有閉合狀態,他們沉浸在經典教誨中、舍此之外無他的陶然情境令人感動,而研讀易經的朋友,多保持著學習的、開放的心態,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也都有一定的收獲。


    這裡涉及現代人關心的一大問題,即所謂現代人知識易得、智慧難求。智慧乃是認知世界的能力。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在人的不同階段反應不同,有些網友就感慨,他們在青少年階段反感魯迅,但中年之後又深深理解了魯迅。這就是認知力的問題。不解決自身的認知力問題,中年後對魯迅的認知仍難稱後或之“覺悟”。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千差萬別,在網絡時代,我們享有共時性、同步性的信息,但我們的認知有時卻彼此對立甚至懷有敵意。很多人以為,這是因為人們獲得的信息不夠全面所致,或是因為人們各自的立場有


    所不同,但認知力的不夠其實更是一大原因。


    為解決人的認知力問題,現代社會興起了覆蓋極全的“知識付費”運動,反對者則嘲笑為收“智商稅”行為,影響所及,青年學子、工商巨子都參與到這一交“智商稅”的遊學、聽課、培訓活動中來,甚至連中小學生背誦的詩文都有了思維導圖。但事實上,這類向外尋找的人生隻是顯現了人的性命而已,如古人所謂,但使魚龍知性命,何妨平地起波瀾。認識力屬於人的慧命範疇,它需要反求諸己,需要讓自己安靜下來並止於至善狀態。對認知力的提高,東西方的聖賢們都有過相似的答案,東方的儒釋道固不必說,它們都闡述過戒定而慧、知止知定而生慧的道理,而古希伯來人的“認識你自己”則是另一種話語的明心見性。


    在這方面,我們中國的易經不僅提出了原則,還提供了方法。“潔淨精微,易之教也。”易經就是讓人安靜生慧的,“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但易經還對世界或說天下進行了嚴密的數理研判,陰陽二儀生成的時空有著精準的陰陽組合代碼,這些代碼跟 0 和 1 組成的代碼相比更生動、更不確定。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些代碼,並在時空中跟其他代碼互動,因此就有了悲歡離合。善易者不占,真正研讀易經有得的人不去計算自己的未來或跟他人互動的結果,因為他知道洗心退藏而後虛室生白,如此,世界報償他的已經足夠。


    《大時間》一書在易經的時間屬性上有所闡釋,它把現代陽歷繫統嫁接到易經中,給讀者提供了一套明晰的時間模型。借助這一模型,我們每個人從一個太陽年裡隻獲得了 1/64 的能量或知識,沒有人全知全能;我們每個人當在人生道路上經歷其他 63 種形態,或在社會上跟其他 63 種形態相遇時,人人都會有損益、有否泰、有觀臨、有咸恆、有自己的乾坤……


    通過這一時間模型,我們每個人都生而知道自己在時間中的位置,都知道自己跟時間進而跟世界的必然聯繫。認識到自己跟世界有必然的聯繫,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一生的功課;把握好自己跟世界的聯繫,則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的不二之選。


    《大時間》的讀者們就這些問題分享他們的心得,讓我慶幸拙著尚能開卷有益。對作者來說,一本書寫完,能在讀者那裡有所會心,莫過於此。對我個人來說,在《大時間》之後,我一發不可收地寫作並出版了《時間之書》《節日之書》,合起來堪稱我的“中國時間”三部曲。


    說到“中國時間”,我們有過對“中國時間”的忽視,至今我們很多人仍難以說清“中國時間”的意義。但自戊戌、己亥以來,到今年庚子年,我們中國人突然意識到,這類對時間的指代,其意義要豐富於數字指代即 2020 年、2019 年、2018 年。2020 年給很多家庭、很多個人帶來的挑戰和打擊,除了親友之間的實際救助,大概沒有一種形式較之“庚子疫情”更給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因為精準的命名本身就是一種答案。


    很多人還說不清楚全部的天干地支的名字,正如人們曾對節氣時間語焉不詳一樣,對它們的熟悉有一個過程。意識到“中國時間”的某種效果,進而參贊化育,以“中國時間”把握的信息參與現代文明的演進,應該是人們可望可即的工作。0 和 1 組成的網絡世界讓人多往而不返地追求存在感,但陰和陽組成的現實世界纔是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


    借《大時間》再版之際,我將讀者們的分享簡述如上一二。我還要借此機會感謝三聯書店和朱利國先生、麼志龍先生,感謝他們的慧眼使拙著問世並職盡使命。初版時我曾經在朋友圈發過給利國先生的小詩,纔短短幾年,這個網絡上的朋友圈已經石沉大海,打撈不得。而我們又在新的朋友圈中活著。這就是易,就是時間的辯證法。


    很多朋友喜歡說,要做時間的玫瑰。讀易,讀《大時間》,其意義也在於此。


    2020 年 12 月寫於北京


     


     


    文摘之二——本書出版說明


    一、易經,因經的本身蒙塵,兩千餘年來的傳、記、解讀,言人人殊。本書作者自謂還原,仍是猜想,或對易經的推演。“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演易者,其有莊嚴乎?


