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行動研究經典讀書札記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總論
    【市場價】
    440-638
    【優惠價】
    275-399
    【作者】 楊靜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097823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9782385
    叢書名:行動研究繫列叢書
    作者:楊靜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既是干勁十足的行動者拿起紙筆,書寫自己對實踐進行反思和領悟的結晶,也是發展領域踐行者以自身工作和成長經歷作為剖析樣本,惠及更多業內同行的真誠奉獻。本書一些文章的作者經由這個過程不僅自己破繭成蝶,正成長為一棵茂盛大樹,而且撐起自己團隊的發展空間,開始為更多小樹小苗提供養分。總體而言,本書體現了實踐者在行動中不放棄思考,堅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指向更扎實的實踐,並以陪伴成長的柔和方式助力到更多行動者。
    作者簡介
    楊靜,女。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繫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博士,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近鄰社會服務中心機構理事長。2007年起師從臺灣夏林清教授學習行動研究,並致力於在社會工作教育和實務界推動行動研究的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婦女社會工作、社區工作、性別視角的婦女問題等。

    吉家欽,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2006年進入社會工作領域。曾在貴州十幾個村莊開展過農村社區發展工作,探索符合在地實際的農村扶貧與發展模式;同時以不同的形式參與、發起與建立多個社會/社區組織,以探索貴州草根公益的發展路徑。曾擔任貴州社區建設與鄉村治理促進會秘書長、貴州烏當區和仁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返回家鄉海南,成立海口和仁社區發展研究中心,嘗試以行動研究的方法開展農村社區工作,並支持本土社會組織的發展。

    夏林清,女,教授,獲哈佛大學咨商與咨詢心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師從哈佛大學著名教授Donald A.Schon(唐納德·A.舍恩)。臺灣行動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繫統地翻譯和介紹了國外以Donald A.Schon為代表的行動研究者的著作並在臺灣實踐和推動行動研究三十餘年,豐富和發展了行動研究。
    目錄
    **篇《受壓迫者教育學》札記
    關於“變”的理論【楊靜】/5
    解放教育——人性的復歸【王醒之】/29
    對受壓迫者“雙重人格性”的辨認【蘭樹記】/42

    第二篇《行動科學》札記
    接通源頭活水推開改變之門【吉家欽】/59
    理解、共鳴、行動【陳江華】/90
    行動科學即政治實踐的知識【王醒之】/98

    第三篇《反映的實踐者》札記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吉家欽】/113
    社工的破繭行動:朝向反映的實踐者【龔尤倩】/133
    實踐知識:在實踐中反映,在行動中對話【王芳萍】/148**篇《受壓迫者教育學》札記

    關於“變”的理論【楊靜】/5

    解放教育——人性的復歸【王醒之】/29

    對受壓迫者“雙重人格性”的辨認【蘭樹記】/42



    第二篇《行動科學》札記

    接通源頭活水推開改變之門【吉家欽】/59

    理解、共鳴、行動【陳江華】/90

    行動科學即政治實踐的知識【王醒之】/98



    第三篇《反映的實踐者》札記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吉家欽】/113

    社工的破繭行動:朝向反映的實踐者【龔尤倩】/133

    實踐知識:在實踐中反映,在行動中對話【王芳萍】/148



    第四篇《行動研究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札記

    在泥濘低地中探路前行【王軍華】/167

    堅持本土化拒絕工具化

    ——基於《行動研究方法導論》中“後臺靠山”的行動反思【羅洪印】/189

    在復雜實踐場域做自己行動的研究者

    ——我與《行動研究方法導論》之導讀的糾纏【李俊】/207



    第五篇《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札記

    與變相伴,實踐者“變”的方法研究【蘭樹記】/225

    實踐之道改變為本【吉家欽】/237



    第六篇《鬥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札記

    讓生命照見生命,用生命滋養生命【李敏】/253

    峰回路轉:家的社會性與我的實踐【林玲玲】/265

    家的足跡【高思發】/281
    前言
    序一“求變致知”練功記要
    夏林清

    我們彼此之間所遭逢的踫撞,猶如行進中的兩人,在一街角轉拐處相撞了個滿懷。這一撞,眼冒金星!雙方身心所繫的歷史脈絡與實踐行動所彰顯的社會差異,要求我們得明白表達自己,同時要長見識地去認識對方。
    ——夏林清,《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2013

    當我與楊靜於街轉角對撞後,兩人決定一起來練功,因為我們都相信“求變致知”始是實踐者智能增長的道理。
    運動激流,革命想像序一“求變致知”練功記要

    夏林清



    我們彼此之間所遭逢的踫撞,猶如行進中的兩人,在一街角轉拐處相撞了個滿懷。這一撞,眼冒金星!雙方身心所繫的歷史脈絡與實踐行動所彰顯的社會差異,要求我們得明白表達自己,同時要長見識地去認識對方。

