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2016)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2075-3008
    【優惠價】
    1297-1880
    【作者】 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32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43296
    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3月 

        
        
    "

    編輯推薦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2016》作為一本學術年鋻有六個特點:時空性、綜合性、文獻性、資料性、代表性和創新性。時空性,即反映近年來世界範圍內本學科的主要社會活動,這對於了解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很有幫助;綜合性,即綜合論述世界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和一些具體問題,從宏觀上對世界社會主義重大問題作出綜述和剖析,展示了該年度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理論發展的概貌,使讀者能夠對近年來世界社會主義的全局獲得綱舉目張的通盤了解;文獻性,即收入近年來發表的關於世界社會主義的重要文獻,從這些文獻可知當前和今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以及發展方向;資料性,收入國外新公布的重要歷史資料,附錄中所列國際資訊、新書博覽、中外書摘、刊物和網絡一覽及大事記,也是很有參考價值的資料;代表性,即對世界社會主義的很多歷史和現實問題,學術界有不同觀點,年鋻精心選錄有代表性的各種觀點的文章。 
    內容簡介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2016》主要選取本年度國內外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具有權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試圖對當今世界範圍內的社會主義思潮、理論、運動與制度作多視角、深層次的觀察和思考,反映世界社會主義研究領域的新研究動態。
    作者簡介
    主編潘世偉,現任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專長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史;主編徐覺哉,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主義思潮和流派、現實社會主義理論、政黨政治。
    目錄
    序……胡振良
    2016年度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報告……徐覺哉

    社會主義經典文獻解讀

    尋找真實的馬克思
    ——德國著名學者F.史傅德談馬克思思想中的另一條歷史線索
    自然主義、人道主義、共產主義的未來社會價值取向
    ——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歷史生成及內在邏輯
    論馬克思對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關繫的認識
    ——《克羅茨納赫筆記》在《G.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寫作過程中的意義
    馬克思“社會”概念的本質規定及其歷史嬗變
    ——從主體、生產關繫總和、經濟的社會形態、生產方式層次進行考察
    基於馬克思異化論的“無產階級”概念解析序……胡振良
    2016年度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報告……徐覺哉

    社會主義經典文獻解讀

    尋找真實的馬克思
    ——德國著名學者F.史傅德談馬克思思想中的另一條歷史線索
    自然主義、人道主義、共產主義的未來社會價值取向
    ——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歷史生成及內在邏輯
    論馬克思對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關繫的認識
    ——《克羅茨納赫筆記》在《G.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寫作過程中的意義
    馬克思“社會”概念的本質規定及其歷史嬗變
    ——從主體、生產關繫總和、經濟的社會形態、生產方式層次進行考察
    基於馬克思異化論的“無產階級”概念解析
    ——對“究竟什麼是無產階級”的反駁與論證
    重新研究《哲學的貧困》:意旨、思路與結構
    ——再現馬克思文本的思想史價值及其現實意義
    用人道主義批判無產階級專政有失公正
    ——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思想的內涵及其歷史理論根源

    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縱論

    當今世界仍然處於金融帝國主義時代
    ——中國社科院李慎明研究員對時代和時代主題的辨析
    英國“脫歐”會帶來什麼樣的世界格局變化?
    ——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預測中美兩極格局或2020年定型
    有效規避中美關繫中的“修昔底德陷阱”
    ——新加坡著名學者鄭永年論構建“新型大國關繫”的途徑和手段
    世界多極會走向“中美兩極”嗎?
    ——中聯部肖楓研究員對“兩極化格局”提出質疑
    美國主導全球的時代已經結束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G.富勒談新歐亞主義戰略版圖的形成

    世界左翼運動現狀

    民粹主義思潮衝擊理性民主政治秩序
    ——警惕西方左右翼政黨群體的崛起
    祛除資本主義魅惑尋找社會主義替代
    ——近年來中東歐左翼運動呈現新特征
    拉美左翼的鼕天已經來臨
    ——左翼政黨為何在大選中紛紛下臺
    是恐怖主義活動還是社會主義運動?
    ——當代南亞地區毛主義及其發展態勢

