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高校立德樹人:道德教育心理學的視角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795-1152
    【優惠價】
    497-720
    【作者】 劉偉,陳寧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教育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844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78441
    作者:劉偉,陳寧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9月 

        
        
    "

    內容簡介



    高校立德樹人,事關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問題。本書從道德教育心理學這一全新的視角研究新時代的高校立德樹人,探索性回答了何謂立德、所立何德、何以立德、如何立德等基本理論問題,以及高校老師和學生兩類道德主體的核心素質、高校現實與虛擬空間的道德環境現狀等重要現實問題,從道德教育心理學視角為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提供了理論框架、實證依據和實踐指南。







     



    作者簡介

    劉偉,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基礎心理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陳寧,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上海市青少年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情感教育心理、青少年和教師心理。

    目錄
    序1

    章緒論1
    節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1
    一、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提出2
    二、立德樹人研究的發展現狀5
    第二節道德教育心理學與高校立德樹人10
    一、道德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概覽10
    二、道德教育心理學與立德樹人16
    第三節本書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18
    一、研究內容18
    二、研究方法21

    第二章何謂立德:道德教育心理學範疇研究23

    序1


     


    章緒論1


    節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1


    一、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提出2


    二、立德樹人研究的發展現狀5


    第二節道德教育心理學與高校立德樹人10


    一、道德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概覽10


    二、道德教育心理學與立德樹人16


    第三節本書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18


    一、研究內容18


    二、研究方法21


     


    第二章何謂立德:道德教育心理學範疇研究23


    節立德與樹人的關繫考辨23


    一、立德樹人的內涵闡釋23


    二、立德與樹人的關繫辨析26


    第二節道德與立德是道德教育心理學基本範疇29


    一、範疇與學科範疇30


    二、多學科視域下的道德概念體繫32


    三、道德教育心理學視域下的道德與立德37


    第三節立德樹人的道德教育心理學理論建構39


    一、理論與理論建構39


    二、立德樹人的道德教育心理學理論框架構想41


     


    第三章所立何德:高校道德教育目標與內容46


    節高校道德教育目標與內容的歷史考察46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校道德教育目標的演進46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校道德教育內容的發展52


    第二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築牢立德樹人之基54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上是一種德54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立德樹人工作 57


     


    第四章何以立德:大學生道德發展規律研究62


    節大學生的年齡特征與時代特點62


    一、處於始成年期的大學生年齡特征62


    二、當代大學生的時代特點64


    第二節大學生道德發展的心理機制66


    一、道德發展的心理機制與規律67


    二、道德發展心理機制的主要理論69


    三、大學生道德發展現狀與心理機制分析73


    第三節大學生道德發展的生態學理論建構75


    一、發展生態學理論源流76


    二、發展生態學理論視野中的大學生道德發展影響因素77


    三、大學生道德發展的發展生態學理論構建80


     


    第五章如何立德:大學生道德教育模式研究82


    節教育模式與道德教育模式82


    一、模式、教育模式、道德教育模式82


    二、道德教育模式的構成要素84


    第二節中外道德教育模式考察86


    一、我國主要道德教育模式87


    二、當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模式90


    第三節大學生積極道德教育模式理論建構94


    一、積極道德教育模式提出及其理論特征94


    二、大學生積極道德教育方法舉隅99


     


    第六章以德成纔:以責任感為核心的大學生道德素質研究106


    節大學生道德素質的理論研究106


    一、道德素質概述106


    二、責任感是大學生的核心道德素質110


    三、責任感的個體發展功能112


    四、責任感的社會發展功能114


    五、責任感的結構116


    第二節大學生責任感的特征研究118


    一、研究對像與方法119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120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123


     


    第七章以德施教:以師愛為基礎的高校教師育德素質研究128


    節育德素質的理論研究128


    一、教師育德素質128


    二、師愛是奠基性的教師育德素質133


    第二節高校教師師愛的調查研究137


    一、研究對像與方法138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140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147


     


    第八章以德立校:高校道德氛圍研究154


    節高校道德氛圍的理論研究154


    一、道德氛圍與學校道德文化154


    二、學校道德氛圍的結構160


    第二節大學生學校道德氛圍感知的特征研究166


    一、研究對像與方法167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168


    三、對研究結果的討論174


    四、研究結果的啟示177


     


    第九章以德興網:網絡道德風尚研究180


    節網絡道德風尚的理論研究180


    一、道德風尚180


    二、網絡道德風尚183


    三、網絡道德風尚的結構184


    第二節大學生網絡道德風尚感知的特征研究189


    一、研究方法189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191


    三、對研究結果的討論197


     


    第十章借鋻與超越:中外道德教育實踐經驗200


    節我國道德教育實踐經驗與審思200


    一、我國古代道德教育實踐200


    二、我國近現代高校道德教育實踐206


    第二節發達國家高校道德教育新進展211


    一、美國高校道德教育實踐211


    二、歐洲主要國家高校道德教育實踐215


    三、日韓高校道德教育實踐218


     


    第十一章創新與展望:高校立德樹人路徑創新222


    節高校立德樹人實踐探索及其特征222


    一、高校立德樹人實踐的典型案例222


    二、當前高校立德樹人實踐的特征231


    第二節高校立德樹人實踐的創新路徑235


    一、以理論研究為立德樹人實踐提供學理支撐235


    二、以實證研究為立德樹人實踐提供科學依據239


     


