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裡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繫(1949-19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市場價】
    292-424
    【優惠價】
    183-265
    【作者】 閻雲翔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結構與社會關繫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21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42107
    作者:閻雲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2月 

        
        
    "

    編輯推薦

    新中國成立後,鄉村私人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愛情還是親情,自由還是服從,個體如何在轉型社會中抉擇?


    美國亞洲學會中國研究列文森圖書大獎獲獎作品;


    閱讀當代中國鄉村的情感與道德世界,理解私人生活背後的社會變遷。

     
    內容簡介

    《私人生活的變革》是以東北的下岬村為調查對像,分別從縱觀下岬村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變化、農村青年擇偶過程的變化、這一轉變過程的各種細節、家庭財產分割過程中三種相互關聯的習俗沿革以及在彩禮上體現出來的巨大變化等,討論了作為獨立個體的個人的出現與發展和國家在私人生活的轉型以及個人主體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過去半個世紀裡,農民的私人生活經歷了雙重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核心在於個人作為獨立主體的興起。基於此,作者反思了中國近現代以來農村情感生活、親屬關繫等私人世界的發展與變遷,與國家對於私人生活領域的巨大推力。

    作者簡介

    閻雲翔,1954年生,師從著名學者張光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類學教授,2007年受聘於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主要講授“文化人類學”課程。。著有《禮物的流動》《私人生活的變革》《中國社會的個體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變革》曾獲美國亞洲學會列文森獎。 




    龔曉夏(譯者),1956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歷史繫本科、碩士,哈佛大學社會學繫博士。長期在美國從事教學、研究、媒體工作。


    目錄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導論
    中國家庭模式與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合作社模式”與缺席的個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章 下岬村的經濟體制、公眾生活與社會關繫
    一、村干部以及國家角色的變遷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親緣結構與社會關繫

    第二章 擇偶:獨立與浪漫的年輕一代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導論


    中國家庭模式與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合作社模式”與缺席的個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章 下岬村的經濟體制、公眾生活與社會關繫


    一、村干部以及國家角色的變遷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親緣結構與社會關繫


     


    第二章 擇偶:獨立與浪漫的年輕一代


    一、關於擇偶的本土定義


    二、1946—1962年:年輕一代的獨立自主趨向


    三、1963—1983年:集體化體制下的浪漫愛情


    四、1984年至今:改革開放以後的新發展


    五、介紹型婚姻中的愛情


    六、從自主到浪漫


     


    第三章 性愛、情感及其語言藝術


    一、訂婚後的戀愛與婚前性關繫


    二、愛情的語言和姿態


    三、擇偶理想的變化


    四、愛情的表達問題


    五、擇偶中的浪漫革命


     


    第四章


    兩性互動以及夫妻關繫重要性的增長


    一、家庭結構的變化


    二、夫妻間的親密關繫與愛情


    三、家庭勞動分工與家庭決策


    四、家庭內部性別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大家庭的民主化


    六、家庭關繫的結構性變化


     


    第五章 私人空間與隱私權


    一、老宅子的空間安排


    二、80年代以來的裝修熱


    三、內外之別與家庭隱私權


    四、個體成員的私人空間


    五、空間格局與人際關繫


    六、下岬村個案與隱私權觀念


     


    第六章 家庭財產與個人財產權利


    一、提前分家與“從父居”的消亡


    二、繫列分家方式的影響


    三、彩禮與遺產預支


    四、彩禮支配的變化


    五、新娘在彩禮交換中的角色


    六、從禮物到預支的遺產


    七、個人權利的上升與父權的衰落


     


    第七章 老人贍養與孝道的衰落


    一、老人的生活狀況


    二、虐待老人與代際衝突


    三、關於代際互惠的爭論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五、孝道的衰落


    六、無效的法律與自相矛盾的意識形態


    七、沉默的公眾輿論


    八、信仰世界的倒塌


    九、經濟剝奪與無情的市場邏輯


     


    第八章 人口政策與新型生育文化


    一、計劃生育20年


    二、個人選擇與生育模式


    三、新型生育觀的出現


    四、性別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響


    五、社區因素:村風的作用


    六、從人口控制到計劃生育


     