    社會主義新論

    重新評估“烏托邦”的當代價值
    ——要結合歷史語境認識烏托邦思想衝擊既有秩序的意義
    要繼承、超越、踐行“烏托邦”的理想
    ——《烏托邦》的三次形態轉變和八個觀念創新
    馬克思對勞動、暴力、自由概念的“顛覆”
    ——H.阿倫特筆下馬克思的三維形像
    斯大林的社會主義為什麼會崩潰?
    ——俄羅斯著名學者А.布茲加林和А.科爾加諾夫發表獨到見解
    隻有進行改革纔是社會主義的出路
    ——國內學者李景治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由高潮轉入低潮的幾點思考
    新自由主義的衰落與社會主義的未來
    ——美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D.科茨訪談
    社會主義已進入第三次浪潮
    ——德國學者M.布裡稱中國是“社會主義3.0”重要的誕生地
    不同政治語境下的政治邏輯及其話語表述
    ——國內學者楊廣斌論一黨執政體制下“人民—階級—團體”內涵的變更
    由“國富論”轉向“人民財富論”
    ——構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哲學思考加深認識全球化時代的新帝國主義本質
    ——美國《每月評論》開闢專欄紀念《壟斷資本》出版50周年

    社會主義思潮和流派

    重新審視傳統的社會主義分析框架和政治實踐
    ——英國新左派與工黨關於階級抵抗政治的一場潛在對話
    自由:人的本質及其存在方式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自由”概念的全新解讀
    對馬克思剝削理論批判的批判
    ——回應哈佛大學教授R.諾齊克的質疑和挑戰
    回歸傳統還是激進改革
    ——歐洲社會民主主義正處於方向性選擇的十字路口
    具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反思的現代性理論
    ——試論A.吉登斯經驗主義、功能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分析框架
    對“歐洲中心主義”和“拉美例外論”的超越
    ——馬克思主義拉美化的探索歷程及其基本特征

    政黨變革與創新

    社會黨國際向亞非拉地區的滲透及其成效
    ——西歐老牌社會黨反對與一黨制政權合作導致內部分裂
    越南修訂1992年憲法引發的爭論及思考
    ——圍繞越共領導地位、人民主權思想、憲法審查三大問題展開
    西班牙政壇強勢崛起第三股力量
    ——“我們能”黨的興起、特征及其發展前景
    俄羅斯政黨政治的風向標
    ——著名學者李興耕對俄羅斯第七屆國家杜馬選舉的評析
    歐洲政治舞臺上一支超越左右的重要力量
    ——從歐洲議會選舉看綠黨的基本屬性與現實方位
    為了各國黨的政策整合和社會主義的國際聯合
    ——第17屆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在伊斯坦布爾召開

    社會主義思想史新探

    世界社會主義風雲激蕩500年
    ——國內著名學者高放對社會主義運動的觀察與思考
    在通向社會主義的入口處站著馳名全歐的偉人
    ——紀念T.莫爾《烏托邦》一書發表500周年
    建構研究第二國際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史語境
    ——應突破第二國際研究的意識形態禁區
    “馬克思究竟教導了什麼”:尋求“拉長”馬克思理論
    ——E.伯恩施坦在費邊社的演講中譯文首次發表
    比利時:從“棉花起義”到“制服革命”
    ——一扇觀察西歐社會主義運動發展變化的窗口
    一位悲劇人物對黨內民主的進言
    ——托洛茨基發出國家機關官僚化的警示
    列寧“民族自決權”理論的提出及其思想內涵
    ——普京關於“在俄羅斯這座大廈埋下的定時炸彈”之說站不住腳
    經濟核算體繫對於社會主義資源配置的意義
    ——L.米塞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貢獻與局限
    “西方馬克思主義”形成的思想史線索
    ——在與第二、三國際理論家論爭中恢復總體性原則
    重構由政治社會和市民社會組成的總體性國家
    ——A.葛蘭西領導權理論中的國家自主性新析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如何在斯大林指導下編寫
    ——俄羅斯歷史學家P.A.麥德維傑夫的考證
    20世紀西方學者社會主義批判史演進軌跡初探
    ——一份值得發掘整理和批判反思的學術資源
    用“社會平等”的價值目標定義社會主義
    ——英國工黨理論家A.克羅斯蘭提出“目標”和“手段”的命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析

    共產主義是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邁向共產主義的中國道路
    經典作家筆下的“中國印像”
    ——海外關於《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的編譯及其評論
    近代以來中國道路的歷史嬗變及其內在邏輯
    ——在西學、馬學和中學的相互衝突和交融中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
    在解構“西方話語”中建構中國話語體繫
    ——把握世界視野、歷史視野、當代視野和未來視野
    開拓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新形態
    ——中國政治改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對中國市場經濟的另一種詮釋
    ——“新A.斯密馬克思主義”提供學理依據和邏輯思路

