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愛這個世界:漢娜·阿倫特傳(第二版)(走進大思想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302-1888
    【優惠價】
    814-1180
    【作者】 美伊麗莎白·揚布魯爾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33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43302
    作者:[美]伊麗莎白·揚-布魯爾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洛杉磯時報》傳記類圖書獎、美國國家猶太圖書獎


    《新京報》書評周刊-書評推薦(2017-04-08)


    《新京報》書評周刊-書情(2017-05-27)


    《北京青年報》青閱讀:2017年5月月度好書榜


    《晶報》深港書評-周榜(2017-06-03)


    2017年5月百道好書榜?人文類


     


    即使在黑暗時代,我們仍有權利期待某些火光。它們往往不是來自理論與概念,而是來自一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那些不確定、飄忽並且經常是微弱的光,它們幾乎在所有的環境下都會閃爍,chao越時間限制而永放光芒。——摘自阿倫特《黑暗時代的人們》

     
    內容簡介

       漢娜•阿倫特是20世紀偉大而具原創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她的主要著作《人的境況》、《極權主義的起源》等已進入西方政治哲學經典的行列。作為一名與學術流派、政治黨派及意識形態路線保持距離的獨立思想家,阿倫特擁有範圍持續擴大的讀者。本書是西方學界較早、較著名的一部阿倫特傳記性著作。作者從書面材料和那些尚健在的認識阿倫特的人那裡收集資料,以傳記的方式,展現阿倫特的思想發展過程,描述她的哲學、政治和文學的背景與狀況,介紹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並提示了這些著作對理論界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人們對這些著作的評價和解讀。書中,還闡釋了比如反猶太主義、邪惡、權力、革命、民族國家、極權主義等一些貫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關鍵性概念和構思。阿倫特的故事折射著那個時代,她的著作也是為了尋求對那段歷史的理解。就本質來說,傳記關注的是一個人的生活,但它向我們展示的是她思想的歷史基礎,是激發她進行思考的特定經驗,是滋養她的友誼與愛,以及展示她的思維方式或思想風格。在阿倫特那裡,對立的思潮踫到一起,這使她的思想豐富而又激越。通過此書,讀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閱資料,了解和把握阿倫特的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和觀點。

    作者簡介



    作者伊麗莎白•揚—布魯爾是當代優秀的阿倫特研究專家,她是阿倫特的學生,與阿倫特有很密切的交往,曾在阿倫特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研究方向是阿倫特的老師雅斯貝爾斯。







     



    目錄
    中譯本序言1

    第二版序言1
    前言1

    部分1906—1933
    章 我們的孩子(1906—1924)5
    哥尼斯堡人5
    陽光童年遭遇陰影12
    艱難和悲傷的年代19
    狂飆突進27

    第二章 影子(1924—1929)44
    激情的思考44

    中譯本序言1

    第二版序言1
    前言1

    部分1906—1933
    章  我們的孩子(1906—1924)5
    哥尼斯堡人5
    陽光童年遭遇陰影12
    艱難和悲傷的年代19
    狂飆突進27

    第二章  影子(1924—1929)44
    激情的思考44
    “非同尋常的”與“神奇的”52
    鄰人間的愛62

    第三章  一個猶太女性的生活(1929—1933)84
    哲學的保衛者84
    作為自傳的傳記92
    轉向政治99
    白天和黑夜105
    一個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反抗109

    第二部分1933—1951
    第四章  無國籍者(1933—1941)125
    她的人民125
    海因裡希?布呂赫133
    法西斯主義的教訓150
    在移民的路上159

    第五章  忠誠是真實的標志(1941—1948)178
    方向,義務178
    為猶太人軍隊的建立187
    時代的重負:“終解決”的歲月194
    慰藉203
    極權主義的起源213

    第六章  公共生活的私人面(1948—1951)230
    歐洲人230
    “面向現在”的政治理論241
    瑪薩?阿倫特的去世251
    確認257
    未來哲思的基礎268

    第三部分1951—1965
    第七章  在這世界如在家中(1951—1961)286
    雙王制286
    各種形態的**產主義299
    美國和歐洲:思考革命310
    歐洲的“頌詞”322
    在美國的論戰331
    Amor Mundi(對世界的愛)341

    第八章  延遲的治療:艾希曼在耶路撒冷(1961—1965)357
    審判的報告者357
    惡的平庸366
    艾希曼論戰377
    反響385
    未回答的問題392第四部分1965—1975

    第九章  黑暗時代的美國(1965—1970)427
    共和國427
    在公共場合露面433
    論革命442
    再評極權主義450
    1968年的《論暴力》455
    告別雅斯貝爾斯465
    道德和政治行動468
    布呂赫473

    第十章  “不再”與“尚未”:心靈生活(1970—1975)487
    哲學的慰藉487
    思考事務497
    De Senectute(論老年)505
    後一年509
    理解的工作517