    ——夏林清,《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2013



    當我與楊靜於街轉角對撞後,兩人決定一起來練功,因為我們都相信“求變致知”始是實踐者智能增長的道理。

    運動激流,革命想像

    半個甲子前(1985年),我於哈佛與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行動科學”與“反映的實踐者”後,返回解嚴前的臺灣。彼時戒嚴統治已趨強弩之末,整個社會如一鍋欲滾熱粥,讓人感覺得到政治壓制與要求劇變的勢能!在那個時機點上,我確信兩件事:一,人們舊有固著的行動方式不松動的話,“改變”常是動態平衡表現的“不變”;二,在社會現場參與介入的行動實驗,是磨練好的實踐者*真實的學習。而這就注定了我是在臺灣1987年解嚴後社會運動的勢能中,選擇投入到與基層工作的年輕人兩相結合。

    “運動如激流,革命是想像”,這是1990年迄今激勵臺灣社會改變取徑之行動研究發生的地景。大陸則是“革命歷史今猶在,城鄉變化劇烈”,大陸草根工作者,沒有一個人回避得了歷史人文與開發經濟的撞擊。20多年前,當我們在臺灣工人運動的脈動中,剛開始實驗著反映對話時,我心中隱隱約約和20世紀二三十年代左翼青年“自我改造”的理念對照著。我們替換掉了“批評與自我批評自我改造方法”中的道德意識灌輸做法,以自我反映的方法辨識自身隱約閃爍的行動策略,為自己的行動後果負責,試著不與他人共構彼此關繫中讓改變難以發生的互動方式。人間業力如羅網,策略共構先得停!這一步其實很難,半個甲子實驗下來,可能隻走了半步。

    臺灣不退轉,大陸安營扎寨走長路

    如果說,在臺灣,我們努力在運動激流勢起與勢落中堅持不退轉,即便明擺著是輸的棋局,仍要拿起社會改變的實踐主權,在逆勢中的我們如同頂住三層樓高的水柱往下衝的力道,那麼大陸社會內部差異的瀑流更強大!開發經濟擋不住,城鄉生活變化劇烈盡是折磨!草根工作者能否安營扎寨?這五年,我見證了這一群城鄉草根工作者為了做好實踐,努力安營扎寨。

    這本讀書札記是自己和自己,和他者(書本皆為他者)往復來回的一個空間,實踐者要能於忙碌細碎但又復雜具體的社會現場中長養出一種沉穩定力,始能得到深思與休息的空間。札記便是每一位行文者給了自己如是的機會!“安營”指的是安置自己的身心於干實事的實踐行動中,“扎寨”當然是團隊共學發展推進在地的實踐工作。

    作為五年來的培訓老師,我已由“對撞”轉向於“群舞”,和大家一起共同旋轉起舞!

    “實踐”絕不輕松,不可能一個人走,一群人要一起行得正走得遠,那是得要一起練功對待自己也對待別人!



    2015年3月1日寫於芝山夏宅





    序二破繭成蝶——實務工作者生產知識的歷程

    楊靜



    一本書的由來

    本書是閱讀臺灣夏林清教授在臺灣所推動的“社會改變取向”行動研究繫列理論書籍的札記。2010年,由北京近鄰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前身為“北京市朝陽區近鄰社會服務中心”)發起,臺灣輔仁大學夏林清教授攜其弟子王芳萍、張育華等共同舉辦了一個大陸從事農村發展工作的青年人的行動研究學習網絡,迄今該網絡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該學習網絡分為兩期,來自大陸十幾家NGO的20多名從事農村工作的青年人參與其中,期望通過學習行動研究,提升實務工作能力,探討和解決在NGO從業路上的困惑,以便讓自己在公益路上走得更久、更扎實和更有力量。

    該學習網絡**期主要資金由德國米蘇爾社會發展基金會支持,中國香港樂施會支持了其中的一部分項目活動。**期的學習主要由夏林清教授帶領,夏老師在臺灣的弟子和我協同,進行行動研究的現場實操訓練。我們以每個成員帶來的個人經驗、前行中的各種困惑和問題為相互學習的材料,通過反映對話,讓學習者不斷辨識自己的情緒、問題、個人的行動視框,以及看清自己團隊的關繫和樣貌,在不斷回顧和解決問題的實戰中學習行動研究,而不是通過講授從學理上理解行動研究。這種以每個人的經驗作為其他人參考學習資料的學習方法,讓每個人不同程度地體驗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長,大家都有“醍醐灌頂”“清晰前行的力量”等感受。每個人從自己、他人以及自己和團隊的改變中感受到行動研究帶來的力量,這激發了大家深入學習行動研究的願望。

    基於此,當**期學習網絡結束後,我作為該網絡的主要組織者,一方面期望創造一些機會使我們這些學習者可以持續和深入地再學習行動研究;另一方面也期望這樣的學習經歷發生在自己團隊的其他成員和更多的實務工作者身上。因此,我與夏林清教授共同策劃了第二期的行動研究學習計劃,並得到香港樂施會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這本書便是第二期項目的產物。

