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成為人類學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文化人類學/人口學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作者】 黃劍波,龔浩群,李偉華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文化人類學/人口學  人類學/民族學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051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76005127
    作者:黃劍波,龔浩群,李偉華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

    內容簡介

    《成為人類學家》囊括了國內外傑出的年輕人類學者的五十篇學術自述,包含進入人類學領域的種種歷險和糾結,苦澀與甜蜜。這裡的學術自述是結合研究者的個人研究經歷和成長過程,思考一些具有學科普遍性的問題。我們希望當我們致力於自己的具體研究時,能夠激發、創造出作為對話伙伴的彼此。這不僅是作為個體的學術研究者的需要,也是作為集體的學科共同體的需要。


    《成為人類學家》是一個面向公眾的邀請:請看,這是一群勇於暴露自己內心的學習者。我們的關鍵詞是“成為”,強調的是這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而不是容易被人誤解的“家”。

    作者簡介

    黃劍波,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任教於曾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訪學於香港中文大學、Notre Dame大學、Baylor大學等學術機構。
    龔浩群,女,湖南人,人類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目錄
    按語_001

    紋路_001
    潘天舒: 一名老青年的人類學之旅003/張亞輝: 學習費孝通學術思想的一點體會009/楊德睿: 人類學的修行014/張志培: 學術自我——不再××人類學016/賴立裡: 與人類學相遇,是我今生的幸福020/龔浩群: 我與泰國的不解之緣024/馮莎: 當代藝術研究實驗原理035/楊渝東: 三山界間見神州——苗疆、運河與韓國的人類學之路041/劉珩: 文化親昵與我046/卞思梅: 互為禮物——我與人類學050

    層理_063
    劉宏濤: The Tao of the Anthropologists065/宋紅娟: 陽光下的新鮮事074/張亦農: 遇見自己078/崔忠洲: 嗨於人類學立體式的學習082/趙萱: 薔薇流氓,靈魂比劍更強——寫與人類學的一封情書086/人類學家組合: 田野歌聲,鄉土格調100/曦力: 入門人類學的一點跌宕花絮110/李靜瑋: 從一花一葉,到天地山水117/陳祥軍: 砥礪千山,方得入門——人類學和我的故事126/白瑪措: 遊牧Zomani的田野者135/纔貝: 致這些年的山水——以詩歌的方式142

    波形_153

    按語_001

    紋路_001
    潘天舒: 一名老青年的人類學之旅003/張亞輝: 學習費孝通學術思想的一點體會009/楊德睿: 人類學的修行014/張志培: 學術自我——不再××人類學016/賴立裡: 與人類學相遇,是我今生的幸福020/龔浩群: 我與泰國的不解之緣024/馮莎: 當代藝術研究實驗原理035/楊渝東: 三山界間見神州——苗疆、運河與韓國的人類學之路041/劉珩: 文化親昵與我046/卞思梅: 互為禮物——我與人類學050

    層理_063
    劉宏濤: The Tao of the Anthropologists065/宋紅娟: 陽光下的新鮮事074/張亦農: 遇見自己078/崔忠洲: 嗨於人類學立體式的學習082/趙萱: 薔薇流氓,靈魂比劍更強——寫與人類學的一封情書086/人類學家組合: 田野歌聲,鄉土格調100/曦力: 入門人類學的一點跌宕花絮110/李靜瑋: 從一花一葉,到天地山水117/陳祥軍: 砥礪千山,方得入門——人類學和我的故事126/白瑪措: 遊牧Zomani的田野者135/纔貝: 致這些年的山水——以詩歌的方式142

    波形_153
    張原: 酒醉之後悟清明——我的學術經歷自述155/劉謙: 人類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159/陳乃華: 追尋挾藝穿行的無名者164/覃延佳: 比理論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脈絡感168/張青仁: 從妙峰山到恰帕斯: 我在邊緣看中心174/陳波: 陌生人中的喜悅與沉思182/王博: 憂郁的年輕人類學家189/黃劍波: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人類學與人類學家的自我發現之旅194

