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獵書客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圖書館學/檔案學
    【市場價】
    297-430
    【優惠價】
    186-269
    【作者】 (英)約翰·希爾·巴頓著,楊理亞,張同林編譯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圖書館學/檔案學  文獻學圖書  文化  書的起源/書店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076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2007602
    作者:(英)約翰·希爾·巴頓著,楊理亞,張同林編譯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2月 

        
        
    "

    編輯推薦


    《獵書客》出版於私人藏書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程度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這是一部冠絕於世的近代藏書文化先驅著作,內容涉及西方政治、經濟、法律、宗教、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和圖書出版等多個領域,實為一部社會科學百科全書式著作。


    作者用詼諧生動的語言敘述藏書家事跡,與圖書史、印刷史和出版史等文化史的情景互為表裡,悄然之間,勾勒出一道清晰的西方文化傳承軌跡,並悠然描繪出一連串流淌著時代文明氣息的人文景觀。 
    內容簡介


    《獵書客》是一部緬懷英國中世紀和18、19世紀那些醉心痴迷於圖書、一生孜孜不倦收藏的愛書家們的傳記,也是一部以豐富翔實的史料介紹西歐各國如何印刷出版和保護圖書文獻的文化傳承摘要。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作者約翰希爾巴頓以詼諧、幽默、寫實的手法,從描寫獵書家因愛書而在收藏書籍時出現的種種嗜好和怪異行為,以及他們為建立個人藏書而苦心經營的情景開始,依次介紹了那個時代圖書市場交易、大圖書館的創建、圖書俱樂部的形成和俱樂部的文獻出版狀況,等等。作者時而帶領讀者徜徉在文化藝術王國的森林裡,時而又把讀者引入歷史法律文獻的峰巒疊嶂中,一路上引人入勝地指點迷津,詼諧精確地披露所經之處的奇文珍書和偉人怪傑。


    讀《獵書客》,稱得上是一次對西方文化的穿越之旅!
    作者簡介


    約翰·希爾·巴頓(John Hill Burton,1809—1881年)出生於蘇格蘭阿伯丁市(Aberdeen)。早年就讀於阿伯丁大學,後到愛丁堡進修法律。



    他曾在愛丁堡開辦一家律師事務所,經常向《愛丁堡論壇》、Blackwood等雜志投稿。1839年出版了《蘇格蘭法概要》,並因此躋身作家的行列。1843年與人共同編輯《本瑟姆選集》。1846年出版了《大衛·休謨傳》,這部著作確立了巴頓在英國文壇上的地位和榮譽。1849年,他受愛丁堡的錢伯斯出版社的委托編寫《政治經濟學入門——實際應用手冊》,並於同年出版。史學著作《蘇格蘭歷史》(7卷)於1870年完成,是巴頓的主要代表作。對於蘇格蘭歷史研究來說,這是一部保持國史級地位的著作。


    早年,他曾短期擔任過《蘇格蘭人》雜志的編輯,1854年45歲時被任命為監獄理事會秘書。巴頓從自己給Blackwood投稿的大量文章中,選編了兩冊文集,其中之一就是1860年出版的《獵書客》,即這本譯作的原文。如果我們把文明定義為它提供生活便利,把文化定義為分泌大眾安心立命的養分,那麼巴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通過《獵書客》和他1849年撰寫的經濟著作,為英國文明和文化發展脈絡歸納整理出一部摘要。此外,他在1864年還出版了《蘇格蘭人·出國》,該書共有兩卷。1877年,他出任監獄理事會特別委員以及蘇格蘭皇家史官。1880年,他的後一部著作《安妮女王統治時期的歷史》出版發行。1881年,巴頓因患急性支氣管炎在愛丁堡逝世,享年72歲。
    目錄
    譯者的話
    篇獵書家的宿命
    章·引言
    第二章·獵書大師的面影
    第三章·懷古情趣
    第四章·獵書家的分類及其類型
    第五章·舊書店的熟客和拍賣場的獵人
    第二篇獵書家的作用
    第六章·個人嗜好
    第七章·泛讀家或文藝界的吉普賽
    第八章·收藏家和學者
    第九章·拾穗和收獲的時候
    第十章·冒牌收藏家
    第十一章·圖書館的豐功偉績