    二、本書作者以為,易經思維跟現代主流思維有異;易經思維要在“觀像繫辭”、“目擊道存”,讀者如能明了並習用之,或能理解本書之演易是對現代文明思維的一次“範式轉型”之努力。


    三、東西方文明均有大傳統、小傳統之分;易經蒙塵後的中國尤有顯學、隱學之分,上、,精英、江湖之疏隔。本書寫作即是一次彙通的努力,並向傳統中國“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等日用生活致意。


    四、本書以一個太陽年來安頓易卦,跟人們印像中的陰歷傳統有所差異。傳統中國之歷法實為陰陽合歷,陰歷也確實占據國人思維,但對太陽年的研究和把握仍是一個偉大的傳統,二十四節氣即是明證。直到漢代,司馬遷仍有《日者列傳》;因襲到唐代,李淳風還討論過歷代的“傳天數者”……隻明清,中國的欽天監纔不得不引進西人以修正歷法……


    五、本書將北半球歷史人物和當代名人的出生時間劃分為六十四種類型,以對應六十四卦。這種運用,一如東方人以年份生肖將生命個體定為十二種類型,也與西方人以月份星座將生命個體定為十二種類型相似。作者自謂提供了生命的某種“源代碼”——這一發現,一經指明,並不新奇,相信讀者會循此思維可做更多的展開。本書在天文時間中附會上不少人文節日,這是傳統中國“天人合一”的現代運用。如果不以現代唯物思維的偶然性、巧合性來說明,我們以為,這其實證明了生命、文明並非是憑空或孤獨的存在,而與世界(時間、空間)有著深刻的聯繫。


    六、本書體例近似“復調”、“多聲部”,詩者、學者、思者文字交替,或散論或做莊語、學術語;釋爻部分顯枯燥,但仍有詩性的“狂歡”,相信讀者自會明見。


    七、易經是對時空的把握,本書重在時間角度的闡述,對空間角度的解釋明顯留白。本書寫作中多有當仁不讓之慨,但對易經思維或上古中國發現的這一世界模型或世界目的,仍抱持的敬畏。


    八、本書所取易之經文非專家版本,尋常可見。當然,本書寫作借鋻了易學歷來的重要著作,在此尤其感謝清人康熙皇帝之《日講易經講義》、今人潘雨廷等人的著作。本書寫作所感念者多,在此尤其感謝先父餘啟發先生、貴州董酒的蔡友平先生、陝西“民間思想者”張楨先生,他們給我提供了寫作的動力和可能性。


     


    文摘之三——自 序:為什麼要回到易經


    壬辰春日,我開始了解讀易經一書的寫作。整個過程很痛苦,也很快樂。有時候坐在書桌前四五個小時,高度緊張,幾乎不起身,隻能收獲一千來字。寫到後,真是因緣際會,我大病一場。在病中,我想起這本書,似乎難以名狀,難以向朋友們表述我寫的是什麼;但我很肯定地說,這本書算是我對父親交的答卷。我要把這本書獻給我父親的在天之靈。


    十來歲的時候,每到春夏之交,父親經常會串門,回家後高興地告訴母親說,問清楚節氣了,驚蟄、谷雨、清明、芒種……這樣的字眼早就印在我心裡了。父親說,節氣很重要,早一天晚一天都會影響種子的成長,影響收成。“選種忙幾天,增產一年甜。”“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後三日秧不出。”我當時並不相信,以為早一天跟晚一天有什麼差別。當時農村懂得節氣的人不多,他們之受尊重,卻是我知道的。鄉下人有時候會說,搞那麼科學做幺事;但在播種這樣的“大作”上,他們是虔誠的、嚴肅的。


    很久以後,也就是前兩年到大理,再度回到鄉下生活。那種農耕文化的記憶似乎一下子回來了。我首先發現了,極古遠的時間跟極僻遠的空間的有機聯繫,諸子百家那裡的文化原來在偏遠的農村有著生動的存在。其次,空間感的擴大,帶來時間的綿長,而時間和空間的合一處,有著我們宇宙生成的目的和邏輯。因此,農耕文化構建的宇宙模型,既是對時間、空間的捕捉,又是對有限生物的必然規定。


    我們能夠想像一年之計在於春嗎?春天的風、雨、雷、陽光的行處和分布,影響到全年的收成、疫情;春風化雨百日行,春天的場風刮過,一百天之後,肯定是一場降雨……我們能夠想像農作物的記憶一如數學般準確嗎?當三月初,豆類需要肥料的那五六天裡,天地的陰陽比例構成的像數正是雷火卦像,天雷地火,給予大地的養分足夠豆類瘋長,是以先人發明了“豐”字以預言年成的豐收……當作物如小麥需要雨水灌漿、灌漿後需要風干飽滿之際,天地間的陰陽像數也正好是水天之需、風天小畜……