    結論 國家、家庭與個人


    一、家庭的私人化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與無公德的個人


    三、情感、欲望、消費要求


    四、社會主義國家與私人生活轉型的悖論


    五、關於國家作用的爭論


    六、個人的崛起與國家的關繫



    參考文獻

    前言
    本書的孕育始於大約15 年前我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繫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制訂的一個研究計劃。在1987—1988 年間,我逐步研讀了前人有關中國家庭與親屬關繫的大量著述,並很快為那些有趣卻又復雜的課題所吸引。與此同時,令我感到不解的是,絕大多數的研究注重的都是家庭結構與家庭制度,卻很少涉及個人的心理與行為方式。這與我個人的體會存在很大差別。在我看來,自1949年以來,在中國的家庭制度發生巨變的同時,每一個個人的私生活也同樣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探討這些變化,我利用整整一個暑假寫了一份研究計劃,本書裡的一些基本想法即在那時形成。有趣的是,自從我1993 年開始教書,許多學生在讀過我給他們開的參考書之後也感覺到了同樣的缺陷,並且向我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他們經常問到的是:“為什麼中國的家庭總是由經濟來決定?為什麼家庭成員都那麼理性,那麼算計?”這裡有兩種可能的答案。種答案是,中國家庭的確就是個經濟實體,其他諸如親密關繫、情感、個人自由等私人生活的內容在家庭裡都沒有存在的空間。第二種答案是,為了強調中國家庭的特殊性並與美國或西方的家庭相比較,許多研究都忽略了日常生活裡那些在西方讀者眼中並不重要或者太普通從而不被注意的因素。
    在我自己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越來越傾向於第二種解釋。

    本書的孕育始於大約15 年前我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繫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制訂的一個研究計劃。在1987—1988 年間,我逐步研讀了前人有關中國家庭與親屬關繫的大量著述,並很快為那些有趣卻又復雜的課題所吸引。與此同時,令我感到不解的是,絕大多數的研究注重的都是家庭結構與家庭制度,卻很少涉及個人的心理與行為方式。這與我個人的體會存在很大差別。在我看來,自1949年以來,在中國的家庭制度發生巨變的同時,每一個個人的私生活也同樣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探討這些變化,我利用整整一個暑假寫了一份研究計劃,本書裡的一些基本想法即在那時形成。有趣的是,自從我1993 年開始教書,許多學生在讀過我給他們開的參考書之後也感覺到了同樣的缺陷,並且向我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他們經常問到的是:“為什麼中國的家庭總是由經濟來決定?為什麼家庭成員都那麼理性,那麼算計?”這裡有兩種可能的答案。種答案是,中國家庭的確就是個經濟實體,其他諸如親密關繫、情感、個人自由等私人生活的內容在家庭裡都沒有存在的空間。第二種答案是,為了強調中國家庭的特殊性並與美國或西方的家庭相比較,許多研究都忽略了日常生活裡那些在西方讀者眼中並不重要或者太普通從而不被注意的因素。


    在我自己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越來越傾向於第二種解釋。


    總體來說,關於中國家庭,目前存在著三種理論模式。種是西方社會學者提出的經濟家庭模式。這一模式認為中國家庭是一種經濟合作組織,家庭成員有共同的收支計劃、共同財產、共同的家庭經濟。個人收入必須統統歸入家庭。第二種也許可以被稱作政治家庭模式。女權主義學者通過對中國家庭內部人際關繫的研究揭示,家庭內部存在著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以及權力之爭。對於家庭國家之間關繫的研究也可以歸入這一類。第三種主要是由中國學者所提出的文化家庭模式。這一模式強調傳統價值特別是儒家倫理對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無論根據哪種模式,個人都不在關注的中心。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情感生活基本上都被忽略不提。


    然而,沒有個人以及個人的人生經歷,就沒有家庭與家庭生活。我的研究顯示,當代中國的家庭固然具有重要的經濟、政治、文化層面,但同時也充滿著個人的與情感的因素。如同美國的家庭一樣,中國的家庭生活經驗也是家庭成員個人的道德價值體驗。家庭成員在關心經濟收益時,也同樣重視個人隱私、親密關繫、相互情感以及成員權利。因此,本書將研究重點放在個人及其情感生活上。我希望能夠通過這項研究來開拓理解中國私人生活的新途徑,並以此來彌補以往的研究是過分強調了中國家庭的結構及其集體性之不足。


