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進階書繫-如何做好同行評議:學術期刊論文審稿方法與技巧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市場價】
    392-568
    【優惠價】
    245-355
    【作者】 美格洛麗亞·巴爾扎克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ISBN】978752320657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3206577
    作者:[美]格洛麗亞·巴爾扎克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4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本書兩位作者是管理學知名期刊的主編,有著三十餘年的審稿經驗,以內行人的視角向大家揭示了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評議過程,有利於讀者知曉評議標準,助力自身研究成果的發表。


    2.本書教授讀者寫出高質量的審稿意見,能滿足社會科學領域博士生的多項需求,如完成導師分配的審稿任務,回應期刊的審稿邀請,爭取知名期刊的審稿人資格等。


    3.本書以兩篇發表在高質量期刊的論文為例,兩位作者以評議人身份分析了論文的各個主要部分該怎麼評議、怎麼撰寫審稿意見,並將論文原文放置在附錄部分供參考。


    4.學術界有關同行評議的正規培訓或清晰簡潔的指南很少,本書填補了這一空缺,為想要提升評議技能的青年學者或博士生提供了指導。


    5.本書視角寬廣,除了教授寫出高質量的審稿意見,還綜合論述了同行評議的其他方面,如評議工作能為評議人帶來什麼,評議人的職責,同行評議的現在和未來等。

     
    內容簡介

    同行評議為何重要?在一項全球調查中,90%的受訪者表示,同行評議能“提升研究的整體質量”,85%的受訪者表示,要是沒有同行評議的話,“科學交流就會不受控制”。然而,具備評議能力的人數卻很有限。據估計,10%的審稿人完成了50%的評議,評議工作的不平衡影響了評議流程的可持續性。本書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應當指導所有當前和未來的審稿人學會如何高效地提供高質量、建設性的評議。


    本書是對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稿件進行同行評議的實用指南,介紹了審稿人參加同行評議的得與失,概述了編輯和作者對審稿人的期望,並提供了一個有效評議的模板。作者以兩篇實際投稿的論文為例,闡述了評議人在審核引言、理論背景、文獻綜述、提出假設、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與影響等部分時需要考慮的問題,並對後續輪次評議以及同行評議的未來給出了建議。


    本書來自兩位作者在歐美大學開展的同行評議技能培訓課程,對於任何希望參與同行評議並寫出高質量、有建設性的評議的科研人員和博士生評議員,以及希望完善評議技能的經驗豐富的學者來說都很有價值。


     

    作者簡介

    [美]格洛麗亞·巴爾扎克(Gloria Barczak),美國東北大學達莫爾-麥金(D'Amore-McKim)商學院榮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產品開發,擔任管理科學與工程權威期刊《產品創新管理期刊》(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主編。


     


    [美]阿比·格裡芬(Abbie Griffin),美國猶他大學戴維·埃克爾斯(David Eccles)商學院市場營銷繫羅亞爾·L.加爾夫委員會主席。研究方向是調查如何衡量和改進創新管理、新產品開發和技術管理的過程。

    目錄
    目錄
    引言

    第一章什麼是高質量評議
    高質量評議的定義
    書面意見要跟評議建議相一致

    第二章同行評議能為評議人提供什麼
    評議的財務回報
    從評議中獲得的個人成就感
    評議工作帶來的能力提升
    評議對職業生涯的好處
    總結

    目錄


    引言


     


    第一章什麼是高質量評議



    建議相一致


     


    第二章同行評議能為評議人提供什麼



    從評議中獲得的個人成就感





     


    第三章對優秀評議人的期待:5R







     


    第四章起步和評議模板


    起步








     


    第五章評議引言部分









     


    第六章評議理論背景、文獻綜述和提出假設部分









     


    第七章評議研究方法








     


    第八章評議研究結果







     


    第九章評議討論與影響


    發現







     


    第十章後續修改輪次





     


    第十一章同行評議的現在和未來






     


    附錄1定量研究方法示例文章





    研究發現



    部分參考文獻


     