    顆粒_197
    李耕: 始終背離初衷199/朱靖江: 遊走於影像與田野的河山201/張慧: 人類學之魅——自我發現、反思甚至生活的契合204/陳晉: “反那耳喀索斯”207/袁長庚: 凝望深谷 210/雷雯: 我的人類學時刻216/高瑜: 邊走邊玩做田野220/袁丁: 一個“過客”的自述225/徐薇: 我與非洲人類學——時代、學科、平臺與個人238/顧芗: 人類學是我的那條“鯨魚”243/李偉華: 船到橋頭自然直248

    溫度_259
    鄭少雄: 遍歷甘孜蓮花十八峰261/代啟福: 我在礦山做田野,但不是研究礦山267/劉琪: 學術自述272/楊春宇: 從海外踏上認識中國社會之路275/郭金華: 我的民族志——從社會到人類280/餘成普: 我的人類學探索之旅292/何俊: 學術江湖之外的“非”人類學研究306/王彥芸: 與他人相遇——人類學的平凡之路311/吳銀玲: 走進“香格裡拉”——我的人類學之路316/張文義: “做我喜歡的事,有人給發工資,快樂莫過於此”: 紀念我的導師F. K. L. Chit Hlaing321

    編後記_358

    前言
    主編的話

    2017年9月,近三十位青年人類學者在上海小聚,名之為“學術關懷與學術共同體”圓桌討論會,作為青年人類學家沙龍之一暨MODO主題工作坊之七。
    這次討論會原本試圖承續和回應七年前的一次主題工作坊。2010年6月,“中國人類學的田野作業與學科規範: 我們如何參與形塑世界人類學大局”工作坊在北京大學舉辦,宗旨是“在世界人類學群的概念中尋找表達中國人類學的學科自覺的方式,通過樹立和完善自己的學術方法與學科規範,認知中國人類學在當下的國際人類學界的位置,明確自身在中國社會科學界的學科定位”。來自數十所國內外研究機構的五十多名與會者在研討中積極貢獻了觀點,共同促成了“關於中國人類學的基本陳述”的形成。這份陳述就中國人類學的學科規範和學術倫理等基本問題做了學科聲明,是為健全中國人類學的學格或集體人格而做出的一次集體努力。

    主編的話


     


    2017年9月,近三十位青年人類學者在上海小聚,名之為“學術關懷與學術共同體”圓桌討論會,作為青年人類學家沙龍之一暨MODO主題工作坊之七。


    這次討論會原本試圖承續和回應七年前的一次主題工作坊。2010年6月,“中國人類學的田野作業與學科規範: 我們如何參與形塑世界人類學大局”工作坊在北京大學舉辦,宗旨是“在世界人類學群的概念中尋找表達中國人類學的學科自覺的方式,通過樹立和完善自己的學術方法與學科規範,認知中國人類學在當下的國際人類學界的位置,明確自身在中國社會科學界的學科定位”。來自數十所國內外研究機構的五十多名與會者在研討中積極貢獻了觀點,共同促成了“關於中國人類學的基本陳述”的形成。這份陳述就中國人類學的學科規範和學術倫理等基本問題做了學科聲明,是為健全中國人類學的學格或集體人格而做出的一次集體努力。


    時隔七年,一批青年學人再次聚首,共同探討中國人類學在當代的學術關懷、知識生產路徑和學術共同體建設,將圓桌討論會的目標設定為: 促進青年人類學學者之間的深度交流,梳理近年來中國人類學相關領域的進展,反思當代人類學學者在學術體制、經驗現像和方法論方面面臨的挑戰,共同探索中國人類學的目標、理論生長點和發展前景,推動青年人類學學術共同體的成長。


    在兩天氣氛輕松的討論中,與會者真誠分享自己對於人類學的理解,既涉及“學術研究與公共參與”、“學術發表與教學”這類關乎學科定位與發展的問題,也試圖對一些具有學科共同意義的理論性議題展開討論。例如,在“理論積累與推進”環節涉及的問題就包括: 哪些理論可以稱為“人類學理論”?如何看待理論與方法的關繫?與其他社會人文學科[如社會學質性研究、政治經濟學、文史哲,乃至區域研究、文化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以下簡稱STS)]相比,人類學自身的學科特點在哪裡,又如何與這些學科相互借鋻?人類學的研究取向對促進社會科學知識和實踐的本土化可以起到哪些作用?關於“本土化”的命題,可以做出哪些反思?