    回顧這些年來的研究,我意識到我的工作極大地得益於對一個村子的追蹤調查。20 世紀70 年代裡,我在這個村子生活了多年。可事隔多年後,自從1989 年來,我連續不斷地在村裡進行人類學田野作業時,我對村裡人不時會產生一種形同路人的感覺,因此我意識到我必須努力去重新尋找那已被忘卻的記憶。這些年裡,無論是社會大環境,還是村裡的人以及我和他們的關繫都在不斷變化,其中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村裡人觀念的變化。在過去10 年裡,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同一件事經常會發表不同的意見,或者對同一件事作出不同的描述。為了能夠準確把握村裡人特別是願意趕潮流的年輕人的行為與思想的變化,我一直在對20 多位村民的生活進行追蹤記錄。當然,如果我沒有在70 年代與他們共同生活過的話,這是無法做到的。


    不過,我並沒有打算將這個村子作為整個中國社會的縮影來研究。相反,我首先關注的是社會主義時代村裡人的私人生活,以及他們在一場又一場的社會變化中又是如何參與創造了那地方的歷史。不過話又說回來,本書所描述的社會變化趨勢,包括家庭私人化、夫妻親密關繫,以及家庭生活中個人情感的重要性不斷增加、個人的意識日益強烈,而且越來越自我中心,這些現像在中國的城市以及許多地方的農村都早已出現。這已經為數次大規模的全國性調查和許多經驗性研究所證明。我在本書裡自始至終都強調的一個基本思想是:自1949 年以來,國家在推動私人生活的轉型上扮演基本社會問題和道德困境也都具有共同性。在一個更為抽像的層面上,本書探討的社會問題與道德困境存在於所有的社會,所以與整個人類都相關。不過,各地方的人在應付外部的變化及其挑戰時,總是要根據當地的情況與他們自身的條件來作決定,因而他們的社會行為也就五花八門。因此,我們隻有通過對地方的特殊情況以及特殊歷史背景的了解,纔能夠進一步深化對社會變化總趨勢以及人類道德體驗的理解。就這點而論,我有把握斷言,本書的研究所揭示的含義遠遠超出了一個村子的範圍。


    自從1987 年我開始從事本項研究以來,眾多的朋友和同事都給了我極大的幫助,我也得到了不少單位的經費資助。沒有這些,我就無法寫成這本書。


    我首先要感謝的是James L.(Woody)Watson,我的導師與摯友。他對我的研究一直給予熱情的支持和無私的幫助。在本書的初稿完成之後,他反復地閱讀並提出了大量重要的意見與建議。


    Woody 一直激勵著我的學術研究,同時也是一位熱心腸的好友。我無法用三言兩語來表達我對他的感謝,所以我願將這本書獻給他。語言也同樣無法確切表達我對Arthur Kleinman 和Joan Kleinman夫婦的感激。Arthur 自1986 年來就是我的老師。他們長期以來給我的扶持已經遠遠超過了老師應該給予學生的幫助。他們閱讀了本書的幾份初稿,給我提出了難以計數的寶貴意見。特別是在理論方面,Arthur 給我的幫助為關鍵。我在本書裡以個人為主要對像探討道德經歷的研究方法,正是他們夫婦10 多年來一直在推動的人類學研究方向。


    我衷心感謝黑龍江省下岬村的村民。他們兩次敞開胸懷接受了我。次是在1971 年。當年纔17 歲的我作為盲流從山東省千裡北上黑龍江尋找活路。我沿路打短工,直到下岬人將我收留了下來。我在村裡作為普通社員一直生活到1978 年考入北京大學。在1989 年春天,我作為哈佛大學的博士生回到下岬做次的人類學田野作業。之後我在1991、1993、1994、1997、1998、1999 年又多次回到下岬。每次回去,鄉親們都首先和我高興地團聚一番,走的時候他們又熱情相送。在我逗留期間,村裡許多人都盡其所能地回答我關於他們的生活、工作、家庭、社會的各種問題,盡管那些問題似乎無窮無盡。其中,我特別要感激的是我30 多年的老朋友胡延軍。他精明干練,知識豐富,說話妙趣橫生。他不但幫助我搜集資料,還和我一起討論調查方法,這樣我纔得以進一步深化研究,擴展視野。如果沒有下岬村民以及當地政府中不少朋友的幫助,我在過去11 年裡的追蹤調查就會非常困難,甚至沒法做到。