    第二期學習網絡的主要內容有如下幾點。

    **,解讀行動研究理論書籍。支撐夏林清教授所推動的行動研究的繫列理論多半由夏林清教授等人直接從英文翻譯過來或者用臺灣的經驗書寫而成,無論是書本所表達的理論觀點還是翻譯語言都艱澀難懂,這讓學習者望而卻步。通過**階段的學習,我們這群學習者有強烈的渴望和動能,期望能夠讀懂這些書,從學理上進一步深入了解行動研究的理論。因此讀懂這些理論並嘗試結合大陸實踐者的經驗進行理解性解讀就成為我們這群先行學習行動研究者迫在眉睫的工作,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督促我們深入研讀理論,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推廣行動研究。

    第二,對**期的五次工作坊的過程加以整理,其目的是從五次工作坊大量的反映對話練習案例中,提煉出行動研究的概念、理論,尤其是提煉出夏林清教授的“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的核心工作方法——反映對話的實際操作指南,以供今後的學習者透過案例對行動研究以及反映對話進行學習。

    **和第二點內容以出書的形式呈現,基本上以參與青年人學習網絡的成員共同協力完成。

    第三,以項目為平臺,再一次組織大家一起學習行動研究。**期的學習讓大家剛了解到行動研究,但離熟練操作行動研究很遠,尤其是操作反映對話的能力很不夠。因此,讓大家深入理解行動研究以及通過訓練提高每個人操作反映對話的能力成為這期項目一個重要的設計考慮。

    二破繭成蝶——實務工作者生產知識的歷程

    實踐者創造經驗知識,學者根據實踐者的經驗創造理論,這是一般人對知識生產的認識和想像。而“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的核心思想是每個人都是自己行動的研究者。雖然實務工作者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知識,但實務工作者的短板是將實踐知識提煉總結使之上升為理論以及和現有的理論進行對話並*終用文字呈現。在組織這本讀書札記書稿的過程中,我清晰地經歷了一個學者和實踐者相互協力生產知識的艱難過程。對我來說,這本書的產生過程即一個行動研究的過程。

    這本讀書札記,除了我的文章,都是由一線實務工作者完成。“社會改變取向行動研究”的精髓是每個人都是自己行動的研究者,本項目從行動設計、行動、反省行動到書寫研究報告都由實踐者完成,學者發揮通過反映對話協同實踐者探究的作用。本書的完成,就是秉持這樣的行動研究精神。我和夏林清老師等人對其他實踐者而言,作用就是協同探究(夏林清老師對我也起到另一層協同探究的作用)。這一次我作為協助者清晰地經歷和感受到了如何協助實踐者生產知識的過程。參與書寫的每個人,也再次經歷通過解讀書寫反映對話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這也是將個人經驗知識轉化為實踐者可參看和共享的知識的過程。

    這是一個解讀經典著作的書寫。說實話,導讀經典即便是專家學者也不一定能做好,因此,我很擔心這些一線的工作者是否能當此重任。我們面臨以下種種困難:**,要進行導讀的書籍理論性較強,需要導讀的人準確把握書中的理論觀點,避免出現斷章取義和錯誤理解。第二,我理解的導讀書寫應該是比較理論性的闡述,這不僅要求導讀者有一定的書寫能力,而且需要導讀者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支撐,兩者缺一不可。而我們這群人的學術訓練背景、寫作能力、實踐經驗參差不齊,甚至有人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他們在實踐中累積或者擅長的是另一種書寫方式,對較為理論性的書寫陌生且不擅長。第三,所要導讀的《行動科學》《反映的實踐者》《受壓迫者教育學》等書的作者都是西方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大家,這些著作在世界上影響極其深遠,是與當下美國和拉美國家等社會的具體情境進行對話的結果,我們隻能參照大陸以及來自夏林清老師他們的臺灣經驗對其加以解讀。第四,對這些書的理解發生在解讀的過程中,其難度可想而知。

    的確,整本書生產的過程是艱難的。因為實務工作者生產知識的過程與學者/研究者生產知識的過程不一樣。實務工作者擅長從故事而不是從一個理論開始闡述他們的經驗,他們的寫作目的不是闡述某個理論,而是改善實務,他們不擅長學術性的寫作,因此多數的導讀文章陷入經驗到經驗的描述,即便是貼近文本導讀的部分,也出現這樣的問題。

    實務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他們每天在一線要面對和處理日常的工作,忙亂而奔波,回到家已經是灰頭土臉、筋疲力盡。和學術工作者專心做學術和研究的性質不同,他們很難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靜完整的時間去思考和書寫。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在夜深人靜之際挑燈夜戰進行寫作,稿子一拖再拖,結項的壓力和不斷的催促也逼出了一些參與者慣常的拖沓習性,以及面對寫作困難時慣常出現的防衛機制。我要不斷面對個別參與者陷入的變與不變的循環,以及有發展的欲望卻無法承擔發展和改變的責任,更要對付我自己面對上述局面的無力感,“催稿”變成一次次重新理解他們面對書寫困難的處境,變成協同一次次反映對話的過程。我在推動實踐者知識生產的協同位置上真實地經歷了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

