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哲學三書(贈送英文原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著,李娟,楊志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世界哲學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284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2628435
    作者:(古羅馬)馬可·奧勒留著,李娟,楊志譯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8年05月 

        
        
    "

    編輯推薦
    沉思錄:*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一百遍,天天都在讀。”
    道德情操論:*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論》同樣精彩。”
    道德箴言錄:一部馬克思和愛因斯坦都很稱贊和推崇的道德經典。
    三位哲人著就的經典之作,無數偉人案頭的之書。 
    內容簡介
    《沉思錄》:《沉思錄》原為古羅馬皇帝奧勒留自我對話的記錄,行文質樸,不尚雕琢,然而由於發諸內心,靈性內蘊,故充塞著一股浩然之氣,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種深沉的崇高之美。
    正因為它出諸內心,不加掩飾,所以我們方能窺見作者如何在忙碌的人生路上,以自己的經驗為材料,沉思人生大義,領悟宇宙迷題,從中升華自己的智慧和心靈。
    哲學原來並非如後世的哲學教科書那般獃板枯燥,如一堆殿堂上的木偶,而是一潭活水,流瀉在人生的小道之上、山水之間,由涉足其間的沉思者隨手掬來,滌蕩心胸。所以讀《沉思錄》,固然可以正襟危坐,條剖理析;也可以於閑暇之時,憩息之餘,撿起來隨意翻讀。
    《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想留給後人的繫統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畢業傾注極大心血修訂出版六次。
    一部全力呼吁全社會的財富由全社會的成員共享有倫理經典。
    《道德箴言錄》:本書不是一本道德訓條的集合,但其中的許多箴言被人們廣泛引用,成為民間流行的道德格言和警句。它以出色的思想影響了包括馬克思、尼采、紀德、愛因斯坦、司湯達、聖佩韋在內的許多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
    作者簡介
    馬可·奧勒留(121-180),古羅馬帝國皇帝、重要的斯多葛派哲學家之一。他生命後的十年歷經戰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卻在鞍馬勞頓之中創作了這部寫給自己的十三卷書。這部不朽之作是一份對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的偉大的自我心靈交流的記錄。
    目錄
    沉思錄
    譯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沉思錄
    譯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道德情操論
    卷論行為的合宜性
    篇論合宜感
    章論同情
    第二章論心心相通的愉快
    第三章從看別人是否贊同我們的感情來判斷這些感情是否得當
    第四章論親切可敬的美德
    第二篇論各種程度合宜得體的激情