    後記247

    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價值取向發生了多方面重要變化,其中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重新確立了立德樹人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明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並且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質量的根本價值尺度。這一重要變化,表明我國高校逐步走出長期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誤區,回歸人纔培養的主責主業。這一重要變化,重申高等教育的本體價值及其優先性,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指明方向。
    但是,如何纔能將立德樹人工作落到實處,不斷提高立德樹人的水平和質量,這是需要高教繫統管理者和老師們共同探索的問題。不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可能就會停留在文件上,而不能真正成為廣大教師的行動自覺。這個問題又包含了一繫列具體的問題,如高校立德樹人的具體內涵是什麼?為什麼要重申立德樹人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立德樹人在實踐上的具體要求有哪些?當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形成機制和規律是什麼?廣大教師個體的師德素養能不能勝任立德樹人的要求?立德樹人如何應對網絡時代所帶來的諸多挑戰?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應當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研究的基礎性問題。上海師範大學劉偉教授和陳寧教授合著的《高校立德樹人——道德教育心理學的視角》就是一部致力於對上述涉及高校立德樹人基礎性問題進行研究的力作。

     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價值取向發生了多方面重要變化,其中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重新確立了立德樹人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明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並且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質量的根本價值尺度。這一重要變化,表明我國高校逐步走出長期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誤區,回歸人纔培養的主責主業。這一重要變化,重申高等教育的本體價值及其優先性,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指明方向。


    但是,如何纔能將立德樹人工作落到實處,不斷提高立德樹人的水平和質量,這是需要高教繫統管理者和老師們共同探索的問題。不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可能就會停留在文件上,而不能真正成為廣大教師的行動自覺。這個問題又包含了一繫列具體的問題,如高校立德樹人的具體內涵是什麼?為什麼要重申立德樹人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立德樹人在實踐上的具體要求有哪些?當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形成機制和規律是什麼?廣大教師個體的師德素養能不能勝任立德樹人的要求?立德樹人如何應對網絡時代所帶來的諸多挑戰?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應當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研究的基礎性問題。上海師範大學劉偉教授和陳寧教授合著的《高校立德樹人——道德教育心理學的視角》就是一部致力於對上述涉及高校立德樹人基礎性問題進行研究的力作。


    這部著作的研究視角正如其副標題而言,是道德教育心理學。廣義上,道德教育心理學屬於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教育心理學又是應用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旨在探索教育活動中師生的個性和團體心理特征及其發生變化的規律。以往,教育心理學、德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對像是中小學校,對於高等教育特別是高校德育的心理學研究比較薄弱。這恐怕也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經驗化有餘而專業化不足的一個原因。從這個角度來看,該部著作本身是高校道德教育心理學研究領域的一部重要著作,而且聚焦的是立德樹人這樣一個重大的時代主題,因此無論是從研究主題上還是從學科建設上看,該書的出版都具有重要意義。


    該著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圍繞著高校立德樹人這個主題,從道德教育心理學的視角,對立德樹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比較繫統的研究,這其中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證研究,還有歷史研究以及比較研究等,帶有高度的綜合性。著作總共包括11章,體繫比較完整,結構比較清晰。緒論部分闡釋了研究的主題、內容和方法,體現了比較鮮明的時代性、實踐性和科學性,為讀者了解整個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個入門。其中,有關道德教育心理學對於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的獨特價值的論述我是非常贊成的,應該引起高校有關老師的注意。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從“何謂立德”(範疇關繫)“所立何德”(目標與內容)“何以立德”(發展規律)“如何立德”(教育模式)等四個方面來探索高校立德樹人的基本理論、科學和實踐基礎問題。其中,論著把“立德”作為道德教育心理學的範疇確立下來以及在此基礎上提出高校立德樹人理論框架、大學生道德發展的發展生態學理論框架有創新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第六章到第八章,是幾個專題性的實證研究,分別探索了大學生的責任感、高校教師以師愛為基礎的育德素養、大學生高校道德氛圍感知以及大學生網絡道德風尚感知等,是對高校道德教育兩個主體——教師和學生——有關道德心理特征的描述、解釋和分析,做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發現,如高校教師育德素質在若干維度上的倒“U”形變化曲線等。第十章屬於比較研究,對我國歷史上以及歐美和日韓等國家高校德育實踐性做出概要的介紹,有助於擴展高校德育的知識視野。第十一章則在以上各章研究基礎上就如何把握高校立德樹人的時代特征以及開展路徑創新提出意見建議,從理論和科學研究的層面回歸實踐改進的層面,體現了作者科學研究活動中所抱有的強烈實踐關懷。


    作為一部高校道德教育心理學的探索性著作,我覺得該研究比較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務。讀者們如果有時間繫統閱讀該書的話,一定可以從中收獲很多有益的思想養分和實踐啟發,有助於改進我們各自所承擔的立德樹人工作。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立德樹人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對立德樹人基本規律的研究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學科的協同。我衷心地希望兩位研究者能夠以此為基礎,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特征、形成變化規律以及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規律乃至整個的高校立德樹人規律等開展更加繫統深入的研究,拿出新的精品力作,為推動高校道德教育心理學科建設、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貢獻!


     


    石中英2022年7月於清華大學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