    生產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再學習、發展和改變的過程。學習活動在這裡不是指學習到了什麼新知識,感受到了什麼,而是學習者在投入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出新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學者寫導讀文章,那樣出來的書可能有學術規範和水準,能滿足人們對學術的想像。但我們更看重這些書的知識如何與在地的實踐者的經驗進行結合,將硬邦邦的知識變成促進改變的利器,讓學習和改變同時發生。因此我們再次選擇了在低窪泥濘的濕地灰頭土臉地前行,即讓這些不習慣學術寫作的實踐者生產知識。書寫過程又推動了每個人進到更深入的行動和改變。如有的人的案例涉及機構和團隊的“內部事”,他就必然要回到機構和團隊進行對話和檢驗,也要面對如何將“內部事”變成公共性知識的政治選擇。有的人在書寫的過程中清楚了家庭與自己生命選擇的關繫,看清自己的局限和生命中要改變的課題並迎合改變。有的讓妻子參與稿子的修改,並在對話中再度升華了夫妻關繫,妻子在公益路上成為其攜手的“賢妻益友”。有的參與者開始面對多年來對“權力”的恐懼和排斥,並清晰地意識到要在機構負責人的位置上磨煉自己面對權力的能耐……有的人為了2萬字的文稿已經書寫了10多萬字,有的人修改無數遍甚至推翻重寫。

    面對這群人“缺胳膊斷腿”的狀況,我們大家相互協力。

    **,集中的工作坊,這是為了書寫而讓大家集中起來的工作坊。大家互相就讀書的內容和進展進行討論,處理寫作的方向性問題,但很多時候它也變成處理參與者各自狀況的工作坊。

    第二,通過電話討論和協作。

    第三,作為主編的我和吉家欽不斷提出細致的修改意見,讓書寫者一遍遍修改。讓他們學會書寫如何貼近文本或者案例,如何和書中的理論有機結合等。*後,我們商定稱這本書為“讀書札記”比“導讀”更貼切。

    第四,讓讀、寫同一本書的人組成相互提修改意見和討論書中內容的小組。

    第五,在項目設計上配備臺灣的督導老師,主要是為了導讀內容的精準理解以及再次進行反映對話的練習。

    在推動項目的過程中,我有過完不成任務、無法面對項目*後產出以及產出質量不高的擔心。我也經歷了在推動過程中處理張力的艱辛,也看到過參與者在書寫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不斷突破經驗、找到前行力量的驚喜。這讓我經歷了一個協作實踐者知識生產的過程。這個過程讓我再次認識到自己身上殘存的受實證主義知識觀影響的東西,即剛開始設計的時候,過多考慮了結果,卻沒有清晰地設計(也沒有想到)將書寫過程變成再次反映回觀實踐者經驗的行動研究。面對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我因不斷將自己拉回到結果的考慮而產生焦慮,在這個過程中夏林清教授一次次協助我不斷調整自己,我一次一次地看到實踐者不懈地解決問題的動能和書寫的欲望,以及他們書寫中對經驗不斷進行提煉以及創造屬於自己的實踐知識的喜悅。這些喜悅不僅鼓勵他們在艱難中不放棄寫作,也不斷鼓勵和堅定我推動實踐者書寫屬於他們的知識的信心。這個過程讓我真實地體驗了從問題設計到一個完整的實踐者書寫生產知識的過程。

    總而言之,因著我們這群人的現狀,從*初設計時為這本書起名為“導讀”,到後來變為“讀書札記”的過程,以及本書呈現的書寫,既有較強學術寫作和研究能力的人呈現貼近文本的解讀的書寫,也有不擅長寫學術或理論性較強文章但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呈現以案例為主的書寫,這讓我對這本書從具有學術水準的導讀想像,變回立足實踐者現場和現實,立足實踐者知識的特性,立足於一切知識朝向改變的立場,這樣更貼近和真實面對了實踐者的位置。今天呈現給讀者的這本書,或許夠不上人們對學術著作的評價標準,或許它對原著的理解也不是很通透和深刻,但它確實是我們每一個參與者再一次對理論進行深刻解讀,並用自己的生命實踐體驗,用心,用行動進行的書寫。在這裡,每個作者為了寫出讀書札記,將自己負責導讀的書讀了很多遍,甚至將書都翻爛了,經歷了一次所謂將“厚”書讀“薄”的過程,我認為這就是“深入”學習的過程;之後他們對照自己的實踐經驗,將其用人們能懂的語言寫出來,我認為這就是“淺出”的過程。當*後這本書出來的時候,人們看不到他們深入研讀理論和學習的過程,可能隻從*後的文本中看到了“淺出”,將“淺出”認為是淺顯和淺薄,的確這就是很多學術界的人對實踐者生產的知識的蓋棺定論,也因此將實踐者生產的知識污名化,排斥在主流學術之外。這本書的重要性在於實踐者通過集體的行動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轉型,即從實踐者到知識生產者的轉型,將從西方、中國臺灣學習來的行動研究通過大陸實踐者們的實踐、書寫內化成他們自己的行動、力量,在某種程度上也呈現了一個行動研究本土化的過程。書寫這本書的過程中,一些實踐者戰勝了對艱澀理論閱讀和理解的恐懼,一些實踐者突破了實踐中忙碌而無暇思考的限制,我們共同體驗了一次書寫即解放自己的過程。