    譯者的話



    篇獵書家的宿命



    章·引言



    第二章·獵書大師的面影



    第三章·懷古情趣



    第四章·獵書家的分類及其類型



    第五章·舊書店的熟客和拍賣場的獵人



    第二篇獵書家的作用



    第六章·個人嗜好



    第七章·泛讀家或文藝界的吉普賽



    第八章·收藏家和學者



    第九章·拾穗和收獲的時候



    第十章·冒牌收藏家



    第十一章·圖書館的豐功偉績



    第十二章·保存圖書



    第十三章·圖書管理員們



    第十四章·圖書文獻目錄



    第三篇圖書俱樂部



    第十五章·圖書俱樂部的概況



    第十六章·圖書俱樂部的組織結構



    第十七章·羅克斯伯拉俱樂部



    第十八章·幾位圖書俱樂部會員的素描



    第四篇圖書俱樂部出版的圖書



    第十九章·各種相關事業的開展



    第二十章·約翰·斯波爾丁



    第二十一章·羅伯特·伍德勞



    第二十二章·英國北部基督教初期的聖人們



    第二十三章·刻石的傳承

    前言
    約翰·希爾·巴頓(John Hill Burton)的《獵書客》這本譯作,幾經霜星雪月,在編輯的信任支持下,現在出版了,恭請讀者閱讀指教。這是一部緬懷英國中世紀和18、19世紀那些醉心痴迷於圖書、一生孜孜不倦收藏的愛書家們的傳記,也是一部以豐富翔實的史料介紹西歐各國如何印刷出版和保護圖書文獻的文化傳承摘要。作者像一位風趣老練的向導,時而帶領讀者徜徉在文學藝術共和國的森林裡,時而又把讀者引入歷史法律文獻的峰巒疊嶂中,一路上引人入勝地指點迷津,詼諧精確地披露所經之處的奇文珍書和偉人怪傑,稱得上是一次身臨其境的穿越旅行。讀者站在英國古羅馬時代和中世紀的歷史長河邊上,是否也有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呢?那麼對維多利亞王朝的個人藏書家們是否也會油然生出幾許早已“燈火闌珊處”的悵然失落?
    古時候,琴棋書畫是中國的士君子的技藝纔能。據說英國的紳士們也要具備與此相當的資格條件。為此他們需要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還要懂得數學和自然科學以及富有音樂修養,並且是一位藏書家。可以說掌握外國語和善於數理性的思考,能夠使自己客觀地認識世界和自我之間的關繫,而中國的哲學思想裡則缺少這兩項內容。世界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出現西風壓倒東風的勢頭,也許原因之一就在這裡。盡管不懂書畫的西歐人也令人覺得悲催可憐。


    約翰·希爾·巴頓(John Hill Burton)的《獵書客》這本譯作,幾經霜星雪月,在編輯的信任支持下,現在出版了,恭請讀者閱讀指教。這是一部緬懷英國中世紀和18、19世紀那些醉心痴迷於圖書、一生孜孜不倦收藏的愛書家們的傳記,也是一部以豐富翔實的史料介紹西歐各國如何印刷出版和保護圖書文獻的文化傳承摘要。作者像一位風趣老練的向導,時而帶領讀者徜徉在文學藝術共和國的森林裡,時而又把讀者引入歷史法律文獻的峰巒疊嶂中,一路上引人入勝地指點迷津,詼諧精確地披露所經之處的奇文珍書和偉人怪傑,稱得上是一次身臨其境的穿越旅行。讀者站在英國古羅馬時代和中世紀的歷史長河邊上,是否也有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呢?那麼對維多利亞王朝的個人藏書家們是否也會油然生出幾許早已“燈火闌珊處”的悵然失落?



    古時候,琴棋書畫是中國的士君子的技藝纔能。據說英國的紳士們也要具備與此相當的資格條件。為此他們需要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還要懂得數學和自然科學以及富有音樂修養,並且是一位藏書家。可以說掌握外國語和善於數理性的思考,能夠使自己客觀地認識世界和自我之間的關繫,而中國的哲學思想裡則缺少這兩項內容。世界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出現西風壓倒東風的勢頭,也許原因之一就在這裡。盡管不懂書畫的西歐人也令人覺得悲催可憐。



    《獵書客》首先把鏡頭對準紳士修養內容的後一項,即藏書家歷盡滄桑的喜悅和塵勞場面,總之,他們樂在其中。自約翰遜(Samuel Johnson)博士出版《英語辭典》(1755)起,到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學說(1859)為止,本書上場的人物主要活躍在這一時期。英國人長期以來一貫愛戴以約翰遜博士為代表的、個性色彩強烈的、與眾不同的人物。可以說他們是一群非同尋常的紳士。維多利亞王朝就是這種怪傑輩出的時代。《獵書客》大致是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中期出版發行的,它也帶有英國奇異人物傳的風格。作者從描寫獵書家因為熱愛書籍而在收藏活動過程中發生的種種怪異行為以及他們為建立個人藏書進行苦心經營的情景開始,依次介紹了大圖書館的創建、圖書俱樂部的形成和俱樂部的文獻出版狀況等各個獵書領域。他認為人的獵書嗜好既不會扼殺萬人共通的利己願望,同時還能夠從中找到一條通往“天下為公”的途徑。在那種情況下,這個“公”不等於國家的概念。作者在敘述中對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帶而過,例如他揭示了圖書俱樂部存在的充分理由。此外,圖書俱樂部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對近代民主主義誕生的英國大內亂這個陣痛時期以及基督教在傳教過程中促使英國國民創建自己國家的歷史時期進行了發掘考證,並且在研究整理的基礎上,公開出版了當時的文獻記錄。結果他們通過自己的工作確認了英國的自我同一性,為國民同意接受國家地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豐富差異性,創造了一定的文化環境。《獵書客》裡“個人”和“國家”的平衡保持一種絕妙的關繫,它與普通的英國文學史不同,必定跟那些並非泛泛列舉的書名一起在未來世界裡,照亮英國以及其國民的精神面貌和歐洲的社會構造。總之,閱讀的樂趣與食欲都屬於一種類似的生理現像。當然,這是獵書的大前提。



