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孔子的修齊治平之道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欒貴川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儒家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097862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9786253
    作者:欒貴川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5月 

        
        
    "

    編輯推薦
    孔子的政治倫理哲學是道德哲學。
            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仁”,“仁”是處理人與人關繫的*準則,其特征是對他人的關愛。“仁”以孝悌為本,再把對於父母兄弟的摯愛之心推延至他人,從而構建成理想的德治社會。後人把儒家學說稱作“內聖外王”之學,“內聖”是指通過“修己”以成就聖人之德,“外王”即是對外實施王道政治。“內聖外王”一語本來出自《莊子?天下篇》,但是,它卻真實地反映出儒家所一貫奉行的人格理想和王道政治理想的經世之道。《大學》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是對孔子思想規模化、條理化的經典表述,又是貫穿孔子思想的主線。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解讀孔子思想,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內容簡介
    孔子的政治倫理哲學是道德哲學。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仁”,其特征是對他人的關愛。“仁”以孝悌為本,再把對於父母兄弟的摯愛之心推延至他人,從而構建成理想的德治社會。後人把儒家學說稱作“內聖外王”之學。《大學》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是對孔子思想規模化、條理化的經典表述,又是貫穿孔子思想的主線。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解讀孔子思想,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欒貴川,1994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著名歷史學家張澤咸先生學習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7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師。多年來,在研究生院和其他大學開設“論語”、“老子”、“孫子兵法”等傳統經典解讀課程。近年來的主要著作有《論語教程》等,發表了有關歷史學、《論語》的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錄
    修身之道
    一修德之道
    1.為什麼要修德?
    2.怎樣修德?
    3.君子情懷
    4.士人風骨
    二為學之道
    1.為什麼要學習?
    2.怎樣學習?
    三養壽之道
    1.為什麼要養壽?
    2.怎樣養壽?

    齊家之道修身之道
    一修德之道
    1.為什麼要修德?
    2.怎樣修德?
    3.君子情懷
    4.士人風骨
    二為學之道
    1.為什麼要學習?
    2.怎樣學習?
    三養壽之道
    1.為什麼要養壽?
    2.怎樣養壽?

    齊家之道
    一夫妻之道
    1.夫妻是人倫之首
    2.婚姻的締結與解除
    3.孔家接連四代“出妻”
    4.孔子對女人的評論
    二父子之道
    1.父之道
    2.子之道
    三兄弟之道
    1.兄弟怡怡
    2.友悌之道

    治國之道
    一內政之道
    1.為君之道
    2.為臣之道
    3.為邦之道
    二外交之道
    1.強國御侮
    2.和平共處
    3.文事武備
    4.詩教外交
    5.不辱君命
    三軍旅之道
    1.先禮後兵
    2.民為兵本
    3.強兵立國
    4.長期備戰
    5.兵貴伐謀
    四朋友之道
    1.擇友原則
    2.處友原則
    3.朋友之道的特點及影響

    平天下之道
    一孔子的“天下”觀念
    1.周初諸國政治文化的差異
    2.孔子的夷夏之防
    3.周遊諸國的國家類型
    4.“溥天之下”的普遍價值
    二孔子意欲居夷浮海
    1.兩章為一事兩記
    2.夷、海泛指“化外”之域
    3.時間斷限為孔子暮年
    4.居夷浮海計劃無果而終
    5.孔子的“活思想”
    6.何以決意居夷浮海
    7.目的在於以華變夷
    三餘論

