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涅槃與再生重構中復興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595-862
    【優惠價】
    372-539
    【作者】 樂黛雲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ISBN】97875117229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22966
    作者:樂黛雲著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3月 

        
        
    "

    編輯推薦


    全書意在探求中華民族如何參與世界文明體繫在新世紀的重構,如何將人權、民主、自由、公正、真理等現代性的核心理念與中國經驗對接,以及在經歷了上一世紀的戰爭與“文革”等深重苦難之後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生存意義與存在方式。



    本書取名“涅槃與再生”,其中蘊含了作者對中華民文明的交彙與震蕩中衝出舊有的思想樊籠,實現民族文化的自覺與復興所寄予的美好祈願。

     
    內容簡介


    本書為樂黛雲先生21世紀以來學術論文的自選集,取名“涅槃與再生”,既對自己60餘年的學術生涯作一總結,同時亦蘊含著對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中華民文明的交彙與震蕩中走出過去的思想樊籠,從而在繼承先民豐厚遺產的基礎上創建新世紀所要求的新人文精神,實現民族文化的自覺與復興所寄予的美好祈願。

    全書分四個部分:*部分闡述全球化背景下國人所面文明的衝突與共存,探討在美國夢、歐洲夢與中國夢必然發生踫撞的情勢下所應持有的態度與策略,從而為自身發展提供一個嶄新的、開放性的時間經驗與歷史經驗。第二部分是著者對在當下世界日益產生深廣影響的建構性後現代思潮與文化軟實力的思考,認為隻有承認和尊重差別,並由此文明的共生共存,纔是未來人類世界的發展之路。第三部分反思中華文明尤其是儒家學說所包含的民族智慧與特性,認為若能將這一有益的思想資源發揚光大,便可為當今世界提供有益的借鋻;而不應以所謂東方中心論對抗西方中心論。第四部分回顧一百餘年來法國、美國等主要學術流派的演變與遞嬗,認為中國學人近年在這一學科已嶄露頭角,並為世界比較文學的發展作出了獨一無二的貢獻。

    作者簡介


    樂黛雲(1931-),苗族,出生於貴陽,北京大學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全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1990-1997)。曾在美國哈佛大學、荷蘭萊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處做訪問學者及客座教授,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樂黛雲先生為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開拓者,雖一生歷盡坎坷,但在王國維、魯迅、吳宓等一代接通華洋、熔鑄古今的文化先驅的引領下,矢志不渝地耕耘逾半個世紀;尤其在“文革”後率領學人奮勉前行,從而使我國比較文學研究隊伍成長為與法國、美國鼎足而三的一支生力軍。



    主要著、譯有《比較文學原理》(1987)、《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1987)、Inte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英文版,1987)、《跨文化之橋》(2000),以及散文集To the Storm(英文版,1986)Als hundert Blumen bluhen
    Sollten(德文版,1986)、《透過歷史的煙塵》(1987)等。

    目錄

    一、共存
    改變主觀世界迎接時代巨變
    ——北京大學中文繫魯迅講座首講
    《歐洲夢》序
    《歐洲夢》的作者裡夫金談中國夢
    美國夢歐洲夢中國夢
    ——探討世紀之交的人生巨變
    “歐洲中心論”之後會是“中國中心論”嗎?
    人類對和諧社會的追求
    時空巨變與文化轉型
    我們應該有中國夢了
    ——樂黛雲訪問記
    在反思和溝通的基礎上建構另一個全球化

     



    小引

    一、共存

    改變主觀世界迎接時代巨變

    ——北京大學中文繫魯迅講座首講

    《歐洲夢》序

    《歐洲夢》的作者裡夫金談中國夢

    美國夢歐洲夢中國夢

    ——探討世紀之交的人生巨變

    “歐洲中心論”之後會是“中國中心論”嗎?