    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挾社會主義以號召國人”
    ——張君劢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脈絡
    為國民革命注入赤色的共素
    ——中共早期對巴黎公社的認知與傳播
    在社會主義世界性與民族性之間調適
    ——瞿秋白對中國革命早期理論的前瞻性建構
    舉世無雙的遠征史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壯舉的傳播起步於上海

    歷史文檔解密

    一位美國記者對反袁“二次革命”前後實況的記錄
    ——法國首次全文公布G.哈丁向社會黨國際局提交的親歷報告
    不能忘卻的一場生死較量
    ——中共首次登上共產國際舞臺始末
    赫魯曉夫“秘密報告”催化下的英共分裂
    ——檔案史料回溯1956年黨內危機形成的真實原因
    20世紀有影響力的演說竟是欺世之作
    ——美國學者G.弗揭露赫魯曉夫“秘密報告”由謊言編織而成
    封存於蘇聯內務部檔案庫的布哈林獄中遺稿重見天日
    ——新版《布哈林文集》收入其身陷囚室創作的三部作品
    德國納粹分子是屠殺波蘭戰俘的罪犯
    ——俄獨立調查人員對“卡廷事件”的官方結論說“不”
    柏林牆倒塌的歷史真相
    ——原民主德國社會統一黨總書記E.克倫茨披露內幕
    20世紀東南亞共產主義運動的多側面記錄
    ——國外學者相關研究著述一覽
    “鐮刀錘子”的革命與像征
    ——中國共產黨旗幟符號的歷史演變

    附錄一國際資訊
    附錄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海鉤沉(三)
    附錄三世界社會主義經典文獻書目一覽
    附錄四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歷史文庫目錄
    附錄五中外書摘
    附錄六新書博覽
    附錄七中文文獻索引
    附錄八外文文獻索引
    附錄九大事記
    前言



    胡振良

    在世界社會主義500年華誕和第二個500年開啟之年,在新中國一個“輪回”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第三個30年”開啟之時,以及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編輯出版第五個年頭及新一卷付鋅之際,“講好社會主義故事”的研究和討論,可以說是“恰逢其時”!講好社會主義故事,尤其是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對學界、國家和全社會都是一件大事、盛事、重要之事。它不僅關繫“紀念”,連接“過去”;還意在“當下”,面向“未來”,其現實意義與學科價值怎樣估計也不會過高。


    胡振良

    在世界社會主義500年華誕和第二個500年開啟之年,在新中國一個“輪回”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第三個30年”開啟之時,以及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編輯出版第五個年頭及新一卷付鋅之際,“講好社會主義故事”的研究和討論,可以說是“恰逢其時”!講好社會主義故事,尤其是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對學界、國家和全社會都是一件大事、盛事、重要之事。它不僅關繫“紀念”,連接“過去”;還意在“當下”,面向“未來”,其現實意義與學科價值怎樣估計也不會過高。
    為此,我們需要傾心竭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此,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與四川省直機關黨校,彙聚全國各地專家學者於“金秋十月”、“天府之國”,隆重召開“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2016年年會”,紀念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暢講社會主義故事;也為此,《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編委會及時編輯出版了《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2016)》新的一卷。
    在此,謹代表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首先向《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2016)》、向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界同仁、向令我們十分敬佩的《年鋻》主編徐覺哉先生及其團隊,表示熱烈的“祝賀”、衷心的“感謝”和美好的“祝願”。
    今天,在這個“節點上”如何紀念世界社會主義500年,講好社會主義故事呢?4年前,即2012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新進中委和候補中委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典禮上,做了“世界社會主義500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講話(簡稱“1·5講話”)。這個講話高屋建瓴,對如何講好世界社會主義500年,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做出了繫統的回答。站在今天的高度,深入學習、研究總書記的這個講話,對我們“講好社會主義故事,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深刻認識“講好社會主義故事”的重要意義