    引言
    章論源於肉體的各種激情
    第二章論由於思維定式而產生的激情
    第三章論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論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論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幸與不幸如何影響人對行為合宜性的判斷及為什麼在一種情況下比在另一種情況下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贊同
    章雖然我們對悲傷的同情一般比我們對快樂的同情更為強烈,但是它遠不如當事人的自然感受更強烈
    第二章論野心的起由,兼論社會階層的不同
    第三章論人們由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蔑視或怠慢窮人和小人物的心理而產生的道德情操的敗壞
    第二卷論優缺點或報答與懲罰的對像
    篇論優缺點
    引言
    章所有體現為適宜的感激對像的行為,均該得到報答;所有體現為適宜的憤恨對像的行為,均該受到懲罰
    第二章論適宜的感激對像和適宜的憤恨對像
    第三章反對施恩者就不會理解受益者的感激;相反,贊同損人者就體會不到受難者的憤恨
    第四章對以上幾章的扼要論述
    第五章對優點和缺點的分析
    第二篇論正義和仁慈
    章正義和仁慈的比較
    第二章論對正義、悔恨的感覺,兼論對優點的意識
    第三章論這種天性構成的作用
    第三篇就行為的優點或缺點,論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生的影響
    引言
    章論這種命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論這種命運產生影響的程度
    第三章論這種反復無常的情感的根本原因
    第三卷論評判我們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基礎及其責任感
    章論自我贊同和不贊同的原則
    第二章論對贊美和值得贊美的熱愛;兼論對譴責和該受譴責的畏懼
    第三章論良心的影響和權威
    第四章論自我欺騙的天性和論一般準則的來源和用途
    第五章論被視為造物主法則的道德一般準則的影響和權威
    第六章責任感成為我們行為原則的情況;及其與其他動機共同發生作用的情況
    第四卷論效用對贊同情感的影響
    章論效用的形態給予一切藝術品的美,及這種美的廣泛影響
    第二章論人的品質和行為因效用而產生的美,及這種美的概念與原始的贊同原則的關聯
    第五卷習慣和風氣對有關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
    章論習慣和風氣對我們審美觀的影響
    第二章論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感的影響
    第六卷論有關美德的品質
    引言
    篇論個人的品質對自己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第二篇論可能對別人的幸福產生影響的個人品質
    引言
    章論我們因天性而關心和注意他人的次序
    第二章論我們因天性而關注支持的社會團體的次序
    第三章論遍及萬物的善行
    第三篇論自我控制
    結論
    第七卷論道德哲學的體繫
    篇論在道德情感理論中應當加以考察的問題
    第二篇論巳對美德的本質作出的各種說明
    引言
    章論認為美德存在於合宜性之中的那些體繫
    第二章論認為美德存在於謹慎之中的那些體繫
    第三章論認為美德存在於仁慈之中的那些體繫