    附錄2定性研究方法示例文章






    部分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前言
    本書是對社會科學(尤其是管理學)學術期刊的投稿進行同行評議的實用指南。雖然本書的目標受眾是初級科研人員和博士生,但是我認為,經驗豐富的評議人也能從中發現有價值的內容。
    本書實際上是由一篇發表於《營銷科學院評論》(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 AMSR)(Griffin and Barczak, 2020)的有關評議概念性文稿的文章擴展而成的,論文內容與評論概念性稿件有關。尤其是本書的第1章至第4章,是基於那篇論文的觀點和概念寫成的,但是進行了大量擴展,增加了更多細節和信息。同時,本書的重點是評議實證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而不僅是評議概念性文章。最後,本書還提供了後續輪次評議的建議(第10章)和對評議的未來的看法(第11章),而這點也是《營銷科學院評論》上的文章所沒有的。同行評議是指某個特定研究領域的專家在一篇學術文章發表前對其進行評議和審查(Allen et al., 2018; Kelly et al., 2014; Pierson, 2015)。在傳統的同行評議體繫中,“同行”是指具備某個專業的文憑(通常是博士學位)和多年學科工作經驗的人(Fitzpatrick and Santo, 2012)。

    本書是對社會科學(尤其是管理學)學術期刊的投稿進行同行評議的實用指南。雖然本書的目標受眾是初級科研人員和博士生,但是我認為,經驗豐富的評議人也能從中發現有價值的內容。


    本書實際上是由一篇發表於《營銷科學院評論》(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 AMSR)(Griffin and Barczak, 2020)的有關評議概念性文稿的文章擴展而成的,論文內容與評論概念性稿件有關。尤其是本書的第1章至第4章,是基於那篇論文的觀點和概念寫成的,但是進行了大量擴展,增加了更多細節和信息。同時,本書的重點是評議實證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而不僅是評議概念性文章。最後,本書還提供了後續輪次評議的建議(第10章)和對評議的未來的看法(第11章),而這點也是《營銷科學院評論》上的文章所沒有的。同行評議是指某個特定研究領域的專家在一篇學術文章發表前對其進行評議和審查(Allen et al., 2018; Kelly et al., 2014; Pierson, 2015)。在傳統的同行評議體繫中,“同行”是指具備某個專業的文憑(通常是博士學位)和多年學科工作經驗的人(Fitzpatrick and Santo, 2012)。


    同行評議具有三個方面的功能:篩除低質量稿件、提高擬發表稿件的質量(Kelly et al., 2014)、幫助編輯篩選期刊讀者最感興趣的稿件(Stiller-Reeve, 2018)。優秀評議人會鋻別出缺乏創新性、無重要貢獻以及缺乏科學嚴謹性的低質量稿件。即使面對被拒的稿件,優秀評議人也能為其提供修改建議,解決溝通質量、細節呈現、方法驗證和錯誤更正等方面的問題。


    同行評議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評估的一般是書面作品(Kelly et al., 2014)。將同行評議確立為正式規範的第一本學術期刊是創辦於 1665 年的《皇家學會哲學彙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Elsevier, 2020b; Kelly et al., 2014)。但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梅琳達·鮑德溫(Melinda Baldwin, 2018)表示,同行評議的歷史“已經表明,評議最初並不被視為能提高科學信度的流程。而且直到 20 世紀,很多知名期刊和資助機構一直沒有(或不存在)繫統的評議過程”(Baldwin, 2018, p. 539)。她進一步表示,我們當前認為的對科研至關重要的同行評議,它的歷史隻能追溯到冷戰時期(Baldwin, 2018)。無論如何,同行評議如今為期刊提供了合法性,開始具有同等的學術價值,並被當作期刊提升的一種手段(Tennant, 2018)。


    如今的現實情況是,全球科研質量已經顯著提升,大多數期刊和編輯都更加依賴同行評議篩選出嚴謹的和質量合格的學術研究成果。據 Publons(2018)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自2013年起,全球發表的論文數量年增長率為 2.6%,而提交的論文數量年增長率為 6.1%。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編輯團隊無法(也或許不 願意)自行做出發表決策。因此,讓評議人來把關就變得愈發重要,有助於判定提交給科學期刊的研究的質量和可信度。


    同行評議為何重要?在一項全球調查中,90% 的受訪者表示,同行評議能“提升研究的整體質量”(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 p. 9)。85% 的受訪者表示,要是沒有同行評議的話,“科學交流就會不受控制”(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 p. 5)。Publons(2018, p. 9)也有類似發現:98% 的受訪者認為,同行評議“對確保學術交流的整體質量和誠信”重要或十分重要。