    附錄 阿倫特博士論文概要529
    部分譯名對照540
    譯後記554

    前言
    中譯者序言(陳偉)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之傑出女性大家,獨漢娜•阿倫特一人。她的人格與思想,皆有著十分獨特的魅力。阿倫特1906年出生,1975年去世,屬於20世紀的人物。從她去世至今,已經過去四十餘年。她的著作,雖緊扣時代脈搏,多直接取材於現實,卻並不因時過境遷而被人淡忘。如今,阿倫特在中國,還呈現出頗為熱門之像;閱讀阿倫特,蔚然成風。而研究阿倫特,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學界,迄今仍不顯得“過時”。
    阿倫特曾說,歷史敘述的要義,不是構建某種理論圖式,不是揭示某種必然法則,而是要學會講故事。每個人、每個團體、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獨一無二的。有的故事是喜劇,有的故事是悲劇,有的故事是正劇;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有的離奇;有的令人愉悅,有的令人傷感,有的叫人壓抑。阿倫特自己的故事是什麼?被她的文字打動後,我們特別想知道,她那充滿激情的文字背後站著何等樣人?

    中譯者序言(陳偉)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之傑出女性大家,獨漢娜•阿倫特一人。她的人格與思想,皆有著十分獨特的魅力。阿倫特1906年出生,1975年去世,屬於20世紀的人物。從她去世至今,已經過去四十餘年。她的著作,雖緊扣時代脈搏,多直接取材於現實,卻並不因時過境遷而被人淡忘。如今,阿倫特在中國,還呈現出頗為熱門之像;閱讀阿倫特,蔚然成風。而研究阿倫特,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學界,迄今仍不顯得“過時”。
    阿倫特曾說,歷史敘述的要義,不是構建某種理論圖式,不是揭示某種必然法則,而是要學會講故事。每個人、每個團體、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獨一無二的。有的故事是喜劇,有的故事是悲劇,有的故事是正劇;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有的離奇;有的令人愉悅,有的令人傷感,有的叫人壓抑。阿倫特自己的故事是什麼?被她的文字打動後,我們特別想知道,她那充滿激情的文字背後站著何等樣人?
    阿倫特到達美國之前,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漂泊生涯。她是猶太人,這個由不得自己選擇的出身,在納粹德國卻是一種“罪過”。如彼時德國其他猶太人一樣,阿倫特作為猶太人,面臨著種族主義的迫害,並因此而流亡。流亡他國期間,她不過做零工度日,還要著手自己的學術研究。其對現實政治主動或被動的介入,亦從未中止。阿倫特著作中常見的“無根”、“無助”、“漂泊”、“無家可歸”、“疏離”、“恐怖”、“絕望”、“重負”、“孤獨”、“愛”,對我們來說隻是一些詞語,對阿倫特而言,則是真實的生活,是具體的人生經驗。好在阿倫特有一批不錯的師長、朋友,環繞周圍,時時給她襄助,還有其丈夫布呂赫,與她生死與共。他們的存在,給嚴峻生活境況中的阿倫特以慰藉,以希望。阿倫特曾言,在20世紀生活,如同下雨天出門沒帶傘,隻有在大雨中行走,任雨點打在自己的臉上、身上。然而,日子再苦,也還要過。人們隻有期盼雨過天晴,期盼苦盡甘來。然而,這種期盼,絕非消極等待。世界愚陋不堪,我們仍須保持對“世界的愛”。不是遁入私域獨善其身,也不是玩世不恭地在與魔鬼共舞中遊戲人生,而是人人覺悟,向“生”而生,共同參與世界的建設,俾使自由得以落實,天性得以保存,讓我們在世間如在家中。這,便是的政治。
    阿倫特在德國接受教育,博士畢業後不久,其學術生涯剛剛起步,就趕上了納粹運動,同樣屬於“被時代耽誤的一代人”。她的主要學術成就,是在美國完成的,彼時她已經是一位中年婦女。阿倫特的著作中,可以察覺出一種頑強的精神,因為她要面對的是20世紀的“惡”,要處理的是令人絕望的政治經驗,而她自己又是惡劣政治經驗的親歷者、殘酷統治的受害者。即使她後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美國,不再有生命危險,她仍然守望著公共世界,對各種危機、弊政不遺餘力地進行剖析、批判。伊麗莎白•揚—布魯爾的《愛這個世界:漢娜•阿倫特傳》,正是圍繞阿倫特與“世界”的互動、交流展開。“愛”與“世界”,皆為本書的關鍵詞,原本也是阿倫特政治思想中的關鍵詞。阿倫特作為孩子進入這個世界,作為老人離開這個世界。但她的思想學術成就,並不因其去世而化為塵埃,它已成世界之一部分,構成了“後來者”生活的背景與參照。世界記住了她!