    後記   
    前言
    前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學,是“內聖外王”之學。他對“仁”的闡發內容豐富而體繫完整,簡言之,“仁”即“愛人”,含“忠”、“恕”兩個方面,分別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他的“仁”道又稱“忠恕之道”。踐行“仁”,就要通過“修身”,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修齊治平”這條主線,始終貫穿孔子的思想。
    孔子講得多的是“修己”(亦即“修身”),其目標指向卻是“室”、“家”、“邦(國)”、“天下”(或“四海之內”)。首先出現在《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是對孔子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他王道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構。前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學,是“內聖外王”之學。他對“仁”的闡發內容豐富而體繫完整,簡言之,“仁”即“愛人”,含“忠”、“恕”兩個方面,分別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他的“仁”道又稱“忠恕之道”。踐行“仁”,就要通過“修身”,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修齊治平”這條主線,始終貫穿孔子的思想。
            孔子講得多的是“修己”(亦即“修身”),其目標指向卻是“室”、“家”、“邦(國)”、“天下”(或“四海之內”)。首先出現在《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是對孔子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他王道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構。
            在其“修齊治平”中,“修身”為重要,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條件。“修身”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品格修養(即修德)、知識積累(即學養)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即纔干)等
    在知識積累亦即“為學”中,還包括“禮”。《論語·雍也篇》記:“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子罕篇》記顏淵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前者為“質”,後兩者為“文”,這三個方面都做好了,就“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了。完成了“修身”方可稱作“君子”,而隻有“君子”纔堪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由此可知,“修身”就是做人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做事之道。
            一關於“室”、“家”、“邦(國)”、“天下”
            “天下”一詞源自“溥天之下”,是指天子“四海之內”的所有區域,也可以說它是沒有邊界的,如《尚書·大禹謨》所記“文命敷於四海”、《詩經·小雅》所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邦)”為諸侯國;“家”本指諸侯國內卿大夫的采邑(即封地),到了春秋時期,西周確立的宗法制度被廢棄以後,逐漸演變為以夫妻為主體包括其他成員的家庭,有時也指由若干家庭組成的家族,這就混同於指代士或庶民家庭的“室”。
            有關兩周時期的“國(邦)”、“家”、“室”,清代學者崔述有詳細的辨析,其雲:
            天子,有天下者也。諸侯則以“國”稱;卿大夫則以“家”稱;士庶人則以“室”稱。故曰“十室之邑”、“百室之邑”、“千室之邑”,皆稱士庶人者也。曰“三家者以《雍》徹”、“三家未睦”、“因其十家九縣”,皆稱卿大夫者也……然下不得兼上,上得以兼下。故天子亦稱國……亦稱家……諸侯亦稱“家”,《傳》所謂“公家之利,知無不為”是也;亦稱“室”,《傳》所謂“三分公室”、“四分公室”是也。卿大夫亦稱“室”,《傳》所謂“三室如一”、“殺高厚於灑藍而兼其室”是也。
            由於士、庶人沒有封地,其居處稱作“室”;卿大夫的采邑稱作“家”,諸侯的封國稱作“國(邦)”,廣袤無疆的“諸夏”甚至連同“夷狄”,便是天子的“天下”。孔子的“修齊治平”之道,主張君子先治自身,後治家、國(邦),終達到治“天下”的目標,這樣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層層遞進,次第分明。
            二《大學》、《中庸》與孔子的關繫
            《大學》和《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南宋理學家朱熹把這兩篇抽出,連同《論語》、《孟子》兩書編輯在一起,稱作“四書”,並為之作注,這就是現今通行本《四書章句集注》。
            關於《大學》成書年代的問題,學界曾有不同的意見。自近代以來,學者大都認為,《大學》的成書應在秦漢之際,甚至晚至漢武帝以後。近年來,梁濤對《大學》的成書及文本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認為《大學》出自曾子及其弟子之手,這是令人信服的結論。在《大學章句》裡,朱熹還把《大學》的正文分作經、傳兩部分。他認為,經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則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梁濤認為,朱熹的這種劃分方法並不能成立。

            不過,朱熹在其《大學章句》裡征引程頤的話說:“《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這就交代得十分清晰了——《大學》一書(篇),乃記述孔子思想的書,它直接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大學》的核心內容正是“修齊治平”。
            在《中庸》中,有多處文字語義頗為接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
            