    為什麼要講世界社會主義500年?關於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精神蘊含三層意思:
    一是我們黨有重視歷史和善於總結經驗的傳統,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要學點歷史”。這是2011年9月1日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同志所做的題為《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參見《習近平黨校19講》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242-245頁。]的開學典禮講話的主題;二是“歷史思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繫列講話精神貫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人們把“看家本領”的重要內容概括為六個方面,其中第三點是“五大思維”,之二是“歷史思維”,就是強調“以史為鋻,認識規律,指導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繫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7頁。];三是更直接的意義,即要從歷史邏輯與現實邏輯的結合上,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及其必然性,這對增強全黨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回答社會主義基本問題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講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社會主義基本問題”,不僅要回答什麼是,怎麼樣,還尤其要回答“為什麼”。因此,必然性問題,既是回答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社會主義基本問題”的首要方面,涉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核心”。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理論邏輯與歷史邏輯統一,繫統地提出和回答了為什麼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拓展了“社會主義基本問題”的科學內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極大地增強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政治“自信”和理論“自覺”。
    然而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仍需深化,相關的理論創新仍有較大的空間,因為歷史是現實的鏡子,實踐是檢驗的標準,比較是科學的方法,以上各項成果均可以構成我們對問題認識的一個部分,但隻有反映現實、解決問題的科學理論纔能對問題做出繫統的回答。列寧在談到理論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時指出:“邁出勇敢的步伐的是早就成為理論研究對像的那個領域,是主要從理論上,甚至幾乎完全從理論上耕耘過的那個領域”[《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93頁。]。所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需要在基本問題之“必然性原理”上尋求突破、實現創新。
    唯物史觀是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世情、國情是社會主義的具體實際,外國的經驗和中國的改革開放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源泉,對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創新分析和中國社會發展趨勢的科學把握是回答問題的關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族復興是問題回答的總的指向。總之,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必然性”和“現實性”,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命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的首要工程,需要我們以總書記的講話為指導,在全面改革發展的社會實踐基礎上不斷科學探索、理論發現。
    歷史上,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兩大發現,把社會主義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通過“帝國主義論”和“一國數國首先取得勝利論”的兩大發現,把“十月革命”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形態的理論”和“新民主主義論”兩大發現,把中國革命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取得了社會主義在又一個東方大國的勝利;今天,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能通過不斷的理論創新,進一步把中國的改革開放發展建立在當代中國的現實基礎之上,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為實現世界社會主義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作出貢獻。
    總之,講世界社會主義500年關繫著政治上的堅定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關繫著社會主義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發展。我們應當從這樣的高度去認識紀念世界社會主義500年、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科學把握“講好社會主義故事”的關鍵與核心