    許多朋友和同事在百忙中抽出時間閱讀了部分甚至全部的書稿,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在這裡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Cameron Campbell、Myron Cohen、Deborah Davis、Stephan Feuchtwang、Maris Gillette、Susan Greenhalgh、Mar jorie Goodwin、Stevan Harrell、Douglas Hollan、William Jankowiak、景軍、William Lavely、James Lee、Bonnie McDougall、Jonathan Parry、Isabelle Thireau、Jonathan Unger、王鋒、Rubie Watson 和Martin Whyte。


    另外,我曾與Joseph Bosco、Karen Brodkin、蔡志祥、Linda Carro、郭於華、Lothar von Falkenhausen、龔小夏、Philip Huang、熊景明、Nancy Levine、廖迪生、Paula Paderni、瀋原、孫立平和楊念群等在不同場合討論本研究課題,並從他們的真知灼見中獲益匪淺。我要特別感謝梁曉燕,她對中國社會的敏銳觀察和許多獨到見解都已融入本書之中。在撰寫本書初稿時,我很慶幸能為自己找到一個跨國的學術共同體。承蒙Francoise Sabban 的盛情邀請,我作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EHESS)的訪問學者在迷人的巴黎度過了2000 年的5 月。


    我利用這一難得的良機與法國同行交流,聽取他們對書稿的評論,同時還在巴黎北郊一間溫馨的公寓裡完成了本書的第八章。在接下來的6 月,我訪問了倫敦經濟學院的人類學繫,並在那裡講述了本書的兩章;是熱情好客的CharlesStafford 幫助我實現了這一夙願。


    2000 年的歐洲之行還使我有機會訪問萊頓大學漢學研究中心、阿姆斯特丹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並宣讀本書各章的初稿。2001 年,我還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就本書內容聽取國內專家學者的評論。我謹向這些研討會的主人Leo Douw、Stefan Landsberger、羅宏光、馬戎、Frank Pieke 和所有參與者表示衷心感謝。他們的問題、建議和批評使本書增色不少,至於依然存在的缺點和錯誤,當然全部是我本人的責任。


    斯坦福大學出版社請到兩位在家庭研究上享有盛譽的學者為匿名審稿人,他們仔細地審閱了書稿,並提出許多有益的批評和建議。遺憾的是,我隻能在此向他們表示謝意,因為我仍然不知道他們的姓名。


    從1997年開始,斯坦福大學出版社的Muriel Bell 女士就為本書的選題立項和編輯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她的鼓勵和專業支持伴隨我完成本書。我要特別感謝Nancy Hearst 女士,她一如既往地提供了上乘的文字幫助,使得整個寫作過程更加愉快。


    第三章的一部分曾以“Courtship, Love and Premarital Sex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為題發表在The China Journal 2002 年總第48期。第四章的一部分曾以“The Triumph of Conjugalit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Relations in a Chinese Village”為題發表在Ethnology 1997 年第3 期。第八章是根據我在Etudes Rurales 2002年總第161—162 期上發表的論文改寫的;該文的題目是“Planning Birth: Changes in Fertility Culture in a Chinese Village”。我為這些學術期刊允許我在本書中使用上述論文材料表示感謝。


    下列基金會提供的研究經費使本項研究得以順利完成: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theWenner-Gren Foundation、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ident’s Office(for itsResearch Fellowship in Humanities)、the Internationaland Overseas Studies Program at UCLA,以及the AcademicSenate of UCLA。洛杉磯加州大學人類學繫的同事們共同營造了一個既團結和諧又充滿靈氣的學術環境;繫主任Joan Silk 和社會科學學院的院長Scott Waugh 大力支持我在2000—2001 年集中精力寫作。我謹借此機會向他們一並致謝。


    後,我特別感謝我的未婚妻梁蓓蒂。在1999 年我們初次相遇時,我剛剛開始撰寫章的初稿。此時此刻,在即將完成這篇序言之際,我正在期待著我們8 月份的婚禮。來自蓓蒂的愛情和歡聲笑語完全改變了我的私人生活,也使得過去的三年成為我為愉快的寫作經歷。

    媒體評論
    這部傑出的鄉村民族志探討了此前從未被討論過的議題:中國農民家庭生活中的個體性與情感生活。1970年代的中國東北,閻雲翔教授曾在當地某村莊做了7年農民,並於1989年以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家身份回到那裡,開始了為期十餘年的考察。他以當地人的視角,描繪出普通村民豐富、細膩又微妙多變的精神世界。從社會關繫、家庭財產,贍養老人等公共性議題,到風流韻事、計劃生育、性等隱私問題,本書都有所展現。
    閻教授將一部當代中國農村復雜的、流動的心態史和行為史,呈現在我們面前。
    ——列文森獎獲獎辭(列文森獎推選委員會:裴宜理、胡纓、戴安娜·裡拉)