    總的來說,作者巴頓的敘述顯得自然樸實,介紹說明的每件事情都好像要跟過去作一個了結似的,還自告奮勇地為讀者饒有興趣地解說藏書家那種病入膏肓的嗜好逸事。作者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就像一粒橡樹的種子掉在地上生根發芽長出兩片嫩葉一樣,當它幾經霜星雪月長成亭亭玉立的大樹之際,我們看到亞裡士多德(Aristotelēs)所說的民族認同性在英國雄壯地成長起來,塑造出來一副結實有力的骨骼。對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感同身受。我認為英國文化在維多利亞王朝時期演變為一股澎湃迅猛的力量,充分顯示出水到渠成的成熟文化景觀。這個集大成的結果對於一種文化來說,也許又是一曲天鵝之歌。



    本書的作者巴頓於1809年8月23日誕生於蘇格蘭面臨北海的阿伯丁市(Aberdeen),那裡素有“花崗岩城”之稱。父親是一位海軍中尉,他在巴頓誕生的同時退伍回鄉,依靠退休金生活,在兒子10歲時離開了人世。母親在文獻中被明確地記載為戈蘭德姆地方鄉紳的女兒,由此看來父親的家繫不是所謂“名門”。在這一點上,他與約翰遜博士惺惺相惜。可以說在整個18世紀發生的意義深遠的社會變化之一,就是文化由上至下的傳統流向出現逆轉現像,產生了一股由下而上的新潮流。由此可見,他當時的情況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吧。總之,巴頓獲得一筆獎學金纔得以進入阿伯丁(Aberdeen)大學學習。畢業後,由於他對那種受人約束的生活方式感到格格不入,所以不願意到某作家那裡當徒弟。於是,他在母親的陪伴下前往愛丁堡。當時缺乏律師人纔,因此母親變賣掉一部分自己的資產給他充當進修法律課程的學費。特克維爾(Alexisde Tocqueville)認為英國與革命喧囂不停的法國迥然不同,由於社會安定的緣故,這種不根據社會地位和血緣關繫,而是根據生活能力、風度姿態等因素綜合評價自己人生價值的紳士纔能夠生存下來。由此可見,巴頓也下決心要成為紳士階層的一員,那麼以一個作者的角度來看,他希望自己的讀者也是那些能夠精通拉丁語的紳士吧。不過1833年,麥考利(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已經嘆息英國的中產階級不論自己的貓、杓子,還是兒子都想讓他們成為紳士。可以說今天英國衰退的要因之一,也許源於牛津、劍橋偏重於拉丁語教育而輕視數理技術的結果吧。



    且說巴頓在愛丁堡開辦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但是他在事業上一直不走運,還需要寫作彌補生計上的不足。他主要向《愛丁堡論壇》、Blackwood雜志等雜志投稿,所以後來從原稿數量來說,隻有19世紀那些大量出版的通俗作家纔能凌駕於他之上。雖說如此,那些文稿也不完全是清一色的雜文。他在1839年30歲時,出版了《蘇格蘭法概要》,躋身到作家的行列。1843年與人共同編輯《本瑟姆(Jeremy Bentham)選集》。1846年37歲時出版了《大衛·休謨(David Hume)傳》(增補卷本《來簡集》於1849年出版),這部著作確立了巴頓在文壇上的地位名聲。他在此書的寫作過程中,充分運用了休謨(David Hume)的姪子遺贈給愛丁堡皇家協會的未公開資料。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幸運機會。1849 年40歲時,他受愛丁堡的錢伯斯(Chambers)出版社委托編寫《政治經濟學入門———實際應用手冊》(有關移民部分的增補卷於1851年出版),同年出版發行(美國出版社翻印了這本書)。他在這一年失去了結發妻子,因此避開一切社交活動,一心在自己的文學工作中尋求安慰。1853年44歲時出版的《蘇格蘭歷史》部分[《從大內亂開始一直到後鎮壓詹姆斯王黨派(Jacobites)這一段蘇格蘭歷史》,共2卷]就是當時的工作成果。這部史學著作共有7卷,終於1870年完成,那年巴頓61歲。結果它成為巴頓的主要代表作。就有關他對自己祖國的歷史研究來說,這是一部保持國史級地位的著作,至今也具有生命力。修訂版共有8卷於1873年完成[“在編纂蘇格蘭史的時候,為了達到事無巨細地記錄全部史實的目標,需要編著者具備斯科特(Sir Walter Scott)的敘事性、戲曲性纔能和巴頓廣泛收集史料的精力,以及卡萊爾(Thomas Carlyle)的洞察力”。———摘自《英國傳記大全》]。



