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計量視角下的科技評價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總論
    【市場價】
    683-990
    【優惠價】
    427-619
    【作者】 俞立平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01875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0187534
    作者:俞立平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8月 

        
        
    "

    內容簡介

    本書側重於科技評價問題研究,以學術評價為主,兼顧科技評價應用層面的問題研究,主要涉及文獻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多屬性評價方法、經濟計量學等。本書特別強調計量方法為應用問題服務,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方法與研究對像的創新。本書豐富了文獻計量學與科學計量學理論,推動了多屬性評價方法的進步,也是近年來科學學、情報學方法論的一部力作。

    作者簡介

    俞立平,博士,教授,博導,浙江工商大學“西湖學者”特聘教授,學術評價與科技統計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科技評價、技術經濟、信息管理、公共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以數據科統計、計量技術見長,擅長跨學科、交叉學科研究。研究領域涉及應用經濟、統計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公共管理、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已出版專著6部,發表作者論文240餘篇(其中SCI、SSCI一區論文5篇,權威期刊論文50餘篇,CSSCI論文202篇)。學術成果被新華文摘轉載8篇,人大復印資料收錄8篇。一篇論文入選“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學術論文平臺(F5000)”。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教師、浙江省151人纔、江蘇省高校學科帶頭人、江蘇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寧波市學術領軍人纔、揚州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目錄
    章緒論1
    節科技評價工作的重要性1
    第二節科技評價對像框架2
    一科素2
    二科技評價對像框架3
    第三節計量視角下的科技評價方法體繫4
    一“五計學”與科技定量評價方法4
    二傳統的科技評價方法6
    三學術評價與科技績效評價方法6
    四多屬性評價的關鍵要素分析7
    第四節篇章結構與研究內容8
    一研究特色8
    二篇章結構9
    三研究內容9