    20世紀90年代中國鄉村蕞好的民族志寫作。他花費了數年時間與村民們共同生活,並分析他們的生活狀態。他把私人生活研究放在了個體性和家庭聯合體重要性的經典討論之中。他生活過,他做到了,他將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帶給了我們。
    ——黛博拉·戴維(耶魯大學社會學繫教授)

    這部傑出的鄉村民族志探討了此前從未被討論過的議題:中國農民家庭生活中的個體性與情感生活。1970年代的中國東北,閻雲翔教授曾在當地某村莊做了7年農民,並於1989年以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家身份回到那裡,開始了為期十餘年的考察。他以當地人的視角,描繪出普通村民豐富、細膩又微妙多變的精神世界。從社會關繫、家庭財產,贍養老人等公共性議題,到風流韻事、計劃生育、性等隱私問題,本書都有所展現。


    閻教授將一部當代中國農村復雜的、流動的心態史和行為史,呈現在我們面前。


    ——列文森獎獲獎辭(列文森獎推選委員會:裴宜理、胡纓、戴安娜·裡拉)


     


    20世紀90年代中國鄉村蕞好的民族志寫作。他花費了數年時間與村民們共同生活,並分析他們的生活狀態。他把私人生活研究放在了個體性和家庭聯合體重要性的經典討論之中。他生活過,他做到了,他將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帶給了我們。


    ——黛博拉·戴維(耶魯大學社會學繫教授)


     


    當閻雲翔首本書,《禮物的流動》於1996年出版後,這清楚地表明一個新的中國研究領軍人物開始踏入了該領域。閻教授的第二本書《私人生活的變革》更清晰地表現了他在這本書所展現的纔華。事實上,《私人生活的變革》作為《禮物的流動》這一書的同繫列著作,它們一起構成了一部關於豐富而獨特的村莊民族志。那裡同時也是閻教授成為人類學家之前花費了15年觀察、生活過的村莊。


    ——《China Quarterly


     


    優秀的研究,它清晰地提供了關於中國鄉村家庭生活的變化圖景,而從中,村民們的內心道德世界和情感生活流露著些許微光。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在這本精心研究和高度原創性的書中,閻教授再一次展現了他作為民族志學家不同尋常的敏感和捕捉農村社會變化背後的多層微觀性因素的能力。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在線試讀
    介紹型婚姻中的愛情

    我在考察了這484個擇偶案例後發現,愛情也發生在介紹型婚姻中。這印證了Victor DeMunck在斯裡蘭卡的研究中應用的“愛情牽線”的說法。在集體化時期,這種情況更為普遍,因為上一代人如果沒有媒妁之言,在情感表達方面要困難得多。在介紹型婚姻的情感發展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情況。
    類情況是,在同村人結婚的情況下,絕大部分都是男女雙方在媒妁出現之前本來就認識。這時,媒人往往充當兩家講條件的中間人。在一些情況下,媒人不過是請來走過場,因為當事人已經偷偷自己定了婚,有時甚至兩家父母都已經講好了彩禮條件。一位好友告訴我,在他父母找來媒人之前,他和對像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他們都是村裡宣傳隊的活躍分子,女方是演員,男方演奏樂器。在宣傳隊和大伙混在一起時,他們彼此之間覺得輕松隨意,可私下到了一起時卻感到緊張。這位朋友說,姑娘太封建,不敢跟他更接近;而後來成了他妻子的姑娘卻說,兩人在一起時,他傻呼呼的,根本不知道怎麼對她說點貼心的話。這兩人不在同一個生產隊,所以農忙期間就沒法見面,而他們在分開期間纔意識到他們都相互想念對方。於是,1968年農忙完畢,男方家就請了媒人。在這類情況下,雙方在訂婚後馬上就密切往來,因為他們覺得既然已經有了明媒,就有權利放任一點感情了。
    第二類情況是,雙方在有人做媒之前並不認識,而是在訂婚後纔談起了戀愛。這往往發生在與外村人特別是遠地方的人訂婚的情況下。比如1975年,某個下岬姑娘和35公裡外一個村子裡的青年訂了婚。雙方在初次見面之前完全不認識。那次見面是姑娘的遠親安排的。女方後來告訴我說,次見面時她對對方毫無感覺。這姑娘的父親幾年之前就去世了,她母親一人拉扯五個孩子,家裡境遇困難,希望她趕緊結婚。她在與對方見了三次面之後接受了婚事。在後來的一年裡,她到男方家裡去過四次,每次都獃了幾天,男方也到她家來了三次。他們還一起到哈爾濱照了訂婚相。姑娘在村裡的好朋友都發現,每次她和未婚夫見過面之後,他們的感情就又進了一步,因為每次她都非常興奮,在往後幾天裡總是不斷地提起未婚夫。村裡人都說,她那麼想結婚,在婚禮那天和娘家告別的時候,她甚至都沒有像其他新娘一樣像征性地掉幾滴眼淚。後來她對我說,她根本擠不出眼淚來,往手絹上撒胡椒面也沒管用。她告訴朋友,自己是那麼想念他,巴不得馬上離開。村裡傳說,她在訂婚不久後就和對方有了性關繫,於是也就開始了兩人的熱戀。15年後,當我在1991年做調查當面問她村裡人的說法是否有根據時,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起來。我說你這一笑就算是肯定,她也還是繼續笑而不答。我對她說,你可真夠浪漫的。她卻不以為然,因為當年的同輩人都這麼做。這時我纔次意識到,訂婚青年的婚前性行為原來早在70年代就已存在了(關於這個題目,我在下一章裡還要詳細討論)。