    這個生產知識的過程恰好印證了《行動科學》一書中對“行動科學”的總結和解釋:“行動科學希望在實踐社群中創造出研究社群;行動科學是為行動服務的知識,是基於實踐的知識,是隱性知識的範疇——經反映性探究而得到揭露的實踐認識論。”

    大陸的這支行動研究隊伍是在以夏林清老師為首的臺灣行動研究團隊指導下成長起來的,這本書也是二者通力合作的結晶。本書的王醒之老師、龔尤倩老師和王芳萍老師的讀書札記,是從他們各自幾十年在臺灣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角度寫就的。他們多年來受行動研究方法的熏陶,並自覺將其應用於社會實踐,他們的文章既有理論的深度也有豐富的實踐,對大陸的學習者來說是寶貴的材料。



    2015年1月寫於北京望京花園





    序三與變相伴結隊開路

    吉家欽



    這是一本關於行動研究的讀書札記,它看起來如此雞零狗碎,甚至有些啰裡啰唆,但是,它的產出非常之艱難,呈現我們這一小群人在“低窪泥濘”的行動研究路上的互助與成長。基於這個角度,我有必要把與這本書相關的故事鋪陳一下,以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這本書背後的一些故事與意義。

    2011年,我參加了由北京市近鄰社會工作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近鄰”)發起、楊靜老師主持、臺灣輔仁大學心理繫夏林清教授及其臺灣工作伙伴協作的“農村青年工作者行動研究學習網絡”,正式接受臺灣“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的培訓。在此之前,我與楊靜、夏林清及這個網絡中的大部分成員都沒有工作方面的正面交集,而行動研究之於我,也僅是一種實踐經驗的總結及其再次被推入實踐的社區工作方法。這一次的遭逢,不僅讓我對行動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結識了一群可以彼此托付、相互攙扶的良師益友。這對我未來的職業生涯甚至人生軌跡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其實,在2007~2009年,楊靜老師領導的北京近鄰曾發起與組織了一個“農村社會工作學習網絡”,旨在通過不同網絡成員(專家學者、社工老師、外部推動者以及在地實踐者)的共同參與和經驗貢獻,探索一條基於本土的農村工作經驗的實踐性知識構建的行動研究路徑。在這個網絡的學習計劃結束後,為了進一步為其成員機構培養青年社會工作者,北京近鄰繼而發起“農村青年工作者行動研究學習網絡”。可以說,“農村青年工作者行動研究學習網絡”是“農村社會工作學習網絡”的繼往開來,目的在於通過提供行動研究的繫統培訓以幫助青年社會工作者找到可以持續行動的動力。

    什麼是青年社會工作者可以持續行動的動力?楊靜認為,他們這一代人“站在了一個歷史的交叉口”,他們肩負的責任是“如何上下打通,將前輩的歷史經驗細致辨識、理清、總結並能傳承下去,讓80後的青年人能夠從前輩的歷史經驗中傳承與學習,有一種歷史感並在歷史脈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前行的動力與方向;又如何打通左右,挖掘本土及個人身上帶著的實踐知識與來自西方、來自中國香港的社會工作知識及來自中國臺灣的經驗等他山之石對話,尋找中國本土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的路徑”。簡言之,社會工作的代際斷裂及本土實踐性知識的建構非常難,而身處特定歷史脈絡的“這一代人”的責任是,如何在實踐的摸爬滾打中知難而上並負責任地扛起整個社會繫統在高速運轉時所溢出的這一股力量。另外,對楊靜來說,她身上承載的老一輩婦女工作者的生命經驗與培養年輕工作者的現實困難之間的張力,使得她深感時不我待而又苦無良方——即使是在後來的行動研究學習過程中,我依然感受到楊靜對此的某種緊迫與不安。

    在某種機緣巧合下,楊靜結識了來自臺灣輔仁大學的夏林清教授,開啟了“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的學習歷程,並以此為新的起點接了農村青年工作者的培養計劃。

    從哈佛大學博士畢業後,即從1986年至今,夏林清將兩位導師的行動研究的理論觀點,即唐納德·A.舍恩(Donald A.Schon)的“反映性實踐”和克裡斯·阿吉裡斯(Chris Argyris)的“行動科學”整合到與社會工作相關的專業人纔培養與臺灣的社會實踐中,並據此發展出一支融合諸多行動研究學說的具有以實踐為本與改變取向特征的“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當然,僅是以實踐為本與改變取向也足以讓“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這塊“他山之石”被大陸的社會工作者雕成一件自如地應付實踐的玉器,但是,“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之所以獨具一格就在於其強調在代際傳承基礎上的在地知識與本土經驗優先的原則,這使得基層社會工作者的主體性被激活,而不會讓他們成為外來知識的執行機器。很明顯,這樣的知識與經驗是楊靜所夢寐以求的,因此兩人在“對撞滿懷、眼冒金星”中一拍即合,並直接催生出我們這一支行動研究的學習社群(農村青年工作者行動研究學習網絡)。

