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人的淡定從何處來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市場價】
    212-308
    【優惠價】
    133-193
    【作者】 梁曉聲著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調查與社會分析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4535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1245354
    作者:梁曉聲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8月 

        
        
    "

    編輯推薦


    ★中國當今**影響力的學者型作家、 “平民代言人”梁曉聲的專題思想隨筆精華集、對中國社會的集大成之作!
    ★一部直面中國社會熱點,關注百姓生存的良心之作!
    ★一部聚焦中國社會熱點,發現人生智慧、追尋淡定生活的指南書!
    ★ 《中國人的淡定從何處來》句句都是梁曉聲發自肺腑之言,這本書不是單純地質問我們:你為何如此不淡定?而是回答我們,如何培養對現實的認知力,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用一種人生智慧淡定幸福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中國人的淡定從何處來》還告訴我們如何掌控豐富的社會經驗, 培育一種圓熟的社會觀,培養社會現實的認知能力。因此,《中國人的淡定從何處來》也是中國**部同隨筆寫作的聚焦中國社會焦點的勵志書。
    ★ 梁曉聲直陳中國社會生存現狀:
    1、生活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國家裡,每一個普通人*好都夾起尾巴做人。管別人的人,不要總習慣於對別人像牧人對待羊群中的一隻羊一樣;被管的人,遇到了太過認真的人,應像車遇到了攔路石一樣,明智地繞行。即使忍氣吞聲,該忍則忍,該吞則吞吧!
    2、健康的、成熟的商業時代的基本特征應該是——普遍的人們為了掙到使自己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的錢其實並不太難,某些個人企圖掙比這更多的錢其實很不容易。
    3、中國在中國人日益增強的權利意識和仍顯缺失的公德意識兩方面的擠壓之間發展著。中國人的國民素質在經常從四面八方包圍而來的郁悶中有希望地成長著。仿佛中國之事隻要大學生們一參與,解決起來就快速得多簡單得多似的……羞恥啊,羞恥!
    4、雖然我並沒有什麼叵測之心,但每細思忖,不禁自責不已。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是這樣一些人群;甚至,可以說是這樣一些孩子——智商較高,思想較淺;自視較高,實際生存的社會能力較弱;被成人社會看待他們的誤區寵得太“自我”,但他們的“自我”往往一遇具體的社會障礙就頓時粉碎……

     
    內容簡介

    中國當今*影響力的學者型作家梁曉聲在他的思想隨筆精華集《中國人的淡定從何處來》中,把他從生活中感悟到的經驗用理性去審視,再用他從人生閱歷中發展出來的知識浸透到精神層面,為生活在社會各階層的人們,提供一種認知當下的方法,以便能夠切實地解決一些現實問題。他解讀中國現實中與大眾息息相關的各個熱點,提出應對現實問題的一種思路,力圖為人們立足社會尋找啟示;他在激情與理智的交織中,告訴大家認知當今中國的諸多感受,強調淡定的人生就是來自對現實的清醒認識。他希望大家:培養對現實的認知力,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用一種人生智慧淡定幸福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著名作家龍應臺說:“知識分子歷來就有矯正社會惡疾和喚醒民眾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這一點上,作家梁曉聲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作者簡介

    梁曉聲
    作家、教授、全國政協委員。曾任兒童電影制片廠副廠長,現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主要作品有《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知青》《郁悶的中國人》《中國生存啟示錄》等。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學者、思想者、觀察家等多個維度,給人多方面的啟發。他以宏大的視野、敏銳的目光直面中國當下,呼喚社會良知,讓讀者在現實社會中尋找心靈的家園;他的寫作始終堅持自己的操守,稟持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情懷,高揚人文主義的精神。

    目錄
    章公共
    世無大國
    我們何以不和諧
    中國中產階級,注定艱難
    中國檔案制度質疑
    第二章商業
    俯瞰商業時代
    論泡沫
    稅是社會公平的法碼
    第三章民間
    社會黑洞
    大眾的情緒
    崇尚“曲晦”乃全社會的變態
    貼官貼商