    阿倫特的故事甚為豐富。她與污點哲人海德格爾的師生戀情,藕斷絲連,糾纏不清。此事早正是由該書曝出。海德格爾至死不就他當初與納粹的合作認錯,阿倫特卻毫不計較。阿倫特對海德格爾思想的批判,也要等海德格爾耳聾眼花、行將就木時纔開始。因為她不想讓海德格爾看到她的批判。初戀難忘,刻骨銘心,竟至於此!阿倫特與她的博士論文導師卡爾•雅斯貝爾斯則交流甚好。阿倫特去瑞士巴塞爾看望年老的老師雅斯貝爾斯及其夫人,就如女兒回娘家一樣。其情其景,輕松自如,正是阿倫特所說的“如在家中”的感覺。而阿倫特丈夫布呂赫,與阿倫特的母親關繫緊張。當瑪薩•阿倫特搬到親戚家別居時,布呂赫夫婦竟然甚為愉快,有獲得解放的感覺。工人出身、自學成纔、醉心於密謀革命的布呂赫,與巴黎音樂專業學習畢業的阿倫特母親,其品味與“禮貌”,過於懸殊,難以共處,可以想見。阿倫特卻與布呂赫恩愛一生,足見阿倫特的風格,不是中產式的。
    事實上,阿倫特對“中產”、“小資”的厭惡,不僅體現在她的生活中,在其著作中,亦有體現。阿倫特十分重視的,是政治的“人民性”、學術的“人民性”。本書所用的“her people”,固然指她所屬的民族(猶太民族),但更為重要的,它是指她的“人民”(相對於精英、暴民而言,當然,也不同於大眾)。彼時,猶太復國主義領袖,常在沒有民意支持、脫離人民的情況下,試圖以外交手段或黨派利益交換解決猶太人問題。而有的猶太人社團領袖,竟配合納粹,將自己的“人民”圈出送入滅絕營。知識精英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規模變節,與暴民聯手,促成極權主義,亦令阿倫特不屑。唯有在人民自發革命中,阿倫特看到了希望。在此意義上,筆者不妨贈其一榮譽稱號:人民政治學家。
    阿倫特在戰後曾寫下大量時政評論,她關於“小石城事件”、“艾希曼審判”、“五角大樓文件”皆有宏論,也因之常陷於公共論爭之中。然而,阿倫特從事的主要還是一項思想事業。她主要是一個思想家,一個卓越的政治思想家或曰政治理論家。她面對采訪者,還特別指出,不要把她和哲學界的人相提並論。她有意與哲學家保持距離,原因在於她認為西方哲學自古希臘巴門尼德始,即帶有對政治深深的傲慢與偏見。阿倫特既不致力於闡發一套新體繫,也並不單單靠斷片式的名言警句去啟迪人,她的著述,更不能總結概括為僵化的教條。她的思想事業,一直在進行中。她去世時打字機上未打完的《心靈生活》書稿中的一頁就是一個像征,她的思想事業,與生命同步。阿倫特曾說,她所做的,是想要讀懂這個世界。
    我們了解了阿倫特著述的風格,也就明白了閱讀阿倫特時的注意事項。批駁阿倫特的觀點,或者把阿倫特的觀點當成真理,都會造成對阿倫特政治思想實質性的誤讀與背離,從而失去從阿倫特那裡汲取靈感的機會。想當然地去推測阿倫特的意圖,信口開河,由此陷入無謂的爭論,亦不可取。例如,人們覺得阿倫特一定是極其敵視馬克思的,其實沒有那麼簡單。阿倫特的丈夫是德國共產黨員,阿倫特對德國共產黨甚為同情;她的《人的境況》,是研究馬克思的項目成果;對於馬克思,她是把他的思想與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區分開來看的。她認為馬克思站在西方政治哲學傳統的終點上,屬於19世紀,固然問題甚多,其說與20世紀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畢竟不同。當然,在雅斯貝爾斯的提醒下,阿倫特後來更多地傾向於否定馬克思,亦是事實。再如,關於納粹戰犯艾希曼審判報道引發的爭議,阿倫特曾說,她原本可以不用“惡的平庸性”(the banality of evil)這個說法。國內不少中譯將這個術語譯為“平庸的惡”,實屬錯譯,由此自然也產生了一些錯誤聯想。阿倫特在用這個術語時,講的不是普通人作了大惡,把納粹屠殺的責任推到受害者身上,而是惡本身並非來源於某種的墮落狀態或扭曲心理。她認為,艾希曼的例子,揭示了一種惡的新來源。在艾希曼的例子中,惡,源於“無思”(thoughtlessness)。此種惡和作惡者是平庸還是傑出無關,與受害者是否敢於反抗、勇於犧牲無關。“平庸性”在此描述的是惡的性質。
    阿倫特從不自言“走出洞穴”或發現了永恆法則,她情願聲稱自己的思想是管窺蠡測。她的不少觀點,即使在西方,也是備受質疑。她對蘇聯社會主義有其特定的論述方式,其偏頗之處,相信讀者會有所鋻別。

    媒體評論

    ▲一本個人生活和思想的傳記。它代表了目前較好的關於阿倫特的傳記。——《紐約時報書評》


    ▲一部驚人的戲劇性的故事……*後,我們能看到一個完整的阿倫特。——《新聞周刊》


    ▲隻要是對阿倫特的生平和思想感興趣的人,這本書必不可少。——《波士頓環球報》


    ▲一段從納粹德國到美國成名的冒險故事……以及這段經歷如何塑造了阿倫特敏銳的政治意識。——《裡士滿時訊報》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