    圓桌會議後還重點對“中國與人類學或人類學與中國”這個話題展開了比較激烈的討論,議題包括: 海外民族志與當代中國研究應當形成怎樣的互動關繫;如何在具體研究中處理中國,是作為一種材料來推動人類學,還是認為中國材料可以對人類學形成獨特貢獻,從而推動人類學理論的中國化;中國人類學學術共同體的形成途徑與行動倡議。


    與我們所知的其他學術會議非常不同的是,這次討論會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名為“學術共同體”的環節,要求與會者用5—10分鐘進行學術性自我陳述,結合自身的研究經歷和研究關懷,總結和分享研究的主導線索和思路,並試圖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關注點和問題,引發大家的回應與討論,進而明確和凸顯主要的討論議題和努力方向。


    這個設想後來被證明是整個討論會的亮點之一。不少旁聽會議的年輕學者及研究生反饋,正是與會者真誠的個人分享使他們看到這些過去主要在文字中看到的名字拉近、落實成為一個個活生生的個人;也正是在與會者剖析自己“成為人類學家”的過程中——其中不乏種種糾結、掙扎,甚至錯誤——他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人類學作為一門研究“人”的現代學科的魅力和溫度。這也再次印證了這個說法: 人類學家在研究他人的同時也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旅程。


    或許有人會質疑甚至嘲笑年輕人尚無進行學術自述的資格,但在我們看來,學術自述並非功成名就者的專利。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資格,甚至有必要隨時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回顧和反思,畢竟,我們的現在既由過去所定義,也被未來的想像所限定。當然,我們期待與會者絕不是對自己學術經歷的簡單陳述,甚至自我吹捧,而是結合自己的個人研究和成長過程,思考一些具有學科普遍性的問題,就如格爾茨在《追尋事實》(After the Facts)所給我們看到的那樣。


    我們相信,當我們致力於自己的具體研究時,我們心裡都有潛在的學術同伴或對話伙伴,但他可能是模糊的、不確定的。因此希望大家在真誠分享的同時,激發各位共同創造出作為對話伙伴的彼此,這不僅是作為個體的學術研究者的需要,也是作為集體的學科共同體的需要。


    在此要感謝趙亞川同學在會後很快就將大家的分享整理成了初稿,並很快收到了與會者自己審訂後的定稿。我們在看這些並非學術論文的文字時,很有共鳴和收獲,不誇張地說,或許比一些專門領域的學術論文更具有參考價值和啟發性,因此覺得很有必要分享給更多的同道,特別是讓比我們更年輕的年輕人從我們的掙扎、糾結、錯誤中有所學習和參照。因此也要感謝雲南大學李偉華博士的提議,將這些個人分享性的文字與其相關的研究論文組合起來,讓讀者可以看到研究者其人與其文之間的互動和互證。


    這些掉入人類學之坑的種種歷險和糾結盡管會被人誤解和嘲諷,我們也確實尚在學習的路上,我們的討論也確實粗糙,但可貴者正在於大家的真誠。我們也再一次用一種前現代的方式在一個後現代的處境下經歷一種共同體的聯結。猶記得當時代啟福在分享自己的“身世感”時給大家的感動,事後也有好幾位在場的同學反饋說這些分享對他們的觸動,並成為他們長久的安慰: 原來這條路上我並不孤單,我的掙扎也是其他同道的共鳴。


    兩年來,我們持續收到一些反饋,也陸續收到更多同道學人的心路文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顧曉清女士更是欣然同意將大家的分享結集。再次說,這不是說我們的文字有多好,事實上正是這些很個人,甚至很私人的分享在一個充滿謊言和表演的世代中顯出其不凡之處。可以說,這是一個面向公眾的邀請: 請看,這是一群勇於暴露自己內心的學習者。我們的關鍵詞是“成為”,強調的是這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而不是容易被人誤解的“家”。


    感謝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慷慨支持這個不成熟的文集。感謝每一位參與者,願意分享,不計稻粱,在這個世代做這種傻事: 既不能進入我們各自的工分繫統,連潤筆都沒有。作為編者,我們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和信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