    如何紀念世界社會主義500年,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我體會,關鍵是緊緊抓住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本質和時刻不忘講好社會主義故事目的這個“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1·5講話”,從講話的內在邏輯出發,把世界社會主義500年劃分為六個時間段,即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實踐、社會主義一國到多國的發展、新中國探索前28年和改革開放的後30年。講話內容豐富、高屋建瓴,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的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蘇聯模式的歷史性”、“‘兩個30年’的辯證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性”等重大問題展開。“核心”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講清馬克思主義如何產生、怎樣發展;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又怎樣經過迂回曲折艱苦探索,終於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繫,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從而使全黨牢固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下擬就《講話》涉及的世界社會主義500本質、趨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相關問題談些體會,做些分析:
    1.關於社會主義的必然性
    “人猿相揖別,有幾個石頭磨過”,自從勞動創造人,人類社會產生之後,面對自然壓迫與社會壓迫,人們就開始尋求社會進步和人的解放的鬥爭。“主義”便是關於社會改造和建設的價值及其基礎上的思潮、運動和制度。人類社會發展是人們的社會實踐過程,但本質上它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是自然過程與社會過程的統一。
    那麼,我們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就不能簡單、現像、孤立地看待,而需要繫統、本質、辯證的加以認識。應當認識世界社會主義500年首先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是生產力發展、科學技術變革、社會技術經濟基礎的持續變化,這個變化為社會主義開闢了廣泛的空間和現實的可能;其次是一個生產關繫(社會形態)不斷調整變革的過程,即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國家壟斷和國際壟斷,經歷著必然、長期和辯證發展,是資本的“制度揚棄”、“辯證否定”、新“社會因素”生長和向未來制度的“過渡”;也即社會主義從無到有、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以及從傳統到現代模式的轉換;第三是中華文明發展的一個“大輪回”、一個新“涅磐”,今天我們離“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民族復興夢比任何時候都更近,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90年,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影響世界的新的亮點。
    500年的“歷史必然”與“人民選擇”,500年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復雜關繫,500年世界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踫撞、交融,內在地統一於人類現代文明的發展和新發展。其內在邏輯概括起來就是:“資本主義創造了現代文明,在現代文明矛盾的基礎上產生了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產生發展,改造了西方的現代文明,開闢了東方的現代化道路;當代資本主義(以美國為首)仍在“執”現代文明之“牛耳”,但社會主義(以中國為代表)為世界文明的未來發展開闢了更大、更廣的空間”。我們應當從這樣的歷史和邏輯,去認識社會主義產生發展的必然性,去理解社會主義與現代文明的內在聯繫,去把握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源流的社會主義的不可否認的客觀趨勢。
    2.關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
    科學社會主義是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社會主義是從空想變為科學的。這個歷史性飛躍,是在19世紀40年代歷史背景下,由偉大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經過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兩大發現終實現的。
    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不是一種標明自己學科分類的專業用語,也不是要自詡其理論是什麼的真理體繫,而是說明這種社會主義不同與空想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頭腦中的美好願望和空想方案,而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的社會理論和社會主義。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文中曾深刻地指出,“為了使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9頁。],馬克思的“兩大發現”便把社會主義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完成了這個偉大的飛躍:唯物史觀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它的創立就把社會主義建立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現實基礎之上;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勢,它的發現也就把社會主義進一步建立在對當時現實社會,即自由資本主義的認識基礎之上,使社會主義不再是人們頭腦中的一種主觀願望,而成為現實社會矛盾運動的必然趨勢;改造社會的方案和力量也不再需要從頭腦中去發現,而是從現實社會的物質基礎和社會關繫、階級基礎中去尋找。不僅如此,馬克思恩格斯還在這“兩大基石”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一繫列基本理論,形成了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繫,揭示了推翻資本主義舊世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世界,以及終實現共產主義的一般規律,闡明了無產階級解放的一般性質、目的和條件。
    值得指出的是,作為現實基礎上的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還必然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發展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因為“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因為現實在時間和空間中變化不已,所以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或社會主義的科學化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的過程。從馬克思生活的時代到今天,資本主義從競爭到壟斷、再到國家壟斷,並繼續在向國際壟斷、全球壟斷發展,社會主義從無到有、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到數國實踐,今天又在經歷從傳統到現代和後現代的發展,因此,科學社會主義是一個常做常新的大事業,人們必須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探索,纔能書寫出、美的大文章。我們應當從這樣的角度,去認識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源頭和理論基礎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本質及其意義。
    3.關於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東西方社會主義運動發生“歷史性分野”。作為封建、軍事帝國主義的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焦點,在領導俄國黨和人民的鬥爭中,列寧把馬克思主義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工人運動和革命實踐相結合,同帝國主義時代初期新現像和國際工人運動新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列寧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列寧突出的貢獻:一是創立了科學的帝國主義論,建立了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提出“社會主義一國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領導俄國黨和人民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二是鞏固新生政權,實行“新經濟政策”,從理論與實踐上探討經濟文化落後國家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之路,使社會主義進入了制度探索和價值實現的新階段。