    第四章論無視行為規範的體繫
    第三篇論已經形成的有關贊同本能的各種體繫
    引言
    章論從自愛推斷出贊同本能的體繫
    第二章論認為理性是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體繫
    第三章論認為情感是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體繫
    第四篇論不同的作者據以論述道德實踐準則的方法
    道德箴言錄
    在線試讀
    沉思錄
    卷一
    1 ·1
    從我的祖父維勒斯那裡,我學到了高尚的品德和平和的性情。
    1·2
    從我父親的名聲和我所能記得的他的言行中,我懂得了什麼是謙虛和男子氣概。
    1·3
    從我的母親那裡,我學會了敬畏神明和慷慨仁愛,懂得了不僅要戒除惡行,也不要起惡念;她簡樸的生活方式還教會我不事奢侈。
    1·4
    我的曾祖父從不逼迫我去公學,而更看重家裡的良師,讓我逐漸懂得在求知上不能吝惜時間與金錢。
    1·5
    我的老師教導我,在競技場中既不要加入藍隊也不要加入綠隊,在角鬥場上既不要擁護輕盾的一派也不要擁護重盾的一派;要學會喫苦耐勞、清心寡欲;凡事要親歷親為,不要干涉他人事務;不輕信讒言。
    1·6
    從戴奧吉納圖斯。那裡,我學會了不在瑣事上糾纏,不聽信術士巫師所說的驅鬼符之類的話;不沉迷於鬥鵪鶉這類事情,為此過於興奮;學會了傾聽忠言直諫;在他的引導下,我開始親近哲學,先是巴克切斯,後來又研習了坦達西斯和馬歇伊努斯;我在年青時就開始嘗試對話錄,向往薄衾硬枕的生活,對與希臘哲學有關的一切都充滿興趣。
    1·7沉思錄
    卷一
    1 ·1
    從我的祖父維勒斯那裡,我學到了高尚的品德和平和的性情。
    1·2
    從我父親的名聲和我所能記得的他的言行中,我懂得了什麼是謙虛和男子氣概。
    1·3
    從我的母親那裡,我學會了敬畏神明和慷慨仁愛,懂得了不僅要戒除惡行,也不要起惡念;她簡樸的生活方式還教會我不事奢侈。
    1·4
    我的曾祖父從不逼迫我去公學,而更看重家裡的良師,讓我逐漸懂得在求知上不能吝惜時間與金錢。
    1·5
    我的老師教導我,在競技場中既不要加入藍隊也不要加入綠隊,在角鬥場上既不要擁護輕盾的一派也不要擁護重盾的一派;要學會喫苦耐勞、清心寡欲;凡事要親歷親為,不要干涉他人事務;不輕信讒言。
    1·6
    從戴奧吉納圖斯。那裡,我學會了不在瑣事上糾纏,不聽信術士巫師所說的驅鬼符之類的話;不沉迷於鬥鵪鶉這類事情,為此過於興奮;學會了傾聽忠言直諫;在他的引導下,我開始親近哲學,先是巴克切斯,後來又研習了坦達西斯和馬歇伊努斯;我在年青時就開始嘗試對話錄,向往薄衾硬枕的生活,對與希臘哲學有關的一切都充滿興趣。
    1·7
    拉斯蒂克斯讓我意識到我的性格需要改進和磨練;讓我懂得了不要熱中於詭辯,不要寫故作玄虛的東西,不要講陳詞濫調,不要故意顯示自己是個苦修者,或者擺出一副仁慈的樣子來炫耀自己;學會了不追求辭藻華麗、音韻優美,不以辭害意;避免穿著出門的袍子在屋裡走來走去這類舉動;學會了寫信時行文樸實,就像他自己從錫紐薩給我母親寫的信一樣;對於冒犯我、傷害我的人,不必耿耿於懷,若對方有意和解,就與他們冰釋前嫌;從他那裡,我還學會了認真閱讀,不滿足於表面的一知半解;不隨便附和那些誇誇其談的人;我也要感謝他從藏書中借給我埃比克太德的《對話錄》,使我得以了解這位哲學家的思想。
    1·8
    從阿珀洛尼阨斯那裡,我知道了什麼叫做意志自由和永不放棄;懂得了凡事除了依賴理性,別無他途;學會了即使在遭遇喪子之痛和久病折磨時鎮定如常;他也為我樹立了榜樣,既果敢堅毅,又親切溫和;我學會了在教導別人時循循善誘;他講授各種哲學原理時流暢自然,很有一套,但卻從不以此為傲,隻把這些看作是微不足道的本領;從他那裡,我還學會了如何從朋友那裡得到幫助又不必降低自己,喪失尊嚴,也不會漠然置之,視為理所應當。