    談到對同行評議的滿意度,大多數作者對整個過程表示滿意。出版研究聯合會(the Publishing Research Consortium, PRC)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發現,65% 的作者對同行評議制度表示滿意,且在 2007 年至 2015 年期間,滿意度沒有出現重大變化(Ware, 2016)。愛思唯爾(Elsevier)a 和“科學認知”(Sense About Science, SAS)b 在 2019 年進行的一項聯合調查中發現,滿意度實際上從2009年的69%上升到2019年的75%(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


    但是,人們對同行評議的批評從未停止。《美國醫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編輯同行評議盡管被普遍采用,但是很大程度上未得到檢驗,它的效果是不確定的(Jefferson et al., 2002)。”有人認為,同行評議無法有效發現錯誤、剽竊或欺詐(Kelly et al., 2014)。例如,出版研究聯合會的調查發現,分別隻有41%和44%的受訪者認為同行評議能夠發現欺詐和剽竊(Ware, 2016)。還有人認為,同行評議流程耗時太長(Tennant, 2018),從而耽誤了重要研究成果的傳播(Kelly et al., 2014)。有人說,同行評議使研究者無法提出創新型研究觀點和問題(Brezis and Birukou, 2020; Kelly et al., 2014),因為評議人往往專注於某個特定領域,遵循該領域內的期望和價值觀(Brezis and Birukou, 2020)。其他的批評包括:沒有清晰的指南說明該如何進行評議(Mulligan et al., 2013; Tennant, 2018);人們對這項幾乎可以說是“志願”的服務缺乏認可(Warne, 2016)。


    威脅到同行評議流程可持續性的一項批評意見是:具備評議能力的人數有限(Kelly et al., 2014)。但是,科瓦尼斯等人(Kovanis et al., 2016)用數學建模得出結論:2015年,評議人的數量超出需求15%~249%。但是,這些作者接著又說,真正的問題是評議工作的不平衡。據估計,10%的評議人完成了50%的評議(Publons, 2018)。在生物醫學領域,科瓦尼斯等人(Kovanis et al., 2016)估計,20%的評議人完成了69%~94%的評議。沃恩(Warne, 2016)發現,49%的評議人在為至少5份期刊承擔評議工作。


    不出所料,另一項不平衡是評議工作中存在的性別偏見。由於大多數期刊和出版商不統計性別信息(Lerback and Hanson, 2017),Publons(2018)於是利用算法估計得出結論:同行評議中的女性少於男性。勒巴克和漢森(Lerback and Hanson, 2017)在一項研究中調查了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所出版的期刊中的作者和評議人的性別。結果發現,女性擔任評議人的比例要低於女性在 AGU 中的會員比例。他們發現,主要原因是,跟男性相比,女性不大可能成為作者心目中理想的評議人人選,編輯也不大可能邀請她們評議(Lerback and Hanson, 2017)。


    評議工作還存在地區不平衡。美國研究者的評議數量超過美國作者在全球發表的論文數量。實際上,美國在同行評議中占統治地位,而且從整體來看,相對於產出,發達地區比新興地區承擔的同行評議數量更多(Publons, 2018)。相比較而言,中國研究者發表的學術成果數量是評議數量的兩倍(Warne, 2016)。另外,雖然大體而言,新興地區的研究者比發達國家的同行更有可能接受審稿邀請,但是他們的評議往往字數較少(Publons, 2018)。


    最後,不出所料的是,初級科研人員在同行評議體繫中的代表性也不充分,因為他們通常不認為同行評議能幫助自己提升某些必要技能(McNair et al., 2019)。但是,我們(第2章)和其他一些人認為,同行評議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尤其是對初級科研人員而言。實際上,傑克遜等人(Jackson et al., 2018)表示,“同行評議更像是一種教育學”。出於教育目的,每個月收到的審稿邀請低於4份的導師要比超過 4 份的導師更有可能讓初級科研人員參與同行評議(McNair et al., 2019)。該研究還發現,初級科研人員認為,同行評議的主要學習效益是能鍛煉批判性思維和期刊文體寫作能力(McNair et al., 2019)。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54%的初級科研人員參與過同行評議,其中65%認為,他們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Jamali et al., 2020)。


