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金翼:一個中國家族的史記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376-544
    【優惠價】
    235-340
    【作者】 林耀華 著,莊孔韶,方靜 文譯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結構與社會關繫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06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07680673
    作者:林耀華著,莊孔韶,方靜文譯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5年06月 

        
        
    "

    編輯推薦

    1944年英文原始版,社會學經典著作,一部堪比《白鹿原》的雄奇家族史詩!  




     
    內容簡介

    本書是社會學家林耀華先生用小說體寫作的社會人類學學術專著,通過小說中張、黃兩家在社會生活與經濟變遷中的興衰沉浮,刻畫出了中國南方鄉村生活的全景。面對生活中的機遇與挑戰,張、黃兩家的不同選擇,演變出截然不同的家族命運與個人際遇。作者娓娓道來,在敘述張、黃兩家生活場景的同時,對地方社會的信仰、習俗等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對個人在人際關繫中的調適與制衡進行了分析與評述,為讀者更好的解析人物故事內涵、解讀中國傳統社會的運行機制與內在邏輯,提供了社會學領域的*讀本。 


    本書為《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首次翻譯出版。

    作者簡介

    林耀華(1910-2000),著名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繫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繫主任。著有《嚴復研究》、《義序的宗族研究》、《金翼》、《涼山夷家》等。


    莊孔韶現任浙江大學講座教授、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影視人類學學會副會長。


    方靜文 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

    目錄
    前言:《金翼》兩個版本的差異 莊孔韶
    英文版序 B. 臘斯克
    章東林的早年生活
    第二章擺脫貧困
    第三章.官司
    第四章.張家新居
    第五章入學
    第六章.村裡的節日
    第七章.農業繫統
    第八章.大米交易
    第九章.店鋪的生意
    第十章.芬洲的命運
    第十一章.求學雄心
    第十二章.分家

    前言:《金翼》兩個版本的差異 莊孔韶
    英文版序 B. 臘斯克
    章東林的早年生活
    第二章擺脫貧困
    第三章.官司
    第四章.張家新居
    第五章入學
    第六章.村裡的節日
    第七章.農業繫統
    第八章.大米交易
    第九章.店鋪的生意
    第十章.芬洲的命運
    第十一章.求學雄心
    第十二章.分家
    第十三章.店鋪的分裂
    第十四章.土匪
    第十五章.兄弟紛爭
    第十六章.店鋪的擴展
    第十七章.張家與黃家
    第十八章.地方政治
    第十九章.河運
    第二十章.僵局

    前言
    前言:《金翼》兩個版本的差異
    1984年,在我做了林耀華先生的博士候選人以後,似乎研究的興趣很快從中國西南山地民族轉向了漢人社會。之前我就知道他的書房裡有一本墨綠皮的精裝英文版《金翼》(1948年版),後來我借閱的同時,還有宋和的臺灣繁體字中譯本,這當然是同一本書的不同文本。在筆者多次訪問“金翼”黃村田野調查間隙,時而拜訪林先生,一同核對現實和書中的新舊人名、地名和往事,以方便新的調查。
    直到1990年至1992年赴美博士後研究期間,我纔在華盛頓大學(西雅圖)的蘇塞羅圖書館(SuzzalloLibrary)次找到《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版本,不過從書架上抽出來翻閱,感覺被書本儲存起來的時光瞬間得以延續,尊敬與惶恐油然而生。當時,我大體上注意到前後兩個版本的異同,特別是1948年版後面多了一章學術解說。我時常在圖書館裡閱讀,那裡復印很貴,當時隻印了這本書中臘斯克(B.Lasker)寫的序言,並首次譯成中文,以“隱然浮現的偉大目標”為題,發表在學術刊物
    《思想戰線》上。