    早年,他曾短期擔任過《蘇格蘭人》雜志的編輯,竭盡全力積極擁護自由貿易政策。1854年45歲時被任命為監獄理事會秘書。在此期間,他一邊孜孜不倦地勤奮寫作,一邊忠於職守兢兢業業地工作,因此在經濟上也能夠確保生活的獨立性。1855年他與愛丁堡大學歷史學教授科斯莫·伊內斯(本書正文中也涉及有關他的內容)的女兒結婚。她附錄在《獵書客》1882年版本的回憶錄中寫到自己的丈夫對人際關繫缺乏想像力,認為這一點也正是他作為歷史學家的瑕疵。但是他妻子的這句話到底具有怎樣的含義呢?巴頓從自己給Blackwood雜志投稿的大量文章中,選編了兩冊文集,其中之一就是1860年51歲時出版的《獵書客》(The Book Hunter),即這本譯作的原文。如果我們把文明定義為它提供生活便利,把文化定義為分泌大眾安心立命的根據,那麼巴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通過這部著作與1849年寫的經濟著作一起為英國文明和文化分別歸納整理了一部摘要。這部翻譯作品采用的是1862年出版的第二版原文(初版年次以《英國傳記大全》記載為準)。此外,他在1864年還出版了另一本著作《蘇格蘭人,出國》,共有兩卷。1877年出任監獄理事會特別委員以及蘇格蘭皇家史官,1880年出版了後一部著作《安妮女王統治時期的歷史》。1881年因患急性支氣管炎在愛丁堡逝世,享年72歲。



    若是要我再舉出英國兩位1809年與J.H·巴頓同年出生的傑出人物,那麼可以說他們是坦尼森(Alfred Tennyson)和格拉德斯通(William Ewart Gladstone)。切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在評論前者時,認為他是桂冠詩人中不讓人感到滑稽的存在,還說他是鄉村的維爾奇利烏斯(Vergilius)。人們常說近代英國是世界的中心,但是我記得有位作家卻說過它並非是世界文化的中心。總之,這兩種看法都是吻合現實情況的結論吧。5世紀中葉以來,自從羅馬人撤退後,即使英國比羅馬顯得“野性狂放”,但我們也不能說他們“鄙俗淺薄”吧。英國人按照上帝的意志,以堅持佩拉奇烏斯(Pelagius)主義為己任,勇敢地吸取歐洲各國的文化,堅信自己遲早能夠拯救自己的國家和歐洲。英國的民族認同性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可以說這就是本書的主題之一。在那種情況下,關於所謂“野性狂放”附帶說一句,世界上沒有比盎格魯撒克遜更富有攻擊性的民族。長期以來他們能夠容忍中央權威行使暴力的特權也是因為如此緣故,並且他們在那個允許變更、廢除的法律下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組織,因此這個法律就是集團經驗智慧的結晶。在那個意義上,可以說它是英國國民實際生活中的宗教。在《英國的國民歷史》當中,P·約翰遜論述這個問題時,就流露出那種不同於太平盛世的另一的法制意識。不過,我們不能因此認為《獵書客》是落魄的法律家寫的一部不著邊際的無稽作品,其中涉及英國法律各種愉快的奇聞軼事,也可以從中窺見英國國民性的另一個側面,這是人們無緣在普通的英文學史或英國史著作裡遇見的一面吧。



    為了懲罰殺害弟弟的凱恩,無須讓他在世界流浪,隻要把他留在蘇格蘭就足夠了。這是一句在英格蘭人中間膾炙人口的玩笑。我們在約翰遜博士的辭書裡也能看到那個燕麥定義留有這種烙印。不過查爾斯·蘭姆(Charles Lamb)在《伊利亞隨筆(Essays of Elia)》裡以英格蘭、法國和蘇格蘭的三角關繫為托詞,對蘇格蘭接連不斷地開了一繫列絕妙的玩笑。依我所見,這是一本早期享譽英國內外的獵書家文學著作,而從歷史的角度上看,巴頓以他的獨特性開拓了一個展望英國未來的視野。



    自約翰遜博士的時代起,中間歷經查爾斯·蘭姆一直到巴頓幾乎一個世紀,這正是維多利亞王朝時代。這個時期英國的私人藏書無論在質的方面或數量上都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充實程度。關於維多利亞王朝前期的情況,至少可以說當時國民中每5人就有一人屬於赤貧階層。然而在那種社會背景下,獵書家竟然作出了如此壯舉,所以《英國史》的作者特裡維廉(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早在1944年就針對藏書講道:這是20世紀的文明也不能凌駕的一個文明精華,如今我們已經看不到那種與此相關的獵書景像,表明它正在走向衰退之路。總之,英國近代私人藏書即使在人類史上,它也達到了一個的規模。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集大成者就是“獵書客”。托馬斯·曼(Thomas Mann)曾說過那種敘事詩性的敘述是為某一生活方式譜寫的天鵝之歌。伯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的《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文化(Die Kulturder Renaissancein Italien)》也是在1860年出版的。根據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的研究表明,15年後的1875年正處於近代和後近代藝術的交界處,也許疾馳而來的時代足音把它們分別逼進“夾層”裡邊去了吧。如今看來,所謂山水畫也是一種天鵝之歌。雖然現代人無法直接模仿那種生活方式,但是我們能夠從那些藏書中得到某種人生上的深深安慰。即使它牽扯到政治問題,中間也存在一種維繫著自然和人類的紐帶……