    總體而言,評議人在性別、來源國和職業階段等方面的不平等,導致一小群志願評議人要頂著壓力,滿足不斷增長的高質量同行評議需求(Kovanis et al., 2016)。75%的編輯表示:“編輯工作中最難的事情是尋找評議人並讓他們接受審稿邀請(Publons, 2018, p. 27)。”實際上,2017 年,編輯平均要發送 2.4 次審稿邀請,評議纔會被接受,而2013年為1.9次(Publons, 2018)。據估計,按照這種增長速度,到 2025 年,每次評議要發送3.6次審稿邀請(Publons, 2018)。


    那麼,有什麼解決辦法呢?我們認為,解決辦法是指導所有當前的(和潛在的)評議人高效地提供高質量的、具有建設性的評議(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 Spot on Report, 2017; Warne, 2016)。在Publons的調查中,88%的受訪者表示“同行評議培訓重要或極其重要”;80% 的受訪者認為,“增加同行評議培訓會對提高同行評議流程的整體效率起到積極或十分積極的影響”(Publons, 2018, p. 47)。愛思唯爾和“科學認知”的調查結果支持了這些觀點:66% 的受訪者表示,需要為評議人提供清晰指南,而 37% 的受訪者表示,應該提供正式培訓(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


    但是,根據我們擔任期刊編輯(而且得到其他編輯認可)的經驗,在任何學科中,很少有研究者接受過關於如何有效從事同行評議的培訓(Benos et al., 2003; Rojewski and Domenico, 2005)。大約3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未接受過任何同行評議培訓”(Publons, 2018, p. 14)。研究者采用以下方式,而非正式培訓,獲得某種指導:自選讀物、期刊指南、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指南、導師及同行的非正式建議(COPE, 2019; Publons, 2018; Warne, 2016)。


    但是,很多研究者對培訓感興趣。沃恩(Warne, 2016)的研究表明,77%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接受進一步培訓”,而Publons(2018)發現,有將近45%的研究者想要接受關於如何從事同行評議的培訓。


    為了回應培訓的需求,愛思唯爾、Publons、“科學認知”和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現在提供同行評議培訓課程(McDowell et al., 2019)a,有的還發放證書。我們還利用本書所制定的規範,給大學和學術團體提供為期一天的線下同行評議工作坊;用期刊實際投稿的論文節選和案例,實時討論評議人該如何回應。本書采用了我們工作坊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我們以自己熟悉的真實期刊論文為例(見附錄 1 和附錄 2),展示可以為論文的每個部分提出哪些建設性意見。


    在第1章中,我們定義了“高質量評議”。評議人用短短幾行文字表達喜歡/不喜歡/拒絕,或者宣揚評議人自身研究的評議意見,這麼做對編輯或編輯團隊毫無幫助。他們需要提供“高質量評議”,對提交的論文做出最佳、最公平的決定。本章節拆分了定義中的關鍵短語並進行詳盡闡述,強調每個短語的重要性。這樣做是為所有評議人打下基礎,讓他們在開啟評議流程時掌握正確的觀點。


    第2章討論了評議給評議人帶來的好處,即“What’s in it for me”,簡稱“WIIFM”。這些好處對成熟的評議人而言可能顯而易見。但是,初級科研人員和博士生可能會對此感到驚訝。這章同時還提到了評議的弊端——耗費時間和精力。令評議人一直樂此不疲的是,為自己所在研究領域的期刊評議論文,能了解最新的理論、方法和進展,從而推動自己的研究。


    第3章聚焦於我們所謂的評議中的“5R”,即角色(roles)、責任(responsibilities)、回復(responses)、反應(reactions)和尊重(respect)。我們探討了每個“R”的含義,以及如何用其引導自己的評議行為。


    第4章提供了一個同行評議模板,以指導讀者通過一個可重復的過程來開展評議和撰寫同行評議意見,並給出開始評議的建議。這章接下來的內容就有些個人化了:需要承認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評議人都會形成自身的流程和回復“風格”,同時我們也提到了自己的流程和對自身個人風格的認知。這章的結尾提供了一個問題檢查清單,列舉了評議人通常會在評論的末尾提供的容易修改的小錯誤,如語法和輸入錯誤。