    章緒論1
    節科技評價工作的重要性1
    第二節科技評價對像框架2
    一科素2
    二科技評價對像框架3
    第三節計量視角下的科技評價方法體繫4
    一“五計學”與科技定量評價方法4
    二傳統的科技評價方法6
    三學術評價與科技績效評價方法6
    四多屬性評價的關鍵要素分析7
    第四節篇章結構與研究內容8
    一研究特色8
    二篇章結構9
    三研究內容9
    四幾點說明12
    第二章指標標準化方法研究13
    節科技評價中兼顧均值與區分度的標準化方法研究13
    一引言13
    二文獻綜述15
    三研究方法16
    四實證結果19
    五結論與討論23
    第二節基於Sigmoid函數的文獻計量指標評價標準研究24
    一引言25
    二文獻綜述26
    三基於Sigmoid函數的評價指標標準化方法28
    四數據與實證結果31
    五研究結論37
    第三節指標標準化方法對科技評價的影響機制研究38
    一引言39
    二指標標準化對評價的影響機制41
    三評價數據49
    四實證結果49
    五研究結論57
    第三章權重研究59
    節科技評價中的權重本質研究59
    一引言59
    二不同評價方法的權重屬性討論61
    三權重的本質分析64
    四結論與討論67
    第二節科技評價中加權TOPSIS權重的修正68
    一引言68
    二分析方法71
    三評價數據73
    四實證結果74
    五結論與討論78
    第三節線性科技評價中自然權重問題及修正研究79
    一引言80
    二文獻綜述82
    三設計權重、自然權重與實際權重84
    四實證結果87
    五結論與討論91
    第四節自然權重對非線性科技評價的影響及糾正研究92
    一問題提出93
    二文獻綜述96
    三自然權重的進一步討論及其修正97
    四數據與實證結果100
    五結論與討論107
    第四章評價方法優化與創新108
    節科技評價中因子分析信息損失的改進研究108
    一引言108
    二因子分析評價存在的問題及改進111
    三研究數據114
    四實證結果115
    五結論與討論121
    第二節基於改進的VIKOR科技評價研究122
    一引言122
    二VIKOR評價方法的原理分析124
    三研究數據127
    四評價結果對比128
    五結論與討論131
    第三節一種兼顧協調發展的學術期刊評價方法132
    一引言132
    二研究方法133
    三研究數據139
    四評價結果140
    五結論與討論144
    第四節協調發展視角下的學術期刊評價——協調TOPSIS145
    一引言145
    二協調TOPSIS評價法的原理147
    三資料來源150
    四評價結果比較151
    五結論與討論153
    第五節學術評價中一級指標測度方法研究——結構方程降維法153
    一引言154
    二結構方程降維與評價157
    三研究數據160
    四實證結果161
    五研究結論166
    第五章多屬性評價方法選擇169
    節基於聚類分析的多屬性評價方法選擇研究169
    一引言169
    二基於聚類分析的多屬性評價方法篩選原理172
    三評價方法與數據174
    四實證結果177
    五結論與討論181
    第二節科技評價中非線性評價方法選取的檢驗研究181
    一引言182
    二非線性評價方法篩選及算例185
    三研究數據189
    四實證結果190
    五結論與討論194
    第三節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法對科技
    評價的適用性研究195
    一引言195
    二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的適用性檢驗分析197
    三研究數據202
    四實證結果202
    五結論與討論209
    第六章學術評價專題研究211
    節載文量與影響因子特殊互動機制研究211
    一引言211
    二載文量與影響因子的特殊互動機制213
    三研究方法與數據216
    四實證結果218
    五研究結論220
    第二節論文作者數與被引頻次關繫的再思考221
    一引言221
    二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224
    三研究數據224
    四實證結果225
    五結論與討論229
    第三節學術期刊機構指數AAI與影響力關繫研究230
    一引言230
    二偏小二乘法232
    三研究數據232
    四實證結果235
    五研究結論237
    第四節外文引文比與影響因子關繫及其啟示研究238
    一引言238
    二外文引文與期刊影響力的關繫240
    三研究數據241
    四實證結果243
    五結論與討論246
    第五節期刊影響因子與載文量關繫的時間演變研究247
    一引言248
    二資料來源250
    三情報學期刊影響因子變化的幾種曲線251
    四情報學期刊影響因子與載文量分析253
    五研究結論258
    第六節載文量、引文量與影響因子關繫的時間演變研究259
    一引言260
    二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262
    三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類期刊影響因子時間視角分析264
    四結論與討論271
    第七節高校綜合性社科學報內稿比例與學術影響力272
    一引言272
    二研究方法275
    三變量與數據276
    四實證結果277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279
    第八節科技評價指標值與評價屬性背離原因及修正研究280
    一引言280
    二評價區分度的理論分析283
    三研究數據與實證結果288
    四研究結論294
    第九節科技評價中不同評價方法指標之間互補研究295
    一引言295
    二研究方法297
    三實證結果303
    四結論與討論308
    第七章創新績效評價專題研究310
    節技術產業創新速度與績效關繫研究310
    一引言310
    二產業創新速度與效益的互動機制312
    三方法與數據314
    四實證結果316
    五研究結論321
    第二節創新速度、要素替代與高技術產業效益322
    一引言323
    二創新速度的作用機制325
    三研究方法與數據328
    四實證結果331
    五結論336
    第三節高技術產業創新速度的影響機制研究337
    一引言338
    二產業創新速度的影響機制分析339