    前言:《金翼》兩個版本的差異
    1984年,在我做了林耀華先生的博士候選人以後,似乎研究的興趣很快從中國西南山地民族轉向了漢人社會。之前我就知道他的書房裡有一本墨綠皮的精裝英文版《金翼》(1948年版),後來我借閱的同時,還有宋和的臺灣繁體字中譯本,這當然是同一本書的不同文本。在筆者多次訪問“金翼”黃村田野調查間隙,時而拜訪林先生,一同核對現實和書中的新舊人名、地名和往事,以方便新的調查。
    直到1990年至1992年赴美博士後研究期間,我纔在華盛頓大學(西雅圖)的蘇塞羅圖書館(SuzzalloLibrary)次找到《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版本,不過從書架上抽出來翻閱,感覺被書本儲存起來的時光瞬間得以延續,尊敬與惶恐油然而生。當時,我大體上注意到前後兩個版本的異同,特別是1948年版後面多了一章學術解說。我時常在圖書館裡閱讀,那裡復印很貴,當時隻印了這本書中臘斯克(B.Lasker)寫的序言,並首次譯成中文,以“隱然浮現的偉大目標”為題,發表在學術刊物
    《思想戰線》上。
    1940年,林耀華先生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繫獲得博士學位後,留美陪伴患病妻子期間,根據他在家鄉福建省閩江流域黃村及所在縣、鄉、鎮(今福建省古田縣境)的生活經歷,以及他本人離開中國前在1936年和1937年後兩次田野工作,寫成了小說體《金翼》。這本書描述了兩個農村家族興衰的歷史過程,並以當時功能主義學派新論——平衡論——融入字裡行間,以展現人類學理論對社會歷程變遷的深度解析。時任太平洋學會會長的臘斯克先生為這本書作序並推薦,終以《金翼:一個中國家族的史記》為名在美國出版。
    前兩年,我的博士生方靜文獲美國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基金赴美研習,囑她再次查找林先生的1944年版《金翼》,我希望我和方靜文能趕在此書問世70周年(2014年)時推出中文全譯本。方靜文在2012年9月12日給我的電郵中,也寫到她和張銳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查書的情景,當他們在高高的書架上一下子發現林先生的1944年版老《金翼》,“拿在手裡的瞬間,有一種久違的熟悉和感動”。他們一下子獲得珍貴文獻的感觸同我二十多年前何其相似乃爾!經她查閱,《金翼》的英文版主要是1944年(紐約太平洋協會版)和1948年版(紐約版和倫敦版);1974年還有一版,應是1948年版本的重印。所以,就內容而言,隻有兩個版本,即1944年版和1948年版。而後者對前者的修訂是林先生在成都完成的。林先生說:“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我在成都燕京大學社會學繫代理繫主任,太平洋關繫研究所的何蘭德(W.L.Holland)先生曾來華與我會晤,請我修訂此書。英文修訂本以‘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ASociologicalStudyofChineseFamilism)為副題,較原稿增加了後一章的理論闡述,並請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弗斯教授(R.Firth)為之作導論。1947年正式出版於倫敦。”而且在修改手稿時,林先生的朋友薩金特夫人(Mrs.DouglasN.Sargent)曾為這本書稿做英文潤色。
    現在流行的中文譯本是我與林宗成翻譯的《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一書,這一版今年(2014年)還被收入商務印書館的“名人名著”繫列。之前還有臺灣桂冠圖書公司的宋和中譯本,中文書名為《金翅:傳統中國家庭的社會化過程》(1977年)。這幾種中譯本均依據上述1948年倫敦版,而在美國1944年首次出版的《金翼:一個中國家族的史記》一書則從未翻譯過全書。
    從《金翼》前後兩個英文版本看,重要的不在於前後副標題的變化,而在於結構的較大調整。方靜文仔細核對過不同版本,如1944年版章“東林的早年生活”的前三個段落在1948年版本中變成了英文版前言的一部分;章比修訂版多了三個段落,是關於關繫網絡和命運的探討;第二章有一個段落是修訂版中沒有的,是關於平衡、調適和再調適的;第三章有兩個段落談到東林建立的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險,而芬洲卻幫不上忙,這在修訂版中沒有;1948年版將1944年版的後一章的結尾加以修訂,並增加了新的理論解說專章。
    這樣,筆者似乎很快發現了這種修訂方案的原委。林先生清楚地知道論文、民族志和小說筆法的差異,然而想寫小說的努力尚脫卻不了論文與民族志常見句式的影響,因此1944年版的一些學術理論依場景直接解說的段落明顯地夾在眾多的陳述句之中,如果要進一步保持整體性的小說筆法,何蘭德先生的建議顯然是將所有理論解說的夾雜段落集中起來,上述前後版本的段落調整就是一個證明。不過如此一來,雖然《金翼》小說體行文如願以償地變動了,但人類學平衡論的解說則不明顯了,這大概就是書後增加較為獨立的“把種子埋入土裡”學術詮釋專章的原因,表明林先生借小說形式又不失學術根本,成為早期人類學創新寫作行動的先驅,極為難能可貴。