    1·9
    塞克斯特斯。都讓我體會到一種仁愛氣質,他是一個以慈愛方式管理家庭的榜樣;他遵循自然的生活觀念,莊重而不做作,對於朋友的利益考慮得細心周到;對無知的人和不講道理的人也能保持耐心。在與人相處方面他堪稱典範,和他交往比聽任何奉承都要愉快,同時他也很受那些與他交往的人敬重。他頭腦明晰,總能敏銳地把握生活中的那些原則,並加以安排。他從不發怒或流露出任何過分的情緒,似乎擺脫了一切激情,對身邊的人總是那麼溫柔寬厚;他不吝贊美別人,但從不流於誇張,他知識淵博,但從不賣弄學問。
    1·10
    從文法家亞歷山大那裡,我學會了不吹毛求疵;不去苛責那些在表達時文理不通、生造詞語或發音錯誤的人,而是靈活地通過回答時重復正確的用法來暗示他;或者表示同意他的意見,和他一起證實該詞的用法;或者和他一起討論那件事而不是某個單獨的詞語,或者以別的方式巧妙地啟發他學會正確的表達。
    1·11
    弗朗特告訴我什麼是暴君專制的兇殘無道、喜怒無常和裝腔作勢;總之,那些所謂的上流人通常都不近人情。
    1·12
    從柏拉圖派的學者亞歷山大那裡,我懂得了不應該、也沒必要總是以“我很忙”作為托詞,以忙為借口來推卸我們在社會關繫中對他人的責任。
    1·13
    從卡圖勒斯身上,我懂得了不要對朋友的抱怨置若罔聞,即使他所說的毫無道理,也要安撫他,幫他恢復平日的冷靜;對師長要心懷敬意,慷慨地贊美,正如多米蒂阨斯提起雅特洛多圖斯時那樣;對孩子要由衷地疼愛。
    1·14
    我的兄長西維勒斯教會我愛親人,愛真理,愛正義;他讓我知道了特拉西亞、赫爾維蒂阨斯、加圖、戴昂、布魯特斯,讓我懂得了一視同仁,懂得了權利平等和言論自由是統治的根基,懂得了國家的統治乃是為了尊重國民的自由;從他那裡,我還學會了始終堅定不移地尊重哲學;樂於助人,樂善好施;心存善念,信賴朋友;對於那些他不贊同的人,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意見,朋友們也無需揣測他的意願,因為他為人向來光明正大。
    1·15
    從馬克西默斯,我學會了自制,不因他人而動搖自己的意志;無論是疾病還是其他的困境中都始終積極樂觀;他的性格既親切和藹又莊重威嚴,兩者結合得如此完滿,足以成為我的表率;他做事勤懇,毫無怨言。他表裡如一,從不口是心非,在任何行為中都不抱惡意;他從未表現出大驚小怪的樣子,也沒人聽過他出語抱怨;他做事不匆忙,也不拖拉,也沒有悵然若失或意志消沉的時候,他不去討好他人,也不會表現得暴躁或者多疑。他心地仁厚,寬宏大量,而且為人正直;與其說他不曾背離正道,不如說他一直在正道上孜孜前行;任何人都不會覺得馬克西默斯看低了自己,或者敢自誇說自己比他更好。此外,他也是一個極其幽默的人。
    1·16
    在我的養父身上,我體會到了什麼是親切和善,但對於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下來的事情,他又是那麼果斷堅決;他不圖虛名,不在乎凡俗的榮耀;他熱愛工作,能持之以恆;隻要是有利於公眾的建議,他都樂意傾聽;他賞罰分明,不偏不倚;他行事張馳有度,懂得什麼時候堅持,什麼時候放松;他不事男風;重視別人的感受,不強求朋友必須與他一起喫飯,陪伴左右,若是他們有事不能脫身,就無需來見他。在商討國家大事時,他一絲不苟地對待每一個問題,總是能耐心傾聽,不會因滿足於初步印像而就此止步;他重視朋友情誼,不三心二意,也不會沉迷不已;他樂天知足,時時處處顯得愉快開朗;他富有遠見,細微之處也能考慮周全,但卻不以此自誇;他禁止在公共場合對他歡呼贊頌,也對一切諂媚深惡痛絕;他治國兢兢業業,精打細算,即使受到責難也不以為意;他敬神,但不迷信;他愛民,但不會不擇手段地迎合、討好民眾;他在任何事情上都頭腦清醒,意志堅定,潔身自好,不好新鹜奇。
    對於命運之神恩賜的生活享受,他欣然領受,從不大肆炫耀,而是自然地享受;如果這一切不再唾手可得,也不留戀渴求。沒有人能說他是詭辯家、能說會道的家奴,或者賣弄學問的人,他思想成熟、性格完善,不受讒言所迷惑,能約束自己,也能管理他人。