    當時,在大理跟彝族人、白族人相處,我已經研讀了很長時間的易經,隻是我仍未理解易經跟這一宇宙模型的關繫。在諸子之前,在書經、詩經、禮經等等之前,我們的文化隻有易經,那樣簡單又包羅萬像。易經是怎麼來的?易經的內在邏輯是什麼?易經如何用?易經是否真的能夠預言天下的命運,或者說,易經是否規定了人的命運……這樣的問題一度折磨著我。


    我為此給學界的朋友寫信,請他們“有以教我”。我甚至打聽到孟子易的當代傳人,準備去拜訪。我還一次次地抄錄易經。季蒙、潘雨庭等人的易經著作幾乎被我翻爛……但是,從後人或今人的解讀中,易經被復雜化、玄學化了。雖然,在研讀易經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明白易經的起源極其簡單,隻是我們需要以更為繁復的方式來表述它,一如西哲把萬物解構還原為原子,我們中國人把宇宙萬物還原為陰陽,一切都是陰陽的排列組合,陰陽決定了像、數、義、理,陰陽的類聚分化記憶演化出了大千宇宙。


    我想像先哲是如何把握世界的。二千六百年前,韓宣子到魯國,有機會看到了易像等書,他感嘆說:“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在當時,為稀缺的知識莫過於天文歷法,所謂對時間、空間的規定,這是農耕社會收成的法寶。制歷授時,堯、舜、禹如此相傳的,其實是生產生活的合時空規定性的規則。我們今天所謂的掛歷,在先人那裡,其實就是易卦的卦歷。易,是韓宣子看到的這一秘密,又是指導生產生活的百科全書。


    但對我來說,真正突破這一點,要感謝張楨先生。這個西北黃土高原上的退休老師,業餘時間寫了大量的文章,其中大部分是關於易經的解說。張楨先生以數學老師的精確性,把易經六十四卦的時空起止計算出來。自漢儒之後,千百年間的易經研究者多忘了易卦的歷法功能,忘了易經的時空特征。張楨先生不僅強調了易經的這一特性,而且指出易卦的計數功能、文字功能……我為此去渭南澄城縣馮原鎮去拜訪張楨老師。我確認這是一個流落在民間的“思想史上的失蹤者”!隻是因為際遇,張楨先生未能浮出思想史的水面,但他在學院派和江湖術士之外,貢獻了自己的心力。


    我決定在眾多研究者的基礎上撰寫我對易經的理解。我想像先人在無時間、無空間中如何確定生存的坐標。在大地上生活,懸像著明莫大乎日月,而太陽之於生命的重要不言而喻。太陽就是先天太極啊。百花開了,日子暖和了,太陽一天天朝自己走來,看著地上那根測日線的木棍拉開的陰線一天天變短;要甲個甲日的輪回還要漫長的日子之後,即要十幾個十天之後,陰線沒有了,這一天的白天是長的;自這白晝長、夜晚短的一天過後,太陽一天天離自己而去,陰線一天天變長,直到漫長的鼕天。這樣漫長的積累、記憶,讓人們以劃直線、折線的方式將太陽的運動軌跡分成陰陽兩儀;繼續劃分,少陽、太陽、少陰、太陰的一年四像出來了;繼續劃分,八節八卦出來了。


    雷、火、澤、乾、風、水、山、坤,太陽運行即後來說的一年八個階段劃分出來後,先人命名為八卦。再一次細分,不再是加法,而是以八卦疊加的方式將一年劃分成六十四個小氣候或小時空。每個小氣候都是由兩個八卦組成的像數決定其性質、功德。是以鼕至後是坤地與雷的結合,這是一陽來復的復卦;五六天後小氣候變成了山雷頤卦;再五六天後,小氣候變成了水雷屯卦……如此直到鼕至前的山地剝卦和坤卦!這就是伏羲先天易序。


    每一卦的德用決定了此一時空的生產生活,這一必然、應然和果然狀態,在引申之後,成為人們生存的指導原則。易經即是如此簡單,卻能有效地指引人們的生活!它是三代總結出來的文明成果,一度為上層壟斷,由上層向民眾發布一年四時八節的知識、喫穿住行、婚喪嫁娶。後來,它傳播開來,被人們不斷填充新的材料、新的發現發明,變得繁復,成為群經之首。易經奠定和支撐了一個東方的文明。這種對時空的把握既是模擬的,又是數字的。這種思維方式是類比的,又是經驗的和記憶的,卻無意中暗合了世界的生成演化方式。雖然,春秋戰國之後的思想家們在易經基礎上,發明了更簡便的方法,如五行、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月歷、風水學、醫學、養生學等等,來取代易經的部分功能,但易經的原創之功及其現代轉化仍有待我們挖掘。在江湖意義上,易經在今天仍大行其道。