    魯哀公問政,子曰:“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對此,朱熹解釋說:“為政在人,取人以身,固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欲盡親親之仁,必由尊賢之義,故又當知人。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皆天理也,故又當知天。”
            《中庸》還記載孔子說: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這裡的“誠身”,含義近於“修身”;“順乎親”含義近於“齊家”;“信乎朋友”、“獲乎上”、“治民”含義近於“治國”;“治國”的類推和延伸,亦即“平天下”。
    這樣,每一項都以前一項為條件,由“誠身”到“治民”層層向外推延,由此可見,《中庸》和《大學》的思想實質基本一致。其大體思路仍然是“修齊治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庸》的作者正是孔子的嫡孫子思。這對於判斷《大學》的成書年代,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參照。
            總之,《大學》、《中庸》是與孔子思想為接近的儒學典籍,兩書與《論語》一樣,都是研究孔子思想為可靠的材料。
            《大學》的篇幅很短,但是,因為它對儒學空前的條理化、規模化的表述,從而成為儒學的綱領。朱熹認為,《大學》是理解經學的必由之路。《大學》的核心內容是闡述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它認為,隻有通過“修身”,亦即學習等方法鍛煉提高自己,纔有可能把家、國、天下的事情做好。其記: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然後知至,知至然後意誠,意誠然後心正,心正然後身修,身修然後家齊,家齊然後國治,國治然後天下平。
            要想有所作為,為基礎的功夫是“修身”,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因為“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禮記正義》注引鄭玄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鄭玄是說,所謂“大學”,講的是通過廣泛而深入的學習,可以達到為政的要求及目標。這和孔子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講的都是先學後仕。
            在《論語》裡,並沒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嚴整地表述的章節,但是,也有論述對這一思想表露無遺。與《大學》“修齊治平”為相符的是《論語·憲問篇》中“子路問君子章”,其記: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在孔子看來,通過認真“修己”,完善、提高自身修養而成就的“君子”,對於國家、天下負有“安人”、“安百姓”的重大使命。而“安百姓”的大業,即使像堯舜這樣聖明的帝王也沒有能夠圓滿完成,但它仍然是志士仁人的奮鬥目標。
            此外,《論語·子路篇》記載孔子說:“苟其身正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篇還記載他的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顏淵篇》也記載孔子對季康子說道:“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泰伯篇》亦記載孔子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孔子是說,當政者對待親人懷有深厚的感情,民眾就會興起仁德的觀念;當政者不遺棄老朋友,民眾就不會冷漠無情。這都表明當政者“修己”的必要性。
            另據《禮記·樂記》記載,子夏在對魏文侯談論古代音樂的功用時說,音樂結束後,“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也”。他的大意是說,樂曲演奏終了,君子們在談論,稱道古代事跡,有助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樂所激發出的效果。子夏是孔子的親炙弟子,他如此表述,也為孔子“修齊治平”思想提供了更加直接而有力的佐證。
            此外,《孝經》也記載,孔子對曾子講述古代帝王以孝道“治天下”、“治國”、“治家”,並以三者並列。
            如此看來,《大學》、《中庸》直接源自孔子的思想是沒有疑問的。“修齊治平”這條主線,貫穿了孔子的思想。以這個視角、線索再來分析理解孔子的思想,或許更加清晰,也更加準確。
            三孔子“修齊治平”思想的來源及影響
            孔子的“修齊治平”思想從哪裡來?不少學者認為,孔子直接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並認為老子思想是的源頭。《道德經》第54章記: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在《道德經》中,“修”的內容雖然是“無為”之道,但是,老子強調了“修身”對於治理社會、國家和天下的重要性。莊子同樣也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但他更加“重生”、重歸隱,他說:“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莊子這句話是說,道的精華可以用來修治身心,它的殘餘部分用來治理國家,它的渣滓用以治理天下。
            老子是孔子之師,《呂氏春秋·當染》明確記載:“孔子學於老聃、孟蘇、夔靖叔。”老子是對孔子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這還可從其他文獻中得到印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一段材料真實地反映出孔子在見老子以後,其內心深處所產生的巨大觸動,其記: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史記》卷47《孔子世家》還記載老子對孔子的諄諄告誡:“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老子的這些忠告,對孔子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論語》一書中多處反映出這一點。如,他一再告誡其弟子“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怨遠矣”,強調“修己”,認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論語》還記載,“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也。’”這都是為了避免“好議人”、“發人之惡”所帶來的禍患,孔子強調了“修己”的重要性。《論語·述而篇》還記,“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吾與爾有是夫!’”孔子曾喟嘆“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可以看出,孔子的這些思想,都與老子的告誡不無關繫。此外,《禮記·坊記》也記載:“子曰:‘善則稱君,過則稱己,則民作忠。’”又記:“子曰:‘善則稱親,過則稱己,則民作孝。’”可見在“忠”、“孝”、“仁”、“禮”的觀念上,孔子與老子都是十分相近的。
            《韓詩外傳》卷9記載,孔子偕子路、子貢、顏回遊於戎山,令各言其志。三弟子壯懷激烈,各自表示有志於在軍事、外交和內政上大有作為,孔子分別稱道他們“勇士哉”、“辯士哉”、“大士哉”。然後,孔子動情地援引了一大段老子的話,頗具意味,他說:
            老子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智若詘,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其用不屈。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這條材料彌足珍貴,它表明了孔子直接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而這類材料,在《論語》及其他儒家典籍中並沒有記載。
            筆者不大贊同有的學者提出的先期儒家“道家化”的說法,盡管這種說法由來已久。所謂的“儒家”,實自孔子創始,它本來就是在“道家”的根本上生長出的一棵新芽,僅此而已。
            老子的思想,正是周代社會的主流思想。《論語》中記述了不少人物的言論與孔子的“儒家”思想迥異,而這些人,正是老派的知識分子,他們多是沒有出仕或是已經“致仕”的“隱者”。據《孔子家語?觀周》記載,太祖後稷廟堂右階之前,金人背銘文:
            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溫恭慎德,使人慕之;執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或之,我獨不徙。內藏我智,不示人技。我雖尊高,人弗我害,誰能於此?江海雖左,長於百川,以其卑也。天道無親,而能下人。戒之哉!
            仔細審視這段文字,不難發現,老子《道德經》不啻為它的翻版。東周太廟裡金人身上鐫有如此銘文,足以表明,“道家”的這種思想,正是西周東周時期社會的主流思想。
            《荀子·宥坐篇》還記載了孔子偕弟子遊覽魯桓公廟的一則故事,其記: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孔子的這段話與《老子》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以及前引金人背銘“執雌持下”的含義竟如此地毫無二致!
            筆者認為,除了老子,還有其他思想家對孔子同樣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史記》卷67《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齊,晏平仲;於楚,老萊子;於鄭,子產;於魯,孟公綽。”這裡的所謂“嚴事”,亦即崇敬、信奉之意。在孔子所為敬仰的這六個人中,老子位居,並且,老子、蘧伯玉、老萊子、孟公綽四人全都是“道家”人物!
            據《史記》卷47《孔子世家》載,孔子拜別老子以後,學問精進,影響日增,其記:“孔子自周反魯,弟子稍益進焉。”孔子所“嚴事”的這幾位人物,全是與他同時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們對孔子思想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前引《孔子家語》記,太祖後稷廟堂前金人“三緘其口”,孔子也要求其弟子慎言,他解釋說,多言會招致人的怨恨。《論語》記載:“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這段話的意思是,有人評價道,冉雍具備了仁德,可惜他沒有口纔。孔子說,何必要有口纔呢?喋喋不休地和人爭辯,常常招人討厭。我不知道冉雍是否具備仁德,可是,何必要有口纔呢?
            孔子的思想的,也是多源的。《孟子·萬章下》記載了孟子對孔子思想總括性的評價,他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孔子學識淵博,如同奏樂,以鐘發聲、以磬收樂,集眾音之大成。孟子贊譽孔子全面繼承了自古以來聖賢的思想精華,而自成一家之言。他認為,孔子的“儒家”學說,實是“集大成”的思想。
            孔子對周代文化一往情深,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周鋻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所以,他以繼承、重建周文王、周公的事業為職志。《論語·陽貨篇》記載孔子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甚至在衛國匡地被圍困時,孔子仍然堅信自己定會受到“天”的護佑,他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但是,必須看到孔子絕不是僅限於信奉周代文化,他崇信的是先代所有的思想文化。《中庸》明確記載:“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子也自述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又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還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古”,指的是崇信和摯愛古代文化。《論語·衛靈公篇》記載:“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孔子念念不忘自己是“殷人”,臨終前希望弟子依照殷代的禮儀來安葬自己。《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之喪,公西赤為志焉。飾棺牆,置翣設披,周也。設崇,殷也。綢練設旐,夏也。”孔安國解釋說:“孔子之葬,公西赤以飾棺榮夫子,故為盛禮,備三王之法,以彰明志職焉。”孔安國的理解是,采用夏、商、周“三王之法”進行安葬,正符合孔子的“志職”。
            此外,孔子相信天命,《論語·堯曰篇》記載他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他深信人有德即可得到上天的輔佑。孔子重德的思想,仍然可以從先代文獻中找到源頭。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記載周公告誡蔡仲說:“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足見孔子的這種觀念淵源有自。
            孔子的“修齊治平”思想,與《尚書·皋陶謨》所記禹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實是同一含義。為直觀的資料,則出自《論語》本身,《為政篇》記載:“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認為,“為政”並不僅僅限於直接參與政治,把《書》(《尚書》)中所說的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風氣影響到政治中去,也就等同於“為政”。換句話說,所謂的“為政”,也不過是把孝悌這種“仁”的觀念作用於社會政治生活中去,這正是“修齊治平”的路徑。
            孔子的“修齊治平”思想,實是以家族為本位的人格理想及社會政治理想,對於後世影響深遠。《孟子·離婁上》記載:“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盡心下》又說:“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荀子·君道》亦記:“請問為國。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則景正。’”這表明,孟子、荀子同樣明確地把身、家、國、天下聯繫在了一起。在孔子那裡,“修”、“齊”、“治”、“平”四者渾然一體,密不可分,孟子、荀子兩人之間卻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孟子側重繼承了孔子的理想的“內聖”(修身)一面,荀子則側重繼承了孔子的現實的“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一面。儒家的這兩大支繫分別影響中國古代思想政治長達兩千多年。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