    人類對和諧社會的追求

    時空巨變與文化轉型

    我們應該有中國夢了

    ——樂黛雲訪問記

    在反思和溝通的基礎上建構另一個全球化

    ——在“東西方互動認知”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承當思想的責任:為建設一個多樣協力的世界而努力

    ——十五年歐洲與中國文化對話的另一個側面

    二、21世紀的新人文精神

    21世紀的新人文精神

    改變殖民主義時代的精神世界

    ——重溫與阿爾曼多·尼茲教授的友誼

    承認和尊重差別是文化的基礎

    互動認知:以文學與科學的互動為例

    生態文明新思維

    生態思維與建構性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思潮的轉型與文學研究的新平臺

    ——2011年8月在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10屆年會上的發言

    新人文主義與後現代思潮

    文化轉型與文化衝突

    關於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幾點思考

    ——關於所謂“軟實力”

    三、中國文化面向新世界

    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幾點思考

    以東方智慧化解文化衝突

    跨文化研究領域中的幾個問題

    “情”是中國文化的一素

    儒家的“君子”與道家的“至人”

    ——從他們對待憂樂的態度說起

    之美》序

    《中國文化西漸個案叢書》總序

    四、比較文學是跨文化對話的前鋒比較文學發展的三個階段

    展望21世紀的中國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的國際性與民族性

    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中國視野

    ——在17屆國際比較文學年會上的發言

    雙向詮釋與比較文學

    “學科之死”與學科之生

    王國維——彙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驅

    “比較既周,爰生自覺”;“取今復古,別立新宗”

    ——重讀魯迅在日本的四篇著作

    中國比較文學勛吳宓教授

    朱光潛對中國比較文學的貢獻

    附錄:對話一束

    文化趨同還是

    歷史與記憶

    ——對二十世紀我們應記住什麼?

    主題訪談:

    現代性,現代發展?

    活著尊嚴機遇餘華VS樂黛雲

    ——樂黛雲、餘華對談錄


     

    在線試讀
    小 引
    樂黛雲
    本書是21世紀以來筆者學術論文的自選集,取名《涅槃與再生》,既對過去的學術生涯作一小結,亦蘊含著對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中華民文明的交彙中走出舊式思想範式,在繼承先民豐厚遺產的基礎上創建新世紀新人文精神,實現民族文化的自覺與復興寄予美好的期待。
    人類生活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轉折。軟件和計算機革命、全球互聯網、移動通訊革新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繫大大超越了過去所受的時空限制;特別是新一代人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繼往開來的世代傳承,他們在網絡的交互影響中長大,自我成長。我們由於不懂得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會對我們的未來深感迷茫。加之,以某種語言為主導的跨國信息流每天都壓抑著他種語言文字的應用,從而限制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更嚴重的是信息流向遠非對等,大多是由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信息、科技信息的流入,同時也會發生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等文化的整體移入,以至使其他國家民族原有的文化受到壓抑,失去活性。另一方面,由於生物工程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人甚至對他的血肉之軀的存在前景也迷惘困頓:生命本是宇宙大化千百萬年的亙古造化,但是,現在可以通過轉基因、干細胞、克隆、體外受精等等人為的手段復制、改變、優選。人的存在,人性的自我定義都受到了根本的挑戰。過去就有納粹分子幻想可以通過基因重組和篩選,使有些人適於體力勞動,適合被統治,有些人則天生是精英,天生就可統治別人!還有納米技術,終使人類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操縱單個分子和原子,直到進入細胞內部,開闢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新層次。綜上所述,也就是說,從宏觀到微觀,所有關於意義的領域都將面臨衝擊。
    這些新發現和革命性的新技術貫穿到人類生活的每一細節,科學越來越被少數人所專享,世界被劃分為科學家和不懂科學者兩類人,後者人數愈來愈多,愈來愈失去對周圍世界的發言權。這一切迫使我們在時間意識和空間意識上都不能不發生根本變化。加之,人類在人文層面上正經歷著一場多重技術革命。這場革命主要表現為印刷文本文化的移位和媒體意像文化的興起,以及兩者交織互構、充滿張力的動態關繫。媒體意像文化的構成,有別於以民族語言文本作為根本載體的現代人文傳統,它不僅具有民族特性,而且具有跨越民族書面語言的驅動力和涵蓋性。文化生產媒介的轉型必然呼喚跨語言、跨學科的跨文化研究,因此,對全球化時代的認知與審美及其結構的更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彙發展,以及汲取不同文明傳統精華,建設新的人文精神,都是今天的當務之急;加之人類對於20世紀的苦難歷程——兩次世界大戰、絕滅人性的法西斯集中營、古拉格群島、文化大革命等等的回顧,使得人類精神不得不發生空前的大變革!


