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姜亮夫論學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經典名家作品集
    【市場價】
    555-804
    【優惠價】
    347-503
    【作者】 傅傑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經典名家作品集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816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28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81631
    作者:傅傑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0年04月 

        
        
    "

    編輯推薦

    姜亮夫為著名國學大師,在楚辭學、敦煌學、語言學、歷史文獻學家等領域均有突出建樹,又曾師從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章太炎等先生,他的治學精神和經驗是寶貴的學術遺產。本書由姜亮夫先生晚年的學生與助手傅傑教授所編,全書共收文近三十篇,上卷為中國文化史與中國學術史,是對姜先生一生著力*勤之領域基本情況的梳理,下卷為治學歷程與治學方法,既回顧了姜先生一生的學術歷程,又可從中見出姜先生的治學特點、方法與態度,其中篇章不僅是相關領域的佳構,更可為今人從事文史研究樹立典範、指導門徑。因此,本書可稱是一本內容宏富的“大家小書”。

     
    內容簡介

    《姜亮夫論學集》為姜亮夫先生晚年的的學生與助手傅傑教授所編。全書共收文近三十篇,分為上下兩卷。其中,上卷為文化史與學術史,收錄《新經疏》《諸子古微》《敦煌經卷在中國文化學術上的價值》等十餘篇文章,是對姜先生一生著力*勤之領域基本情況的梳理,多為綱領性的篇章,是姜先生一生治學的基石。下卷為治學歷程與治學方法,收錄《我是怎樣做研究工作的》《根底之學與博與專的道路》《憶清華國學研究院》《我與敦煌學》等文章,既回顧了姜先生一生的學術歷程,又可從中見出姜先生的治學特點、方法與態度。總體上,本書可稱一本內容宏富的大家小書,其中篇章不僅是相關領域的佳構,更可為今人從事文史研究樹立典範、指導門徑。

    作者簡介

    姜亮夫(1902-1995),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雲南昭通人。國學大師,著名的楚辭學、敦煌學、語言學、歷史文獻學家,教育家。曾就讀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等,師從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章太炎等先生。曾任杭州大學(今已並入浙江大學)中文繫教授、中文繫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歷任屆至第五屆浙江省政協委員。姜先生長年來筆耕不輟,著述豐碩,代表作有《屈原賦校注》《楚辭書目五種》《楚辭通故》《瀛涯敦煌韻輯》《莫高窟年表》《中國聲韻學》等。其中《楚辭通故》一書被海內外專家譽為“當今研究楚辭詳盡、有影響的巨著”。


    傅傑,浙江杭州人,1961年生,畢業於杭州大學,曾從學姜亮夫先生並擔任其助手,現為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特聘教授。著有《傅傑文錄》四卷(包括《文史刍論》《序跋荟存》《書林揚塵》《前輩寫真》)、《論語百句》、《敦煌文物外流簡史》等,參編有《王國維全集》《章太炎全集》《姜亮夫全集》等。

    目錄
    前 言
    上卷 中國文化史與中國學術史
    孔子和他的學說
    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學說
    釋 儒
    新經疏
    《周易》私議
    補說《詩》《書》事
    說《孝經》與《三禮》
    小戴《記》“大學之道”章解
    日月光華之頌
    諸子古微
    起 信