    第5章至第9章深入探討了論文的主要部分:引言、理論與文獻綜述、方法、結果、討論與影響。每一章都提供了一個問題清單和相應的詳細問題以供讀者明確考慮。在文中,我們闡述這些問題並提供指南,讓讀者知道在論文每個部分的每個主要問題類別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在適當的時候,我們還強調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論文中問題的區別。每個章節使用一篇定量研究論文和一篇定性研究論文(見附錄 1 和附錄 2)作為案例,結尾部分附有評議人可能提供的意見和編輯對這些意見的綜合。為了檢驗這些意見,本書的兩位作者都以匿名評議人的身份獨立評價了每份論文的每個部分,寫下對該部分的意見。我們這樣做是出於實用和保密原因,我們無法使用這些論文的實際評議意見。每位作者都是其中一篇示例論文的合著者(格洛麗亞——社交策略;阿比——資產組合管理),因此可能會對論文存在偏見。對每篇論文進行雙重評議,可以讓讀者發現不同的評議人是如何評議同一篇論文的同一部分的。


    第5章重點關注引言部分,其中包括論文的定位、理論和文獻空白以及論文的貢獻。第6章介紹理論和文獻綜述部分,在定量研究論文中,還加入了提出假設部分。第7章強調方法問題,包括樣本、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和信度效度問題,其中還談到了人們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期待有哪些區別。第8章聚焦結果部分,評議人需要評估結果中的文本、表格和視覺信息,從而評估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可信度和意義。我們同樣特別考慮了定性研究結果與定量研究結果的區別。第9章介紹了討論與影響部分,並對這兩個部分做了區分。具體而言,討論部分是對結果進行解釋,需要將結果與之前的結果和理論進行對比和比較;而影響部分聚焦於研究結果在理論、實踐或政策層面對期刊受眾的重要性。


    第 10 章提供了論文第 2 輪、第 3 輪等的修改建議和在這些輪次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本章特別聚焦於 5R 中的 3 個——責任、回復和反應——因為它們跟這些後續輪次相關。


    本書結尾部分概述了同行評議中出現的新趨勢,區分了兩種新方法:一種針對同行評議質量和稀缺性的一般批評,另一種針對同行評議的透明度。


    我們寫作本書的緣由,要追溯到我們擔任某個創始期刊的主編和副主編的時候。我們知道,在過去幾年裡,要為每篇論文找到兩位評議人都很難,更別說三位了。有時候,副主編們要發出八九份甚至更多邀請,纔能找到兩位接受邀請。接下來,你隻能希望他們及時完成評議。


    在這種甚至連一位評議人都很難找到的情況中,就不太可能保證每位評議人都具備評議特定論文所需的專業知識。因此,我們在 2018 年 11 月為某個小型學術會議開辦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工作坊。注冊人數僅為十一人,但是到場的人數是注冊人數的四倍,包括我們領域內的一些傑出和資深學者。從那一刻起,我們終於明白,我們找到了學術界的真實需求。


    接下來,我們開辦了一場為期一天的工作坊,在德國的一所大學面向初級科研人員開放。我們進一步為其他會議開辦了短期工作坊,並於 2019 年在美國管理學會舉辦。在成功舉辦一些短期和長期工作坊後,我們開始主要在歐洲大學的學院裡推廣我們為期一天的工作坊,並開始組織訪問其中一些學院。我們還根據工作坊的內容,撰寫並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營銷科學院評論》中概念性文章的評議流程(Griffin and Barczak, 2020)。2019年,愛德華·埃爾加出版社(Edward Elgar Publishing)看見我們於波士頓舉辦的管理學大會上的工作坊通知,於是聯繫我們,詢問我們是否有興趣寫一本關於如何進行同行評議的著作。這一詢問和後續討論纔使本書最終面世。我們希望讀者能從本書中獲取有用的信息,並將其推薦給自己的同行和同學。