    易經是實用的,這也是秦始皇以來易經不絕的原因之一。這個世界生成模型使一代代的人投入其中,去把握人和造化的秘密。但是,我讀易經,發現不僅算卦者不曾完勝,就是對易卦的解釋,也不曾有人做到全然的理解。我自己有過解讀一卦時豁然開朗的發現歡樂,但仍有部分卦,我們已經永遠難以理解當初何以如此繫辭了。好在觀像繫辭,得像即可忘辭,辭義遠非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觀像理解我們在時空中的位置。


    什麼是時間?在我們這個有效也有限的太陽繫內,時間就是地球繞太陽運動所具有的能量,時間不可能獨立存在,其運動有參照,其能量釋放大致均勻。科學家們測算,一年時間並不固定,隻是大體固定,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此前可能更短;此後可能更長,據說會到一年三百八十四天或三百九十天。這樣說,我們就能理解國家、個人的發展為什麼有快、慢。黑格爾說有的地方是沒有時間的國度,因為它沒有參照,它隻跟自己比,隻顧顧影自憐地自吹自擂;有的人一生等於白過,因為他沒有生命質量的表達……


    什麼是空間?空間是能量結構。這種結構是多維的,不僅隻有三維。通過無線電和互聯網,我們知道,意識可以在虛擬的泛空間裡交流。如果不在一個同質的空間裡,我們永遠不可能接收到他者的善念或惡意。


    我們的先天之命或後天之運,就在時空中的不同階段或不同方位的結構裡。由此,我們的生命能量不盡相同。我們努力,仍有不同的遇合或結果,即在這種能量的獲得、釋放和遭遇不同之故。大易之道,重時、位,原因即在。初爻之時位者,跟上九、上六爻位者難以相互理解,不在其位,不解其意。生命確實平等,但這種先天之命和後天運位之不平等,有待於人們的努力去抹平。


    悲觀的人們以為這是一種宿命。但自宇宙誕生以來,世界就在累積記憶中前進,借用柏格森的說法,這種陰陽的積累排列構成了宇宙萬物的進化衝動。宇宙繫統、地球生物繫統、人類繫統、個體世界繫統依次在演進中誕生,其目的在於後來者的個體對宇宙的模擬和自覺合一。個體在這種合一裡回饋宇宙,並享受創造的快樂。


    個體在時空中的位置自覺,即在於發現自身的時空特性,並依從它建立起跟外界的有效交換方式。在個體繫統中,時間即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所具有的能量。一個人生命能量的長度、密度、熱度,決定其人生的價值。而人生自覺,就在於跟外界能量交換中,不斷地增長、增強自身的創造性能量。易經的吉兇悔吝指導,正在於集中而非耗散能量,在於有效利用生命的能量,讓每一個體一如太極太陽那樣,照亮自己和周圍。孔子說:“假我數年,我於易彬彬矣。”他成為真正的太極,“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他在當時的空間裡難行其道,卻穿越了時間以及更大的空間,為今天的全世界所尊重。


    易經是為君子謀、為君子憂患的。對於小人,對於口腹之欲、食色之性的人,對於沒有度過口腔期的人,易經的訓導似乎無濟於事。但小人的命運在易經裡也寫好了。也因此,我們中國人有此原創性的經典,卻不得其用。我們多把它看作趨利避害的教導,把它當作鄉願犬儒的指南,而對於大易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更很少想到它是如此積極地提升並增益了生命的能量。但在西方,自古希臘以來,雅典的公民們就發現了一種天行健而自強不息的生存。蘇格拉底說:“不經反思的生活不值得過。”這種反思,即是生命能量的提升。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是以西方人榮耀上帝、榮耀大道,而成全了一個個的自我。兩相比較,在易經誕生的國度,反而少有個體的成就,這是一個痛心的事實。


    因此,我不揣淺陋向讀者奉上我對易經的解讀,即是希望我們從先哲的成果裡獲得對宇宙和我們自身演進的認識。傳說新千年以後舊時代結束,伴隨舊時代結束的還有各大文明自私自信的經典,而新的時代需要極為簡易的認識。這種認識,非易經莫屬!


    跟其他文明傳統的經典不同,易經是自伏羲到春秋以來數千年的遺產。其他經典,或一人一團體一時之結晶,惟易經是中國大陸東南西北四至、春夏秋鼕二分二至、數千年間時空中的信息的高度整合。今天,我們借歷史之上帝的眼光,可以想像或“觀看”地球上東方大陸上的人民和自然的生息。這些螞蟻一樣的地上個體,在無序中生活,卻漸漸顯現出必然的德性、品質和遭遇:即使他們左衝右突,仍在山澤水火雷風乾坤的支配下,有時會因衝突得過於劇烈而夭折;但順應時會適得其所、健行時又會日新又新……


    在我們這樣觀看的一瞬,地上的人事代謝已經數千年。其中人生百年的規律、人世聚散的吉兇……重復了無數次:在某個時間點上,他們必然祭祀亨通;在某個時間段內,他們能夠利涉大川;在某個時候,他們南行南征吉利;從某個日子算起,到多少天之後,他們必然能見到小雞孵化;太陽回來後的多少天內,他們必然多有口福……這些宏大又具體而微的自然和人間之“像”,也為夏商周三代的中國思想家們捕捉、把握到了;他們觀像繫辭,以照相般的精準記下了自然和人間的“秘密”。這就是易經!