    除此之外,他隻對真正的哲學家深懷敬意,那些自稱哲學家的人則不在此列,而且他從不讓自己受這些人的影響。他平易近人,性格隨和,但絕不失分寸。他懂得適當地保重身體,又不過分貪生;他不太注重儀表,但不是不修邊幅,由於自身的適當保養,他很少生病、喫藥或額外調養。令人敬佩的一點,是他一貫樂於提攜英纔,從不妒賢嫉能,對有一技之長,如擁有雄辯之纔或法律、道德知識的人,他盡量使他們各得其所,享有名聲;他遵循祖制,但並不讓人覺得他墨守成規。另外,他不喜歡變動,很少突發奇想,總是長居故地,專注於同樣的工作,在頭痛病發作過去之後,他又很快恢復如初,精力充沛地處理日常事務。他很少有秘密,即使有也都是有關國家政務;他對於建造公共建築、分配公共財產非常謹慎精細,絕不鋪張浪費,因為他做這些事情不是為了貪圖虛名。
    他不在不合時宜的時刻洗澡,不講究宮殿的豪華、飲食的精美、衣著的華麗或是奴隸的美貌。他的袍子是在他的海濱別墅羅內姆做的,其他物品則來自拉努維阿姆。我們都知道他是怎樣對待請求寬恕的塔斯丘佗的稅吏的,他從來都是這樣。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粗暴、無情和專橫的影子,同時他也不是人們所說的那種慣於溫言軟語的人,他事無巨細地計劃所有事情,從容、鎮定,有條有理,精力充沛,有始有終。和人們對蘇格拉底的記載~樣,他也善於享受但絕不沉溺,對這些東西很多人是軟弱得既不能放棄、也做不到有節制地享受的。既有力量去承受,又能保持清醒,這是一個人靈魂完善、不可戰勝的標志,正像馬克西默斯在疾病中所表現的那樣。
    1·17
    感謝神明,我有好的祖輩、好的父母、好的姐妹、好的教師、好的伴侶、好的親朋,幾乎事事順心;而且使我不致冒犯他們,雖然我的天性有可能讓我做出這種事情,但幸虧神靈護佑,我還不曾經受這種考驗。還要感謝神明:我早早地不再由祖父的愛妾撫養,因而我的青春花朵不致過早地受到損害,使我直到成人甚至更晚纔初近女色;感謝神明,有這麼一位君王父親來管教我,他去掉了我身上所有的虛驕,使我懂得即使沒有衛兵守衛、沒有華麗的服飾、沒有火把照明,沒有雕像裝飾,我們照樣可以生活,而且身為統治者的兒子如果要過普通人的那種生活,並不會因此降低他的身份,或是使他忽視自己為民眾謀福利的責任。
    感謝神明給了我這樣一位兄弟,他的道德品格使我警醒,促使我提高自己的修養,而他的尊重和柔情又使我感到愉悅;感謝神明使我的孩子頭腦清醒,四肢健全;也要感謝你們使我不精通修辭、詩歌和其他技藝,如果我在這些方面有所成就的話,可能會沉溺其中;感謝神明讓我能迅速地給予那些指導過我的人以他們希望擁有的榮譽,因為他們那時還年輕,我完全可以日後再實現他們的願望;感謝神明讓我認識了阿珀洛尼阨斯、拉斯蒂克斯、馬克西默斯,通過他們,我對按照自然生活,對那種依賴神靈及他們的恩賜、幫助和靈感而過的生活得到了清晰而鞏固的印像,沒有什麼東西阻止我立即按照自然生活,然而我還是因為自己的過錯,因為沒有聽從神靈的提醒(甚至是直接指示)而沒有得以實現。
    感謝神明,使我一直活到現在,經受住了種種考驗;我從未迷戀過本尼迪克塔或西奧多圖斯這樣的人,雖然曾一度陷入情欲,終還是得到了解脫;雖然我與拉斯蒂克斯常有爭執,但我沒有做過令自己後悔的事情;雖然我母親不能得享天年,但我陪伴她度過了後的歲月;感謝神明,讓我有能力去幫助那些身陷貧困或有其他難處的人,自己卻無需什麼幫助;感謝神明讓我擁有一個溫順、深情和樸實的妻子;讓我的孩子有良師教導;感謝神明在夢中教會我治病的辦法(尤其是治療咯血和眩暈癥),在加爾塔也向我顯示過這種靈通;還要感謝神明,在我對哲學產生興趣時,沒有讓我拜倒在任何詭辯家腳下,沒有一味死讀書本或沉迷於邏輯推理,也沒有過度專注於探究天國的奧秘。
    這一切,都是因為神靈和命運的眷顧。
    卷二
    2·1