    這一支行動研究學習社群的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十幾個草根社會組織,其中有些人是機構的始創者與領導者,有些人則是中層管理者。我們的工作領域、人生閱歷與工作經驗有所不同,但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都面臨個人發展、團隊建設與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困境。因此,在進入培訓工作後我們都習慣性地想從社群中獲得各自所需的經驗,或是希望指導者直接開出解決問題的“藥方”。但是這次工作坊的訓練卻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指導者的協作下,我們創造出一個“進場就直接做”的學習環境——拉開不同經驗層次、設計行動議題、定位不同參與者的學習角色與責任等,並在當事人及其他參與者的反映性對話中幫助當事人梳理實踐中的經驗與問題,推動當事人“回觀反映”以及其他參與者“反省照鏡”,以實現“助人自助”。這樣一來的結果是,學習場中的所有參與者都是經驗的收獲者和貢獻者,不同的學習(實踐)主體都得到適當的差異對待並由此延伸為一個結伴開路、彼此支撐的行動研究社群。

    我把這種基於“反映對話”的行動研究學習叫作“虛擬而真實的訓練”,所謂虛擬的訓練指我們的學習場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的平等公開的行動關繫與一個共管共享的行動空間,且我們的行動得到行動科學家和富有實踐經驗的督導的協同探究與現場指引;所謂真實的訓練是指我們在學習場“抖出來”的問題都是我們在實踐中面臨的真實問題,而在學習場形成的行動目標與行動策略在返回實踐後其結果將再次被帶回學習場進行公開檢驗。更重要的是,學習網絡的指導者與督導也會應邀介入我們各自的實踐情境,並給以因地制宜的實踐協作。因此於我而言,行動研究的學習過程就是我的社會實踐的一部分,或者說,我的社會實踐也是行動研究的學習過程。

    舍恩把反映性實踐的行動研究道路稱為“低窪濕地”,可見這是一條多麼艱辛與坎坷的實踐路徑。首先,參加訓練計劃的伙伴必須改變學習上的“拿來”慣性思維,並卸下舍恩與阿吉裡斯所定義的自我防御機制,敢於直面真實的自我與現實困難,勇於在實踐中開荒拓田、落地深耕。其次,學習社群必須創造出符合第二型與組織第二型理論的學習環境,形成公開檢驗與相互促進的學習氛圍。因此,對學習個體而言,這是一個自我“革命”以期破繭成蝶的歷程;而對社群而言,維繫這麼一個攜手前行且一路播種的生命結盟體,需要每一個人的感情連接與經驗貢獻。

    毫無疑問,社群中的每一個伙伴都為之付出許多,包括經驗、時間、勞動、感情甚至是常人用於粉飾自我的尊嚴等,但與從中所獲得的相比,我們的付出微不足道。所謂師者,不僅傳“術”更是授“道”,從夏林清和楊靜等老師的身上,我們看到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走出像牙塔的可能,她們逐級而下時所散發的人性光芒猶如彩虹劃過天際般耀眼。從臺灣的工作伙伴身上,我們看到把社會工作當作一生志業的可能,他們活著的價值超越主流所定義的任何理想的意義邊界。而這樣的“道”,也是我們所習得的行動研究的一部分。

    這本書的內容濃縮了以上種種艱辛與價值。當然,我們慢慢習慣讀書,並把讀書當成行動研究學習計劃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學習的收獲之一。對於我們這些習慣於埋頭苦干的人來說,讀書本是一件極其痛苦之事。但是,正如阿吉裡斯所講,行動研究是“能用於生產行動,同時又能促成行動理論的知識”。的確,關於行動研究的書籍大多來自實踐性知識及其理論概化,基於這個角度而把讀書看作自身實踐的一部分的話,讀書之於我們將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如改變思維慣習與拓寬實踐視野,使學習變得連貫與繫統,提高實踐經驗總結與經驗返回實踐的能力,提高對行動反映的文字表達能力等。因此,在行動研究學習過程中,讀書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的行動研究學習計劃中的閱讀書單包括:保羅·弗雷勒的《受壓迫者教育學》、唐納德·A.舍恩的《反映的實踐者》、克裡斯·阿吉裡斯等合著的《行動科學》、保羅·瓦茨拉維克等合著的《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Altrichter等合著的《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夏林清的《鬥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等。這本文集中的大部分內容都與這些書籍有關,其中有些是貼近文本的導讀或閱讀心得,有些則是以自身的實踐經驗去呼應文本的某些內容。總之,讀書是我們行動研究學習計劃的一項主要內容,而這本文集可以看作檢查我們學習效果的一份作業。當然,我們也希望借此激發起與行動研究有關的讀者閱讀這些著作的興趣,同時也希望這本文集對他們的閱讀有所幫助。