    易經以一個太陽年為中心,將無數太陽年重復發生的自然和人事之像歸納總結,說明一個太陽年中的人間軌跡,這也可算為先天之命運。後來者,無不遵循。


    因此,不難理解,這些數千年時空間的自然和人事消息,其規律、模型、參數,同樣適用於現代中國,適用於北半球的人類世界。這由當代國際社會的建築、衛生預防等節日跟易卦時空之義理相同即可證明。更為匪夷所思的是,由此足夠規模時空演繹出來的參數模型,不僅大至適用於人類世界,也可小至適用個體人生。是以易經誕生以來,中國人就以之測算個人的命運。這種宇宙間各種繫統的內在同構,正說明一切繫統演進的合宇宙的目的性。借用佛家的語言,易經是三千中千世界,卻也適用於三千中小千世界,適用於三千中大千世界……


    在時間中出生的人,必然有著不同的命運:震卦時段的人身心雷動,離卦時段的人靈秀韻動,兌卦時段的人欲仙欲死,乾卦時段的人健行不息,巽卦時段的人注重聲名,艮卦時段的人躬自內省……這種必然的規定性,一如空間中出生的人,北方人高大沉穩,南方人靈巧;歐洲人明於利和理,東方人明於禮和義。自然,中國人生來熟悉道德,美洲人長成即受上帝愛護……易經對個體展開示現的軌跡即命運有著恰當的總結。這一結論至今有效。


    孔子五十而讀易。傳統易因多次變亂次序,使得易經繫辭一如天書,多不可解;使人一旦讀易,晦澀難懂,空耗歲月心力又難有收獲。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今天,易經以新的簡單面貌示人,開卷有益,隨時翻閱而有得。讀易可使我們明心見性,樂天知命,自覺自悟,協同進化,惟變所適……用古典中國人的話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無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文摘之四——章節試讀:乾卦·健而健:六龍天行(西方父親節)6 月 17 日—6 月 22 日


     


    一、時間節氣


    長的白天來了,夏至的日子,陽能充沛,陰質隱而不見。萬物干而不燥,連草木間都有太陽的光輝,人們把這一太陽時空用一個“乾”字表示。左邊是草木,中間一個日字,表示陽光使草木向上;右邊是彎曲的形狀,表示萬物曲折向上。這個乾字,讀“干”,後又讀作“前”。


     


    二、釋卦


    在此乾卦時空,尤其夏至日,北半球的白晝達至長,在北極圈內甚至會出現極晝現像。“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長的一天,中國大陸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十四個小時左右,有的長達十七個小時。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喫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長,太陽角度,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


    夏至的物候有“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麋屬陰,所以在鼕至日角纔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乾卦時空是太陽時空,我們後人已經很難考證乾卦初所指的意義,是天空,還是一年的上半年,還是上半年的後四十五天即上半年的四分之一階段。但在此夏至前後五六天的乾卦時空,乾卦又被限定在一個極小的時空單位裡,即一年的六十四分之一。


    人們在這裡或許領悟到,任何一個自成繫統的時空,都可以無限放大,又可以無限縮小。對先哲來說,觀察乾卦的夏至特征並非是有意義的,觀察乾卦的普遍意義纔是有意義的。盡管夏至幾天都炎熱異常,盡管一年年健行不已,但人們仍看出一天中早晚的不同,一年中春夏秋鼕的不同。乾卦就是能量充沛的時空繫統。人們以&ldq亨利貞”來表示對乾陽健行的禮贊。&ldq”,少陽,春季,一年之計在於春;“亨”,太陽,夏季,萬物欣欣向榮亨通無礙;“利”,從禾從刀,收割莊稼,秋季也;“貞”,一年之終,鼕也,鼕季生靈寂靜,如貞人(巫)入於正定也。


    乾卦的“繫辭”是:&ldq亨利貞。”&ldq”,起始或基礎;“亨”,生長和壯大;“利”,創造與收獲;“貞”,趨正與靜止。這是一個完整的天道運行軌跡。法天而行者,如日月往來,春夏秋鼕,皆依其道循環不息,如浩瀚天星,皆各守其道而不相侵害。


    古典中國人對乾卦給予了美好的贊辭。乾卦時空的“彖辭”是:“,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之功是偉大的,萬物賴以創始化生,統貫於天道運行的整個過程之中。雲在飄行,雨在降灑,雲雨施行,使萬物生生不息地繁榮、發展、流行。燦爛、輝煌的太陽東升西落,按時運行。吾人當明白其道理,六度之位,以時而成,即初爻之潛、二爻之見、三爻之惕、四爻之躍、五爻之飛、上爻之亢,如同駕馭著六條巨龍在浩瀚的宇宙裡自由翱翔。天道的運變使得萬物各得其性命。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萬氣,春華秋實,利和而無有偏枯,生氣正固,呈現出