    關於維多利亞時代文學的整體特征,在私人藏書出現前所未有的成就和相關方面,我想引用切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對此社會現像的總結。他說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不囊括全體宇宙就不會感到甘心,然而那個宇宙範圍實在太狹小、太低矮了,等等。例如,我們去查閱一下《維吉伍德(Wedgwood)》的事項看看,上面記載著開天闢地以來他是一位卓越的陶器制作者,等等。《敘景詩》的項目中寫道:這個領域裡英國詩歌達到了世界詩歌的等。若是我們中國人看到了,大概會說這簡直是開玩笑吧!此外,阿爾卑斯山嶽(alpine)俱樂部創立於1858年,即《獵書客》出版的兩年前。然而早在3世紀中葉,我們中國已經有了竹林七賢。英國人對自然的意識能力如此姍姍來遲的覺醒,這難道不是一種野蠻人的標志嗎?不過,《文明人和野蠻人》的作者烏爾斯·比特爾利頗費一番腦筋得出的結論是,說別人是野蠻人的當事人恰恰自己是野蠻人這一實在令人難堪的定義。但是,即使我們翻開《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一版,看到它彙聚了無數富有文化含水力的私人藏書溪流,因此誰也不能否認自己有一種站在滔滔不盡的大河岸邊的感覺。



    圖書俱樂部成立的契機源於羅克斯伯拉公爵所藏的瓦爾達爾法初版《十日談》被拍賣一事。正如這種情況一樣,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這部著作在本書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解說角色。因為我們翻開伯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的《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文化》,也能在那裡發現近代圖書俱樂部的萌芽,所以這個初版本具有一種像征意義,它表明源於意大利的近代化在英國牢固地扎下了根。



    如果說巴頓是一位不修邊幅的人,這是客套的說法。其實,他是一位穿著隨便的人,給人的印像往往不佳,性格也顯得古裡古怪的。但是人們一旦和他交談起來,不知不覺地就會感到他是一位話題廣泛、談吐風趣的人物,此外他還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好人。《獵書客》的某版本上面附有一幅他的卷頭銅版畫,頭戴圓頂硬禮帽、身穿大禮服的巴頓正站在露天市場的一家書店前面。看上去,那眺望遠處的目光和藹可親,略微彎曲的嘴角也許顯露出他生來具有的dryhumour(矜持的幽默)吧。後面的背景上畫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正在叫賣報紙之類的東西。關於巴頓夫妻的兒女情況,我們沒有任何線索可尋。



    我在漁樵問答這種山水畫中,看到好像一對墨點兒似的畫著兩個相對而坐的人物,具有東方藝術的禪境。但是,西方卻沒有值得成為漁樵問答背景的大自然,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吧!萊維施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曾說歐洲沒有無垢的自然。沃林格(Robert Wilhelm Worringer)在著作《抽像與感情移入》中也寫過一句話,即東方的世界觀建立在一個遠比西方更加廣大的基礎之上。自從希臘羅馬時代以來,歐洲以及美國經歷了殖民和交易(或者掠奪)、政治制度的修正,還有重要的是那個體現征服者思想的基督教[這句話是阿蘭(Alain)在1930年代講的]等歷史,因此我們必須全面地與包括這些歷史要素在內的他們打交道。



    “在進化論的衝擊下,維多利亞時代具有合理思想的一切善良概念都發生動搖瓦解,像塵土一樣分崩離析了。此後那些如干泥一樣黏住不掉的殘餘物都是維多利亞王朝合理主義的惡劣側面”(摘自《維多利亞王朝的文學》,切斯特頓著)。



    切斯特頓在文中提到紐曼(John Henry Newman)時寫道:“宗教具有的本



    質上的合理性。”此外,梅爾洛蓬蒂(Maurice Merleau
    Ponty)主張合理性應該正好完全符合它發現的各種經驗幅度和深度……當我讀到本書的後一章“歐洲北部的聖人們”時,就會想起埃利奧特(T.S.Eliot)的作品《荒地》,據說作者在母親講述的聖人傳中,獲得了一種聽覺上的想像力,因此我仿佛看到他闡明了英國固有事物的本質不屬於羅馬社會一邊倒的合理性範疇。但是另一方面,即使我們僅從《獵書客》的角度來看,例如埃利奧特(T.S.Eliot)準備耕耘的土地業已在那裡得到開墾。於是“卸下這些斷章殘簡,我維繫了我的廢墟……”正如我近去趟歐洲看到的雄偉壯觀的科隆大聖堂、巴黎聖母院以及許多童話般靜謐典雅的古城堡,現在它們都卸下了曾經的誓言重負和故事中的糾結,以歷史文化遺產的形式永遠維繫著自己的地老天荒,給未來人類文化的傳承投射一道神聖的光環。因此,我們總會在自己的歷史空間仰望星月邂逅到它的傳說……