    介紹型婚姻中的愛情


     


    我在考察了這484個擇偶案例後發現,愛情也發生在介紹型婚姻中。這印證了Victor DeMunck在斯裡蘭卡的研究中應用的“愛情牽線”的說法。在集體化時期,這種情況更為普遍,因為上一代人如果沒有媒妁之言,在情感表達方面要困難得多。在介紹型婚姻的情感發展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情況。


    類情況是,在同村人結婚的情況下,絕大部分都是男女雙方在媒妁出現之前本來就認識。這時,媒人往往充當兩家講條件的中間人。在一些情況下,媒人不過是請來走過場,因為當事人已經偷偷自己定了婚,有時甚至兩家父母都已經講好了彩禮條件。一位好友告訴我,在他父母找來媒人之前,他和對像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他們都是村裡宣傳隊的活躍分子,女方是演員,男方演奏樂器。在宣傳隊和大伙混在一起時,他們彼此之間覺得輕松隨意,可私下到了一起時卻感到緊張。這位朋友說,姑娘太封建,不敢跟他更接近;而後來成了他妻子的姑娘卻說,兩人在一起時,他傻呼呼的,根本不知道怎麼對她說點貼心的話。這兩人不在同一個生產隊,所以農忙期間就沒法見面,而他們在分開期間纔意識到他們都相互想念對方。於是,1968年農忙完畢,男方家就請了媒人。在這類情況下,雙方在訂婚後馬上就密切往來,因為他們覺得既然已經有了明媒,就有權利放任一點感情了。


    第二類情況是,雙方在有人做媒之前並不認識,而是在訂婚後纔談起了戀愛。這往往發生在與外村人特別是遠地方的人訂婚的情況下。比如1975年,某個下岬姑娘和35公裡外一個村子裡的青年訂了婚。雙方在初次見面之前完全不認識。那次見面是姑娘的遠親安排的。女方後來告訴我說,次見面時她對對方毫無感覺。這姑娘的父親幾年之前就去世了,她母親一人拉扯五個孩子,家裡境遇困難,希望她趕緊結婚。她在與對方見了三次面之後接受了婚事。在後來的一年裡,她到男方家裡去過四次,每次都獃了幾天,男方也到她家來了三次。他們還一起到哈爾濱照了訂婚相。姑娘在村裡的好朋友都發現,每次她和未婚夫見過面之後,他們的感情就又進了一步,因為每次她都非常興奮,在往後幾天裡總是不斷地提起未婚夫。村裡人都說,她那麼想結婚,在婚禮那天和娘家告別的時候,她甚至都沒有像其他新娘一樣像征性地掉幾滴眼淚。後來她對我說,她根本擠不出眼淚來,往手絹上撒胡椒面也沒管用。她告訴朋友,自己是那麼想念他,巴不得馬上離開。村裡傳說,她在訂婚不久後就和對方有了性關繫,於是也就開始了兩人的熱戀。15年後,當我在1991年做調查當面問她村裡人的說法是否有根據時,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起來。我說你這一笑就算是肯定,她也還是繼續笑而不答。我對她說,你可真夠浪漫的。她卻不以為然,因為當年的同輩人都這麼做。這時我纔次意識到,訂婚青年的婚前性行為原來早在70年代就已存在了(關於這個題目,我在下一章裡還要詳細討論)。