    在線試讀
    第二章 同行評議能為評議人提供什麼
    學者們一致認為,有效的同行評議有助於推動學科進步,影響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Allen et al., 2018; Elsevier, 2019a; Ostrom, 2003)。評議人充當把關者的角色,決定某項研究成果是否具有適當的嚴謹性,論文最終增加的知識是否值得向科學界廣泛傳播(Elsevier, 2019a; Lynch, 1998; Rojewski and Domenico, 2005)。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周到的評議需要時間和精力。時間和精力對所有學者而言都是稀缺的,尤其是那些初級科研人員。初級科研人員對提供有效的同行評議感到最陌生,因此也有可能效率最低下。他們首先要學習如何提供有效的評議,然後纔能花時間做同行評議。實際上,Publons(2018)的調查發現,因為學者太過忙碌,編輯發送的審稿邀請中有42%遭到拒絕。學者隻有獲得足夠的回報,纔有動力去學習如何做同行評議,欣然地接受邀約並履行評議職責。
    本章詳細講述了學者從事有效的同行評議可能獲得的4種不同的短期和長期回報(Lee, 1995):財務回報、個人成就、提升自身能力、增強自身職業生涯優勢。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能力,其次是增強自身職業生涯優勢。

    評議的財務回報
    阿馬比爾(Amabile, 1998)研究了外在與內在回報的激勵效果,結果發現,在這 4 類回報中,外在的財務回報可能最不重要。最近的一項調查支持了她的研究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隻有 28% 的受訪者想要獲得評議工作的財務回報(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財務回報通常有 4 種類型:直接彙款、版面費打折、某段時間內免費獲取期刊論文和從出版商的目錄中選擇一種或多種書刊。
    有些期刊,甚至是少數著名期刊,會給某些評議提供酬勞。最著名的是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AEA)的期刊,包括著名的《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會獎勵 10給“及時的報告”(AEA, 2020)。《醫學互聯網研究雜志》(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提供“評議模型,可能會付費讓挑選出的評議人提供高質量、快速的同行評議意見”,前提是投稿作者為“快速發表通道”支付了額外的出版費。所有被接收的論文在發表時還要收取論文加工費(JMIR, 2020)。國際科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ISTE)的大量期刊都出現在比爾(Beall)聲稱的掠奪性的在線開放獲取期刊和出版商名錄中,這些期刊會給評議人的一次評議支付 60 ~ 10。但是,他們也向作者收取版面費,每篇論文超過 15(IISTE, 2020)。

    第二章 同行評議能為評議人提供什麼


    學者們一致認為,有效的同行評議有助於推動學科進步,影響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Allen et al., 2018; Elsevier, 2019a; Ostrom, 2003)。評議人充當把關者的角色,決定某項研究成果是否具有適當的嚴謹性,論文最終增加的知識是否值得向科學界廣泛傳播(Elsevier, 2019a; Lynch, 1998; Rojewski and Domenico, 2005)。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周到的評議需要時間和精力。時間和精力對所有學者而言都是稀缺的,尤其是那些初級科研人員。初級科研人員對提供有效的同行評議感到最陌生,因此也有可能效率最低下。他們首先要學習如何提供有效的評議,然後纔能花時間做同行評議。實際上,Publons(2018)的調查發現,因為學者太過忙碌,編輯發送的審稿邀請中有42%遭到拒絕。學者隻有獲得足夠的回報,纔有動力去學習如何做同行評議,欣然地接受邀約並履行評議職責。


    本章詳細講述了學者從事有效的同行評議可能獲得的4種不同的短期和長期回報(Lee, 1995):財務回報、個人成就、提升自身能力、增強自身職業生涯優勢。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能力,其次是增強自身職業生涯優勢。


     


    評議的財務回報


    阿馬比爾(Amabile, 1998)研究了外在與內在回報的激勵效果,結果發現,在這 4 類回報中,外在的財務回報可能最不重要。最近的一項調查支持了她的研究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隻有 28% 的受訪者想要獲得評議工作的財務回報(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財務回報通常有 4 種類型:直接彙款、版面費打折、某段時間內免費獲取期刊論文和從出版商的目錄中選擇一種或多種書刊。


    有些期刊,甚至是少數著名期刊,會給某些評議提供酬勞。最著名的是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AEA)的期刊,包括著名的《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會獎勵 10給“及時的報告”(AEA, 2020)。《醫學互聯網研究雜志》(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提供“評議模型,可能會付費讓挑選出的評議人提供高質量、快速的同行評議意見”,前提是投稿作者為“快速發表通道”支付了額外的出版費。所有被接收的論文在發表時還要收取論文加工費(JMIR, 2020)。國際科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ISTE)的大量期刊都出現在比爾(Beall)聲稱的掠奪性的在線開放獲取期刊和出版商名錄中,這些期刊會給評議人的一次評議支付 60 ~ 10。但是,他們也向作者收取版面費,每篇論文超過 15(IISTE, 2020)。