    儀態萬方、豐富多彩的世界圖景。這幅圖景並非混亂無序,萬物協調並濟,生息永恆,形成了的和諧,其美景堪稱“太和&rdquo是萬有之首,君子或當政者體天而行,以人合天,宜使天下萬國皆得康寧,皆得太平。


    古典中國人還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就是乾卦時空的像辭。


    就是說,天行剛健沛然,君子效法天道,因此精進自強,奮鬥不息。天道之之氣,是偉大的,以此像征君子人格。張岱年先生把中華民族精神概括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民國時期,梁啟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後,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後來又逐漸演變成清華校訓。


    乾卦蘊涵人文時間意識。天道即人生之道,不少人類之子能深刻體認這種精神並自覺加以踐履,如孔子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對學生們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對子貢說: “生無所息。”就是激勵學生們效法自然,珍惜時光,努力進取。曹操說:“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歌德說:“凡自強不息者,終能得救。”


    乾卦在伏羲八卦中為卦,在伏羲六十四卦中為第三十二卦。其卦序歷經演變,後來成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卦。易經從連山易到歸藏易再到周易,其演變有著深遠的人類學意義。連山易以艮卦為卦,反映出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生存狀態,文明發展的階段性成就是以山地為中心建構世界的一切;到歸藏易以坤卦為卦,文明的發展使得先民的活動範圍擴大到平原、水邊等大地上。到乾卦上升為卦,文明之命運跟天相連,抬眼望天,生存的格局趨近無限,跟天地自然溝通。從狩獵文明,到漁獵農耕文明,再到邦國文明,易道思維既模擬了生存的邊界,又數理地揭示了世界的動態秘密。


    乾卦是對天行的描述,一個完整健全的時空體繫。因此,人生、歲月、社會等等在配享天命天德的意義上,與乾天同運。自周文王演易,將乾卦移為卦,這一思維範型主導了中國文明三千多年。乾卦模型較之“成住壞空”、“否定之否定”等體繫模型異質同構。乾卦從經驗上升到哲學乃至信念層面,即中國人常說的“吉人自有天相”,宅心仁厚之人有著天一樣健旺的生命力。中國人因此與天齊,並相信“吉人自有天相”。


     


    三、時空節點


    乾卦重要的意像之一是父親,父親節(6 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多在乾卦時空內。父親節起源於美國,在這一天,每個父親都會接到來自他們孩子的禮物和問候。


    春秋時代的晉悼公孫周占到過乾卦。當時,晉成公做國君時,占得乾卦,爻變為否卦。人們解釋說,晉國將有三個國君從周王室裡產生。孫周到周王室侍奉單襄公。單襄公死時把兒子叫到跟前,要他們善待孫周,認為他有君王之像,一定能回晉國做國君。後來孫周被擁立為晉國國君,即晉悼公。


    南北朝的齊文宣帝高洋占到過乾卦。當時他還是魏國的權臣,想知道自己何時可以登基,就讓宋景業占卦,占得乾卦,爻變為離卦。宋景業分析說,這是順應天命的卦,爻變為離卦是火,夏季之中五月火旺,高洋將在五月受命。高洋大為高興。後來,魏孝靜帝見高洋大權在握,就封他為丞相、齊王,但高洋不甘心 550 年 5 月廢掉魏帝自立,實現了皇帝夢。


    北齊王嶽的母親占到過乾卦。當時,李淵經常來王嶽家住宿,王嶽的母親見到李淵住的房子有五彩之光,就請人占卦,占得乾卦,爻變為大有卦。占卦者分析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是大吉之卦。王嶽的母親非常高興,讓王嶽追隨李淵。


    唐代的瀋七占到過乾卦。當時,有個叫王諸的人進京參加科舉,路過越州時,請瀋七占卦。瀋七占得乾卦,變為觀卦。瀋七分析說,王諸會觀賞到國都的風光,本是好兆頭,但會遇到動亂,因為有很多小人聚集在國都,陰氣重;從變卦上看,王諸見不到皇上,恐怕會無功而返。後來,王諸走到東都洛陽時,趕上安祿山起兵反叛,唐玄宗倉皇出逃,他也隻好回到江東。


    明代的仝寅占到過乾卦。當時,明英宗被俘,大將石亨問仝寅英宗歸來的日子。仝寅占得乾卦,爻變為姤卦。他分析說,這是很吉利的:爻辭“潛龍勿用”,相應的是“或躍在淵,無咎”;從時間上說,明年秋天正好有龍馬奔騰之像,這說明皇上明年秋天就可以回國,隻是回國後將失去皇位;盡管如此,皇上能恢復皇位,因為奔騰之後當有飛龍在天之日,從時間上說應在丁丑年復位。後來的歷史演變正如仝寅所言,明英宗返國後,皇位為景帝所奪,八年後的丁丑年正月,英宗復闢成功。