    前  言


    上卷  中國文化史與中國學術史


    孔子和他的學說


    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學說


    釋  儒


    新經疏


    《周易》私議


    補說《詩》《書》事


    說《孝經》與《三禮》


    小戴《記》“大學之道”章解


    日月光華之頌


    諸子古微


    起  信


    宗  統


    敦煌經卷在中國文化學術上的價值


    佛  經


    道家經典


    儒家經典


    韻  書


    文  學


    史  學


    三楚所傳古史與齊魯三晉異同辨


    楚舊史考


    屈子傳夏史,亦楚舊史也


    論史實之異同


    論政治社會異同


    談天說地


    意識形態審識


    總  結


    簡論屈子文學


    民族性特點


    論屈子個性


    藝術構思


    屈子文學之承先啟後簡說


    屈子思想簡述


    屈子論官能作用


    屈子從物質的性行變化認識物質


    從屈子文中關涉心理現像以體認其意識


    論屈子人生觀


    屈子天道觀


    天  命


    天  德


    說屈賦中之巫


    《詩切》序


    孫詒讓學術檢論


    論章太炎先生學術書


    下卷  治學歷程與治學方法


    我是怎樣做研究工作的


    求學時代


    做研究工作


    搜集資料的方法


    一些轉變的經過


    專博問題


    我是怎樣摸索進入人文科學這一行道的


    根底之學與博與專的道路


    根底之學


    現在來談談我所謂博與專及博未必能專的問題


    憶成都高師


    成都高師的社會環境


    成都高師的學習生活


    學術道路上的變


    難忘的畢業典禮與考察活動


    憶清華國學研究院


    入學考試


    清華的生活環境


    清華園的教與學


    清華園內的風波


    思師錄


    林山腴先生


    龔向農先生


    王靜安先生


    梁任公先生


    章太炎先生


    陳寅恪先生


    《紅樓夢》送我出青年時代


    我對辭書的愛好與一些經歷


    訂補《歷代人物年裡碑傳綜表》序例


    編纂經過


    修補經過


    修補中的困難


    我與敦煌學


    《楚辭通故》撰寫經過及其得失


    讀書與寫作


    怎樣讀書


    怎樣寫文章


    關於幾部楚辭著作


    研究國故應有的基本知識與應備的工具書


    中國古代史研究私議


    歷代研究之弊


    近時之弊


    學術四箴


    從三個主義說到“家”


    認真讀書  精心指導


    附錄


    《姜亮夫全集》序  李學勤


    師  範  傅  傑

    在線試讀
    在大學時代,我逐步懂得了學習方法。當時大學中文繫共有四門課:(一)文學(包括散文、詩、詞、曲);(二)經學(主要講《詩經》、《尚書》、《三傳》——《公羊》、《穀梁》、《左傳》);(三)小學(即今天的古漢語,主要講聲韻、文字、詞彙);(四)哲學(包括倫理學、心理學、邏輯學、中西哲學史等)。我努力學習四門功課,想成為一個全面的學生,這樣,的確使我從中得到許多知識。
    教文學的林思進先生教我們讀整部的書,一部一部讀下去,禁止我們未讀過原著便讀詩話、詞話,等等。林先生的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使我很愛好文學,整個大學階段,天天作文,作詩填詞,一心想做詩人。
    經學是龔道耕先生講授,初步是讀《詩經》、《尚書》原文,看注疏,然後教我們知道中國學術是有家派的,兩漢以前的學問必須分家派。當時我向廖季平先生請教,他講了漢學、宋學的區別,說“孟子是宋學的根源,荀子是漢學的根源”等等,使我略略知道一點辨章學術的門徑,但這兩句話,直到我三十幾歲教書時,纔懂得了它們的意義。
    廖先生是屬於今文經學派的。他把公羊家的政治張三世之說——據亂、升平、太平——等詳細講過,這一點,使我認識了學術與政治的關繫。
    讀哲學,使我懂得了精神與物質的關繫、人與人的關繫之安排以及宇宙觀、認識論等等問題。當時對邏輯卻有些愛好。
    小學(即古漢語)的學習比哲學更為艱苦。先生指了路,但如何進門,全無所知。《廣韻》抄過兩遍,《說文》點過兩三遍,還是茫無頭緒。林、龔二先生都很重視,認為這是求學的基礎,隻有死啃一途。學習中漸漸地也嘗到一點味道,但始終是點點滴滴、枝枝節節的,不能融會貫通,更不能獨立工作。整個大學讀書時代,我對這一類的課程極為重視,而進步卻緩慢,我當時覺得詩情詞意被它磨損得不少。
    總的說,大學階段,我對知識有幾點認識:(一)懂得讀書要有一定的基礎,要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精神,不要作空發議論、無關痛癢的文章及順風倒的詩詞;(二)懂得了學術是有流派的,即使是一個人的學問,也可能早晚有區別,因此不但要看他全部的作品,還要分別他作品的早晚。
    學習的過程中,我覺得“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因此讀書倒也十分用功。追想起來也頗有些笑話。譬如學羅素的《數學原理》,我因為沒有數學基礎,連看都看不懂,就不斷地補習數學。我在口袋裡放了粉筆,看到黑的地方就寫,常常寫得頭昏腦脹。有一次我踱到校門外,覺得有一塊漆得墨黑烏亮的黑板,我拿出粉筆,就演起解析幾何來,並不覺察這是輛黃包車,直到車主人拉起車子走,我被車輪夾住,車主人還以為是小孩子,連連喊著“別鬧別鬧”,這時我已被車拉倒了,頭皮也擦破了。我覺得這種昏頭昏腦的行徑,對我當時的進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今天的社會是不需要這樣的。