    “十月革命的合理性”是一個歷史、現實、理論與實踐都很強的問題,列寧對十月革命的歷史合理性,在不同的背景下進行了繫統與科學的論證。如果說十月革命前,列寧特別是強調辯證唯物論,主要是從時代的變化,從資本主義發展,從俄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出發,探討發展規律,分析具體國情,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話,那麼十月革命後列寧則突出發展了革命的辯證法,更強調從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的關繫上,回答十月革命及不發達國家能否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理論問題。列寧在《論我國革命》中指出,不能以俄國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的高度為借,去否定社會主義革命,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雖然誰也說不出這個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為這在各個西歐國家都是不同的),我們為什麼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達到這個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後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趕上別國人民呢?”[《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5-778頁。]我們應當堅持辯證唯物論和革命辯證法的統一,對“十月革命”的合理性和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社會主義革命的客觀必然性有清醒的認識。
    4、關於蘇聯模式的歷史性
    十月革命後,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新經濟政策”,從工業化到農業集體化,蘇聯以1936憲法為標志,“建成了社會主義”,也確立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即所謂“蘇聯模式”。後者作為個社會主義的現實模式,發揮了不容置疑的歷史作用,顯示了其特殊的歷史地位;但由於時代和實踐的局限,其存在的缺陷和弊端需要不斷地改革和完善。
    二戰以民主力量的勝利而告結束,在特殊的背景下,出現了一繫列歐亞人民民主國家,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世界社會主義經歷了從一國到多國的“蘇聯模式”普遍化。這一進程的必然性與其說是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不如說是大背景下外部、內部矛盾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政治格局和地緣政治(蘇聯因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蘇聯模式的推廣有雙重作用,它幫助相關國家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和體制,卻終止了這些國家特殊發展道路的獨立探索,照搬他人模式引起的“水土不服”,並為屈從外來干涉埋下了隱患的種子。
    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被迫進行全方位自我調節,社會主義經歷“凱歌行進”之後,由於照搬蘇聯模式而出現停滯,面臨挑戰。社會主義國家如不進行改革,實現從傳統社會主義到現代社會主義體制的轉變,就難以同現代資本主義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社會主義國家在戰後也掀起了以增強經濟活力為中心的改革潮流。
    走在這股潮流前面的是20世紀50年代南斯拉夫的改革,接著是蘇聯赫魯曉夫時期的改革,往後是匈牙利的改革,再後是70末、80年代初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改革大大豐富了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但在復雜的歷史背景下,出現了兩種性質不同的結局。一種是蘇東國家失敗的命運,它們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逐步偏離正確的方向,改革變成了改向,終斷送了社會主義;另一種是中國等國的成功改革,即在黨的領導下,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通過改革實現超越,發生巨變,逐漸走出一條具有各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路,初步回答了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繫列重大問題,使社會主義事業欣欣向榮。我們應當歷史、具體地看待現實社會主義“傳統模式”,科學、辯證地認識其歷史價值和時代局限,從而更好地改革前行,繼往開來。
    5.關於“兩個30年”的辯證性
    60年來,我們黨在一個大國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主要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對二者關繫的認識,既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理論內涵,把認識統一到黨中央和習近平同志繫列講話上來是一件大事、要事,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指出:“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見《人民日報》2013年1月5日第1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如何認識這個問題,習近平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一是“兩個如果”的正確判斷,即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新局面,沒有之前的探索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的;二是“兩個不是”的科學分析,即盡管兩個時期有重要差別,但二者不是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三是“兩個不能”的政治結論,即不能用前者否定後者,也不能用後者否定前者。前期是探索、準備,後期是繼承、改革和創立,對前期和後期都要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
    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繫,不隻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我們要站在今天的政治高度、歷史起點和科學認識,“既不割斷歷史,也不虛無歷史,堅持新民主主義成果不丟,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成就不否,堅持改革開放現代化方向不動搖,隻有如此,纔能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6.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性
    社會主義是客觀必然,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十月革命有廣泛的合理性,蘇聯模式是社會主義的歷史形式,中國的兩個30年相別相繼,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結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族人民曲折探索的寶貴成果,全黨和全國人民要堅定“三個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
    值得指出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又進一步提出了“文化自信”(“三個自信”從而發展為“四個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有力支撐”[參見《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版。]。這是我黨對文化作用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新水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的新概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又一重要發展。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價值自信。中國共產黨自產生起,便確立了科學的價值追求。新中國建立後,黨領導人民開闢了實現社會主義價值的制度基礎和現實條件,但由於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也曾經出現過某種“價值迷失”和“缺位”。比如歷史上,中國沒有一個“肯定個人價值”的革命,而我們在新中國建立後的反封建的過程中,也沒有注意完成這個“革命”;比如新中國,“以蘇為師”建設社會主義,與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文化體制相聯繫,我們強調的是一種國家和整體的價值,而有忽視個人的偏向,因此,在人的發展上出了問題,沒有很好地實現社會主義之人的發展方面的價值目標,甚至於“文化革命”中還出現了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但工人群眾沒能享受富裕的生活(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共產黨是執政黨但作為黨員的張志新同志卻被剝奪了生存權。