    然而,目前為止,除了美國經濟學會的期刊之外,沒有哪個頂級商業期刊為評議人支付審稿費用,或向作者收取版面費,除了那些由作者選擇的或者資助機構要求以“開放獲取”方式發表的論文。作者們為獲得聲望,會向美國經濟學會的這些期刊提交論文,而期刊的商業模式(主要)依靠機構訂閱、非訂閱式下載費和廣告收益盈利。


    學者們(尤其是初級科研人員)應當仔細衡量自己投入的時間與提供高質量評議收取的回報:如果期刊支付 10,審稿要花 4 個小時,那麼時薪就相當於 2;如果花上 6 個小時纔完成審稿的話,時薪就隻有 16.6了。研究人員在決定是否接受審稿邀請時,還會考慮期刊的聲望。尤其是跟那些商業模式主要靠作者付費的期刊打交道時,考慮到在這些期刊上發表論文或為它們做評議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實際的合作可能不會給研究人員的職業生涯帶來多少好處。


    人們呼吁給同行評議工作提供更多認可。作為回應,一些出版商會在某段時間內向期刊評議人免費開放整個期刊合集,並打折出售書籍。例如,塞奇出版公司會將期刊免費向評議人開放60天,並以 75 折價格出售書籍(Sage Publishers, 2020)。但是,我們不清楚這些回報是否充足,因為相比於實物回報,評議人更想獲得編輯的反饋和對其評議的認可(Warne, 2016)。


    從評議中獲得的個人成就感


    評議的第二個主要動機是從中獲得個人成就感。成就感之所以會油然而生,是因為評議工作的以下方面會讓人感覺良好:享受這項任務、為這份職業履行職責、采取利他行為或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沒錯,至少有一些學者很喜歡評議。在韋爾(Ware, 2016)的一項調查中,7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喜歡閱讀出版前的新論文”,而 83%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享受有能力幫助改進論文的感覺”(Ware, 2016, p. 36)。尤其是對資深學者而言,為期刊做評議工作是另一種形式的指導,盡管這種指導是匿名的。


    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2019)和無數學者都表示,應當承擔同行評議工作以作為自己的論文得到評議的回報(Allen et al., 2018; Elsevier, 2019b; Lynch, 1998; Pierson, 2015; Priem and Rasheed, 2006; Warne, 2016)。有人甚至將同行評議視為一種“榮幸”(Rojewski and Domenico, 2005)。在韋爾(Ware, 2016)的調查中,7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參與評議是為了“回饋他人的評議工作”(p. 36)。在“科學認知”的調查中,居然有高達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參與評議,是因為他們“在學術界十分活躍”(Sense About Science, 2009, p. 7)。我們可以把受訪者的意思理解為參與評議既是為了履行職責,也是出於利他的動機。履行這些社會契約會讓人們自我感覺良好。


    最後,一些評議人在評議特定領域的論文時獲得的愉悅感,來自他們對論文主題的職業興趣,甚至是個人興趣。在多輪評議中,當作者將針對評議人意見做出的深思熟慮的、開放的回復轉化為學術交流時,這種愉悅感可能會更加強烈(Singh, 2003)。因此,對評議人而言,本來可能是件苦差事的評議工作反而變成了愉快的學習機會。


     


    評議工作帶來的能力提升


    參與評議的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能提升自身能力和學到東西,通常跟做研究、研究的實施和研究的解釋有關(Elsevier, 2015; Taylor, 2003)。在審稿時,評議人進入學習模式,能顯著提升自己論文發表成功的概率。即便是最終獲獎的期刊論文,在發表前也有缺陷和薄弱方面需要加以改進或消除。例如,本書自始至終都使用凱斯特等人(Kester et al., 2011)初投的論文(見附錄 2)來說明這一點。經過多輪修改後,這篇論文最終被當作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的“研究典範”(Goffin et al., 2019)。但是,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多輪修改來處理深思熟慮的評議人給出的意見。