    訂婚後發生戀情的事不僅出在隔村男女之間。事實上,下岬本村不少男女青年也有類似的經歷。一對在1976年訂婚的人至1998年纔告訴我,雖說他們兩人一起在試驗田裡工作,在有朋友牽線之前他們之間從來不多說話。不過在訂婚後,他們越走越近,因為他們有每天在一起工作的便利條件。我問他們,這種情況是否因為70年代的年輕人還很害羞,經常避免和異性接觸。他們不同意。妻子說,甚至在1998年還有類似情形。有個普通家庭出身的男青年和書記的女兒訂了婚。女方是學校的民辦教師。男方的母親覺得與書記結親非常榮耀,給女方付了高額彩禮。當兒子的開始時並不怎麼感興趣,不過是順從母親的安排。不過他和姑娘在訂婚之後日益熟悉,結果他成了盡人皆知的痴情漢,心甘情願地為姑娘做任何事。他經常陪姑娘到學校上班,幫助她清理教室、收作業。有的小學生搞不清楚,對父母說他們班上有兩個老師。結果這成了村裡的笑話。



    後,即使在一些完全由父母作主的婚姻中,雙方也有可能在訂婚後纔發生愛情。有趣的是,在我訪問過的青年人中,有3個人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干預得有道理。90年代中期出過一個典型的例子。有個姑娘很聰明,上了中專,畢業後卻面臨困境,因為她在班上交了男友,到畢業時兩人已經難舍難分。但是,他們畢業後被分回了各自的縣。如果她繼續這段關繫並終和男友結婚,就必須遠離父母,搬到他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她的男友不但家裡很窮,而且要供養父母,無論是現時的家庭責任還是將來的經濟負擔都很重。自然,女方的父母強烈反對這樁婚事,父母與女兒之間發生了許多爭執。她的父親後設法幫她在縣城附近找了個不錯的工作,又通過城裡一個有權有勢的干部給她介紹對像。經過一段情感反復,她接受家裡的勸告,和男友分手並與這個新對像發展了關繫,後很高興地結婚成家。數年以後她對我說,幸好她父母干預,纔沒讓她干出傻事。不過她又說,終還是她自己的選擇。如果她決定要和個男友結婚,誰也沒法攔住。而她的父母不過是給她提供了寶貴的建議,用他們的人生經驗說服了她。


     



     


    擇偶理想的變化


     


    老一輩回憶說,在五六十年代,很少出現婚前性關繫,因為新娘必須是黃花閨女,而訂婚夫婦除了在父母眼皮底下之外也沒有什麼接觸的機會。另外,那30年裡的意識形態也不容許有那種行為。無論是在自由戀愛還是在介紹型婚姻裡,婚前性關繫都是個很敏感的內容。我自己70年代生活在下岬時,就經常聽到已到婚齡的朋友談論起新娘是否處女對於婚姻的重要性。


    在調查這個題目時,有好幾個中年人談起他們年輕時規矩之嚴。有個男人悄悄和一個姑娘談戀愛,終在1967年結婚。這人回憶說,他們當時總是在晚上到野地裡去獃上很長時間。他踫過她的身體,但是不敢有進一步的舉動,因為如果女方懷孕的話,兩人的名聲就完了。


    一般情況下,我在調查時總是先搜集近的資料,之後再沿著發現的各種蛛絲馬跡往前追尋。在調查婚前性關繫時我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1991年,我在當地的一次婚禮上次觸及這個題目。新娘當時已經懷孕4個月,而村裡有些人並沒有對此表示大驚小怪,這令我印像很深刻。1997年時我仔細研究了下岬村的計劃生育報表,從中發現了婚前性關繫普遍的程度。不過,直到1998年,我纔踫到一個願意詳細討論這個題目的村民。