    為什麼要選讀這些書籍?因為這些書籍和我們所習的這一支行動研究有千絲萬縷的關繫,如知識理脈上或一脈相傳,或殊途同歸。

    先談三本和這一支行動研究有“血緣關繫”的著作,即舍恩的《反映的實踐者》、阿吉裡斯等的《行動科學》與夏林清的《鬥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舍恩與阿吉裡斯都是夏林清在哈佛大學讀博士時的導師,在《反映的實踐者》一書中,舍恩對“學術領域所尊崇的知識”和“專業實踐所注重的能力”進行了深入探究,在檢討與批評實證主義的認識論及其支配下的科技理性的實踐模式的基礎上提出“行動中反映”的實踐認識論與“反映實踐”的實踐方法論,指導專業工作者在實踐中思考與行動,並為行動研究作為一門科學奠定了基礎。阿吉裡斯等合著的《行動科學》進一步接住舍恩的“行動中反映”和“反映實踐”的行動研究的哲學思想,在與常規科學對話的基礎上把作為一種研究範式的行動研究提升到科學理論的高度。因此,這兩本著作標志著舍恩與阿吉裡斯通過合作建立起一種超越人文社科傳統研究模式的研究理念與方法,並為人文社會科學走出像牙塔提供了一個範本。夏林清則在參與與推動臺灣將近30年的社會改變實踐中與工作伙伴一道將舍恩與阿吉裡斯的行動研究活化,打通社會關繫中人的代際斷裂,並把舍恩與阿吉裡斯的實踐理性融入在地經驗與在地實踐,“編織出鑲嵌在亞洲歷史社會紋理中的生命欲望與主體重構的瑰麗地景”,而她的《鬥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正是代表她承載老師的行動研究思想而又超越實踐理性的一部作品。因此可以這麼說,這三本書是師父與徒弟在行動研究路上接力傳棒的結果,能清晰地呈現“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的理論脈絡與實踐路徑。

    其他三本著作的思想則與“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賴以立基的哲學認識論、科學原則與實踐方法殊途同歸並相得益彰。保羅·弗雷勒的《受壓迫者教育學》從批判“囤積教育”入手,提出學習是一種立基於“對話式教育”的社會(實踐)建構出來的經驗,並把這種認識論延伸到他所處的歷史脈絡中,將“對話式教育”賦予人性解放與社會改造的意涵。由於深受杜威的教育思想影響,保羅·弗雷勒的哲學認識論與教育方法具有以實踐為本與改變取向的特征,而他提出的“對話性探究”、彼此介入的關繫建立以及還原人性的助人自助的觀點基本與舍恩和阿吉裡斯共同建立的行動科學的思想相吻合,隻不過由於保羅?弗雷勒所處時代的特殊性,它把對話的焦點散向教育工作者、政治家與權勢階層以及社會底層民眾,在今天看來他的觀點及其表述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其他兩本書則是在方法論上與舍恩和阿吉裡斯的行動研究的觀點相呼應,誠如夏林清所講,“《改變》中提出的停止無效舊行為與重新框定的新意被克裡斯·阿吉裡斯與唐納德·A.舍恩承接住,並發展出行動科學、組織學習與反映實踐的一脈知識”。而《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則詳細地介紹了老師如何開展行動研究,而其“背後靠山”則是舍恩的“行動中反映”的實踐認識論與“反映實踐”的實踐模式。

    到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社會改變取向的行動研究”的一些特點,如以實踐為本、改變取向、批判解放、在地經驗優先以及接通本土人文底蘊等,這些特點在本文集的不同內容中都有所體現。而我希望的是,讀者可以從本文集的字裡行間感受到行動研究作為一種知識的理性與溫度,從而增添哪怕是一絲可持續前行的行動力量與生命力量。因為,行動研究是彼此可以看見的“道”與“術”的合一,是彼此可以看到的行動與生命的連接。



    2014年10月9日寫於貴陽





    序四培力行動者,共致“無窮世界”

    廖洪濤博士樂施會中國項目總監



    樂施會在中國大陸與各界合作開展減貧與發展工作已近30載。30年來,我們既見證了中國大地扶貧減貧的顯著成效,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有幸參與其中,也親歷了中國各類社會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業人員隊伍明顯壯大、工作能力不斷提升的演變過程。據民政部統計,截至2015年**季度,全國(不含港澳臺)在民政繫統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包括社會團隊、民辦非企業、基金會)有61萬餘個,吸納從業人員近700萬,成為扶貧、環境保護、公益慈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事務的一支重要行動力量。