          21世紀的今天,傳播媒體又進入了一個天翻地覆的網絡通信記錄時代,人類正向宇宙空間發展求生。我們從祖先那裡傳承過來的文化種子在未來的歷史空間裡將結出怎樣的果實,且行且拭目以待吧。盡管雞鳴即起的時代早已化作前塵往事,紙張印刷文化亦正值夕陽返照,不過我們還會在電波網絡裡尋找彼此……
    在線試讀
    首先,我要從黃泉世界裡把英國國教會的阿奇迪康——大管家梅鐸牧師呼喚回來。他也曾是我的朋友,今天我要在讀者面前緬懷一下這位昔日友人在世時的往事經歷!那高高的身材、筆直挺立的脊背又浮現我的眼前。在他那略顯清瘦修長的軀體中蘊含著一種威嚴不可侵犯的氣度。不過,一旦他拿出一冊愛爾塞維亞版的袖珍讀本,或一部厚重的、富麗堂皇的大作斯特凡努斯版本開始欣賞玩味時,就連他那張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也會洋溢出春天般的溫馨。此刻他正在反復認真地估量揣摩著這件到手的古董。你看他一邊口中不停地小聲嘟囔著,一邊身體前仰後合地笑著。知道他的人一看到那種情形,立刻就能猜到他正在沾沾自喜自己占了別人的大便宜。各位讀者在這裡看到的這個嗜好病例,還算是較為溫和的、與人無害的類型。然而,毫無疑問,此人對書籍的痴迷業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可以確定,世上存在著許多像梅鐸大師這樣的達官貴人,他們總能潔身自好,一生富貴平安。另外,還有一些人則常常淪落潦倒到要麻煩這些鄰居們照顧自己。從屬於後者的一群人和梅鐸牧師的狀況來看,他們的距離僅有一步之差。可以說兩者在性格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左鄰右舍都知道梅鐸大師家的情況,他家裡的女傭人們總是一天到晚挨家挨戶去書店找主人回家。尤其是當人家急需牧師的時候,那就更要快點把他找回來。傭人們往往操心的是,這位經常在下人面前玩失蹤的主子大人千萬不要在外邊捅出什麼婁子來。不過,即便在普通人家裡,我們不是偶爾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景嗎?許多做母親的或者妻子的,抑或女兒的人到男人們常去的酒館或賭場,去尋找自己那個不知去向的兒子或者丈夫,抑或父親的蹤跡。
    朋友們一定不會忘記梅鐸牧師因出席下院某委員會的聽證會來倫敦時發生的一件事情吧。有一天,他突然把所有的錢都揣在懷中,也沒跟家人說一聲就不知去向了。過了不久,傭人們看到他跟隨一輛四輪馬車回來了,身上的錢囊卻空空如也,原來馬車裡裝著372冊稀缺孤版的聖書。
    這種嗜好好比漁翁捕魚,隻要是魚,不論貴賤都會鑽進他的漁網裡。人們有時能看到他在路邊攤上購買好像雜魚一樣的一文不值的書本。然而,有時他也跟一群不知哪來的貌似收藏家的王公貴族全神貫注地競爭某件拍賣品。此時他會顯出一副勇猛激烈的樣子來,“不管出多少錢”也在所不惜,竟然也有獲得獵物的時候,釣到了他多年孜孜不倦尋求的吞舟之魚。
    他的獵書範圍廣闊,連遙遠的窮鄉僻壤也在他的射程之內。我還記得人們有一陣子對梅鐸牧師收藏的好幾冊同版的圖書煞有介事地風言風語的情形。不過,那幾冊圖書雖屬於同一版本,但每冊都有一些各自的獨特之處。其實,我正巧在場看到了事情的原委。當時他正參加某個拍賣會卻敗給了對方,於是回頭時順便對後邊的人說了句臺詞:“唉!沒法子了。不過,說不定我家裡的什麼地方有一打那本作品呢,如果我能找到它們的話。”