    章公共
    世無大國
    我們何以不和諧
    中國中產階級,注定艱難
    中國檔案制度質疑
    第二章商業
    俯瞰商業時代
    論泡沫
    稅是社會公平的法碼
    第三章民間
    社會黑洞
    大眾的情緒
    崇尚“曲晦”乃全社會的變態
    貼官貼商
    第四章公民
    勇於羞恥的現代公民
    被兩種力量拉扯長大的中國人
    第五章思想
    中國“尼采綜合癥”批判
    第六章人文
    中國人文文化的現狀
    百年文化的表情
    第七章教育
    大學生真小
    瞧,那些父親們
    第八章青年
    當今中國青年階層分析
    第九章環境
    中國城市建築及規劃掃瞄
    第十章女性
    掃描中國女性
    第十一章情感
    曖昧的情人節
    “廊橋遺夢”:中國性愛啟示錄
    結語
    “第三隻眼”看中國的誤區

    媒體評論

    活躍在當今中國文壇的作家梁曉聲一直被當做平民的代言人,通過他的作品人們看到了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們的追求及幻滅、他們的執著與無奈、他們的默默無聞所孕育的憤怒和反抗。
    梁曉聲辛辣諷刺了那些社會轉型時期,利用社會背景、職位、權力謀取私利暴富起來的一批“新貴們”,既揭露了他們致富手段的卑鄙,也揭示了他們精神生活的蒼白。相反,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雖然終日為生計所奔波,但卻享受著精神生活上的充實。在這種層面上,反映了梁曉聲在“靈與肉”、“物質與精神&rdquo對立中的抗爭與回歸,主張回歸質樸、知足、正義的人性,摒棄那冷冰冰的理性,那裝飾得漂亮的諾言。
    ——《21世紀你應關注的中國人》
    與共和國同齡,他用文字見證時代變遷。鐘情八十年代,他以知青文學奠定底蘊;悲憫底層命運,他筆指官僚權貴秉持道義。拒絕浮躁喧囂,時代卻奪去讀者耐心;關注現實民生,他為民請願卻無能為力;現實無奈前行,他辛辣依舊蒼勁有力。
    ——《鳳凰網》

    在線試讀
    大眾的情緒
    時下,民間和網上流行著一句話——羨慕嫉妒恨,也往往能從電視中聽到這句話。
    依我想來,此言隻是半句話。大約因那後半句有些恐怖,顧及形像之人不願由自己的嘴說出來。倘竟在電視裡說了,若非直播,必定是會刪去的。
    後半句話應是——憎恨產生殺人的意念。
    確實是令人身上發冷的話吧?
    我也斷不至於在電視裡說的。
    不吉祥!不和諧!
    寫在紙上,印在書裡,傳播方式局限,恐怖打了,故自以為無妨掰開了揉碎了與讀者討論。
    羨慕、嫉妒、恨——在我看來,這三者的關繫,猶如水汽、積雨雲、雷電的關繫。
    人的羨慕心理,像水在日曬下蒸發水汽一樣自然。從未羨慕別人的人是極少極少的:或者是高僧大德及聖賢;或者是不自然不正常的人,如傻子,傻子即使未傻到家,每每也還是會有羨慕的表現的。
    羨慕到嫉妒的異變,是人大腦裡發生了不良的化學反應。說不良,首先是指對他者開始心生嫉妒的人。由羨慕而嫉妒,一個人往往是經歷了心理痛苦的。那是一種折磨,文學作品中常形容為“像耗子啃心”,同時也是指被嫉妒的他者處境堪憂。倘被暗暗嫉妒卻渾然不知,其處境大不妙也。此時嫉妒者的意識宇宙仿佛形成濃厚的積雨雲了,而積雨雲是帶強大電荷的雲,它隨時可能產生閃電,接著霹靂驟響,下起傾盆大雨,夾著冰雹。想想吧,如果閃電、霹靂、大雨、冰雹全都是對著一個人發威的,而那人措手不及,下場將會多麼的悲慘!
    但羨慕並不必然升級為嫉妒。