    三研究方法與數據341
    四實證結果345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350
    第四節創新質量視角下的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351
    一引言352
    二技術引進、自主創新對創新數量、質量的作用機制354
    三研究方法與數據357
    四實證結果360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367
    第五節中國高技術產業新產品的創新績效研究369
    一引言369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373
    三研究數據378
    四實證結果379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391
    參考文獻394
    本書相關論文443
    圖目錄
    圖1-1科素的層次3
    圖1-2科技評價對像框架4
    圖1-3科技定量評價方法體繫5
    圖1-4評價方法與評價對像6
    圖1-5科技定量評價方法體繫7
    圖1-6多屬性評價方法的要素8
    圖1-7本書框架10
    圖2-1兼顧均值與區分度數據標準化策略20
    圖2-2成長曲線29
    圖2-3Sigmoid函數30
    圖2-4原始指標散點圖的形狀判斷32
    圖2-5總被引頻次原始數據35
    圖2-6標準化總被引頻次36
    圖2-7指標標準化對評價的單一影響機制42
    圖2-8TOPSIS評價原理45
    圖2-9自然權重的中介效應46
    圖2-10標準化方法對客觀賦權法的影響機制47
    圖2-11標準化對TOPSIS的影響機制48
    圖3-1科技評價方法與權重60
    圖3-2各種權重62
    圖3-3非參數評價的實際權重63
    圖3-4指標屬性與權重的關繫65
    圖3-5評價方法與權重關繫72
    圖3-6加權TOPSIS設定權重與實際權重對比77
    圖3-7分子加權TOPSIS設定權重與實際權重對比78
    圖3-8標準化過程86
    圖3-9權重分類體繫94
    圖3-10權重之間的關繫95
    圖3-11標準化過程99
    圖3-12研究框架101
    圖4-1評價方法分類111
    圖4-2完全信息因子分析與因子分析評價結果對比119
    圖4-3完全信息因子分析與信息因子分析評價結果對比121
    圖4-4距離函數分析126
    圖4-5兩種方法散點圖示意130
    圖4-6期刊評價指標分類134
    圖4-7多屬性評價方法分類136
    圖4-8TOPSIS評價原理147
    圖4-9評價的協調問題148
    圖4-10協調度的計算148
    圖4-11加權TOPSIS參照基準149
    圖4-12評價結果散點圖比較152
    圖4-13降維評價過程159
    圖4-14聚類分析結果162
    圖4-15結構方程模型估計結果163
    圖4-16降維前後評價結果比較167
    圖5-1評價方法多樣性解決思路171
    圖5-2評價方法分類183
    圖5-3檢驗框架198
    圖6-1載文量對影響因子的作用機制214
    圖6-2影響因子對載文量的作用機制215
    圖6-3特殊的互動機制216
    圖6-4研究框架224
    圖6-5被引頻次的數據分布225
    圖6-6作者數的數據分布226
    圖6-7分位數回歸結果229
    圖6-8PLS模型及結果236
    圖6-9外文引文與期刊影響因子240
    圖5-10外文引文比242
    圖6-11影響因子與2年外文引文比244
    圖6-125年影響因子與5年外文引文比244
    圖6-13聚類分析結果245
    圖6-14歷年外文引文比的離散繫數246
    圖6-15影響因子隨時間變化曲線類型251
    圖6-16影響因子單峰期刊252
    圖6-17影響因子雙峰期刊252
    圖6-18影響因子調整期刊253
    圖6-19情報學期刊載文量變化255
    圖6-20影響因子與來源文獻關繫256
    圖6-21單位圓檢驗257
    圖6-22影響因子的脈衝響應函數258
    圖6-23來源文獻的脈衝響應函數258
    圖6-24影響因子呈波動上升曲線的期刊265
    圖6-25影響因子呈上升波動曲線的期刊265
    圖6-26期刊來源文獻與學科影響因子時間演變曲線267
    圖6-27期刊來源文獻數量與學科影響因子對應關繫268
    圖6-28分位數回歸結果269
    圖6-29學科期刊篇均引文量與影響因子之間的對應關繫271
    圖6-30研究框架275
    圖6-31結構方程估計277
    圖6-32研究設計286
    圖6-33技術路線298
    圖6-34動態均值逼近標準化300
    圖7-1創新速度與效益的互動機制313
    圖7-2單位圓檢驗319
    圖7-3利潤的脈衝響應函數320
    圖7-4創新速度的脈衝響應函數320
    圖7-5創新速度作用機制328
    圖7-6PVEC模型單位圓檢驗332
    圖7-7資本的脈衝響應函數332
    圖7-8勞動力的脈衝響應函數333
    圖7-9產業創新速度的互動機制342
    圖7-10創新速度的脈衝響應函數348
    圖7-11創新成果的脈衝響應函數349
    圖7-12產業規模的脈衝響應函數349
    圖7-13利潤的脈衝響應函數350
    圖7-14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互補355
    圖7-15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替代355
    圖7-16脈衝響應函數366
    圖7-17新產品銷售收入相關變量關繫373
    圖7-18創新投入產出之間的非線性關繫374
    圖7-19新產品銷售收入的脈衝響應函數390
    圖7-20新產品開發經費的脈衝響應函數391
    圖7-21發明專利數的脈衝響應函數391
    表格目錄
    表2-1期刊影響力指標總體情況14
    表2-2原始數據首次標準化結果21
    表2-3原始數據與不同標準化策略結果比較22
    表2-4評價結果比較23
    表2-5Sigmoid標準化後結果比較33
    表2-6指標標準化前後描述統計比較35
    表2-7標準化前後指標差距36
    表2-8標準化前後相關繫數37
    表2-9各指標不同發展階段分布情況37
    表2-10標準化方法對評價的綜合影響45
    表2-11指標標準化方法的單因素分析:影響因子49
    表2-12權重設置51
    表2-13標準化對線性評價的影響51
    表2-14評價結果的數據特征比較52
    表2-15標準化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評價結果比較54