    在大學時代,我逐步懂得了學習方法。當時大學中文繫共有四門課:(一)文學(包括散文、詩、詞、曲);(二)經學(主要講《詩經》、《尚書》、《三傳》——《公羊》、《穀梁》、《左傳》);(三)小學(即今天的古漢語,主要講聲韻、文字、詞彙);(四)哲學(包括倫理學、心理學、邏輯學、中西哲學史等)。我努力學習四門功課,想成為一個全面的學生,這樣,的確使我從中得到許多知識。


    教文學的林思進先生教我們讀整部的書,一部一部讀下去,禁止我們未讀過原著便讀詩話、詞話,等等。林先生的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使我很愛好文學,整個大學階段,天天作文,作詩填詞,一心想做詩人。


    經學是龔道耕先生講授,初步是讀《詩經》、《尚書》原文,看注疏,然後教我們知道中國學術是有家派的,兩漢以前的學問必須分家派。當時我向廖季平先生請教,他講了漢學、宋學的區別,說“孟子是宋學的根源,荀子是漢學的根源”等等,使我略略知道一點辨章學術的門徑,但這兩句話,直到我三十幾歲教書時,纔懂得了它們的意義。


    廖先生是屬於今文經學派的。他把公羊家的政治張三世之說——據亂、升平、太平——等詳細講過,這一點,使我認識了學術與政治的關繫。


    讀哲學,使我懂得了精神與物質的關繫、人與人的關繫之安排以及宇宙觀、認識論等等問題。當時對邏輯卻有些愛好。


    小學(即古漢語)的學習比哲學更為艱苦。先生指了路,但如何進門,全無所知。《廣韻》抄過兩遍,《說文》點過兩三遍,還是茫無頭緒。林、龔二先生都很重視,認為這是求學的基礎,隻有死啃一途。學習中漸漸地也嘗到一點味道,但始終是點點滴滴、枝枝節節的,不能融會貫通,更不能獨立工作。整個大學讀書時代,我對這一類的課程極為重視,而進步卻緩慢,我當時覺得詩情詞意被它磨損得不少。


    總的說,大學階段,我對知識有幾點認識:(一)懂得讀書要有一定的基礎,要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精神,不要作空發議論、無關痛癢的文章及順風倒的詩詞;(二)懂得了學術是有流派的,即使是一個人的學問,也可能早晚有區別,因此不但要看他全部的作品,還要分別他作品的早晚。


    學習的過程中,我覺得“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因此讀書倒也十分用功。追想起來也頗有些笑話。譬如學羅素的《數學原理》,我因為沒有數學基礎,連看都看不懂,就不斷地補習數學。我在口袋裡放了粉筆,看到黑的地方就寫,常常寫得頭昏腦脹。有一次我踱到校門外,覺得有一塊漆得墨黑烏亮的黑板,我拿出粉筆,就演起解析幾何來,並不覺察這是輛黃包車,直到車主人拉起車子走,我被車輪夾住,車主人還以為是小孩子,連連喊著“別鬧別鬧”,這時我已被車拉倒了,頭皮也擦破了。我覺得這種昏頭昏腦的行徑,對我當時的進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今天的社會是不需要這樣的。


    大學畢業,我在學習方法上有這樣的體會:(一)初知“連類而及”及比較的讀書方法,做學問可以從一個問題引出其他問題。(二)初知根底之學與浮誇之學的區別。林先生教我們讀詩詞,但不許我們看詩話、詞話,他說:“做學問要從根底著手,每首詩讀懂了,自己也會作詩話、詞話了。”的確,首先要接觸原始材料,如果隻看別人做的概論,隻了解一些皮毛,是學習不好的。抄別人的東西,因襲別人的思想,也妨礙自己學業上的進步。在這一段時間,我熟讀一些基礎書,如《詩經》、《尚書》、《左傳》、《禮記》、《楚辭》、《史記》、《說文》、《廣韻》、《荀子》之類的書,對打基礎很有好處。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