    大眾的情緒
    時下,民間和網上流行著一句話——羨慕嫉妒恨,也往往能從電視中聽到這句話。
    依我想來,此言隻是半句話。大約因那後半句有些恐怖,顧及形像之人不願由自己的嘴說出來。倘竟在電視裡說了,若非直播,必定是會刪去的。
    後半句話應是——憎恨產生殺人的意念。
    確實是令人身上發冷的話吧?
    我也斷不至於在電視裡說的。
    不吉祥!不和諧!
    寫在紙上,印在書裡,傳播方式局限,恐怖打了,故自以為無妨掰開了揉碎了與讀者討論。
    羨慕、嫉妒、恨——在我看來,這三者的關繫,猶如水汽、積雨雲、雷電的關繫。
    人的羨慕心理,像水在日曬下蒸發水汽一樣自然。從未羨慕別人的人是極少極少的:或者是高僧大德及聖賢;或者是不自然不正常的人,如傻子,傻子即使未傻到家,每每也還是會有羨慕的表現的。
    羨慕到嫉妒的異變,是人大腦裡發生了不良的化學反應。說不良,首先是指對他者開始心生嫉妒的人。由羨慕而嫉妒,一個人往往是經歷了心理痛苦的。那是一種折磨,文學作品中常形容為“像耗子啃心”,同時也是指被嫉妒的他者處境堪憂。倘被暗暗嫉妒卻渾然不知,其處境大不妙也。此時嫉妒者的意識宇宙仿佛形成濃厚的積雨雲了,而積雨雲是帶強大電荷的雲,它隨時可能產生閃電,接著霹靂驟響,下起傾盆大雨,夾著冰雹。想想吧,如果閃電、霹靂、大雨、冰雹全都是對著一個人發威的,而那人措手不及,下場將會多麼的悲慘!
    但羨慕並不必然升級為嫉妒。
    正如水汽上升並不必然形成積雨雲。水汽如果在上升的過程中遇到了風,風會將水汽吹散,使它聚不成積雨雲。接連的好天氣晴空萬裡,陽光明媚,也會使水汽在上升的過程中蒸發掉,還是形不成積雨雲。那麼,當羨慕在人的意識宇宙中將要形成嫉妒的積雨雲時,什麼是使之終究沒有形成的風或陽光呢?文化!除了文化,還能是別的嗎?一個人的思想修養完全可以使自己對他者的羨慕止於羨慕,並消解於羨慕,而不在自己內心裡變異為嫉妒。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是文化現像。文化可以使一個人那樣,也可以使一些人、許許多多的人那樣。但文化之風不可能臨時召之即來。文化之風不是鼓風機吹出的那種風,文化之風對人的意識的影響是逐漸的。當一個社會普遍視嫉妒為人性劣點,祛妒之文化便蔚然成風。蔚然成風即無處不在,自然亦在人心。
    勸一個人放棄嫉妒,這種現像也是一種文化現像。勸一個人放棄嫉妒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事,沒有點正面文化的儲備難以成功。起碼,得比嫉妒的人有些足以祛妒的文化。莫扎特常遭到前一位宮廷樂師的強烈嫉妒,勸那麼有文化的嫉妒者須具有比其更高的文化修養,他無幸遇到那樣一位善勸者,所以其心遭受嫉妒這隻“耗子”的啃咬半生之久,直至莫扎特死了,他纔獲得了解脫,但沒過幾天也一命嗚呼了。
    文化確能祛除嫉妒。但文化不能祛除一切人的嫉妒,正如風和陽光,不能吹散天空的每堆積雨雲。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一名北軍將領由於嫉妒另一位將軍的軍中威望,三天兩頭地向林肯告對方的刁狀。無奈的林肯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某日對那名因妒而怒火中燒的將軍說:“請你將那個使你如此憤怒的家伙的一切劣行都寫給我看,絲毫也別放過,讓我們來共同詛咒他。”
    那家伙以為林肯成了自己同一戰壕的戰友,於是其後連續向總統呈交信件式檄文,每封信都滿是攻訐和辱罵,而林肯看後,每請他到辦公室,與他同罵。十幾封信後,那名將軍省悟了,不再寫那樣的信,羞愧地向總統認錯,很快就動身到前線去了,並與自己的嫉妒對像配合得親密無間。