    表2-16標準化與TOPSIS評價結果55
    表2-17TOPSIS評價結果的數據特征比較56
    表3-1指標描述統計74
    表3-2總被引頻次設定權重與實際權重比較75
    表3-3特征因子設定權重與實際權重比較76
    表3-4分子加權TOPSIS設定權重與實際權重比較77
    表3-5JCR 2015經濟學期刊自然權重與數據特點80
    表3-6自然權重87
    表3-7總被引頻次標準化(部分)88
    表3-8消除自然權重前後評價結果比較90
    表3-9修正前三種權重比較91
    表3-10修正後三種權重比較91
    表3-11JCR 2016數學期刊指標描述統計93
    表3-12加權TOPSIS三種權重比較102
    表3-13消除自然權重後加權TOPSIS權重比較103
    表3-14自然權重消除前後加權TOPSIS評價結果比較103
    表3-15非加權TOPSIS兩種權重比較105
    表3-16非加權TOPSIS兩種權重比較105
    表3-17自然權重消除前後加權TOPSIS評價結果比較106
    表4-1指標描述統計115
    表4-2因子分析旋轉矩陣116
    表4-3完全信息因子分析旋轉矩陣116
    表4-4旋轉載荷平方和117
    表4-5評價結果比較118
    表4-6完全信息因子分析與信息因子分析評價結果比較120
    表4-7指標描述統計127
    表4-8因子旋轉矩陣128
    表4-9兩種評價方法結果比較129
    表4-10兩種評價方法均值比較131
    表4-11指標描述統計140
    表4-12因子旋轉矩陣140
    表4-13原始指標相關度分析141
    表4-14因子之間的相關繫數142
    表4-15因子幾何平均法部分評價結果143
    表4-16TOPSIS與協調TOPSIS評價比較151
    表4-17指標描述統計160
    表4-18因子旋轉矩陣162
    表4-19期刊影響力指標的權重164
    表4-20期刊時效性指標的權重164
    表4-21評價結果比較165
    表5-1指標描述統計176
    表5-2各種評價方法結果的聚類177
    表5-3聚類一致數量及一致度178
    表5-4各種評價方法結果的聚類179
    表5-5聚類一致數量及一致度179
    表5-6評價結果180
    表5-7指標描述統計189
    表5-8部分評價結果比較190
    表5-9因子旋轉矩陣192
    表5-10公共因子回歸192
    表5-11模擬權重193
    表5-12三種評價方法權重偏離度194
    表5-13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檢驗對照202
    表5-14正態分布檢驗203
    表5-15主成分提取204
    表5-16公共因子提取204
    表5-17特殊因子信息損失205
    表5-18主成分載荷矩陣206
    表5-19因子旋轉矩陣206
    表5-20單調性檢驗207
    表5-21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模擬權重比較208
    表5-22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檢驗對照209
    表6-1載文量與影響因子關繫的實證研究212
    表6-2原始數據217
    表6-3載文量對影響因子的影響218
    表6-4影響因子對載文量的影響219
    表6-5變量描述統計225
    表6-6作者數與被引頻次及論文數量226
    表6-7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227
    表6-8分位數回歸結果228
    表6-9機構的界定232
    表6-10機構指數及原始數據234
    表6-11各指標描述統計235
    表6-12各指標之間的相關繫數235
    表6-13期刊外文引文與總引文數據241
    表6-14外文引文比與影響因子數據243
    表6-15研究對像基本情況250
    表6-16情報學期刊影響因子253
    表6-17研究對像的基本情況264
    表6-18學科影響因子266
    表6-19分位數回歸結果269
    表6-20學科期刊篇均引文量與影響因子270
    表6-21變量描述統計276
    表6-22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277
    表6-23一流建設大學與非一流建設大學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279
    表6-24原始數據描述統計289
    表6-25原始指標的數據分布與區分度289
    表6-26處理後的數據分布與區分度290
    表6-27數據處理前後部分評價結果291
    表6-28數據處理前後評價結果區分度與數據分布293
    表6-29公共因子提取303
    表6-30旋轉矩陣304
    表6-31原始指標評價結果304
    表6-32互補後評價結果比較306
    表6-33指標互補後評價結果均值比較307
    表7-1變量描述統計316
    表7-2單位根檢驗317
    表7-3面板數據估計結果318
    表7-4利潤的方差分解321
    表7-5創新速度的方差分解321
    表7-6變量描述統計331
    表7-7單位根檢驗331
    表7-8創新速度對要素的衝擊彈性333
    表7-9資本面板門檻回歸結果334
    表7-10勞動力面板門檻回歸結果335
    表7-11創新速度的面板門檻回歸結果336
    表7-12變量的描述統計量345
    表7-13變量的平穩性檢驗345
    表7-14聯立方程估計結果346
    表7-15變量描述統計359
    表7-16變量的平穩性檢驗360
    表7-17面板數據混合回歸結果361
    表7-18創新數量門檻下技術引進對創新數量的彈性362
    表7-19創新質量門檻下技術引進對創新質量的彈性362
    表7-20創新數量門檻下自主創新對創新數量的彈性363
    表7-21創新質量門檻下自主創新對創新質量的彈性364
    表7-22技術引進門檻下自主創新對創新數量的彈性364
    表7-23技術引進門檻下自主創新對創新質量的彈性365
    表7-24變量描述統計378
    表7-25變量平穩性檢驗379
    表7-26聯立方程估計結果380
    表7-27格蘭傑因果檢驗結果381
    表7-28新產品開發經費自身門檻估計382
    表7-29發明專利數自身門檻估計383
    表7-30新產品開發經費的企業規模門檻估計384
    表7-31發明專利數的企業規模門檻估計386
    表7-32新產品開發經費的新產品銷售收入門檻估計387
    表7-33發明專利數的新產品銷售收入門檻估計388

