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認識發生的哲學探討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302-1888
    【優惠價】
    814-1180
    【作者】 李景源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845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6184516
    作者:李景源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5月 

        
        
    "

    內容簡介

    本書為學部委員文集。


    研究人類認識的原始起源是一個極為艱巨和復雜的任務,由於原始時代沒有文字,要復原這一時期的認識特點和思維方式,必須依靠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等方面的資料和研究成果。在解放前夕尚處於石器時代的原始部族是現今活著的“社會化石”。對少數民族認識特點和思維方式的探討是復原遠古人類認識活動的重要證據。作者因此而到雲南等地進行社會調研。本文集相關成果就是在上述專業性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所做的理論思考的結晶。這些成果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1989年1月出版的《史前認識研究》一書,這是作者博士論文的簡寫本;二是夏甄陶老師主編的《認識發生論》一書中的相關章節;三是這一時期在刊物上發表的有關探討認識發生問題的學術論文。本文集雖然選自不同著作的有關章節以及發表在刊物上的論文和述評,但都有一個貫穿性的主題,即人的認識是怎樣一步步發生和發展的。

    作者簡介

    李景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教授,前任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繫,師從夏甄陶先生並獲得博士學位。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研究專家。

    目錄
    序言(1)
    一考察史前認識的意義與方法(1)
    二從動物行為向人類實踐的轉化(21)
    三由動物心理向人類認識的轉變(74)
    四由客觀的邏輯到思維的邏輯(133)
    五主客體分化的歷史形態(203)
    六原始思維的基本特征(246)
    附錄
    一關於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幾個問題(291)
    二評皮亞傑的活動—認識理論(302)
    三評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原理》(307)
    四發生認識論述評(321)
    五實踐和思維主體的形成(329)
    六論認識論中的“相似”範疇(343)

    序言(1)


    一考察史前認識的意義與方法(1)


    二從動物行為向人類實踐的轉化(21)


    三由動物心理向人類認識的轉變(74)


    四由客觀的邏輯到思維的邏輯(133)


    五主客體分化的歷史形態(203)


    六原始思維的基本特征(246)


    附錄


    一關於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幾個問題(291)


    二評皮亞傑的活動—認識理論(302)


    三評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原理》(307)


    四發生認識論述評(321)


    五實踐和思維主體的形成(329)


    六論認識論中的“相似”範疇(343)


    七認識·圖式·客觀性(356)


    八時代的發展與認識論的課題(370)


    九關於史前認識研究的幾個問題(383)

    前言
    序言

    序言


     


    20世紀80年代是哲學認識論蓬勃發展的時期,有關認識發生問題的研究也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究其根由,首先是由於,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的討論使科學的實踐觀深入人心,這場討論不僅為思想解放提供了科學依據,而且使許多人自覺地確立了實踐的思維方式,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哲學研究的面貌,成為推動人們從事哲學研究的動力和重要視角。科學的實踐觀為哲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許多哲學原理教科書的內容結構就是根據實踐概念的結構(主體—客體—主客體統一)來安排的。實踐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也啟發人們從起源的角度思考實踐的發生與認識發生的內在關繫問題。其次,國內學者相繼提出了認識發生論、微觀認識論、社會認識論的研究方向,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即改革開放伊始,瑞士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著作被大量翻譯引進中國,也推動了哲學界關於認識發生問題的研究和討論。關於知識的客觀性(即真理的來源和標準)問題,是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問題,歷代哲學家均力圖找出主客體之間的中介物,來論證主體何以認識客體的根據。經驗論者認為這種中介物是感覺和知覺,唯理論者認為是概念。皮亞傑認為,知識的客觀性固然與知覺和概念相關,但它們本身已經是認識的結果,要真正解答這個問題,必須顧及認識的發生。在主客體完全不分化的原始狀態,根本談不上認識的客觀性。正是主體的活動纔使主客體間的混沌狀態發生“哥白尼式的革命”。對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的考察,進一步揭示了認知的內容和思維的形式的起源及其與現實一致的機制。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原理》等著作激勵國內學者進一步推進認識發生理論的研究,即從個體的心理發生擴展到對種繫認識發生的探索。很顯然,研究認識的起源和發生,是哲學認識論的題中應有之義,認識論在本質上是關於人的認識能力和認識形式形成和發展的理論,對人類認識現像的原始發生的繫統考察,有助於使認識論成為客觀的、論證的學科,因而是學科建設固有的重要課題。


    1982年底,我的導師夏甄陶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提出了認識發生論的研究課題,把考察人類認識的原始的繫統發生作為研究的主要任務。在哲學研究所的支持下,成立了認識發生論的課題組,擬定了研究提綱,並著手收集材料。研究人類認識的原始起源是一個極為艱巨和復雜的任務,由於原始時代沒有文字,要復原這一時期的認識特點和思維方式,必須依靠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等方面的資料和研究成果。在解放前夕尚處於石器時代的原始部族是現今活著的“社會化石”。對少數民族認識特點和思維方式的探討是復原遠古人類認識活動的重要證據。為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認識發生的哲學探討”寫作組,在夏甄陶先生的帶領下,從1983年3月下旬到6月底,赴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在滇期間,調查組邀請了部分專業理論工作者召開了小型座談會,走訪了在少數民族問題研究上有名望的專家和學者,參觀了各種實物和圖片展覽。在雲南省各級組織的熱心支持和大力協助下,調查組先後深入麗江地區和西雙版納地區,參加了在麗江舉行的東巴(達巴)文字座談會,並對納西族、傣族、基諾族和布朗族等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分別對各少數民族的原始記事、文字、原始藝術、圖騰崇拜、宗教、占卜共術以及早期的創世神話等方面的情況作了探討性的考察,收集了一批文字資料、珍貴的照片和錄音磁帶,並同省、地(自治州)、縣的有關部門建立了一定的業務聯繫。通過這次實地考察,調查組的同志普遍感到收益很大,不僅增加了感性認識、開擴了思路,而且進一步驗證並充實了國內外對於人類早期認識特點提出的若干假說。


    我在研究生畢業留哲學所工作之後,從始至終都參與了夏甄陶先生主持的這個課題,跟隨他一起到雲南做相關考察,在他有事返京後,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繼續做了兩個多月的調查訪問,多次與基諾族和傣族同胞家中居住、生活,至今想起來還感觸良多。本文集相關成果就是在上述專業性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所做的理論思考的結晶。這些成果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1989年1月出版的《史前認識研究》一書,這是我的博士論文的簡寫本;二是夏甄陶老師主編的《認識發生論》一書中的相關章節;三是這一時期在刊物上發表的有關探討認識發生問題的學術論文。本文集雖然選自不同著作的有關章節以及發表在刊物上的論文和述評,但都有一個貫穿性的主題,即人的認識是怎樣一步步發生和發展的。當然,對於認識史上的這一重大問題,本文集不可能給出完滿的解答,它隻是我個人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所作出的若干理論思考。不妥之處,祈盼學術界同人批評指正。


     


            李景源


    2013年9月於北京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