    省悟也罷,羞愧也罷,說到底還是人心裡的文化現像。那名將軍能省悟,且羞愧,證明他的心不是一塊石,而是“心”字,所以纔有文化之風和陽光。
    否則,林肯的高招將完全等同於對牛彈琴,甚至以懷化鐵。
    但畢竟,林肯的做法,起到了一種智慧的文化方式的作用。
    蘇聯曾有一位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因嫉妒一位音樂家,不斷向勃列日涅夫告刁狀。勃氏了解那無非是些雞毛蒜皮的積怨,也很反感那一種滋擾,於是召見他,不動聲色地說:“你的痛苦理應得到同情,我決定將你調到作家協會去!”那人聽罷,立即跪了下去,著急地說自己的痛苦還不算太大,完全能夠克服痛苦繼續留在音協工作……
    因為,作家協會人際關繫極為緊張復雜,幫派林立,似狼窩虎穴。
    勃氏的方法,沒什麼文化成分,主要體現為權力解決法。而且,由於心有嫌惡,還體現為陰招。但也很奏效,那音協副主席,以後再也不用告狀信騷擾他了。然效果卻不甚理想,因為嫉妒仍存在於那位的心裡,並沒有獲得一點點釋放,更沒有被“風”吹走,亦沒被“陽光”蒸發掉。而嫉妒在此種情況之下,通常總是注定會變為恨的——那位音協副主席同志,不久瘋了,成了精神病院的長住患者,他的瘋語之一是:“我非殺了他不可!”
    一個人的嫉妒一旦在心裡形成了“積雨雲”,那也還是有可能通過文化的“風”和“陽光”使之化為烏有的。隻不過,善勸者定要對那人有足夠的了解,制定顯示大智慧的方法。而且,在嫉妒者心目中,善勸者也須是被信任受尊敬的。
    那麼,嫉妒業已在一些人心裡形成了“積雨雲”將又如何呢?
    文化之“風”和“陽光”仍能證明自己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既曰潛移默化,當然便要假以時日了。
    若嫉妒在許許多多成千上萬的人心裡形成了“積雨雲”呢?
    果而如此,文化即使再自覺,恐怕也力有不逮了。
    成堆成堆的積雨雲凝聚於天空,自然的風已無法將之吹散,隻能將之吹走。但積雨雲未散,電閃雷鳴注定要發生的,滂沱大雨和冰雹也總之是要下的。隻不過不在此時此地,而在彼時彼地罷了。但也不是毫無辦法了——後的辦法乃是向積雨雲層發射驅雲彈。而足夠龐大的積雨雲層即使被驅雲彈炸散了,那也是一時的。往往上午炸開,下午又聚攏了,復遮天復蔽日了。
    將以上自然界律呂、調陽、雲騰、至雨之現像比喻人類的社會,那麼發射驅雲彈便已不是什麼文化的化解方法,而是非常手段了,如同是催淚彈,高壓水龍或真槍實彈……
    將“嫉妒”二字換成“郁悶”一詞,以上每一行字之間的邏輯是成立的。
    郁悶、憤懣、憤怒、怒火中燒——郁悶在人心中形成情緒“積雨雲”的過程,無非爾爾。
    郁悶是完全可以靠了文化的“風”和“陽光”來將之化解的,不論對於一個人的郁悶,還是成千上萬人的郁悶。
    但要看那造成人心郁悶的主因是什麼。倘屬自然災難造成的,文化之“風”和“陽光”的作用一向是萬應靈丹,並且一向無可取代。但若由於顯然得社會不公、官吏腐敗、政府無能造成的,則文化之“風”便須是勁吹的罡風,先對起因予以掃蕩。而文化之“陽光”,也須是強烈的光,將一切陰暗角落一切丑惡行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文化須有此種勇氣,若無,以為僅靠提供了娛樂和營造了暖意便足以化解民間成堆的郁悶,那是一種文化幻想。文化一旦開始這樣自欺地進行幻想,便是異化的開始。異化了的文化,隻能使事情變得更槽——因為它靠了粉飾太平而遮蔽真相,遮蔽真相便等於制造假像,也不能不制造假像。
    那麼,郁悶開始在假像中自然而然變向憤懣。