    在1998年夏天一個炎熱的上午,我與50歲的老梁討論1949年以來夫妻關繫的演變。老梁在過去的10年裡一直是我的重要消息來源。他說,自從記事以來他就從來沒見過自己的父母睡在一起。他爹除了回來喫飯睡覺之外從來不著家。即使在鼕天農閑時,他爹也是到外面去呼朋喚友。老梁的姐姐嫁給了個聾啞人,他無法想像姐姐怎麼能夠一輩子沒聲沒息地和一個人獃在一起。說到今天的年輕人,老梁搖了搖頭,感嘆說時代也變得太快了一點。


    據老梁介紹,現在的年輕人訂婚之後,每個姑娘都會在男方家裡住上一個星期,之後兩人再一起去照訂婚相。顯然,照相前住一個星期這道手續是80年代纔出現的。多數情況下是姑娘住在男方家裡,因為男方父母照例將這看作是敲定婚姻的辦法。不少未婚夫妻在這期間都有性關繫。老梁估計,80年代中期以前有大約1/5的人這麼做,80年代末期上升到1/4,90年代後期就已經到了1/3。他還說道:


    其實我家也這樣。我們大小子訂婚那天,他問我老伴是否能讓未婚妻在家裡獃上兩天,因為她打算幫我們干點活。我們都很高興,覺得姑娘會來事兒。姑娘的確很會干活,她和我老伴、兒子一起下田。一切都很令人滿意。可是,第二天清早,我卻發現她沒有睡在房子裡,而是到庫房裡和大小子睡在一起。我們老兩口都感到害臊,不過後來老伴想通了,說這樣媳婦就不會把兒子給甩了。我相信老伴的話,因為這方面的事情女人比男人明白。所以到第二天晚上,我們甚至都沒有給她在屋裡鋪床,而她和我兒子喫過飯後就不見了。這些年輕人真有精神!整整辛苦了一天,他們還有玩的功夫!要是在過去,我可沒臉告訴你這個,不過現在人人都這樣,也就無所謂了。


    老梁又說,他的二小子和三小子分別在1987和1991年訂婚,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簡直成了家庭傳統了。他一面開著玩笑,一面卻小心地觀察著我的反應。我告訴他,有好幾個全國性的調查都顯示,年輕一代中的婚前性關繫在全國各地都大大增加,所以他的例子並不特別。比如,有個調查發現,24%的農村受訪者表示可以允許訂婚男女之間有性關繫,或者並不將婚前性關繫當回事(中國農村家庭調查組,1993:53)。80年代末另外一次調查則發現,41%的男性與30%的女性認為婚前性關繫並沒有什麼不好,而且完全是屬於私人的事情。尤其是在婚前性關繫發生在未婚夫婦之間時,極少有人覺得有什麼不道德的地方(Zhao and Geng 1992:10)。 顯然,在60年代曾經是禁忌的婚前性生活在90年代已經流行於訂婚夫婦之間。聽完之後,老梁顯得輕松了許多,我們又開始談起美國60年代的性革命來。


    雖然不像老梁一樣在這個問題上那麼開誠布公,但村裡其他人也承認未婚夫妻間的性關繫越來越普遍。許多年紀大的人開脫說,這些人反正是要結婚過一輩子的。而一個青年人爭辯,如今開彩禮單就是結婚了,所以睡在一起本來就應該。不過,同一時期內解除婚約的案例卻不斷增加。例如,從1994到1997年的42對訂婚男女中,有5對解除了婚約。其中4對是女方解除的,而大家知道這其中至少有一個姑娘和未婚夫有過性關繫。


    為探究未婚夫妻婚前性關繫的普遍程度,我特意分析了下岬村的計劃生育報表,對比1979年以來每對新婚夫妻結婚與頭生子出生的時間。在1991至1993年結婚的49對夫妻中,有13對在結婚8個月之內生了孩子,其中10對的孩子是在7個月內出生的。所以,即便是按保守的估計,這期間的新婚夫妻中至少有20%婚前有性關繫。而且,並不是每個有婚前性關繫的婦女都會懷孕,所以實際比例肯定還要更高。


    村裡人怎麼看待這一變化呢?正如老梁說過的那樣,多數人都把這當作不得不接受的現實,而且許多當父母的在未婚媳婦上門時也給兒子提供方便。結果,有好幾家的父母因為害怕生出“五月鮮”的孫子隻好倉促舉行婚禮。有個比老梁年紀更大的人回憶說,他和妻子戀愛時什麼也不敢做。而他在1990年發現大兒子的未婚妻懷了孕,隻好趕緊讓他們結婚。按照他的說法,事情雖說是緊急,但終還是有驚無險。說完他自己也笑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