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抉擇,也是社會主義的再認識和社會主義價值的回歸。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時,鄧小平曾深刻指出,關鍵要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並領導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實際和時代特征出發解決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問題。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幾代努力,不斷探索,不僅取得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還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從而形成了“倍加珍惜,不斷堅持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七大是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載入史冊的,報告把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肯定成果集中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次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繫的科學內涵。黨的十八大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從道路、理論體繫、制度三個方面對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了全面、準確的高度概括。聯繫國際共運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繫統學習黨歷次,尤其是十七大、十八大報告精神,我們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是一種旗幟,在這面旗幟上首先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價值基礎上的道路、理論和制度的統一,而科學地認識作為價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開創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的新局面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會上做了重要講話。他首先講了“充分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增強理論自信”;第二講了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端正社會科學研究的方向”;第三講了要認真貫徹“二為”方向(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彰顯理論研究的價值;後提出殷切希望,“提升能力、水平,承擔起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我們要聯繫實際,充分認識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對我們學科的重要性,增強學科自信,明確使命,敢於擔當,做好相關工作;我們要聯繫實際,政治上增強“四個意識”,學科上面對多方挑戰,推進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的發展;我們要聯繫實際,正確處理好政治與學術的關繫,堅定政治方向,實現學科發展的升級轉型;我們也要結合實際,切實加強世界社會主義研究隊伍、理論、學風和能力建設,開創與世界社會主義偉大時代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地位相匹配的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發展的新局面。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對像是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相關問題,是關於無產階級及人類解放鬥爭歷史進程和一般規律的科學。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各方面重視這一學科的探索和發展,相關的研究和學科建設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和長足的進展。在新的條件下,我們要積極地面對機遇、迎接挑戰,加強當代國外社會主義研究,實現以‘引領’、‘對話’、‘綜合’、‘基礎’為方向的學科創新和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作出貢獻。
    一是現實研究,要進一步緊扣時代的脈搏、緊密結合中國發展,為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世界社會主義學科有很強的現實性,相關研究有緊密結合中國實際的傳統。新世紀世界發生新的變化,中國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從而對相關研究提出了新問題和新要求,我們回應這些要求,為促進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天我們不僅要政策跟進,積極研究工作重心突出的相關問題,配合黨和國家總體的要求,發揮學科的優勢,體現研究的價值;回應社會,提出問題,展開研究,為理論創新、制定政策做出貢獻。而且要反思前行,有新的學科研究定位,努力實現從政策跟進宣傳到引領社會研究的轉變,以更好地發揮研究工作的作用和學科的優勢。
    二是追蹤研究,要跟緊歐美發達國家左翼對社會主義探索的進程,努力了解、介紹、研究、對話,實現相關研究的與時俱進。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面臨著機遇和挑戰,該運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涉及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和不同方面,研究又有不同的目的和視角。要看到歐美發達國家左翼對社會主義探索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應當抓住重點,但也要點面結合,著眼於世界社會主義探索發展的整體。近來世界社會主義追蹤研究有了很好的發展,比較及時、充分地反映國外社會主義研究的狀況和進展,並做出相應的綜合與概括。今天我們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僅要了解、介紹和綜合各類情況,而且要進一步實現與世界的溝通、對話和探索,要勇於面對世界社會主義的前沿問題,探討人類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無產階級政黨建設規律,發出中國的聲音,貢獻中國的思想,提出中國的方案,以推動社會主義和人類進步事業的發展。
    三是綜合研究,要在相關研究發展的基礎上,提出和回答了一繫列基本理論問題,推動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社會主義有一繫列深層次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問題已經解決了,有些問題還繼續存在著,又有一些新的問題不斷被提了出來。20世紀末、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世界歷史的發展與社會現實的矛盾為人們提出了關於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的一繫列深層次理論與實踐問題,如歷史是客觀必然還是主觀選擇、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還是價值、社會主義是一種模式還是多種模式、是民族的還是世界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對立還是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其他主義是什麼關繫等等。值得指出的是,經過學界的共同努力和長期研究,我們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年鋻》也做了全方位的反映。我們要進一步把經驗上升到理論,把歷史邏輯轉化為理論邏輯,把積極的成果彙成體繫,要強化理論創新,集中學科力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研究世界社會主義新問題、大問題上做好文章,做出成績,取得實質進展。
    四是基礎研究,要加強學科的基礎建設,擴大相關的研究隊伍,使學科發展更成熟、更合理、更健康,為理論創新和教育事業做出貢獻。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的學科發展,現已經歷了改革開放後從恢復性膨脹到理性化的壓縮,並初步突破了發展的困境和瓶頸,逐漸地實現著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轉變。我們要適應社會的需要,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的東風,推進社會主義歷史和現實研究學科的建設工作:鍛煉隊伍、形成成果、加強建設、不斷發展、學科升級,為黨的理論創新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以上是今年《年鋻》編輯出版所引發的若干思考,是為序!後祝《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鋻》越辦越好!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