    當憤懣成為憤怒時——情緒“積雨雲”形成了。如果是千千萬萬人心裡的憤怒,那麼便是大堆大堆的“積雨雲”形成在社會上空。
    此時,文化便隻有望“怒”興嘆,徒喚奈何了。不論對於一個人一些人許許多多千千萬萬的人,由憤怒而怒不可遏而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往往是迅變過程,使文化來不及發揮理性作為。那麼,便隻有政治來采取非常手段予以解決了——其時已不能用“化解”一詞,唯有用“解決”二字了。眾所周知,那方式,無非是向社會上空的“積雨雲”發射“驅雲彈”……
    相對於社會情緒,文化有時體現為體恤、同情及撫慰,有時體現為批評和譴責,有時體現為閃耀理性之光的疏導,有時甚至也體現為振聾發聵的當頭棒喝……
    但就是不能起到威懾作用。
    正派的文化,也是從不對人民大眾兇相畢露的。因為它洞察並明了,民眾之所以由郁悶而憤懣而終於怒不可遏,那一定是社會本身積弊不改所導致。
    集體的怒不可遏是郁悶的轉折點。
    而憤怒爆發之時,亦正是憤怒開始衰減之刻。正如電閃雷鳴一旦顯現,狂風暴雨冰雹洪災一旦發作,便意味著積雨雲的能量終於釋放了。於是,一切都將過去,都必然過去,隻是時間長短罷了。
    在大眾情緒轉折之前,文化一向發揮其守望社會穩定的自覺性。這一種自覺性是有前提的,即文化感覺到社會本身是在盡量匡正著種種積弊和陋制的——政治是在注意地傾聽文化之預警的。反之,文化的希望也會隨大眾的希望一起破滅為失望,於是會一起郁悶,一起憤怒,更於是體現為推波助瀾的能量。
    在大眾情緒轉折之後,文化也一向發揮其撫平社會傷口,呼喚社會穩定的自覺性。但也有前提,便是全社會首先是政治亦在自覺地或較自覺地反省錯誤。文化往往先行反省,但文化的反省,從來沒有能夠代替過政治本身的反省。
    文化卻從不曾在民眾的郁悶變異為憤怒而且怒不可遏的轉折之際發生過什麼遏止作用。
    那是文化做不到的。
    正如炸藥的閃光業已顯現,再神勇的拆彈部隊也無法遏止其強大氣浪的膨脹。
    文化對社會傷痛的記憶遠比一般人心要長久,這正是一般人心的缺點,文化的優點。文化靠了這種不一般的記憶向社會提供反思的思想力。阻止文化保留此種記憶,文化於是也郁悶。而郁悶的文化會漸限於自我麻醉、自我遊戲、自我閹割、了無生氣而又自適,終完全徹底地放棄自身應有的一概自覺性,甘於一味在商業化的泥淖打滾……
    反觀1949年以後的中國,分明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從前,哪怕僅僅幾年沒有什麼政治的運動,文化都會抓住機遇,自覺而迫切地生長具素的枝葉,這是令後人起敬意的。
    不能說當下的中國文化及文藝一團糟一無是處。
    這不符合起碼的事實。
    但我認為,似乎也不能說當下的中國文化是好的時期。
    與從前相比,方方面面都今非昔比。倘論到文化自覺,恐怕理應發揮的人文影響作用與已然發揮了的作用是存在大差異的。
    與從前相比,政治對文化的開明程度也應說今非昔比了。
    但我認為,此種開朗,往往主要體現在對文化人本人的包容方面。
    包容頭腦中存在有“異質”文化思想的文化人固然是難能可貴的進步,但同樣包容在某些人士看來有“異質”品相的文化本身也非常重要。我們當下某些文藝門類不要素少之又少,連當下人間的些微煙火也難以見到了,真煙火尤其難以見到。
    倘應該經常呈現人間煙火的藝術門類恰恰稀有人間煙火,全然地不接地氣,一味在社會天空的“積雨雲”堆間放飛五彩繽紛的好看風箏,那麼幾乎就真的等於玩藝術了。
    是以憂慮。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