    在公益行業不斷發展的進程中,行動者能力的持續提升正在成為發展工作的關注核心。行動力、思考力、領導力、研究力、創新力等行業關注的概念已為大家所熟知。我們相信唯有行動者逐步具備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繼續落地深耕的“知行合一”能力,中國的公益行業的發展纔有堅實的基礎。為此,在投入大量資源與各類伙伴攜手助力貧困社區減貧發展的同時,樂施會一直強調支持公益機構合作伙伴的綜合能力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新十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強調,減貧核心在於“人的能力提高”。作為回應,樂施會更加注重支持發展工作方法的引入以及推進本土化,同時更加注重幫助基層社會組織行動者提煉自身經驗並使更多人從中受益。我們始終認為,這些行動者不僅是中國廣袤大地上扎實的社會建設實踐者,也是我們在達致“無窮世界”征途上的親密同行者。

    自2008年起,中華女子學院楊靜老師及其所帶領的北京近鄰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團隊,將臺灣輔仁大學夏林清教授已經在寶島推動多年的“行動研究”引入大陸,其核心理念在於“培養好的實踐者,尋求人性化的改變途徑”。我們認為,這些方法,如對自身行動的反思度、闡釋行動背後理念的流暢度、業內後備力量不斷培育等,較能回應當前大陸NGO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為此,樂施會與米蘇爾社會發展基金會聯合支持了首批行動研究工作,聚集了大陸20餘位發展領域資深工作者進行探索與交流。從2013年起,樂施會進一步支持其中10位NGO青年工作者以學習網絡方式,靜心研讀行動研究經典書籍,通過小組分享與討論將自身經驗帶入並經由督導老師協助達致更透徹的領悟。這一過程頗為耗費時間和精力,涉及個體成長、青年人培育、團隊內彼此助力的形成、行動者知識生成等諸多層面,需要所有參與其中者從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抽時間投入,他們一路同行彼此陪伴到今天。

    本書即這群青年人不懈努力後完成的**份“答卷”。它既是干勁十足的行動者拿起紙筆,書寫自己對於實踐的反思和領悟的結晶,也是發展領域踐行者以自身工作和成長經歷為剖析樣本,惠及更多業內同行的真誠奉獻。本書中大陸的作者,在經此過程後,不僅自己“破繭成蝶”(楊靜老師語),成長為一棵棵茂盛的大樹,撐起自己團隊的發展空間,還開始為更多小樹小苗提供養分。這正是樂施會*為感動又自豪之處——專業工作者在行動中不放棄思考,堅韌磨煉自己思考的能力並指向更扎實的實踐,以陪伴成長的柔和方式助力到更多行動者。“柔和而堅韌”,相信這正是發展工作的核心要義之一。

    支持大陸NGO工作者研習行動研究,是我們培力草根行動者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可以助力他們在多樣的社區工作之餘,運用來自臺灣成功實踐的行動研究方法,反觀自我及成長路徑;另一方面也促進他們在研習個體、團隊、機構等互動中激發協作力量,打通自己多年來所想與所行,彙聚陪伴在旁的同仁力量,讓草根行動者不僅有能力踐行自己推動社會發展的意願,而且將一路跋涉中的收獲、教訓及反思與更多同行或讀者分享。同時,還有助於行動者發出自己清朗而明晰的聲音,重新掌握自己知識產生的話語權。

    看到這本書,令我想起“樂施毅行者”。那是香港樂施會首創的大型遠足籌款活動。樂施毅行者4人結成一隊,需要於48小時之內,憑借勇氣、毅力、彼此的扶持和幫助,跨越高山與低谷,克服變幻莫測的炎熱與寒流,扛過倏忽而至的風雨雷電,還要同自身的脆弱、傷痛,有時甚至與絕望鬥爭,*終穿越100公裡綿延山路,團隊集體抵達終點,完成對自我的挑戰,踐行對他者的付出,也為社會上的貧困弱勢群體發展做出自己微小卻真誠的努力。在橫穿香港島這100公裡高低起伏的山路上,暗夜中團隊伙伴溫暖而堅定的鼓勵和陪伴、每個休息站上志願者熱情又體貼的照料和加油,相信每一位參與過的朋友都會銘記終身。大陸行動者學習小組的青年人,在將臺灣島行動研究本土化的努力上,也體現了同樣的毅行精神——團結、互助、溫暖、陪伴和永不放棄。這也正是我們始終毅行於“減貧與發展之路”的核心動力。

    中國距離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發展目標僅數年之距。眾所周知,當前的貧困定義已涵蓋了發展機會、應對外部衝擊的韌性、能力提高的空間等多維要素,這已是2015年後全球發展議程的共識,也是社會發展必須回應的挑戰。樂施會希望在中國大陸未來減貧與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助力行動者培力,共同達致一個公平、公正、包容的“無窮世界”。

    感謝為此書成稿到出版付出辛勞的楊靜博士、夏林清博士等諸位師友,是她們不畏煩瑣的細致引領,培育了這批優秀青年人。感謝5年來孜孜不倦研習行動研究的學習網絡成員們,他們將自己對發展事業的熱愛,落實為一天天的苦讀、一行行的書寫,*終從研習者成長為前行者。

    *後,衷心期待這本凝聚實踐者行動與反思的知識產出能夠成為奠基石,助力中國大陸青年行動者生長出“腳踏大地,仰望星空”的韌性與力量。

    是為序,與諸君共勉!



    2015年5月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