    在翻譯時方靜文還對比了兩個版本內容的前後差異。如第四章有一段關於張家、王家和黃家同樣興盛的段落在修訂版中沒有;另外,修訂版刪去了張芬洲孩子婚禮上東林和東林母親座次的描述;第八章關於東林在店鋪中的位置和會計、醫生等人的介紹的三個段落在修訂版中被調整了順序,稍後纔出現;還有一段關於東林在店鋪中定米價的段落在修訂版中沒有;第十一章中關於宴會座次的一段在修訂版中也沒有;第十二章關於分家過程中擔保人角色的介紹在修訂版中也沒有;第十五章關於東林在家庭中的長期缺席對家庭內部矛盾的影響,以及二嫂向凱團征求意見而將關繫網延伸到家庭之外的段落在修訂版中也沒有。
    以上的內容增減,可以肯定有些是詳寫和略寫的選擇問題,但似乎也隱現修訂主導者與作者的跨文化認知差異,從而決定了取舍之判斷。在古田乃至更大的範圍,慶典與聚會的座次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顯眼,總是被眾人關注。我在《銀翅》第十五章等處,多處表達這一民俗的人類學意義。它相關於人倫秩序、隆禮與睦族的傳統儒家原理,影響至今。因此可以說,僅在這一點上,林先生的1944年版的原始選材更具人類學意味,相信各位在閱讀時會有所體會。
    除卻以上成段的變化,還有一些小的調整,比如原版比修訂版多幾個句子或者少幾個,或者表述略有不同。如林先生所說,這是因為新版的英文表述經過了潤色。應該說,英文1948年修訂本更加流暢和口語化了,而1944年版的小說體則混有理論解說的一些片段,繼續保持著人類學家民族志夾敘夾議的寫法影響。於是,為了展現新舊英文版本寫作差異並在中文譯本中留下印記,我和方靜文在1944年版《金翼》的中文翻譯與行文潤色時,逐句核對英文與中文的不同版本,並悉心於人類學與民俗用語的甄別與選擇措辭,呈現了與1948年修訂版及其譯本的些許差別。
    大體上說,1948年版《金翼》的譯本明顯口語化,若和原句對照,這次1944年版譯本的準確性更為貼近英文文本,介乎書面語和口語之間;和1948年版比較,本書多見民族志式樣的轉承銜接用語和陳述句。這樣,我們的中文新譯文體現了1944年《金翼》原始版一方面要嘗試寫小說,而在一些地方又沒有脫掉論文和民族志陳述句的特點。尤其1944年版的字裡行間,林先生是混合了平衡論解說的,在所描述場景即時做文化解釋的時候,學術化的句子形態就出現了,盡管不是在全書的整個篇幅。
    我和林宗成從1983年就開始翻譯1948年版《金翼》,每人各半。那時我和宗成還都沒有去過福建“金翼”黃村,個別譯名仍然會有一些不準確的翻譯,例如那裡特定的女神廟,後來知道是古田老百姓熟悉的陳靖姑廟,或臨水陳太後廟。
    此外,林先生的1944年版《金翼》多處描述的年節習俗用語,似乎也不易按意思直譯,所以我們此次的譯本,從英文倒回來理解和查閱文獻,使用了漢人社會更為常見的用語,如“長明燈”、“冥幣”、“閻羅十殿”、“七夕(乞巧節)”、“金童玉女、牛頭馬面”、&ldq宵節&rdquo節、燈節)、“盂蘭盆節&rdquo節及民間稱謂“七月半”)、“拗九節”(直譯“孝順節”)等;也有在翻譯地方民俗和人生過程的地方盡量使用地方慣用語,如一些儀式上使用的木制“甑子”、“紅氈”、像征性的儀式“鴨母渡江”等。葬禮上至今呈現的“魂帛以白絹為之,如世俗所謂同心結者,垂其兩足”、“以此依神”之遺風,若不知此像征淵源,有的版本的描述性直譯則會顯得很奇怪,甚至“同心結”被譯成了“蝴蝶結”(宋和譯本),則完全曲解了。
    當林耀華先生試圖將古田人在婚禮或節日的押韻民謠譯成英文時,著實費了不少心思,幾乎和中英文詩句對譯的難度不相上下;然而如今要倒回去翻譯,便隻有查閱筆者親歷這些場景的歌謠筆記,以及在福建1989年拍攝紀錄片的素材中,尋找林先生《金翼》中的英文歌謠的恰當譯法,即還原古田民謠的節奏和韻腳,其推敲字句的難度,還因林先生當年的英譯句式已經為了符合英美讀者的習慣做了改變。如今的1944年譯本在幾處出現的一再推敲的民謠新譯文,顯然已經不同於1948年版《金翼》的中譯本了。
    我再回來談談一代代人類學家撰寫文化的持續努力,人類學小說就是這樣一種成功的借用性嘗試。從林先生的《金翼》先後兩個版本的結構與內在變化,可以看出從學術專論到小說之間的筆法過渡的痕跡,它包含著人類學家走出去和返回來的過程中,書寫與表達的一再變化,理論接受、改變與變通的轉換,譯者對著者思路的艱難夢尋,以及未來讀者對人類學先驅著作和多種譯作的令人期待的評價,從而能更好地理解處在傳承中的地方人民的文化秉性,以及當世社會交流中的人類選擇及其表述。
    後,衷心感謝楊震林先生的慷慨允諾,在明年同時推出我導師林耀華先生的1944年《金翼》原始版中譯本,以及再版我本人的《金翼》學術性續本《銀翅》。這一直是我們共同關心的人類學田野地點,在這片土地上,幾代人深埋了學術的種子,並且已經生根、發芽。謹此慶祝《金翼》原始版面世70周年,以及它的新譯本誕生!
    莊孔韶
    於北京景山老宅
    2014年11月28日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