    前言

    評價是人類的永恆任務。學習的效果怎麼樣?需要評價,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的種種考試,其實質都是教學評價和學習能力評價。做事的成效怎麼樣?也需要評價。大到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效果,小到一個單位(無論是企業、科研院所還是大學)所承擔或自主開展的各種項目的完成情況,都需要加以評價。尤其在我國,政府出資做了很多很多事,而政府的支出都來自納稅人繳納的稅款,那麼,不對政府做的事(無論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還是雙一流建設)進行適當的評價,就無法對納稅人做出交代。
    評價實踐是復雜的、艱難的,是需要理論指導的。遺憾的是,從全世界來說,迄今科技評價的研究成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對實踐的指導能力是不夠的。我國出現“四唯”問題的原因之一,正是我們的科技評價實踐缺乏科技評價研究成果的指導,一些部門和單位用簡單化的思維和評價指標去應對高度復雜的人類活動,結果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我們亟須有更多的優秀學者投入科技評價研究領域。據我的觀察,到目前為止,俞立平教授在科技評價研究上的深度和廣度,是國內其他學者難以企及的。


    評價是人類的永恆任務。學習的效果怎麼樣?需要評價,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的種種考試,其實質都是教學評價和學習能力評價。做事的成效怎麼樣?也需要評價。大到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效果,小到一個單位(無論是企業、科研院所還是大學)所承擔或自主開展的各種項目的完成情況,都需要加以評價。尤其在我國,政府出資做了很多很多事,而政府的支出都來自納稅人繳納的稅款,那麼,不對政府做的事(無論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還是雙一流建設)進行適當的評價,就無法對納稅人做出交代。
    評價實踐是復雜的、艱難的,是需要理論指導的。遺憾的是,從全世界來說,迄今科技評價的研究成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對實踐的指導能力是不夠的。我國出現“四唯”問題的原因之一,正是我們的科技評價實踐缺乏科技評價研究成果的指導,一些部門和單位用簡單化的思維和評價指標去應對高度復雜的人類活動,結果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我們亟須有更多的優秀學者投入科技評價研究領域。據我的觀察,到目前為止,俞立平教授在科技評價研究上的深度和廣度,是國內其他學者難以企及的。
    俞立平教授在科技評價領域這塊肥沃的土壤上已經辛勤耕耘了很多年,成果累累。2011年,他在學習出版社出版了專著《科技評價方法基本理論研究》。2017年,他在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科技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本書是他在科技評價研究領域的第三本專著,其主要內容是他近些年發表的相關主題的期刊論文。雖說本書是論文的合集,但篇章之間的邏輯關聯十分明顯,這是因為俞立平在平時做論文選題時就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而是根據他對科技評價總體框架的認識進行審慎的選題,一個主題一個主題地開展研究,逐步推進深......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