    首先,我要從黃泉世界裡把英國國教會的阿奇迪康——大管家梅鐸牧師呼喚回來。他也曾是我的朋友,今天我要在讀者面前緬懷一下這位昔日友人在世時的往事經歷!那高高的身材、筆直挺立的脊背又浮現我的眼前。在他那略顯清瘦修長的軀體中蘊含著一種威嚴不可侵犯的氣度。不過,一旦他拿出一冊愛爾塞維亞版的袖珍讀本,或一部厚重的、富麗堂皇的大作斯特凡努斯版本開始欣賞玩味時,就連他那張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也會洋溢出春天般的溫馨。此刻他正在反復認真地估量揣摩著這件到手的古董。你看他一邊口中不停地小聲嘟囔著,一邊身體前仰後合地笑著。知道他的人一看到那種情形,立刻就能猜到他正在沾沾自喜自己占了別人的大便宜。各位讀者在這裡看到的這個嗜好病例,還算是較為溫和的、與人無害的類型。然而,毫無疑問,此人對書籍的痴迷業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可以確定,世上存在著許多像梅鐸大師這樣的達官貴人,他們總能潔身自好,一生富貴平安。另外,還有一些人則常常淪落潦倒到要麻煩這些鄰居們照顧自己。從屬於後者的一群人和梅鐸牧師的狀況來看,他們的距離僅有一步之差。可以說兩者在性格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左鄰右舍都知道梅鐸大師家的情況,他家裡的女傭人們總是一天到晚挨家挨戶去書店找主人回家。尤其是當人家急需牧師的時候,那就更要快點把他找回來。傭人們往往操心的是,這位經常在下人面前玩失蹤的主子大人千萬不要在外邊捅出什麼婁子來。不過,即便在普通人家裡,我們不是偶爾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景嗎?許多做母親的或者妻子的,抑或女兒的人到男人們常去的酒館或賭場,去尋找自己那個不知去向的兒子或者丈夫,抑或父親的蹤跡。



    朋友們一定不會忘記梅鐸牧師因出席下院某委員會的聽證會來倫敦時發生的一件事情吧。有一天,他突然把所有的錢都揣在懷中,也沒跟家人說一聲就不知去向了。過了不久,傭人們看到他跟隨一輛四輪馬車回來了,身上的錢囊卻空空如也,原來馬車裡裝著372冊稀缺孤版的聖書。



    這種嗜好好比漁翁捕魚,隻要是魚,不論貴賤都會鑽進他的漁網裡。人們有時能看到他在路邊攤上購買好像雜魚一樣的一文不值的書本。然而,有時他也跟一群不知哪來的貌似收藏家的王公貴族全神貫注地競爭某件拍賣品。此時他會顯出一副勇猛激烈的樣子來,“不管出多少錢”也在所不惜,竟然也有獲得獵物的時候,釣到了他多年孜孜不倦尋求的吞舟之魚。



    他的獵書範圍廣闊,連遙遠的窮鄉僻壤也在他的射程之內。我還記得人們有一陣子對梅鐸牧師收藏的好幾冊同版的圖書煞有介事地風言風語的情形。不過,那幾冊圖書雖屬於同一版本,但每冊都有一些各自的獨特之處。其實,我正巧在場看到了事情的原委。當時他正參加某個拍賣會卻敗給了對方,於是回頭時順便對後邊的人說了句臺詞:“唉!沒法子了。不過,說不定我家裡的什麼地方有一打那本作品呢,如果我能找到它們的話。”



    首先,對朋友們來說擔憂的是書籍收藏家次親自出馬購買抄本的時候。其次,如果收藏家本人為人嚴謹不甘墮落的話,那麼他也會擔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以致發生嚴重的事態。例如,酒鬼上午背著人貪喫偷飲一杯酒,或者賭徒把銀勺送進當鋪,隨便你列舉想到的類似事例都沒關繫,總之這種情形表明他邁出了淪落的步,與別的那些可怕的墮落行為相似。從此以後,這種患者就沒有治愈的希望了。收藏書籍的人總是讓朋友們相信自己都是因為工作上的需要或者對文學的欣賞纔大量購買那些書籍,總之買來的都不是一堆廢紙。在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也一直這樣欺騙自己,猶如給這類詭辯的薄殼表面貼上了一層薄如蟬翼的金屬性禮節紗巾,但到頭來那塊薄紗也眼看就要破碎脫落下來。雖然這種情景在倒霉之輩的人群中早已司空見慣,但是普通人一旦染指收集抄本之惡,結果眨眼間他就會墮入到突發性的狂亂狀態中,然後一頭栽進那種嗜好的泥潭裡且陷且無底。



    我認識梅鐸牧師的時候,他早已超越這個階段,別人的看法意見猶如耳旁風一樣,已經進入了一種脫俗超凡的意境。他不是那種一旦在某處定居下來就終老此地的人。因此,他的收藏品都被裝在很多大箱子裡,左一次右一次隨主人輾轉各地。有的大箱子放在他的新住所裡,直到搬家的時候,也沒有被打開過一次。我們常常看到那些箱中之物,總是處於不方便的捆裹狀態,被運送到主人在人生旅途中的下一站寄宿地去了。



    我知道這樣做有點刻薄,但還是想順便介紹一下他與眾不同的奇特作風。雖然這些言行完全是由於他的書籍收藏病所致,但是他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下決心要拍賣自己收藏的相當一部分圖書。因為,他當時認為忍耐乾坤一擲的痛苦,也許要比一直壓抑自己的購買欲好受一些。於是乎在緊鑼密鼓聲中,一場大甩賣就拉開了帷幕。那情景多少讓人們回想起宗教改革時廢棄修道院過程中所發生的往事,或者法國大革命時期傾銷名門公共圖書館財物的景像。



