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新周刊》2019年度佳作·新青年進化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608-880
    【優惠價】
    380-550
    【作者】 《新周刊》雜志社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調查與社會分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868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0788681
    作者:《新周刊》雜志社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作為中國期刊市場上具有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新周刊》年度佳作集結了該雜志過去一年中優秀、有價值的文章,圖文並茂,給讀者暢快淋漓的閱讀體驗。

    《新周刊》2019年度佳作在700篇文章中精選70篇上乘佳作,共9大主題,26位執筆人,11篇名家專訪。話題、現像、人物盤點。是觀察和了解這個世界不可忽視的“思想庫”,多維度提升你的思維,開闊視野。

     
    內容簡介

    《新周刊》作為中國社會變遷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記錄著中國社會的脈動和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閱讀著《新周刊》成長的新銳青年,如今已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新周刊》用敏銳的觸覺、暢快淋漓的話語、犀利的評點方式,對時代、社會、城市、生活方式等進行精彩的解讀和提煉。


    本書主題包括《低美感社會》《睡什麼睡,起來嗨》《速成兒童》《遊戲化生存》《新青年進化論》《中國人家》《2019現場》等,它體現著過去一年的社會變化和情緒心態,將之化為血液的粘度和身體的溫度,生生不息。


     


     


     

    作者簡介

    《新周刊》中國具有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社會變遷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新周刊》始終保持對社會潮流動態的高度敏感,彰揚無情解構的犀利風格,並開創多種全新傳媒報道模式,“中國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同時,《新周刊》享有傳媒界“話題發源地”的美譽。


     


    目錄
    2019 生活趨勢報告
    4  關於 2019 年的 50 則預言
    11  文旅:詩和遠方的融合能走多遠?
    14  AI :少一點計算,多一點人性
    17  社交:跟隨趣味找到你
    19  健身:給有趣的靈魂一副好看的皮囊
    23  理財:別想著賺大錢了,專心守衛錢包吧
    25  消費:樓下半徑 800 米的生活圈
    28  文娛:Vlog、豎屏劇會是下一個爆款嗎?
    30  流行:謹慎看待時尚趨勢
    33  科技:5G 敲門,一切皆有可能
    35  出行:出門天天都坐頭等艙

    中國人家——70 年家國記憶與日常圖景

    2019 生活趨勢報告


    4  關於 2019 年的 50 則預言


    11  文旅:詩和遠方的融合能走多遠?


    14  AI :少一點計算,多一點人性


    17  社交:跟隨趣味找到你


    19  健身:給有趣的靈魂一副好看的皮囊


    23  理財:別想著賺大錢了,專心守衛錢包吧


    25  消費:樓下半徑 800 米的生活圈


    28  文娛:Vlog、豎屏劇會是下一個爆款嗎?


    30  流行:謹慎看待時尚趨勢


    33  科技:5G 敲門,一切皆有可能


    35  出行:出門天天都坐頭等艙


     


    中國人家——70 年家國記憶與日常圖景


    43  我們的 70 年,我們的中國故事


    47  70 年生活小事記


    52  《北京銀礦》:打撈 100 萬份記憶


    56  人類學者閻雲翔:回歸家庭的新家庭主義崛起


    62  藝術家張曉剛:因為畫《大家庭》,我纔認識了家


    68  喂,有人等你回家喫飯


    72  親愛的,我們結婚吧


    76  有電視的地方纔像一個家


    83 低美感社會——我們時代的審美匱乏癥


    86  廖信忠:重返“宇宙中心”萬家麗


    91  宋方金:中國為何愛出懸浮劇


    96  隋建國:中國人亟需惡補美育課


    100  好品位與壞品位的戰爭


    104  人民需要“首席審美官”


     


    失落之城——中國城市焦慮癥


    110  你的城市失落了嗎?


    114  葉檀:城市之失,失在衰落、失衡與自閉


    117  南京:有一點佛繫,有一點溫暾,有一點邊緣


    124  汕頭:陷入糾結的城市,不再特別的特區


    132  滬津漢:“民國北上廣”的文藝生活


    137  拯救城市指南


    141  每座失落之城,其實都是記憶之城


     


    睡什麼睡,起來嗨


    149  24 小時之城的夜間社交學


    154  每座城市都需要一位“夜市長”


    159  覺醒吧,“社畜”與“薪奴”!


    163  我會按時睡覺,但不是現在


    165  保衛頭發


    169  那些脫發的年輕人


    175  清華大學教授汪民安:脫發焦慮,來自頭發上附著太多意義


    178  倫敦大學人類學教授艾瑪·塔洛:頭發的故事,就是這個世界的故事


    184  我禿了,也變強了


     


    新青年進化論


    194  100 年後,我們如何定義青年?


    198  年輕的 50 個細節


    205  新青年社交人格:不好意思小姐姐,忘了在朋友圈祝你生日快樂


    208  無性世代:更多單身,更少欲望


    211  彈性工作:辦公室不是辦公的好地方


    213 “青年危機”,是從“青年”被賦予太多崇高意義開始的


    218  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做夢


     


    速成兒童


    226  是誰讓孩子不像孩子


    231  70 年來,中國孩子做過什麼夢?


    236  心理學者葉壯:人生不止一條賽道,父母也不必過於著急


    241  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沒有完美人生,也沒有無缺憾的童年


    247  沒有焦慮的快樂教育,真的存在嗎


    251  中國孩子太多課,中國家長太缺課


    255  讓博士成為博士


    259  方可成:讀博,讓我重新認識世界


    264  若讀博士,莫問前程


     


    遊戲化生存


    272  遊戲即生活,生活即遊戲


    276  所謂快意人生,就是開掛、氪金、找 bug


    281  遊戲化生存報告之社交:談談情,說說愛,交交朋友


    286  遊戲化生存報告之性別:不再取悅男人,我就是女王


    291  遊戲化生存報告之獎勵:在氪金的世界裡,消費纔是王道


    295  遊戲化生存報告之生死:像蘇格拉底那樣敬畏生命


    300  遊戲制作人陳星漢:洞察人性比創造世界更有意思


    306  電競簡史:“不務正業”的青年偶像們


    310  現實面前,人人都是玩家


     


    2019 現場


    318  代購之死


    325  風口上的人造肉


    330  2,登一次珠峰


    334  女貨車司機的日與夜


    343  產科醫生田吉順:產房內外的生死時速


    347   重返歷史現場,來一次城市考古

    媒體評論

    《新周刊》是一所學校,他培養了很多人,他的精神在很多地方發揚光大。  -----  央視主持人  白岩松

    在我心裡,《新周刊》就是中國的《Time》。  ------  學者  於丹


    我一直覺得《新周刊》就是一個小孩的形像,他童言無忌,他永葆好奇。他會追問為什麼,他會在大家都對某些規則習慣於隱忍和忽視的時候,他突然說那個皇帝好像沒穿衣服。  ------  資深媒體人  楊瀾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