    每天開始的時候就告訴自己:我將會遇見某個好管閑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狂妄粗野的人、奸詐陰險的人、善嫉的人。他們之所以染上這些惡習,是因為不辨善惡。而我,是能夠明辨善惡的,並且知道沾染這些惡習的人本性與我相似——我們不僅在血統上本自一源,而且共享同樣的理智和神性——因此,他們中沒有人能損害我,我也不會對我的同類發火,不會憎恨他們,因為我們注定要相互合作,就像我們的雙手、雙腳、上下眼皮、長在上下顎的兩排牙齒。若我們相互對抗,便違反了自然;相互發怒和仇恨無疑就是相互作對。
    2·2
    不論地位如何,我的存在,不過是一具肉體、一陣呼吸、一份能支配自己的能力。肉體是多麼微不足道——隻是一灘血、幾根骨頭、一團糾結的神經和血管罷了。呼吸呢,也不過是一縷空氣,不停地變化,每時每刻都在排出、吸入。接下來,變隻剩下支配能力了。丟開你的書吧,不要再虛耗精力,不能再這樣了。假設你現在瀕臨死亡,那麼好好想想吧:你已經垂垂老矣,不要再讓自己成為奴隸,聽憑操縱,像個木偶一樣受各種衝動胡亂驅使,也不要再抱怨目前的處境,或者為將來憂慮。
    2·3
    神明創造的一切都蘊涵著神性;命運也不與自然相悖,而與自然規律有著密切關聯。萬事萬物都源於此;“必然性”對此也有一定的影響,還有你所在的這整個宇宙(你是它的一部分)的安寧和諧也是如此。自然創造的一切以及維繫運作自然的一切,都有利於自然的每一部分;宇宙依靠變化而得以存在,其中不素的變化,也素組成的事物的變化。懂得這些道理對你也就足夠了,把它們當作行為準則吧。拋開你對書本的渴望,這樣你就不必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死去,而是懷著真正的歡欣和對神明的虔敬感激離開人世。
    2·4
    記住,你已經拖延得太久了,神靈賦予你的恩典已經夠多了,你卻沒有好好把握。現在是時候了,你要去思索你作為一份子的宇宙是怎樣的;思索你從中流溢出來的宇宙是怎樣的。你的生命有限,如果不用來消除思想上的困惑,這樣的機會就再也沒有了,再也不屬於你,隨著你的離世而永遠地喪失了。
    2·5
    每時每刻都要保持意志堅定,像一個羅馬人、一個大丈夫那樣,一絲不苟地、保持尊嚴去完成要做的事情,始終懷著友愛、自由和正義之情感去行事;心裡不要存有其他念頭。如果你把每件事都當作是生命中的後一件,不再優柔寡斷或者違背理性,也不再遊移不定,一心隻為自己考慮,抱怨命運安排給你的一切,那麼,你是能做得到的。如果一個人想要過寧靜、虔誠的生活,他需要做到的很少;因為對遵守這些戒律的人,神靈不會向他們要求更多。
    2·6
    你做錯了,你做錯了,噢,我的靈魂;你再也沒有機會享有榮耀。人的生命如此短暫,你的甚至已經近尾聲,卻沒有讓自己獲得榮耀,而將幸福寄托在別人的靈魂之上。
    2·7
    外部事物攪亂了你的心思嗎?花點時間來學習新的、有價值的東西吧,不要再分心了。但你也要避免走向另一個;因為在生活中被自己的行為弄得筋疲力盡的人也同樣是愚蠢的,他們的一切衝動沒有任何目標,說到底,他們的思想是懵懂的。
    2·8
    如果一個人不能看清別人的靈魂,那也沒有什麼不妥;而很少留心自己內心動機的人,卻注定不幸。
    2·9
    你必須牢記這一點:什麼是宇宙的本性?什麼是自我的本性?二者之間有何關聯?我是怎樣的一個宇宙中的怎樣一部分?無論你怎樣說怎樣做,沒有人能阻止你追求符合自然,你自己原本就是它的一部分。
    2·10
    在比較各種惡行時,西奧弗拉斯圖斯像一個真正的哲學家那樣說(從某種通俗的角度來說,這種比較是允許的):由欲望而引起的過錯比憤怒引起的過錯更應該受到譴責。因為當一個人憤怒時,他是由於某種痛苦或內心的煎熬而失去了理智,但那些受欲望驅使而犯罪的人卻是因為經不住快樂的誘惑,他的過錯也就更不道德、缺乏男人應有的自制力。然後他又像哲學家一樣正確地指出:為追求快樂而犯下的罪行比痛苦導致的罪行更不容寬恕。總之,如果有人因為受到傷害,由於痛苦而陷入憤怒,那麼他還不失為一個人,而那些自己把持不住,在欲望驅使下做出惡事的人則不值得寬恕。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