    在所有拍賣品都找到買主前,梅鐸牧師親自來到了拍賣會場。他混跡在這種雜沓喧嚷的人群中,看著人們漫不經心地物色自己的寶貝藏書。於是,一向不喜歡動歪腦筋的梅鐸牧師卻裝作一個偶然路過這裡的行人模樣走進來,就像一個因為看到拍賣廣告,就進來湊熱鬧的顧客一樣。結果,當場他的情緒漸漸地高漲起來,不由自主地喘了一兩口粗氣,仿佛要遏制住無可名狀的、難以忍耐的衝動欲望似的,可是,終還是跟其他人一樣積極加入到競拍隊伍的行列中去了。突然,也許他意識到自己的姿態有失體統吧,就難為情地轉身離去了。



    沒過多久,在場的大多數觀望者看到一位軍人模樣的紳士擊錘成交,買下了堆積如山的大量拍賣品。於是,人們對這位紳士立刻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而為我們解開這個謎底的人,就是那位站在臺上指揮一切的主拍人。他細聲慢語地向全場介紹,今天在拍賣會上獲得殊榮勛章的那位戎裝紳士,其實是教會的一位重要人物。



    梅鐸牧師也曾被一些與他同病相憐的人無中生有造謠誹謗。他們謠傳梅鐸牧師似乎嚴重染指了一些不是正人君子所做的行徑,甚至還懷疑他可能閱讀自己的藏書。不過,此事是否當真,關鍵要看梅鐸牧師能不能有本事從自己的藏書中找到想看的圖書來。



    話說幾位尚健在的朋友也許還記得梅鐸牧師來家訪問時的情景吧。他總是在傍晚時分,突然造訪朋友府上,直言不諱地問:有一本書,能否承蒙拜借一下?同時還自我申辯道:你知道我家有大量的抄本,不過,想讀的這本書卻混雜在那些數目龐大的書堆中,怎麼也尋找不到。這個聲音讓我隱約想起一位落魄潦倒的學友,當時他也是用同樣的聲調請求:要到約克郡尋求官職,能否幫我籌措一些旅費?



    所謂藏書,收藏家向來尊崇收藏規模的壯觀之偉業。因為它是一種崇敬膜拜之物,所以有人要是以閱讀自己的藏書而出名的話,那麼對書籍收藏家中的某一派別來說,某人就會成為丑聞人物。這種情形也跟打獵差不多。人們時常能在圍獵狐狸的獵友們中間悄悄聽到傳聞:聽說那個家伙不讓獵狗去追趕狐狸,自己卻親自動手捕殺。



    在迪布丁的《圖書通》中,雖說對話部分未必是引人入勝的章節,但是其中有一段簡短的對話場面如下:“‘恕我直言不諱’雷桑達回答道,‘我從骨髓裡就是一個書痴,打心眼裡熱愛書本。隻要能夠欣賞書本的形狀,玩味書本在手中的感觸,即使隻能閱讀一下……’‘等一下,你?’費萊蒙再一次勸他說:‘你犯了自己打自己嘴巴的錯誤,居然說讀書之類的話,難道書痴原本是讀書的人嗎?’”



    梅鐸牧師是一位讀書人。他總是如饑似渴地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因此一生收獲頗豐。他是一位博取眾家學問所長、內心世界豐富淵博的學者。每當他暢所欲言的時候,那種旁征博引娓娓道來的神情,總會讓人感到他把內在沉澱的知識化成一股源源不斷的泉水,永遠不會枯竭。而且他的知識積累博大精深,宛如一泓深潭,雖然潭水豐富充盈,但是卻看不到一朵翻騰打泡的浪花。盡管如此,他卻得到一個懶惰的名聲。世人認為他也是那些隨著肉體埋葬而蹤跡消失的其中一位,隻可惜他一身淵博的知識卻沒給後世留下任何遺產。可以說這種結局也緣於他的處世態度吧,因為他一向都不理會繁忙紛擾的紅塵俗世和在那裡所能獲得的名聲,所以悠哉遊哉地度過了一生!



    且說,梅鐸牧師逝世後,他生前行千裡路、讀萬卷書的實踐行動,雖然在人們的記憶中已經模糊淡忘,但並沒有完全消失殆盡。他生前即興寫下來的研究記錄沒有隨他一起埋葬。而那些幸免於難的筆墨字跡,讓很多在他情有獨鐘的知識領域進行專門研究的後輩學子們看到其中積累沉澱的精神寶藏無窮無盡。此外,雖說編纂者們在學術研究領域都留下了枯燥無味的工作成果,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研究領域,梅鐸牧師也給學生們提供了數量龐大的新鮮啟示,足以讓他們在學術科學上勤奮耕耘取得豐碩的成果。


    實際上,作為一個狂熱的書痴,可以說梅鐸牧師也算是典型案例之一。這就再次證明了迄今為止人們常說的一個真理。所謂那個真理就是,即使我們當中有卓越天賦的人物,也難免存在某種形式上的人性弱點。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