    評議人可以直接通過閱讀和評議論文、留意其他評議人和編輯的意見、仔細考慮作者對修改意見的回復來學習。表 2.1 詳細介紹了有效的評議將如何提升評議人的能力。


     


    評議對職業生涯的好處


    評議的最後一條潛在好處,是學者身份能得到認可,從而影響個人的整個職業生涯(Lehmann and Winer, 2017; Singh, 2003)。成為一名同行評議人,會讓你得到國內和國際同行的認可,推動你的職業生涯向前發展(Elsevier, 2019b; Kelly et al., 2014; Lee, 1995; Publons, 2018; Ware, 2016; Warne, 2016)。在韋爾(2016)的一項調查中,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參與評議“是為了提升名譽或者促進職業生涯”,也有24%的受訪者表示”是為了提升加入編輯委員會的概率“(p. 4)。


    在評價終身教職或晉升的候選人時,很多大學會考慮候選人是否從事過評議工作,是否是編輯委員會成員,是否擔任過編輯(Kelly et al., 2014)。編輯團隊知道你能不斷提供高質量評議,那麼你就可能會被視為“最佳評議人”,跟期刊和編輯建立起牢固的關繫(Elsevier, 2019b; Kelly et al., 2014),受邀加入他們的編輯委員會(Ostrom, 2003)。繼續提供高質量評議的話,你還有可能被聘任為副主編或主編(Kelly et al., 2014)。成為頂級期刊編輯團隊眼中優秀、及時的評議人,在申請晉升或終身教職時,至少有利於找人寫支持自己的推薦信。


    雖然同行評議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聲譽和職業生涯產生正面影響,但是很多評議人還是批評機構(主要是大學和資助機構)對這項重要且耗時的服務的認可度不足。實際上,Publons 的調查發現,大約 85% 的受訪者認為,機構應該正式認可和獎勵同行評議的貢獻(Publons, 2018)。威利(Wiley)早期進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受訪者認為評議受到的認可度不足。如果同行評議能得到正式認可,他們就會願意承擔更多的評議工作(Warne, 2016)。


    為了滿足對同行評議進行更正式的認可的需求,人們采取了好幾種方法。首先,成立於2012 年的開放研究者與貢獻者身份(Open Research and Contributor ID, ORCID)為個人研究者建立了一種機制,創建了獨特的個人數字標識,跟同行評議活動、出版和其他職業信息相關聯(ORCID, 2020)。Publons 允許研究者“在同一處追蹤自己的出版物、引用指標、同行評議和期刊編輯工作”(Publons, 2020)。這是通過自動引入開放研究者與貢獻者身份、科學網(Web of Science)和期刊的出版物、同行評議(包括發表前和發表後)和編輯活動來實現的。其次,2016 年開始的實驗持續 3 年後,3700 名《自然》雜志的評議人決定讓自己的同行評議工作得到認可,該期刊 80% 的文章裡至少列出了一位評議人的名字(Nature, 2020, p. 8)。最後,在 2018 年,愛思唯爾為旗下的期刊開發了一個同行評議認可平臺。人們隻要為愛思唯爾的期刊評議過論文,就會自動生成評議人檔案。之後評議人每次遞交評議,檔案都會更新。


    隨著研究者對提升評議工作認可度的呼聲越來越高(Elsevier and Sense About Science, 2019; Publons, 2018)和評議人認可繫統的健全,評議工作可能會對學者的職業生涯產生更大影響。我們強烈推薦所有學者,尤其是初級科研人員,獲取一張開放研究者與貢獻者身份的身份證,注冊 Publons,確保自己所有的高質量評議都在這些認可繫統中登記在冊。


    總 結


    總而言之,提供高質量評議雖然需要耗費大量精力,但是也會帶來明確的個人能力和職業生涯層面的好處。但是,每個人在接受審稿邀請之前,都有必要精心挑選,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 為期刊審稿能給你帶來的聲望(期刊全球排名或機構排名)。

    • 你潛在的學習收益(期刊領域跟你的研究的相關性)。

    • 你對期刊總體領域或特定論文的特定話題的興趣。

    • 你自身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每次面對審稿邀請時,每個學者都需要在這四個因素中做取舍,最後再決定是否接受邀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