     


    四、時空稟賦


    古典中國人直覺乾卦是龍像,乾卦人也多為人間龍像,較有靈性,長相上稜角分明、目光炯炯或眼光清澈,也有人面部較長。乾卦人對人生運行軌跡較為自覺,明白人生社會的“命運”存在,即所謂知天命,是故近乎哲人。他們多有主見,獨立特行,百折不撓,堅韌不撥,正所謂君子自強不息。


    《思想錄》的作者、法國哲學家帕斯卡是乾卦人。他的名言:“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葦草。”


    德國學者、哲學家、洪堡大學的創始人洪堡是乾卦人。他的名言:“語言左右思想。”“語言是人類情緒的搖籃、家鄉和住地,因此在語言裡包含和隱藏著人類的情緒。”“一個國家、一個時期、整個人類要獲得我們的贊美的條件是什麼?其條件是教育、智慧和美德在這個社會中盡可能地普及和施展,使得其內在的價值提到非常高的地步。”“人的目的,不是他變換的興趣,而是他的理智不斷驅促他的永遠的願望,是將對他的所有能力的和完整的教育。自由是這個教育首要的和必須的條件。……社會能夠提供的的財富是將許多個體集合到一起,但是通過國家的介入這些個體多少會喪失其特征。並非一個國家中的成員生活在社群中,而是每一個臣民與整個國家的關繫,而這個國家的精神則體現在其政府中。國家的超級的力量阻止其臣民的力量自由。同樣的原因導致同樣的結果。一個國家的印像越大,不光是其統治者,而且其被統治者也越相似。……一個這樣替其他人思考的人可能的確是錯識其他人,要將其他人變為機器。”


    意大利作家和政治家馬志尼是乾卦人。他的名言:“青年人啊,熱愛理想吧,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語言。高於一切國家和全人類的,是精神的王國,是靈魂的故鄉。”


    四維時空概念的提出者、德國數學家閔可夫斯基是乾卦人。他說:“從今以後,空間自身和時間自身將必定會消失在純粹的陰影之中,隻有兩者的統一纔會保留著一種獨立的存在。”


    “死得多的日本作家”太宰治是乾卦人。他的遺言:“不要絕望、在此告辭。”他說過:“死亡是美的藝術。”


    法國哲學家薩特是乾卦人。他的名言:“人首先存在,踫到各種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後限定自己。因為,人在開始時一無所有,隻是後來纔成為什麼。”“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麼也不是。”


    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是乾卦人。他認為現代性是“尚未完成之工程”。


    緬甸民主運動領袖昂山素季是乾卦人。她被稱為“緬甸之花”。她論及緬甸悲劇的根源:“極權主義是一種建立在敬畏、恐怖和暴力基礎上的繫統。一個長時間生活在這個繫統中的人會不知不覺成為這個繫統的一部分。恐懼是陰險的,它很容易使一個人將恐懼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當作存在的一部分,而成為一種習慣。導致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那些掌權者恐懼喪失權力及無權者恐懼權力的蹂躪,都導致了腐敗。”


    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娜齊爾·布托是乾卦人。她被稱為“鐵蝴蝶”。她說過:“我並沒有選擇人生,而是人生選擇了我。出生在巴基斯坦,我的一生經歷了它的動蕩、悲劇與勝利……因為巴基斯坦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所以我的人生也不是普通的人生……”“好的復仇方式就是民主!”


    法國作家薩岡是乾卦人。十八歲時她創作了小說《你好,憂愁》,“以簡潔的語言把握了青春生活的一切”,一舉成名。她自承:“我很浮淺,但浮淺就會去關注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事。”


    中國支教老人白芳禮是乾卦人。他的名言:“我嘛兒都沒干,又讓上面重視了。”


    德裔作曲家奧芬巴赫,中國哲學家湯用肜,中國國民黨名譽主席吳伯雄等是乾卦人。


     


    五、釋爻


    乾卦的六階段可以引申無窮。


    種狀態:“潛龍勿用。


    爻像是潛隱之龍,不宜妄動。


    不少學者認為,龍指東方七宿,所謂“潛龍勿用”就是東方七宿看不見時候。時為建子之月(夏歷十一月),鼕至之際,龍星潛於地平線下,農活幾乎沒有,農人不必作為。而從一天來說,就是指天未亮時的夏日景像,太陽還沒有出來,人們早起也無所事事。


    中國晉代的大詩人陶淵明,又名亮,其中的“淵”、“潛”、&ldq”等來源於易經,具體而言,來源於乾卦的初爻、四爻。他雖有纔志,卻一生“勿用”,隱逸散淡。


    中國晉代的學者干寶說,這一爻也像征周文王被囚在羑裡時的情景。周文王雖有聖明之德,未被時用,故曰“勿用”。這種聯想,也可運用於很多聖賢的一生情境,如《史記》中記載舜帝年輕時的普通日子:“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可以說這是舜的“潛龍勿用”階段。