    小 引

    樂黛雲

    本書是21世紀以來筆者學術論文的自選集,取名《涅槃與再生》,既對過去的學術生涯作一小結,亦蘊含著對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中華民文明的交彙中走出舊式思想範式,在繼承先民豐厚遺產的基礎上創建新世紀新人文精神,實現民族文化的自覺與復興寄予美好的期待。

    人類生活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轉折。軟件和計算機革命、全球互聯網、移動通訊革新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繫大大超越了過去所受的時空限制;特別是新一代人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繼往開來的世代傳承,他們在網絡的交互影響中長大,自我成長。我們由於不懂得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會對我們的未來深感迷茫。加之,以某種語言為主導的跨國信息流每天都壓抑著他種語言文字的應用,從而限制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更嚴重的是信息流向遠非對等,大多是由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信息、科技信息的流入,同時也會發生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等文化的整體移入,以至使其他國家民族原有的文化受到壓抑,失去活性。另一方面,由於生物工程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人甚至對他的血肉之軀的存在前景也迷惘困頓:生命本是宇宙大化千百萬年的亙古造化,但是,現在可以通過轉基因、干細胞、克隆、體外受精等等人為的手段復制、改變、優選。人的存在,人性的自我定義都受到了根本的挑戰。過去就有納粹分子幻想可以通過基因重組和篩選,使有些人適於體力勞動,適合被統治,有些人則天生是精英,天生就可統治別人!還有納米技術,終使人類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操縱單個分子和原子,直到進入細胞內部,開闢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新層次。綜上所述,也就是說,從宏觀到微觀,所有關於意義的領域都將面臨衝擊。

    這些新發現和革命性的新技術貫穿到人類生活的每一細節,科學越來越被少數人所專享,世界被劃分為科學家和不懂科學者兩類人,後者人數愈來愈多,愈來愈失去對周圍世界的發言權。這一切迫使我們在時間意識和空間意識上都不能不發生根本變化。加之,人類在人文層面上正經歷著一場多重技術革命。這場革命主要表現為印刷文本文化的移位和媒體意像文化的興起,以及兩者交織互構、充滿張力的動態關繫。媒體意像文化的構成,有別於以民族語言文本作為根本載體的現代人文傳統,它不僅具有民族特性,而且具有跨越民族書面語言的驅動力和涵蓋性。文化生產媒介的轉型必然呼喚跨語言、跨學科的跨文化研究,因此,對全球化時代的認知與審美及其結構的更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彙發展,以及汲取不同文明傳統精華,建設新的人文精神,都是今天的當務之急;加之人類對於20世紀的苦難歷程——兩次世界大戰、絕滅人性的法西斯集中營、古拉格群島、文化大革命等等的回顧,使得人類精神不得不發生空前的大變革!

    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球化的討論引起了極大關注:目前世界上主流話語稱頌的那個全球化,實際上是跨國資本市場對全球的占領,是美國式或仿美式價值觀念及其社會制度向全球的擴張,這是一種充滿了暴力與霸權氣息的全球化;但也有跳出發展迷思與資本邏輯的另一種全球化的追求,即以人類紀為背景的生態時代的全球化,這種全球化促使人們從世界與人類的有機整合中尋求社會的和諧發展文化的共同體內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互補、互利、互信。為達到這一目的,必須承認精神塑造現實世界的力量,要為人類的文化努力和道德批判留出必要的空間。

    看來世界文化即將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核心任務將是在反思和溝通的基礎上,建設一個多極均衡互文化共生的全球化。隻有這樣的全球化纔能保證人類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保證世界得以安定和諧地持續發展。

    本書隻是初步提出了以上一些復雜問題,這些問題將在21世紀不斷深化,形成種種不同文化範式,在新的文化共同體中得到不同解決。

    拋磚引玉,衷心祈望各位方家不吝賜教。

    20月吉日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