    第二種狀態:“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得到龍在田野的好兆頭,是天下出現賢德之人的像征。又指君子掙脫了壓抑的處境,開始步入社會生活,創造建功立業的條件。


    天像為夏歷正月,春分前後龍星之七宿出現在地平線上,君子、勸農官勉勵農人做好準備,一年之計在於春,故說“利見大人”。而從一天來說,這大概是指夏天的早上農人下地干活時的景像,太陽在樹上,太陽在田裡。


    按干寶等人的說法,這一爻指周文王被釋放,將有所作為。如果聯想舜帝,《尸子》一書中說他:“一徙而成邑,再徙而成都,三徙成國。堯聞其賢,征之草茅之中,與之語禮樂而不逆。”這是舜的“在田而利見大人”階段。


    第三種狀態:“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有纔德的君子始終是白天勤奮努力,夜晚戒懼反省,雖然處境艱難,但終究沒有災難。


    夏歷三月,龍星全部出現在地平線上,呈上升勢頭。


    這是“朝乾夕惕”成語的由來。而從一天來說,這一狀態是把白天辛苦勞動和晚上保持勤勉相結合來繫辭。農村人有夏天睡在屋外的習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睡在打麥場上,看星星,聊閑天,這個時候,仍要保持警惕,即使有危險,比如被小偷占便宜,被騷擾,或從竹床、涼席上掉到地下,有危險,但沒什麼咎錯。


    按干寶等人的說法,這一爻大概指周文王返國勤政之時。因為周文王過早顯露其德,以此蒙羑裡之難,故在此階段增修柔順以懷多福,故爻辭說“無咎”。


    第四種狀態:“或躍在淵,無咎。”


    表示可進可退,如龍騰躍在一片風雲之中,如盤旋於深淵之上,沒有災難。“像辭”說,君子人生,好比龍像,興風布雨,或躍或潛,進退自如,有所作為而沒有災難。


    夏歷五月,龍星在天空之淵即銀河中騰躍,農人努力耕作,不會有錯。從一天來說,這是指農人夏天中午或晚上到河水裡遊泳洗澡的景像。


    從爻像附會,這一狀態大概是指周武王大會諸侯於孟津而又退兵的故事。當然,第三、第四種狀態也可以聯想到舜的事跡:“慎微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第五種狀態:“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龍飛騰在空中,這是天下出現明君的征兆,大吉大利。


    夏七月,夏至初昏時分龍星在天空清晰可見,無拘無束。萬物生長,天功大成。從一天來說,這是指夏天正午農人在地裡忙碌時的景像,太陽在中天。


    這是“九五至尊”成語的由來。


    從爻像附會,此爻可指武王伐紂大功告成之事,也可指堯命舜攝天子位。


    第六種狀態:“亢龍有悔。”


    升騰到極限的龍雖然高飛遠舉,但會有災禍之困,動而招悔。


    九月,龍星沒於地平線下,晦而不見。從一天來說,這是指夏天黃昏的景像,太陽下山了。


    從爻像附會,這一爻可指商紂王的命運,他英雄一世,卻亡國亡族亡身;也可指堯、舜的命運,二帝晚年,名分雖然極高而不得志,


    “舜逼堯,禹逼舜”。


    西諺:“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殊勝狀態:“見群龍無首,吉。”


    群龍出現在天空,看不出首領,吉利。


    我們強調,易經是經驗的產物,是先人觀像繫辭的作品。易經中的乾卦、坤卦在“繫辭”中特殊之處,在於六爻繫辭之後,都有一個“用”的繫辭,坤是“用六”、乾是“用九”,歷來易學家都對此做了猜想,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有人甚至以為這裡有先人對歷法精準的設計。從經驗中看,我們大概可以猜想先人在乾卦時空,即夏至時空中對自然的感受,這是一種極致的經驗,即炎陽當空,像是十個、二十個等一群太陽出現,沒有大小、首尾、規矩,但這不要緊,這是老天的規矩(“乃見天則”),會很吉利。我們還可以猜想先人對夏至極晝的體驗,農村人說,日頭長得沒有夜晚了,太陽似乎一直懸在空中,這樣的日子也是吉利的。


    這是“群龍無首”成語的由來,但對“群龍無首”的理解並不一致。美國一個智庫曾說,世界的風險是,沒有一個國家或集團可以擔負起全球領導者的角色,也就是世界將會進入“群龍無首”的狀態。亞裡士多德《政治學》認為:“平民政治的基本原則就是以個人的價值為根據,讓所有人幸福生活的平等原則。”“群龍無首”現像真正可憂的,不是“無首”,而是人人自視為“龍”,互不相下。如果真能彼此尊重,道並行而不相悖,百家爭鳴,未始不是一樁可喜的美事。康有為就曾以為,群龍無首而後“天下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